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拳脚法应用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时机,以养成良 好的判断力和距离感。而时机的掌握又全凭步法的灵活闪转 和腰身的吞吐拧裹,在这里,判断力的优劣是与实践经验的多 少和技击实战的见识的老道与否成正比关系的。至于腿击的 距离感,亦主要靠步法来调整,而且在腿法实施中还要凭身体 的吞吐闪转和摆动潜仰来辅助。所以在技击中,要不停地根据 对手的情况和自身的竞技能力来移动步法,以迅速接近对手 或闪让对手。同时,面部表情要自然,不要拧眉瞪眼,做作弄 相,而要平淡恬和,无怒无喜,不让对手揣测自己的攻守意图, 更能使彼迷惑而让自己变得莫测高深,而互相以目视目,用大 部目光注意力集中在对手的面部,余光捎挂其它部位。切记, 双方间距离要努力保持不变,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练习了攻 防距离判断力;而且光敏锐,攻防意识便也在潜移默化中形 成,并对对手的举动一目了然,甚至能洞察其内心意识,这是 岳家拳中重要的素不外传的心法所在。
在岳家拳中,腿法打的是时间差,即要善于在进攻、防守、 闪击的每一个过程中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之差去重击 对手。在这里,关于本门的时间差的练习在前面距离感的训练 中已有所触及,这是靠平日多和不同的对手攻防对接,配合专 门训练才能见效,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不过,一旦掌 握了它,就能出手(或脚)制敌,须臾间使彼倒地,此正所谓制 敌于弹指顾盼之间,原因就是因为对方一出手,我就能发现其 破绽,并利用时间差,不招不架,直接出腿重创对手的要害。即 只要明了人身的要害和本门攻守中的破绽,就能一击必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实战对抗中,腿法实施时需凭着敏捷步 法去迅速、准确地靠近对手,并利用本身的重力、速度和杠杆 支撑性打法去击倒对手,所以,要求拳手自己的身法、桩步首 先要做到凝重如山,且脚下有根,并能够上下节节贯穿,沉稳 而灵动,闪化自如。岳家拳的发展出腿平衡能力和增加稳定性 的主要方法有:吸气时应意想肚脐无限收向命门,呼气时复将 精气由命门推至肚脐。如此一呼一吸,纯任自然,正如拳谚中 说的:“纳为张弓,吐若发机另外,本门中又有:“法门以步为 先”之说,可见步法的正确运用在攻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腿 法的特点,在有一定桩功基础后,训练中应着重练习走偏门、 插两翼的步法,实战出腿时才能恰当地以斜击正,以横破直, 引进落空,避实击虚,令人防不胜防。更须注意的是:重心要 压,膝部要屈,脚趾要扣,抬腿轻如鸿毛,快若闪电,落地重如 泰山,停若磐石。似鸟之将飞,似龙之幻机,似猛虎扑林。轻重 变化,虚实吞吐,刚发柔化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滞涩 迟缓。并应有意识地闪转走化,进退得其宜,加上每一个攻守 动作的锁膝埋根,配合距离感的掌握,快、活、巧、稳、变,就能 在实战中得机得势、占尽主动。在岳家拳中,所谓“含胸拔背”, 是对迎面而来的攻击,采取胸部向左右方向扩张而内缩的姿 势“而且含胸拔背的姿势,应具有蓄劲,并能加速体内气力的 流通,同时吞噬对手攻击的特色。若经常练习,等到真正打斗 或比武时,即可派上用场,而且相当管用。
第二节岳家拳技击简论
岳家拳术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后经历代武术家发 扬光大,遂流传于鄂东一带至今。其特点是套路动作古朴,对 打以攻为主,且攻防结合;在攻架、步法和手法上讲究稳健、灵 活与多变,招式非常实用。从而历经数百年不衰,并能称雄于 世,是有其独特的技击法则的。兹将岳家拳的技击特点介绍如:
(―)技击战法
技击时,要想战胜对手,不仅要靠本身的战斗实力,而且 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因不少缺乏实战经验的习武者,看到或 听到某些人技击取胜时,往往羡慕不已,可一轮到自己上场 时,却往往一败涂地,这是战略战术能力运用差的原因所在。 战术,也就是一种比对手有先见之明的能力。而且运用战法, 必须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发现破绽的能力,以及预见性和勇气。 在岳家拳中,力量虽是贯彻战法实施的必备条件,但是单靠力 量是不能保证自己取胜的,还必须靠对对手做理智的分析,然 后有针对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
在本门武功中,常用的基本战法有:
1 .消打合一,乘虚而入
在岳家拳的技击中,消是防守,打是进攻。在进攻中,处理 好防守与进攻两者的关系,是任何拳种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有 的拳手注重先防守而后进攻,有的则要求一边防守一边进攻, 也有的以进攻代替防守。而岳家拳则讲究消打合一,即打防守与进攻这两种动作揉合在一起,并在一次性的动作中连续或 同时完成。这类技法的特点是快速、连贯、多变、独特,而且此 种技法在岳家拳中占着主导地位。同时,拳手还应不招不架, 顺力借势,化解对手的强劲进攻,造成敌外强中干之状,而后 以全功击彼一方,施以重创。另外,还往往拿打结合,摔打结 合,且使臂如弹簧,拳出不意,回如勾杆,以身化力,使每一次 出招都有所目的,是进也打,退也打,闪也打,格也打,攻防动 作自然流畅,处处占尽主动,这就要在平日训练中深刻体会拳 理,亦当时时做假想模拟;敌怎样进攻,我方便怎样格打并进 行迎击。如此而久之:养成习惯,经过千锤百炼,拳理精义会豁 然贯通,自不拘束某家拳法,出手破招,恰似老臾对顽童,眼 里满是对手破绽,只需施攻便是。
在岳家拳术中,消打的打法还包括逆力格架、顺力格架、 粘牵格架等。所谓逆力格架就是硬碰硬,要求拳手有足够的体 力和硬功,是最简单的格架,但其实施要受到对手功力强弱的 限制,而且往往容易被强劲的对手震伤胳臂,如此不但无法及 时、有效的反击对手,还会造成不应有的损伤。而顺力格架就 是顺着对手攻势的方向格架,自己闪让开被攻击的方位,使对 方击点落空,而不与对手较力斗势,顺其力借其势,配合吞吐 闪转的身法和灵巧圆活的步法,有效地保存自己的体力,消耗 对手的体力和锐气,如此当谓高明,但对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 反应、身步要求较高。
2.攻中设防,三点齐下
岳家拳在技击中一般都采用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打法, 但又不拘泥于这一打法,有时也主动进取。在主动进攻的过程 中,同时严密设防,在万无一失的防护下,再行进攻。而且,为了确保进攻成功,应多采用上、中、下三路齐攻的打法,使对手 无法防范。另外,凡与敌交手,务要将家看住,如右手即出,则 左手看家;左手一出,则右手看家。不然,一手即出,而一手恍 若无事,敌必乘虚而入矣。此即拳家云:“有攻取者必有守护了 在技击中与敌对搏如敌让我先打,我则先虚打一手,着则更 好,不着即疾速将手撤回,作为引手,如彼用手来破我手,其出 手之时即我下手之时,此即本门拳谱所云:“及其阵未定而荡 之。”同时,不可专恃勇力,如敌强我弱,来势过刚,我手则不能 遮架,当用“以柔克刚”之法,或滑手以进之,或借彼以取之。而 且拳手还要善用诋骗,如我欲打其上,先向下以取之,彼防其 下,而我转而向上;欲取其左,则先向右以诱之,使彼防右,而 我转而向左,这就是“兵行诡道而人莫测在岳家拳中,所谓 三点齐下,如“虎抱头,封腿膝,扑面抓,顶心肘,穿心腿,”这一 招式就是典型的例子。运用时,拳手应首先屈两臂于胸前,且 拳护其头,肘护其胸;同时抬起前腿,封死对手的膝关节,使其 无法提腿进攻;待一接近对手时,则两拳变爪直扑对手面门, 两肘由上而下直砸对手的心窝,并提起前腿在略回收后再弹 其裆部,令敌防不胜防而连连中招,并最终被击倒在地。
