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民族的武术中,回族的武术活动尤其引人注目,实际武术已构 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武术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比 较典型的事例,它的文化内涵对我国传统武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 丰富和完善了传统武术体系,也展示出少数民族武术区别于中原传统武术 的浓厚文化特色,值得研究。因受资料所限,本讲着重介绍回族武术在近 代的传承情况。


  1. 教门回族武术的起源有地域玄机


自唐以来,回族定居西安后,武术习俗从未间断过,以本民族最具影 响力的查拳初创为例。据《查拳•拳谱》中的记载:相传在唐朝年间,有 一支东征的军队,路经冠县时,留下了一位身负战伤的青年将领,名叫滑 宗歧。在当地百姓的精心照料下,滑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人们的再生之 恩,他便把自己擅长的“架子拳”技艺传授给村民,后随其习武者日众, 滑便将旅居长安的师兄查元义请来共同施教。查元义,又名密尔,西域人。 武艺精良,尤善“身法势”拳。“架子拳”动作饱满,舒展有力,因此被称 为“大架拳”;“身法势”动作紧凑,快速小巧,人们叫它为“小架拳”。 后来,查元义、滑宗歧相继故去,当地人为纪念恩师,便把他们所授之拳 易名,用老师的姓氏代之。查元义所传的“身法势”就叫作“查拳”,滑宗 歧所传的“架子拳”就叫做“滑拳”。》后来又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以该拳 多插(叉)步、插掌而得名;二说是因不知其详情,此拳待查而取名查拳; 三说是一位查姓拳师创此拳后要给拳术命名,便在《古兰经》©中查选合适 的字,结果查来查去也没有查到,遂取查找之义起名查拳。根据我们对综 合史料的研究认为,上述“起源说”均缺乏确凿的史料佐证。回族武术的 形成在明朝,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中有很多回族将领,如英 勇善战、武艺超群的开国元勋常遇春、胡大海等,他们为朱元璋建立明朝

O山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编著.查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1 ©《古兰经》是穆斯林的经典。全文用阿拉伯文写成,“古兰”是“阅读”或 “背诵”的意思。《古兰经》记栽了先知穆罕默德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几年中从大天使 哲布勒伊来那里奉到的真主的全部启示。全文共分114章,每章又分成若干节,这些章 节有长有短,但并不是按其降示的先后时间,而是按其内容的多少编排的。长的在前短 的在后,只有第一章例外,这一章被称为“开篇”(法谛海),是经典中的精华,也是 《古兰经》中唯一要求每个做礼拜的人都必须背诵的一章。如奉至仁至善的真主之名: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善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 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路,也不是迷误者的 路。”对于穆斯林来说,《古兰经》是人类全部生活的准则,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 活,个人生活或集体生活都一样。《古兰经》对一切人都适用,不管他是谁,也不管在 何时何地,因为据这部经典所说,真主以后再也不会给予启示了。《古兰经》不仅创立 了一门宗教,而且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人武艺高超,虽然没能自立门户创立新一派武术, 却为后来回族武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〇就查拳来而言,沙亮被认为 是查拳早期最重要的传播者。据徐青山世藏的手抄本《查拳谱》和《中华 民族传统体育志》介绍,以及查拳师承文字资料看,在鲁西一带最早传授 查拳的是冠县的沙亮之父沙炎福,可见,沙亮是查密尔以外传承查拳较早 的人物,这也是目前为止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查拳大师。根据清李桓辑的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描述:“沙亮,山东冠县人,雍正五年,武进士,授 三等侍卫,荐署西安城守营参将,乾隆十二年大兵征宝川,调陕甘兵协剿, 亮领延缓兵同……孟臣、路翰……温含等会战五攻戏岗,夺据调卡,六月 剿陡,物党葛亮被矛伤,阵亡。”另据沙亮后裔保存的《沙氏族谱》得知: 沙亮曾于1726至1727年间在山东省乡试、殿试中,连中武举人和武进士, 是一位率兵驻防、领兵征战的武将。据此,沙亮具备创编“查拳”的可能, 分析查拳的内容特点和拳势,多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和唐顺 之《武编》中所记相似。所以查拳是在明代山东的一些拳法基础上,吸收 戚、唐二人总结的精华创编而成的。同时至少可以印证了两大问题:①戚、 唐二人著作中没有“查拳”一词,说当时尚未见到查拳问世,创拳只能是 明末;②“南拳北腿山东查”并非空话,而是有来历的,山东即指聊城的 冠县,具体的人物就是沙亮,其经历具备这样的条件。

