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谱曰:“呼吸者气也,静动者心也;心一动气一吸, 则无力而势虚;心一动气一呼,则有力而势实。再者,心为元 帅,气为先行,目为旌旗。若目光恍惚,指示不明,则动静失宜。 所以练武技者先要讲明眼位,则目所注之,意必至之,意之所 至,气必随之。而且身之起落,步之进退,手之出入等,皆法活 而气连,来速而气疾,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据前辈讲,诸功之 方,练气最先。气乃人身之本,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行则血 行,气滞则血滞。故曰:“气乃练功之根,功为积气之源。气可 通血,气可生血,血可化精,精足神则旺;神旺气更充;此乃习 气功之要旨。练功者采日月之精华,吸大地之灵气,继则壮人 之体魄,积人之精灵,充本人之真气,化人之神峻,益人之智 慧,无有终时。由此可知,养生、练功之真谛可谓气。精气神之 可贵,缺一不可。所以,武功岂能离气,气者百节之源。古人云:

“心到意到,气到力到,力到生效。”少林诸宗师正是熔轻气功 和武术于一炉,方能气随意发,意在气中,气中寓功,意气制 人,实可谓登峰造极之师。故曰:“练成丹田一口气,走遍天下 无人敌。”

在少林武功中,经脉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部分,与练气 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络是人体气血、津液和新陈代谢的 主要通道,是联络人体各部进行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枢纽。经 络可分为12正经和奇经8脉两部分。

12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 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脾经、足厥 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经。

奇经8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 维脉、阳维脉。

在练少林气功时,气在意的指挥下,使气通过经络的12 条经脉,达到运气或用气的目的,这种短暂的过程就是气功所 说的大周天运行法。而大周天和小周天两种功法都是意领元 气达聚丹田。这种以意把气由丹田循经络而运行至全身的功 法,就叫丹田运行法。因此,凡学练气功者都必须首先了解并 弄通人体的经络功能,经络与气功的密切关系等。

图片1

少林气功的练习方法

少林静禅功

少林静禅功是少林寺众僧在长期修禅养心的基础上逐步 磨炼成功的一种特殊功法。它是少林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且几乎每个僧人都会做,因为禅宗的宗旨就是空无,所以入禅 则静,静中求纯。其法有坐禅、站禅和卧禅3种,以坐禅最为常用。

湍坐势

练习时可坐在凳子或椅子上,两腿屈膝下垂,脚掌着地, 两手自然放在两大腿上部,上身端正,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舌 抵上腭,意守丹田(图Do

初练者每次半小时,然后可逐渐增至一小时左右。

双盘势

练习时可坐垫盘或椅子上,两腿交叉,屈膝相盘。先抬右 脚,使足外踝放在左大腿上,足心向外,再抬左脚,使足外踝放 在右大腿上,足心向外,上体端正,全身肌肉放松,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舌抵上腭,自然闭口,用鼻呼吸,两手屈肘放于腹 部,两掌相叠,如端弥陀印,且气沉丹田(图2)。

初练者,每日早、中、晚3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久则可达2小时,甚至数日。而且练功时调息要柔和自然,意守丹 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 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 清澈洞明,怡淡虚无的境界。

大多数人在练功后半月左右,便自觉在吸气时腹部有轻 微的发热感,而且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肠鸣 音,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增大,全身有温暖的舒适 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自会大增,有时还出现小腹 部轻微的跳动感,而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 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3个月后,极少数习 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少林柔骨功

练习本门武功,最初一步宜从溜腿下手,故有“打拳不溜 腿,一世冒失鬼”之说所谓溜腿,即踢单飞。踢时坐腿宜挺, 踢腿宜直,务须踢得高,愈高愈妙。只有踢过头顶方为合适。踢 时两足互行,晨昏各一次,每次踢百数十腿。半年之后,进而练 习朝天凳,即一足直立,将另一足从前面举起,以手扳之,使腿 面紧贴肋际,脚底向天,直竖耳旁,亦需左右行之。数月之后, 再练一字腿,俗谓摔叉,此腿有横竖二式。至于练腰部,先习狸 猫伸腰,霸王举鼎,即并足正立,两手指交叉,及托于顶门之 上,然后将上身下俯,至手心贴地为止,两腿宜挺直,头与肩部 平,约半时许,再舒身休息。此功练有成绩之后,再练翻把,即 俗称之拗元宝。而练习之法,乃将身向后翻转,亦以两掌贴地, 身成桥动式为止。其次是练习左右拗折,练成之后,身体可变 柔软;腰腿各部,尤灵活异常。盖筋络伸缩之力,较寻常人为 大,然后更习拳腿,无所不宜。

