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散打的特点

散打既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也有别于世界各国流行的技击 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体育性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是散打的第一个特点。

散打属于体育范畴,与各运动项目相同,这是共性。它突出地 反映了武术的特殊本质一击性,然而它又明显区别于使人致 伤残的技击术内容,即所谓致人于死地的绝招妙计。因此,散打竞 赛规则严格规定了后脑、颈部、裆部等为禁击部位。另外,从技法 上,不管用哪种技术流派的击打方法,均不允许使用反关节的擒拿 动作,以及用肘、膝等技法进攻对方。散打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 交流技艺、提高技术水平为特点取舍动作。

二、 对抗性

对抗性的技击内容是武术散手的基本特征。比赛双方没有固 定的动作顺序,而是互以对方技击动作随机转移,互相指向对方的 弱点斗智、较技。它不仅要求运动员熟练地掌握散手技术,还要有 敏捷的应变能力,从而明显区别于武术套路运动形式。

三、 民族性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散打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用头顶、肘撞、膝

—159 — 击地出拳和不能用脚,只能用摔、拌、擒方法的柔道等对抗项目。 日本空手道虽能手脚并用,但没有武术散打的快摔技术,法国的踢 腿术也只是以脚为主,配合拳法。此外,诸如印度尼西亚的本扎, 日本的相扑、跆拳道、体道、格斗术,以及法国的忍拳等都与武术散 打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法不同,比赛形式和方法也不同。

尽管武术散打与世界各国技击术在技法上有某些共同特征, 但却有着各自发展模式。中国武术散打是在继承武术传统技法的 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体育竞赛项目。民族形式不是挺固的,也 不能理解为只是“过去形式”、“历史形式”、“传统形式”。民族形 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发展的。

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民族 自大主义,要善于不断从世界各国的技击项目中,取他人之长为我 所用,使武术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第二节散打的作用

一、 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散打比赛较力、较技、斗智、斗勇,对抗性强,为广大青少年所 喜爱。它对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内 脏器官的机能,特别是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较大的帮助和 明显的作用。

通过实用性的攻防技术的习练,并在交手比试中不断体验战 术的运用,提高应变能力。同时,经过艰苦的功法练习,增加了功 力,更能发挥攻防技术的实效性。无疑这对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 防身自卫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 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二、 锻炼蹇志,培养品德

散打的习练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方面的。如功力的练习要克

—160 —

 

服疼痛难忍关,从不适应到适应;交手时,首先要克服胆怯怕打关, 逐步增加胆量和勇气;比武中遇到强手时,要克服消极逃脱关,敢 于拼搏,提高以弱胜强的智慧;耐力训练或比赛到最后一局时,要 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底,以及在比赛中正确对待胜负的心理锻炼 等。经过这些习练,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果断、坚毅的精神,锻炼人 摒弃软弱、怯懦而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品质。

贯彻于散打教学全过程的武德教育,如尊师爱友、讲礼仪;教 师在,,喂手,,、“递招”中传艺爱徒的师表作用;学员在操手比试中提 倡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谦逊品德;针对习练 中难免因失误出现磕碰的现象,提倡要互相爱护,切忌报复。这无 疑对培养习练者的优良品德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武术的对抗形式比试,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许多古籍史 料和文学名著中有关于打擂台的描写,围观者都是“人山人海,群 情沸腾”。自1979年我国开展散打以来,全国性和各地举办的散 打表演赛、擂台赛都深受群众欢迎。散打,不仅是较力斗勇,更讲 究较技斗智,所以每当赛场上出现奇招妙技时,观众都报以热烈的 掌声。这说明散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习练者也深感其 奥妙、精深,给人以启迪和乐趣。

四、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继承和发展散打运动,不仅能提高武术套路技术对突出武术 的攻防特点也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交 流,增进友谊。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不仅喜爱套路运动,更有试 图通过习练中国武术,达到既增强自己的健康水平,又提高防身自 卫的能力的目的。

第五章散打技术及其训练

第一节手形、步形与步法

一、手形

拳:五指内屈握紧,拇指第一指骨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 骨上,拳心朝下为平拳(图5-1)拳眼朝上为立拳(图5-2)

图片52

 

5-15-2

要点:拳心握实,拳面要平,手腕要直。

二、步形


  1. 开立步


两脚前后开立,略比肩宽,两脚尖内扣,两膝微屈,重心在

两腿之间(图5-3)图片53

要点:站立时两脚拇指用力,踩地,两脚跟微微离地。

  1. 弓步


图片54两脚前后开立约三脚半长,前腿屈膝半蹲,后腿伸直,脚跟 微离地,脚尖内扣,重心在两腿之间(图5-4)