查拳经过漫长的改造,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张式查拳(以冠县城 外张伊庄的张其维为代表)、杨式查拳(以冠县城内南街的杨鸿修为代表)、 李式查拳(以济宁人李恩聚为代表)。®其中杨式查拳传播较为普遍,当时 杨鸿修设教于济南,黄丙(明)星传播于河南,于振声、马金镖、马永胜 等南下传于上海、南京、苏州一带,并逐渐传向全国,主要传习人多是回 族。查拳及其所属的弹腿,被南北武术界视为回族拳种,有“西域拳法”、 “教门弹腿”之称。早期查拳的重点传播区是山东,传播中往往与摔跤运动 相结合,回族爱好者们尤其如此,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清代雍正年间,一种注重短打实用的八极拳在河北沧州一带传播,据

O华博编著.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 259 Q李成银编著.齐鲁武术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29 ®马明达著.武学探真(下册_) [M],台湾: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 311

多份资料显示:在当地首传此拳的是吴钟。据考证:吴钟(1712-1802 年),字弘声,河北庆云县后庄科村人。“吴钟是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家, 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对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的技术构成和 传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至今被海内外八极拳爱好者奉为八极始 相。尽管八极拳的起源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据《沧州县志》记载“八 极始祖吴钟,……尊癞为一世,癖、钟为二世焉”;®第二种,据《罗疃拳 谱》记载:“八极拳出于河南少林寺,自古发迹,后有山东海丰县庄科村富 翁吴忠,素谙拳术第三种,“先师姓吴名仲字弘声,系山东海丰县人 氏,当乾隆十二年,曾受业于马胜镖为师第四种,传自河南焦作市岳 山寺方丈张岳山,后传给吴钟但前三种说法更值得重视,其中有一点是 极其关键的,那就是八极拳由吴钟(忠、仲)首传。至于三个“钟(忠、 仲)”字,是音同字不同,这与“张三丰(山峰、三峰)”创太极拳或内家 拳问题是相似的。今后在探索八极拳的起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其姓名是 钟?还是忠?或仲?其籍贯究竟是山东海丰县,还是河北沧县。无论出自 何地,其吴钟之人来自回族无疑。

八极拳取八方极远之意。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后吴家移居沧县孟村镇, 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传播地。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为两支传习:一是吴 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其近亲马 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村后,传罗疃张克明, 张传其子张景星、黄四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文书、 吴秀峰、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等。从这之后,八极拳由孟村一隅之地,

O吴丕清编.沧州回族(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W: 88 ©八极拳[J],引自《沧州县志》,辽宁体育文史资料(武术专辑),1986 (1):62

©八极拳,引自罗疃拳谱,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41

©李树森.武当把计[N],引自旧时《天津曰报》,辽宁体育文史资料(武术专 辑),1986 (丨):62

© “八极拳”词条,中国大百科体育[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5

传播至及全国。

到了清朝末年,在民主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各地回族的武术活动有了 进一步发展,武术爱好者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民族自强意识以及体育意识 都大为增强。传播与交流空间大大拓宽,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在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的带动下,西北、西南等地的回族人民先后发动了抗击专制统治 的起义。各地回族人民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的斗争精神,除了社会的和民 族宗教的原因之外,回族的尚武性格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甘肃临夏地区在 同治、光绪年间的两次回民起义中,中坚人物和一股参加者中都有不少习 武者,站在对立面的回族人物都各有武术特长。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 一批回族武术拳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最具代表的人 物有王子平、马英图、韩化臣、马裕甫、杨松山、马文奎、杨法武、常东 等。至于各地省、市、县级国术馆的回族拳师就更是多不胜计了。®

回族武术对于增强回民体质,培养回民吃苦耐劳,团结互助,不畏强 暴,仗义疏财,匡挟正义等民族性格,曾起过有益的作用。民国以来,回 族武术在城乡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如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的回民区内习 武者较多,那里的回民平时以习武为好,每到过年之时,就聚集一起舞龙 舞狮、表演武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拳师大都精通十趟弹腿、查拳、 八极拳、风摩棍、六合枪,祖传器械鸡爪鸳鸯钺,具有浓郁的民族武术特色。

