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交流技艺。四十年代组建“北京艺林武术社”任社 长。北京解放后,受聘于北京清河毛纺厂、六一八厂、光华染 织厂、北京艺术学校、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等单位传授武技,曾 创编有《岳氏散手十八势》、《艺术名言》、《燕青翻子拳》等 著作。

吴斌楼先生不但拳术技艺精湛,而且武德高尚,在北京武 术界是一位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老武术家。精戳脚、翻子 拳、地躺拳,并擅长软器械如:流星捶、九节鞭、虎尾鞭 (杆子鞭),所以,被北京武林人士送一雅号“花鞭吴斌楼”。

吴斌楼先生在北京传授弟子众多,如现任北京市武术协会 副主席刘学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教授门惠丰、还有孙长 立、史立民、郑志亮、马青柯、李进才、王鹤岑、洪志田、祁 志平、吴志刚等。吴斌楼先生在一生的武术生涯中对中国的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绵掌翻子拳简史

绵掌翻子拳属翻子拳的一支,又称“短拳”,是流传于我 国北方的古老拳种。据《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记载:吕 红八下刚,未及绵掌短打,创始人绵张、浙江金华人。后由绍 兴传入河北保定地区高阳县一带,高阳县西柳村胡建堂为第七 代,王立增、张德良为第八代,乔秀川为第九代传人。

此拳徒手套路有绵掌、随手翻子,头、二、三、四趟、卦引子、八卦拳。器械有春秋大刀、雁翎大刀、六合大枪、六 合花枪、劈手杆子、二郎棍、六合单刀、双刀、刀枪棍对练 等。此拳风格特点:套路短小精悍,动作紧奏有力,多用手臂 发贯劲,手法简捷,干脆利落。运动方法讲究含、软、挑、 蹦、扔五个字。技击特点是以守破攻为主,主张以短打长。

传人乔秀川(1929 -)男,汉,河北高阳县人。自幼从 师张德良、王立增习绵掌翻子拳。1959年又从赵砚波、李道 中习形意拳、大悲拳、太极拳及器械等。现任北京武协戳脚翻 子拳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肃宁县武术馆顾问。

主要传人有孙志强,现任辽宁省鞍山市武协副主席、志强 武术馆馆长、国家级裁判。靳万发,河北省肃宁县武术馆顾 问,在1982年北京职工武术比赛中获第三名。1993年北京市 传统武术比赛中获第二名。

刘庆勋在哥伦比亚国的“波哥大学”创建了 “中国武术 培训中心”。

吴呜瑞在1995年北京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前六名。秘鲁籍 学生阿尔杜罗•恩利克,在1993年北京国际友人武术比赛中 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1982年参加中国奥委会新闻出版委员 会出版《中国武术》海外发行专辑的拍摄演示。1993年参加

:北京电视台“中国之窗”《京城武林访探》节目的演示。

四、戳脚翻子拳功理及功法

该拳注重腰腿的基本功法:脚者,身体之基也,脚站稳则 身稳,温家拳谚讲: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投转之能,脚有行程 之力。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 进身伏之,脚踢手颁,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 入方。脚踢对方莫容清,全手领门户清,拳打三分不易,脚踢 七分不难,脚之疾更比手之疾也。

拳谚讲:“打拳不踢腿,到老冒失鬼”、“习武不活腰,终 究艺不高”,练好腰腿功夫,五行则顺,六合则对。腰腿功夫 不扎实,则五行不顺,六合不对,出势不疾,进退不灵,运用 筋骨不易。

