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镖在国外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 投入到这项运动当中来。在我国它也是在迅猛地发展,大家常常 能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上看到世界高水平的比赛,就是在我们日常 生活的周围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从事和酷爱飞镖运动的人。飞镖这 项运动已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正式的比赛项目,相信今后会有 更多喜爱飞镖运动的人投身到这个行列。

不过,就目前我国飞镖运动的水平来看,我们与世界先进水 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按目前的发展来看,这种差距的是不可能在 十几年赶上或超过大家的。因为它不只体现在技术水平上,在训 练的方法和内容上我们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使中国的飞 镖运动早日腾飞,就必须要像我们的乒乓球和羽毛球一样,采用 大量的科学化、系统化地训练,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目前所缺少 的。孙孑日:“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此知迂直之计者也侦这句话应用在 飞镖运动中的意思就是说,组织镖队或镖手进行比赛容易,而要 想争得取胜的条件是最困难的了。这种困难在于如何把镖手发展 中的弯路变为直路,把不利变为有利。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要做的 事情。

鉴于上述情况,本人学习了许多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 国内外体育运动专家总结出的经验,结合飞镖运动项目的特点, 编写出了这本《打开通往职业镖手之门》一书。目的在于通过科

学和系统化地训练,使我们有志于飞镖运动、有志于为国争光的 年轻入,能够早日地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

本书的内容包含了运动心理学,以及一些相关的生理学和生 物力学的知识,再有就是本人根据自己的飞镖运动经历总结出的 —些体会。在整个的编定过程中,我要感谢亚运村足球训练中心 主教练董爱民女士,可以说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也就没有能力将 这本书奉献给广大镖友。再有就是中国飞镖协会的秘书长刑小泉 同志、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以及中国体育报的记者春鹤 同志等,还有许许多多编著和编定运动专业书籍的运动专家(是 你们给予了我许多这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广大的镖友们。 如果说这本书能对将来我国飞镖事业的发展起到帮助的作用,那 么不只是我个人,也代表今后的众多镖友们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大力的帮助。

另外,由于本书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以镖手为主,同时也针 对教练员,所以在陈述角度和对象上变化较大,希望大家能够理 解。

本人的能力有限,加之在飞镖界没有这方面系统的书籍,好 些方面无从借鉴。所以,在此书的内容中定会有纸漏之处,希望 广大专家及镖友予以批评指正。

职业镖手的成长过程

当你非常认真地阅读此书时,相信你一定希望自己成为一名 优秀的职业镖手。不管你在此之前的运动经历如何,在以下的内 容当中,你会发觉职业镖手的成长经历与你的平时训练有许多相 同之处,也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而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继 续发挥你的有效的训练优势,同时指出你在训练中的不足和应注 意的问题,合理而有效地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做好哪一件事都需要有具体的方法和步 骤,要掌握飞镖这项技能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借鉴国 内外的一些先进的体育运动经验和理论,并从这些经验和理论当 中总结出适合飞镖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找出有效和快捷的训练 方法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缩短镖手的技能成长过 程,而这种过程的结果就是要达到在今后的比赛中稳、准、狠。

任何一位镖手如果能够在比赛中做到稳、准和狠的话,无疑 他将是最可怕的,最不容易战胜的。但遗憾的是,这简简单单的 三个字却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内容,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通 过下图你就不难看出你要为稳、准、狠所付出的代价,这也正是 一名真正的职业镖手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有些人甚至要付出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进行不断 地努力奋斗,而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 呢?不懂得或不善于科学系统地训练是一方面,而关键的另一方 面是在于难以克服系统训练所带来的枯燥。人对参与任何一项运 动都是由兴趣而产生动机的,但当人们一旦投入到职业的训练中

时往往这项运动对他而言就不再是兴趣了,更多的是—种责任。 我的意思是说在今后的训练中,如果你缺乏这种责任感的话你就 不可能成为少数人中的佼佼者。要知道佼佼者的特有品质是—— 坚信科学,坚持科学,能吃苦耐劳。

下面我们通过下图来了解一下作为职业镖手所应学习和掌握 的内容:

从图的整体来看象是一座大厦,我们不妨将它分为三个部 分:最上面是我们的目标——稳、准、狠;中间是我们的技能水 平的体现——理论上各分值的三镖结束;最下面则是我们的基础 ——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基本功的训练内容。