  1. 独具特色的教门回族武术拳械


“回族武术的内容丰富,门派繁多,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既有 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富有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它们都是在吸收 其他民族武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风俗习惯,经 过多少代人的努力钻研和实践,逐步形成、丰富、完备和发展起来的,® 自明代以来,回族武术有散手、长兵、短兵和拳术等。包括各路拳术、器

〇 “八极拳”词条,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0 : 40

» 白寿彝编.回族人物志(近代)[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丨99"7: 102 ®邱树森编著.中国回族史(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丨996: 120

械和对练等共几十种。在回族中流传最广且形成特色的有查拳、华拳、腿 拳、洪拳、炮拳和弹腿。济南的回族尚有六角式、二十四式、老架拳、黄 鹰架拳以及串拳、行拳、埋拳等,合称为八大拳。在刀枪剑戟棍鞭锤钩等 器械中,回族擅长使用杆子鞭(亦名西域鞭)、梢子棍、峨嵋刺、素来拐 (又名鱼翅拐)等,这些在汉族武术中很少见到。至于五虎群羊棍、杏刀、 脊枪等也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据传说,群羊棍与回族牧羊习俗有关; 杆子鞭也是从牧羊鞭子脱胎而来;龙爪钩由回民屠户翻牛肉的钩子转化 而成。

  1. 1 “昆仑派”的由来


在回族武术圈内有一种习惯说法,即回族本门派的武术为昆仑派,并 与少林、武当、峨眉同列为四大流派。这种分类并非武术界所认同,但它 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为什么?①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是按山脉划分的, 而昆仑派具有效仿的意味,查“昆仑山”便知其中的奥妙。昆仑山,又称 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我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为 “万山之祖”。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 全长约2500公里,被誉为中华“龙祖之脉”,其山势高耸挺拔,成为古代 我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边缘,加上昆仑山的终 年积雪令中国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我国回族伊斯兰教盛装为白色的原因 也在于此。②以山喻武。在我国的西域地区,使用昆仑标记的有很多,诸 如单位、产品、商品、地址、名称等等,出自教门的回族武术称其为昆仑 派也在情理之中。自清代中后期,民间就流传着“从南京到北京,弹腿出 在教门中”的谙语,这又涉及了弹腿的起源问题。弹腿(潭腿或谭腿)的 名称来源于三种传说:一谭腿,相传此拳由河南谭某所创,故名“谭腿 后讹传为弹腿和潭腿。二潭腿,相传有两种说法:即出自河南潭家沟;或 山东龙潭寺昆仑大师所创。“昆仑大师”值得注意,是必然还是巧合?潭腿 名家赵连和所著的《潭腿》一书中,就有“十路潭腿”和“十二路潭腿” 的记载。三弹腿,此拳因出腿迅猛异常,有如弹丸飞出,故得名。据说 “十路弹腿”传自回教门,故又称“教门弹腿”。弹腿名家吴志清和张文广

分别著有《教门弹腿图说》和《弹腿》等书籍。》③以人喻武。“大刀王 五”是江湖中的传奇人物,其名王正谊因擅长大刀,又在师兄弟中排行老 五,故得其名。清光绪四年,王正谊在北京创办了顺源镖局,开张一周年 时,经人介绍收谭嗣同为徒,但不以师徒相称,而为挚友。两人积极参与 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当“百日维新”结束后,谭嗣同被告密不幸 在浏阳会馆被捕。谭嗣同在狱中提诗于壁上,诗中有“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句,梁启超对此解释,“所谓‘两昆仑’,其一指南海 (即康有为),其一乃王五也。”王正谊本是汉族,因从小习练回族武术(俗 称昆仑派)而改为回族,以示习武的信念。

