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叶准,卢德安,彭耀钧.叶问•咏春[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94
击、跆拳道等对抗项目训练中的陪练有“喂手”的意味。戚继光在武术实 用价值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胜负为愧为奇,当 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这里 还特别提到了用脑练武的问题。

不同年代的习武之人,其“致用观”是不同的。当今社会的进步,人 们对武术的需求也在增多,体现在学以致用的“用”字上也会有较大的差 别。如中老年人习武是用于健身、休闲;青年人习武用于自卫、强体;少 年习武则用于树立尚武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等。

2.4整体意识

武术的整体意识首先是体现在对人体的认识上,一般将人体分为“三 节”,即上肢为稍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根节为基础,具有载负身 体移动、支撑完成动作、催促劲力发放的作用。中节是全身的枢纽,具有 联系两端、顺达劲力、促进全身协调运动的作用。上节是全身的首脑,具 有顶领全身、驾驭动作、完成攻防目标的作用。通过各节的协调运动,才 能体现出“四肢百骸总为一节”的整体性。其次,体现在“内外兼修”方 面。武术将人体内在的、无形的意、气、劲,与外部的、有形的肢体视为 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求意、气、劲、形高度的一致性。讲究“内练精气神, 外练手眼身”,又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等,拳家认为:“练有形 者(外),为无形(内)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无形则无神,无神 则无味,如此内外俱练,以求体用一致。刘殿琛在《形意拳抉微》中认为: “武术一道,有形者为架式,无形者为气力,架式者所以运用气力也,无形 则架式为无用,故气力为架式之本,然欲力之足,必求气力炎充,故气又 为力之本”。这种整体观表现在技击原理上,讲究“内外合一”的同一性; 表现在训练原则上,讲究“内外互导”的补充性;表现在锻炼效果上,讲 究“内壮外强”的一致性。“内壮外强”指的是获得身心的全部发展,这是 “体用结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武术界通常所讲的“六合”、“节节贯 穿”,也是内外兼修的体现。

最后,体现在攻防技击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武术技击的鲜明特 点,这就要求习武者,以整体统一的观念作为“体用结合”的准则。如散 打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独特的技术技

能、科学的战术思想、优秀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修养等,同时要发挥 整体效应。现实比赛水平的不稳定,与运动员自身条件和综合指标的整合 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南方特色的咏春拳,就十分重视整体的效应,其 整体特色在于近距离和短距离发力、握守中线与子午线、重视接触感觉、 马步灵活。这些特征总合起来,便能产生以弱御强、借力打力的效果。®我 们也可以说,以弱御强、借力打力是咏春拳的特征。有研究表明:“丹田” 在技击中的运用也要讲究整体效果。实战时,丹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上中下三田合一,立体斜面旋转,使身体产生折叠,以便增加打击的力度。 丹田是带动周身旋转的根本载体,其丹田一转,周身上中下三盘无处不转。 在旋转中避实击虚,变换击打角度,同时在旋转中积蓄能量,并对打击对 方产生一个加速度,效果显著。


  1. “体用并重”的引申形式

  2. 1动静体用说


《形意拳经》以“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其意是相对静止地修炼身体 与相对活动地运用技法,这是此拳“体用”的基本特点。越女在谈到“凡 手战之道”时指出:“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一动一静反差极其明显。 而查拳强调“行如风,站如鼎”;华拳讲究“动如本癞静如潜鱼”;意拳有 “动如山飞,静如海溢”的要求;翻子拳也有“行如风雷动似雨,坐似泰岳 静如山”之说。实际武术的任何形式都离不开动静体用的变化,动态是指 套路演练运动过程中肢体在空间时的瞬间形态或构成的各种图形,如弧形、 折线、曲线和直线;静态则指套路中动作与动作之间那短暂相对静止的造 型。动态有快慢之分,疾缓之别,大小之差。快的动作似烟云翻滚,而慢 的动作如雄鹰在空中盘旋;大的动作要充分舒展肢体,小的动作要尽量收 缩全身。在快慢、大小的交错变化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展示出 身体运动的整体效果。

静态有高低之分,俯仰之别。高的动作如“提膝亮掌”,似青松立顶;

O整体特色拾要,参见叶准,卢德安,彭耀钓.叶问.咏春[M],北京:国际文 化出版公司,2011: 51

 

