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不少为国争光的武术高手,他们用自己精 湛的技艺将国外拳手击退,扬我国威,也宣扬了中华武术。在这 些搏击高手当中,李小龙、霍元甲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李小龙在电视剧《青蜂侠》里饰演主角的助手,即功夫高 手加藤,属第二主角,而且始终戴着面罩。李小龙因为在《青蜂 侠》中的表演而备受关注,好莱坞通过李小龙对中国的武打观念 也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李小龙一直没有进入好莱坞影视的主流。 李小龙曾经费尽心力构思了一个功夫题材的电影剧本《无声 箫》,然而,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却被搁置起来了,李小龙得知最 终的原因在于: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当主角!李小龙在对好莱坞绝 望的同时,也暗暗发誓:要发扬中国功夫,终有一天我要成为超 级的国际巨星!

正是由于李小龙有过这种经历,因此他在影片中融入了很强 的民族意识。在《精武门》影片中,李小龙一脚踢碎了 “华人 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牌;并把写有“东亚病夫”的纸塞进日 本人的口中。《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大战西洋拳师,把他们一 个个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有人认为,李小龙的电影似乎总 是跟空手道过不去,这或许和他当初在美国的经历有着很密切的 关系。李小龙在影片中充分展示截拳道的魅力,把中国功夫发扬
光大到了世界瞩目的地步。

李小龙,一个原本非常平凡的小人物,在奋斗了许多年后终 于被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他和他所扮演的小人物,用自己的功夫 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不平凡。

在《精武门》一片中,李小龙在激烈的搏击中,还会发出 独特的吼叫声。据武术行家分析,发力吼叫在打斗中的实际作用 是:其一,发力吼叫可以威慑对手;其二,发力吼叫可以使身体 坚实,以至受到意外打击时也不会过度损伤;其三,发力吼叫可 以借此激发体内的“气”,和外在的力相结合,也就是说容易使 力量爆发出来。

“狮吼虎啸”是武侠小说家常常形容武士叫喊的字眼。人们 在观看比武搏斗和体育竞技时,也往往能听到对手和选手气冲霄 汉的高喊咆哮。

然而,银幕中的李小龙,发力之声与众不同,像猫叫,或像 鸟类攻敌时的激啼。这种声音,是邹文怀提议的、李小龙参与设 计的。目的就是要与众不同,显出李小龙带有鲜明个性的银幕形 象。一开始,观众愕然而且有些反感,但是很快就习惯了,并且 欣赏起来。因为在声音的背后,是力量的雷霆爆发以及排山倒海 的攻势。

据李小龙的亲友及弟子后来回忆说,李小龙在比武搏击的过 程中,从来没有发出过类似的鸟啼猫叫。在练功的时候,李小龙 往往是保持平静,偶尔也喊出一些明确具体的字眼。

《精武门》的公映盛况空前。最初两星期的票房收入已达 400万港币,比《唐山大兄》的19天的总收入高出五十多万。 香港盘纸在显著位置用大标题报道这一新闻,有记者称:“这些 影迷们简直是疯了!”

有位评论家分析《精武门》为何造成轰动的原因,说《精 武门》影片迎合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中国在历史上备受日本的 欺辱,而李小龙则为中国的观众宣泄了压抑已久的怨愤。

在美国,《精武门》影片首轮上映就引起轰动。所有的唐人 街影院都上映李小龙的《精武门》,在白人居住区的影院,此片 也颇受欢迎。《精武门》与《唐山大兄》合加一起,取得600万 美元的巨额收入。这是港产影片首次在美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为今后港产影片走进美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加坡,《精武门》门票时时告罄,影院通常挂出“满 座”的告示。炒票的黄牛党大发其财,把15元的票炒到27元。 在首映场过后,反响犹如核爆炸,致使第二天,成千上万的影迷 涌向电影院,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当局被迫宣布《精武门》 停映一星期,待重新部署后,影片才刚刚重映。一部影片引起交 通阻塞,这在新加坡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在菲律宾,《精武门》在影院连续上映了长达6个月,打破 当地所有影片的纪录,使得港产影片声誉陡增,掀起了香港电影 热,发行商竞相购买港产电影的版权。最终,菲律宾颁布了限制 进口影片的政策,以维护本国的民族电影。