柔骨功为少林寺72项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软功内壮功 法,属内壮之主功,这是本门锻炼腰腿功夫的最佳方法。拳谱 云:“肩宽腰细,久练之功;吸腹柔腰,必精技击。”练功之时,务 求腰部柔软如棉,则练拳之际才能起顿得势,且颠起倒插,运 用自如,踊跃挪移,俱能应变。又云:“身之枢轴者腰也,况力皆 从腰出,气亦由腰所运;一屈则气阻力闭,上下不能相通矣。” 拳谚曰;“气是腰之源头,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均说明 了腰腿部在少林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腰部在少林武功 的攻防运用中,其重要性很为明显。如技击中,对手用冲拳向 我胸部击来时,我方只要稍把腰部一拧,使躯干部侧移,就可 使对手击来之拳走空。如进行反击,也不需上步,只要将腰拧 回即可直击对手,这就是身法在技击中的应用。

柔骨功即俗称拗腰折腰之功夫。为学武者必须先练习软 功夫,使周身骨节柔软,身体轻灵,免除生硬牵掣之病,是使筋 骨利落之法。此功练前,可用木桶盛以开水,上盖白布,待其稍 温,习者可仰卧桶上,使热气蒸腰,功法进步较速。

(3)少林轻气功

少林寺僧长期行坐禅功,虽可修心养性,但也有于身体不 利之处,内经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寺僧对此 深有体会,故使内气功逐步向外气功演变。在少林诸功夫中, 轻气功是少林武功的高层功夫。早在北魏时代的稠禅师就能 一跃至梁,踏墙横行,可见少林寺僧的轻气功夫始起之早。自 唐至清,历代都有轻气功高僧和高手。拳谱曰:“少室轻功艺中 精,苦练千秋功能成。动则随气脑为帅,意领丹田虎力生。足 吊铁瓦跳沙坑,腕环铜钥踩金星。怒发一声四尺高,弃金如云 飘九空。”轻气功,又名超距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内外 功夫之软功内壮功法,是一种专门锻炼人体蹿跃纵跳和快速 进身击人的功法。

在本门武功中,轻气功的练习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飞毛 腿功、纵身术、流星步、轻身术和梅花桩。

飞毛腿功

少林寺清代著名武师贞俊大师,在轻功方面很有造诣,为 诸代轻功高手的高手,他6岁入寺,拜著名武师智纯大和尚为 师,专门学武,尤擅轻功。从8岁开始就依照师父的教训,在两 条腿上各缠半斤重的铁瓦,而且每天早上四更便起床,在千佛 殿跳越脚凹,并反复将48个脚坑跳10遍。每天晚上夜深人静 时,重跳7遍。无论晚上睡觉,还是田间劳动,都不去铁瓦,到 20岁时,载铁瓦20-30斤,但走路、练武仍然轻灵利索,步行 如风。去掉铁瓦就能纵步上房,飞崖越涧,用腿法击人,更是快 速至极,令人无法防范。

纵身术

练习时,可先在地上挖一个深3尺5寸的沙坑,在坑内垫 石沙一尺厚,使坑底沙面距地面约2尺半左右。练功者可身带 铁瓦或沙袋下坑,待运气后向上纵跳。其跳法是:起跳前先作 腿膝活动3-5分钟,然后再运气3循,并吸气、收腹,使气聚 丹田,两手则握拳抱于腰间(图3)。随后,可先抬左脚,后起右 脚,发气纵步上跳,跳出坑后前脚掌先着地。在全身腾空跃上 地面时,两手由体侧向前平展,目视前方(图4)。