低的造型,如“劈叉插掌”,似虎卧草丛;俯视姿态“探海平衡”,如潜海 寻珠;“仰身平衡”犹如睡卧云海。在动静的变化过程中,可体现千姿百态 的艺术造型。如器械演练更是如此,那优美绝伦的剑术,像仙女下凡翩翩 起舞,飘逸洒脱;那猛虎下山的刀术,如狂风卷浪,势不可挡;那蚊龙出 海的枪术,如云海翻腾,电闪雷鸣;那勇猛彪桿的棍术,如疾风骤雨,遍 地开花等等。

总的要求:动要迅疾,静要稳定。

3.2形神体用说

武术界习惯上将“形神兼备、内外合一”连用,我们认为:两个词是 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或者说两者的连用更能体现武术的意味和特点。“筋 骨皮”为形体,即外;“精气神”为内用,即神,任何拳种均追求内外兼 修、形神兼备的整体效果。形,是指武术运动中人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状。 它可以是一个完整动作的精致形象,也可以是动作过程中人的整体运动形 态,同时还包括腾空瞬间的造型,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形态和整套动作的结 构形态。神,则是指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它可以是流露在 外,充溢于表的,也可以是潜藏内在,含蓄深沉的。形与神的关系是武术 运动人体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形具而神生,形是神赖以产生的基础, 精神饱满、神奇鼓荡取决于健全的形质,而武术美善的形质又是紧密依靠 传神达意而完成质的飞跃,这就是形与神的辩证关系。〇古人司马迁曾说: “形者,生之具。神者,形之本”。而哲学的观点是:形是神之舍,形是载 神之车,神以形存。武术的“八法”就是外形与内在的要求。武术讲究 “以形传神”,一招一式倘若只是做得工整端庄,只重视规范为求形似是远 远不够的。拳法不仅要求形健质善,而且要求形质成而神韵见。这意味着 武术的形态和质感必须联络精神,成为表达内在心志活动的载体。武术的 传神达意,就是通过套路的演练来反映出动作的规格意识、劲力意识、攻 防意识、节奏意识和形神意识。

拳家认为,无形则无神,无神则无味;神赖形而存,形因神而显。把 有形看作神的根基,当作表现神的手段,把传神作为形的目的。由此形成

O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32

了以形传神、贵在有味的鉴赏标准。就是惟妙惟肖的象形拳,也强调突出 被模仿对象的个性特征,而不单纯追求外形的酷似。武术养生多以“形神 相亲、表理俱齐” “形具神生” “形质神用”为标准,倡导“神不离身乃常 健”的理念。

  1. 3德技体用说


武德为本,武技为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武德是长期修炼的 结果,它唤醒习武者既勇又武,刚强不屈的人格尊严,完善其见义勇为、 舍己救人的信念,追求“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生命价值。一般说来, 古代的真正侠士,都是武技超群,品德高尚之人,他们对社会上的贪官污 吏、豪门恶棍视作不共戴天的仇敌,而对广大百姓扶弱济贫,甚为“仁 义”。

在武林界还有另一种情形:武艺虽精而无武德之人,有可能成为武术 界的败类。明代正德年间出现的一种“打行”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万历年 间打行逐渐扩大,它纠集一些精通武术,强悍健壮之辈,专门为豪富人家 提供保卫财产安全,甚至充当打手。打行挂牌营业时,常悬挂拳头图像商 标,称为“铁拳头”。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对其评语不外乎是“聚党斗狠”、〇 “游闲群聚”、® “结党成群”®之类。

“打行”的打手实际上并不是武林高手,而大多为地方上的无赖闲散, 道德品质极差,只是好勇斗狠、滋事闹事,为社会所不齿,也为武术高手 所不耻。所以,打手的言行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有武 德却武艺不精之人,则有可能成为武术界的懦夫,可见,只有“德技”双 修,技道并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综上所述,体用并重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起始就以“天下皆用” 的原则,为中华武术所接受,并逐渐融汇了武术故有的理论和练功要求, 从而变得更加明确、具体,使之成为指导传武、习武、用武的重要理论 基础。