然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带有强烈的反日情绪的《精武 门》,竟然在日本反响特别好。日本影迷对李小龙的狂热程度, 并不亚于与李小龙同根的中国影迷。据调查结果表明,在日本放 映的几部李小龙影片中,最受欢迎的竟然是《精武门》。《精武 门》的拍摄,邀请了几位日本空手道高手参加,但是他们无一例 外在片中成为李小龙拳脚下的败将。我们不难发现,李小龙影片
的魅力,已经不是政治和民族的因素所能禁锢。李小龙在《精武 门》中出色的表演,更显出他与其他港台武打影星的不同之处。

台湾著名作家罗龙治著文是这样分析《精武门》的:

“李小龙一身布衣布鞋,土气十足,却一脚把番邦一个公园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恶狗拦路的招牌,踢得碎片纷飞。这一 脚的威力,其他自诩为王牌的武侠明星能够踢得出来吗?李小龙 独自去找日本一个武术馆的馆长,说要还他一份'礼物’。说完 就举起他手上的一块大字招牌,上面赫然写着'东亚病夫'四 个字。这四个字的耻辱,就像火焰般地在中国观众的心中燃起, 接着李小龙就在长啸声中,把日本恶霸打得东倒西歪。这一声长 啸,表现了埋藏已久的悲愤与耻辱,其他武侠明星能够吼得出 来吗?”

后来,甄子丹也曾说说:“李小龙是我的偶像,我酷爱他的 电影与武功,敬佩他以艺扬武、弘扬国威的铮铮民族精神,希望 有朝一日像他那样,通过电影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我自幼随母 亲习练武术,便是由崇拜李小龙而引发的,后来由美国远渡重洋 到北京武术队受训,乃至在香港拍电影,主演电视连续剧《精武 门》等,无一不是深受李小龙的影响,我会沿着他的足迹奋然 前行。”

培养自己的人脉关系

什么是人脉?

人脉,说到底就是个人与众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活在这个 世界上,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管你是身处偏僻山 村的农夫,还是处在繁华都市的白领;不管你是在工厂、企业、 公司,还是在学校、医院、商店里,你都免不了与人交往。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又不停地变换着角色,各个角色之间时刻进行着各式各样 的人际交往。一个好的人脉就是一张广大而伸缩自如的关系网, 会用这张网你可以活得轻松自在、潇洒自如,塑造一个完美的人 生。正如卡耐基所言:“多一分人脉,少一分烦恼。”

在美国好莱坞,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能成功,不 在于What you know (你知道什么),而在于Whom you know (你 认识谁)。”李小龙明白,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以为 自己拥有卓越的才能就能获得成功,你必须学着去建立自己的人 脉网络,只有建立起了人脉网络,你才会享受到人脉给你带来的 好处,那时你才会深刻认识到,一般人才与顶尖人才的真正区别 在于人脉,而非仅仅是才学和能力。 -

然而,建立和维护人脉关系是需要有耐心的,这和钓鱼的道 理极为相似。我们除了要懂得钓鱼的基本要领外还应注意把钓到 的小鱼喂大、线放长些等钓鱼术的策略,也就是不可忽视平时对 于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的感情投资。

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的,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 打交道、建立关系。对于那些真正成大事者而言,他们时刻注意 识人辨人,营造自己良好的关系网,寻找可以合作的契机,扩展 成功局面。

好的人脉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助力。当你遇到各种问题时, 你便可以将脑海中可用的资料信手拈来,此时,你将变得比任何 人都强大,到那时,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阻碍你实现成功的梦想,
因为好的人脉是一笔财富,是一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银行 户头。

现在的社会是个彼此依存的社会,遇事的时候有几个可以顶 得起的朋友,自然就顺利许多。如同李小龙,身边有布莱尔、杰 西、琳达、阿罗约等好朋友,乃至伊诺山度教授、凯恩教授等可 以真正对他有所帮助的人,他才会有机会最终创立“截拳道”, 而成为一代功夫大家。 .

而对于我们自己呢?是否也有这么几个好友,可以随时随地 地帮助自己,或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呢?如果有,那么恭喜 你,你的生活和工作之路将减少很多阻力,增加很多积极因素; 倘若没有,那么你得好好思考一下了,如果遇事会是什么结果?

