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的民族文化特性及其推向世界

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历程中,在民族的总体文化氛围中孕育、生 长、发展、衍化。它既有从自身规律中产生的本体特征和形态系统, 也与其他文化形态诸如哲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伦理、宗法 观念、民族传统等有着千丝万缕、潜移默化的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 逐步形成了武术的民族文化特性。面对它正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 术的民族文化特性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不注意发扬其 民族特性,它将失去独具的光彩,也便失去了推向世界的魅力;过分 狭隘地强调它的民族特性,扩大其玄秘色彩,不易为世界人民所接 受,又有可能成为推向世界的阻力。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把握武术的民族文化特性与现代体育 竞技的矛盾与统一,用战略的目标来调整武术的价值取向和技术策 略,将有益于武术更为深入地推向世界。

(一)武术的多元性

人们常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来形容武术。的确,武术的运动形 式、技术内容、练功方法多种多样,它本身就是一个东方的综合性体 育的“大千世界"。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由于历史的 原因,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拳种纷纭,功用混一的“自然体育”,为外推 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拳种来说,仅从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 果统计来看,较有影响的、体系较完整的传统拳种和地方拳种,达 129种之多,还有许多小拳种,类同拳种,体系不完整的套路和功法, 不计其数。甚至有些同一拳种,又有几种技术流派。缺乏统一的技 术标准,对开展竞技显然是不利的。众多的拳种一起推出去,也是不 可能的,就其社会功用来说,一个拳路既可健身,又可修性,既可用于 防身,又可用于娱乐观赏(包括自娱和他娱),这种多元性有喜闻乐 见,便利实用的一面,也有技术目标模糊,不够集中的一面。造成这 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就地理环境来说是一个 “大陆型国家",受“大一统”思想的制约,经济上以封闭的小农经济为 主,“重本轻末”,看不起经商,可以说与“海洋型国家”的古希腊文化 迥然不同。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本观念的古代中国,习惯于浑然 一体的整体思维,“致中和"、“求和谐”,使武术这一自然性体育万能 化,在一个家族的村落或地域,武术很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文化生 活,农闲时习武健身,节日里竞武较艺用以吉庆娱乐,宗族村落间有 纠纷时,又用以械斗自卫。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宗法思想颇重的国 家,尤其是血缘关系,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排外性,武术中的“师徒如 父子",民间结社中的“结盟兄弟”,也是一种近于血缘的宗法传统。 所谓“教师相传,各臻妙技”,秘不外传。技术上的封闭,必然是各执 其理,对地广人众的中国而言,出现多种门派、多种技术要领、多种动 作规范,就不足为怪了。日本的剑道也曾经历了一个由纷纭到统一 的过程。据一日本剑道代表团团长介绍:镰仓时代便纷繁不一,室町 时代有增无减,而到德川时代发展至500多种不同流派的剑道,明治 中期开始改革,于1910年得以统一。回顾建国以来,国家对武术的 体系作了比较科学的分类,逐步消除了宗派门户之见。在“百花齐 放”的前提下,重点推出了以长拳为主的竞技疏目和竞赛方法。它是 在继承查拳、华拳、炮拳、红拳、少林拳等多类同拳种的基础上,进行 整理、提炼和统一的结果,具有较明确的动作技术标准和技术要领, 成功地为武术竞技运动打开了局面,因此,将长拳、南拳、太极拳和以 长拳技术为基础的刀术、剑术、棍术、枪术推出为亚运会竞技项目,是 可行的,具有科学基础的。而南拳和太极拳在总结长拳经验的基础 上,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增强在动作标准化之下的竞争机制。

从以上来看,纷纭的拳种和多元的功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形式, 进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可行的,显示中华民族绚丽多姿、丰富多样 的武术文化,易于世界上不同喜爱情趣的人们得到对应的满足。武术 的独到健身方法,将打开人们强身健体的新途径,武术的修身养性方 法,将启发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入世之学,在现代文明中发挥作 用。作为一种体育竞技形式,它的多元性是不可行的,庞杂的拳种,迥 异的风格,参差的技术,多种的目标,是不利于进行竞技和较量的。