浙江通志,卷100,风俗下,1683 ©隆庆长洲县志,卷丨,风俗,31 ©康熙崇明县志,卷6,风物志.习俗,389

武术美学思想探源及其表现形式

“武术是文化,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种高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长 时间、多学科文化不断积累和渗透的结果。其中美学思想的渗透构成了武 术美学思想体系,它既相同于美学的某些特征,而又有别于美学的某些属 性,这是武术文化自身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集中在武 术的美学特征上,如动作美、姿态美、劲力美、技击美、节奏美、结构美、 名称美等。对其美学特征背后的、深层次的美学思想挖掘明显不足,以至 于此项研究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徘徊状态。另外,就是过多的套用美学学科 的知识,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现象严重,缺乏对武术自身美学因素 的开掘,如意韵、形神、刚柔、动静、情趣等。本讲试想对武术美学思想 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思想根源,从美学角度认识中国武术的 本质和特征,以丰富武术文化,促进武术文化发展。

本讲欲从以下五方面做出探讨。

  1. “仁义”是武术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 “德”是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所在


久 以上两部分内容参见第3讲“儒家‘仁学’构成武德内涵的主体”。



  1. “乐”是武术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武术从产生开始,就具有“练、用、看”三种基本功能,其中“看” 是指它的观赏价值,具有观赏价值的东西一般都含有一定的表演艺术性。 通过优美的造型,强烈的动感、均衡的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 深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引以为乐。

“乐”是个多音字,《辞源》对其解释颇多,最直观的含义要算是“音 乐”和“娱乐”。古人谓之乐,指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文化总汇。儒家认 为:乐之发生,由于人心爱感于物。所谓“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 之乐”。简单地说就是快乐。《荀子•乐记》中明载:人在习乐舞时,“执其 干戈,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正焉,进退得其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 也,入所以楫让也,征诛楫让,其义一也。”所以“夫乐者,乐也,人情之 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表明人不能没有娱乐或欢乐。要达到 “乐”的目的就要寻求美的素材,像咏诗、轻歌、绘画、武舞都是古人追求 欢乐和美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与武术最为密切的“武舞”,要算较早的具有典型表演性质的活动。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幡,戎有受 脉。”有“祀”则“舞”;而有“戎”则“武”。“舞”与“武”的融合构 成武术套路的雏形。〇从历史的发展看,“武舞”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武舞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据《尚书•皋陶漠》记载: “予击拊石,百兽率舞”。大意是人们敲打着石鼓,模仿着各种野兽的姿势, 翩跹起舞。二、增添了人们的生活乐趣和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据《商 书•伊训》记述:“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这说明远在殷商时 期,武舞已经常出现宫廷宴乐之上。在祀神祭祖时或在战争获胜时都举行

〇马爱民.殷商文字武义追踪与中国武术套路溯源,参见郭新和主编.董作宾与 甲骨学研究[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173



武舞,以表现人们真诚、喜悦、欢快之情。

武舞约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表达情感的“大武舞”,其内容在于表现: “周武王伐讨之乐”,这种武舞属于文艺范畴。另一种是“练武”的武舞, 如“干戚舞”,“干”即盾,“戚”即斧,乃是一种于执盾、斧等器械进行 搏斗技击的单纯操练,其动作粗矿,“发扬蹈厉以示勇”,属于体育的范畴。 无论哪种范畴的“武舞”与“乐”均有密切关系。

  1. 1体育范畴的“武舞”与乐


体育范畴的“武舞”被视为武术套路、器械对练的雏形,是以身体、 精神兼修为要旨,提高军事技能为目的。早在夏、商、西周学校“乐舞” 教育中“小舞”的后三种(旄舞、干舞、人舞)基本上属于体育范畴的武 舞。通过这样大型的“武舞”活动,达到强身健体“行列得正,进退得齐” 的境地。据《韩非子•五蠢》记载:“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氏乃服”。 说的是大禹曾率兵苦练三年,以高超的套路表演征服了苗氏。这种演练形 式既是“武舞”者自身技能、技巧的再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乐”的 素材。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体育范畴的武舞至少有三种:一种是“万 舞”。《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万舞为“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显 然是指当时的军事训练手段。另一种是“象舞”。《诗经•雏清》有:“象, 用兵刺仗之舞”,这种象既可单人舞练,也可集体舞练,是用以训练士兵、 鼓舞斗志,去争取胜利的一种手段。在当时还将象舞纳人了教育体系之中, 《礼记•内则》有“成童舞‘象’,习射御”,通过象舞达到锻炼身体,提 高军事技能的目的。还有一种是“大武舞”。它是周武王为庆贺灭纣成功而 作,全舞分六段,用以表现武王伐纣胜利的全过程。该舞共64人,举干扬 威,顿足蹋地,并向四方击刺四次,以象战争之状。〇此外,“旌旄羽祓, 矛戟创拨,鼓噪而至”。这种耀武扬威的武舞,实属军事训练的场面。随着 武舞的发展,出现了“目欢为美,耳闻之乐”的认识,这是美感的飞跃。

