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少林拳法中,熊形功法形似简单,但要将惰性的惯力 做出,却不是一件易事。而且如过于求力而躁进,会身僵力拙, 这是熊形功法练习中容易发生的一大弊病。所以,力应由松中来,初习者更应牢牢记取。熊形功法在实战中应用时,必须具 有强大的动力作为条件。尤其在实际交手时,不管对手招架与 否,我一击拍下,必须将其间架打散,将其击倒。如对手在我正 面,并以右拳向我头部击来时,我在其右拳将到未到之时,便迅速向左拉出一步,右脚随进半步,同时以左手向自己头部中 线处运动,指其进攻之右小臂,右脚此时则踏入对手中线,且 腰背发力,猛然攻击对手之面部或胸部,使其如受重物猛击一 样震动全身,倒地不能再战。如对手以防御手段对我,我则应斜步侧进,直插对手侧面,然后变向回步,以双手保护自己中线部位,同时用足直接击向对手中盘要害,而不管对手如何招 架。即要有碰到什么,就击碎什么的精神和气势,必能将对手整体击翻、跌出,此功是功力致胜的典型。
第四节基本打法
南派少林拳的实战搏击,强调头、肩、肘、手、膝、足、胯的 相互配合,即周身是功,遍地为拳,“一枝动百枝摇,一动而无 所不动”,上中下三盘一起进攻,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为打 击敌人的武器,并随招而动,就势而发,或拳打脚踢,或肘顶膝 撞而无所不用,就如狂风卷地一般,势不可挡。本文中介绍的 是基本打法,可“拳本无法,动即是法气也就是强调技击中不 要使用固定的招法,应顺其自然,随机应变,注重本能,有感皆应。因招法不是有限、固定的,在技击中只要一出手就是招法, 重要的是一出手定要给对手造成伤害。在技击中,双方的速度 都极快,且变化多端,那种固定的招法在实际对抗中是根本不适应的,况且固定招法是由一组连续的动作所组成,这一组动 作既有攻,也有防,故它只适应某一单一的情况。练中国武术 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好多招法在技击中都使不上,这固然 有习拳者本人的因素,但也说明这些技法本来也不实用,不符 合技击规律。南少林拳便看到了固定招法的这一弊病,而破除招法,顺其自然,但对抗中处处有法。南少林的这一技击原则, 完全是由当时双方的情况而凭本能做出来的。
在南少林拳的技击中,拳手的技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力量、速度、步法、精神、气势等等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样一种腿法,有人内劲惊人,打出去势不可挡;力量小的人, 就没什么威力。因此练拳不练功等于白练,有了深厚的功夫, 在不违背拳术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就能 在搏斗中取胜。应该注意的是,拳术中的技击法都是前人在技 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南少林拳在初级阶 段必须有间架配备,而且需守中用中;在中级阶段就没有固圣 间架了,但还应守中用中;到高级阶段在技击中则身无定向, 脚无定位,周身各处似弹簧,有感皆应,全身处处都可击人,等 发展到最高境界,则不论行住坐卧,自己不用思索,似在有意 无意之间,一触就能将人放出丈外。因此习拳一定要苦练功 夫,功力是最重要的基础,功力越深,所遵守的法则也越少,因 而也更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本能。
(―)头打(蛇拨草)
在南少林拳中,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由于颈关节的 结构所决定,头的灵活性强,活动范围广,拳家们以头击石的 惊人壮举证实了头的功能颇大。拳经曰广头打起意站中央,浑身齐到人难防;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91),我先以左蛇形手 扑敌面门以引敌出手封架(图92);接着,我在与敌搭手的刹 那间将右掌.由臂下迅速穿出,以斜拨劲将对手之封手拨至外 门;然后,在右脚垫步带动左脚践步,与身体扑入敌中门的同 时,用双掌握敌大臂,回拽扑压,最后猝然弓腰,以上下合力, 同时撞打敌面部(图93),如此,敌必倒仆丈外,非死即伤。