内外五行论:外五行者,为五手五脚。五手即:崩、拨、 攒、贷、拿。五脚即:图、点、插、摆、踢。习武者不明手脚 五字是不知外五行也。手脚各有变化,运用奇妙也。

内五行即:心、肝、脾、肺、肾。气力之所到而势则随 之,架势之所到而气力则注之。教气力充则架势为有用,练架 势而气力愈增。初学技艺时,若不明练气,气不贯入丹田,身 体亦趋,四肢无力,练习日久必受病也。习武者必学运气,如 垂肩、项竖、齿扣、唇闭、内提等,按法司之日久技艺必精, 聚气于丹田,运气于四肢,为一气充气足。练武者要内外合 一,五行要顺,五行配为脏,五脏配五手五脚。故五手五脚 者,养五脏,然肾水足精神旺,心气足,脑力坚,神经敏。肺 脏足气必充,肝脏足力必猛,脾脏充身必健,故五手五脚之运 动内养五脏,补脑力,保丹田,外强筋骨,捷手足,便耳比奥 妙无穷也。

习武者注重六合:内六合、外六合。外六会者,背与肩 合、肩与肘会、肘与手合,腰与膀合、胯与股合、膝与脚合。 内六合者,脑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 筋合、筋与血合,是内外相关需协调一致。肘手一伸,背催 肩,肩催肘,肘催手挑动,腰催跨,胯催膝,膝催脚,背肩 肘。手在于上,腰胯膝脚在于下,肘膝要对,不对身有前俯后 仰。肩膀要正,如若不正左右歪斜。背腰要活,如若不活,身 无柔软沾绵之妙。

拳术讲:三节九桃报节动,梢节发,三节齐动力增加。九 肢:胯、膝、足、背、肘、手、丹、心、喉。

武术讲: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胳膊一出打八字:压、挂、挑、打、崩、抱、劈、砸。

压是削手疾进,控是护肋前攻,

挑是粉桃撑撞,打是疾进硬冲,

崩是推崩转靠,抱是力大无穷,

劈是迎面三掌,砸是泰山压顶。

步法讲八字:顺、正、疾、绕、' 提、跳、咬、齐。

顺步打、正步观、疾步进、绕步闪。

提步空、跳步瓒、咬步扣、齐步转。

手法讲八字:起、落、钻、翻、崩、挑、横、竖。

身法讲八字:扑、仰、闪、靠、倒、卧、斜、绵。

手一出打八字:阴、阳、戳、竖、更、中、撮、坠。

阴手打鼻梁,阳手打胸膛,戳手千斤坠,坚手似柱梁,更 手摘僧帽,中手滚肋膛,撮手能抬土,坠手能开花。

眼法:眼要毒。眼为心之苗,目察敌情观五官,必达 于心,然后才能应敌之变化,取胜成功。然交手之时瞬息万 变,眼不毒不能察其动静,识其变化。眼之迟速,实为习武之 必要也。

扑身打、仰身抱、闪身躲、靠身肘。

倒身空、卧身脚、斜身走、绵身巧。

气法:气法是指在演练或技击时的运气方法。要求气 沉丹田,呼吸自然,不能闭气。有形者为四肢,无形者为气 力,放气力是四肢之根本。练气讲三心,三心是顶心、手心、 脚心。顶心要紧,手心要收,脚心要扣。三者要齐扣,使气会 聚一处。顶心不紧则张,气散意乱,气不能贯入丹田。脚心不 扣则张下肢,欲用足根无力,步法则乱。三心齐扣,气可归于 丹田。丹田气足发于脾脏,发于四肢。武术之道,交手应敌之 时注重十二要诀:口要震、脑要明、服要毒、心要狠、气要 均、力要巧、意要坚、势要快、手要妙、脚要清、身要活、进 退要灵。十二要诀实为练武者之根本。