稍停片刻后,两脚再同时离开地面,向后倒跳下坑,每天 早晨、上午和下午各练一次,每次半小时。如不能顺利跳出,可 在坑底再垫石沙半尺,如果能很顺利地跳出,可逐步挖深沙 坑。当顺利跳到4尺至4尺半,甚至5尺时,去掉腿上沙袋或 铅瓦,便可纵身上房,如果用脚击人,则所到之外无坚不摧。使 用铅瓦时,唯铅须泡造后方可应用,否则淤积血液,甚至溃烂, 且危及性命。其法是:以生铅入火烧之,使全体通红,乃放入猪 血中浸一昼夜,更如法烧而浸之者凡7次,则猪血渗于铅内,

其色变为青紫,则成死铅,然后再埋土中49日,使其火毒退 尽,方可应用。每隔10日或半月,将坑掘深一寸,身上之重物 加一两,其后坑掘愈深,铁沙加愈重,跳跃亦渐觉其难。习此 法,非3—5年,方可造绝境。

少林武术传统“十二型”要求起如猿,落如鹊,轻如叶,而 要达到这些规范化格式,必须加强“纵身术”等跳跃轻身功法 锻炼。通过数年、数十年持之以恒的轻身功法锻炼,可以使人 体内潜在的巨大腾跳功得到超常发挥。

流星步

流星步是少林轻功之一,系紧那罗和尚所传,特点是起足 行路,形如流星,快如疾风。有歌诀曰:“那罗传下流星步,起足 如就蛇窜路。形如流星串天河,快如疾风霎间度。僧采药蹬五 乳峰,眨眼望背无踪影。香客问师何神法,僧曰少林流星步了 流星步的基础功法是裹沙袋和缠铁瓦。初练者可两腿各缠一 条,每静卧或入睡时解下。练一月后,逐渐增裹沙袋数量,然后 转入练跑,每日早晨练跑5里,逐渐增至20里,日久成功。

练流星步法切记十禁:其一禁常坐卧,以避气滞病;其二 禁裹袋紧僵,经脉凝郁;其三禁卧睡带袋,避伤内气;其四禁疮 疸缠袋,免肢疾恶化;其五禁饱后练功,避伤断胃肠;其六禁七 情逆盛,避伤脏腑气血;其七禁急于求成,避劳极伤筋;其八禁 贪色多酒,避伤败精气;其九禁志而中衰,避半途而废;其十禁 恃技非为,避败坏少林宗风。

流星步,又叫飞行功或夜行术,也称陆地飞行法,更名千 里独行。关于此功的练习要点,少林前辈有言:此功为轻身功 夫之一,盖练行走功夫也。练此功法者,宜持之以恒,而不宜急 切从事。功成后,如与飞毛腿功、纵身术并进,则飞檐走壁能于 瞬间击人,至此称绝矣。

轻身术

轻身术是一种专门锻炼人体敏捷轻飘的功法。关于此功 的练习要点,前辈高手有言:轻身术功夫最不易学,盖以吾人 百斤之体,而欲使如蜂蝶之息枝、飞燕之穿帘,又何等为难也! 而且功成后持此以往,虽草上飞行,雪中来往而不露痕迹,即 所谓登萍渡水、踏雪无痕者是也。但此种功夫非习10余年,不 能完其大成。

初练时置7石巨缸,满盛以水,习技者于缸沿行走,即技 击家所谓“跑缸边气同时需背负铁沙袋或铅数斤(需以猪血浸 之)。如是半月或21天,将缸中之水,取去一大瓢,而身上之铅 或沙,则增加一小块,或数两,依前法练习之。更1月或21天, 去水而加铅或沙,至缸中水尽,铅或沙5斤为度,已能于空缸 之沿,周围行走时,复换缸为大簸算,其中盛满铁沙,在簸萝之 沿,沿法练习。亦将铁沙逐渐取少,至剩空簸算,而人能行走其 上为度,即犹未臻大成。还可铺细沙成甬道,厚至尺许,上以牛 皮纸覆之,人行其上。初时固足印显然,迨后渐无,乃按日取去 一纸,纸尽沙现,行走其上,沙土不扬,而足不着印,其功始完 全成就,然习此种功夫,洗腿药水,即以地骨皮、食盐各等量 入,煎水乘汤热洗之,则血气融和,皮肤舒畅。

