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最 青春、最诗意的声音吟唱着华美的诗篇。在诗歌一样的文章里,他常常 想象一些遥远的地方,因为遥远,才能培植美丽;因为遥远,才能产生 莫名的忧愁。
距离产生美,年轻的李小龙也同很多人一样畅想远方。因为陌生, 有了探求的欲望;因为欲望,有了探求的勇气;因为勇气,远方不再是 到不了的地方。
彼岸有春光无限,彼岸有歌舞升平,用博大之心做舟,以高远之志 为篙。彼岸,不再遥远……
李小龙活跃好动,选择了远方。崇拜尼采,渴望超人。他是华裔学 生的保护神,容不得被洋人凌辱。若要回顾李小龙的成功历程,我们没 有任何理由忽略甚至割裂他在美国西雅图那段时间艰辛的创业历程。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拜叶问、学咏春拳、创立截拳道,还是下文我们 将展示的经典影片,这个初出茅庐的精瘦男人此时开始慢慢揭开了其并 不神秘却意义非凡的创业序幕。
有真本领才能鼎立于世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做任何事最终都要靠自己的真 本领。生存的本领不会与生俱来,它需要从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 获得。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也常常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 是没有担任官职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 道的本事。”
“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可见一个人要有长足发展,应 该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李小龙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这 和其出众的本领是分不开的。
但是,一个人的真本领,又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具备的,李 小龙当年就为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领,经历了曲折。
李小龙漂洋过海,踏上了他的出生地美国西雅图,在全新的 环境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讲,是西雅图这样一个
社会环境,改写了李小龙的人生之路,是西雅图造就出一代武学 宗师和功夫影帝。但李小龙的成功与其初到西雅图时想尽方法, 积极快速地融入西雅图社会,在各种困境中奋力拼搏是密不可 分的。
初到美国的李小龙,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找一些零星的 活干。他在香港,生活上完全依赖家里,所以,他尽管有强健的 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仍不能使雇主满意。
李小龙只是粗通英语,这也成了他生存的本领。所以,他求 职的范围只能在华人聚集区内。他好动的性格却驱使他四处游 逛,他跑遍了旧金山,以期不久能进入真正含义的美国社会。旧 金山的繁华远非香港所能比拟。那时香港仍处在经济腾飞的孕育 阶段,虽也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在繁华景象后面,是大片破 旧拥挤的贫民区。
旧金山最引为自豪的是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李小龙站在这 座桥上,倚栏眺望碧蓝的大海。在大洋的彼岸,是香港,他由此 想起他那“望子成龙”的父母。于是,李小龙决定洗心革面, 发奋自强,做出成果来证实自己是一条龙!
1937年7月7日,金门大桥落成后,已有三百多人从这里跳 海轻生,所以这座桥又被人戏称为“杀人大桥”。李小龙在一张 陈旧的华人报纸上看到,一个富豪的儿子,18岁时就读著名的 加州大学,前途坦荡光明,却因“厌倦人生”而跳海自杀。李 小龙很不理解这位青年的行为。美国是个自由而富庶的社会,充 满了机遇,充满了希望,成功者的神话层出不穷,到处流传。李 小龙渴望成功,尽管眼下他连生计都成问题。
李小龙在美国旧金山,干得时间稍长、而且稍有点起色的职
业是教人跳“cha-cha” (恰恰舞),他的收费低廉,学员稀少, 这与他精湛潇洒的舞技很不相称。在香港,他是跳舞作乐;可现 在,他却以舞艺权做维持生计之手段。美国人不鄙视从事任何职 业的人,然而李小龙却总觉得有些无奈。
3个月后,李小龙去了西雅图。他跟住在旧金山市区并代表 照顾刚到美国的他的文世伯合不来,同时,他对自己所处的境况 非常失望。
后来,李小龙总结了这次教训,他认为,大凡事业有成的 人,都有自己过人的本领,而这些本领,恰恰是成大事者必须具 备的能力。一个人若要做出一番业绩,就要注意在平时培养自己 这方面的能力。从李小龙后来的奋斗史可以看出,他具备别人所 不具备的本领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左右大局的谋划能力、 游刃有余的交际能力、独具慧眼的预见能力等。
真本领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本领又是能力的综合体,一 个人所具备本领的高低,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完成任何一项活 动都需要人的多种不同的本领。.