武术说来各有门,未曾学艺想赢人,岂知手脚皆如此,不用功夫必受腐。

投师容易,学艺难。得艺容易,练艺难。

练艺容易,打人难。打重容易,打轻难。

恰当难,要知来意更加难。

第四节劈挂拳

0

一、劈挂拳简史

劈挂拳是一种广为流传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古老拳种之一。 劈挂拳为少林佛门内武技,相传始于清代乾隆年间(1775) 年,一韩姓僧人(韩透露)去海望寺探望师兄,由于长途跋 涉,受尽千艰辛万苦,病倒在河北盐山县,被大左村的一位人 称左四爷的布施行善收留家中,请医治病,疗养身体。一日散 步,偶尔经过一拳坊,听到有习武之声。和尚见此地乡情有好武之风,为报答当地人好善之情,便将自己的武功劈挂拳,传 授给当地乡民。本村习武少年左宝梅见此僧人身怀绝技,便求 教拜师为徒。左宝梅苦练十余载,悟出劈挂拳之真谛。从此左门世代相传。后左氏传人左东君,破家规传于外姓,从此逐渐传开沿袭至今。

二、 劈挂拳技法

劈挂拳是一种以滚、搂、缠骼、劈、挂掌,两肩披形臂, 不招不架,闪展腾挪,见招打势,随势进招,搂膝绕步,拧腰 切跨,翻车辘辘,辘辘翻车。大劈大挂,大开大合,上下翻 飞,迅猛彪悍,滚翻扑搂,劈撩挂砸为风格独特的拳种。劈挂 拳功正劲整,架子舒展大方,势势开敞畅达,气力贯通,流畅 彪悍,以气贯力。以根力催腰力,以腰力摧稍力,滚翻迅速。. 正所谓:“劲力畅达势子悠,功架舒坦腰为轴,脚趾黄泉头顶 天,横平竖直臂轮圆。”滚搂缠骼劈挂掌,翻滚撩砸内中藏, 乌云罩月龙形势,蜂螯狗咬上下忙。劈挂拳则以丹田气贯通, 发劲饱满,劲足力透。而气浮则力单,气沉则劲透。举轻落 重,冷脆硬弹,气随意念,力在丹田。亦以脚为根,手为稍, 腰为轴,以意催气,以气带力,气贯小臂与手则以丹田气为 本。意随于心则机警如猿,气催于根则力如熊虎之威猛则无坚 不摧。气催于腰则是灵腰似蛇,龙腾彪悍、气贯于稍则迅猛如 鹘鹰之搏翼攻敌而不及。气通则力达,力达则劲整而不散。甩 膀抖腕遥击、圈拦、捆锁,放长击远。即所谓:“乌云罩月龙 形势,甩头一指是偷袭。”

三、 劈挂拳功法

劈挂拳之要诀综谓:腾如龙、猛如虎、狠如鹰、机警似 猴、腰灵似蛇。滑如油、冷如冰。快如电、行如风、站如钉、一要精神,二要眼,三要力气,四要胆。手似流星,眼似电, 腰似蛇形,脚似钻。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成钢筋铁 骨,不怕筋骨皮受苦,拍打功练内膜,功到免伤我。

四、劈挂星风格

劈挂拳用力圆润,雄厚。快速敏捷,刚强有力,势势运用 自如,招招称心如意。俗话说:快打慢,慢打迟,迟的打没。 所以劈挂拳要求:来无踪,去无影,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 蛇形,脚似钻,迅速敏捷,不可呆滞。滞呆本无则不灵,机警 生智则有素。轻似狸猫,猛如虎。峻切如鹰,腰灵似蛇,机警 似猿,冲腾似龙。要打的手手似峡蝶翻飞。柔里调刚,无不具 猿臂、蛇腰、龙腾、虎跃之象。形如鹦鹰之翻展,转碾之迅速 敏捷,一举其态如飙风迅雷不及掩耳,真乃英雄叹莫及。劈挂 拳之引手,是引蛇出洞而后击,速打七寸莫迟疑,快打、猛打 手连手,真真假假是虚实,攻其不备,防不胜防,然而我自守 来螭,歌日:气沉丹田不要忙,沉肩舒臂内力藏。见招打势腰 带力,两臂平展为横击,滚搂缠骼圈拦手,辘辘盘打抡臂劈, 见空即人前戳手,顺势进招脆劲击。

