能达到任督二脉贯通,继而全身经脉皆通的效果。另外,就是少林硬气功 中的大力金刚掌、铁砂掌、朱砂掌都属于吐纳术之列。吐纳术外发,可以 开山催石,这是少林武术独到之处;而内修兼能延年益寿,这与佛教养生 的目标是一致的。少林内功的修炼的极致也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死的问题。 《少林拳术秘诀》中有:“盖以外功之练习,乃肉体筋骨所有事,而内功之 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 功极致”。此书对“性命精神所皈依”又具体做出阐释:“禅宗尚静悟,贵 解脱,以入定为功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人,而后性静心空, 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斯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 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 斯道至此,始可告大成”。

简而概之,少林武术“要以气为始终之则”。说明少林武术是十分重视 内功的修炼。明清之际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一家之言称“少林以 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 者应手即扑,故别少林为外家”的内外家之分。这种主观臆断的划分方法 本身就是错误的,理由有三点:①内外家之分没有任何意义。两个拳系是 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因而在技击理论、战术原则和技术方法上也会有所 区别,这是必然的,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131拳系;②内外家都要做到内 外兼修。少林有七十二艺,其中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 外功、三十六内功,表明少林武术在修炼上内外匹配是相当合理的;而内 家又称“南宗”,或“武当派”。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来看一看武当的 四大功法:即软气功、硬气功、轻气功和特绝功。®其中硬气功和特绝功也 是以外在表现为主的形式,内外功各占50%;只能说在修炼的过程中其方 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③其实内家拳只是一个拳种,据黄百家所言: 内家拳六路中有阴阳十八法,而变为四十九势,但没有人能够复其原貌。® 民国期间有人受习惯的思维定式影响,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统称为

毛竟广•呼吸、吐纳与禅,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C],河南:少林 书局,2003 : 268

© 郑勤,田云清著.神奇的武术[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5 © 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26

内家拳,呼之为“武当派”。实际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也并非出自 武当山。20世纪30年代,史学家唐豪先生在完成了《少林武当考》后专门 论证了内家拳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区别。从套路数量比较,内家 拳有六路、十段锦单演;太极拳有长拳、十三势单演和推手合演;形意拳 有五拳、连环锤、十二形、杂式锤、八字功、十二红捶、出入洞、八式、 四把捶单演,五拳相克、英雄斗志合演;八卦掌或八卦拳单演。O四者并非 是一物。唐豪先生还从套路歌诀、打法、练法、名称与太极拳、形意拳和 八卦掌进行一一比较,其差别显而易见。今天依然有混淆“内家拳”的错 误说法,值得注意。


  1. 禅宗要义与少林心法的结合


禅宗的宗旨在于实现达摩的一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的目的。®所谓“不立文学,教外别传”的意思是禅宗讲究言 语道断,离语言文字,直传佛祖心印,因此它是在如来言教之外的别传。 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最具特色的修行方法。它抛弃一切形 式,直接以内心与自然界进行深层接触,以明心见性作为修持的目标。作 为禅宗初祖的达摩,不可能去创立较为复杂的招招势势,而是至简至要的 方法,“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之说便是一个例证。

这里要特别强调“佛性在心中”的要义,《坛经》中有“一切万法,尽 在自身心中”。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慧能在广州 法性寺传法时,院中风吹幡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动,另一个说是幡动。这 时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些都说明了僧人要有“清 静本心”,®只有“清静本心”才能在平日里被理智、逻辑判断活动以及习 惯动力定型所抑制,并能开掘潜在的直觉悟性重新显现活力。据《象形拳 法真诠》记载:“修心法者,即成道不二之法门也,释谓明心见性,道谓修

O唐豪著•少林武当考.太极拳与内家拳•内家拳[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8: 27

©余志超撰文.图文中国民俗——武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58 ®颜世亮.浅析少林武术对禅宗思想的融摄,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 [C],河南:少林书局,2003: 152

