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的本源,总之,在古代美学家看来,气是宇宙万物(包括人 在内)美的总根源,无疑也是人所创造的武术美的根源。

其次,气在中国古代美学中也指人的气质、才性、审美理 想、艺术情趣,古人认为这样的气是经后天修养而形成的。它经 过物态化的过程,凝结在艺术形象之中,是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 的本源。这种经过后天修养的气的差异,决定了艺术品不同的审 美价值。因而它不仅深受历代艺术家的重视,也是众多武术家们 追求武术意境孜孜以求的。清人宋茂源在《苌乃周先生二十四气 拳谱序》中也是这样强调的,他说“武之主于气,夫人而知之 矣,抑知气何自流通飞舞而无滞乎?……善武者,必先会太极于 胸中,而后开合流动,始能飞舞神化而不测”,这也就是说,善 武者能飞舞神化是后天修养之气所致,武术家修养了深厚的气, 然后通过人体动作物态化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武术形象。

总之,中华武术所注重的内修炼“气”,既有对化育成人的 元气的修炼,也有对个体生命力和创造力之气的修炼,它极端重 视人的生命根源,进而体认宇宙的生命生生不息的运动,因而它 的运动形式成为人的生命的同构的表现,给人的美感。

(三)阴阳运化形式表现为武术基本的审美特征

古代武术家认为人的生命根基是气,而气分阴阳。武术中阴 阳二气的运化形式是极其丰富的、多样的,它表现为开合、虚 实、动静、刚柔、俯仰、起落、进退、屈伸、蓄发、呼吸吞吐 等。但它基本的形式不外是刚柔、动静这两种互相对立而又统一 的形式。阳气主动,形成武术中的阳刚之美,阴气主静,形成武 术的阴柔之美,阴阳二气的运化,又显现出节奏美、神形和谐 美。下面我们对武术中这四种最主要的审美特征作一概略性 描述。


  • 阳刚之美。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阳是主动的,武术中阳 刚之美是与动态分不开的。动态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在空间的瞬 170 •


间形态及其运动轨迹。动态有快慢之分,大小之别。大动作,肢 体要充分舒展;小动作,肢体要尽量裹缩。动作在快慢、大小交 互变化之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塑造出武术形象。从空间感 看,武术动作在空间层次、方向、位移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通常是上、中、下三层错落有致。高如鹰击长空,低似鱼翔浅 底。就其劲力而言,刚劲有脆、快、猛、狠,发力短促,快速多 变。武术中无论哪一种拳都具有阳刚之美,即使是偏重于阴柔之 美的太极、八卦、形意拳也不例外。陈鑫论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指 出“太极拳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气形诸外, 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 无柔……用柔不可无刚”,刚柔相济是太极拳的化境。陈鑫的论 述虽然没有明确点出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但实质上已包含了这 两种美。

  • 阴柔之美。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阴主静,阴柔之美是与 武术中的静态分不开的。


静态是运动过程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相对静止的定势美。静态 的定势有髙低之分、俯.仰之别。髙的动作定势、低的动作造形, 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形象。就其劲力而言,阴柔之美指柔劲、化 劲、螺旋劲、滑劲,斜劲、粘劲,绵劲等。拳论说:“静为本体, 动为作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最能体现出阴柔之美的拳种 莫过于太极、八卦、形意拳,但其他拳种都含有阴柔之美,即使 是勇猛、快、捷的南拳也不例外。

  • 节奏美。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化过程,使武术具有鲜明 的节奏性。古拳家对节奏的形象描绘是:“动如涛,静如岳,起 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 如铁。这就是在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髙低、刚柔的对立转 化中,要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给人强烈的美感。美国著名美学 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品看上去像是一种生命的形式,它具有 鲜明的节奏性。她认为节奏性是紧随前事件的完成,后事件的准


备;节奏是前过程转化而来的新的紧张的建立,其产生的新的转 折点的位置,必须是前过程的结尾中固有的。朗格所揭示的节奏 的本质特征,确实存在武术各拳种中。

  • 神形和谐美。中华武术历来强调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 和谐美。如长拳中的八法,“手、眼、身、法、步”指形美,“精 神、气、力、功”指神美。南拳中的内练“心、神、意、气、 胆”,外练“手、眼、身、腰、马”;形意拳的内三合:“心与意、 意与气、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 合”等。尽管各种拳种对形神兼备的和谐美提法不相同,但有一 个根本的共同点,即是注重内外运动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使内 部的意气动荡和外部神气鼓荡在运动中趋于和谐。不仅如此,拳 家们认为神美是形美的内蕴、灵魂,离开了神美,就失去了中华 武术特有的韵味,就不成其为中华武术。而神美主要是指内在精 神世界、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完美的个性,审美的人生态 度,强烈的攻防意识等。