在国外,成功学有“友谊网”的说法。他们认为,喜欢别 人,又能让别人喜欢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们 大多喜欢广泛交际,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张“友谊网”。比如, 你要某人推荐几个供你拜访的朋友,假如这个人是个失败的人, 他只能好不容易为你提供一两个人,而且好不容易才能找到这一 两个人的地址和电话。成功的人就不同了,他们会推荐出一大堆 朋友,而且是在长长的名单上寻找,由于名单上包括各式各样的 朋友。由此显示出成功者与失败者在交友方面的差别。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是目前这种观 点正在转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越来越不容忽 视,人脉关系逐渐成为资金、经验、信息的“聚宝盆”,有时甚 至能出人意料地在商业活动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在李 小龙创业和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人脉关系所带 来的帮助和便利贯穿始终。

卡耐基曾经说过:“人脉资源越丰富,赚钱的门路也就越多; 人脉档次越高,钱就来得越快。”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发现这 已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但是,一个人要想拥有好的人脉关系,就必须有容纳别人的 气度,同时还要去认可别人。有资料证明,一个人能接受任性、 粗暴的人通常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而使一个原本脾气 暴躁、动作粗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一个和善、可靠 的人。

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一张最有效的通行证,它可以让你到处受 到欢迎,而且事事能够办得顺心如意。人脉更是人生中的一笔无 形资产,我们应当好好保护并使其增值。

所以,如果你还想在事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你必须懂得编 织以及维护你的人脉。

在绝境中再突破,再超越

有一位名人曾说:“当人在绝望的时候,希望也就会产生。”

希望不会因为你的困难处境而抛弃你,或许她更加喜欢在那 个时候出现,扮演挽救你的天使。我们当然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 无路可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的路可以走得顺畅一 些,走的更远一点。我们的希望就是那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 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就在我们认为我们做 得十分周全的时候,失败和意外总会来找我们的麻烦。为什么会 这样?我觉得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就在我 们那么做的时候也是我们一相情愿的幻想。图片1

1964年,美国长堤空手道大赛是李小龙一生之中最重要的 转折点。李小龙作为表演嘉宾出席这场大赛,表演了咏春拳、蔽 目粘手、寸拳、无影拳、二指俯卧撑等,令所有观众瞠目结舌。 李小龙在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中的出色表演,使他在美国武术界 名气大增,不少武师从千里万里之外赶来拜访他,而这次大赛表 演也促成了李小龙迈出踏入好莱坞的第一步。

李小龙花费了很长时间的周折,终于得到了好莱坞电视剧 《青蜂侠》第二主角加藤的角色。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 从事表演的梦想。他没有名声大噪天下知,却已经取得可喜的业 绩。他的最终目标是做世界级的功夫明星,然而,这条路却不平 坦,它充满艰辛,并且十分漫长。

后来,李小龙想把武馆关了,一心做职业演员。然而,他的 这一想法得到费西蒙的指点和雪伯灵的开导,武馆重新开起来 了,不过不是什么人都收,不是每个月学费20美元,而是只收 名人和资质很高的人,每小时学费50美元,后来还涨到250美 元!——李小龙用这种方式来提高他的名气。

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龙头老大是邵氏集团邵逸夫 一统天下的黄金时期。1969年,邵氏制片主任邹文怀带领何冠 昌等人走出邵氏,创办了嘉禾公司。两家公司明争暗斗,嘉禾始 终处在下风,不能撼动邵氏,直到一个人——李小龙的到来。

在当时,李小龙在好莱坞很不得志,但是,他的名气已经很 大了,香港能请动李小龙的也只有邵氏与嘉禾两家。本来李小龙 想去实力雄厚的邵氏发展,并且不计较相对较低的片酬,但是, 邵逸夫自高自大,最终由于各种原因不欢而散;另一方面,邹文 怀以他的诚意打动了李小龙,最后,李小龙决意加盟嘉禾。

嘉禾、邹文怀,这两个词在李小龙影坛事业生涯中占着十分 重要的地位,推崇尼采要做“超人”也真正做到了 “超人”的 李小龙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妻子琳达,另一个就是邹文怀。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四部半”。很多人 都津津乐道于李小龙这短短两年掀起狂澜的时期,很多人只知道 《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只知道一次 又一次打破票房纪录,只知道李小龙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国际巨 星,但有多少人了解李小龙在这之前绝处逢生的艰难历程,有多 少人知道这两年中李小龙的孜孜不倦?