心炼性,儒谓修心养性,其名虽殊,则理是一,至其练法……使头部渐渐 先冷静,杂念减除,妄念次第消散,以全身精神集中于下腹入无念状态”。 少林武术继承了禅宗要义,重视心性的修炼。武术禅就是通向不动心的一 条大道,武术的“心”,是指思维器官及其产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等,俗 称“心思、心意、心神”。修炼的是“凝心、用意、传神”。在练心时讲究 “心为一身之主,五官四肢百骸之帅。心一动则气容易上浮,气上浮后视觉 恍惚,听觉失聪,手足失措,何能应敌变化于仓促间”;“手足运用,莫不 由心”;“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便利从心”等等。《少林拳术 秘诀》中称“上乘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 中,得其象外之法”。还有“心者,君也;手足者,臣民也。君有乾纲独断 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要求“意之所动,气即赴之”“神清而 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古人喻参禅如用兵、技击似禅机,需要有超越有为 的、深沉而自若的心态本性,才能立于阴阳不测之地,随机发用。近代少 林寺妙兴大师在“行功罗汉拳诀”中贯穿了“心法”修炼,并称“出于心 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少林拳谱中 有“耳与心合多益精,目与心合多益明,口与心合多益勇,鼻与心合多益 力,手与心合更疾快”“五行相合一气,心一动而内劲生”,强调的都是心 的作用。

少林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用心法指导一切。所斗之术为心法之争,非形 法之战,即由武人禅,由定生慧。此慧已是禅武合一的般若智慧,并非常 人之智慧。®另外,就是少林武术追求的不修之修。习武者首先要按照拳意 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并通过拆招和喂招来理解,逐步掌握其动作的技 击含义,当动作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在实践中就可以达到“拳无拳,意无 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与禅宗的“不修之修”融会贯通。少林武 术的极致是练就不动之心。

  1. 佛教称谓与套路名称的结合


“罗汉”是佛教对断绝了一切嗜欲,解脱了一切烦恼的僧人的称谓;

O释永信,阿德主编.少林功夫[M],河南:少林书局,2006: 158、152

“金刚”则是佛教对手拿金刚杵的侍从力士的称谓;“夜叉”由梵文音译而 来,最初为印度神话中的小神灵,佛教中土化后成为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中 的“捷疾鬼”,恶人凶相,勇猛迅疾。少林拳取其“专一”“力量”“勇猛” 作为拳法名称。诸如一至九路罗汉十八手、护山子门罗汉十八手、少林罗 汉拳、罗汉十八手对练、罗汉掌、大罗汉、罗汉缠打对练、罗汉拉手对练; 少林金刚拳、一至十路金刚拳、少林夜叉铁砂掌等,在少林器械名称、拳 诀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称谓。诸如一指金刚法、一指禅功、小夜叉棍、大夜 叉棍、六合风裹夜叉棍、少林寺南院双刀十一招、少林金刚圈、少林金刚 凿、少林降魔钺、少林僧鞋、少林伏龙双钵、少林莲花寺命钎、少林拂尘、 风磨禅杖、少林佛珠、少林袈裟等。少林四门八步鞭的歌诀有:罗汉担柴 挑上肩、罗汉收鞭堂前站;少林双鞭的歌诀有:金刚起势站禅堂、罗汉解 怀翻身转、罗汉观阵飞云鞭、罗汉收势回禅堂;少林护手钺动作有:童子 拜佛、金刚观海;少林烧火棍歌诀有:童子拜佛站佛前,韦驮合十拜观音 等等,都反映了佛教文化与少林武术的融合。®