中华武术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审美特征,是符合“耗散结构” 所揭示的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特征的。正在兴起的研究生命本质 的“耗散结构”学说表明,追求安静和保持平衡并不符合生命的 要求,因为人的机体已经是一种复杂“耗散结构”,这一特异性 质的结构,其表现恰恰就对“死亡”趋势的对抗,这种对抗是靠 不断地以外界吸取能量和吐故纳新而完成的,通过不断地与外界 交换能量,它在运动的同时保持一种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即动态 平衡。正是这种循环和运动,对抗着死亡,运动一旦停止,这种 “对抗”活动就不能再进行下去,生命也就随之终止。武术中的 阴阳二气的运化是符合“耗散结构”所描述的生命活动的动态平 衡特征,因为武术的根本是气、阴阳二气相摩相荡的运动,使人 的肉体与精神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能量,也不断地耗散能量,在运 动中达到平衡,即动态平衡,对抗人的衰老、死亡。人们通过武 术动态平衡的运动形式,能观赏到生命生生不息的运动的特征从而引起我们的审美愉快。

武术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是以社会实践为源泉和基础的,是 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气是万物美之源,也是武术美的本源;阴阳 二气的运化表现为武术基本的审美特征,它符合“耗散结构”学 说所揭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

七、武术中的“舞”

——略论武术与舞蹈

研究武术中的“舞”(指套路运动)与舞蹈这两种不同性质 活动的内在联系,剖析两者在发展进程中的相互关系,对我们正 确评价解放后武术套路运动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孪生姐妹,并行不悖

武术的源头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渔猎劳动,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舞蹈“又是劳动的儿子”(普列哈维夫•《艺术论》)唐豪先生 在大量考古的基础上,也论证了武术与舞蹈“自身是劳动者的动 作之单纯的再现”。(唐豪•《我国武术与武舞的起源》)在原始 社会中,不管是模拟劳动状态的活动形式,还是出猎前后祈求神 灵保佑的仪式,既“可以说是猎获野兽之后欢庆胜利的娱乐”, “也常常表现为训练狩猎技巧的操演”。(方起东•《从古代的沐 猴舞谈起》)从而还是一种功能倾向性十分明显的原始武术或者 说舞蹈。

“武术形成‘套路’并演变为乐舞,当在殷代”。(谢明• 《舞蹈与武术》)《殷契粹编》1162片中说“丁酉卜,其乎(呼) 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效(教)戎(戒)。”这段卜辞大意是:丁酉辞

*注:该文刊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署名:吴庆华、 江百龙

记述,叫邻国来游学的人,教给他们学《戒》。《戒》在甲骨文字 像两手,并有一手持戈(即恭)。《戒》者驚备也。(《大禹膜》) 从字形和字意来理解,《戒》是一种“讲武论勇”的技术,郭沫 若在考证《卜辞通纂》第63片时把《戒》说成“械之省”,械是 古代一种祭祀乐舞的名称,我们分析,恐怕就是武术和舞蹈的综 合体。

商殷以后,这种综合体(即武术中的舞与舞蹈)并存了相当 长的一个时期。从文字记载的替代到内容上的交叉都是难解难分 的。《诗经》中提及的“象舞”,在《礼记》中则用“象武”。《春 秋》里载以蔡侯“献舞”,《谷梁传》解释中又称“献武”。(常任 侠•《中国古典艺术》)周朝的“周武王伐纣之乐”从内容到形 式就是典型。这个奴隶社会中的最著名的大型舞蹈叫“大武舞”, 有情节、有角色、有群舞、有伴唱。既是武术中的“舞”的发 展,又是我国民族舞蹈的雏形。据《礼记•乐记》其歌词六篇、 王国维的《观尝集林、周文武乐章考》和谢明所撰《先秦古剧考 略》第二节“殷周时期的歌舞与史诗”对“大武舞”歌词和舞容 的解说,可知周公旦这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不断继承了“干 戚舞、戒舞”的精华,并结合他数年戎马生活,在“舞”的形式 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对我国武术中“舞”和古典 舞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浏览4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