3.2文艺范畴的“武舞”与乐

文艺范畴的“武舞”多指宫廷里以音乐伴奏下的助兴活动。在古籍中 多有记载,《孔子家录》有:“子路说,授戚而舞”可谓斧术的套路演练。

〇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诸以剑舞”。〇 这件事除了它的政治目的外,还可说明两个问题:一、剑舞已用于宴会间 的娱乐助兴;二、剑术已经有套路独立作舞了。到了汉、晋武术套路有了 较大发展,在《史记》《吴书》《通典》等史书中均可发现很多关于“剑 舞”、“戟舞”、“走戟”、“飞叉”的记载。到了隋唐以后,武舞表演更加盛 行。大诗人李白《从行军》中有:“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的诗句,说 明刀术有时也在音乐伴奏下,以套路形式舞练。《藏书•吴道子传》中说裴 旻.“驰马舞剑,激昂顿挫,雄术奇伟,欢者数千人”。《庄子•说剑》有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各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的记载,®说明 赵文王以搏击取乐。在《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史籍中多见记载。可见 武术在唐代已被列入艺术范畴,共人观赏。

两种范畴的“武舞”都是“乐”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武舞”,使 人们“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可见“武舞”是一种欣赏艺术,是欢乐的象 征,是胜利的喜悦,是武术美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圆”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美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是球形,一切 平面图形中最美是圆形”,®而在动态中以圆的形式出现仍是最美的。圆形 无论是静止还是动态的都比其他形体包含有最大的空间和最多的容量,具 有均衡、和谐、完善等许多美的特征。圆弧是圆的部分,美的曲线即由圆 弧构成,而人体便是曲线美的极致。武术运动正是通过人体不断地变化而 体现出多种美学素材。从武术的产生、发展至今,处处带有“圆”的痕迹。 就少林拳而言,它的创始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像“坐禅入道”,戒律互 补,“圆”的应用都是“大乘派”佛教的特殊贡献,其中“圆”字是佛教 各派僧侣和佛经中表达多种美感的专门词汇,常用的有圆满、圆通、圆融、 圆遍、圆光、圆因、圆果等等。©在少林七十二武艺中各武技均要求“圆

O汉.司马迁撰.史记[M],中华书局,1959: 52 ©陆钦著.庄子通义[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6 ©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美学向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45 ©佛教诗诵必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80: 10

满”,也就是对套路结构严谨,攻防技术合理,起伏转折、动静、虚实恰到 好处而言的。少林拳械的演练要求发力顺达通融螺旋劲,躲闪圆灵多变, 技击“滚出滚入” “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这些都说明“圆美学”的渗 透。太极拳的产生,开创了“圆”的新世界。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周 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拳论》认为:阴阳思想,既是世界观,也是审美观、伦理观,“圆” 的思想贯穿太极拳的全过程,太极图是圆的,太极拳运动路线又多是平面 或空间的小圆、大圆、立圆、斜圆、椭圆、半圆、弧圆、螺旋形,其动作 又要环环相绕,处处圆活,似曲非曲,似闭非闭,忌直、角、滞、硬。能 大圈归于小圈,小圈归于无圈者常以“螺纹”“滚珠” “车轮”喻之,惟妙 惟肖,圆活之趣。推手同样以圆形不断变化,实现听、问、化、发劲。《立 体几何学》认为:一旦外力作用于圆球上,由于圆球的滚动,外力会顺切 线平滑通过,而借力,发力。推手同时讲究“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这些 完全符合宇宙实无始终,大化迁流,天地相继,时空无限不绝的规律。