劈挂拳之一动无不动,动则似蛇无足伏水草而行之,似鹦 鹰之穿林而翔,似蛟龙翻江倒海。似灵猫之捕鼠一发即动,倒 翻午雷,怪蟒翻身,迅穿猛击。劈挂之一静无不静,而气势神 态则无不生威。静则等待袭击时机,似弓满待发,打势、进 招,闪展腾挪,蓄劲在我,挺胸拔背,开胸舒臂。松肩合胯, 灵腰慧眼,然而守来螭。劈挂拳之两臂伸展,则似剪子张股, 似老虎大张嘴,似锄刀之撑起,似渔翁手.中之叉举起。突如其 来,则似霹雷闪电,泰山压顶,滚搂缠骼,探海缚龙,刁拿锁 扣,无不应手。失掉此机,真乃英雄叹莫及。

五、劈挂拳传人追踪

盐山劈挂拳源流如下:宗师韩姓僧人(韩透路)下传左 宝梅。左门世代相传,后左东君破家规传外姓李云彪、肖和 成、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彭子珍、安亭云、于 五爷(小名)、韩宝恒、刘贵长、河北省盐山县黄龙潭村黄林 彪。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罄振林;彭振山、于 子成,尹玉支、韩宝玉、刘云龙、高福安、高化龙、刘吉祥、 安长林、刘义彪。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吕店村吴少亭。河 北省盐山县杨家龙潭村杨宝歧。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 村马凤图。河北省沧州市东关乡圈子村刘树村。以上几位师父 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于子瑞、刘连发、韩福 贵、彭维西、彭维忠、彭维德、韩福海、张洪升、刘树亭、赵 连可、高明善、刘宝森、刘子善、刘子明、孙洪山、崔玉昆、 高连仲、张连新、刘泽龙、曹瑞亭。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 寨村赵海青、赵海山、高宪文。河北省盐山县子庄村马连坡。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郭金山。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 县河吕店村吴玉文。河北省沧州市东关乡午龙堂村王振环、马 玉峰、孙玉龙、马忠秀。孟村回族自治县程家村于青海。河北 省沧州市庞老太(小名)河北省盐山县于尉家村韩套林。河 北省盐山县楚林庄村楚连成。河北省盐山县程家林村董文祥、 董文贵。河北省黄骅县朵庄村赵春祥。河北省盐山县大王堡村, 肖恩甫、肖春甫。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村马贤达、马 颖达等人。以上几位师父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 村郭晋武、河北省孟村人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刘金泉、韩华升、 韩洪升、董世明、刘银龙、刘冠兴、赵金德、孙金铭、张世 元、彭国章.、彭国昌、彭国瑞、彭国君、刘洪来、刘连通。河 北省沧州市老午龙堂村刘吉祥、胡桂英、胡金堂。河北省沧州市老午龙堂村勒万德、勒万贵、孙景春、胡金升、彭连贵。河 :北省沧州市东关马金秀。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村常树 :峰、常树德、刘义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肖庄子村肖国 忌(小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御史村朱贤、河北省孟村 打 回族自治县卜寨村李彪文、陈秀景、路振跃。

第五节象形拳

一、 螳螂拳历史

明末清初时,山东有王郎者(有称王朗者)到少林寺学 艺,艺成后与韩通斗,斗败及于树下休息,苦思破敌之法。见 一螳螂缘树而下,乃以划草戏之。螳螂则以一刀勾一刀打,转 变有度,闪转灵活,乃携螳螂回寺,终日试之,而研究出勾搂 刁采等螳螂手法。

一日在树下练习时,有一猿猴取其衣,乃追猿猴而不得近 其身,追逐很久,猿猴才弃其衣而去,王郎思之良久,模仿猿 猴之足迹,变换之角度,而研究出猴之步法。至此王郎之螳螂 拳初步形成了。

