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日不食为大功”。〇通过练气可以达到避谷的程度。另一种是练武与练 气交叉进行。多为默坐运气的静功,秘密宗教练功多采用这种方法。清代 武术名家甘凤池不仅拳勇过人,而且“又善导引术,同里潭氏子病疗,医 不效,凤池于静室用户,夜以合背坐,49日而愈”。©清初文武兼备的学者 颜元,14岁“学运气术”,55岁还坚持“夜中坐功近人姜容樵在《形 意母拳》中专立“内功”一章,称其师张兆东先生习内功不綴,“每日早先 习此后练形意,五十年如一日,姜尽其所学,并录取其中十七式公诸海 内”。从其所绘图及文述看,是站立姿势上的吐纳结合肢体运动及按摩的 方法。

少林派以马步桩与腹式呼吸结合的方法,强调“内外兼修”,以求“技 击”。从练内的角度讲,气血的调节,精气神的修炼,意念意识的培养,都 可以通过桩功完成。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在意念 上则有意念放大、假想等大同小异的要求。内气充盈,气聚于皮内膜外, 人身体仿佛一个充气的轮胎,所以抗击打能力倍增而不伤身体。练外可以 通过多种方法,但桩功依然可以实现。通过少林桩功的训练达到身体上的 整体收缩,使身体“浑然一体”,内壮外强,有效提高抗击打能力,这也是 抗击打修炼不传之秘。

凡此种种,练气既有静功,也有动功,以及动功与静功结合的功法, 内容比较丰富。通过内功修炼的调身、调心、调息、胎息、存思、意守、 周天运气等都是克己内省的表现,把外在的要求变成主体的心理自觉要求, 使生命能量在体内积蓄运行,从而大大增强拳法的功力。


  1. 武术的整体修炼要体现精气神


武术历来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递进的解释:内练, 就是精神气力功,外练,就是手眼身法步。也就是常说的“八法”,具体要 求:拳(手)似流星眼似电;腰(身法)如蛇行步赛钻;精力充沛气宜沉;

O 国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99

@ 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3

e文编著.颜习斋先生年谱[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8

力要顺达功宜纯;即练功要做到:手捷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 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类似的谚语还有“外练手眼身法步,内 练心神意气力”、“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念足”。这些强调的都是武 术的整体观。如果从内外的修炼看,内练的过程和形式更加复杂,有些方 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身的体悟、熟心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如硬功, 若方法不当就会不出现偏差,造成内伤,甚至生命。所以练内一定要有科 学的指导,练内就是练“精、气、神”(图2)0

 

图片2

中医学将“精、气、神”称为 人之三宝。“精、气、神”都有先天 与后天之分,先天的是受之于父母,

就是所说的遗传,而后天的是通过 饮食、起居、教育、锻炼等所改善 的。《淮南子•桑道训》中说“夫 形者,生命之舍也;气者,身之充 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 者伤也”。由此可见,精为生命的住 所,气为生命的本源,神为生命的 控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 以就有“精充、气足、神全”必然 是健康长寿,而“精亏、气虚、神 耗”必定是衰老致病;“精足不思 饭,气足不畏寒,神足不想眠”。三 者合一,相互依存。在三者中,尤 以“气”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正如 宋徽宗所说:“形以气充“神以

气住”。讲的就是:有形的人体之精,不过是气的凝聚;无形的人体之神, 也不过是气的延伸。精与神,都是气的表现形态而已。也就是说,精气神 统一于气。根据这样的原则,历代武术家便吸收了中医学中的“精气神学 说”来构建武术理论体系,并实现了 “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意气合一”的“性命双修”整体观。

