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术文化与军事


兵者武也,术者技击也。军事与武术从起源时就紧密联系在 一起。人类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莫不以军事为主要推动 力,而军事中最核心的是武,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武术不仅运 用了军事战争中的兵器为器械,还广泛吸收了军事理论、战略战 术作为克敌制胜的谋略。战场中运用较多的刀、枪、剑、棍、箭 等都是武术的主要器械。古代的兵书,现代军事著作是武术技法 和谋略构建的基础素材。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奇正不变,不可胜穷”、“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军 事的理念与实践技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武术的理论与技术体 系,使武术的技击本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武术文化与中医学


武术与中医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数千年来,它们在同一个 领域里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形成了内容博大的“武医”体 系,故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主要表现在“天人合 一”的整体观,阴阳辩证对立统一论,形神相关、脏象相应等诸 多原理和观点上。武术家善医、精医,很多武术家同时也是医家,中华医学名人录中,名医善武者15人,著名的武术家王子 平、郑怀贤,都是骨伤科医生。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的结合创造 了独特的武术点穴术、养生气功、按摩、针灸、整肢接骨等中国 特色的武医技术。

  1. 武术文化与古典美学


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道家美家思想对武术就 有较深的影响。所以有人说,中国武术之美是外儒与内道的统 一。武术作为审美对象,仅仅看它的外观美如形体美、动作美、 技术美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武术讲究“精、气、神”,“形神兼 备”,“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具有含蓄、深邃的内在美。 武术中的“气”、“韵”、“意”、“神’’等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 的范畴基本一致。所以,要表现出这些内在美,光有形似不行, 必须认识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行深沉的自我修养,才可达 到“神似”境界。

从反映公元前11世纪的武王伐对的《大武乐》起,武术就 涉足到文艺领域中去,成为古代音乐、舞蹈、诗歌、戏曲、小 说、杂技的题材。古代武舞、武乐恢弘浑厚,气势磅礴,是古代 武术与舞蹈结合的艺术典范;武侠小说、武术电视、电影,更为 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于中国戏剧中的武打戏则更是脍炙人口,特 别是京剧中的武打场面十分壮观动人。武术渗人到文学艺术领域 后,武术文化更显耀得灿烂辉煌和多姿多彩。

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讲学用稿

六、武术运动审美特性的根源探微

(一)社会实践是武术成为审美对象的基础

武术成为生命创造性的运动形式,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是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求生存而进行狩猎活动,为了猎 获野兽和进行自卫,他们除用拳、脚同野兽进行搏斗外,并在狩 猎中发展了徒手或手持简单器械的攻防格斗技能。徒手进行拳 打、脚踢、躲闪、摔跌等就是拳术的萌芽。而使用石器、棍棒、 骨器等进行劈、砍、刺、扎、掷等动作,则是武术长短器械方法 出现的前奏。

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攻战加速了武术的诞生。在激烈的生存 搏斗中,既有以棍棒、长矛刀斧的击打、劈、砍、刺、扎,也有 徒手持斗,使用拳打、脚踢、躲闪、扭摔、跳跃等动作。残酷的 战争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因而“舞”应运而生, 它担负着攻防格斗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一旦爆发了战争,“舞” 又成为战前动员和招募志愿人员作战的活动。这种舞练过程,有 着极为明确的具体功利目的,即掌握、提高攻防格斗技术,使战 争获胜。除此之外在战争取得胜利,或休息时,人们往往把战争 中制胜的攻防技术用“舞”的形式表演一番,庆祝自己的胜利, 以示威武和荣誉,抒发由于掌握了攻防技术而取胜的愉快、喜 悦、自豪的情感,这是一种不同于具体功利目的实现而引起的愉 快,而是见到了人创造性地掌握了攻防格斗技术而引起的精神愉 悦,它是武术最初的审美萌芽。