  1. 2把势加跤武艺高


中国式摔跤是在古代角力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经历了 “以武为戏” 的本质变化过程,武是以踢、打、摔、拿等为素材的实战,而戏是以勾、 绊、揣、别、撩、扛等为方法是巧玩。就前者而言,武术界有“拿不如打, 打不如摔,摔不如踢”的说法,由此看它的排序是踢、摔、打、拿,其中 的“摔”本是武术固有的素材,分离后的它是“去踢、去打、去拿”,“终 在扑也”,并向着游戏和竞技方向发展。摔跤是回族群众所喜爱的传统体育 项目。清至民国以来可谓名家辈出,民国年间,摔跤与武术同属国术体系, 很多人是两者兼好又有所偏长,回族武术拳师们更是这样,如马英图、马 裕甫、马文奎、杨法武、常东、张文广以及何福生等,莫不如此。其中著 名的回族武术拳师王子平(1881 -1973年),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华全国 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摔跤协会委员等职,曾随周恩 来访问缅甸。年轻时以“千斤王”著称,与摔跤有关的基本技术非常扎实, 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骑射诸般技艺样样精通,并兼习本地流行的 八极拳、六合拳和摔跤术等多种武艺。成年后以行商为业,走南闯北,每 到一处多寻访武术名流,求学各门技艺。后弃商投入马良军中技术队学习, 时值查拳大师杨鸿修执教军事武术传习所。王从杨研习查、华、炮、洪、 弹腿等查拳门拳技。王在军中表演耍石担、举石锁,以力大著称。王曾于 1916年在济南击败日本、美国和德国大力士; 1919年又在济南摔伤日本柔

O蔡宝忠,谢晓菊.弹腿名称由来及内容[J],中华武术,1995 (9): 47



道家宫本。当时卖国政府要抓他归案,于是避居上海,以正骨治伤为业。 1921年,美国人沙利文在上海设万国竞武场,出言轻狂,激起上海武术界 的公愤,公推王子平为代表去订约比武。订约时,忽有彪形大汉偷袭王子 平,并被王将其击倒,沙利文悄然遁去。1928年,王子平被聘为南京中央 国术馆少林门门长。〇从王子平的武术生涯来看,他是以力量为先导,并结 合各种武艺所构成的武术实力,其中摔跤技术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这正好 体现了“把势加跤,越练越高”的武术谚语。同时我们又想到了“三年把 势,不如当年跤”的告诫。由此看来,回族人民习武,是十分重视“打摔 结合、打练结合”的实用性,这也是中华武术一直追求的本质。

2.3融通兼备的通备拳

通备拳源于古老的通臂,或通背。清宣统二年(1910年),马凤图 (1888 -1973年)为区别多种名同实异的通臂(通背)拳种,在中华武士 会成立的大会期间,正式亮出“通备”名号,倡言“融通兼备”的武学理 念。此后,不断吸纳各家古典武艺遗存,条贯熔铸,去繁就简,逐步形成 一个蕴涵丰富的拳派体系。由于当代通备拳系主要由马凤图及其家族成员 传播,而马氏家族在武坛上又占有重要位置,所以这个拳系被海内外武术 爱好者称之为“马氏武艺”或“马氏通备武学”等。应该说通备体系是近 现代回族武术拳师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由于它主要传播在西北各省区,所 以它拥有大量的回族爱好者。马凤图以毕生之力从事回族传统武术的研究 与发展,将流行于华北、东北的许多拳术远传西北诸省,开创了大西北 “马氏武艺”的新局面。

马凤图,字健翊,河北沧县人,著名回族武术拳师。自幼随祖辈专习 劈挂拳、摔跤及八极拳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黄林彪习通备大架 子、十二大趙子、劈挂、青龙等拳术及六合枪要法、双手刀法、宣化剑等。 1909年人天津北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10年受同盟会燕京支部之命,与 叶云表等创办中华武士会,并任副会长兼总教习。1912年赴东北后从郝鸣

〇 “王子平”词条,马贤达主编.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0: 477

九、胡奉三学翻子、戳脚等,从程东阁学螳螂九手、八招及翻子等。〇经过 这段时间的苦练,使他的武艺更为长进。1920年投奔冯玉祥部队。1924年 与张之江创办冯部新武术研究会,并任白刃战术研究室主任,主编《白刃 战术教程》。1926年随国民军进入西北,并将一身武艺带到了西北,这使马 凤图的通备、劈挂拳得以施展。其躯干开合如弓,胸背吞吐如弦,劈犹如 抽鞭,手掌如鞭梢,发出的力量犹如无形的箭。再加上下肢的起伏拧转, 就会产生一种调动全身的力量以最快速度集中于一点的合力,形成“大开 大合,猛起硬落,轱辘反扯,如珠走盘”的特点。® 1933年至1935年创办 甘肃省、青海省国术馆,并任两馆副馆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凤图 致力于武术与中医的研究,在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期间创编了属劈挂拳内容 的“太淑拳”。新中国成立前,马凤图曾任冯玉祥国民军的武术教练和甘肃 省国术馆董事长等职。一生授徒颇众,影响广泛。