略微懂点建筑学的人都知道,一座大厦的楼层越高,地基就 越应该深而坚固,这样才能经得起自然灾害的侵袭。而镖手要想 达到一定高的水平,同样也需要有坚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这一 点与大厦的结构的道理是一样的。正像图中所显示出来的那样, 目标是我们的最高点,关键时刻要稳、准、狠,中间是所要结束 的分数,如果你在三镖不能结束所剩的分数的话,那么你就不能 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样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基本功的话,你就不可 能三镖结束所应该结束的分数。总之,要想使自己平稳在很高的 技能水平上,是要有坚实的基本功为基础的,否则那只是空中楼 阁。下层的基本部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所有想成为职业 镖手的人从最底层学到和做起。当然,这需要你付出很长的一段 时间和精力,不过你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以后,你会发觉自 己的技能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简单说起,当我们开始接触飞镖时,确实认为它是一件很
简单的事。此时在我们看来投掷飞镖的动作没有错误与正确之 分,只是准与不准的关系。在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会发 现,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环节却又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关系,正是 这些复杂的关系足足需要我们耗费几年的时间练习,最终我们才 能像世界级优秀的职业镖手那样,非常简单地就能掌握这项技 能。

如果说简单——复杂——简单是一名职业镖手的成长过程的 话,那么在以下的内容中就包含了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内 容。首先与简单相对应的是基础,这就如同我们上学一样,要从 小学一年级开始。大家都知道小学一年级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它 却是你今后上大学的基础,你只有把基础功课一项一项地做好 后,将来才有可能走进大学的校门。与复杂相对应的是心、眼、 手、力,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四个字,它是飞镖技能的精髓所在, 也正是基础知识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关键。你只有将心、眼、 手、力完美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世界一流镖手的水平。与此同 时你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与最后的简单相对应的机械,试想如 果你能将飞镖技能掌握得像机械一样,那么还有什么能比机械更 简单和精准的呢?不过,请大家注意,基础 山、眼、手、力

——机械,只是镖手的一个成长过程,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内容。 我们要想完成这个过程,就要从与它们相对应的整体“板块”做 起,在这个整体“板块”中包括:认识、生理、生物力学、心 理、体能、技能和综合能。实际上这个整体“板块”中的内容才 是我们技能成长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从基础到心、眼、手、力 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机械的重要保障。

这时候我们再整体地看看这张图,如果有人把“九镖”看成 是飞镖的最高境界的话,我想并不确切,因为它只是一种结果的 体现。竞技运动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出你的最佳流畅状态,这种状 态的产生来自于你各项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正像建筑工人所说图片3

的,盖多高的楼就要有多深的地基,我们镖手基本功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比赛中的技能水平。当然,有时在某种状态下镖手会发挥 出超常的水平,可能会有“九镖”的出现,但这往往只是昙花一 现。这种不稳定地大起大落说明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我们需要的 是在比赛中具有稳定的水平,在任何需要的时刻都能以最佳的流 畅状态出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潜能。

综上所述,我们对飞镖技能中各项基本功的练习尤为重要。 这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佳“捷径”,所谓“以迂为直,后人 发,先人至”。

本书后面的内容主要是讲从对飞镖的认识到镖手最后的综合 能力。最终的目标是要在今后的世界大赛中打出自己应有的水 平,去战胜那些被人们认为是不可战胜的人。孙子曰:“将听吾 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厂

持镖方法

持镖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持毛笔式的握法、持钢笔式的 握法和全握法三种。

持镖的方法因人而异,初学者一般可采用持毛笔的方法。即 拇指和食指圈围住镖身,中指搭放在镖身的一侧,无名指放在镖 身的下侧,做为使镖平衡的依点c持镖时手指不易过于用力于镖 上,只要保证手中的镖不会轻易脱落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在握 镖之前(新镖手)首先要找到镖的重心点,使镖的重心点在拇指 和食指与中指之间略接近拇指和食指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今后 将手指的做功准确和均匀地贯彻在镖的整体上,从而更加有利于 镖在“自由飞行期”中的平稳性。

在飞镖这项运动中,握镖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与个 人的习惯和所使用的镖具有关。但是,在选择握镖方式之前镖手 们要熟悉飞镖的击发动作环节(这一环节一定要按模式化的要求

去做,这点是很重要),因为,各种不同的握镖方法会使镖的自 然指向略有不同,在感觉上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样就不利 于镖手在握镖环节上的自然定型。