2.技击要领
此法适于近身短打,但要准确而有爆发力,目的要明确, 且忌盲目性。撞击时要用我头的坚硬处去撞对手的鼻、眼、太 阳穴、下巴等薄弱处,从而一招制敌。运用时应注意做到神在 手前。平时练功之时,便要假定虎豹当前,蓄势对搏,力争生 存,并如临大敌,有你死我活之感,即进行“无人若有人”的训 练。如此练习,在技击中才能做到“有人若无人”,并如入无人 之境,纵横自在,制人而不制于人。
技击中运用头技时要求身形中正,肩胯要活,手法刁钻。 技击中要求立身中正,即所谓的“立身须中正方安舒支撑八 面。”在这里,脊柱是人体枢纽所在,只有脊柱中正,才能不失 重心,放人发力时才能做到“力由脊髓发气胸窝要微有含蓄, 所谓形曲力直,如此用头击人,则浩气放纵,若入无人之境。
(二)肩打(熊出洞)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94),当对手先发起攻 击时,我以左蛇形手阻截其攻势(图95),并在与敌搭手瞬间 右手由臂下快速穿出,以步催腰劲拨带敌臂,同时左脚垫步催 动右脚猛踏敌前脚,使其吃痛而无法脱身,此谓之“手脚齐到 方为妙”。然后,我可于踩踏敌足的同时,左臂经敌面部向敌胸 部猛力劈入,左脚亦进至敌中门,并紧裹其腿;接着可痛然转 腰蹬腿振臂将敌打出(图96)。如敌强悍而未被击仆,则需猛 然左转身体,骤降重心,以身体的沉劲带动右掌的劈劲,以掌 心盖打敌面门,如此敌必受重创跌仆。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肩部的攻击不可松软无力,必须具备周身 的笃整之力,及浑元阔大的精神力量。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在 内功、试力等基本功上下功夫,再加以灵活的步法及身法变 化,使自己的肩头浑元无尖,空洞无为,无物不容,即对手的任 何攻势都在己方的控制之内。南少林拳经曰:“肩打一阴返一 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取,短快二字一命亡。”在应用时,肩不仅要松,而且要横,即前辈拳家们所说的“肩撑肘 横”。只有肩撑,才能形成自身的间架,力量才能出得去,否则 上臂贴身则对外力无化解能力,如此将变得被动无力,动转不 能。
(三)肘打(龙吊膀)
1.运用方法
从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97),对手先发起攻击,我以灵 活的步法身法迷惑对手或与其周旋,同时用左手以猴形勾手 式经敌臂上划圈向下拨敌小臂,将其攻击消解(图98);接着, 双腿猛蹬并和身扑进敌人防守内围,以腰胯劲带动手臂上挥, 然后用肘尖部猛砸其胸部或下巴等要害处(图99),敌若中肘 必倒地不起。此招须慎用。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肩部的攻击不可松软无力,必须具备周身 的笃整之力,及浑元阔大的精神力量。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在 内功、试力等基本功上下功夫,再加以灵活的步法及身法变 化,使自己的肩头浑元无尖,空洞无为,无物不容,即对手的任 何攻势都在己方的控制之内。南少林拳经曰:“肩打一阴返一 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取,短快二字一命亡。”在应用时,肩不仅要松,而且要横,即前辈拳家们所说的“肩撑肘 横”。只有肩撑,才能形成自身的间架,力量才能出得去,否则 上臂贴身则对外力无化解能力,如此将变得被动无力,动转不能。
(三)肘打(龙吊膀)
1.运用方法