2.4心意六合重技击

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内外、软硬功兼备,具有较强技击性的拳种。心意 六合拳的基本理论归纳为十字:韧、钻、踩、扑、实、接、照、裹、束、 诀。招法注重手、肘、肩、胯、膝及头部的习练与应用,直进直出,先声 夺人,发劲如放箭,缩展如弓翻,势简法精,结构严谨。演练时进退旋转, 多走直线与四角,步法灵活,内外合一。其主要功法有桩功架:蹲马猴、 蹲鹰熊、鹰熊斗志;五形:踩扑、裹束;单势演练:单把、双把、连环把、 十字把、怀抱顽石、抖把、掠把、起肘、底抱肘、合心肘、裹肘、十字裹 横、龙形裹横、迎风贯斗、鸡行步、螺丝步、踩步、马形步、十字披红; 排打功:对树排打、对木桩排打、对吊沙袋排打、打吊包、打四面包、打 桩(单、双、四面)等。®以人称“心意大侠”的河南回民买壮图为代表。

就心意拳而言,著名回族武术拳师买壮图当仁不让。买壮图(1829- 1892年),河南鲁山人,人称“心意大侠”。自幼从张聚学心意拳,曾中武

O “马风图”词条,昌沧,周荔裳主编.中国武术人名辞典[M],北京:人民体 育出版社,1994 : 202

® 王伏平.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 (丨):45-46 ® 心意六合拳,参见李德元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 社,1990: 87

秀才。因受师责,不再留意功名,潜心研究心意拳法,苦练数十年,以擅 长心意四把锤著称,是精炼、简化心意六合拳的杰出代表。与郭云深、车 毅斋并列为意拳三绝。与人交手时,善快步逼近,贴身发劲。〇他练就的飞 手擒雀和沾蝶之功,可谓意拳之绝,功夫之深也得到同行的由衷敬佩。

  1. 5秘不示传回回肘


“回回肘”顾名思义,以肘见长,这是回族教门的特色拳种之一。武术 谤语中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说法,讲的是肘法的威力。该拳击打 时以身体回缩蓄劲,突然发之,以尺骨鹰嘴撞击,其力度和硬度明显超过 拳法和掌法,杀伤力极强。据《南阳市志》介绍:流传于河南南阳一带的 回回十八肘主要在水氏家族中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义军首领水好成,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并传承到第七代。其传承顺序为:河南省邓州 市攘东镇清真寺水四阿訇水观澜(1786 -1896年)—水腾龙阿訇(清道光 年间-民国年间水应龙(1856 -1944年)—水子立、水子恒、水剑光 (1896 -1959年)、水献之等—水仲贤、水普慈(1920-2006年)。®水氏祖 籍陕西渭南,在明初时迁居至南阳镇平,后居邓州,清时又迁南阳,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回回十八肘历代均为秘密传承,其传人并不多,更不为外界 所知。据知情人讲,除了单肘的盘肘、顶肘、压肘、扣肘、砸肘、拐肘外, 还有双肘的上肘、下肘、前肘、后肘、左肘、右肘等,并配以拿法和摔法。 《水应龙七十有二自述》资料中有一首打油诗:一株幽兰用笔载,不经风雨 四时开,年年翠绿不凋零,可惜无香蝶不来。以“幽兰”比作“回回肘”; 以“四时”比作“春夏秋冬”;以“不凋零”比作“世代传承”;以“无 香”比作“不外传”之意,强调在水氏家族中传承着特色的回族拳种—— 回回十八肘。

  1. 6枪术短杆实用强


武术有“东枪西棍”之说,但西北从来就不缺枪术,而且久负盛名。 “明代回族枪法流派中有沙家枪、马家枪。且有马家长枪、沙家竿子、李家 短枪之名,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宜。沙家枪又名沙家竿子,其枪竿长一

〇马彦瑞.回族武术家[J],开拓,1994 ( 2): 18

©马雷石,马原子,柏春华,马玉.回回十八肘历代著名人物谱(上)[J],武 魂,2013 (12): 47

丈八至二四丈。沙家枪之妙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〇 据传,沙家枪为关中沙家所创;马家枪系南京回族马家所创,在明永乐年 间迁至河北青县D明中期有马仲良者善枪法,遂与沙家枪齐名,因此两种 枪法均属六合枪系统。在西北还流传着颇具特点的“西域大枪”,约乾隆、 嘉庆年间河北燕山人(亦山东人)、回族武术拳师常燕山为最。他精通八门 武艺,尤擅大枪、大杆子,人称“常巴巴”。他将原本流行在中原地区的许 多拳、棍术带到大西北,不分回汉,择徒而传,著有《八门拳论》一书。 自他以后,经过百多年,逐步形成了以八门拳、天启棍为核心的西北武术 体系,后传遍甘、宁、青、新四省区。当地回民习武之人共同尊奉“常巴 巴”为西北各族传统武术的先贤。