有句话说,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逼上绝路,这是正确的。既 然已经是绝路了,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样?难道真要以生命的结 束等待再轮回?绝路了我们还有的选择吗?我想我们都是不愿意 放弃的,我们还想将那条所谓的绝路继续走下去。反观很多成功 者,他们在创业的初期别人是不理解的,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 不会成功的,也就是说他们走上了一条绝路。然而,结果证明了 他们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用成功来最终堵住了悠悠之口。 由此可见,不是什么绝路都是死路的,别人眼中的死路也许是一 条成就之路,是辉煌之路!照这样看来,假如一个人要想成大 事,要想过与众不同的人生,还真要有把自己推上绝路的勇气 呢。背水而战的故事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只有继续往前才有活 的机会。在那样的情形之下,一个人的潜力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出来,我们也才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我们也许都有这样 的经历,在没有任何要成功的苗头的时候,我们却获得了意外的 惊喜,我们通常叫它不可思议,是靠运气。其实我们心里是最清 楚不过的了,那绝对不是运气那么简单,而是我们付出了许多努
力的结果。

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十分害怕将自己置身险境,因为他们不 希望作更多的努力再回到自认为安全的环境中来。事实上,如果 你能仔细想一想,又有什么真正的安全环境?什么事情随时可能 发生。因此,我们那顾虑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是会阻碍我 们前进的脚步的。我们都习惯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奉行中庸之 道,以为那样就可以降低风险。是的,这样是可以降低风险,可 是也可能把许多成功的机遇扼杀了,这样到底值不值呢?

关于投资理财有一个长久的话题,那就是要不要把鸡蛋放在 一个篮子里。其实,最好的答案就是:当你认准了的时候,就可 以那样做。关键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可是,要想成功,那种把 自己置身“险境”的精神是我们所必需的。很少有人具备这样 的勇气,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取得成功,就是这个道理。没 有绝对的失败,也没有绝对的险境。在旁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也 许自己却可以做得很好很成功。人的一生真的要有认准一条路的 勇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超强的自信。

一个人身处绝境的时候,希望就已经离你很近了。关键就是 在希望找到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具备再突破、再超越的勇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万事开头难,难以想象辉煌的背后没有卧薪尝胆的奋斗 拼搏。

生命的真谛一个不安分子,他不求安逸,它在于独立进取, 世界上没有比自立、自强更有现实意义的了。一个人如果总是试

图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你就难以自立、自强。相反的,如果你 决定依靠自己,独立自主,你就会变得日益坚强,获得更多的知 识和能力。 -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中国人民精神之所在,也是我们 这个民族历经磨难终于存在下来并不断强盛的动力。《易经》中 的“乾”卦“象传”里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 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源。自强不息是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自觉进取,永不满足,决不停止。依靠自身的努力,奋发图 强。遭遇到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迎难 而上,决不退缩,并克服、战胜它,也就是说自强不息包括了自 尊、奋发、自信、坚毅等精神和品格。这是一种顽强拼搏、不甘 落后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 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一个人只有在这 种精神的感召下,才能笑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才会克服一切艰难 险阻,勇敢向前。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继承并发扬这种自强不息 的传统精神,才会汇成巨大的民族精神的潮流,推动我们的民族 再度走向繁荣和富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再度振兴才会最终出 现。完全可以这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将所有的传统文化 都抛之脑后,但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必须继承的,因为有了 它,只要有幡然醒悟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实 质,否则,就真的失去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资格了。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应该培养自 己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但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为了坚持和实现 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断磨砺自己。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强不息,才
能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李小龙没有具备比一般练武者更优厚的条件,但是,他经过 刻苦努力,却能练就一身可敬可畏的惊人武技,折服了世界的各 国武术高手,这份苦心造诣,不是很令人崇敬吗?李小龙的事业 路途并不顺畅,完全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是他凭借他的那种自 强不息的精神,最终走了出来。

李小龙在美国寄人篱下的半工半读生活决不好过;而且他的 出色武技也得不到外国人赏识,欲把中国功夫传扬出去,又受到 本是同根生的中国功夫教头踢馆;李小龙始创了实战武术新天地 的截拳道,又受到武术界中僵化顽固的人的连连攻击;李小龙以 出色表现于银屏上,却受到因种族歧视的影响而失去了盼望已久 的《功夫》主角角色;李小龙到回港另谋出路,只凭借几部电 影就红透半边天,更冲破种族偏见,获得嘉禾电影公司青睐,担 任国际电影《龙争虎斗》主角,但最终却由于坚守原则,与香 港传媒冲突决裂,换来无数明枪暗箭。

