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代表了君王的权威、威仪和力量。能在特定的时候作为君王代表 或权力的象征。周昭王“铸五剑,各投五岳”;汉武帝“铸八剑”,“五岳皆 埋之”,都有替代君王镇守四方的用意。《三方图会》录《短铗铭》有“惟 皇宝之,优而弗玩”,这说明宝剑为皇家专有。《西京杂记》称:“汉帝相传 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李白诗亦有“一朝让宝位,剑玺 传无穷'足以证明作为这种象征,剑又代代相传。

武术界有“剑起吴越,拳兴于齐”的说法。据考察“皇帝铸剑”、“蚩 尤造剑”为公认的最早之剑,并不发端于吴越,只因吴越两国历代君王喜 爱宝剑,而且出土的最多,史书中记载的最多而造成认识上的错觉。那么, 史书中究竟记载有多少吴越宝剑呢?(表1)。

〇程大力.论剑文化,参见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c],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 69

©程大力.论剑文化,参见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C],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 69

0 刘旭编著.中国古代兵器图册[M],上海:古藉出版社,1978:

这些说明吴越之王不仅有多口宝剑,而且具有王者风范,至高无上。

在小说和影视中所见到的“尚方(上方)宝剑”,实际上便是皇帝御用 的宝剑,可以授予钦差大臣等,以表示某种权力的象征。在历史上是否有 尚方宝剑?回答是肯定的。“尚方”是专门为皇帝制造刀剑兵器及皇家衣食 住行的衙门,秦已有之,汉负盛名。由于“尚方”所制的宝剑,锋利无比, 利可斩马,所以又被称为“斩马剑”。汉代已有“尚方宝剑”的记载,《汉 书*朱云传》有“……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 书•董贤传》里也有“武库禁兵,上方珍宝”的话。明高启《岳王墓》诗 中有“每忆上方谁请剑”,是说除了岳飞外,南宋小朝廷还有谁曾经向皇帝

O钟少异•古剑的历史和传说(插图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3: 47,内容有删减

请求赐剑,坚持抗金杀敌。》1984年在河北省承德举行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 成果汇报会上,河南省展出了一把尚方宝剑,上面有“敕赐兵部尚书”“先 斩后奏”的金字;后来河北省也发现一把。所谓“尚方宝剑”,就是“尚 方”铸造的宝剑。

以尚方剑为名,象征专断权力,并有隆重的授剑仪式开始于元代。建 立尚方宝剑制度,并赋予专断、专杀和便宜行事的权力,开始于明朝万历 年间。据《明史》记载,万历二十年,宁夏叛乱,万历皇帝先后赐总督魏 学曾、巡抚叶梦熊尚方剑督战,结果战胜。自此赐尚方宝剑,授予专断、 专杀和便宜权力的做法开始逐渐频繁起来。®到清代,因皇帝不愿意把“先 斩后奏”的大权交给臣子,至此尚方宝剑停止铸造。从实际现象看,正确 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尚方宝剑”即是命令,又是器物;即是人治观念,又

是专断权力。

宝剑在铸造程序上是非常严格的,诸如选质、配方、时间、样式、锋 刃、图案,整体工艺是精良的。《吴越春秋》卷4记载了干将、莫邪夫妇为 吴王铸剑的过程,“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 并且“断发翦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烧炭”,方才成功。汉高 祖起事前在南郑得到一把“赤霄剑”,由于他用此剑斩杀过白蛇,又名“斩 白蛇剑”。据说这把剑“上有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 匣,剑在空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 霜雪。开匣拨鞘,辄有风气,光彩照人”。著名的越王勾践剑的双刃依旧寒 光闪闪,锋利无比,出土后做了试验,将十九层叠成一扎的白纸,置于剑 上,不加力可一拖而断。此剑脊含锡量低,剑刃含锡量大,剑柔而韧性大, 格斗时不易折断,刃部则硬度大而锋利。