在少林寺秘传着一个名叫大悲陀罗尼拳的拳种,它是佛僧练身、修心、 养性的佛门秘拳,创始人为上房山兜率少林寺密宗高僧奇云。传说奇云遍 游名山宝刹时,尝遇隐衲授以无名神拳。后拜诵大悲陀罗尼忏时,敬观图 像,顿悟与隐衲所授拳式融通,按像寻索,觉姿势庄严,动作圆和,与大 悲陀罗尼忏图像契合,知道隐衲所授乃失传已久大悲陀罗尼拳。奇云复融 合各家全书之精华,征引印证,丰富发展,使此佛门秘拳益加精妙。e

另外,还必须指出的是:少林武术在佛教“禅学”的思想基础上,又 融人了儒家“仁学”和道教“哲学”的思想。外儒内道是少林武术的特点 之一,少林武术产生的原始本意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寺院,致伤、致残和致 死对方,但在武德“仁爱”的制约下,限制了致伤、致残和致死现象,这 也是少林武术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少林武术的形成离不开中外文化的交 流;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流;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及融合。其中宗教文 化包括了道教“哲学”,并在少林拳法中得到体现。如三节明亮法、四梢齐

〇郭志禹.少林拳的华夏主干文化特征概观,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 [C],河南:少林书局,2003: 183

©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40

论法、五行合一法、三性调养法等,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1. 禅诗作品与以武悟道的结合


少林寺作为习武与修禅的双重重地,一些僧人将诗文与习武、修禅有 机的加以结合,并构成了所谓的禅诗,以及相关的禅字、禅画等禅机 (图2)。前面已提到“禅”字包括含“修持法门、修持境界和佛教的代名 词”三个含义,就“禅诗”来讲,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图片6

  1. 1把作诗当作修持法门


修禅并非只是坐禅,还有行禅、立禅、卧禅等,任何行为都含有禅机, 关键是要看内心的专注性。诗文内容本身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感悟,通过文 字的形式加以表达,它不在于写作水平的高低,也不在内容的丰富与否, 最大的意义在于整个作诗的过程。仅从寺院考察,很早就留有禅诗的记载。

如五代时期禅僧灵云志勤的《三十》诗篇:“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 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白云守端禅师( 1025 -1072 年)《一拳》诗诵:“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 不风流处也风流。”佛鉴慧勒禅师(1057 - 11H年)《无题》诗曰:“将军 下令斩荆蛮,神剑挥千里血。”天童正觉禅师(1091 -1157年)《凛凛》 诗云:“提来剑气千牛斗,洗荡氛埃见太平。”诚然,这些禅诗并非号召僧 人习武,而是在修禅悟道。然而这些禅诗无疑向人们揭示一个道理:修禅 悟道无需循规蹈矩、毁佛骂祖、拆殿掀床、拳打脚踢;也不分强弱、不比 圣凡、无贵无贱、百无禁忌,只要能澄清心中的氛埃,任何人都可通过修 禅途径去领悟本性。佛法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就像春天处处都有百花香 一样。这种修禅理论对僧人习武是一种思想上的解脱。

  1. 2把作诗当做修持境界


我国有“文如其人”的成语,讲的是诗文即可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性格。 据《旧唐书•高宗本纪》所云:“丁已帝如少室山”。此时有白居易、沈佺 期、戴叔伦、韦应物等所作诗来赞美少林寺。其中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 寺题赠同游者诗云:“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踏翠弄潺湲。九龙潭月落杯酒, 三品松风飘管弦。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始知鹤驾乘云外, 别有逍遥地上仙。”自明清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少林寺朝拜,并留下许多 诗文游记,集中描述了少林寺僧人习武已蔚然成风状况。如内容包括:闲 时或坐古殿谈武,或在院中实践,或以拳脚相搏,或以各种兵器相斗,或 “晓起出门”即练,或“舞剑挥戈送落曛”、“寺四百余僧,各习武,武艺俱 绝”。〇到了清代,这一题材又有了较大发展。如蒲松龄(1630 - 1715年) 《聊斋志异》中的武技;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中的庄叟技力;俞樾 (1821 -1906年)《荟蕞篇》中的莆田僧;刘鹗(1857 -1909年)《老残游 记》中的刘仁甫等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在乾隆十二年版的《少 林寺志》中又收录了两首撰写少林武术的诗歌。如程绍的《少林观武》七 律诗云: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〇 明•王士性.嵩山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携搏虎能。

