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术文化的特色

武术的总体文化特色是围绕生命活动的维持来开展的,具有 泛道德主义倾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主要表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第一,崇尚自然的和谐精神。武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 的思想。

张岱年先生说:“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之 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中国哲学大纲》);“天 人合一”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武术文化中统称为“自然 和谐”,其基本观点就是要天人相通。武术运动是人体的运动, 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要 达到练武的目的,就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种种规律,全方 位的融人宇宙自然之中,只有适应自然的变化,主观顺应客观, 方能提高锻炼效果。如“武当太乙五行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 人体内五脏的变化,提出了分别进行走、站、立、卧的不同练习 内容和要求,认为:春季主练肝,能改善心脏功能;夏季主练 心,助于脾胃的保养;秋季主练胃,有利于肝气的顺理;冬季主 练肺,能促进肾的代谢。武术要求技击、养生并重,在练功时, 要求要择天时、地理、气候、季节、方向等,完全基于人与自然 同构之理;武术象形拳模仿飞禽走兽的各类动作也是寓意与自然 相通的认识。

武术运动讲究自身的“内外合一”,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的意 气神,与外部有形的肢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训练原则上倡导 “内外互导”,在锻炼要求上强调“内壮外强”,在技法规格上主 张“内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合,外三合 即手与脚、肘与膝、肩与髋合),在外形特征上要求达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形神相融的境界,这种在自身 和谐的运动中、追求生命健康的运动法则,亦是武术健身价值的 根本原动力。

武术较技中强调内守的中庸思想,这是顺应社会生存需要的 重要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攻防搏击之术 和健体之法,而成为人们塑造全面人格的重要法宝。

第二,强调“德”、“艺”双修以德为基的学练观念。中华武 术“武德”观念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德”与“艺”的高度统 一和以德为先导的思想观念上。认为道德修养是通向高深武功境 界的精神航船,是“艺”的精神载体和基础。精神修养、人格净 化、道德情操是人门的先导和条件,而技艺的修炼过程,又是促 进人格力量和道德精神的塑造和完善过程,德与艺是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的。万籁声先生在专著《武术汇宗》中曾说:“是以武 功之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 难得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善终。”“坚韧不拔”、“忠义 纯笃”、“谦和恭敬”正是习武者道德要求标准和技艺培养过程的 生动概括,反映出传统武术活动中德艺双修而以德为基的不可替 代性。

纵观武术运动的诸多拳种和门派,无不体现出东方文明的崇 高气质和亮节风格。如立身正直的拳道观、尊师廉和的处世观、 先礼后技的比试观等。客观表现为,争斗而有礼仪,较技而不粗 野、艺高而不耀玄,激情饱满而内秀含蓄,富于观赏且追求崇高 的境界和气质等。中华武术所展示的精神风格美,是东方技击人 体文化的根本特点,与西方所追求的刺激、壮烈、惊险、具有震 撼性审美观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从武术本质的特征上看,武术的 德与艺的统一已渗人了华夏民族的伦理风范和理性的仁义思想,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仍需发扬这种思想和观念。

第三,推崇“自强不息”、“厚物载德”的民族风范。武术运 动所沉淀的“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

人生指导价值,亦是武术文化特点之一。武术每一个动作都强调 “一动无不动,一发牵全身”,“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动”是武术功能的原功力,“动”与 “动”的不间断的重复和翻印,本身是一种奋进精神的境界和锻 炼。古语云:“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 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武术以练为核心的互动观,对培养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效应,亦是现代 人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礼让、不与人为先,这种文化意识和心理 结构,充分体现在武术运动所反映的“厚物载德”的习练理论 中,武术的伦理认为:习练武术的过程,是悟道、恰情的过程, 只有淡漠强者胜争的意识,才能在攻防较技中,采取“超脱”和 “游戏”的态度,在“尽情的忘形”实践活动中,逐渐领悟人生 世俗之真诗,以厚物载德之包容胸怀去面对世俗的胜负、成败、 利害得失之功名利禄,排除名利人伦变化的各种干扰,以平静的 心态,进人人自我实现的目标。

第四,涵养道德的教育价值。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 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它是从事武术活动的所有人, 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是中华 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德,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 书。他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 民、和众、丰财者”。古人有云:“德为艺先”,“尚武崇德”、“武 以德立”。武术的各流派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 除暴安良和“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不少拳派还订有自 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 “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未 曾习武先习德”已成为习武者共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武德 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重礼仪,讲道德

的武德教育一直是摆在武术学习的首要位置,要求习武者要有宽 广的心胸,对同志要以诚相待;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 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要不为名利、助人为乐、尊老爱幼、 尊师重道;要虚心好学,认真钻研技术,刻苦用功,做文武双 全、品学兼优的新一代武术人才。

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核心,武术训练本身也是道德情 操、伦理哲学的修炼过程,更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过程,这 种涵养道德意义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价值。

(三)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文化源源不断、无比丰富 的养料来源;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较集中的反映和直 接的显现在武术文化的理论渊源中,这种文化理论渊流是多元 的,既有中国古典哲学的奇光异彩,又有道、佛、儒诸家的思想 内涵,与传统医学、军事兵法及其现代科学的内核交媾演化的逻 辑层次更是五彩纷呈,从理论框架到内容体系显得十分复杂并互 相交叉。


  1. 武术文化与中国古典哲学



  • 古代本体论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古代本体论对武术文化 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太极说”、“五行说”、“道论”和“气论”等 诸方面。


太极拳的命名即为“太极”二字。从《无极图》、《太极图》 看,中空圆圈表示“无极”,表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混沌宇 宙状态。体现在太极拳上是三个方面:一是未始之时要抱元守 一,意识要纯无杂念,宁静空寂;二是太极拳动作只能是圆弧运 动;三是寓意其动作是连绵不断,似同“无极”之涵盖,生生不 息也。正是因为太极拳与其“太极”哲理思想渊流有关,所以流 传海内外长盛不衰。

五行拳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解释了各种拳技的相互关 •

系。认为劈属金,钻属水,崩属木,炮属火,横属土,其关系 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联系到形意五 行的相生关系是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 横拳,横拳又变劈拳,横拳属土,认为是万物之根本,是五拳之 母。相克的关系是: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钻拳 破炮拳,炮拳破劈拳等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将人与自然同列为 与五行有关的事物,形意拳利用五行之理又与人的五脏、五官相联 系形成了系统的相关健身理论,这种理论是形意拳拳理的基础。

浏览6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