2.2剑为降妖与杀魔的法器

剑是有灵气的,具有驱魔避邪的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 “古镜若剑,若有神明,故能避邪魅忤恶。”剑与镜同时成为道士最重要的 法器。以至于道教书籍如《尚书故实》等,皆强调:“防身却害”,须佩

O莫朝迈.尚方宝剑[J],中华武术,1998 (6): 27 9闫建业.古代真有上方宝剑吗[N],大连日报,20丨2-2-20

“天文之符剑”;“凡学道术者,皆须有好剑镜随身”。被称为“祖天师”的 第一代道教(五斗米教)教祖张道陵,曾受以大教祖太上老君三五斩邪雌 雄二神剑,保佑炼成龙虎大丹,练成种种降魔的法术,为百姓除害。当蜀 中有妖魔出现,瘟疫肆意的时候,张天师在青城山设下道坛,鸣钟击鼓, 呼风唤雨,剑指之处,所向披靡,什么八部鬼师、六大魔王统统败于神剑 之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这天有张贴《张天师剑斩五毒图》 的飞俗,以示灭祸镇宅之意。

武当剑是武当山道教的镇山法宝。据宋代编的《玄天上帝启圣录》记 载:玄天真帝君越海东游时,丰乾大天帝赐给他一把“黑驼裘角断魔雄 剑”,令他佩此剑居山修炼,收斩妖魔。玄天真武帝君几经历险,后到武当 山下,果见山藏水没,于是人山渡涧,择地隐居内修。据传到元末明初, 武当拳祖师张三丰集“黑驼裘角断魔雄剑”之特点,取山中铁英铸剑,并 以山下龙泉之水淬剑,取亮石磨剑,历经数年铸成“武当龙门古剑”。宝剑 上的七颗金星,若碰到妖魔就会化作万道霞光,以镇邪恶,故称为“七星 宝剑”。〇至于有人将龙泉剑上刻有七星和龙凤,并称谓“龙凤剑”或“七 星剑”,®其寓意为欧冶子制剑处有七口井,其状如北斗星座。©这与武当 剑上的七星是有区别的。也具有仿造的意味。张三丰在《熔神铸剑》诗中 写到“师传铸作青蛇法,坤鼎乾炉锻炼成。非铁非金生杀气,无形无影自 通灵。掣来匣外乾坤窄,收人胸中芥子生。万两黄金无觅处,隐然身畔斩 妖精”。可见,武当剑在铸造之初就与斩妖镇邪相联系。以至后来辽宁北镇 人宋唯一在《武当丹派剑术》中称:“武当剑术乃洞玄真人张三丰受真武之 大法,原为护道降魔起见。嗣后,祖师立成九派,分为三乘。……上乘偃 月神术,即字柱、极三字之派也;中乘乃匕首飞术,即符、鉴、匕三字之 派也;下乘乃长剑舞术,即釜、筹、丹三字之派也。”其中“降魔” “偃月 神术”“匕首飞术”等都没有脱离武当剑避邪驱鬼的初衷。宋代以来,大兴 道教,人们将剑的避邪驱鬼功能分为三等。即如果是地狱的鬼神作孽为灾, 必以上剑治之;如果是山泽妖怪侵害百姓,要以中剑治之;如果是魑魅作

〇纪道双.漫话武当剑[J],武当,丨994 (5): 33 ©石兰.话龙泉剑[J],中华武术,1987 (9): 28 ® 纪道双.漫话武当剑[J],武当,19W (5): 33