武之人的“精、气、神”与常人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是通过反应 速度、气质性格、眼神变化、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所体现。有关研究显示: 武术中的“以意导动”、“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五梢、意存丹田、意 布五梢……如此循环往复不绝,对神经系统是极好的锻炼,更使神经兴奋 性提高,应变能力加强。武术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相比,更强调“深、长、 细、缓、匀、柔”。特别是腹式呼吸,可以有效提高膈肌的下降功能,为气 血流通创造条件。测试显示,通过练功,膈肌收缩下降1厘米,肺活量约增 加300毫升,可见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武术对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功 能,使心肌功能节省化具有重要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武术对加强淋巴细 胞的T细胞和B细胞的适应能力有一定作用,从而证实了武术运动既可加 强细胞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体液免疫水平。®长拳套路和散打运动对提高肌 力、加强肌肉工作能力的机理与其他竞技运动基本相似,而内功和太极拳 运动保证了对肌肉工作能力更有其独特的功效;对甲状腺轴、垂体、性腺 轴都有良好的影响,同时也对肾上腺的分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 近年来,还有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效应的研究报告,由于学 习压力、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等客观因素,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较 大的负面影响,一些高校试图通过多种体育活动改善这一状况,其中太极 拳作为首选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辽宁中医药大学、天水 师范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①练习太极 拳可以不同程度的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如焦虑与自闭等;②练习太极拳 可以陶冶性情及诱发积极的思维,如心情舒松与精神愉悦等;③练习太极 拳可以强化自我观念和自尊,如自信心与安全感等;④练习太极拳有助于 改善人际关系,如交往增多与善待同伴等;⑤练习太极拳能够增强学生的 意志品质,如持之以恒与克服困难等。

武术运动对于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是全面的,除了以上几个方 面外,武术对维持内环境因素的恒定,加强酶的活性以及改善消化、排泄

O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系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 武术养生全程贯穿着练气的方式


自古以来,养生分为道教养生、儒家养生、佛家养生、医学养生和武 术养生等多种。其中武术养生受到道教思想影响最为深刻,道教养生与武 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武术更加重视内在精气神的训练。气为武术养生的 理论基点,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清苌乃周的《苌氏武 技书》中有“中气论”、“过气论”、“行气论”、“养气论”之说,认为习武 之人要“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强调练气的重要性。《少林拳秘诀》 首篇就是“气功阐微”,强调“养气之学,以道为归”,“练气之学,以呼吸 为功”。《象形拳法真诠》也强调:“呼息气下人丹田,而谓之合,吸息气闭 而上升谓之开,易约‘一开一合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呼息下贯丹 田,吸息上至心脑,以心意而存于心肾,使气上下往返,则精气透泥丸 ……”这些是武术拳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气的认识和总结。中医有“善养 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载体的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 部强壮。内壮对“气”有三方面的要求:即凝固(守中锻炼,将全身气凝 聚在腹内而不外溢)、充固(积气充满任督二脉)、畅达(气能随意畅行)。 在练气方面,无论采取怎样的姿势或形式,首先都是从入静开始的。庄子 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的静态下练功理念,气沉丹田,多以意念 引导呼吸,以使气的运行更加顺畅,

武术养生是“融健身、疗疾、娱乐、观赏于一体,表现了人对自身生 命活动规律和自身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发展” 〇武术养生总是以养气和练气 为主旨,武术养生皆不外通过精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 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 “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练气融人站粧的练习。如长拳的马步桩、太极拳的 太极桩、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先天桩和后天桩,意拳的抱婴桩和咏 春拳的羊马桩等,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

〇郑兆云,朱宝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关系的探讨[j],吉林体育 学院学报,2005 ( 3): 110

练习,都是武术内气练法。在我们所了解的功法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 “金刚力功绝技”。它的养生有三功,即七窍动功、养生动功和静功七调功。 其中“动功功谱”以仿生12种动物为主体的动则调息。

龙:青龙腾空行云间,左右两肾把气贯。

明目静神气血添。 五脏六腑仙气通。 气归丹田力增高0 气发丹田冲皮梢。 屈肘晃背肾气生。 运动尾闾真气增。 动中求静元气添。 三闪六躲气上涌。 开阔胸襟仙气饮。 天然之气变成真。 天气地气吸腹中。〇