武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提 高,武术逐渐从生产劳动、军事斗争中独立出来,超越了为劳 动、军事服务的具体功利目的。经过一系列的过渡环节,在中国 古典哲学、美学、医学、养生之道的渗透和影响下,经历代武术 家将攻防格斗技术加以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加工、提高和程式 化。逐步形成了相当稳定的套路形式,使其既具“技击”的特 点,又符合生命的自由活动的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的八卦拳、 太极拳、形意拳等众多拳种,养生、健身的目的愈来愈突出,愈 来愈重视使其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

武术成为生命的自由运动的形式,是以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劳动,然后才逐渐扩大到社会实践的其他 领域)为基础、源泉、动力的。

从主体方面看,是主体的生命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 为超出了具体功利的创造性的自由活动,主体才从它的生命活动 中感受到一种由这种创造性的自由活动所唤起的精神上的愉快, 即审美快感。

从外在方面看,这种创造性的自由的生命活动所唤起的审美 愉悦,在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将其对象化、物质化或客观 化,能为人们所把握和认识。总之,武术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实 践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审美对象的。

(二)气是武术美的本源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一个共同 基本点是通过内外兼修的手段,达到身心交益的目的,在内修中 又以练“气”为关键。

拳谤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这说明“内练”主要是一口 “气”,它就像太 阳对地球上的生命体一样,须臾不可缺少。

古往今来,武术的各派各家强调练“气”的极端重要性,并 进而把“气”作为武术根本。如少林武术以气韵作为武术根本, 在其重要典籍《罗汉行功全谱》序言中,详细地论述了养“气” 对武功的极端重要性。妙兴大师在《少林七十二艺练法》中也强 调了“养气”是武功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著名武术家吴图南 在《少林拳气功论》中指出,“相传少林拳,造诣精深者,多得 于气功。尝闻气功之说有二:一曰‘养气一曰‘练气’。养气 者,养吾浩然之气,……养气之说,乃希贤希圣之紧要关键。” 可见,无论是少林拳的重要典籍,还是今人的论述,都极其强调 “练气”、“养气”是使武功臻于精深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少林拳如此重视练“气”,形意拳也不例外。形意拳经云: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方为真,丹田练就长命宝,万两黄 金不与人。”显然形意拳也将练“气”视为武术的根本。在古代 武术家看来,气是人生命的根源;人非气不生,练拳者必先练 气,使气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内达予脏腑,外发于四肢。

太极拳则更重视练“气”。太极拳拳谱规定“心为令,气为 旗”,“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名家们称这种“气”为“中 气”、“内气’’、“内劲”,认为练到有此气出现并掌握此气,功夫 才算到家。对于这一点,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说十要》中,作 了独到的阐发,他说:“盖人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气血停 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 至,气即至焉。如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

看来,武术各家各派对于气的理解,赋予的涵义及如何练 “气”,虽然不尽相同,但认为练“气”是武功达于化境的基本条 件,却是一致的。古代拳家们认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盛 则生命力强,气亏则生命力弱,要健身、养生长寿。武术必须修 炼人的生命根源、基础——气,以增强生命力,这是最根本的。 中华武术这种注重内修、练“气”,从完善人这个“小宇宙”进 到对宇宙万物的根本和生命的“气”的体认和肯定,是与中国古 典美学的“元气论”相通的。中国古典美学认为,美离不开 “气”,“气”是美的本源。“气”有阴阳、刚柔、清浊之分,宇宙 万物禀气在性质、厚薄上的不同,导致美、丑的产生。对于这一 点,古代不少美学家均有论述,袁准在《才性论》中指出:“凡 万物生于天地之问,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 故恶?浊气之所施也。”这就是说万物之所以有美恶的区分,是 因为禀气的不同,物禀清气而生则美,禀浊气而生则恶。嵇康的 看法是“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 唯至人特锺纯美,兼周内外,无不毕备。”刘勰在《文心雕龙• 原道》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可见,他们两人认为气是人

浏览3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