不仅如此,长棍、短棍(5尺为棍,3尺为鞭杆)也成为西北回族武师 们常用的武术器械。据口传,杆子鞭和五虎群羊棍均与穆斯林民族牧马放 羊有关,分别由牧马鞭和放羊棍脱胎衍化而成,与西部回族人民的生活、 生产是紧密相关的。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的天启棍又名河州棍,它是我国 武术所称道“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州棍法风格粗矿荒率、古朴无华, 动作多换手调把,左右都练,讲究梢把齐用,以短制长,棍法拙中寓巧, 战法多同兵法,是我国双头棍法击打流派中的佼佼者,自成一家,尤以折 子(组合棍法)、条子(套路)、排子(对练)兼备而成一体系,在西北武 坛久享盛名,素有“西棍之冠”的美誉。®此外,还有杆子鞭,又称西域 鞭,是指齐眉棍上缚一绳索,索端系一钢镖,镖重约750克,是一种独具特 色的器械。近代来,河州又出现了使棍名手拜哈保、大古拜、马彦虎等, 他们将回族技艺传播到西北各地。

长期以来,回族人民基于历史和宗教两方面的原因,养成了习武的传 统,并创造了诸多的拳种和器械。以上所举的只是具有代表性的拳械。

  1. 教门回族武术在民间的流传


回族武术遍布全国各地,流传甚广。从城市到农村,武术队、武术班、

〇王伏平.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 (1): 47 ©王伏平.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 (1): 47

武术学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回民居住地更加普遍。回族与其他民族相比 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回族人口虽然不及汉族的1%,但在我国几乎所有县级 以上的行政区域都有回族居民分布,回族拥有比其他任何少数民族都多且 遍及全国的自治地方,可以说是除去汉族以外分布最广的民族。二是回族 是我国唯一的自民族形成开始就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虽然回族先 民也使用过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但民族形成时即开始使用汉语。 由于这两大特征的原因,回族成为与汉族最为接近的民族,这种密切联系 使得回族文化的发展自始至终与全国各民族保持一致。〇而其他一些少数民 族居住的地区大多为边远山区,交通、经济和文化都欠发达。语言文字使 用的空间极为有限,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他们与全国的交流。因此,回族武 术在全国的流传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它所具有的先天条件是其他民族没 有的。

回族武术在全国的传播和流传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大片城乡的约有几 卜处,小的聚居点更是星罗棋布。大的如河北沧州尔南乡(以今孟村回族 自治县为主)的武术、保定的摔跤、武术;通州(今大厂回族自治县)的 摔跤、武术;山东济南的武术;冠县的武术;河南开封、孟州市桑坡的武 术等。小片的如甘肃临夏八坊的武术;北京牛街的摔跤、武术;广州光塔 路的武术;西安、兰州和呼和浩特的武术;湖南桃江埠的武术;吉林长春、 通化的武术等等。®由此可见,回族武术在全国流传很广泛。那么,回族为 什么有尚武传统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回族崇拜的伊斯兰教 领袖穆罕默德的勇武。《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 已流传广泛,并有众多模仿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得赐“安拉之 剑”的美名。由于回族人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 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二是回族人是由中亚等地输入中国的,其祖籍 系外来人,后来“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元朝回族人被编入“探 马赤军”,为适应战争的需要经常练习骑马射箭,使枪用棒。在受到统治阶 级的压迫后,回族人民感受到势单力薄,于是就养成了尚武、任侠、团结

〇 马启成编著.回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12 9马明达著.武学探真(下册)[M],台湾: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 3丨1 - 324

的习俗,并把练武作为抵抗压迫和屠杀的重要手段。G如清末山东济宁闸口 出现的“侮辱回族的事件”;民国元年葫芦沟把猪赶到回族街所引起的厮 斗,使回族人不得不用武力,以少制众。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的习武之风自古有之,回族武术以其独特的民族 风格和特点在中华武术大家庭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近代的回 族武术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各种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和保护。

浏览2,7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