梅花桩

梅花桩亦为少林72艺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软功内壮功 法。是一种专门锻炼身体敏捷及步法轻灵的功法。通过梅花 桩功法锻炼,既能增长下盘的实力,又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是少林武术中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法。练习梅花桩的难处在 于桩的面积小,人在桩端上面必须以脚的前掌踩踏,稍一不稳 就掉下来。同时,由于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每一动都必 须恰合分寸,否则一失足或一失手,不仅会掉下桩来,还会因 四面皆桩而发生损伤。正因为它的难度大,危险性也大,技巧 性也就要求更强。关于此功拳家有言:功成之后,最宜临机应 敌之用,且此功除跳跃外,眼力最为紧要。并且身段活泼,腿步 轻灵,与人交手,可使人捉摸不定,乘隙取胜。

初练之时,不必上桩,可于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 每朵距离2-3尺不等。每朵5个圆圈,平均距离一尺,布定梅 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实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之。练者 可立于中间一朵之实桩上,立时只一足,而且着力于足尖,作 独立之势。心中亦须自定跳跃之程序,但最好命一人在旁喊 叫,依其所喊之桩走去,不过每一朵上之虚桩,需力避不可跳 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正中,切不可稍偏。稍偏固无 妨,但上桩之后则立足不牢而跌下,即不跌下,身体亦必摇晃, 受制于敌。初练时宜先于一朵花的4个实桩上来回往复练习, 然后于两朵8个实桩上练习,练至在平地梅花中能无往不宜,则可以上桩。

桩以竖木制成,长3尺半,直径2寸,按所画之形植之,入 地2尺,每朵虚桩另制,钉入地中,土亦松软,踏上立时倒跌, 但此虚桩立于何处则不一定,所以练者需暗记,以免误事。布 桩之后,再依前法练习,至能纵跳自如,出腿稳固之后,再将桩 逐渐加高,直至桩高3尺。另外,在练习时能带沙袋或铅瓦最 好,如此3载纯功可成。

(4)少林铁腿功

拳谚曰:一力胜十会,一巧破千斤。”这是对力量的精辟 概括。对于技击而言,功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攻防动作的效 果。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的一记看似费了九牛二虎 之力的腿法踢中对手后,往往对手无甚反应;而一个少林高手 的一记腿法虽看起来轻松平常,但其杀伤力却足以令对手皮 损骨折,应声倒地。显而易见,技击中的双方,如其它方面相 同,那么谁的功力略胜一筹,谁就能占据优势。特别是具有硬 功的人的肢体,具有更强的抗击力和摧毁力。在格斗之中,如 一方的肢体抗击能力差,那么他就吃不消对手的拳脚重击,就 会在对手的凌厉攻势下迅速溃败。如其拳脚摧毁能力差,不但 击伤不了对手,还会伤害自己的攻防“武器”,所以硬功夫在技 击中具有至高的地位。

据少林拳谱秘抄本记载:古刹寺院每到夜间万物入静时, 寺院的武僧们个个精神振奋,纷纷奔向佛殿、法堂研练武功。 殿内明柱上挂着沙袋,北墙边矗立着桩桩木人,东西两侧木架 上放着排排沙斗、铁沙斗,武僧们在教头僧的指导下,苦练插 沙、插铁沙,有的挥掌狠打木人,还有些僧人以坐虎之势劲走 心意把。经过10年如一日的艰苦磨炼,有的可单指钻墙成洞,有的踹石成粉,有的可双臂折断梁柱。因篇幅所限,仅介绍“铁 腿功”如下。铁腿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之一,属阳刚之 劲,是一种专门锻炼踢击力量、速度和硬度及杀伤力的有效功 法,其练习步骤是:马步桩功、千斤脚与铁板脚,现分别介绍如 To

马步桩功

在少林武术中有“未习打,先练桩”之说,如能于马步熟练 后练习,则能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故此,少林寺僧都非常 重视“马步桩功”的练习。现在少林寺千佛殿里的48个脚坑, 就是当年少林寺僧站桩、试力所造成的遗迹。