木久,即有人写出拳谱。第一篇为“十八罗汉短打序”, 其中说:短打者,少林福居禅师所著也,注释详确,义理精 通。并有“短打要论”,“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条”、“长 拳即短打,短打要长拳”等等。练螳螂拳者“以此为总谱, 或称为老谱”。可见当时螳螂拳只有一种。以后一传再传,逐 渐演变,遂分为三大派了。此三大派,逐派叙述。

二、 六合螳螂拳及其技术特点

六合螳螂拳是以山东招远县穿林家林世春所传的螳螂拳,因林以农为业,传人不多,林之师魏三,因其左手食指中指与 无名指、小指有蹊相连,人称为“鸭子巴掌”,以后得知其名 叫魏德林,是江洋大盗、实是反清复明的义士,越狱逃至林世 春家避难。自称是王郎之再传弟子。六合螳螂拳是螳螂拳系中 的一个流派,过去在山东黄县、招远等地胜极一时,演练者甚 众。以后流传至东北、北京、南方以及港台等地。

六合螳螂拳与其它各种螳螂拳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之 处。由外形上看偏柔,由套路上看以暗刚暗柔劲为主,很少有 爆发力,其劲多为内含,故有人称为软螳螂。

在身法上要求,既不同于太极拳的含胸驼背,又不同于长 拳的挺胸收腹,也不同于八卦掌的紧背空胸。而是要求胸宽腹 实,松肩探膀,腰如钻杆,手似机轮。并要求内外兼修,意形 并重。步型步法有弓步、马步、提前拖后步、前摆步、后摆 步、三角步、滑步、闪骗步、坐步、流水步等等。其坐步近似 形意拳的三体式,左右闪骗步、三角步近似通臂拳的步法。其 中的提前拖后步是前脚一收,足跟提起,速大步前进,后脚拖 进,非常快速向前逼近,前后摆步随身转动,向外门逼近。三 角步、闪骗步更是灵活多变。

手型有拳、掌、指、勾、爪五种。握拳时中指凸出即尖拳 又名锥子捶。手法上有十六字即勾搂刀采、崩砸挂劈、沾黏贴 靠、闪赚腾挪并多缠绕旋转及风扫劲的手法。所以说有“鲤 鱼扫尾,棍牛鞭之”(棍音困,是抽的意思,是山东地方语) 的劲造。 、

腿法弹蹬扫挂、抄踹摆踢,以及反尖脚、斧刃脚等。在技 击使用手法时突出表现快近严密,手手连环,连击不止。怎练 怎用。五漏之手,缠丝之手,是技击性很强的一种短打型拳 术。眼法要求,手到眼到,有“神似猫捕鼠,眼若鹰捉鸡” 的说法。

六合螳螂拳所以有人称为“马猴”螳螂,因其动作似马 猴,两臂松柔而长,松肩探膀,放长击远,故有“马猴形象、 螳螂技巧”之说。演练起来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非常连贯 紧凑,亦很舒展大方。

六合螳螂拳套路有:三捶(此为拳是基本套路)截手圈、 仙手镣、铁刺、叶底藏花、照面灯、双封、镜里藏花、短捶等 等。

六合螳螂拳的劲法,以暗刚暗劲为主,很少有爆发力,但 不是完全没有。分析起来其劲法是比较全面的,包括有20余 种劲法,分为两大类,即主劲与辅劲。主劲有明刚劲、暗刚 劲、明柔劲、风扫劲、缠封劲、锯挫劲等6种。辅助劲有长 进、短劲、粘黏为劲等等19种之多。

练功方法主要有:

抓铁球练习。

抓坛子练习。

推砖或推哑铃练习。

拧千斤棒练习。

拍打座沙袋练习。

皮条练习。

插小豆桶练习。

打踢吊沙袋练习。

举石担或举哑铃练习。

以上各种练习是加强臂、拳、腕指的力度、硬度、强度。 另有药方,每次练习后洗烫以舒筋活血。

三、梅花螳螂拳及其特点

梅花螳螂拳为山东威海都耄茹所传,以后传至东北及南方 和全国各地,其拳偏刚,故有人称为“硬螳螂”。身法要求:

拧腰坐胯,意形并重,内外兼修。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 丁步、蹋步、路虎步、玉环步。歌诀:“骑马登山吞托式,御 敌跨虎姿”称为螳螂八势,为梅花螳螂拳之基本功。

梅花螳螂拳套路很多,有牧童指路、白猿偷桃、崩步、拦 截、梅花糖储翻车、句法、螳螂扑蝉、螳螂展翅、螳螂行、八 肘、摘要一至七套、器械有螳螂刀、枪、剑、棍等、其手法有 掌、勾、爪、拳、指五种。手法概括有十二个字,即提拿封 闭、粘黏帮贴、来叫顺送,动作灵活多变,非常机警,进退自 如,神形具备。爆发力及寸劲最多。各种劲法齐全,腿法与脚 法有弹蹬扫挂、抄踹摆踢。以及反尖^1、斧刃脚和撩脚、杵 脚。扣心脚等。尤其突出肘法、套路就有四套八肘、其肘法有 黏肘、叠肘、墩肘、拐肘。顶肘、转肘、扑肘、朝天肘、掀肘 等等何止八肘、只不过叫八肘而已。螳螂拳之小臂由肘到小臂 尺骨及臂之顶端部位,在技击手法上皆称为肘;。这样肘法就更 多了,如臂肘、弥肘皆是。

谱上说:“全身十二捶,闪赚双手扣”。其十二捶是:“头 脚手肘肩膀膝胸背腹臀根心位”(根字即和的意思)。扣者如 纽扣之扣。故又有“采衣人扣”之说。真可谓全身是打,无 处不打。故梅花螳螂拳为长短具备,刚柔相济之拳术。总之技 击性很强,属于短打类型的拳术。行功歌诀:子午卯酉昼夜 还,烧酒房事不可贪,轻击重打有先后,日将月就勿间断,昔 日依此成罗汉,我辈学来作奇男,千锤万炼犹嫌少,何惜工夫 一百天。

四、七星螳螂拳的拳法及技击特点

七星螳螂拳相传为姜化龙所传。“七星螳螂与梅花螳螂内 容与技击特点大同小异,其练功方法,以七星步而得名,又说 是七星拳而得名。七星拳强调七星式”,实为七个部位,即头、肩、肘、拳、膝、胯、脚作为技击手段。有七星拳、崩 步、拦截、梅花辘、梅花拳、白猿偷桃、白猿出洞、白猿攀 枝、扑蝉、八肘、摘要等30余套。器械套路有刀、枪、剑、 棍、拐子、流星、三节棍、大梢子、大刀、双钩等等。
第六节查拳其劲法偏刚,亦有柔劲,是刚柔相济的劲法。有长手有短 手,其长可放长击远.其短有肩肘胯膝。身法是腰为轴,以胯 为核心。拳法之主要特点:朴实、明快而有力,不招不打,招 之即打,连招带打。真所谓“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招招架架 一连十下”。此是螳螂拳拳法、技击上总的要求。欲达此目的 非一日之功。

一、查拳简史

查拳创始人查密,鲁西冠邑看故居,流传民间数百年,歌颂前人留绝技, 系统套路十二路,正副刚柔兼相济, 二十八路弹腿势,枪刀棍术各有十。

关于查拳起源,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明朝末 年,倭寇经常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明帝命戚继光为抗倭大将, 并诏书天下,聚兵东征,抗倭保国。新疆回族查密尔(尚 义),出于爱国,应征东来抗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多 变,长途跋涉中,经鲁西染病。后经当地回族入民的精心照 料,逐渐康复。为报答关照之情,查尚义将自己武艺悉心传授 给回族乡亲。他逝世后,人们方便把他传授的武艺命名为查 拳,以资纪念。而滑拳乃是他的师弟滑宗歧所传,故查滑不分 之说。