要点:前后脚要分别向前下方和后下方用力踩地,步宽因人 而异,但不可太宽,以免造成移动不灵活。

3.高虚步

两脚前后站立,两膝微屈,前脚脚尖虚点地面,重心落于后 腿(图5-5)

要点:前虚后实,两膝不可弯屈过大。

图片55

 

 

5-6

 

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伸直支撑体重(图5-6)o

要点:支撑腿膝盖不可用力绷直,五耻抓地站稳。

  1. 丁步


两膝微屈,两脚一虚一实并步站立,虚腿脚跟微离地(图5

-7)

要点:虚腿不可支撑重心,左右前后移动灵便。

  1. 马步


图片57两脚左右开步屈膝半蹲,步距宽于肩,两脚尖朝前,重心落

于两腿之间

要点:步距不可太宽,以移动灵活为准。

  1. 半马步


基本同马步,惟一脚脚尖外展,重心略偏于另一腿(图5-9)

要点:同“马步”。

  1. 仆步


图片58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伸直平铺地面,脚尖内扣(图5-10)o

要点:重心基本落在全蹲腿,上体不可前倾或后仰。

三、实战姿势(预备势)

—164 —

 

 

5-95-10

图片59两脚按开立步站立(正架为左脚在前,反架为右脚在前,可 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一般是右拳力大,右脚在后),两手握拳, 左前右后,拳眼均朝上,左手臂弯屈,肘关节夹角在90~ 110。 之间,左拳与鼻同高;右手臂弯屈,肘关节夹角小于90。,大小 臂紧贴右侧肋部,身体侧立,下颗微收,闭嘴合齿,面部和左 肩、左拳正对对手(图5-11)

要点:实战姿势是实战时的预备姿势,因此,要求进攻灵 活,防守严密,移动方便。姿势不可太低,重心控制在两脚之 间;两手紧护躯体,暴露给对手打击的有效部位尽量缩小。

四、步法

  1. 进步


前脚(左脚)先向前进半步,后脚再跟进半步(图5-12、 图 5-13)0

要点:进步步幅不宜过大,后脚跟进后的身体姿势不变,衔 接进步与跟步时越快越好。

  1. 退步


后脚(右脚)先后退半步,前脚再退回半步(图5-14)

—165 —

图片60


3.
上步图 5-135-14
要点:上步时身体不能前后摆动,上步与两手要同时交换。


图片61





后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右拳前后交换成反架姿势(图5 -15)o

 

4.撤步

前脚向后撤一步,成右前左后,左脚跟离地,右脚脚尖外 展,重心偏于右腿(图5-16)
图片62
要点:撤步不宜过大,重心移动不要明显。
5-155-16

  1. 插步


后脚向左横移一步,脚跟离地,两脚略呈交叉(图5-17)

要点:插步时身体不要转动,左侧面仍与对手相对。插步后 要及时还原成预备势。

  1. 跨步


左脚(右脚)向左(向右)侧跨半步,右脚略向左脚靠近,两 膝弯屈,同时右拳向斜下方伸出,左拳回收至左腮旁(图5-18)

要点:此步法主要用于侧闪防守。跨步后身体重心下降,以 利于反击。两脚要一虚一实,两臂分别防守上、下,形成较大的 防守面。

  1. 闪步


左(右)脚向左(右)侧移半步,右(左)脚随之向左 (右)滑步,同时身体向左(左)转动约90。(图5-19)

—167 —

 


图片648.
换步
要点:步法轻灵,转体闪躲灵活、敏捷。图 5-175-18

左脚与右脚同时蹬地并前后交换,同时两拳也前后交换成反 架姿势(图5-20)

要点:转换时要以雌节髀两侧,身虾能明显向±J»空。

 

11.垫步

后脚威晌脚内购I拢,同啪顾瓣睫(图5-% 5-25)0

 

要点:后脚要疾速向前脚并拢,垫步与提膝不脱节、不停 顿,身体向前移动,勿向上腾空。
图片66

 

5-245 -25

12.跃步

右脚蹬地后向前跨跃一步,左脚继而再向前上一步(图5-

26、图 5-27)0

要点:两脚动作要连贯、g 前后晃动,腾空勿高。
图片66步法是散打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实战时,双方都保持着一定 的距离,只有通过步法的移动才能抢占有利的位置,发动进攻或 转换防守,距离不合适,有效的进攻和防守就是一句空话。武术 谚语说:“步慢拳(脚)慢,手到步到方之为妙。”又说“练拳 容易走步难”,说明了步法在散打训练中的作用。步法的总体要 求是“疾、准、活”。“疾”是指步法移动要迅速;“准”是指移 动的步幅要准确;“活”是指步法移动要灵活多变,不僵不滞, 富有弹性。步法训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五、步法的训练