从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97),对手先发起攻击,我以灵 活的步法身法迷惑对手或与其周旋,同时用左手以猴形勾手 式经敌臂上划圈向下拨敌小臂,将其攻击消解(图98);接着, 双腿猛蹬并和身扑进敌人防守内围,以腰胯劲带动手臂上挥, 然后用肘尖部猛砸其胸部或下巴等要害处(图99),敌若中肘 必倒地不起。此招须慎用。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对肘的要求比较多,首先肘要挥起以制造 动力,只有充分上挥,上身力量才能圆满,才能保持自身间架。 而且当砸下时要垂肘,才能使力量达于末梢,因肘骨先天就十 分坚硬,所以一旦击中对手,便可给敌以致命性打击。肘部下 击,简便实用,但对于未受过正规、全面技击训练者来说,正面 肘击技术无论在杀伤力还是使用率上,都比南少林其它打法 的威力要强出多倍。此外,拳手还应知道,肩关节是肘击力量 之源,如果肩关节韧带和肌肉欠缺灵活性和力量,不要说发挥 威力,就连正面肘击的动作也难完成。所以,练习肘击之初,不 应将注意力散至动作练习或借用腰力等较高深的练习阶段 上。假如肩关节及肌肉达不到灵活,所发出的肘击便会中看不 中用。在南少林拳中,关于肘法的运用拳经曰:“肘打击意占胸 膛,其势好似虎扑羊;横斜争项力要猛,左右摆拨不露形。”在 搏斗中,当对手屈身蛮力抱锁时,宜采用此战术,猛撞击对手 后颈或脊背。
(四)手打(鹰捉把)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00),对手发起攻击, 我用左手嗑封敌臂,使其攻势顿消,随后右掌外旋以刁拿敌小 臂前端(图1。1),牢牢地控制对手;然后,在进右脚踩踏敌脚 面的同时,以转身之力旋腰带手,猛力扑打敌之后脑颈部,在 此瞬间,转身、旋腰、带手、发气呼气、扑打要同时骤发,从而形 成强大的合力(图102),使敌不死即伤。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右拳下砸舒展大方,不要拘谨收敛。因为 开始练习少林拳时各种动作路线均未熟练掌握,故须先在大 的路线上练习,然后再逐渐体会内在的力量,即拳家所谓的 “听劲气也就是渐渐地以体会内在的力量为主,形则退为次 要,如此外形也渐渐紧凑。这就是本门中的“只求神意足,勿求 形骸似”的技击秘旨。在南少林拳中,关于拳法拳经曰:“手打 虚实人难防,上下左右变化忙;站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 下藏疽关于手法的防御,拳经曰:“勾手法别奇,五指撮一起, 五禽戏法妙,勾手出绝技。”又曰:“手之变化,决策于腕;玲珑 活泼,蓄引刚柔;擒拿点打,无不应顺;掌腕合窍,方能制人建 在搏斗之中,关于拳法的打擂秘诀,又有:“少林拳别具一格, 五指紧扣无缝隙;出拳就如蛇打滚,击拳劲发崩天地;上阳下 阴取一线,钻打并用武坛稀;一对铁拳除风暴,一双铜锤安社 稷。”
(五)胯打(豹撞树)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03),对手先发起攻 击,我迅速用右手劈压敌臂,同时右脚以刮地风式截击敌胫 骨,使敌疼痛难忍(图104),敌攻势必受挫;紧接着,我再进左 脚抢进敌中门空当处,并用双掌托敌两肋,右膝撞敌大腿内 侧,即以身体前冲惯势,加以豹窜劲将敌撞离我之身体,破坏 其重心平衡(图105);然后,将右脚落入敌中门,并转腰带胯, 晃身发声,猝然发劲以胯部猛撞敌腹、裆部(图106),将敌击 翻在地。在南少林的技击中,胯打是发挥根节劲,故其伤害力极大,敌被此一撞必仆地不起,而呼吸难继。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首先要紧胯,只有紧胯才能使上身更好地 得以放松,使全身有松有紧、松紧适宜,以达到“松而不懈,紧 而不僵”,周身能产生一种虚实无定的弹性劲来,以及放人时 能产生笃整之力。而且此技法不甚注重外形,因内在的力量已 掌握,故“听劲”灵敏,纵横自在,有感皆应。并因自身功力坚 实,所以击人时可不必考虑对手的位置及时机,而随时随处可 运胯发放对手。即已身若弹簧,一触即爆发。而且“滚动旋转 凭力点,抖放惊弹步摧人「'在南少林技击中,关于胯打的方 法,拳经曰:“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外胯好似鱼 打挺,裹胯抢步变势难疽'