整体练习过程,始终体现了动功与静功相结合,肢体活动与练气相结 合,模仿与武术相结合,练外与练内相结合,以追求养生的整体效果。

习武有“三分练,七分养”的说法,只练不养伤身体,只养不练无功 夫,所以二者不可偏废。大凡武术拳师皆重视练养的结合、内外的结合。 根据陆草对18世纪以来的50位著名拳师作的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 74岁,另据张白名先生对陈、杨、孙、武、吴式太极拳创始者寿命的统计, 平均为76.5岁,均高于目前全国平均寿命。假若按杜甫“人生七十古来 稀”的说法,他们已届“古稀”之年了。这与习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相 关的。

与习武规律有关。初学武术,首先要练好基本功,把拙力换成劲力, 在这个阶段,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风雪雨霜,每天都要练功不懈, 大汗淋漓,风吹日晒,稍有不慎,很容易受风受寒,或造成筋骨之伤。拳 谚中的“避风如避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练暗劲和化劲的阶段,主

〇 于宪华著•中国传统金刚力功绝技大全[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85

要靠意念导引,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如果练功方法不当,真气窜乱经络, 也有可能造成内伤。另外,武术家们多有强烈的胜负意识。他们从练武时 起,就牢牢树立了“以技胜人”的信念。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武术家们 常常保持着临敌心态,随时随地都准备应付挑战。这种时时处处保持着的 戒备心理,使武术家总是处在情绪紧张的状态之中,而且数十年如一日, 造成了持久不懈的精神压力。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的长期紧张有害于健康, 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容易诱发癌症。练武术固然可以强健身体, 但是如果将上述诸多不利因素折合一下,健身的功能就会抵消了。

与习武方法有关。拳谚中有:“武不得法勿乱行,否则功败病先成' 的确,在武林界这样的实例是不少的。有些习武者,急功近利,一心想练 武术,既无名师指点,更没有得到真传,只知苦练功夫,不讲科学方法, 结果伤了身体。还有一些习武者在年轻时急于求成,练得过猛,超过了正 常的生理和心理范围,潜伏一些疾患,而那时正血气方刚,疾患表现并不 明显,一到晚年,则往往是旧病复发,备受折磨,但已悔之晚矣。俗语讲: 防风如防箭。不少老拳师有腰腿疼,风湿病,恐怕与早期忽视保养身体 有关。

另外,有的习武者热衷于练硬气功,在无名师指导下,每天掌击沙袋, 臂打树粧,试图练成铁砂掌或铁臂功,到头来则是手掌变形,双臂青肿, 经伤络损,神气不畅,使内脏器官作了大病,自废其身,得不偿失。著名 武术家霍元甲就是因练气功方法不当,而得咯血病的,年仅42岁便去世了。

与交手伤力有关。过去习武者十分重视实战,交手发劲是最常用的方 法交手分为三种:一是与同伴切磋技艺,点到为止;二是与未曾习武者交 手,三下五除二结束对手;三是习武者之间的交手,这是势均力敌的对抗, 双方都要使出看家本领,浑身解数,以维护本门派的声望。从心理学角度 分析,经常交手的人其心理往往处在失衡的状态,这是由于紧张所致。实 战中常产生怕失败、怕受伤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交手一次,无论 胜败都是一次损伤,一次心理调整;另外交手过多,彼此双方身体难免受 内外之伤,轻者扭伤、挫伤,重者折断四肢、击伤内脏。最典型的事实就 是世界著名拳击手,各个短寿。这与年轻时多次的击打、冲撞造成的不良 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待老年体弱后即刻发作,近而出现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调节失控,各器官应答迟钝等现象。

在武术的众多拳种中都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或“练丹田之气”,“以气催力”等。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当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气力也随之增长,一且作用于对手的身上,就会产 生很大的冲击力而击伤或击死对手,同时发力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反作用

的影响,只要形成积累就会由伤转病。正如《少林拳术秘诀》中提到的, “尝见乡里间少年,有专力技术而赢弱者,更有因而渐成痨瘠以死者”,现 实生活中这种练武不得要领而伤身的事件并不少见。如人称“杨无敌”的 太极名师杨澄甫武功高超,劲力凶猛,功夫上乘,然而也只活了 50多岁。〇