  1. 单兵练习


每学完一种步法以后,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反复 揣摩,体会要领,巩固技术。开始可专门练习一种,待技术熟练 以后,跳闪步中突进转突退或突退转突进等,以适应实践中的各 种变化。

  1. 结合信号练习


教师或同伴可以运用掌心、掌背的朝向或手指的数量,或规 定的某一个动作等为信号,要求练习者根据信号作出相应的步 法,既巩固了步法,又提高了反应能力。

  1. 两人配合练习


两人一组,面对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分主动与被动进行练 习。主动一方随意做各种步法;被动一方要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变 化。如一方进步,另一方则退步;一方左闪,另一方也左闪;一 方垫步,另一方则收步等,双方的距离应尽曩保持不变。这种练 习方法除提高练习者的反应能力外,更主要的是提高步法移动的 准确性,即距离感。

  1. 结合攻防动作练习


步法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攻或防守反击。因此, 结合攻防动作进行步法练习,是根据步法移动实效性的主要方

—171 —
法,也是提高上下配合、整体协调的重要手段。同一个左冲拳, 可以结合进步、退步或左、右闪步等进行练习,以便适应比赛的 各种战况。

  1. 实战中练习


实战是运用和提高各种技术的有效方法。步法移动的时间、 速度、幅度可以通过实战检验效果,也从中发现不足,为改进技 术提供依据。

第二节拳法技术

一、冲拳

1.左冲拳

预备势为正架势,即左脚、 左手在前(以下均同),右脚微 蹬地面,重心微向前脚移动,同 时左拳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 (图 5-28)

要点:图片71

  • 冲拳时,上体不可前 倾,腰略向右转。

  • 拳面领先,大臂催前 臂,臂微内旋,肘微屈。

  • 快出快收,切勿停顿,


迅速还原成预备势。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撩拳。由于冲拳前肘先于拳而动,形成拳往下撩的错 误。纠正时强调以拳领先,勿先动肘;或同伴帮助以一手拉拳,


 

一手按肘,慢慢体会要领。

(2)只动前臂。冲拳时肘关节为轴,不是以肩催臂,而只是 前臂屈伸。纠正时强调肩先起动,催肘送拳。

用法:左冲拳是一种直线进攻型动作,特点是距离对手较 近,易发动,预兆小,灵活性强,但相对地力度较小。可以结合 身体高、低姿势,或左、右闪躲击打对方腰部以上任何部位。既 可主动进攻,又能防守反击,而更多是以假乱真、虚招引诱对 手。为接用其他方法“探路”,是进攻技术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 动作之一。

1抢攻对手的中、上盘(上盘:胸部以上;中盘:腰部 以上;下盘:腰部以下。以下均同)。

双方在对峙的状态下,突然快速地进步或上步,以左冲拳攻 击对方(图5-29、图5-30)

 

图片72

5-295-30

2当对手向前追击时,突然向左侧闪躲反击其头部(图

  • 31)0


3当对手左攒拳击上盘时,右手挂挡,同时用左冲拳反 击其胸或头(图5-32)

 

 

5-315-32图片73

4当对手左冲拳攻击上盘时,迅速俯身向下躲闪,同时 以左冲拳反击其腹部(图5-33)0

5当对手左攒拳向上盘进攻时,右手外挂防守,同时以 左冲拳反击其胸部(图5—34)

 

 

5-335-34

6当对手右攒拳攻击上盘,俯身下躲,同时以左冲拳反
击其腹部(图5-35)

7当对手拟用左蹬腿进攻,屈膝提起时,迅速抢步进身, 同时以左冲拳反击对手头、胸部,后发先至(图5-36)


图片74


8当对手进步欲俯身抱摔时,左冲拳反击其肩部(图5 -37) 0


9当左腿被对手抱住欲使用摔法时,迅速前移身体重心, 并以左冲拳反击对手肩部(图5-38)

 

10当对手进步左勾拳进攻腹部时,右手掩肘防守后, 左冲拳反击对手的头部(图5-39、图5-40)



图片75


预备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并 向内扣转,转腰送肩的同时,右 拳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左 拳变掌回收至右肩内侧(图5- 41)o

要点:

  • 右冲拳的发力顺序是起 于右脚,传送到腰、肩、肘,最 后达于拳面。

  • 上体向左转动(头不 转),以加大冲拳力量。

  • 还原时以腰带肘,主动回收。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上体过于前倾。冲拳时,上体向前移动过多,腰没有向 左拧转。纠正时,多体会腰绕纵轴方向拧转的要领,克服向前俯 身的毛病。

  • 翻肘撩拳。冲拳时前臂、肘关节先动并外翻,形成撩拳 错误。纠正时,由教练或同伴帮助,或面对镜子,做慢动作练 习。

  • 后引拉拳,预兆明显。这是练习拳法的常见错误。纠正 时,面对镜子或同伴监督。用慢速放松练习,以体会出拳路线。


用法:右冲拳是主要的进攻动作之一。它的特点是攻击距离 长,能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的力度。运用得好具有 较强的威胁力。