李小龙一个人独走美国,不怕艰辛,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不依附权贵,不攀拍大人物,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树立华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踢倒 在日本各武馆长以灌输一种华人是东亚病夫的思想的招牌,通过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向竞争对手学习,然后打败对手后又真心 地教对手,和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思想文化形成落差。图片10

连绵不断的逆流,没有减损李小龙的奋斗心,李小龙以智慧 和无比坚强的毅力冲破重重难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愿望。与其 寄人篱下,不如发奋独立,以本身专长挣自己的面包;你来踢馆 吗?尽管放马过来,他断不是徒负虚名的脓包教头;刚始创的截 拳道备受无理抨击,他要使自己成为国际巨星,截拳道自然能够 传扬全世界。

李小龙已经辞世三十多年,但他的精神依然对很多人有着非 常大的影响,人们将永远敬重他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 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李小龙是广东人的后代,小个子、灵巧、聪明,具有典型的 南方人特点,然而,他的思想文化上无可避免的有广东人烙印, 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做事追求完美的精神,也是典 型的广东人性格。

正是由于李小龙这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使他在 30多岁已完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到国际巨星的过渡,不 论是现在,还是在今后,都激励着后人。而他开拓进取的精神, 追求完美的精神,更是不分时代、国界、人种地影响着全世界。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永远是一笔激励自 身向命运挑战的宝贵财富;当你继续创造生活时,它就是你安身 立命驰骋人生的原动力。军旅残疾作家刘琦在他的小说《去意徊 徨》中说:“对于一个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能拿起笔,本身就是 一种抗争,一种希望。”残疾姐妹春曼和心曼从小就患有家族性 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患这种病的人全身肌腱慢慢萎缩, 四肢残废,然后瘫痪,直至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然而她们并 没有放弃生命,当医生宣布她们活不过30岁时,她们却用她们 的坚强写出第一部小说《生命从明天开始》。如今这对姐妹用她 们坚强的信念,走过了 30岁的艰辛岁月,她们的第二部小说 《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已经出版。自强——对于她们来说,真 的是一种生活。

的确,李小龙的一生之中太多的坚强,那是他们把自强不息 当作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向苦难的挑战。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 由因为眼前的一点不如意,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打击,因为感情中 的一次受挫就甘愿堕落,灰心丧气?英国身患萎缩性脊髓侧索硬 化症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手不能动、声不能发的情况下,坐 在轮椅里写出了风行世界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他说:“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自强不息、敢于拼搏,一直是我国的优良民族传统。古往今 来,有多少刚强的人因为它而走向成功之路。李小龙亦是如此。 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饱尝忧患,但愈挫愈 勇,百炼成钢,靠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使中华这条巨龙腾飞在九霄云外,这 种精神使人民无所畏惧、信心百倍地走向崇高的理想并且走向成 功之路!

一个人处在人生的低谷中,只要健康向上的信念不灭,自强 不息的决心尚存,再苦难的生命同样能创造辉煌;而这样的人生 才最有价值,这样的自强才是真正的生活。

M' L ihJ-

生命,只是一场死亡游戏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用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全世界龙 迷对李小龙的哀痛之情。人们不得不相信,银幕上那个“壮得像一头 牛"、“有着强壮脊背和肌肉”的功夫巨星的确离他们远去了。从香港到 东南亚,从夏威夷到好莱坞,不仅仅是李小龙的影迷,全世界都对李小 龙的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些曾经与他共事过的人,那些曾经与他较 量过的人,那些对他持有非议的人,都以各种形式通过媒体表达了对一 代功夫巨星的追忆和哀思。

李小龙曾经说过:我很喜好《当我死去〉这首歌,尤其是那句"若 死时能得平静,啊!那么就让那一刻早来临!”也许我只有在死时才能 得到平静。

李小龙走了,再也不会来了;

此时此刻,连老天都哭了;

从此,世界将失去了李小龙,失去了一位电影巨星、一个武学奇 才

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过程与结果,你是更注重过程还是更在乎结果?对此,我们 往往会听到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说“我付出,我快乐,只要曾经 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所以,选择的是过程最重要。还有的 人说“我不管过程,只要结果,就算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也 在所不惜”,所以选择的是结果最重要。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李小龙 认为,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不应该厚此薄彼,正确的做法是 一生都要不懈地追求完美的结果,在追求结果中享受过程。

李小龙在没有回到香港之前在好莱坞不得志的时候,曾经下 过三大宏愿:一是弘扬截拳道,使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二是使 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识中国电影;三是 在欧美的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李小龙亲 自看着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通过这些影片,李小龙不仅成为美

