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武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容的逐步丰富带来了形式的 深化,反复、奇正、参差等规律,以达到相互协调的目的。从武术发展史 讲,宋明前及后段时期,套路极为简朴,是武术意识、击法、技巧、功力 高度结合与集中,程式上有起势、承接、高潮、收势等,富有格式化,完 整统一。而近代武术套路有了新的发展,在路线布局上讲究直、曲、斜、 弧线、圆、“S”形、三角、对角、直角等多方位结构,体现了美学中对称、 对比、平衡、均衡、树立、呼应多样的变化特点。另外,在表演器械的重 量、长度、服装、式样以及演练时的配乐等都有一定规格,反映了对立的 和谐统一。这些都是武术美学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需要与时代精神的 高度结合。


  1. 武术美学思想指导下的美学要素形式


在美学及武术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许多美学因素在武术中得以

体现,并作用和丰富于美学。如神韵、飘逸、气韵、情趣、意境……由此 带来的表现形式就更多了,下面只介绍五种。

  1. 1姿势美


姿态、架势、功架、造型都属于姿势美的范畴。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 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蹿蹦跳跃、闪展腾挪和起伏转折等 动作和技术的拳术。长拳的动作除了要体现攻防技术的含义外,还要讲究 骨法,动作要求规格,姿势优美。拳谱中讲“五体称”,〇四肢与躯干五条 线充满骨力,这五条线就像写字一样,结构要匀称、工整,或撑拔张展、 或勾扣翘绷、或屈伸回折,无一处松软,并呈现出健美之势。武术拳种丰 富多彩,各具特色,姿态迥异,在这里加以概括。

少林古朴紧凑、硬攻直打、勇猛刚健。

内家主于击敌、以静制动、应手即仆。

南拳发劲脆短、以声催力、拳势猛烈。

戳脚突出腿法、走玉环步、发鸳鸯腿。

太极柔里寓刚、舒松自然、连绵不断。

形意动静相间、劲力沉实、含威不露。

八卦曲折走转、起钻落翻、相摩相荡,,

通臂甩膀抖腕、放长击远、冷弹柔劲。

翻子一步三拳、拳法如雨、脆快如鞭

象形仿形为艺、借形显艺、形神兼备:,

这些区别,正是不同审美风格的展示。

武术的造型,或定势,或亮相是姿势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造型又可 分为动与静两种,在时间和空间的运动中形成了连续不断地变化。就整体 上看,动静造型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不可分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每一个造型的起势与收势都可以看作是静态造型。如“金鸡独立、白鹤亮 翅、推窗望月、青狮托球”等等,这些都是在相对静止条件下的造型,而

〇五体,“乃可谓之形备”,是指人体由躯干、两上肢、两下肢外在形体所构成; “方中矩,圆中规,目中绳,平衡均施”,则两上肢和两下肢以躯干为纵轴左右对称,这 种解剖结构的对称表明了人体的匀称、和谐和端庄拳谱习惯将人体的这种结构称为 “五体”或“五骨、五筋”。武术的动作和姿势形形色色,但始终不离“五体”的变化。