3 .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力,在岳家拳技击中有两种解释:一是人本身的母力或本 力,二是指人本身的技艺。在岳家拳的技击拼搏中,前辈们特 别强调要:“知己知彼,量力而行”这一技击要点,如自己力量 略胜对手一筹,那么在进攻中,就可以单刀直入,猛打猛攻。而 且在防守中,亦无须躲闪,就可以硬接硬打。如果自己的力量 与技艺,比对手差,那么在进攻时,则只能走对手的两旁或后 面进取;防守时,也只能用消解或闪转来应付,在此特别禁忌 逆向而行。在打斗中,拳手怎样才能知己知彼,除直接观察外, 还必须先进行试探,然后再制胜于对手。在岳家拳的实战对抗 中,盲目的本能性闪躲,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性防守,如此很容 易被地手连续追打,而没有反手还击的机会,还因穷于应付, 造成被动之势。因此有的恰到好处的闪躲,虽然在单位时间内 不能迅速完成反击动作,但是一方面可以消耗对手体力,另一 方面还可以积极地观察对手的破绽,从而抓住时机有效地组 织恰当的反击。在岳家拳的几种躲避技巧中,潜进下俯是比较 高明的,能较好地破坏对手的距离感,打乱其攻防节奏。从某 种意义上讲,防御也是进攻。而且只要注意拳握好时间差,并 找准合理的角度,快速地作出反应,在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 继之际,闪避就会变为反击,并击彼空当,且拳拳到肉,如此自会得到好的技击效果。
在岳家拳的攻防中,往往需要含胸吞身、拧腰、转膀来化 开对手冲力,使其攻势落空,也就是要掌握好时机和时间差, 防止过早或过迟地牵粘滚化,以免弄得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漏出破绽给敌以可乘之隙。在本门技击中,拳手应利用圆型轨 迹以各部关节为轴,走化卸解,以圆消直,由正化斜,在防守中 占取主动,才能伺机发出攻势,扭转局势。当然,岳家拳灵活对 抗的程度是与个人武学修养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往往很简 单的一招之式之中,便寓含了非常丰富的变化,此皆为制敌之 道,这就需要自己精琢细磨地推究,仔细玩味了。
(二)技击要诀
在岳家拳法中,凡技击之时除尚术之外,还应该尚法。 “法”即技击的主要具体方法,岳家拳的技击要诀由:残、疾、缓、牵、夺、捺、逼、吸等八种技击方法组合完成。其中,有探、有 攻、有防、有救等战术行动。而且它们还可各自为政,单独出 击,以求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也可相互配合,子母连环,给予 对手一连串的足以致命的打击。但一切对搏动作,均应以技击 预备势为基础,所谓预备势,其要领是肢体自然,而气势腾挪; 勿做作,勿浮躁,勿着相,此即高手们所云之“形松意紧”,如此 将使全身气血活泼,精力饱满。并能培养元气,以内助外,坚实 内脏,此乃内功之初步,故应做到勇力内敛,含威不施,令敌高 深莫测,有震慑敌胆的微妙作用。此外,在实战运动时,还要注 意呼吸吐纳要自然流畅,不可有丝毫勉强停滞处。
现将岳家拳的八种技击要诀介绍如下,供参考。
残