崇害人,当以下剑治之。神剑非铁,化气于身,不杀无罪,不伐忠臣。

相传的“黑能裘角断魔雄剑”和“武当龙门古剑”,都具有斩妖除魔的 神力。据考古发现,现已开掘的武当高道古墓中都无一例外的随葬有剑器。 1979年,在武当五龙桃源洞东发现了“宋代名道士孙寂然之墓”,出土了一 把长74厘米,宽3.4厘米,剑身有七颗金星,剑格处饰有龙纹的七星剑; 1982年,在五龙宫桃源峰桃源洞的废墓中,出土了明代李孤云的一把长72 厘米,宽3. 8厘米的清锋剑;1983年,在紫宵宫西坡已废墓中,出土了明 代的简中阳一对长74厘米,宽3厘米,剑身镶嵌七颗金星,剑格为山字形 铜饰的七星阴阳双剑®武当山先后出土了七把宝剑,更进一步以实物资料证 明武当道教、道士与武当剑器的密切关系。

武当剑法是武林中公认的秘传绝技。晋代以后,佛、道二教兴起,民 间习剑遗风更盛,出现了宗教与剑的进一步结合现象。以南朝著名道士陶 弘景为最,并开创了道与剑结合之风。唐宋时期,道与剑的结合之风更加 盛行。据《宋史•陈抟传》记载:唐代贞元时人,吕洞宾好道善剑,为武 当道内内功鼻祖也。“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 里,世以为神仙。”此书还记述了吕洞宾的话:“世称吾能飞剑戳人者,吾 闻之笑曰:‘慈悲者佛也,仙犹佛尔!’安有取人命呼?”这说明吕洞宾在剑 法方面造诣颇深。相传流传至今的武当纯阳剑法,即为吕洞宾在武当山南 岩宫修真时,以“八仙”中的汉钟离所授“天遁剑法”和“龙虎金丹秘 文”为基础,举一反三,精制细摩后悟创。后又随内功修炼一起,传陈抟、 王重阳及再传弟子张三丰等,®他们都是武功出神入化之人。另据《道统源 流志》记载:“张三丰,又名全一,名君宝,字玄玄,元,辽东懿州人,好 道善剑。”由于张三丰久在武当山修身养性,习练剑术,故相传武当剑乃张 三丰所创。若干年来,武当剑术一直是武当山的护山之宝,虽然源远流长, 却一直是单线相传据考证,1932年吴峻山先生曾出示过辽宁北镇宋唯一

O岳武.武当剑器[J],中华武术,2003 (12): 24 ©岳武_武当剑器[J],中华武术,2003 (12): 24 ©孙豹隐.剑.武当剑.剑的技击[Jj,武当,1990 (3): 2

编写的《武当剑谱》〇在剑谱末附有历代授受者:张三丰—张松溪—赵太 斌4王九成—颜昔圣—吕十娘—李大年—陈荫昌4碧月侠—宋唯一一►李景 林;另一说法,张三丰4佚名4黄百家—甘凤池4郭济元—陈世钧—李景 林。®上述两种说法尽管不同,但武当剑法最终归于李景林当是确凿无疑。

剑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有形之物,然而由人运之,便产生了灵气,并成 为道士与玄武神灵连通的重器;道士踏罡步斗、仗剑而舞、念咒作法,以 玄妙髙超的“剑舞”,表现自我宗教法力无边和神圣,具有不可战胜的神 力。用这样两句话概括更为合适:神者剑之本,剑者神之具;神者剑之主, 剑者神之舍,二者缺一不可。


  1. 3剑为气质和性格的标志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剑就有不解之缘。一是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中, 二是写在文学作品中。儒门鼻祖孔子所主持修订的《六艺》,专门记叙了澹 台子羽提剑斩蛟的故事。世称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精通“武 艺”。“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勇武而精于剑术”。先秦伟大的诗人屈 原,尝自勉自励曰:“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即宝剑) 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晋代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咏怀》诗里吟 道:“少年学击剑,妙会过曲城。”自谓其剑术已超过了汉初曲城候张仲。 唐初诗坛兴盛,陈子昂击节而咏:“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宝剑千斤 买,生平未许人”。宣称自己不惜千金购买一口宝剑,决非仅仅是为了收 藏,而是为了练习击剑。李白以诗箧剑匣伴终生,十五岁学剑于峨眉,自