“燕子抄水、大蟒翻身、乌龙绞柱、鲤鱼打挺”等等,可视为动态下的造 型。这种造型是富有攻防意义的。

6.2劲力美

劲法、力度等属于劲力美的范畴。劲法是武术中各种运用劲力的方法 和技巧的总称。按照劲法的基本运动形式,可以为蓄劲、发劲;按照劲力 的强度,可分为刚劲、柔劲;按照劲力的外部表现,可分为明劲、暗劲、 化劲;按照劲力的运动方向,可以为直劲、横劲、竖劲、斜劲、圆劲。〇无 论什么劲力,都是从“发劲”和招式着眼的。如长拳中讲“劲力顺达”,富 于“寸劲”。而处于含蓄,要求“起于腿、发于腰、催于肘、达于手”,协 调顺畅,力点清晰。许多拳种讲究发劲刚猛而纯透,有力而不僵。如南拳 的特点是步稳势猛,套路中多短拳,擅标手,上肢功夫尤为突出,动作刚 健有力,很能表现演练者的力量素质,富有一种“阳刚之美”。而通背拳, 以及部分象形拳除了具备外形生动逼真以外,其发力体现在冷弹劲、鞭打 劲、伸缩劲等,以灵动的变化捕捉击打的目标。又如别有一番情趣的太极 推手,它是一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双人对抗,被人称为“画圈子”运 动。它是以棚、捋、挤、按、采、抦、肘、靠等方法,双方沾粘连随,通 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其中缠丝劲、螺旋筋、崩撼劲、翻扯碾 转劲等经常使用,并借劲发力而将对方推出达到失去平衡或倒地的目的, 以决胜负。按照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所说的“移情作用”,就会在推手时出 现“筋肉感”。太极拳名家中所表现的劲力常会使人们产生此感。

劲力美或健力美用在散打项目上更有说服力。散打被称为:体力技术 抗衡、智力意志较量之“勇敢者运动”。无论是早期的“散打王”,还是今 日的“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以及各电视台举办的“武林大会”、“武林 风”等,都展示了我国散打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它的美学 特征和观赏价值也在稳步提升。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一、赤膊上阵,人 体之美;二、角逐激烈,激动人心;三、张扬个性,展示技艺;四、战局 莫测,引人入胜;五、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六、奋力拼搏,意志顽强

O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397 ©蔡宝忠.体力技术的抗衡、智力意志的较量一搏击运动美学特征谈[J],拳 击与格斗,1991 (3): 35

散打比赛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抗争,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硬打硬冲 是一大忌。所谓的“刚对刚,必有伤”,就要求对抗双方有运用多变战术的 方案:制造假象,巧与周旋,避实击虚,以智取胜;声东击西,取上打下, “以短逼长,以闪为进,以疾制慢”等战术,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观察、分 析、判断和综合能力,蓄势待发,巧妙而有效的攻击对方的必备之处。这 种比赛,观之有情趣,思之有余味,更能让人们领略到智慧之美。

6.3节奏美

快慢、高低、刚柔、动静、虚实、轻重、开合、转折等对立统一的变 化都属于节奏美的范畴。只有对立,才能产生节奏;只有统一,才能体现 完整。武术节奏鲜明,富于变化,很早拳师们就总结出了“十二型”的变 化规律,即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 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缓如鹰。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加以分析: 如“旋风脚接跌劈叉”这个组合动作,就是典型的反映高与低的时空变化。 那腾空纵起的一瞬间,似若龙卷风直冲云天,在空中快速完成旋转击拍以 后,紧接着低姿势造型,犹如矫健的雄鹰俯冲而下。这种瞬息之间的时空 变化,充分展示了一种美的韵律。在快与慢的变化中,快者犹如海浪那样 激荡,滔滔不绝,使人精神为之振奋;慢者动作犹如微风细雨,缠意绵绵, 又如山涧涓涓溪水,潺潺缓流,把人带进大自然那秀美如画的田间风光之 中。要掌握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的分寸,要形成互为补 充、互为衬托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结果,便是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与 节奏美。

再从一套拳的表现来看,除了具备鲜明的节奏外,还必须符合它的完 整性和技击性。如蛇拳,以蛇的“曲仰自如之态,左顾右盼之意”等动态 特点创编而成。从青蛇惊醒、出洞、游行、觅食到“神蛇练月”、“风蛇绕 树”、“玄蛇磐石”、“腾蛇起雾”、“白蛇吐信”等,数十个动作一气呵成, 其刚柔相济、快慢有别、动静兼顾,再加上蛇拳的手法、拳法,配合各种 步型、掌型以及富有表现力的眼神,其演练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30多年来,竞技武术倡导集体项目,由于可以配乐,更增加了演练的 节奏感。无论是徒手,还是各类器械的表演,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时而单练、时而对练、时而组合、时而集体,动作整齐划一,难度高潮迭起,内容编排推陈出新,主题紧扣观众心弦,令人拍手叫绝。