三、飞镖运动员的生理捋点

循环系统机能的特点

飞镖运动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机能的影响不明显,表现在一 些经过多年训练的优秀运动员与一般正常人在安静状态时心率和 血压大体上相同,它不像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存在着窦性心动徐缓 和运动低血压现象。但飞镖训练和比赛时,心血管机能也会发生 较大的变化。从心率遥测的变化来看,比赛高于考核,考核高于 训练,训练高于安静时。引起心率加快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 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和由于运动员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 多

镖手练习时,瞄准和击发的动作在屏息状态下完成。屏息会 使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缺氧和二氧化碳增 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 研究发现,比赛时的心率比安静时高2040次较为合适。心率 起伏不要太大,起伏太大会破坏镖手完成动作的稳定性。还发现 优秀运动员心率变化较平稳,变化的幅度也小,而训练水平较低 者正好恰恰相反。

(二)飞镖练习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镖手练习时,屏息对呼吸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屏息时体内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区的二氧化碳敏感细胞, 间接地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 可以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

根据前苏联学者米哈伊洛夫研究击发前吸气的深度与稳定性 的关系的结果表明,镖手在击发前吸入的空气为肺活量的20% 50%时稳定性最好。另外,丹尼尔•兰德斯1985)报道了他 对心率控制的研究,他发现那些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在自己两次心 室收缩之间击发,这样,心室收缩的振动就不会影响他们击发时 的稳定性等等(在以后的运动心理学部分中会重点提到这个问 题)。还有,根据以往的运动经验和研究表明,镖手最有利的击 发时机是在开始瞄准的25秒之间。因为屏息时间过长会造成 血氧过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这两种变化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都有刺激作用,这一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和 呼吸加强等生理变化。

(三)飞镖运动的能量消耗和代谢

飞镖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供能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有 良好的有氧耐力素质。由于飞镖运动员训练经常是在长时间和低 强度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些运动员每天训练的时间经常达到45小时,甚至有更长者连续达到89小时),这样对运动员的 体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消耗。镖手训练后的精神疲劳程度高于体 力疲劳。

飞镖训练中由于屏息的时间较长,会造成体内缺氧,从而会 有无氧代谢供能的情况产生。这种供能并不是因为强度大要求输 出功率高而产生的,而是因为体内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因为, 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是一个储氧库,当肌体缺氧时,肌红蛋白 可以释放出氧气加强有氧代谢供能。

(四)血型与飞镖运动的关系

在运动中常常有人会提到,某某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不适 宜参加飞镖运动项目;某某反应微弱、缓慢,活动惰性大,也不 适宜参加飞镖运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实际上它是 根据人的血液而特定的,也就是说人的血型注定了他本身的气质 类型,更加适宜参加什么体育运动。

人的气质类型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也比较多。按西方古代学 者提出的体液学说划分气质类型,可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 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在前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学说中,把高级神经类型分为不可遏制型、活泼型、安静 型和抑制型。按照日本人提出的血型学说又将人的气质分为0 型、A型、B型和AB型。

经研究和实验表明,某种血型往往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 供有利条件,也为运动员从事某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了

有利的因素。反过来讲,某种血型也会给人们从事工作或参加运 动带来一定的麻烦。例如,如果让泰森0型血)去参加围棋训 练和比赛,或者让聂卫平B型血)去练拳击,显然不会取得什 么好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要了解血型与运 动项目之间的关系。

型血的运动员: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性情外向,攻击性 较强,敢作敢为。具有这些特点的运动员适合从事对抗性较强的 运动项目,如球类、拳击和赛车等。但要注意纠正他们急躁和易 缺乏理智的缺陷。

A型血的运动员:机智敏锐,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 变,动作协调敏捷。具有这些特点的运动员适合从事复杂多变和 灵活协调的运动项目,如体操、技巧、跳水、击剑和篮排球等项 目。但要注意克服他们兴趣易变和注意力易转变的毛病。

B型血的运动员:稳重踏实,情绪内向,注意力稳定,耐受 性强。具有这些特点的运动员最适合从事耐力型的项目和要求注 意稳定的运动项目,如飞镖、射击、射箭、棋类比赛、长跑和自 行车等。但要防止他们神经过程不灵活,注意力难于转移和活动 惰性大等弱点。