〇《武当剑谱》出自辽西锦州地区北镇县(今北宁市),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根据 今人邱万春七次去北镇考察懿州,基本认定:懿州并不是《古地名大词典》所栽的“黑 山”,而是现阜新市境内塔营子乡土城子村,元置明废,历时丨8年。“文革”前辽宁省 博物馆考古专家经过考古和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阜新境内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 土城子村就是辽金元三代的懿州遗址。考察结果辑成《辽宁史绩资料》,其中认定:“塔 营子古城,现在俗称土城子城,在阜新东北丨08里塔营子庄。城址靠绕阴河两岸,长方 形,城墙用土夯筑,周围约4里,现在墙高半米至丨米不等,四面各有一门,城址东部 是住宅区、西部是耕地城内有古塔、造像碑、懿州学田碑、点将台等还出土有瓦 片、古钱等甚多这些遗迹遗物,都是研究这座古城的重要资料同时认定此处为张 三丰的出生地,就张三丰其人,无任何资料可考,只有口碑资料黑山县北40里处有 一断碍的“祖师三丰故里“文革”前尚存,•‘文革”后不知去处.

©孙豹隐.剑•武当剑•剑的技击[J],武当,1990 (3): 2
称“我家青萍剑,操割有余闻”,“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把剑术摆在 诗文之上。还有“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笑拂两只剑,万人不可 干”;“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等诗句,则借剑吐露诗人的忧国忧民、 壮志千里的抱负。》杜甫“壮年学击剑,他日委沙泥;事主非无禄,浮生即 有涯”。他从二十岁开始,就挟剑游侠齐、鲁、江、浙一带,把抱负与剑术 联系在一起。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 岗”,表达自己“拔剑欲与蛟龙斗” “洒阑插剑肚胆露”的豪情壮志。®宋 统一中原地区之后,剑术的“相击”既成为皇家训练军士的必修课,也逐 渐演化为格斗的一种运动形式,同时又是文人“论诗说剑”“舞剑灯前”的 主旨。著名诗人陆游“十年学剑勇成癖”,“少携一剑行天下”。曾“挺剑刺 乳虎,血溅貂裘殷”,表现出浓烈的英雄性格。爱国诗人辛弃疾“剑指三 秦”,他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倚天万里须长剑”的剑韬武 略,至今仍激励着仁人志士的报国之心。

因为剑形直而光莹,当然更因为剑的美好而神圣,在文人诗中,往往 被用来比喻刚直不阿的道德情操。剑的杀伐功能,便指向了与贤良势不两 立的佞臣。诸如:贾岛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赠君,谁有 不平事”,窦群的“心许留冢树,辞直斩佞臣”,韩愈的“我心如剑如雪, 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斩”,白居易的“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 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 王健的“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等,都是由剑的神秘所在, 又追回到现实人世间。

根据多方考査,在文人的诗句中,剑具有多种象征,诸如友谊、自由、 浪漫、风流、修身、神圣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大超出了剑本身的意义。

  1. 4佩剑之风的等级观念


古代用剑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以吴越造剑为发端,历代涌现出了一 批铸剑大师及宝剑。所谓“宝剑”是通过特殊工艺铸造的,是帝王所用之 物。而军事中所用的“战剑”是以实用为目的,铸造手段相应简单得多,

〇孙豹隐.剑•武当剑•剑的技去[J],武当,1990 (3): 2 ©武汉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古代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50

这是等级之别。随着剑在战场上作用的减弱,佩剑之风更加流行,等级之 分更加明确。据考证,早在西周末春秋初,就有佩剑之风。魏承相好武, 曾下令文武百官均佩宝剑。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简公六年,令使初 带剑。” 1973年在长沙城东南子弹库的战国楚墓中发现了稀有的艺术珍品 一人物御龙帛画,帛画为37.5 x28厘米,画面中心人物神情潇洒自若, 身材修长,高冠长袍,腰间佩带长剑,威武而高雅。当时的佩剑,其功用 主要是防身自卫和便于舞练。