  1. 4神韵美


武术的神韵之美,是集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内容美、意蕴美为 一身的由内而外所体现的一种美学特征。所谓神韵,即精神韵致。神是指 生命的象征,如神采奕奕、神采飞扬便是;若体现在武术方面将是“意发 于心,神传于眼”,意气不断,富于韵味。韵是指和谐的生命节奏,如气韵 有声、神韵有致等;体现在武术方面应为“形断意连,势断气连”,灵活多 变,富于节奏的三部曲。

武术的神韵美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述的状态,可谓是“不可言喻之 妙”,但它又实实在在体现在套路的演练之中,根据多年从事武术教学和训 练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感受,可以将武术的“神韵美”概括为眼神变化、意 境悠长、富于节奏。

眼神变化。第一步要求:“眼随手动,神聚于眼”。长拳技法要求达到 “拳如流星,眼似电”,表明拳法敏捷快速,眼法机智敏锐,并从敏锐的目 光中彰显灵动的神态。形意拳有“心要正,眼要精,手足齐到定要赢”;八 卦掌的“心是帅,眼为锋”,强调的都是手动眼随,手眼配合协调一致。第 二步要求:“心动形随,眼随势变”。除了眼随手动以外,还应该随着动作 和势式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左顾右盼、上瞻下视、前观后眸、远眺近睽、 正睹旁睐”等眼法都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眼观六路”,体现了眼法的多 变性。第三步要求:“目随势注,神传于眼”。主要是指静止性动作其延伸 向前凝视的状态,目光中显现出“伺机而动”、静中含动的意向。“用志不 分乃凝于神”,体现的是“注目”和“凝视'外国人与中国人习武的最大 差别就在于眼神的不同,其眼神中渗透着观念、思维、价值、性格、习俗 和审美的区别,实质就是文化的差别。“眼无神,拳无魂”便是也。

意境悠长。意境是一种美的境界,是情景交融,以实生虚的状态,能 引起联想,耐人寻味。古老的中国“有美而无学”,由此出现了“天地有大 美而不言”的状况,无论如何美的意境是久远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 传》中关于越女论剑一段记述有“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 一句。 其中的“意”,便是指“意境”。套路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要,将具 有攻防意义的技击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和演练者、创编者的情感、精神融

合一致,在似像非像中达到情景交融、情技交融、神形交融。著名武术大 师蔡龙云认为:好的套路演练时要将自己“置于一个战斗的场合”,才会气 韵生动,气势如虹,气质贯一,表现一种英武不屈、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气 概,再现战斗的艺术意境,既是恢宏的,又是蕴藉的,既是飞动的,又是 沉实的。太极名家陈盡认为“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他是把打 拳当做艺术,把行拳当作创作。套路的出现,使武术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意 蕴,并具有了更多的艺术元素。

富于节奏。具体体现在套路演练中的对立统一变化规律。

谈武术的神韵美,必然涉及武术的艺术化与艺术性现象。随着武术功 能的相对转换,武术的艺术化倾向也在加剧,所以有人感叹:“现代的武术 姓‘舞’不姓‘武’!”若从武术发展历史看,不同时期的“武舞”,是含 有相对的艺术化因素的,其中追求美感、助兴、娱乐、玩味等都属于这个 范畴。但自春秋战国以后,武术更多的是它的战争实用性,到了宋朝以后 出现了“花法”等套子,可谓是“中看不中用”,“左右周旋,满地开花” 的形式,并受到明朝将领的严厉批评。戚继光在上呈皇帝“论蓟门练兵” 的奏折中说:“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何 良臣也在《阵纪》中指出:“如花刀花枪,套棍滚杈之类,诚无济于实用, 虽为美看,抑何益于技哉?是以军中切忌者,在套子武艺。” “虚花武艺, 一些用不得在阵头上”。然而,也正是这些花法,填补了武术实用价值的艺 术化缺憾。由于现代武术实行“打练分离”的发展模式,套路追求“高、 新、难、美”的目标,其艺术化倾向自然相伴而来。难怪有人感慨:“西方 有把艺术技术化的倾向,中国则有把技术艺术化的倾向' 套路发展值得 注意。

是否可以这样表述:武术的发展应去艺术化倾向,保留其技术性。武 术的艺术性是对武术表演的整体包装,武术的攻防技击含义不变。如已有 14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出演了 15个武术类节目,大受好评。其原 因就是灯光、音响、背景、服装、情景、主题、武林高手等因素的综合作 用。由此也带动了舞台表演市场的日趋成熟。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武术表演;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演了“少林寺之武僧传奇”舞台剧 近300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中武术表演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体育院校正在开设“武术表演专业”,是追求它的艺术 化,还是艺术性?