(二)武术的竞争性

从古代狩猎和战争中总结的技击之术是武术的源头。始自搏杀 格斗的武术,自然充满着竞争性,如角林、手搏、相扑、击剑等,《管 子•七法》中生动地记载了“春秋角®6",“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 雄”,“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挡其前,莫害其后,独 出独入,莫敢禁围从战国时代赵文王“剑士夹门而客之千余,日夜 相击于前"(《庄子•说剑篇》)到汉魏曹丕以蔗为杖与奋威军邓展比 武,直至近代的“打擂台”,人们从比武中显示自身强大和战胜对手的 能力。即使是脱离搏斗,“敌我”双方的套路演练,也是在寻求一种英 雄主义的豪壮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神话中的“刑天舞干戚",头 被砍了,却不倒下,“以两乳为目,以脐为口”,显示了民族向往的一种 昂奋的气概。(《山海经•水经注》)汉唐时代的鼎盛时期,出现的刀 舞、剑舞、钺舞的舞武,诗中描绘“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长剑一 杯酒,男儿方寸心”,无不与民族的恢弘自尊、开朗奔放的外向时代心 理基调相关联。美国学者德克•布德教授在《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 导观念》中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一切自 然标志着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 同。”《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孔子提 出的“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史记•孔子世家》)“知者不惑,仁者不 忧,勇者不惧”被孔子称为“君子道者三”(《礼记•子罕》),“刚毅木讷 近仁。”(《礼记•子路》)“文治武备”的伦理思想对武术追求自强、外 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武术无论从技术渊源、文化心态和伦理思想 上都反映了它具有强烈竞争性的一面,好勇、争强、决胜是走进世界 竞技体坛的心理基础。但是,中国的社会时有兴衰,对社会起重要影 响的士大夫心态,时常在进取与隐退,杀身成仁与保全天年中摇摆。 罗丹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 这种艺术的出现。”对于武术也不例外,当中国社会在衰退之中,儒家 中的消极思想便占了主导地位,道家的“无为”,禅宗的“无心”也从另 一侧面对武术产生影响。“毋太过”的中庸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与 人"的忠恕之道,在武术套路中追求完善自我,求其适中,不能说没有 渗透关系。宋明之时的理学家,集道之大成,使“贵柔持静”的思想得 以发展,此际相继出现的内家拳系,偏重的不再是以“刚健为主”,“刚 中寓柔”,而是“以柔为主”的柔里藏刚,追求“不偏不倚”的适度,“不 如守中”的适中,“无过不及”的圆活,主张“松静”的轻灵,视武术为 “仁者之艺”,使武术由外向向内倾,由“争胜”向“无争”扭转,削弱了 它的竞争性,与奥林匹克体育中的“更高、更快、更强”相悖而行。当 然从中国文化来说“柔静”学说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对 相引。武术中的以刚为主的拳术和以柔为主的拳术也是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了中国武术的技术特色,只是后者竞争性相对较差,在现代 竞技运动中有一定的难度。它不是发挥人的最大能力,很难用一种 竞技的尺度去衡量,诸如赛跑无从比“适度”、跳高也无从比“恰好”; 即使是篮球运动,也是以“更准”为旨要来显示“更强”。“太极推手” 主张“见利思义,舍己从人”,是一种君子间的技巧性较技,透彻一点, 是太极拳的“一种锻炼方式”,进而是散手的“一个过程和阶段”(《陈 氏太极拳图说》再版序)。我们决不否认它的用力、用法之妙,要改造 为对抗性竞技,尚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太极拳是目前世界上开展较 广泛的项目之一,东邻日本的太极拳参赛者达总体的80%以上,如 何在太极拳的竞赛中既保留一个重要课题,又有比较明确相互较量 的标准,以适应于竞技,是武术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然,武术的竞技未必完全采用西方体育竞技外在、客观的标 准,却仍然需要走中西体育结合之路,现行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已见 端倪,只要不懈地努力,是有可能为奥运会所采纳的。

(三)武术的内倾性

如果说,西方体育的运动技术主要是以身体外部的力量、速度为 进取,那么武术的运动技术则以内外的和谐为特点。中国武术历来 注重“内外合一",“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具有极丰富的内涵。 长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四法相合;太极拳“以心行气”、“以气运 身",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力,外练手、眼、身、腰、马",八卦掌 提出“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念足”,形意拳的“六合”则要 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 合”等,都是在武术的长期实践中,历代宗师苦心磨砺的结晶。它不 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健身方法,这种整体和合的要求在竞技 运动中也是具体可行的。既然是“内外合一”,相比西方体育表现了 更大的内倾性。诸如心、神、意、气,西方体育中也有呼吸的调节,内 脏器官的适应,心理因素的运动,然而与中国武术的“内"相比,深度 上相距甚远。就“气"而言,中国哲学把它看作是万物之本,“阴阳二 气生万物,万物皆天地之气以生”(《艺境》)。在武术中“气"被视为本 根,表现为一种精神,如“气势”、“气韵”、“气脉”,是宇宙中鼓动万物 中的“气"的原力和生命节奏;另一种表现为物质的,指血气的运行, 气机的运转,“劲刚则气盈,力竭则气衰”,“力从气生,气隐力显,无气 则力从何来”(《少林拳术秘诀》),故武术技术无不强调养气、练气、集 气、运气。就劲力而言,决不仅是一种外显的力量,“刚柔相推,而生

变化”(《易•系辞上》),“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系辞下》),或 刚中含柔,或柔中寓刚,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中“以意使劲,五灵沉 着,气归丹田,刚柔相济”(《武术汇宗,上篇》),表现出极为丰富的劲 力方法,使人琢磨不尽,玩味不厌,充满了力的内蕴技巧。发劲中讲 究调集全身,发于一点,所谓“刚发乎内”心一颤,四梢皆至,内劲即 出”(《少林武术》)。精神上也要求含而不露,绝非剑拔弩张地形露于 面,长拳讲究“怒藏于心",夫极拳则“外示安逸,内宜鼓荡"。

武术的内涵性表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 心态,可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既是最实际的,也是 最理想的。武术技术、技法中的内涵,常常需要“反求诸己"的体悟, 从反复实践中方能得其要领。当然,对于武术的内倾性,也应取辩证 的态度。武术中确有一些拳术强调内功、内劲、内气,过于玄妙神秘。 所谓“神物方而易无体”,“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武术界 曾有人认为武术的功力越老越高明,越妙道。“夫子七十,从心所欲, 不逾矩是也。”“打拳熟而又熟,无行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 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技至次,真神品也。”“太极之理,发于 无端,成于无迹。”(《陈氏太极拳图说》)应该承认老人的经验、体悟是 丰富的,然而衰老是人的自然规律,在激烈的竞争中,难免心有余而 力不足。仅以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涵来评判高低,以此来评价竞 技水平是不足取的。

浏览3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