AB型血的运动员:一般来说不适合从事任何运动项目的训 练和比赛。因此我们必须先诊断出镖手的血型才能进行针对性的 计划进行转变。如果镖手的血型不适合此项目的训练,那么,就 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首先去转变他们的气质类型,这是一个 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五)吸烟对飞镖运动的影响

目前在广大镖手中普遍存在着一现象,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 吸烟。这对这项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是非常不利的。烟草中所含的 一氧化碳达4%,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对氧高

300倍,因此,吸入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就可以明显地降低血液的 吸氧能力,并妨碍组织中氧的离解。同时,吸一支烟就可以在几 秒钟内使气道阻力增加1 ~2倍,并引起气道粘膜的慢性肿胀, 在较长时间内增加气道阻力。这些不良影响在镖手安静和轻微活 动时不会出现任何主观症状,但是一旦在客观情境出现变化时就 立即明显地体现出来。比如,重大比赛中,镖手常常出现胸闷气 短的现象,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这是因为吸烟会降低最大摄 氧量和工作能力,而运动使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减少又是无法补 偿的,更明显的是,由于肺通气能力下降,进人肺泡的氧量减 少,致使气体交换受到影响,结果产生难以控制的主观症状。

前英国科学家曾对285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 吸烟尤其对耐力性项目影响较大。如射击、游泳和长跑等项目, 在这些项目的运动员中没有一名是吸烟者。这说明对输氧系统要 求很高的运动项目(包括飞镖),吸烟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飞镖这项运动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而且还需要静力耐力 以及强大的心理支持,只有在输气系统高于常人的情况下,才能 综合稳定地发挥。所以,吸烟对于职业镖手来讲是绝不适宜的。

以上所讲的是平时吸烟给职业镖手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在赛 前吸烟又会给镖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经过运动生理学家的研 究表明,吸一口烟可使气道内的阻力几秒钟内就能增加2~3倍, 并能维持10-30分钟。尽管在安静时这种效应可能不易被察觉, 但在运动时尤其是在高应激的比赛中,由于小的颗粒刺激使支气 管收缩,而呼吸肌又需要更多的氧来维持一定的肺通气,此时肺 通气的能力明显地降低,并变得越发地困难。这就是镖手在比赛 中常常发现即使大口地深呼吸,也不能缓解体内缺氧和尽快地恢 复心态平静的原因。

在运动中,长期吸烟的人的通气氧值约为不吸烟人的两倍, 即使在运动前一小时内中吸一支烟结果也是如此。若吸烟人在比

赛前戒烟24小时,其通气氧值才可降低25%,但仍比不吸烟的 人高50%左右。若在比赛前即刻吸烟,则由于血红蛋白更偏向 于携带烟中的一氧化碳而不是氧,因而在比赛中可以用来携带的 血红蛋白就比较少,从而造成上述情况的出现。

所以,当你一旦立志要成为职业镖手时,第一步先从戒烟做 起!

(六)饮酒对飞镖运动的影响

飞镖这项运动是源于酒吧内的项目,饮酒对广大镖手来讲是 件极普遍的事。甚至有些镖手还认为饮酒有利于自己的水平发 挥,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从运动医学上讲,酒清对人体的效力发挥很快,进入人体后 几分钟就被血液循环携至大脑而发挥作用。医学上把酒精作为一 种镇定剂,它是一种抑制神经功能的麻醉剂,可使人不感觉疲 劳,使人消除小心谨慎。这样,在短时间内,饮酒使人感到精力 充沛,无拘无束。但酒精同时会使人的稳定性、反应时、运动能 力和知觉能力下降。尤其在酗酒造成的高度酒精中毒的状态下, 人会出现肌肉操作技能方面的严重障碍,直至完全失去协调能 力,这对各种运动都有损害。适量的饮酒对运动的影响很细微, 对某些运动项目还有帮助。此外,饮适量的酒,特别是对于缺乏 训练的人,力量会有所提高。因为酒精解除了神经纤维对骨骼肌 传导冲动的中枢抑制,提高了冲动的强度,也就更能发挥力量和 水平。应当指出,运动成绩与饮酒量的关系是很难确定的,对酒 精的耐受能力也因人而异,同一个人还可因时间不同而出现差 异。因此,赛前饮酒应慎而又慎,能不饮酒最好,何况每次大赛 都要求不能饮用带有酒精的饮料。