6.5名称美

主要是指以象形的命名而确立武术动作之美。自假托宋太祖“赵匡胤 36式长拳”出现以来,就有为其套路动作冠以美妙的名称,当初只不过是 方便记忆的符号,随着套路的成熟和数量的增加,名称的寓意更加生动形 象,使习武者一边持械修炼,一边品味美妙的寓意。根据我们的初略考察, 武术的名称主要分为直呼和形容两种。如直呼“提膝亮掌”,而形容为“金 鸡独立”;直呼“弓步前指”,而形容为“仙人指路”等,可谓是同工异曲。 简单的名称变化,首先反映了传统武术的保守性,凡用形容词,一个动作 可以有多个理解,此时不得真传,难得真谛。另外就是反映了在武术拳师 中,一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更喜欢用形容词,而文化修养较低的人更习 惯于直呼。粗略统计,武术的名称可分为四类:一、仿生类:以象形拳所 立的名称都具有这一特点,如白猿出洞、猛虎下山、意马悬崖、白蛇吐信、 黑虎掏心、金蝉脱壳、鹞子翻身、青龙探海、犀牛望月、百鸟齐鸣等等; 二、典故类:苏秦背剑、霸王举鼎、哪吒探海、武松脱铐、秦王卸甲、仙 人扑榻、玉女穿梭、女燕穿林、二郎担山、羿射九日等等;三、宗教类: 达摩禅杖、十八罗汉、金刚捣锥、小夜叉棍、风磨禅杖、少林佛珠、少林 裝裝、童子拜佛、道长捋须、三丰抱剑、丹凤朝阳、仙人指路、一柱擎天、 二龙戏珠;四、描述类:双峰贯耳、钩挂连环、拦拿扎枪、弧步绞枪、扫 棍旋子、坐盘抱棍、左右劈刀、虚步藏刀、左右撩剑、弓步崩剑等等。这 些名称更偏重于意会,偏重于形容,托物取喻,借物发挥,集中而浓缩了 “朦胧、抽象、情趣、回味”的美学因素。 •

再具体分析如下:如大鹏展翅、苍鹰扑食等,给人一种威猛雄健之感, 体现了雄鹰气吞千里,力负于千钧的雄伟气魄和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称 猴攀枝、白猿献果等,则体现闪展腾挪和巧妙轻灵,给人以机敏灵活、轻 松活泼的乐趣。又如金鸡独立、燕式平衡等,体现了舒展自如和悠闲自得 的情态,给人一种舞台艺术造型美的享受。再如力劈华山、崩断昆仑等, 好像擎天巨人拔剑出鞘,气势磅礴,威风八面。这种意境美使得武术的本 质溶于行云流水的演练中,以势夺人,以形娱人,以神感人,以气贯穿始

终,如一首首优美的抒情诗或奔放的进行曲,使人们在刀光剑影中享受美, 品味醇厚的武术文化。

综上所述,武术美学思想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主线,派生出来的一种 全新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的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均植深于中国大文 化系统之中,不同程度的渗透着民族风俗、习惯、心理、情感、艺术、文 学等因素,同时也受到了儒学、道家、佛家等思想的滋哺,是一种多学科 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