刘邦建汉后,“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从汉墓壁画和后来画像 石上可以看到不少佩剑和使用的长剑的,根据《满城汉墓》出土的文物考 证,有一个墓是西汉前期权力较大的诸侯刘胜之墓。刘胜生前佩戴的是一 米多长的铁剑,此剑有完好的剑鞘,剑表面掺碳,剑刃部淬火,因此剑刃 坚硬、锋利,脊部也保持较好的韧性,是百炼成钢的早期作品。此外,有 关佩剑的记载也较多。根据《汉书•隽不疑传》记载:“(暴)胜之素闻不 疑贤,至渤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带剑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 “剑者,君子试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使白胜之。胜之开合延请。” 可见,在当时剑不仅可防身自卫,而且也是一种礼仪制度,用来表示人的 英雄气概。然而佩剑是有要求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剑在左, 刀在右;剑在左,青龙象也。”剑为龙,在文人吟诵中多见,张聿的《剑化 为龙》有“古剑诚难屈,精明所有从,沈埋方出狱,会合却成龙”句,孙 炎在《宝剑歌》有“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郭震任在《宝剑篇》 有“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句,说明剑与龙是有关联的。

汉后“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之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 银、玳瑁为雕饰'以木剑代替铁剑来佩饰,只能是显示沿袭前朝之俗与等 级区别之用,与防御无关。佩铁剑的目的十分明确,即防身迎敌之器用。 《魏书•昭成子孙列传》记载“沮渠茂虔令一晓将与(可悉)陵相击,两梨 皆折。陵抽箭射之,坠马。陵恐其救至,未及拔剑,以刀子戾其颈,使身 首异处。”陵“未及拔剑”,说明其佩有自卫御敌的利剑。隋唐时佩剑之风 盛行,并与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级观念结合在一起。在《隋书•礼仪志》 所载的舆服制度中,按官品的高低制定出不同的佩剑规定。“一品,玉器 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

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位 则象剑。带真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 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 缓亦如之”。从佩剑看,等级分明。不谙剑术的人,为了炫耀等级,往往也 要佩剑。由于佩剑盛行,在客观上对普及剑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3.棍的文化特征
' 3. 1棍的军事作用

棍是以木制居多,兼有金属制的长兵钝器。北方称棒或杆,而南方习 惯称竿或条。因受地域和习惯的影响,还有“殳、棒、杆、杆、竿、白梃、 金吾、车辐、掊、杵、长剑、棍、杖、把、杠子”等称呼。无论如何称呼, 它的产生,与生产、生活、狩猎、战争密切相关。从战争中由“五兵”到 “十八般兵器”的发展过程来看,便知一二。

  1. 1.丨“五兵”之“殳”的地位


“五兵”,又称为“五刃、五戎”,泛指夏商周时期兵械的总称。在此之 前棍都是以生产生活工具出现的,“五兵”的出现则开辟了棍的军事价值。 考察认为:《世本》有:“蚩尤®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图 1)。这是“五兵”的最早记载,其中“殳”就是后期的“棍”。又在《周 礼•夏官•司兵》郑玄注中:“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