社会在发展,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一个人没有一技之长, 不具备一定生存本领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具有过人 的本领,才能出色地完成有关的任务。因此,年轻人要努力培养 自己各个方面的本领,使自己在社会上、在工作中都能成为一个 坐能坐得稳、行能行得快、成能成得大的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能力的培养,具备做事的 真本领,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堪当大任,出人头地。与此同时,我 们还应该具备一种时时警觉的危机感,要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能 力,将来都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所以我们就要从现在做 起,勤奋好学、苦练本领。事实证明,社会不会埋没人才,是金 子最后光彩必然显现于世。
在逆境中崛起
面对逆境,有的人消极沉沦,萎靡不振,走向失败;有的人 却在寻找出口,努力拼搏,获取成功。培根曾说:“幸运固然令 人羡慕,但战胜逆境则令人佩服。”逆境和顺境往往并不能决定 成功的归属,遇到顺境固然可喜,但是,在逆境中磨砺出的坚强 毅力则更令人钦佩。
李小龙在美国西雅图的人生之旅可以说是“由生到死,再由 死到生”,但是,终究还是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否极泰来”。
李小龙带着些许的兴奋与好奇,来到美国西雅图后过得充实 而又趣味横生。
李小龙来美国乘坐的“威尔逊总统”号离开香港后,并没 有直接横渡太平洋,而是转道向北,首先前往日本的神户、 横滨。
李小龙出生在日军侵华的年代里,少年时期与日本人也有过 接触,这个民族的柔道、剑道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 是,直到邮轮停靠在神户、横滨岸边的时候,他才真正见到了日 本。这是一个什么都稀缺的国家,唯独不缺拼劲。短短的十几 年,日本就从一个满目疮痍的战败国中走了出来,日本人也以一 种积极、隐忍的姿态开始重建国家。
李小龙面对陌生的城市,他站在高高的船舷后,驻足良久,
最后,他选择呐喊,尽管岸上的人们听不懂他在喊什么,但是他 仍旧要喊出来,因为那是他的声音,他的情绪。他要让所有认识 的不认识的人都听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少年正在呐喊,因为他十 分激动,他突然想明白了,任何迷惘和彷徨都是暂时的——苦不 苦,看看日本人;难不难,看看日本人!
日本人为什么能在逆境中奋起,中国人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一 点?我李小龙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一点?终究有一天,我要让全世 界都知道,那个呐喊的人,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名字就是—— 李小龙!
邮轮再度起航,离开了寒冷的日本,前往火热的夏威夷。这 段旅程是轻松而愉快的,李小龙已经走出了当初的迷惘和彷徨, 继续与船上的乘客聊天、交谈,即便只是一些美国唐人街的琐碎 小事。李小龙知道,自己到美国后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很有可 能和他们一样从最底层做起,所以,此时多了解一些美国华人的 生活,多掌握一些可供谋生的信息,都是有益处的。
李小龙来到美国后身上仅揣有100元美金。他不想依赖家庭 的资助,只想凭自己的体魄意志在美国站稳脚跟,半工半读完成 大学学业。他在香港拍电影赚了不少钱,他从来不挥霍,大都由 父亲为他储存起来。他没有动用这笔钱,他想完全自立。
李小龙在离开香港前,父亲李海泉给他一个住在旧金山市区 的朋友文世伯写了一封信,让他代为照顾刚到美国的李小龙。李 小龙办完相关身份证明后,就去拜访文世伯,顺道在旧金山等待 大哥李忠琛。李小龙找到文世伯的住处后,发现父亲的这位老友 身体状况非常差,连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更别说照顾他人了, 于是就有些灰心,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文世伯岂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他既没有托人帮李小龙找工 作,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而是劈头盖脸地给李小龙泼了一盆冷 水:“在香港,你李小龙是小有名气的童星和威震街坊的小霸王, 还有个走到哪儿都会有人给面子的父亲;然而,现在是在美国,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过去你做过 什么,有过多少风光的经历。在美国人眼里,你李小龙就只是一 个来美国'淘金’的中国小子,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穷小子。在 美国,一切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换来,没有人能帮你、照顾 你;如果没有真本事,即使你饿死了,也只能落得与臭水沟里的 老鼠为伍的下场,没有人会同情你。”
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总是如此之巨大,生活会把一切美好的梦 想都打得粉碎;它露出狰狞的笑容,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个想要成 为主人的客人,然后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吞噬。在很多人看来,文 世伯是冷酷无情的,然而他说的都是实话,那才是真正的美国社 会,才是李小龙真正将要面对的现实。文世伯作为李小龙父亲的 朋友,他给李小龙提供住处已是仁至义尽,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 多;作为一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人,文世伯能够在李小龙开 始美国生活之前就把这些对他讲清楚,让他对未来有一个清醒的 认识,恰恰是十分必要,且十分坦诚的。
其实,文世伯这么做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从李小龙的神 情举止上看出了李小龙是个心高气傲之人,这样的脾气对他在社 会上谋生绝非好事,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杀杀他的傲气,免得日后 吃亏惹麻烦。从这一点上来说,文世伯是用一种比较残忍的方式 在帮助李小龙,这种方式十分有美国特色,也最终激起李小龙的 斗志。
后来,李小龙在美国站稳脚跟,他自己总结说,在逆境中的 崛起会让一个人走得更稳更远,因为,逆境磨炼了你的意志,增 强了你的耐力,培养了你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试想,像李 小龙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能逾越的高山,还有什么困难能挡住 他们前行的脚步呢?正如孟子所言,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 业,“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这样之后,才能“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当你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怕,挺过来,战胜它, 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你就获得了成功!
浏览4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