(六)膝打(鹤独立)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07),对手先发起攻 击,我迅速用右手外封敌拳,使敌攻击落空(图108);随后,在 与敌搭手的一瞬间,右手猛力外旋刁带敌前臂,同时左脚迅速 插步于敌中门空当处,并用左手以下扑之势拍压敌后脑,迫使 其重心前倾(图109),从而为膝攻创造有利条件;上动不停, 俟敌吃痛稍顿之际,我即欺进敌中门,双掌如恶虎扑羊般抱拍 敌头下压,右膝同时迎劲上撞(图110),如此必使敌血流满 面,创伤惨重。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膝打的主要攻击方向是对手的中线要害, 即任脉部位。因为人体的重心通过任脉所在的矢状切面,故控 制了任脉,也就控制了对手的重心,使对手动转不能,陷于被 动地位。同样道理,控制了对手的任脉部位,即所谓的“用中”, 便可控制对手重心。撞膝要猛而有力;手臂、步法、身体与膝的 动作要协调一致,而且支撑腿要稳,提膝要猛。在搏斗中运用 此腿法时应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所谓“不丢”就是对抗中不要 丢开对手,自己撤回手臂,而是在撑住对手手臂的前提下用自 身的巧力化解之。“不顶”就是不要顶住对手不让对手进入,而 是要在抓住对手的同时让对手进入但又在我的控制之中,此 时起膝成功率才高。在南少林拳中,关于膝法的运用,有歌诀 曰:“怀中抚横一旁击,左右明拨不留情;膝打几处人不明,好 似猛虎出木茏。"
(七)足打(蛇吐信)
1.运用方法
运用时,以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11),我先用右蛇手穿 击敌面部要害(图112),以引敌搭手;随后,在进左步充分逼 近对手的同时,在与敌搭手之瞬间将左蛇形手由臂下穿出去 攻击对手的咽喉或心脏(图113),从而在敌意料之外得手;然 后,我再转腰带胯,呼气发力起前腿侧踹敌人的腰肋部(图 114),其必倒地重伤。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关于足打,有要诀曰:“鹰爪蛇腰出水龙疽' 其中的鹰爪是南少林的特种手型,因鹰是一种凶猛的鸟,其爪 锋利,这可充分表达少林拳的形态和力度;而“蛇腰”无疑是以 蛇的灵活敏捷来形容南派少林拳的腰部的舒展;“出水龙”则 是以龙的雄壮威猛气势,描绘南少林中腿击动作的气魄与活 力。另外,关于足打,还有拳谚云;“足打踩意不落空,机巧全凭 后脚蹬;蓄意须防被敌搅,去势好似刮地风。”此外,拳手在实 战中运用此招法时,还要掌握好与对手间的距离。因为许多初 学者与老手过招时常常会出现把握不住距离,总是打不到对 手,反而被对手连连重击。再者,如果左滑步幅度过大,则有可 能被有经验的对手抢先以拳脚击中,根本来不及起腿,即使起 腿也因距离限制而局促无力。搏斗中还要注意意识到对手在 能够到我方的有效距离上用仰身的假象迷惑我,且我方一般 以对手腰部前切线与我方腰部前切线间距作为双方实际距 离,也可以以对手重心偏重压于前腿时的前脚与我方前脚之 间距离作为实际距离,这样比较准确,但要注意,技击中双方是不断在运动变化的,而不存在死板的东西,要灵活,要不断 调节,变化和观测。另外,还应善于用身法和手法制造够不着对手的假象,然后用
长腿法突然袭击已处在我方火力范围内 的对手,攻敌以措手不及。
第五节 南少林金刚追魂腿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腿可谓攻敌施威取胜的利 器。金刚追魂腿是南派少林拳法的搏击绝技,它以其“吞、吐、 沉、浮、腾、闪、惊、暴、诈”等主要技击术为宗法,在对抗中,或 狂吐,硬进硬逼无遮拦;或吞让,避其锐气,击其惰性,并挫其 于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机;或奇战,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或谋攻,含而不露,诱而取之。而且本门前辈亦常言:“用腿智 先,出腿好似滚地雷,起无踪,落无影,自然争雄求生存。”诚 然,腿法制敌,尚需潜心内外修炼,以聚其深厚腿功,高超腿 技,如此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出奇制胜,自然而然”境地。