剑文化与棍文化的生死论

剑与棍,一短一长,一金一木,一锐一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两 种器械都有相应的美称,剑为“百兵之君、百兵之秀、百兵之刃、百兵之 帅”等;而棍有“百兵之首、百兵之主、百兵之祖、百兵之魁、百兵之本” 等。称谓之多,近似乱象,仔细研究者几乎没有。根据我们对“十八般兵 器”的梳理和研究,认为:剑称为“百兵之君”更准确,理由有三:①古 时君王、君主好剑,即是传统,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②文人佩剑与诵 剑,以体现温文尔雅的君子之气;③舞剑时犹如行云流水,恰似游龙。而 棍称为“百兵之首”更精准,理由有四:①棍以木制为主,取材简便,长 短皆宜,实用性强;②武谚有:“先学拳,次学棍”、“拳为武艺之源,棍为 兵械之祖”的说法,何良辰在《阵纪•技用》称:“学艺先学拳,次学棍, 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棍为诸多 兵器之首,只有掌握好棍法,才利于其他器械的修炼;③“月棍年刀,久 练的枪”。这是根据三种器械技法的难易程度,指明棍较为易练、刀次之, 枪最不易练好。“月棍”,比喻练好棍术,用时较短,因棍身不长也不短, 又无刃无刺,且棍法较为简单,把、梢、中段皆可握持,任意使用,极为

灵活,常作为学练兵械的入门之艺;④棍为诸多长兵器的基础,握柄的延 长,以增加兵器的杀伤力。

两种兵器的相对定位是必要的,不可混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定 两种兵器的使用目的更是必要的。众所周知,武当尚剑,少林崇棍。“武当 有渊源,宝剑值千金”。剑是一种利器,具有刺伤、杀死对方的特性,这种 特性一是对不法之徒,二是对阴间地府的妖魔鬼怪。而与少林和尚所使用 的棍构成鲜明的对比,棍属于钝器,固的是制服对手,不杀生,慈悲为怀, 普度众生。可见,两种兵器体现的正是道教与佛教不同的“生死观”。

本讲着重探讨两种兵器的文化内涵,为其他兵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 思路。

1.剑与棍的发展简史

通过对武术史的研究,基本认定所有的武术器械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兵器(武器)时代一>武术器械时代的演变历程。古代人类 对石器、骨角器、铜器等锋尖和利刃的应用,以及鱼标、矛、匕首、扁长 形铜具的使用,无疑是剑身的雏形,为后世剑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黄帝• 本行记》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这便是后 人谓之的轩辕剑。《管子•数地篇》也有:“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 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可见,剑的出现至少远在三 千年前。而从大量考古资料中发现,棍在远古时期,既是狩猎、生产的工 具,又是防身自卫的武器之一,比剑更早一些。另有《吕氏春秋•荡兵》 称:“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始作兵也,利其器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 林木以战矣”。充分说明了棍在利器之前出现,并为先民的首选器具之一。 在考古过程中发现,木棒虽然已经腐烂,但从遗址出土的用于刮削木棒的 大量刮木器、尖状器、砍砸器中也能得到间接的证明。根据“北京人”使 用石器和木器的形状和用途可以推断,石器和木棒就是后来的刀、斧、矛、 戈等兵器的“始祖”。可见,棍与剑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一 钝一锐,一刚一柔,体现了阴阳的平衡关系。