在查拳的发展历史上,早期应推清雍正时的“飞腿”沙 亮。在《冠县志》中记载“沙亮,字智公,雍正五年武进土 改侍卫,授巡捕营守备,历升陕西延绥镇标左营游击,乾隆十 三年征大金川力战阵之……”

清末山东冠县张其维武艺精湛,手指功夫如钢似铁,力穿 牛腹,一指点在对方身上,莫不指到人倒,数人围攻休想得 手。他还练就一支虎尾口,如游龙飞凤,快如电掣,勇如猛虎,堪称绝技。

张其维终生好武,授拳严格有方,培养出了一大批查拳名 手,如张西彦、张凤岭、张英振、张英健、张锡太、李超群、 常振昔、何振全、宋义洲、何亭英……大枪杨鸿修也是清末一 '代查拳名师,他身材高大却非常灵活,又“快拳杨”,名噪武 ,林。他培养出了大批高足,如打败外国大力上的“神力王” 王子平、“山东双马”马金标和马永奎以及于振声、何振江、 米广亭、马格甫等。另有以济宁人李恩聚为代表的“李式” 查拳,由于收徒甚严,授徒颇少。其拳刚劲有力,势势连贯。

在北京地区早有查拳流传,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号称“大 枪刘”的刘昆,回族,字世安,原籍山东省临清县刘家庄人, 生于1868年,卒于1965年,享年97岁。其祖父在庆王府当 差,是清朝八旗总教头。其父为清朝北守备。刘昆曾任北营 (右营)武术教头,兼教四王爷。后在东直门北小街清真寺武 术学校,经朱庆兰介绍给少帅张学良,又去国立东北大学任教 授。解放后,在日坛西门立场教授武术。刘老师1957 - 1959 年是朝阳区政协委员。刘老师文武才学渊博,他曾以/I母大杆 子之徒战胜众多高手,以“大枪刘”名扬海内外。刘老师武 功精湛,套路繁多,仅传下来的有十路弹腿(包括单练、对 练),查拳、洪拳、短打二路、二十四势、燕青拳、六架势、 杨式太极拳、盘龙剑和五圣三环刀、钩、撅、口、带、八法大 杆子等。其弟子有赵德朴、杨玉成、郑天祥、姜祥禄、董兴 华、李光福、李兆祥、刘笋岩(子)、王库、刘鸿池、杜剑 堂、胡西材、朱长友等。置正比较广泛系统地流传北京的查拳 应首推1956年应国家体委邀请来京传艺的常振芳。著名武术 家常振芳(1898 -1979),自幼酷爱武术,苦练不辍,深得张 其维老师的器重。所以,青少年时就以武艺超群而闻名遐尔, >成为张氏查拳门下的佼佼者。常老师一生致力于武术教学研究,造旨深透,使查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风格特点更加突 出,内容更加丰富。他不但精通查拳,而且通晓诸家拳术,尤 其剑术早在南京国术馆时,就深得馆长张之江的尝试识,享誉 黄河南北。其动作出神入化,成为众多武技名手追求的模式。 1928年在山东省济南摆擂比武,常老师“顺手牵羊”、“靠身 拳”轻取山东省警察局武术教习。常老师早年曾先后荣获七 项大奖,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七七卢芦沟桥事变”,亿万 民众一致要求抗日,常老师目睹国难当头,义愤填膺,毅然投 身从戎,加入了抗日大刀队(即冯玉祥部四十四旅武术队) 并任队长,在房山区琉璃河一带的战斗中,杀得日寇魂丧胆破。

常老师在京期间,先后任北京市总工会、工人体育场、公 安部等处武术教练。I960年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多次 参加全国武术运动会、出任裁判和总裁判长等职。出版了 《四路查拳》,参加国家武术甲、乙、丙组刀、枪、剑、棍、 拳套路的编写工作。