在技击对抗中,南派少林拳多使用腿击暗法,即矮腿法, 因为这类腿法距离人的攻击点较近,且离敌人的视线较远,甚 至有时根本不在敌人的视野范围内,加之出击距离短促、迅 速,所以进攻的角度比较隐蔽,而不易被对手察觉。再者,运用 此类腿法攻击时,己方的身体重心比较稳固,易发易收,很容 易保持身体平衡,使敌人无机可乘。另外,在实战中运用此类 腿法,还能够使自己充分合理地配合各种技击技巧,运用阴 的、虚的、刚柔、动静等给敌人以最沉重的打击。此类腿法的动 作幅度小,命中率高,攻击力量大,所以令人颇难防范。对于腿 击的高度,各门各派因师承不同,历来有所争论,有的说“脚踢 不过膝”,有的说“发腿不过腰”,也有的说“踢腿高不过肩”,还 有的说“起腿三分输”。这不必统一,强求同理。因为学术上的 不同意见,通过争鸣比较,各派自会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 论,从而得到各自的提高。虽然南派少林拳注重下盘腿法的运用,但本门亦认为:“高腿者,大技也”;“高下之腿击,迅缓能得 灵变,此取胜之道也气也就是说,下盘腿法与上盘腿法的结合 运用,在我们技击的实践过程中是有效的,击打效果一般不比 中、高盘腿法差,如此在实战中连续起中、下盘腿法,能获得进 攻的气势和主动,并力求出奇不意的制胜于对手。
南少林拳术,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其独到的科学理论指 导和慎密凶狠的实践技法。现精选较能代表南少林腿法技击 特色的10招攻杀技法,成文一篇,以求对读者了解秘传少林 绝技,提高技艺有所帮助。在对抗中运用此10招追魂腿法时, 应注意自身总体配合的能力。因在技击中要想尽快地夺取胜 利,就不能靠腿法“单打一”来与对手抗衡,而且我国传统武术 界虽然不乏擅长腿功,单用腿法即能战胜一些对手的人物,但 这些腿击术高手并非不懂或不擅总体协调作战。在许多情况 下,不擅总体配合者即使取胜也是很费周折的。起码在取胜时 所花费的时间上要长些。以金刚追魂腿来说,它的攻击力量固 然比连击性的手法强,但其连击密度和中途变化的能力明显 不如手法,而且在搏斗中要防止连环腿法的空隙,在许多时候 还是要靠手法来协助的。这里提的是手与足的协调配合,实际 上全身其它部位与腿也莫不如此,只有这样,方能使自己的下 肢攻防威力发挥至极限。
在搏斗中使用金刚追魂腿,需要有极快的踢击速度,对于 武功的速度要求,许多未习武的朋友是知道的,尤其是打斗之 中,双方瞬间的动作时间之差,即可宣告速度较慢一方失败。 因此南派少林拳法提倡使用暗腿,要想提高自己的腿击速度, 除了放松自己之外,还要使动作姿势协调正确,也就是说腿击 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的规矩,这个规矩并不是象侧踹腿那样 一定要脚跟着力那样呆板,而是说自己所采取的动作,所攻出 的腿法,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 体发动攻击、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路线的动作出现。综 上所述,对于南少林拳手来说,首先应当掌握定确的踢击动 作,然后才可追求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否则即使你加倍地苦 练,也难以奏效。
在南少林腿法的运用中,除了速度素质外,力量的有效发 挥也极为重要,因拳谚中曾说过广一力胜十会,一巧破千斤 这是对腿击力量作用的精辟概括,对于技击而言,力量的大小 会直接影响到攻防踢击动作的效果。显而易见,技击中的双方 如果其它方面相同,那么谁的力量素质即使只是略胜一筹,谁 就能占据优势。腿击力量主要产生于脚步、身体的前冲、转体、 手的附加支撑、脚踏地面的反作用等方面,在搏斗中务必各方 面密切、协调地配合,不可松懈。运用暗腿时需有稳固的支点, 否则出击无力,还会导致“出腿半边空气技击还必须有速度, 没有速度就没有力量,优秀的技击手都在腿击速度上下过苦 功夫。但是,速度并不是致胜的唯一条件,每一位拳手都应懂 得有时候时机比速度更重要。没有实战的经验,不懂得掌握攻 击、反击的时机,单纯的只有速度,也术会取得决胜。