(七)神经系统感觉机能的特点

由于在整个飞镖运动中,静力运动的时间要占去整个时间的 三分之二,并且要求运动员精力高度集中,因此,镖手训练后常 常以精神疲劳为主。精神疲劳主要反映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 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能力下降。日本学者黑田善雄认为,通过测定 闪烁值可以间接地反应出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神经细 胞的疲劳程度。当闪烁值降低时,脑细胞工作能方下降。运动员 在比赛时闪烁值的高低与比赛成绩的高低是一致的。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不仅仅包括本体感觉等等,同时它对眼 肌平衡能力的要求也很高。一个优秀的职业镖手要做到心、眼、 手和力的完美结合,眼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美国眼科专家研究和统计的结果表明,每4名从事运动的人 中就有一名患有视力偏差,而其他人的眼肌能平均只开发了 30 ~40%。在飞镖这项运动中,如果不在支配眼球活动的眼肌能中 进行很好的锻炼,你将来的成绩提高就会有很大困难。因为人的 运动顺序是:视觉,反应到运动链。

视觉基强度:飞镖运动对运动员的视觉机能有特殊的要 求,因为镖手需要在长时间盯准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击发动作。科 研人员发现,经过长时间盯准目标训练后,大部分运动员视觉基 强度值有增加的趋势。

飞镖训练对眼结构的影响:在对运动员活眼结构的研究 中发现,经过数年训后,运动员活眼结构会发生变化。表现在眼 球前房比对照组浅16毫米,晶状体比照组厚0.2毫米。

镖手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高度凝视远距离 目标(主要视力集中在镖靶所要击中的目标点上,目距2米左 右),而引起了眼的屈光系统调节变化。

如果镖手能在训练过程中多增加一些远视的调节时间,对减

轻睫状肌疲劳会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训练量较大的情况下, 采用这种方法更为必要。


  1. 飞镖运动员的眼肌平衡:飞镖运动员有较好的眼肌平衡 能力,其表现在训练前后隐斜视占的比例并不大。


眼肌平衡的变化不单纯反应眼肌的疲劳情况,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镖手在训练合璧的调节关系。镖手 在训练和比赛时,每打完一组镖都有短暂的间隔,这在一定程度 上为镖手消除视觉疲劳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对训练后眼肌平衡 的研究意义并不大。但在安静状态下眼肌的平衡能力对飞镖运动 员的选材却有一定的意义,因而隐斜视会出现瞄准误差,对镖手 提高运动成绩有一定的障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镖手的 眼肌由于过度紧张,容易出现疲劳,疲劳后斜视的表现会更加明 显。尤其是飞镖这项运动要求精准度极高,隐斜视者会在瞄准时 产生严重的误差,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反应时:飞镖运动项目的反应时比其它运动项目稍长。

肩带平衡稳定性和本体感觉:飞镖运动员一定有很好的 肩带平衡能力,这与其项目特点有关。因为镖手一般都以优势臂 持镖保持平衡,肩带严格地控制镖和臂使其稳定,以便瞄准和击 发。长期训练能使神经和肌肉等运动系统达到高度协调,形成一 个稳定的调节环路。

不只是飞镖运动,所有一切运动技能都是在本体感觉的基础 上才能形成。借助本体感觉器能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 节及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长的不同状态,为大脑皮层对运动行 为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经常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镖 手,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得到很快地提高。训练有素的镖手对肌 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动作的节奏感和手腕的灵敏程度都有清晰的 刺激和反射,这是本体感受器通过长期训练日臻完善的结果。

正象篮球运动员腕关节敏感性高和体操运动员肘关节敏感性

高一样,飞镖运动员的手指神经末梢和腕关节的敏感性都高于一 般人,并且差异非常显著。这是由于镖手长期手指与镖产生摩擦 和手腕用力的大小及动作幅度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的结果。人的 手指尖有很强的敏感性,同时触觉感觉器的活动与本体感受器的 机能紧密地联系着。因为肌肉的活动必然引起皮肤的变形,触觉 感受器也同时受到刺激。因此,某一关节的运动感觉,身体各部 的位置感觉以及整个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感觉等都是复合的感 觉°这些感觉都是由大脑皮质综合视觉、位觉、本体感觉和触觉 的兴奋而实现的。