常老师一生曾传艺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江西、天 津等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中国第一位武术教授张文广 为最杰出者,现任北京体育大学顾问。常老师在北京期间首次 打破不收汉族人为徒的惯例,开始吸收汉族学员入门显毫无保 留地精心地系统传授查拳技艺。较有成绩的学生有:齐谋业、 翟金生、董世明、孙长立、邢宝仁(故)、路景臣、曹崇柱、 杨茂林、张旭初(已故)、马金龙、张汝志、张汝维、李全 坤、张忠良、.白德金、黄云贵、王少昆、王守仁、王立田、王 立英、杨思俊(故)、宋云培、王世新、刘鸿池、董秉章、李 国瑞、韩勇、毛淑英等。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 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

历经数百年的实践和演变,查拳形成了现今的冠县的 :“张式”查拳,冠县的“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三大流派。三派的套路内容不同,练法也各有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其要求也大体一致。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 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 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 调配合,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骡悍矫捷的形态,是长拳类 型中较为系统的拳种。

查拳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繁衍,技艺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 逐渐形成了集查、滑、炮、洪、腿(弹腿)于一个体系。其 技术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功法全面,艺理俱精。

查拳最初器械只有刀、枪、棍套路,各有十路。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全貌,以后在不断与其它门派交流中逐渐补充进剑术 套路。而钩、撅、带乃是查拳门中拿手器械,称之为“四 绝”。

查拳徒手和器械对练包罗万象,比较流行的有四路查拳对 练、板搭铐子对练、单刀进枪、朴刀进枪、大刀擒枪、双剑进 枪、双勾进枪、大铲进枪、对扎中平大抢、对劈刀、对刺剑、 口进枪、双刀进枪、扑刀进大刀、棍进枪、空手夺刀。

二、查拳基本技法、特点和风格

查拳重视腿法练习,内容丰富,如:低踢、平踢、低踩、 斜踩、蹬腿、闯腿、扫腿、缠腿、双飞腿、旋风腿、鹦子脚 等,都适当的分布在每一趟拳路中,错综而紧密的配合在必要 的动作中。综合其腿法归结为十五个字,它们是:跺、弹、 踢、踹、泼、扫、勾、挂、排、缠、点、撩、截、拐。

查拳基本功套路,包括以腿法见长的“弹腿”,以“仆步穿掌”为主要动作的“滑步抄”的以拳法为主的“捣捶”组 成。这些基本套路均为十路,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左右对称, 即可单练,又可串连对练。

弹腿是查拳的主要基本功,它以弹腿和其它腿法为主要内 容,接回文二十八个字母排列组成的二十八个基本动作组合, 叫二十八路弹腿。目前流行的是前十路,后十八路比较复杂, 为了便于记忆,把它编成两套类似拳套的套路叫腿拳势,分为 一趟腿拳势,二趟腿拳势。因此,世人常云“南京到北京, 弹腿出在教门中”。

三、十路弹腿顺序歌诀

头路顺步如担扁,二路十字似拉钻, 三路劈盍夜行犁,四路撑扎左右盘, 五路挑打钻封闭,六路扑搂是单坎, 七路双砍紧掩肘,八路脚跺腿连环, 九路捧锁鸳鸯腿,十路箭弹势归原, 世人莫看势法单,多踢多练妙无边, 能测其中奥妙义,打开难关献绝技。

传统查拳较高级套路有十路,又因在第一,二路中又各有 一正一付两路,实为十二路。它们名称分别是:一路母子,二 路行手,三路飞脚,四路升平,五路关东,六路埋伏,七路梅 花,八路连环,九路龙摆尾,十路串拳。

查拳中很多攻防动作,都归纳在踢、打、摔、拿之中。在 运用时,还要灵活掌握“十字要决”即:缩、小、绵、软、 巧、挫、速、硬、脆、滑。

浏览1,9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