“桩”是指一头插入地里的木棍或石柱。而少林武术中的 桩功,取其“桩”字扎实、牢固、稳固之意。拳谱云:“练桩步之 法,不唯增长腿足之力,且使气血下行,充实筋骨。以故无论足 掌之前后,踏于何地,虽立于垂危狭小之处,而推挽不可稍移, 有如桩之栽于地中者然,'关于马步桩功的功法效果,《少林拳 术秘诀》一书中有记载: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以身之上下伸 缩为次,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效 果。究其练成功时,虽足二寸在悬崖,而坚立不能动摇也,以上 乃练足之法。盖寻常未经练习之人,则气多上浮,故上重而下 轻,足胫又虚踏而鲜实力,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木,应手 即去,此气不练所致也。故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着。苟 能于马步熟练纯习,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技,均 可以日月渐进矣。初练马步时,腿足腰肾极至酸痛,反觉其力 减退,此名为换力,凡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

在桩功中,桩力韧劲含蓄,不刚不柔,发之无形,碰之崩 塌。故站桩中求力,形慢实不慢,歌曰:“桩功不动法无形,静态里边大力生了而且“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因为腿脚 是技击中整个身体的支撑点,如果步不稳,即使不被对手击 倒,也易由于自己在运动过程中控制不住重心的平衡而不打 自倒。因此,无论是纵跳腾扑或是进身击人,下盘都必须稳如 泰山。通过桩法锻炼,不只是为了增强腿部的力量,提高弹跳 力和脚趾的抓力,锻炼少林武术中的底盘功夫,而且是为了避 免血气上浮而导致的上重下轻。少林武术中所要求的动如涛, 静如岳,站如松,重如铁等规范化格式,也都要从桩功中求得。

练习时,至少每日站马步10次,每次10分钟起,逐渐加 长,次数逐渐减少,直至站马步至1个时辰,而不喘不汗,则第 一步功成(图5),在练习时,如觉力尽,则可散步以解其困,待 气力复原后,再依法练习。此时两腿之力,决非寻常人所及。之 后,可将10斤重的两块石板压于两膝上(图6),然后每隔3 月加10斤;,直至两腿能各承50斤巨石,并能站半个时辰为 止,则第二步功成。此时,两腿之劲,不下千斤,竟如铜浇铁铸 生根一般,虽多人推挽,亦似蜻蜓之撼石柱。

关于此功的练习要点,少林前辈有言:此功属桩功中之主 法,专练足劲之一种秘术。所以有此名目者,极言其练习此功 成就后,有如石桩之植立,纵有大力之人,亦难摇撼也。况且练 武之人,足劲实为重要,即脚无劲则步不稳,步不稳即取败之 道。且功成后,虽多人推挽,鲜有能使之移动分毫者。至其两 腿之坚实,尤足使人惊骇,唯练时困苦万状,甚于别种功夫,所 费时日,亦较他种功夫为久,故学者非有耐苦持久之精神,不 易成也。

千斤脚

“千斤脚''主练下盘踩踏力。有歌诀曰:“大仙一跺脚,地陷 三尺多。夜叉一起足,巨石飞七尺。三年见成效,铁脚铸大半。 一脚跺石烂,擂台更英贤。我足踏他足,足下肉浆遍。此乃千 斤脚,功出少室山。"据此,千斤脚的威力便可推想而知。此功 在打擂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如在打擂中寺僧常用的鸳鸯脚等 脚法,都是用腿法制人,以奇、狠取胜。其练法如下。

初练时,立正站立,气沉丹田,并下注足心,然后抬腿发 声,狠跺沙包(图7、图8),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练200踏。

之后,可改练脚踏土块,照例先气沉于丹田,然后发声猛 踏土块,每日400踏。

最后,可改练跺砖块或石板,此方法难度大得多,因此需 有恒心。在练习中,可先把一块砖放平,然后抬脚运气并发声 狠跺砖块(图9、图10)。每日练习2次,每次300跺,依此苦练 1年,可脚断5砖。如果用于击人,则所到之处骨节如糜。至 此,则少林“千斤脚”功成。

千斤脚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招内外功夫之外壮硬功,是 一种专门锻炼腿脚力度和硬度的功法。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 可因贪功,操之过急容易损伤肢体。另外,此功还可发展手、 眼、身、步的协调性,而且对于培养练功者的正确发力姿势和 攻击劲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功效。同时也能培养练功者的吃苦 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铁板脚

在少林武术中,“铁板脚”主练上、中盘蹬踹力量,因运用 腿法不仅仅是为了攻击对手的腰腹及腿部,主要是攻击其头、胸部,从而“一招必中,中而必杀。”有歌诀曰广少林铁板脚,锐 气贯金刚。一年出功就,一脚头开花。威在一刹间,风从脚中 生。一日六百次,莫惧腿受伤。终成铁板脚,啪声断木桩。肉 腿成铁杆,横扫百桩折。擂坛成巨人,英雄上红榜了