棄尤:为东夷人杰出首领,炎帝的后裔蚩尤部落最初活动于山东曲阜一带, 后向河南、河北发展势力。蚩尤率东夷人向西拓进,与从渭水流域开拓东进的皇帝、炎 帝部落相遇,并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蚩尤大战'后世奉蚩尤为山东武技之始祖。相 传他首创角抵,据南朝梁博昌人任昉在其《述异记》中称道:“蚩尤氏头有角,与轩辕 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表明原始战争先是以徒手擒、拿、摔、打等战斗技能为 主的。此后又有“蚩尤以金作兵器”的记栽,《管子•数地篇》中有:“葛卢之山,发 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世本》有:“蚩尤作 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之说.徒手后的兵器之战更加激烈,蚩尤共有兄弟81 人,都武艺高强,一度称霸天下,后来他们的部落被皇帝吞并。在古代邦族交战时,最 前面的一面旗称“蚩尤旗”,搏斗前饮的血酒称“蚩尤酒”,比武前出现的流星称“蚩 尤星”。这些以蚩尤冠名的传说,都证明后代武人对蚩尤的推崇和怀念,参见李成银, 齐鲁武术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 2;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乃为“步之五兵”。《释名》进一步解释:“殳,殊也。长丈二尺无刃,有所 撞桎,与车上使殊离也。”o 《司马法》中又有记载:“弓 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 五兵。五当长以为短,短以 救长。”从两本兵书的说明 看,殳即是长兵,分离工具,

又是攻防皆能的击打兵器。

在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的时 候,被晋惠公的士兵用长殳 击中,结果秦穆公身着的六

图片3

层铠甲竟然被穿透,可见其 iij东沂南北寨村出土汉a像石

威力惊人。

“五兵”中的兵器变化无非是长器械和短器械的变化,由于作战环境和 条件的限制,其作战半径也受到了影响,所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五兵内容 就有了不同的记载。®如“车之五兵”:

《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

《公羊传》中的五兵为:“矛、戟、剑、盾、弓弩”;

《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

《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

《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

上述“五兵”主要包括长兵与短兵器两种类型。研究认为在长兵器中 如戈、矛、戟等都是用棍棒作为柄,这样在军旅中携带方便,作战时使用 灵活,技法于棍也有相似之处。如刺法就是棍法中的点,挑法就是棍法中 的揭。短器械如刀、剑等中的劈砍就与棍法中的抡扫技法有相似之处。另 外,“五兵”的众多说法之中并非尽有“殳”的记载,说明“殳”使用时 间较短,就被其他兵器所代替。这与当时战争的现实条件是有密切的关

〇王宝安.终椎研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 (2h 24

©王震.司马法——武器装备思想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 (4): 56

®黄聪.“五兵角抵”考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5 (9): 45系的。

3.1.2 “十八般兵器”中“棍”的价值

“五兵”孕育了上千年,出现了“十八般兵器”,它是兵器的总称,忽 略不尽。最早出现“十八般兵器” 一词,要算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 传》第二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 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与枪、 扒,一一学的精熟。”这些兵器是该书记述的主要兵器。后来又有多种说 法,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约有15种说法,大同小异。就“棍”而言,最靠 前的为第3位、第5位、第6位,而靠后有第11位、第14位、第17位。 这其中棍、棒、槊有时同时出现,相互收录现象严重,所以重复率自然较 高。按照逻辑学的分析,棍的排序体现的是这种兵器在战争中的重要程度 和实用程度,实际它体现了“十八般兵器”相互之间生与克的关系,不断 完善和丰富着武术的内容,推动武术器械形制的变化。武谚有:古人制艺, 必立一意。如刀类,长于破斩;枪类,利于挑刺;棍类,易于抽打;斧钺, 重在压劈;锤类,讲究敲砸;鞭涧,妙在绞拦;盾牌,用在遮挡;弓箭, 能在标射;流星,意在追袭。〇每种兵器都有自身的功用,若再与另一种兵 器相交,都是以制约与反制约、进攻与防守、防守与进攻的相互转换。实 用主义决定了凡事有利便会发生兴趣,正是“利之所在,人必趋之”。©而 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也就是武术器械不断推陈出新的内在动因。研究认为, 清代以后的民间说法反映的是军事武艺向民间武术的转移,更多表现的是 武术器械,这有别于之前的战争兵器。

3.2棍的佛教灵气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传 教而建,后有邺下寺武僧稠成为跋陀的第一个弟子,稠习武参禅,使得寺 院逐渐成了习武、修禅的双重重地。佛教的核心就是慈悲为怀,积德行善, 普度众生,见性成佛。而武术的本质就是徒手或手执兵器格杀的方法,置 对手于死地。这一“格杀方法”与佛教的“不杀生”教义是相违背的,所