《八卦拳学》也说“八卦拳术不外易数方圆二图之理”。八卦掌的主要 特点是走转,寓阴阳掌法变化之奥秘于走转之中,圆为艺中之源,圆为术 之母,万变不离其宗,尽在一个圆圈之中。所以说“巧从圆中生,妙从圆 中得”。表现出了武术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圆者,圈也,当手心朝下时为 阴掌,要变换为手心朝上的阳掌时,非翻转尺桡二骨和手腕不可,翻既要 转,转的本身就必然要形成一个圆的运动,故圆即从阴阳的互易变化中得 来的,“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任何一种拳术的运动丢掉了阴阳变化,互 易,就丢掉了圆的运动,也就丢掉了拳理中的艺术和技巧。八卦掌在走转 中换招变势,随走随变,且讲究“具三形备三势'下盘腿脚如珠走玉盘, 转如磨磨;中盘腰身如银蛇缠柱,游刃灵活;上盘手如拧绳,翻转旋抒。 其身形要求顺项顶项,脊背团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肩坠腰,腰坠胯, 胯坠膝,膝坠脚,上中下三盘形成一个整体,身随不动,掌随身变,步随 掌转,上下相随。不仅沿圆走转身体各部要“相随”,而且要“顺随”。艮P 身随首,脚随膝,膝随跨,跨随腰,指随手,手随肘,肘随肩。相顺相随,

不逆不亢。这种典型的运动中的五体匀称,也是圆的匀称。〇而形意拳中有 三圆歌诀云:“胸膊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是猴形,虎口要圆如三角,三圆 齐出是真形。”背圆、胸圆、虎口撑圆,是形意拳基本桩式三体式的规范要 求,说明圆之重要。《峨嵋十二庄》其《天地庄合诀》开篇云:“象天法地, 圆空法生,大小开合,惟妙于心”。这四句揭示出功法的哲学,美学思想本 源是“天人合一”。古人能用“象天法地”体会到“圆”与“空”是大自 然的基本特征,因而是动功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 无滞、圆而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循环无阻,变化无穷。这种妙趣横生的 拳理,既是武术的重要法则,又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又如擒拿术 中的金丝缠腕、手挥琵琶、单手挥花、顺手牵羊、白猿献果等等都是经过 阴阳的互相转化,以圆和圈的运动形式完成的。离开了圆和圈的运动,就 会形成双方力量的较量,从而失去艺术的价值。

圆的运动不仅在拳术中,器械中表现得也十分突出,像枪棍的大圆与 平圆,刀剑的斜圆与立圆,都是武术完美艺术思想的再现。根据不同的拳 种和器械一般分为大中小三圆,在练功程序上:先练大圆,后练收缩,是 中圆,再求紧凑,是练小圆。小圆既无圆,就是说从外形上看圆的运动不 是很明显,其运转在气,变化在骨,提领在神,故小圆也为上乘功的运用, 是技术完美的境地,也是武术美学思想的真正内涵。

圆也普遍运用于技击上。武术有讲究硬接硬打的,但“四两拨千斤” 就是以圆化掉对方攻来之力,旋转出拳以此借力、发力,可蓄发出更大的 力量。®武术界有“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换莫停留”。这个圆是立体的 圆。要求身体如圆球般圆滑滚转,使对手难以准确寻找击打的位置。一些 拳师常讲“以步法打人”。怎样以步法打人呢?形意拳要求“进步退步如球 之无端,又进又退如球之相连”;八卦掌要求“环环相扣,势势相连”,“如 机轮之循环无间也”;太极拳《乱环诀》则称:“乱环法术最难通,上下相 合妙无穷,陷敌深人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步法打人,实际是步法灵 活胜人也。而这灵活,却离不开圆。