其练法如下:

先埋木桩于地中,上露约一人高;然后运气于两足,并交 互踢之、踹之(图11、图12);初时颇苦,但日久会渐不觉痛。半 年后,如碗口粗之木桩则能应声而断;如此时用脚踢人,则无 不应声而仆,且骨碎头折。即使穿上防护用具,也好比是脸上 贴层纸,根本没有用。最后,可改踢更粗大的树木,起初也如蜻 蜓撼石柱,不见其效。但持续苦练一、二年后,则腿之到处,枝 头树叶会随之震动,继而树干亦会受到震撼。至腿法炉火纯青 时,则腿到处,树木摇摆,似折断一般。至此,少林铁腿功已全 部告成,共需时3个春秋。

(5)少林铁膝功

铁膝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硬功外壮功 法,属阳刚之劲。拳谱曰:“下盘之门户在膝,宜平分内里,不可 外开。”膝之为用,在能使足稳步健,调剂前仆后跌,盖因膝为 大、小腿之中间枢纽。且能运腿部之力,达于足掌。使全体重 心坚固,地盘不摇也。其练习之法,膝向前屈,不过足尖前,以 防重心前倾,但不精于武术者不易行之•拳谚曰:“手起撩阴, 脚打膝分,膝起望怀,肘发护心。足随手起,手随足落”等等,均 说明膝部在技击中的地位和作用。

膝技是人体用膝部克敌制胜的攻防技法。因参加这些活 动的肌肉有一些大肌群,同时还借助于胯部的推力,所以动作 快,力量暴,易将对手致残。故歌曰:“膝打要害能致命,好似猛 虎入羊群,两手蔽目云月,屈膝抬腿命归明。”如再经过硬功 锻炼,可加强膑侧韧带的坚固柔韧性,功成后,一对膝盖与铁 铸无异。

其具体练法如下:

铁膝功之练法,先盘膝而坐,并固握两拳,向膝盖上击之 (图13、图14),并击72次之后,则撒开双拳,用掌心紧按膝 头,向外向内摩36次,更由内向外摩36次,摩毕再击,其数同 上,如此摩击各9次而功毕。每日可在起卧之前,行功各一次, 半年之后,膝骨已渐坚实,可以改用木桎。桎头两个,其大如 拳,或作鼓形,或作球状,并装以粗藤之柄。在这里,其柄所以 必须用藤之故,乃取其硬中带软。而且,两桂可同时并击(图 15),亦72下,然后依上法揉摩9次,功毕,如此更练一年,则 膝盖已更坚实,故可以改用金属锤。锤之大小,与木桎等,每个 约一斤至斤半,更以前法练习一年之后,则铁膝盖之功成。

练习本门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以神功为造诣之 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参贯禅机,超脱生死恐怖之域。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而且,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 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制敌之法。在少 林武功中,练气和养气虽同于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 无形之别。再者,养气之学以道为归,以集义为宗法;练气之学 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主旨,以刚而柔为极致。 及其妙用,则时刚时柔,此即所谓刚柔相济,虚实同进。

练气,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待足坚强则练 手法。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令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手颠,则 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如此用力久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之 血气遂活泼凝聚,任练者施用而无碍。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 君。所以言力者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 其力必强。但呼吸有四忌,为前辈经验之总结:其一,忌初进时 太猛。即初时以呼吸49度为定,后乃缓缓增加,切不可一次呼 吸至百度之外;其二,忌尘烟污染之地,即宜于清晨或旷野行 之,晚间练习宜在庭户外,不可紧闭一室中;其三,忌呼吸时以 口出气。且初呼时不妨稍以口吐出肺胃之恶气,以3次为主, 然后再使气从鼻孔出入,以免污气侵袭肺部之害;其四,忌呼 吸时胡思乱想。因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如思想 散弛,气必凝结障害,如此长久成气滞之病,所以学者不可不 慎。