定乱策勳真正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急无老虑,忠义被卢演大乘。

其中“定乱策勳真正果,保邦靖世即传灯”便是把儒与佛统一起来, 正是佛教的特点。禅的境界不是装出来的,只有达到了禅的境界的人,才 可能写出禅诗来。这与习武一样,只会几个动作或几个套路不过皮毛而已, 只有先懂得一些禅理,并运用于实践,去领会、去练习武术动作或套路, 这才是真正的少林武术。

  1. 3把作诗当做佛教的代名词


只要是与佛教相关内容的诗歌都可以成为“禅诗”。因为作诗本身就是 一种修持法门,而写出来的诗歌又是广结善缘,供养弘法,普度众生的。 作者的名气越大影响越深刻。如一代抗倭名将俞大猷1503 - 1580年),与 少林寺有一段特别的缘分,少林武术中的棍法,即得到了俞大猷的真传。当 宗擎再度拜访恩师时,俞大猷有感而发,勉其精准《剑经》技艺,写诗相送: 学成伏虎剑,洞悟降龙禅。杯渡游南粤,锡飞人北燕。能行深海底,更陟高 山巅。莫讶物难舍,回头是岸边。〇宗擎感肺流涕,并回诗一首,以示决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三十日游 览了少林寺院后留下三首诗,为佛殿写下五块匾额,四副楹联。其中《少 林寺》为第一首,诗云:少林千载寺,少室一方山。禅悦偶重扣,秋岩此 咋攀。树丛纷绮绣,涧响静潺湲。却见来时路,糫辕云外关《宿少林寺 用唐沈佺期韵》诗云: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 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从两首诗歌中 可以体现乾隆对佛教是非常尊重的,不仅“今宵宿少林” “明日瞻中岳”, 而且赞美少林的“古刹、灵山、禅机、秋岩、树丛、小溪”等美景。这也 是历代帝王为少林寺留下的最多笔墨,最大佛缘。

总之,少林武术的上乘功夫总带有几分禅机,更具有几分玄机,这正 是少林武术的魅力与神秘所在,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动力和源泉。少林寺

〇 溫玉成著.少林史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199 9 温玉成著.少林史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227

经过长达150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历代高僧的不断研习,总结出了修炼少 林武术的九个阶段:即结缘、仰慕、抱负、痴迷、行动、认识、信仰、感 悟、见性。〇其中前五个阶段是一般意义上的修炼,后四个阶段是“般若性 空”与少林武术的有机结合,经过这样一个特殊阶段,将会有效提升修炼 者精神境界的佛教神韵。2015年伊始,释永信大师在“少林寺网站”上发 表了“禅武一体的少林功夫”,开创性地提出了 “武术禅”的新概念,肯定 “少林功夫就是武术禅。”在这里引用其中的几句话作为本讲的结束语:武 术禅是“禅武同源,禅拳归一”;“禅”是“武”之体,“武”是“禅”之 用,两者是一种体用的关系。也可以这么说,少林功夫是禅的一种表现形 式,是禅的精神的形象化,而禅是少林功夫的精神实质所在。

〇释永信•少林功夫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C], 河南:少林书局,2003: 2

道敎 道”的本体论对武术认.识论

的影响(一)

道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儒学和佛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并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就道教而言,鲁迅先生有句概括性的说法:“中 国根柢全在道教表明道教的根基是极深的。不仅在中国,国外也是如 此,据西方学者统计,1816年至今的200年间,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有250多种。其中德文64种,英文85种,法文33种,荷兰文19种,意大 利文11种,日文10种,西班牙文1〇种,丹麦文6种,俄文、瑞典文、匈 牙利文各4种,芬兰文、捷克文各3种,冰岛文2种,葡萄牙文、越南文、 世界语文各1种。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 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迄今为止, 外文译本已近500种,涉及30多个语种。”e《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 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可见,老子和道教文化的地位及影响是极深 远的。