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看,剑约产生于商代。商代随着青铜冶炼业的 兴盛,古人在吸取了刀、戈、矛、锥、钻等工具的尖、刃之特长后,制造
了扁长刃、尖合体的标枪。继而为使这些标枪既实用又美观,在它们的尾 部铸上牛、鹿、蛇、羊等动物作为装饰品,并称之为首。这种由简单的尖、 刃合体演变成有格、有首的剑器形体之过程,就有可能是古剑的形成过 程。〇已出土的商代古剑,如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柄青铜“人头纹”剑全长 只有25. 3厘米;河北青龙抄道沟出土的羊首曲柄剑;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 的铃首剑等,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这个问题。而此时的棍已成为作战的 兵器之一,据《六韬•龙韬•农具》中记载:“鑊鍤斧锯杵臼,其攻城器 也。”®商周时期盛行车战,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兵器也在改制,如棍 棒与金属的有机结合,便出现了“殳”。“殳”以使用灵活、打击力度强而 盛行一时。当时棍的主要形制有:五尺长称齐眉棍;八尺长既称棍又称杖; 两端有金属箍,就称棒。木棍的重量多在3-5斤,而金属棍在15斤以上。 西周时的剑很短,形制有三种,《周礼》中说:剑长三尺(连柄),重60 两,是上等剑,上等勇士使用;剑长二尺五寸,重45两的中等剑,中等勇 士使用;剑长二尺,重35两的是下等剑,下等勇士使用。1956年在陕西长 安张家坡的西周墓里,出土的一把青铜剑全长27厘米,形状像细长的柳叶^ 后来在北京琉璃河53号墓和陕西宝鸡竹园沟1号墓出土的柳叶形青铜剑, 有效使用的锋刃并且不过17 - 18厘米长。辽宁地区还发现了萨满跳神的青 铜曲刃短剑的法器。在甘肃、江苏、内蒙古等地出土的同时期剑均有这一 特点。可见,当时的剑传播较广,器形繁多,并且主要用以防身。

春秋时期,剑的形制有了变化,大多数有圆柱体的茎,向前伸延而形 成剑身凸脊的柱脊剑,这类剑只适于前刺而不适于劈砍。1975年湖北江陵 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州勾践剑,山西原平发现的吴王光剑,以及湖北襄阳 蔡坡12号墓出土的吴王夫差剑被称为“宝剑”,为这一时期剑的制造水平 提供了实物例证。同时也涌现出以干将、莫邪、欧冶子等为代表的民间造 剑家。

战国时期,随着车战的衰落和步兵的兴起,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 要,成为当时步兵的标准装备之一。同时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铁剑代替

〇 关文明,赵华编著.图说中华武术器械大全[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89: 44

©龙国华.论先秦兵家的战争经济思想,文教资料[C], 2010 (30): 15

了青铜剑,其剑长在1-1.4米之间,剑锋的夹角逐渐由小加大,刃部也由 原来的两度弧度曲而伸成平直,质脆而坚硬,杀伤力明显提高。秦始皇在 位期间收缴天下兵器进行销毁,倡导角抵,防止六国人民叛乱。在手无寸 铁的情况下,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农民起义,并推 翻了秦二世王朝。这一典型案例说明了棍的重要作用,更是棍发展的关键 时期。东汉以后,骑兵大量涌现战场,剑逐渐被环首铁刀所代替。

至隋唐时期,剑在战场上的作用明显削弱,但是它在民间仍受到人们 的喜爱,佩剑之风长久不衰,用剑来娱乐助兴、强身健体流传至今。而此 时的棍棒已发展成为军中必须装备,并大量用于战场。如《资治通鉴•唐 记六十一》中提到:“郑注于李巡谋,至镇,选壮士数百,皆持白掊,怀其 斧,以为亲兵。”当时使棍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少林棍僧。

宋元时瓦舍和军队中有剑舞的表演,而“棍子社”是习武的社团,使 得宋代的棍术呈现多样化的景象。据《武经总要》记载:“取坚木重木为 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轮、曰杵、曰杆”。该时期棒的分类 较细,各地不同的棍术派别,争奇斗艳,各有千秋,极大地促进了棍术的 发展和演变。不仅如此,当时在民间还出现了以侠义英雄为题材的“棍棒” 话本,如《杨温拦路虎传》就记述了南宋东岳泰山的一场棍棒擂台赛。

到了明清,出现了七星剑和御用剑等各式宝剑,各武术流派创造了不 少珍贵的剑法;善剑的名人辈出,剑术理论得到丰富,铸造的剑也日益锋 利精良。而棍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不同的派别。且各派别之间形成了风格 迥异的棍术,如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青田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 钩杆、牛家棒、孙家棒、巴子棍等十几种著名棍法。常规使用兵器中以棍 法为最多。随着火器的出现,棍棒之类兵器晚于剑退出了战场,同时向着 表演性的花法发展。