在岳家拳术的实战运用中,残者,试探也。因本门功夫特 别强调先探准对方的实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力采取进攻 的对策。是因为拳手在进行交手试探的时候,手要求像残废人 那样软而无力。但初出手要软,到点再用力,如对手对我方的 攻击有防备,即是试探;若对手无防备或反应稍迟,我则立即 出击。由于这种手法快速多变,且真假难辩,故有利于己方打 乱对手的防范。同时,利用此法还可迅速掌握对手的习惯动作 和寻找对手的空当要害。例如,一般情况下对手的前腿总习惯 上提,或对手的拳习惯在腹前摆动等。在这里,当对手前腿上 提时,应采用稳步前进,同时注意防腿,当双方距离调整合适 后,再突然发拳或起腿攻击对手。进攻时要掌握好时机,这是 击中对手的关键;再者,当对手提膝下落还没有接触地面时, 此时你如突然、果断地进攻能使对措手不及。至于寻找对手的 空当,即在技击中要善于发现对手的破绽,并趁虚而入。而不能光有虎劲,因盲目乱打而不注意攻击的效果,则不会达到预 期的目的,如此可谓“劳而无功气
在岳家拳中,“残气在拳谱中还有另一种解释,即“狠辣七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多少年以来,这个“残”字给人们形成了一 种不正确的概念。其实,真正对敌的时候,是应该掌握“容情不 交手,交手不留情”的原则的。不过要注重运用活力,在岳家拳 -中,活力也就是发力顺达,用力自如,在运用中能与身体各部 位协调配合,如打拳,可借助腿、腰、肩、背等全身的力量。如 此,在实战中能及时发出自身的力量,而且还能巧妙地运用对 手的力量,借力发力将对手打、摔倒在地。在技击中,要想使自 己攻出的拳脚又快又狠,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运 用精神力量去贯穿对手。在武术中,由于人的本能逐渐退化, 故除极少数拳手经过特殊训练处,一般很难彻底发挥原有的 水平。所以,拳手如忽视了精神训练,其技能不可能会有很大 的提高,其技击技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地说,是指 神意足,也就是无犹豫心,无恐惧心,使对手感到精神上有威 胁力量。如在对抗之时,尤其是在与对手尚有段距离之前,自 身应精神放松,犹如信步观花一般,神态自若,如入无人之境, 在与对手将接触之际,可使精神骤然一紧,同时呼气猛击,则 对手精神上突然一震,自会毛骨耸然,觉我来势凶狠,威力逼 人,击人亦可“穿心透腑”,令敌于刹间瘫倒在地。
2.疾
在岳家拳术中,疾者,标也。标,就是技击中的标手,即武 林中所谓的“黑招”二龙戏珠,是继初步试探之后,主动进攻的 一种手法,而且标手出击十分刁钻、轻快、准确,手段也十分狠 辣。但本门功夫尤擅标手,这常可使对手不寒而颤。不过,运用时应“两足如拥土”,也就是指十趾抓挠,有入地之感,躯干 有稳如泰山之势。如此动则无形,静则有形,插裆进步,抢占为 攻。
“疾”,在拳谱的解释中也有快速、敏捷之意。拳谱云:“熟 手打生手打巧,熟手打熟手打快。”动作快速,对防守和进攻均 有利。另外,拳谚道:“拳如流星眼如电”,根据这个道理快速的 攻防,能使自己主动灵活,一快能制百慢,即在快速中赢得取 胜的时间,并捕捉战机,攻其不备,克敌制胜。当然,这里所讲 的快,是对慢而言的,是建立在准确之上的。因此,要求快中求 准,快中求稳,快中求活,快中求巧。所谓准,俗话说:“踢打不 准,犹如跳井,”因为双方在激烈的运动中进行搏斗,其攻防变 化多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进击时必须动有方,用有法,准确 精细。而且进攻、防守、迎击、格挡,都需要有快速灵活的手,这 不但要求出手速度快,回守的速度也要快,因为在你击打对手 时,防守是最差的,也很容易被对手击中,所以,在打人前要注 意对手打你。另外,手要疾,光靠技击回手的速度还不够,还要 注意手、脚所走的路线,就是说,在岳家拳的技击中,出脚回脚 或出手回手要有一个正确的路线,这就要求手法,腿法的基本 功要扎实,只有这样,拳手才能在乱战中也可保持正确行走的 轨迹,从而以快打慢取胜。
在岳家拳的技击中,标手出击时,只需中、食二指贯劲向 前点击,无需花大力气,既可省力,又可击打要害,一举两得。 再者,岳家标手阴出阳归,双手相互配合,一攻一防,给人的威 胁较大,杀伤力也较强。对于二龙戏珠一势来讲,在运动时,需 配合腿脚上步锁住对手,限制其行动,如此必能造成其重心不 稳而出底基,受创倒地。而且劲力刚猛明快,手势紧凑连贯。同时动作要沉稳扎实,劲道要浑厚,气势要威严,可以适当拧腰 顺肩以加大冲击势能及力臂,落点要深远,并深具渗透力道。