打斗中的时间差,是指由于时间差额形成的攻防机会。任 何拳术高手的技击动作总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直保持非常 快的踢击速度,而且在几个连续腿击动作之后,必定有一个停 顿,加之技击的特定因素决定了拳手在此过程中不可能每一 时刻均保持最佳的攻防状态,因而在客观上就决定了拳手在 技击中会有空当出现。另一方面,拳手与拳手之间也会有速 度、姿势等方面的差距,客观上也决定了技击中双方均会出现空当。对于训练有素的少林高手来说,几乎对手的任何一招都 有应付的办法,关键问题是常常时间来不及,由此可见时机的 重要性。技击中许多时间差极为短暂,对手的不利于他自己的 姿势一瞬间便会转为攻防两便的姿势,转化完成之后便完全 有能力防守了,此时我便缺乏攻击价值了,所以“旧力略过,新 力未生”乃是搏击中最佳的攻击时机。另外,金刚追魂腿出击 时应简捷迅速,不可拖泥带水,反之势必影响腿击速度,错过 时机。实际上高手并不是在对手回防完全完成后抬腿的,而是 在对手刚出招而无法改招之际就抬腿,这样对手防御完成之 际或稍后一点时间,出腿便可踢中或击倒对手。
少林金刚追魂腿的技法简明精炼,内涵极为丰富,不在一 招两式的应用,重在变化和发展。因武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机 会才会有变化,有发挥才能有发展,速度快才能有主动权,而 己方的一切变化都应发生在彼方的反应之前,这就是少林追 魂腿的技击实质。
现将南少林秘传金刚追魂腿介绍如下。
(―)金龙缠丝追魂服
1.运用方法
运用时,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15),我先用双拳 佯攻对手上盘,以充分吸引对手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将左脚 前拉,从而造成攻击的势头,随后迅速抬起右脚并用一记强劲 有力的勾踢腿出其不意的重击对手的前腿膝关节(图116), 将其防线彻底打乱,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不待对手将腿收 回(图117),同腿不下地连续踹击对手的支撑腿的膝关节(图 118),将其踢伤并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以勾踢腿带动其它腿击法,以此腿功最为 猛烈。这是一种拼杀型腿法,所以此腿法在运用时应选择善于 进攻的时机,特别是对疏于防守的敌人最宜奏效。但对于善于 步步为营,破绽较小之敌,使用此腿法就必须谨慎、小心,以免 冒失进攻而遭敌算计。攻击时,眼睛不可离开目标,否则就会有踢空的危险。同时,我方亦须用腰的拧转,收回短腿的来势 未尽,便立即放腿连击,横踹攻敌,在最短的时间内,踢出连续 而且是重重的第二腿。在技击对抗中,此腿法是在定式后的一 种变化,如平时练习熟了,用时便会毫不犹豫,并且不论是否 我方的佯攻已击中对手,或是敌是否有后招,都要按招而行, 打敌措手不及。尤其当敌人一味向前猛攻之时,以形成一个位 置态势的互换,然后攻击。这是南派少林拳暗招攻杀特点之 一。要实现这招,需要灵敏快捷的身法步法,这除了平时反复 练习此招外,还应有良好的腿上硬功基础。
在南少林拳的搏斗中,我勾铲敌下盘,必破敌重心,控制 敌势,但要求动作应沉着、果断、干净利索,而且勾踢与踹击二 力相合,使敌难以抗拒,开始的拳法虽为佯攻,但应让敌真假 难分,同时第一腿应具有力度,才能为连续侧踹重击创造条 件。在对抗中,右腿以勾扫向前击人往往猝不及防,故在进攻 中该腿法常常被一些高手所采用,但需突然、迅猛,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将敌击倒。在金刚追魂腿中,这一腿法简捷流畅, 式式巧妙,变化莫测,攻防甚具威力。
(二)毒蛇卷舌追魂腿
1.运用方法
运用时,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19),我先用双拳 佯攻对手,吸引对手注意力,紧接着,迅速前拉左脚形成攻击 势头,随后,抬起右脚并用一记强劲有力的勾踢腿重击对手的 前腿踝关节处(图120),迫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不待对手 将腿收回,便在右脚略回收以蓄势运劲后,再迅速用右腿由屈 到伸去猛然踹击对手的小腹或肋关节空当处(图121、122),在敌意料之外得手。
2.技击要领