现今能统计到的剑类有:勾践剑、轩辕剑、姚氏剑、画影剑、金光剑、 长剑、灵景剑、霄炼剑、夏禹剑、铙狱尚方剑、腾空剑、越王八剑、葱剑、 莫邪剑、阙剑、绿剑、勾剑、干将剑、龙渊剑、太阿剑、工布剑、孟德剑、 乘胜万里状剑、文士剑、秀霸剑、龙利剑、椎成剑、汉文剑、更国剑、思 召剑、中兴剑、金剑、飞星剑、流栗剑、华艇剑、玉上剑、大吴剑、对锋 利刃剑、太康剑、蜀八剑、步光剑、流光剑、太常剑、沉水剑、皇带吴王
剑、镇山剑、青虹剑、倚天剑、青萍剑、龙东剑、五方单符剑、梁神十三 剑、夹剑、七星剑、永昌剑、鸳鸯剑、毛精剑、跃虹剑、尾形剑、安定剑、 符载剑、楚钢剑、乾隆剑、都尉剑、破山剑、秀成剑、西番剑、定国剑、 衍剑、八服剑、茂陵剑、神剑、駿剑、神龟剑、斩蛇剑、定素剑、湛卢剑、 纯钩剑、胜邪剑、鱼肠剑、藉剑、巨阕剑、云剑、古钢剑共84种。

棍棒类有:齐眉棍、倒马火蛇神棍、三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棒、 骨朵、祖师棍、风兴棍、怀杖棍、大棍、护手棒、铁链夹棒、喇嘛棒、钩 棒、杵棒、抓子棒、白棒、虬龙棒、狼牙棒、梢棒、梅花棒、柯藜棒、杆 棒、枣阳槊、杖槊、衡槊、狼牙槊、掌槊、指槊共29种。〇

2.剑的文化特征

2•丨剑为权力及地位的象征

剑是龙而神圣,中国古代帝王为龙,均备宝剑。据《说郛》记载:“夏 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戍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上刻二十八宿, 山川日月,并藏之秦望山中。”《古今刀剑录》又载:“秦始皇在位三十七 年,以三年岁次丁已,采北柢铜,铸两剑,各长三尺二寸。”然后“令李斯 作小篆‘定秦’两字,分别埋于阿房宫的阁下和观台下前汉刘邦在位 十二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上有大篆“赤霄”两字,刘邦十分喜 爱,常常佩戴在身边。“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 尺六寸,上有金字铭”。®

在古时,宝剑并不多见,所以一旦发现自然归属于有权势和地位的君 王。《兵略篆闻》有:时人孙炎隐居谷中,有人“以一宝剑奉炎,炎以为剑 当献天子,斩不顺者,我人臣不可私受”。这里名剑理所当然属于君王的观 念,显然是受等级礼仪思想的束缚。李君元《天子剑赋》则以“天生神物, 圣君用之”,表明宝剑的归属显示了君王统治天下的天意自然,统治者得到

〇参考傅亚光.中华古代兵器辑录[J],体育文史,1995 (4): 63 e清•陈梦雷,蒋廷锡编著.古今图书集成.刀剑部[m],济南:齐鲁书社、北 京:国家图书馆联合出版,2006

©清•陈梦雷,蒋廷锡编著.古今图书集成•刀剑部[M],济南:齐鲁书社、北 京:国家图书馆联合出版,2006
宝剑意味着君权神授。〇王莽造“神剑”,“练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 伏”,南朝梁武帝萧衍“造神剑十三口”,剑上的铭文为:“服之者,永治四 方。”®都表明剑是古代帝王自视一统天下乃受命于天的神圣象征。东汉光 武帝刘秀“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刘秀后来果然得 天下;东汉灵帝“铸四剑,文曰‘中兴’,一剑无故自失上天宣告中兴 无望,果然东汉在灵帝手里名存实亡;魏齐王芳在正始六年铸一剑,常服 之,无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后有禅代之事,兆始于此,寻为司马氏所 废,,。®

这种谶纬神学其实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未绝迹,剑便与帝王之间, 与江山社稷之间产生了特殊关系,并经常扮演着预言王朝兴亡,天下治乱 信息的角色。

浏览7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