鲁迅书信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肋

©何雄飞.老子学院“蠢蠢欲动” [J],新周刊,2011 (7): 1

道教是以《老子》为“圣经”主体所构成的哲学思想体系,将“道” 作为世界的本原,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〇老子认为天下的万物都来自“道”,最后又恢 复到“道”,而“道”的自身则是永恒存在的。在“道”的基础上,气、 天人合一、贵柔、反者道之动等都是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合于哲学意义 上的本体论定义,即是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最根本的认识与说明。其中道论、 气论、天人合一观、贵柔学说、反者道之动法则等也成为武术思想认识论 的根源或起点。“道”是老子提出的最重要命题,其解释主要有四层涵义: 一、道是客观的、自然的,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二、道有虚和静的特性, 为无形无象的混成之物,无为而顺应自然不妄为;、道是普遍法则或规 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四、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性。中华武术吸 收了部分道教思想,并融入武术理论之中,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 的实践活动。

本讲只对“道论”与武术的渊源关系及影响作如下探讨。

  1. 伦理之道与武德


伦理之道是道教的道德观,它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 念的综合反映。®《道德经》本身就有半部“德经”,据初步统计,全文81 章,5000字,其中有15章内容与“德”有关,43处提到“德”字。关于 “德”,老子以超常的智慧做了精辟的阐述,将德与道并论,强调“上德无 为”,显示出独具的理性和超凡的智慧。老子主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 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上德不 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 为”。®强调在实现“道”的过程中,“德”是首要的,没有“德”,“道” 是难以实现的,修德是成道的基础。武术界同样有“未习武先修德”的信 条,无德武难成,无德也只能是乱用武技,败坏武林风气。在历史上这样

〇老子•一章[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2: 2

©“道教的道德观”词条,哲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133

® 老子•三十八章[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2 : 8
的反面教训是深刻的。据说清初有八位武术名家,号称“南北八侠”,八人 发誓“勿作坏人歹事,违者诛杀无论”。八人中了因和尚武技最高,但淫 暴无行,屡犯戒规,被百姓深恶痛绝,最终受到了其余七人的惩治。老子 在对待“止戈为武”的问题上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柔弱胜刚 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认为统治者必须要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 “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 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 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并丰富了武术和兵法 理论。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在德不在强(武力)”的故事:一次,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西河而下,中流顾问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 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河庭、右彭蠡;德义不修, 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秦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 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 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群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 国也!武侯曰:“善”。〇据史书记载,吴起相魏时确实很重视修德,不仅重 视政德,更重视将德和士德,以及武力。强调武与德是相辅相成关系。从 现代意义上讲,武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身、技击、教育和观赏,与古代制服、 致伤、致残、或致死对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传武、习武、用武的过 程中以“点到为止”、“化干戈为玉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尚德不 尚力为原则。

武当山戒堂有一副对联:“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仁义礼智信,至德 当修”,以示同行共勉。

  1. 玄妙之道与悟性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原始的鬼神崇拜、古代巫术、秦汉的神仙方 术、黄老道之学、五斗米道之说等多因素混成的传统宗教。其核心与本源 的“道”是非常玄妙、不可捉摸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强调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庄子也有类似的说法:“道不

O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可言,言而非也”,“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 义 不可见”。中国哲学思辨方法的特色

f 是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

把握事物和理解事物,这也正是武 术文化思维方式的特色。武术的一 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 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传授的,

也是可以观摩、修炼的,而内在的 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与真 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 就要求习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 和实践。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在 分析太极拳难度时指出:“历来古人 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妙者,比 比皆是”。〇说明要掌握武术之“道”并非易事,必须在日积月累的长期苦练 中去体验。正如孙禄堂论形意拳之“化劲”时所说:“用功练去,不要间断, 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图1)。图片7