在技击实战中,此腿法极为简炼,对硬开硬破门户和阻截 敌方快速攻击时行之有效。左脚向前欺身进步,目的是控制对 手下盘和重心,为右腿连续攻击创造有利条件,而且无论第一 脚是否能击倒对手,第二腿都应毫不迟疑地击向对手中盘要 害处。如此对手当无暇顾及,必受重创。在本腿法中,先勾后踹在于将敌快速摧倒,并要求出腿有力,果断、迅速,使敌只有 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在实战中,该腿法气势逼人,速战速 决,致敌效应强烈,但需有敢破门户,敢截敌势之决心和气势, 才可制敌于瞬间。
追魂腿法颇讲究敌不动,我不动,后发而先至。一旦攻势 发动就是连续数下,毫不犹豫。特别是在对手后撤时,更应抓 住时机迅速发腿,而且要注意支撑腿是变屈的,发出的腿高度 应在敌腰以下,这是南派少林拳的典型由下盘迅速转入中盘 的实战武技,因为若直腿高踹,易受到对手的下盘反击,也易 为接腿摔及扑摔高手所利用,且踹头胸易被对手躲过。在实战 中,如对手以猛烈的攻势迅速推进,且锐不可挡,此时可用金 刚追魂腿法破之。因为本腿击招法为两腿连动,并在短时间内 迅速用右腿踢击两次,这在紧迫的对击战中甚为有效,尤其是 在我方勾踢腿被对手防守、拦截或我方踢空,又来不及换腿 时,本腿法就会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来,而且最后一脚也往往 能在对手意料之外得手。另外,拳手选择腿击的角度时还要考 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具体腿击法本身的攻防特点,对手擅长的 防接腿的技术,以及我方运用虚招诱惑对手注意力和连续攻 击使对手来不及防御的能力等等。只有把这些因素中有利于 自己一方的部分把握准确,并灵活运用,那么才算得上是本门 功夫中的高手。
(三)仙鹤伸腰追魂腿
1.运用方法
运用时,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123),我先用双手 佯攻对手,吸引其注意力;紧接着,迅速将左步前拉,以创造有利的打击距离,随后,迅即抬起右腿并用一记突然、强劲、凶狠 的右拦门脚去准确的打击对手的前腿膝关节(图124),将其 防线彻底打乱,迫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不待对手退出有效 打击距离,便将右脚略回收蓄势运劲后,再猛力由屈到伸用一 记侧踹腿重创对手的中盘要害处(图125、图126),令敌防不 胜防,并将其踢伤或击倒在地。
最低限度也可使对手因疼痛难 忍而不敢过分紧逼。
2.技击要领
在实战中,拦门脚攻可破敌门户,但需猝然打击才可收制 敌之效;而且右脚在攻击时应先回收助力,并要求劲力冷脆, 脚掌斜出,提高击腿命中率。另外,还可阻截敌之强大攻势;凡 遇强手屡屡进逼,且取我上盘,我待敌临近时身微后仰,以避 过敌拳锋,接着右腿低出,猛然阻击,并要求在身后闪之际,腿 尽量向前放长,增大踹击距离和力度。在南少林拳中,此追魂腿实即攻防兼施,短中见长,而且隐蔽性极强,为难防腿法。据 前辈高手所讲,拦门脚攻出后,无论敌方是否遭受重创,均应快速将腿收回,且迅猛向左拧腰,使右腿借势向敌方中盘猛 击,如此,敌必被中招,但要求动作果断、凶狠迅速,切莫迟疑, 也就是需击敌于还未还神之时。而且上发两腿若有闪失,我方 则应回身后背对敌,但敌必快速抢攻我背,此时我应沉着冷 静,并佯逃败北,然后回头瞅准敌之空当,并待其进入有效打 击距离后,再手脚向后齐发,这样敌必被猝然拳脚而击中。
在南少林的对抗中,要求本腿法的收腿、发腿等动作要衔 接巧妙,紧凑严密。侧踹时,要充分利用转体势能,以增加和强 化腿击的力量。本追魂腿法在搏斗中还要求要协调、迅猛,发起攻击时,其势因配有吼声而如猛兽一般,使对手因恐惧而扁服。南派少林拳很重视腿脚的作用,因为若把两腿练好了,就可比常人多出两样武器。由于追魂腿法取势较低,因此常采用三角步等步法绕敌而打,这就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少林腿法。而能否在绕行转换中发出速度快、威力大,击点准确刁钻的腿法,则决定于习练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浏览9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