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播的最终受体是国外武术学习者。因此,武术国际传播 的对象也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传播对象的研究对武术传 播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

择是不同的。季建成对英国武术爱好者的调查研究表明,硕士、博士 学历的人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武术,大学学历的人比较喜欢武术技击 术,大学学历以下的人喜欢技击术和竞赛套路;从练习目的来看,大 部分人学习中国武术是为了获得格斗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化;另外,来 自不同地区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择也不同。(《武术走向世界不同 模式的研究》)不管其调查的结果准确与否,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不 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是一定的。因此对传播对象的研究是非常有必 要且不可少的。最后的传播环节应该是传播效果。因为“传播效果 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试金石,是所有传播者的共同追求”。对于武术向 国际传播的实践来说,传播的效果应该是最受重视的。达到最佳的 传播效果就是我们的传播目的,即把武术推向国际的目标。比如,我 们把武术向奥运会传播,国际武术联合会被接纳为国际体育单项联 合会之后被国际奥委会承认都是武术国际传播的阶段效果,那么,最 终效果则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然,武术传播的效果会反 馈到武术传播者那里,使武术传播者重新调整传播的策略和方式,往 复进行,直到达到目的。

武术传播系统是戒术系统的子系统,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 的一个小系统。因此,武术传播系统又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制约和 影响。众所周知,构成现代社会的要素纷繁多彩,有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科学技术、人口以及社会环境等。武术传播与现代社会诸 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武术传播过程一定要 考虑社会环境这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三)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构建的价值体现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构建对武术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都有 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较为详细、科学地分析传播的过程。武 术国际传播过程应包括七个主要因素:武术国际传播者、传播内容、 传播途径、传播过程的阐释、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环境。它 们虽然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环节),但一直没有 被充分认识和指明。这是我们通过对武术国际传播现象进行系统地 分析和梳理得出来的。而在此之前,大部分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 究具有片面性和随机性,不能对武术国际传播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 识。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建立,使人们对武术国际传播各个要 素及其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人们心目中原本比较模糊的武术国际 传播现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武术国际传播模式还较为明确地界定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领 域,即从七个基本要素入手进行分别或全面的研究,这使以后的研究 目标更加明确。比如,关于奥运会的武术设项问题,就可归于武术国 际传播的内容里面。又如,举办国际武术节、国际武术博览会还有国 际太极拳年会等,可以归入传播的谋略和技巧方面。

另外,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建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 提供依据。模式的建立使武术向国际传播的各个环节变得简洁明 了。政府部门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模式的主要要素 安排工作,使武术国际传播能够有系统、有阶段的进行。

(四)结语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研究只是一个开端,很难说具有完全 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更不能说具有完美性。其建构的最主要的结果 也可能只是抛砖引玉,但其价值和意义是肯定的。随着武术国际传 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开展,一定会建构起更加符合实际的基本模式。 这就像包括武术在内的任何一个学科一样,理论的构建和充实总是 不断变化并在变化中逐渐完善起来的。我们相信,今后武术传播模 式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这对武术理论建设是非常重 要的。具体的传播模式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比如说,太极拳就 会形成独特的国际传播模式。

论武术套路的传统特性与奥林匹克运动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代表团中的武术表演队震撼 欧洲,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声呐喊;46年后的1982年全国武术工 作会议,正式吹响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号角。1990年国际武术联 合会正式成立,为武术推向世界在组织上更加有了保证。此后的10 多年间,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竞技比赛,武术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1999年6月,国际武术联合会 被国际奥委会单项协会组织正式接纳,武术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一时间,武术能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进入奥运会成为人们普遍 关注的问题。时光进入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武术能否 成为奥运大家庭的一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当今规模空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的核心, 并主导着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潮流,是直接体现各国综合实力、提升 国家形象的国际大舞台。因此,起源于古老中国的武术能否抓住机 遇,进入奥运会,不仅是武术自身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我国 实现体育战略目标的需要。由此,本文将从武术自身的文化特性以 及它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比较出发,对武术套路能否进入奥运,如何进 入奥运进行探讨分析,以寻求武术套路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途径。

(-*)武术套路与奥林四克的比较


  1. 武术套路竞艺性与奥林匹克竞技性


“任何历史文化总是在一定类型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 的。”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文化精神的塑造必然相异。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与历史上许多原始民族一样,古希腊人 对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属性早有所认识。古希腊哲 学家赫拉克得特说:“斗争就是正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和消 灭的。"普罗塔戈拉则更为明确地指出:“人们之间在力量上是不平衡 的。只有强者的力量,才可能和应当构成政治权威的基础,进行政治 统治。所谓强者,当然是指在竞争中取得优越地位的人。”由于不同 于东方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古希腊人的竞争精神更加 强烈。希腊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土地贫瘠,多数地方不宜农 耕。但是三面临海,交通便利,特别适合于扬帆航海,因此,海上商 业贸易与对外交流在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航海商业贸易等活动培养了古希腊人勇于竞争冒险的性格,直接 强化了古希腊人“在生活一切领域追求最高成绩”的竞争精神。奥 林匹克是古希腊的文化产物,竞争精神无疑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主 要内容之一。

与此相反,古代中国属于内陆型国家,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 族自古“以农为本”,适宜的气候、富饶的物产使这片土地上的人群满 足于男耕女织、各属一隅,恋眷本土,安于里井。由于这种特殊的地 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一直没被干扰中 断,中国武术便在这块相对封闭、延续不中断的板块上产生、发展起 来,并深受农耕经济孕育的和平大一统文化影响,形成了普遍的民族 心态:求稳怕乱,不提倡竞争、冒险和开拓。“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儒家仁礼观念的极度尊崇,“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逐渐约束和规范 着人们的竞争天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大环境的影响,练武 •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传统哲学的规范、约束,无不使武术固 有的外向竞争精神转为内向,表现出种种竞艺性的特性,与西方奥林 匹克中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难道说与奥林匹克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吗?

其实不然,竞艺性也是一种竞争的表现形式。在奥林匹克总体 精神倡导下,随着历史的发展,奥运会的运动项目也在不断地充实, 更体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世界性。所谓竞艺性的体育项目在现代 奥运会中也有一些,比如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武术套路 类同于这些项目,在竞艺的同时也进行着竞技,体能与艺术的完美结 合是这些项目的共同难度与竞争焦点。这种双重的竞赛较量形式充 实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以搏斗技术为本原的武术套路应该努力 走向奥运会,正如列宁所说:“国际的文化不是无民族的,谁也不曾要 求纯粹的,不是波兰人的,也不是犹太人的,也不是俄罗斯人的文化。"

浏览2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