援
在岳家拳术中,援者,救也。而且,在技击对抗中,“欲要进 取,先必自救。”只有在严防的前提下,再考虑进攻别人,这是 岳家拳术搏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据本门高手所讲,在实战中 运用“援”字诀时,还要注意三沉,所谓三沉即“沉肩、沉气、沉 肘气沉肩就是松肩,因两肩松开方可放长击远,劲力充实。因 双肩若紧,必缩劲端肩,劲力为肩所截,而难以发放出去。所谓 沉“气”就是一招攻出,劲力自然,即自然而然,不可动真气,因 气燥则浮,敌可乘虚而入。气沉则静而智生,此为胜敌之道。所 谓:“沉肘”就是掩手,也叫掩肘,也就是保护自己之意。临敌交 手,防范是第一位的,因此,掩肘即护身。
在岳家拳中“援”在本门拳谱中也称为圆。因岳家拳术在 防守中大多数采用圆弧的手法和以身为轴,脚走八卦等方法 去消化,顺化和消脱对手强而有力的直力进攻。拳谚中云:“手 不走圆,技艺不全”,是评价一个人的武功好坏的标准。例如, 岳家拳术中的:“云雾,拂尘”等重要防守技巧,都是以走圆为 主。另外,岳家拳的技击对抗还讲求。“三圆”,即胸圆、背圆、 虎口圆。在这里,胸圆的要求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能腆 胸叠肚、翻臀。即不可挺胸脯,撅屁股。岳家拳功架上的要求 则是腰转胯合,因胯动腰随方可致用O所谓?虎口圆”即扣爪, 岳家拳手法基本上是一爪一拳,五指屈勾,指稍内扣而虎口自 圆。其屈指扣爪练的是入木三分的抠刻之力与抓穿、拿之功。 技击对抗时,只要抓上对手,其皮肉便可一起嬉脱,虎口圆还 含有外撑劲。当然,功力是第一位的,无功力,方法再好也难以为用。习者切记。
夺
在岳家拳术的实战运用中,夺者,抢也。这是一种快速的 反擒拿手法,而且对付擒拿在其它的拳种门派里,有的以顺化 解擒拿,有的以巨力抗擒拿,而岳家拳术则以一种快速的抢夺 手法去反擒拿,也就是当对手的擒拿手法快要到来之前,则以 更快的速度和擒拿手法去擒拿对手,以此取胜,这在岳家技击 上,则称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岳家拳中,反擒拿 从动作的形式上来讲,反擒拿动作是用一定的技击方法来解 脱对手实施在自己身上某些关节和某个要害部位的束缚和控 制。但对岳家拳反擒拿的含义,或说“夺”的含义,我们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对手对自己施以一种打擒方法之后,反过来用一 种技术方法再擒拿对手。因单纯固定的反击动作,几乎是不能 独立存在的。岳家拳的擒拿动作是由踢、打、摔、拿等各种不同 的肢体的运动形式和技巧方法组合而体现出来的。所以岳家 拳反擒拿的动作也是这样,从它的技术动作效果来讲,一是可 以解脱对手对自身的擒拿,二是反过来也可以擒拿对手。两种 不同的技术效果,是随着对手的动作形式和目的不同而不同 的。因双方的技巧动作,都是在对抗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的,所 以,双方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各自的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素质 的水平以及虚实多变的战术等素养。
在岳家拳的技击中,拳手欲有效地运用“夺”字诀,还应 “随势化力,巧于应变在这里“势”是指对手身体的姿势,或 是在相互格斗中对手的各种招式。我对敌进行擒拿,都不能鲁 莽出击和招架,而应根据对手的身体姿势,和自身占据的方位 及擒拿攻击我身体不同部位的情况,按照对手所实施力量的大小,确定自己应当采用的技击方法。所谓巧于应变,它与随 势应变是相辅相成的。“巧”就是不费拙力,而按着对手的招 式,相应地出反擒拿与打击动作,来化解其式,从而达到自己 的目的。另外,拳手还应“上下相随,协调一致”,因在与对手进 行格斗时,实战情况是很复杂的,既要防止对手对自己的击打 和擒拿,又要伺机击打与擒拿对手,既有上肢动作,又有下肢 动作,而且攻要注意防,防要兼顾攻。就是眼到手到、手到身 到、身到步到的技艺。