庄子认为,练气“可以保身、可以养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武 术练气正符合这样的要求。武术养生也好,武术内功也罢,主要是通过练 气来实现养生与内壮的,练气的目的是为了用气,用气的形式有聚气、提 气、憋气、沉气、发气、散气、行气、采气等,单一的用气有之,更多是 综合的用气。从总体看,武术内功较之武术养生内容略加丰富,除静坐功 法外,还包括肢体运动结合吐纳的动功,以及硬气功等。

综上所述,气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与道论共同构成认识世界的本 体论,反映了道教的核心思想。气对内家拳、内功、养生等修炼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 着武术内涵,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O蔡宝忠.探究习武与人类寿命的辩证关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 (2): 75

© 尚学锋著.庄子[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18

第7讲 武术“体用并重说”的哲学本源

体用,既健体与实用(技击)的统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习武者均 追求体用结合的目标。武术最本质的功能是实用,其实用的前提是以身体、 体质、体格、体能、素质作为基础的。没有强壮的体魄作保证,其实用性 也就难以奏效,所以武术界有“用为护体,体为用本”的说法。这实质反 映了体用互补、良性转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古代哲学家以“体”为本体和实体;以“用”为作用、功用和用处,这是 它的本来含义。〇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有体有用, 体用一如”的思维模式,体用范畴也被赋予了复杂多样的含义,其中武术 中有诸多的体现。如古代军队中强调的“搏刺强士体”句,就是典型“体 用统一”规律的实践,一方面说明通过“搏刺”这种形式的运动,可以达 到“强士体”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为更好地“搏刺”,就必须以良好 的“强士体”为基础,或者说“强士体”是通过“搏剌”来实现的。所以 说“搏刺”和“强士体”是互为体用,相互依存的。在武术运动中蕴含着

O哲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30

丰富的“体用并重”哲学思想,很值得开掘和实践。

  1. ‘‘体用并重”的理论依据


体用并重说是辩证思维的具体再现,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可以找到其理 论依据。“体用”二字早就见于诸秦典籍,如《周易•系辞上》说:“故神 无方而易无体,……显诸仁,藏诸用”。这里的“体用”二字已蕴含着后来 作为哲学范畴的基本含义。体用并重始于战国末期荀子,《荀子•富国》 说:“万物同宇宙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这里的“体”指形体, “用”指功用。荀子虽然提出了体用概念,但对体用关系未做深人研究。可 以说体用并重在先秦时期还是个别的、偶然的、尚未形成具有确定含义的 哲学范畴。©这种状况,在两汉时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过有体有用的观 念已经运用到较为广泛的领域,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就有“内 体”和“外用”对举的提法。魏晋时期,“体”和“用”成为一对重要的 哲学范畴,但一开始就表现了唯物主义思想与玄学的对垒。王弼和韩康伯 等人,从无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以无为体、无为有之本体、以有为之功 用的玄学“贵无论”。裴顾有针对性提出了“崇有论”,“自生而必体有”, 必须以有为体。此时玄学的体用之辩,对盛行于东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 佛教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的慧能讲:“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 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北宋的神秀也宣称: “我之道法惚会归体用两字”。这一时期唯物主义的体用观在反对儒、道、 佛各家唯心主义体用观的斗争中也有发展。范稹提出形质神用、形神相即 的观点,他在《神灭记》中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 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质”即形质,有物质实体的意 义;“质用”有“体用”的含义®唐朝的崔憬以实例说明“动物以形躯为体 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的体用范畴。宋元明清时期,体用范畴更广泛地 被哲学家使用,程颐提出了 “体用一源”的思想,他说:“至微者理也,至

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朱熹用“即体而在其中”来解释“一 源”,用“即显而微不能外”来解释“无间”,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佛教体 用观的影响。清初的王夫之更以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朴素辩证的思维方 法,剖析了“立体废用”的本体论,从物质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 意义上来使用体用范畴,而且符合本质和对象的意义上来运用体用范畴。 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体用的“相因”、“相涵”的关系,也集中体现了他 在体用论上的科学精神。近代以来,以谭嗣同、张之洞、严复和孙中山等 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对体用范畴也都有过精辟的论述。O荀子•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影印版:60 ©哲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61 ® 魏道儒译注.坛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哲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 450