O张大伟.武术谚语释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 17 ©夏丐尊.中国的实用主义[J],新世纪文学选刊,2009 (9): 45

以“少林尚棍”不至于致命,以制服、致伤、致残为目标。禅武的有机结 合,开创了武术史、佛教史的里程碑。

在历史上有两件重要的事件与少林棍术密切相关,现加以分析。

3.2. 1十三棍僧救唐王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出击王世充,军屯北邙山,连营逼 洛阳。李世民知道少林寺僧武艺高强,为了迅速挫败敌军,次年四月十三 日,写信邀少林寺僧参战。后来僧兵大败王军,王仁则归唐,王世充坐困 洛阳城。据《通鉴记事本末》记载:“甲子,王世充偃师,巩昙皆降。丙 寅,世充军率其太子群臣两千余人诸军门降,于是部分诸军先人洛阳,分 守市肆,禁止侵掠,无敢犯者。”

在两军对垒,李军处优势,王军为劣势的情况下,身为三军统帅的李 世民,绝不会只身人敌,扮演“侦察兵”的角色。由此判定:“十三棍僧救 唐王”是不存在的。〇另据裴漼《少林寺碑文记》记载:“太宗文皇帝,龙 跃太原,军次广武,大开幕府,躬践戎行。僧志操、惠场、昙宗等,审灵 春之所往,辩讴歌之有属,率众以拒伪师,抗表以明大顺,执充侄仁则认 本朝。”这条史料谈到李的军威、少林参战、活捉王仁则和亲自统帅等四个 问题。从“率众以拒伪师”句分析,这个“众”至少有几百人,甚至几千 人。因为前面提到“世充军率其太子群臣两千余人诸军门降”,何况李军处 于优势,其人数也不会少于王世充军,单靠十三棍僧是难以直捣轘州城、 活捉王仁则的。另外,上述记载没有丝毫“李世民孤军深人和被围困”的 痕迹。根据古时期皇宫的规矩,对于皇帝的遇难常常是忌讳的,特别是崇 武的唐皇被人救护,更有损于“龙威”,即使有这个史实,也必须保密,很 难被后人知晓。至于“躬践戎行”一句,似乎可以看出李世民有“孤军深 人”和“遇险被救”的可能性,这也正是民间传说的“十三棍僧救唐王” 的出处。®可见,这些都缺少权威性依据。

再者,最有代表性的石碑,要算唐碑刻,这是由唐武德四年太宗文皇 帝为十三位立功僧徒所立。排列顺序如下:上座僧善护、寺主僧志操、都

O马贤达.少林武术非达摩所传[J],中华武术,1983 (3): 26 9马贤达.少林武术非达摩所传[J],中华武术,1983 (3): 26

维那僧惠场、大将军僧昙宗、同立功僧善惠、明蒿、灵宪、普胜、智守、 道守、道广、智兴、满、丰。我们认为不止十三名,可能二十三名,甚至 更多。那么,为什么得出了“十三棍僧”呢?曾有人做过研究认为,“十 三”是少林寺的吉祥数字。北少林寺原有十三座殿堂、现存主殿有十三级 台阶、寺中的宴席有十三道菜,在少林寺内还有十三空、十三落、十三进、 十三佛等记载。至于“十三棍僧”是李世民武德四年十三日这一写信之日 与少林僧参战吉祥数的契合,〇实际绝不止十三僧。

唐王为了感谢少林寺僧,封僧人做官,赐少林良田,为少林寺题碑。 少林寺棍法以此扬名。至于少林棍法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少林寺僧自 创说;二是紧那罗王显灵创棍说;三是俞大猷创棍说。本讲暂不做探讨。

3.2.2少林僧兵抗倭

浏览2,0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