老子《道德经》中确有一些神秘的内容,让人费解。如“深根固蒂长 生久视之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善摄生 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等等,与神仙家的思想颇为相近,与 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在武术界,这种情形并不少见,诸 如一些源流不甚清楚的拳种,虚构了一批神仙高士作为拳派创始人,制造 了一些“水上漂”“草上飞”“金钟罩” “铁布衫”“隔墙打牛”“刀枪不 入”的神功,以提高其玄异程度,并延续传播着,以致走向事物的反面3 再者就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因循守旧、派系之争、故弄玄虚。如形成于唐 宋时期的市井艺人是较早进人商品市场的阶层,在与其他行业交流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师徒制的“三不传” “三不收”“三不说”行规。所谓“三不

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 I 76

传”是“不尽传,不传女,不传六耳”;“三不收”是“不收有功名的弟 子,不收已婚男女,不同时收两个弟子”;“三不说”是“对人不说实话, 对同行人不说自满的话,对外人不说‘唇典’”。0透过三个“三不”可以 明显地看出,师徒制传承过程中的糟粕,直接影响到武术的健康发展。由 于武术的传承强调口传心授,使得少数拳师将本门派的技术说得玄妙莫测, 天花乱坠,夸口“打遍天下无敌手”“鬼神都害怕”。徒弟们出于求知欲望, 好奇心理,总是希望多见多学多练,尽得真传,以便早日成才。但碍于师 道尊严,却又不能多闻多问。当徒弟请求教授时,又诿以“功夫不到家” 而拒绝所请,叫人难以捉摸。日久天长,师生间就会疑虑丛生,感情上也 会产生隔阂,促使徒弟走上“偷拳”之路。有关“偷拳”的文字记载始见 于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而(单)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思南从征关,归老于家,以其术教授,然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关而 理,学子皆不得见。征南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这段文字暴露了单思 南的保守思想,不愿意把真实技术教授给徒弟的事实。这种现象在武术界 各门派中都普遍存在着,至今依然有之。

同样是“偷拳”,杨露禅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陈式太极拳自创立起, 一直在家族中传承,并具一定规模,从不外传,也不许外传。杨露禅在屡 遭拒绝的情况下,采取装聋伴哑实施“偷拳”。杨露禅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陈 氏家族垄断的封闭与保守状态,倘若没有杨式太极拳的开放和创新,也就 不会有后期陈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杨露禅以开放的姿态到北京等地授拳, 只经过了两三代人就迅速将杨式太极拳发展为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 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也是杨露禅为太极拳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

在武术史上,还有“梅花拳”是值得特别赞许的。梅花拳社本为清代 著名的民间武术拳社组织,是义和拳社的前身。梅花拳在创立之初也是以 家族传授方式流行于民间,早期的民间传播地在清丰,在义和团运动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多的发展义和团成员,扩大拳社组织,早期的梅花 拳传人就提出了 “不尚家传”的规矩。所谓“不尚家传”,就是不提倡“近 亲繁殖”,鼓励“一处叩头,百处学艺”。这一规矩受杨炳在《习武序》中

所提“习武规矩十二条”影响深刻。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资料所载, 清康熙年间,曾为京营都司的武探花杨炳也同丙,河南滑县人),即以梅 花拳授滑县朱兆村齐大壮,齐传给同村人唐恒乐,唐又传冯克善。〇后杨炳 在汲取古代军事、兵法思想、儒家思想和“周易”法则的基础上,写出了 《习武序》一文,®并在豫、鲁、冀一带的梅花拳弟子中流传。

时过境迁,对于今天的武术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加以认识。在肯定已有 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大声疾呼:武术界需要打假。如假广告铺天盖地;假 大师自吹自擂;假功夫招摇过市;假评判暗藏杀机;假学术瞒天过海。

浏览1,39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