这些观点和思想为“天下之用”,武术理论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 下而不断地丰富和充实着。

  1. “体用并重”的具体体现

  2. 1拳家之说


多数武术流派追求体用兼备的效果。通背拳释义有:“理象会通,体用 具备”。这里的“理”是指拳理、原理和机理等意思,“象”是意象、形象 和现象等寓意,强调练通背拳要明确其拳理和意象,达到体用兼修的目的。 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要求“以静为本,以动为用”,强调“以静制动,后 发制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并表明二者的转化关系,即动静相因,动 静相即,缺一不可。在这里举一个技击实例:敌我对峙时,我不动,便很 主动,此时可以用拳法击彼的头、胸或腹,也可以起脚击其裆部、胸腹, 或虚出拳脚诱其对方。此时,我是主,彼为客。然而,当我一拳打出或一 腿踢出后,形势就变了;我若用拳法打击,就限制了腿法的攻击,陷人被 动;而对方却有了相当的主动权。这时,主客易位,我由主动变为被动_, 而对方则由被动变为主动。当然,这种主客易位并非绝对化。太极拳强调 以“柔”为体,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 的过程中,逐渐步入老子所说的“天子之至柔,驰骋天下至竖”,“柔弱胜 刚坚”的境界。在与人推手时,要“不争”,不顶不抗、随屈就伸、沾连粘 随,舍己从人。在“不争”中求永存,步入“为而不争”、“不争而善胜” 的境界。人们在推手中还总结出了“柔过渡,刚落点”的发劲特征,当与 对方搭手时,肌肉相对放松,外形运转较柔缓,可呈圆弧形;当对方出现

漏洞时,加速收缩肌肉,外形动速急增,呈直线形,刚硬重实的发力以击 中目标。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诀》中的“十三势歌”有:若言 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经何在?这里将“意念”和“气 力”主宰于“体用”,也就是说强体,实用效果,来自于意气的诱导。武当 武术追求“性命双修”的目标,有名师说:“本乎天者,谓之命;率乎己 者,谓之性。”其“性命”二字,儒释道三家有不同见地。如儒家以尽性立 命为宗,释家以养性听命为宗,道家以练性寿命为宗。其关键就在于以神 为性,以气为命。而著名的少林拳,则启初重练外刚,主于搏人,硬打硬 进,直出直入,突出其“用”,发展至满清人关时,提倡内外兼修,身心双 练,体用结合。据《少林拳术秘诀》云:“内功之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皈 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乃参证禅机, 冀臻上乘,于是始有内外交修之旨,身心两修之功,其技乃别开一生面, 而非复昔日之景象矣”。此说又突出了“体",二者结合才是少林拳的真谛。

2.2打练并存

“最早的拳术套路与技击紧密结合,是训练攻防格斗技术的重要手段之 一”。〇的确,古时的军旅武术十分重视攻防格斗技术,因为它与战争的胜 负和士兵的性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单式招法和连接套数来实现技术的提 高。戚继光在《练兵实记》中有:“舞、对二事全然不通,与未习者为不 知”,“能舞而不知对,能对而不知舞,虽精兵只作中”,又说“先自跳舞”, “舞毕即以花枪对之,次以本刀对砍”。戚在练兵强调单舞和对搏应皆能, 缺一不可。通过套路练习,有助于灵便身手和掌握对搏招法,还能展示出 功法训练的效果;通过格斗练习,有助于体会武术意识和动作攻防含义, 也能展示功法训练水平的高低。近代武术家李存义认为:“自己练子为之体, 与人相较时,按练时而应之为之用”。这里讲的就是体用结合和打练结合。

武术的动作素材是以攻防性能为本质的,并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 再现性指动作能够再现其母体的实用价值,在实践运用中发挥攻防效用。 戚继光编的32势长拳、程宗猷编的单刀法选、长枪法选中的动作,都称是 招招皆可实用的技法。表现性是指动作能够表现出母体动作的攻防意向,

习云大著.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99

而不一定能发挥实用技击的作用,这类动作多用于训练身体,为实用作体 能方面的准备。武术攻防的“两性”是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武术谚语有 “练拳不练打,临阵少方法”之说,强调单练与对练、套路与散打、套路与 拆招、拆招与散打结合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打练结合,才可能体会到 攻防的真正含义。