牵
牵者,顺也。众所周知,牛的直力较大,如果与其斗直力, 则自己往往难免败北,但如果抓住其致命弱点——鼻子,那就 用不了多大的力也能牵动它,并能随心所欲,去打击并制服对 手。如对付来势凶猛的冲力或打击,岳家拳在技击中也采用同 样的方法,即借来势前冲的力量,顺势以牵之,使其前倾并翻 跌在地。在岳家拳的技击中,“牵”就是顺着对手攻势的方向进 行防御,自己闪让开被对手攻击的方位,使对手击点落空,即 不与其斗势,而顺其力借其势,配合灵巧圆活的步法,有效地 保存自己的体力,消耗对手的体力和锐气,而后制之。这在传 统武功中又叫“顺手牵羊气也就是与对手斗智,斗应变能力, 在实战中,还要求拳手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机智灵活的反 应;审时度势,以不变应万变,而且与敌以拳交手之际,要沉着 冷静,要做到这L点,就必须从平时的训练中去摸索经验,并 去有意识地训练反应能力。特别是对手功力强大,进击凶猛, 我即采用上惊下取,避让其锋芒,进其空虚的战略方针,并以 忽高忽低,左躲右闪的方法去寻找机会打击对手,迫使对手性 急,消耗对方体力,而我却以逸待劳,最后击败对手。同时还应 •做到周身放松,在岳家拳中,所谓周身放松,是指体内体外,四 肢百骸,大小关节,五脏六腑尽皆放松,要做到无微而不到,不 可有丝毫僵滞之处。周身放松以求逐渐达到筋肉空灵,体内空 洞,如此才有利于意念的运行,而意念运行乃增长技击能力之 关键。
6・捺
捺者,按也。在技击中,按是一种向下的力量,用于破坏对 手直来的力,也可以将对手按倒在地而制服。所以,“捺”是岳 家拳技击中的一种防守方法。另外,在岳家拳的对抗中,对付 对手的直冲来的力,岳家拳防守除上抬、下按之外,还有左、右 抹之技。但要求动作严谨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 完美的技术组合,从而最有效地打击对手,在平时的训练中加 强对良好攻防心理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形神合一、消扑并 举、调动对手,掌握主动,在岳家拳中,“捺”字诀在运用时,可 分为硬按和粘按两种,对此,拳手可视本人自身体力、时机、对 手功力高下而定。如彼强我弱时应用粘按,即利用拧腰滑捋, 配合下肢动作攻击对手踝关节,使其俯跌;若彼弱我强时应采 用硬按,如此,一方面可震伤对方的攻击手,另一方面可寻找 适当时机重创对手要害部位,将其击倒在地。在岳家拳的技击 实战中,此招法为防守中寓攻击之势,可使自己门户严谨,利 于保存体力与对手进行长时间周旋。在对抗中,如果对手攻势 太猛,也只有顺其势缠带捋化,同时身体闪让开被击之部位, 避免不应有的损伤。同时,可以配合进步反击,撞打对手要害, 如果自己有与之相匹敌的功力、速度、经验,就可应用右掌缠 按住对手臂腕,以左掌反关节推撞,使其关节断裂,此即为武 林中所谓之:“剪手”。不过只有目光锐利,善于观察对手的动 态,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反之,对方招法多变,真假相 掺,虚实莫测,而自己却左顾右盼或眼花缭乱,那么,眼乱心必 乱,挨打则是难免的。
逼