练至成功时,则周身筋脉灵活,骨肉坚实。洪惠禅师曰:呼 吸之功,可以使气贯周身,故有鼓气胸肋腹首等处,令人用坚 木铁棍猛击而不觉其痛苦者,此即刚柔变化二者而已。而且大 凡各宗派法门千差万异,虽各有其专家独造之功,而刚柔变化 之深浅,即上中下三乘也。上乘者,运柔而成刚,如焉然临敌, 随机而动,变化无方。敌之遇此,其受伤而不知其何以伤;如此 神龙夭矫,莫测端倪,此技之神者矣。但柔而成刚一段功夫,非 朝夕所能奏效,此上乘技术也。那么,所谓中乘者是别于上乘 之谓,因其流于强使气力,故刚柔无相济互用之效,或用药力 或用猛力等,强练手掌臂腿专技而不辞痛楚,遂致周身一部分 筋肉气血由活动而变为坚凝死坏,如其与人搏,寻常人睹其形 状则生畏惧之心而不敢与较,但如遇上乘名家,则以柔术克 之,虽刚亦何所用。此刚多柔少之所以非上乘也。至于专使气 力,出手不知师法,动步全无楷则,即昧于呼吸运使之精,复不 解刚柔虚实之妙,乃以两臂气血之力,习于一拳半腿之方,遂 自命个中专家者,此下乘之拳技。从此观之,以刚柔变化能达 于极品者,为上乘;至于一拳一技之微,有刚而无柔,专从事于 血气之技者,为下乘。

第四节少林十二绝命连环腿

限于篇幅,仅介绍“少林六十四路开门腿法”中的12套腿 法,这也是少林所有腿法中最凶狠、最实用之绝招性上盘攻击 腿法,是少林先辈实战经验南总结,故望习者在运用时一定要 谨慎,切勿滥用。

实战腿法的歌诀曰:

少林拳法腿为首,练成真功飞云走。

能破铁拳传阵势,能助肉拳开天喉。

想飞必须先练走,切莫忘记腿功头。

少林武功重在脚,弹踢窿扫括合成。

倒踢侧踹发劲猛,扫腿旋风一霎时。

苦练腿功三白天,打遍好汉身自然。

七十二艺不出脚,步步为菅腿法奇。

苦寒不被虚言玄,少林腿法为艺源。

两腿练就如铁棍,群敌被击面前天。

在少林武术中,有踢、打、摔、拿、跌五大技法,踢所指的是 以脚尖、脚踢、脚掌、脚内侧、脚外侧、小腿内侧、小腿外侧等部 位防守或是进攻的技击技术。在技击中,适时而恰到好处的腿 法,其威力是相当大的。实战中,用腿击对手显然比用手肘更 占优势,在连环运用时,对人体上、中、下三盘均可攻击,上可 踢击头胸部,中可踢击腰腹部,下可踢击腿脚部。因此,少林武 术很重视腿法和腿部的基本训练,少林武术中的腿法有几十 种,并以弹、蹬、踹、点、错、勾、踢等腿法为主。这些腿法皆可上 下左右使用。而且各种腿法结合使用,不同进攻路线的互相变化,还可以组成许多击法。但如平时不加强腿部训练,在具体 运用时就会出现既无速度,也无力度的现象,加上起腿前预兆 明显,支撑腿不稳固,又不能快速回收,往往被对手抄抱而摔 倒。所以,凡练习少林武术的人,无一不注重腿功的锻炼。

少林12绝命连环腿主要指用同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攻击对手,使对手没有防御连续攻击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又无 法逃脱,从而处处被动,处处受制,最终被击倒在地。在实践中 使用少林12绝命连环腿,除掌握基本技术外,还要掌握好两 人间的距离、进攻的时机和速度,并在快速的击打中不断地变 化招法,同时准确地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和空当部位,才能发 挥出威力。少林12绝命连环腿法是单个腿法的发展,单个腿 法是绝命连环腿法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时,必须经过单 个腿法坚实训练,否则易出现力点不准,劲力不足和华而不实 的弊病。而且少林12绝命连环腿击法的各个组合,都是在技 击中随着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准备的机动反应,是武术前 辈在实践中使用腿法的经验总结,它和拳法的组合“套子”一 样,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意义,常使对手防不胜防。因此,为了在 激烈的攻防搏斗中取得主动,一定要熟练地掌握好少林绝命腿法。

浏览1,1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