与之相反的是“打练分离”。“打练分离”是现代武术高度综合与分化的 结果,二者分途发展便出现了一片新景象,套路追求“高、难、新、美”的 目标,而散打强调“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风格,彻底打破了原有的 “体用结合”和“打练结合”规律。事物的发展就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 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复过程,每一次循环便是一次飞跃。“打练分离”使得各 自寻找或实现新的体用结合点,但都没有离开“看、练、用”三条主线,只 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所谓“看”,是指观赏、娱乐、休闲等方面功能; “练”,是指习练、修炼、健身等方面的功能;而“用”则是指技击、实战、 竞技等方面的要求。若从套路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习武者来讲,是以“练” 为体,以“看、用”为用;而对于少数竞技运动员则是以“用”为本,以 “练、看”为用;对于散打而言,几乎都是以“用”为本,以“练”或“看” 为用。对于不同的人群其习武的目的不同,则体用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由于打练分离,也给武术进人奥运会设置了障碍。在这里需要了解一 下现在奥运会项目的分类情况,现设的28个奥运项目分为四类:第一类是 技术型,像自行车、射击、射箭、皮划艇等;第二类是对比型,像体操、 跳水、马术等;第三类是球类,像足球、篮球、排球等;第四类是对抗类, 像拳击、击剑、柔道等奥运会设项有一个习惯,即任何项目均不能跨项 目出现在奥运会中,而兼容套路与散手的武术却横跨对比型与对抗型两大 类,这是竞技武术进人奥运会的一大难题。

2.3学以致用

习武的目的在于传武、用武,这是其基本宗旨。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取决于自身的实用价值。武术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然后再用于 实践,并成为武术发展的轨迹。习武者多着眼于切合实用,无论拳术,还

是器械套路的一招一势均强调它的实用性,反对花架子。下十年苦功,方 能功夫深久,以达到“如水生波,如火生焰”的境地。戚继光在训练士兵 时要求做到“按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经过万遍不失”,最后才能达到“方 可随意应敌,因敌制胜”的目标。在习武过程中,其每招每势、进退开合、 闪展腾挪等有形的东西是可以直接传授的,但内在的意境、神韵、气韵、 武术之道的精微与真谙,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3民间有句保守习气较 重的拳谚说“宁教十手,不教一口”。这就要求习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 验•。历代武术名家都是穷毕生之精力而研习其技法精微绝妙之理,也正验 证了 “要做精艺人,需下苦功夫”的道理。

习武是个过程,用武是个目的。习武是有程序要求的,违背其规律会 欲速不达。早在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说:“大抵 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挨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 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而何良臣在《阵纪•技用》中也有类似的说 法,即“学艺先学拳,此学。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 棍为诸艺之本源也”。作为最基础的拳术,又有“要练拳,须站粧;欲习 打,先练粧”的要求,表明学习套路或散打都将桩功放在优先练习的地位, 使得下盘稳固、扎实。然而,“年拳,月棍,久练花枪”,又是对不同套路 修炼时间的基本要求,若要较好的理解套路的攻防含义,还需要长期的磨 炼。武谚中所说的“拳打千遍,其理自见”,同时又告诫“练拳不习打,临 阵少方法”。由套路向散打实用性的过渡还要经过“拆招”和“喂手”的过 程。“拆招”无非是将成套动作化整为零,强调对动作细节和攻防含义的剖 析,以便真正弄清楚动作的实用价值。而“喂手”是传统武术最常用、最 有效的加深体会攻防技能的方法,若甲方进攻,而乙方就是防守,反之则 是互换。喂手时,既可以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组动作,对方是反复的接 手,直到动力定型。咏春拳独特的“黐手”练习,是典型的假设性敌我双 方已接触之后的反应性练习,是向搏击过渡的桥梁。“黐手”是一种实用性 极强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尽量应用自己所学得的技术,招来招往,如切 如磋,双方都可以是赢家,不需要有一方被对方击倒。®在现代散打、拳

 

浏览1,2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