逼者,阻也,也就是阻击不发。在岳家拳的技击中,根据力 学原理分析,在一次全力出击的力量中,可分为4种力,它们 是:初出为幼力,中间为次力,最后为劲力,回收为末力。在防 守中,幼力和末力是最好的防范时机,岳家拳在搏斗中,较擅 长近战,因而在近战中更能发挥阻的技术,使对手始终处于被 动局面。据本门前辈所讲,拳手欲有效地运用“逼”字诀,还必 须讲求“四方气所谓四方,即四正四偶,亦是东南西北、四面八 方、前后左右之意。而在岳家拳的技击实战上,则是真假虚实、 进退自如、手法、步法灵活。在对抗中,重点是身法、手法、脚法 三方面。这三方面就是上、中、下三盘功,其用法和特点亦各不 相同,但实用中却不可分,须相互配合。因身法是整体,腰为中 枢,身法与腰配合,讲身必讲腰。有腰必有胯,腰转胯合,胯动 腰随,乃运气活身之理。况且,腰是一身之轴,一枝之本,一法 之根。故实战应用须动则有法,击则有方,发则有力,至则有 点。打击中,有腰才有实力,有腰才能击中要害,无腰功一切皆 失。因此,岳家拳的训练中腰要活、肘要合。腰是轴,臂是杆, 肘是连接手是点。攻击时,冲在拳顶戳在指梢,切在掌沿,塌在 掌根。如此一团一展,一合一开,一发一放全离不开腰胯。在 岳家拳中运用“逼”之诀,还应收之有法似盘蛇,放人有力如雷 击。动似游龙天际走,变化无常法新奇。拳谱云:“磨转千遭脐 不动,人行千里不离根。”充分说明腰功与身法的密切关系及 在逼字诀中的重要性。在岳家拳的对抗中,手法在技击对搏中 的重要,可占第一位,凡是进退攻守,劈打遮拦,无不是各类手 型和手法的应用与发挥。不过,岳家拳亦颇注重腿脚的运用, 而且腿法与步法相连,配合运用,但岳家拳的腿法没有腾空旋 转,重在底桩为根,并讲求前蹬后点,踢弹扫挂盖捺。同时结合 各种步法和身法,胯打腰撞,头击肘顶,随势而发挥,击敌于瞬 间。
吸
吸者,吞粘也。因岳家拳术在技击中,对付外来的力,除用 逼法之外,还讲究用吸法。吸法分为三个步骤:
伸,先伸前手或足去迎接对方出击的手或足,此动以 较接近对手为宜;
吞,也就是待迎接住了对手的手或足后,则不能停住 不动,应随着对手前伸的力后吞或退,这样将不致于受冲力而 致伤;
粘,即要求像糯米一样,紧紧粘住其手或足,使其甩不 掉,走不脱,然后至对手末力时,再乘虚进击,将其击溃。例如, 对手若对我上盘连续迫打,我可转体倾身以避其锋锐,并做出 欲退缩的假象;当彼旧力略过而新力未至之际,我当立即向右 转体,用右臂横打彼中盘,并用左脚插步暗截其退路或直接用 偷腿击踹对手小腿内侧,整个技法实施的精义就在于“避实击 虚”四字。
在岳家拳术的技击中,“吸”字诀一般是三种劲力的合成, 向下的粘采会令对手拼力向上方冲出,向前的崩力会卸去对 方部分劲力,向上的抛力便综合劲道把对手击抛跌扑。在本门 武功中,此势先用捋掌走化彼猛击,并引进落空,使其在大脑 陷入短暂的迷惘状态,这时乘势冲击对手,可使对方受伤跌扑,同时还暗含进步头撞和埋步靠肩之技,如此三力合一,威 力甚大。
吸字诀还讲求周身用力,逐一细推;头如顶千钧,颈如搬 树转,下颁如龙戏珠而挺出,肩膊如铁浑坚而陡来,前手如推 石柱,后手如扯拗马,前脚如万斤之石压,后脚如门闩之坚抵 来,臀如坐剪夹大银,身如泰山无可撼,此乃周身用力之妙。如 敌人进来之时,雄狠难当,而我须两眼认清,或用躲;或用闪, 借其势,以跌之,所谓见势因之跌更奇也。若敌人来时,纵然凶 狠,而我须于软处,或节缝处斗之。则彼之力无所用,而我得以 伸其力,故谓之偷力。而且大凡进步,后脚必从前脚跟边出,脚 到务要比前脚过三、四寸,去时不可直挺,脚膝渐弯,要循腰藏 阴,而脚尖不可过勾向里,脚趾不可离地,两膝要分阴阳,不可平分,蕨似腿样,名曰巽风腿。到时一齐压下,身法要直竖带偏胸必开,背必合,头与颈,必直竖而带偏转。两目精神,紧望 敌眼,手腕略带弯,不直挺,如此打下神至,必望敌人面,直拴 至胸前,通身一起着力,所谓百骸筋骨一齐收也,一齐放也;又 拳以猛快为主,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也。总之,与人对敌要推详, 身体从容不用忙,破敌全凭一双眼,躲拳须要侧手防。他拳放 过须忙进,腋下轻舒难抵挡。与敌对时,总要攻其空处,空处 何?两肋、胸腰,并腿心、脚踝是也。能攻空处,则敌人无所用 其力,自能百法百中,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对敌之时,敌人 一动手,须要认手理清,方为妙法。同时须要平心舒气,敌人一 动时,则以脚踏进,更以我之手、肩粘住敌人肋边,转身一齐着 力,则人自难逃矣。
浏览6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