一、肌南工作的生幼力学原理

发展任何一项运动技能都离不开力的支持。那么,力是如何 产生的?大家都知道力是由骨骼和骨骼间的肌肉产生的张力而形 成的。

以上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种动 作,以及在从事劳动或体育活动时完成的各种技术动作,都是身 体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产生的局部运动或整体运动,这种能力主 要是通过人体运动系统实现的。运动系统有骨、骨连结(关节) 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和骨的连结构成人体的骨架,肌肉通过两 端的肌腱跨过关节附着在骨骼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控制下,肌 肉可发生收缩。肌收缩是指肌肉兴奋后所发生的机械性的反应, 即肌纤维在外部形态上发生缩短,在内部张力(指肌肉收缩时, 存在于内部任何两个相邻部分之间的相互牵引力,被称之为张 力)上增加的机能特性。肌肉内部张力的增加造成外部形态的缩 短时,可作为机械能输出的装置。肌肉收缩与舒张活动,可牵动 骨骼围绕关节产生各种位移。所以,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 关节为轴,肌肉的收缩为动力而实现的。

人体每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动作,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所 能表现的,而是由许多肌腱和肌群,甚至全身的肌群同时或先后 收缩协调配合活动的结果。肌肉收缩时力量的大小及肌群的协调

配合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调节的。骨骼肌收缩活动持续的 时间、收缩速度的快慢不仅与神经系统有关,也与肌肉收缩时细 胞内能量供应有及其他一些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

在运动技能中,每一组肌群对某一项技能形成的细节都起着 不同的作用。在飞镖技能中,对镖及动作的稳定性一直是我们追 求的最终目标。而在我们通往实现这个目标的奋斗过程中,各肌 群间力的精确的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我们要先从与飞 镖技能有关的肌群的了解做起。

人的肌肉分布与骨关节有关,肌肉一般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 上不同的骨上,这样才能使关节运动。肌肉按其不同的作用分原 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

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叫原动肌。其中起主要作 用的原动肌叫主动肌,起次要作用的原动肌叫副动肌或次动肌。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对抗肌。原动肌和 对抗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关节运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的。对抗肌除了有拮抗原动肌工作的方面外,还有协调原动肌工 作的方面;如在镖手击发的发力行程结束手臂继续做自由落体 时,对抗肌适当地收缩紧张,制动或延缓关节的运动速度以避免 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一端附着点所在骨的肌肉被称之为 固定肌。固定肌有两种情况,主要是作用相反的两组肌群共同的 作用,使关节或姿势保持不动。镖手在瞄准准备击发时固定肌群 的工作最为明显。图片3

中和肌: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原动肌有多种功能时,另 一些肌肉参加工作抵消原动肌的一些工作,使动作更准确,这些 肌肉称为中和肌;二是有时两块原动肌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但各 自的第二个作用是相互对抗的,互相做为中和肌。

以上是人体肌肉按其作用进行的分类,下面介绍有关肌肉的工作分类。

肌肉的力只是人体力的一种,根据肌肉产生力的不同作用又 分为动力和静力两种。肌肉收缩时自身的长度有明显的变化,所 产生的力使肢体有位移运动,这种力就是动力。肌肉收缩时,自 身的长度基本无变化,所产生的力使肢体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没有位移运动,这种力称之为静力。对应于动力和静力的肌肉工 作,分别称为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动力工作:肌肉做动力工作时的特点是优势臂肌肉的长度和 力的大小不断地变化。根据肌肉做动力工作时对抗阻力的情况, 动力工作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静力工作:肌肉做静力工作时的特点是肌肉较长时间处于持 续的收缩紧张状态,肌肉的长度和力值比较恒定。根据肌肉做静 力工作时,平衡阻力的状况,静力工作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 作和固定工作。

以上是生物力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如果你是一名教练员就必 须掌握它(当然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是一名镖手也非 常有必要了解它,只有了解了它才能对你今后对各肌肉间产生精 确的分化起到更大的帮助。

二、飞镶运动员的技能洌练

所谓技能,就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操作最终形成的一种固定的 形式。随着运动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入研究,概念已成为运动 技能形成基础中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一名职业运动员今后对技 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影响着他前进的步伐。

(-)飞镖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概述

  1. 飞镖运动技术


飞镖运动技术的概念:是指镖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体能 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

飞镖运动技术的特点:飞镖运动技术不仅具有一般运动 技术的共同特点,而且还有其自己固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六个方面:

相对性:随着镖手不断地训练实践和科学技术不断地发 展,飞镖运动技术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其合理性只是相对 的,存在的不足是绝对的。因而要不断地改进技术和发展技术。

整体性:飞镖运动技术是由各个具体的动作细节组合而成 的,它不仅与镖手有关,还与镖的轻重、形状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有关。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技术水平的发挥。

个体性:书本上的运动技术是一种理想化的技术动作模 式,对每个镖手来说,并非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只有以群体运动 技术模式为依据,结合每个镖手的个体特点调整后确立的个体运 动技术模式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

时空性:飞镖运动技术的实施是镖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 完成的,它的时空性表现为击发技术动作时间短和重复性强的特 点,还具有一个相对静止的时空特点。在各个项目中,其时空变 化是最小的,但要求的精确度却是很高的。

操作性:飞镖巷动是一项操作性技术。与一些没有运动器 械的运动项目不同的曷它是一项双重操作性技术,既需要通过大 脑操作人体完成相应稳定动作,又要操作镖完成最好的击发过 程。它是一种人镖合一的操作技术,因而对操作的精确性要求很 高。

目的性:飞镖运动的目的非常明确,一般集中在靶的双

倍、三倍和红心上,以取得最优异的运动成绩。

飞镖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

层次结构

飞镖运动技术是一个总称。它是由镖手的技术基础、技术环 节和技术细节三个不同层次的技术结构构组成的。

技术基础是指按一定顺序和节奏组合而成的技术结构。比 如,出镖技术的过程是由预备动作——运镖一一瞄准——击发等 技术环节按以上动作顺序组合而成的出镖动作的全过程,这就是 飞镖运动的技术基础。

技术环节是指组成技术基础的各个独立的技术结构。预备动 作——运镖——瞄准——击发,就是飞镖运动技术基础的四个主 要技术环节。

技术细节是指组成运动技术环节中的细微技术动作结构,也 就是指各环节技术动作的具体动作要领。如在镖手的发力行程的 过程中,手指对镖从“结束期”至“半结束期”的细微变化,就 属于技术细节。镖手个体之间在技术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细 节上,而不是在技术环节上。改进技术也要在技术细节上下功 夫。

以上几个结构还派生出几个运动技术概念:技术风格一一镖 手在完成技术动作细节时所表现出的特殊个体技术模式。如镖手 在出镖的节奏上有快有慢;技术关键——各技术环节中起决定性 作用的技术细节,如据镖瞄准时,肩带的平衡稳定性是直接对镖 击发的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技术难点——各技术环节中最难掌握 的技术细节。技术难点因镖手的个体因素而定,也许有些难点对 某些镖手来讲不算什么,但对另外一些镖手而言却很困难。

技术关键不一定就是技术难点。在飞镖运动技能中,技术关 键是不变的,而技术难点对这项运动本身来讲也是固定的,但对 每个镖手个体来说确是相对的,是可以在镖手学习掌握技术过程

中转移的。比如,手腕的灵活性和灵敏性,一开始也许不能得心 应手,但渐渐地就会掌握。某一技术难点一旦被掌握,对该镖手 来讲就不成为难点了,但另一个未被掌握的技术环节却有可能变 为该镖手的下一个难点,因而镖手的技术训练重点也就要相应地 得到转移。

注意:

镖手的技术难点——击发时的各个神经中枢间的相互暂时性 的联系。

镖手的技术关键——击发瞄准时的本体感觉性,以及心理素 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过程结构

镖手完成的单镖击发技术动作是一个连贯完整的动作过程, 可将其动作的全过程分为相互连贯的三个基础部分,即准备部 分、基础部分和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是指为基础部分形成最佳准备姿势阶段的技术动 作,包括预备姿势的平稳性和据镖瞄准的稳定性的两个环节。

基础部分是指整个运动技术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那个阶段的技 术动作过程。包括发力点至出手点之间的各个环节。

结束部分是指基础部分技术动作完成后上臂的自然落体和还 原阶段的技术动作过程。即镖手在击发动作完成后持镖臂以自然 而特定的形式还原的动作过程。

注意:

三个部分技术动作的全过程都是在特定的形态下完成的。如 身体姿势的平稳固定,击发环节中各肌肉间永久的一致性'和还原 动作的规律性。总之,一切的技术衡量标准要服从模式化范本的 基本要求。

浏览1,10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