O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140

&程大力著.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43

武术讲究一招一式,势正神圆,势正招圆,神圆是指精神状态的完美, 招圆是指技术的和谐圆润,二者的统一,将是武术美学高度的升华。

  1. “和谐”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和谐是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配合协调一致,是一个从对立统一的过 程,是事物或现象发展的一种美好状态。它在武术运动中是指所有组成部 分的有机联系,通过联系再现合乎规律的美学思想本源。和谐是中国古代 体育美学的理想,“和”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当中,并形成中国古代美学中的 一个重要范畴。《尚书》中有“协和万邦”的做法;《易传》讲究“保合太 和”;《诗经》中有“既且和平”;《左传》记载了晏子“和与同异”的观 点;《国语》也记述过单穆公“乐从和、和从平”的思想。孔子主张中庸之 道“乐而不淫、哀而不衰”“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认为宇宙万物都产生于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而庄子追求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和谐美境地。从道家 的“和合万物”到佛教的“因缘和合”;从西汉董仲舒的“和者,天地之 正”到宋明理学家的“民胞物与和"。概括起来“和”字至少有四层含义: 即和谐、适中、对立统一、和为贵。〇其中各学派都认同“和谐”,倡导 “和谐”,并把“和谐”视为至高无上的根本3

和谐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兼容和博爱的精神,与西方崇尚的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相对立的“达尔文主义”截然不 同。和谐思想由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身心的和谐、人与 社会的和谐、不同文明间的和谐五个方面构成,形成了中国哲学“普遍和 谐”的整体观,包含了 “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及和爱”五大原理。“和 谐”的审美理想,表现在武术美学思想中,就是人的生命的和谐,即动静 结合,神形兼备,内修外练,刚柔相济,阴阳互补,意、气、体三者达到 统一〇

O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概论[M],广 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2

我国最早对艺术实践经验进行概括的古代美学思想家史伯认为:“美就 是和谐,和谐就是美”。〇古希腊唯物主义美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论述美学思 想时指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的事物源于社会 实践,古代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是武术产生的沃土,其美学思想是对立统 一事物的客观反映。武术中对立和谐统一的美,比社会客观实践所反映的 美更全面、更典型、更生动、更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1矛盾对立的统一性


西周至春秋末年被认为是我国美学思想的启蒙时期,它与阴阳五行哲 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地关系。武术的美学思想也正是沿着阴阳总纲变化 发展的,仔细观察任何一种拳械套路,在由起势到收势的整个节奏上,无 不包含着阴阳、动静、虚实、刚柔、攻防、进退、险易、快慢、张弛、轻 重、缓急、密疏、广狭、长短、逆顺、收放、伸缩、上下、远近、高低、 前后、左右、大小等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在武术流派分类、练法、技法等 诸方面都是同样的,总归起来有两种情性:相互包含,表现彼此吸引的趋 势;相互贯通,表现彼此转化的势态。与古代美学的“相成”、“相济”、 “相和”思想是一致的。

  1. 2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武术的流派众多,内容繁杂,套路形式数以千计,风格各异,这种多 样形式是任何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武术美学思想 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哲学意义上讲,一定的形式反映一定的内容,任何武 术内容都是通过具体形式来表现的,当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是 高度和谐统一的美,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5.2. 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武术的整体内容包罗万象,诸如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 技术和功法等;局部内容是指某一种拳术、器械而言。无论是整体内容还 是局部内容,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以表现,以保证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 适宜性和主从律,才能突出各种拳械的风格和特点,再现美学规律。任何

O 陶功定编著.美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10 ® 陶功定编著.美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80 ©李德元.武术哲理中的和谐美[J],体育与科学,1987 (5): 11

一个套路从创编到定型,拳师们都经历了反复的揣摩、体悟、应用、修正、 完善等过程,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精力才可能流芳于世。另外,也可以将某 一套拳或器械看作一个整体,组成整体的各段称为局部,那么,就可以用 点、线、面来说明整体与局部的联系。单个动作,或一招一式为点,各段 演练、变化的轨迹为线,而由起势到收势的全套演练为整体。而美就孕育 在其中。

5.2.2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武术中某一内容和形式相互协同是取决于整体和谐的关键。任何一种 形式必须反映武术的某种内容,而脱离武术内容的形式也是空洞的,无从 论美。如初级三路长拳在创编过程中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各 段局部间的和谐。第一段以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为主;第二段以掌法 变化为主;第三段以躲闪、肘法、击打为主;第四段以腿法变化为主。各 段的侧重点构成了一个既和谐又完整的套路。1990年和1999年由国际武术 联合会分别审定的两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在创编上充分考虑到武术的 发展需要,以及局部之间的时空关系。图形更加多样化,运动路线更加个 性化,攻防含义更加突出,动作衔接更加紧凑,再现了美的特征。

浏览6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