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 化相接触,便易走入衰途。然而虽衰,却因没有较高的文化来征服, 亦不易即趋灭亡。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较高的文化相接触,固然可以 因受刺而大进,但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被征服被消灭的危险。” (1996)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之辩证关系。武术套路在即将走向奥运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既 要有发展,要有与奥林匹克相适应的自身改进,又要继承与保持民族 特点和风格的独立性。为此对以下几点作出讨论。


  1. 武术套路的竞技性


源于古代搏斗术的武术套路,其技术渊源和文化心态,皆反映了 它本来就有竞争性的一面。

竞赛活动的可比性是任何体育项目进入奥运必备的因素之 -0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到今天,高水平武术套路选手在竞技场上 的演练水平已难分上下,针对这一现象,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 则增设了指定难度动作,但是通过近年武术套路比赛的实际操作, 已发现其优点与不足共存。其优点在于难度指定动作增加了武术 套路竞赛的可比性、可区分性,不足之处表现在指定动作的完成,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终成绩。由于指定动作在竞赛中的重要地 位,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而忽略了对动作节奏、风格、布 局运用上的精雕细刻,造成了套路演练水平总体下降,影响了比赛 的可观赏性;再者指定难度扣分点多,由于评判的困难,错判、漏判 现象明显存在。

在新近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制定的国际武术规则(讨论稿)中,将 武术指定难度改为“难度分”,对运动员在套路演练中各级难度动作 分值之和给予加分,使评判的可操作性、简易性有了明显的改善。造 成将难度动作编排在套路中,影响整体演练水平的现象仍未解决,这 是难度动作对武术技术产生影响的主要弊病之一。就这一问题拓宽 思路,我们试提出将难度动作以组合动作形式演练,独立于套路之外 进行竞赛和评判,其得分与套路得分相加为最后得分。可供借鉴的 项目如:在竞技体操比赛中,自由体操与跳马、单杠、双杠,在结构上 类似于这样的整体与组合关系。这样将有益于武术演练技术的发 展,为动作的编排,布局的运用,精、气、神的体现,整套节奏的一气呵 成,自如地展现武术风貌,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空间,既可提高套路 竞赛活动的可观赏性,又可增强其可比性。

  1. 武术套路的艺术性


武术的艺术性表现在意境、神采、气韵和对比度衬托。在套路的 演练中,必须是动迅静定,起伏转折,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艺术 性作为武术特质是构成整体性的一部分,但又不可过于追求艺术性, 否则竞技性就向竞艺性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形式多 样的套路艺术化的尺度,即套路编排内容与结构的处理,在内容的选 择上,应该舍“花架子”而取“神采气韵”,保持武术以攻防技击性为要 旨的本质特征。涉及对武术套路的艺术得分的评判,是难点之一。 新规则讨论稿中,关于对编排艺术性评分要求方面未有较客观的评 定标准,因此有必要对武术套路艺术性技术做范围界定,例如,套路 编排的内容必须有技击意义。武术艺术表演水平评定标准应更进一 步深入研究,以便统一尺度。

  1. 武术套路的内倾性艺术与评判的主观性


由于武术套路内倾性艺术表现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不拘一格,加 上各自理解程度不一,使观众、演练者、裁判常常处于不易沟通的状 态。而且在武术竞赛中,对精神、协调、风格等方面的评判,多以主观 意向、经验判断为主。因此对套路的演练技术评定的量化,是需要深 入讨论的课题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从形式逐渐向奥林匹克靠拢, 尤其在竞赛评判的操作上已趋于规范化,但受传统武术套路内倾性 因素的制约,在演练水平的评分习惯上,仍以“估分”为主,另外精神、 节奏、风格等方面表现力的评分本身比较复杂,因此也需要在这一方 面进一步研究具体划分层次,把握尺度,仔细推敲,力求使演练水 平的评分量化,使评判中有据可依,有法执行,进而提高科学规范性。

  1. 武术套路的庞杂性与竞赛制度的完善


凭借北京申奥成功之契机,将竞技武术套路推进世界体育之林, 使中华武术的文明财富与全人类共享,是当代武术工作者的使命。 然而几千年来,武术众多流派衍生出的不同形式技术风格,训练目 标、功能的多样性,蕴涵传统文化的特性,使武术的发展与外推受到 极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精选武术套路进入奥运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取舍。 理性与武术广博的整体内容,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在 于局部与整体不可两全,我们在迈进奥林匹克之途中,必须转化许多 我们原已形成的技术与传统;统一在于局部与整体是有机联系的,整 体是部分的生命基础,部分必须依托整体而存在,而整体存在的价值 可以通过部分来体现。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武术进入奥运会深 远的意义在于“以点带面”,武术套路庞大的技术与理论系统中那些 无法进入奥运会的部分,始终是竞技武术套路的根本源泉,是任何一 个体育项目都无法比拟的深厚有力的底蕴,因而我们要在发展竞技 武术套路的同时,做好继承保护工作。具体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完善 竞赛制度,建立多形式、较高层次的武术传统项目竞赛的体制,开展 民间传统武术文体交流活动和锦标赛制形式的传统项目比赛。前者 的目的在于交流普及,后者的目的在于规范提高,并与高水平竞技专 业赛制适度结合,使竞赛与传统项目互为促进。例如,设置武术套路 优秀运动员年度排行榜,将全国武术传统套路项目锦标赛列为正式 比赛的积分项目,在世界性竞赛中发展“世界武术传统项目锦标赛”, “国际武术传统单项赛”等。

如前所述,在当代,武术套路运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一种升 华、扬弃的过程。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留自己的风格,保 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特性,但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吸收、融合现代文化的 有益成分。中华武术,尤其是竞技武术套路即将进入奥运会,既是武 术套路自身改革,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东西方体育文 化走向融合的必然,又是武术套路原有传统特征在现代历史时期的 发扬与升华,是延续武术套路生命活力的必然途径。

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王晓明等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旷野上的废 墟一一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为发端,掀起了我国学界对科学精 神、人文精神讨论的高潮。这是基于当今功利主义和社会巨大压力 的影响,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及意识根源发生了极度震颤的结 果。也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重新开始呼唤科学精神、重塑人 文精神,人们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本质与现实意义的理解得到了 进一步的升华。然而,由于武术界的思想认识严重滞后于整体学界 的理解升华,实践与时代特征脱离,武术已进入了让人难以琢磨的尴 尬局面。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尴尬,使武术重新获得它在人们心目中 的光辉形象,正是本文探讨的,也是武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字化 时代中寻求生存发展的棘手问题。

(一)

科学并非万能,但科学精神会使我们用一种比较合理的思维方 式来审视事物的各个方面。科学精神是“在认识一切客观存在的过 程中,对人、对己、对事物都能善于辨误识伪,勇于去伪存真的那种执 着的求真、求实、求真知的精神”(王大玲等《论科学精粳》)。因此,

“科学精神的灵魂是实事求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务实求真”(陈金龙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实事求是就是要将所求之问题建 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进行空中楼阁的建筑。这就约定了 科学精神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一切 问题,依据客观规律去创造未来,而不是单独凭借我们的“意志”去左 右事物的发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来的 历史沧桑,时至今日,武术的诸多方面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尤其当前,武术正处于非常尴尬的时期,这种尴尬又随着武术不 断调整姿态越发凸显出来。把握武术发展的脉络,更需要我们在科 学精神的感召下,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视角来审视,按照实事求 是的要求,从武术的现实出发进行再认识,只有这样,武术发展的历 史经络才会在真实的背景衬托下隐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 清武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寻找到一个适合于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数字化时代武术发展的新航标。

 

浏览3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