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截拳道也被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所熟 知。而且,李小龙由此带动的中国功夫也由美国西部向东部突 进,逐渐成为热潮。继美国的功夫热之后,欧洲、拉美、澳洲也 开始掀起功夫热的高潮。这种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又反馈到东 南亚的华人世界,使得华人再度对古老的中国功夫热衷起来。中 国的功夫片也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表。《龙争虎斗》的成功实 现了李小龙的第三个愿望,在影片上映之前,世界各地的媒体对 此作了大量的报道,他们夸耀李小龙为“飞腾起来的中国龙”, 是好莱坞最重要的国际影星之一。

巨大的商业成功,实现了李小龙之前的很多愿望,然而,这 丝毫没有延缓李小龙的拍片节奏。李小龙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 者,他永远追求着下一部影片的完美。超负荷的工作曾经使他晕 倒在《龙争虎斗》的录音室,但是,从医院出来后,李小龙便 准备继续拍摄《死亡游戏》。

李小龙认为,如果你已姥为了一个事业目标竭尽全力,最后 即使没有结果,生命本身的丰富也是最好的结果。假如你努力 了,但最后失败了,那不是你的错;假如你没有努力,最后失败 了,那才是你的错。

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它到处布满了陷阱,到处充满了意 外:战争、疾病、洪灾、饥饿、车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 们的生命。人类可以颠覆历史,可以扭转乾坤,但永远不能够避 免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上帝唯一公平的,它给了每个人相 同的生命。幸运的人,能够活到老,等待着自然死亡;但倘若不 幸,谁知哪一天会遭到不测,你就得和这个世界挥手告别。不论

你是如何的眷恋,如何的遗憾,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所能 扭转的。原本,人一出生就在一步步靠近死亡,一步步地走在回 去的路上。只是有人活的时间长一些,有人活的时间短一些。但 是,每个人的结局最终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注定死亡!既然结局 一样,所以我们又何必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呢?只要我们好好珍惜 生命的每时每刻,好好把握住生命的过程就足够了。

有的人认为,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 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也就是说,人生是个单行道,它有来 无去,你只能勇往直前,你只能把握好你前进的每一步。永远没 有驻足的余地,永远没有回头的余地!而走好这个过程,不是去 苛求你功成名就,不是去强求你鹤立鸡群,只要你的每一天都活 得充实,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就足够了,就无愧于生命这个 过程。沿街乞讨是一辈子,荣华富贵也是一辈子,你能断定沿街 乞讨之人的每一天都充满着苦恼与辛酸,没有一丝的高兴与愉 悦?你能肯定腰缠万贯之士的每一刻都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没有一点悲伤和烦恼? 一个人一分才干,一个人一种能力,一个 人一个活法。不论是对亲人、对朋友还是对社会,只要各自认为 自己活得还算充实,还算是有价值,那么,你就没有愧对生命, 你就没有愧对生命这个过程。

有的人认为,人生就像在画一个圆。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 一刻便开始画。画圆的过程就是你生命延伸的过程。这圆圈,无 论你画得光光滑滑还是曲曲折折,最终都要将这个圆的起点和终 点连在一起。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同一个点, 只不过是绕了一圈儿又绕回来罢了。你的生命也是如此,你从虚 无中来,最终要到虚无中去。你的圆画完了,你也该离开了,下

一个生命将又像你一样,在他的生命里画着自己的圆。这样一代 代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永无绝期……而对每个生命而言,最重 要的只是在这世上匆匆忙忙地走一遭而已。

有的人认为,人生又是一出戏,一个人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 是你登台表演的那一刻。你一旦上了台,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 地。你所演的这出戏,不论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你都得义无 反顾地演下去;在演戏的过程中,不论是顺顺当当还是困难重 重,你都得硬着头皮演下去!而你下台的那一刻,就是死神向你 招手的那一刻。你的戏演完了,这出戏是圆满结束还是不欢而 散,留给观众的是回味无穷还是喝骂声声,这就不由你管了,一 切的是非恩怨都由后人评说。而你,只是走完这个过程而已。

而李小龙却认为,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只 是充实这个过程。生命的最终结局永远都是死亡!我们不能够把 握生命的数量,但是,我们却能把握它的质量。让我们把握生命 的每一天,充实生命的每一刻,辉煌生命的每一分,灿烂生命的 每一秒,简单从容、轻松愉悦地走完这一生一世!

浏览4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