1在双方对峙状态下,突然以快速的步法逼近对方,同 时右冲拳抢攻其中、上盘部位(图5 -42)

2当对手左冲拳攻击上盘时,俯身下躲,同时右冲拳反 击其中盘(图5-43)

图片76

 

5-425-43

3当对手左攒拳向头部攻击时,俯身下躲,同时右冲拳
反击其中盘(图5-44)

4当对手右冲拳进攻上盘时,向左侧闪躲,同时右冲拳 反击其腹部(图5-45)

 

图片91

5-445-45

图片875当对手右冲拳进攻中盘时,先以左手拍压其拳,继而 右冲拳反击其头部(图5-46、图5-47)0

图片736当对手右攒拳攻击上盘时,左手挂挡防守,同时右冲 拳反击其躯干或头部(图5-48)

图片837当对手以右横踢腿进攻下盘时,左手外挂防守,随即 进右冲拳反击其上盘(图5-49、图5-50)

5-485 -49

二、攒拳

1.左攒拳

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攒, 臂微屈,拳心朝下,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右拳护于右腮(图

 

要点:

  • 力从腰发,腰绕纵轴向右转动。

  • 攒拳发力时臂微屈,肘尖拾至与肩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攒拳幅度过大。纠正时,面对镜子或同伴帮助,消除只 想用力的心理,严格体会攒拳的运行路线,待动作基本定型后再 加大动作力量。

  • 翻肘过早,出现甩拳。纠正时,请同伴帮助,一手拉 拳,一手按肘,克服翻肘的错误。

  • 向前探身。纠正时,多体会向右转腰发力的要领,或同 伴帮助控制身体前探。


用法:左攒拳是一种横向型进攻动作,可以结合身体姿势的

—180 —

图片100
图片861双方对峙时,突然向 左闪步,左攒拳抢攻对手头部右 侧(图 5-54)。高、低变化击对方的侧面。上盘可击太阳穴;中盘可击腰肋部位。

图片762双方对峙时,突然向 前进步,俯身,左攒拳抢攻其腹 部(图5-55)

图片753对手左冲进攻上盘, 向左闪的同时,左损拳反击其头 部(图5-56)

5-595-60

2.右攒拳

预备姿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并向内扣转,合胯并向左转腰,. 同时右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攒,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 侧,左拳变掌屈臂回收至左肋前(图5-63)

要点:

图片102右脚内扣,合胯转腰与 搅拳发力要协调一致。图 5-62


  • 攒拳发力时,肘尖微 抬,使肩、肘、腕基本成水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参考“左攒拳”。

用法:右攒拳也是一种横线 型进攻动作。它的特点是能充分 借助右脚蹬地转腰的力量,力度 较大。但因其进攻路线长,动作 幅度宜小不宜大。此种拳法多用 于连击或防守后反击。例1双方对峙时,俯身以左拳虚晃,佯攻其腹部,继而起 身右攒拳攻其头部(图5-64)

2双方对峙时,左冲拳佯攻头部,对手举臂防守的瞬间, 俯身右报拳击其左侧肋部(图5 - 65)

3对手右蹬腿进攻中盘:以左手里挂防守,进步,以右

――183

 

 

攒拳反击其胸部(图5-66、图5-67)o

5-66 005-67

4对手右抄拳进攻腹部:左手向里掩肘防守,右攒拳反 击其头部(

5对手横踢腿进攻上盘时:左手挂挡防守后进步右攒拳 反击其胸以上部位

三、抄拳

 

预备势开始,重心略下沉,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起,大小臂

夹角在90~ 110。之间,拳心朝里,力达拳面(图5-72)0

要点:,

  • 重心略下沉,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前脚蹬地拧转的反作用


—185 —

 

力,加大勾拳力量。动作要连 贯、顺达,用力要由下至上。

  • 抄拳时,臂应先微内 旋,拳呈螺旋形运行。

  • 抄拳发力时,腰向右侧 转动,发力短促。


易犯游及纠正方法:

  • 左拳向外绕行。纠正 时,面对镜子,不追求用力,重 点体会拳的运行路线。

  • 抄拳发力时上体后仰、 挺腹。纠正时,重点体会蹬地转 腰要领以及内力的运用。

  • 重心上提,展胯。纠正


时,清同伴帮助,一手按头,一手扶胯,边练习边提示改进。

用法:抄拳属上下进攻型动作,由于击打距离短,适用于近 距离实战,双方接触时,正面攻击对手的胸、腹或下额。
1对手左抄拳进攻胸、腹部时:沉身左转右掩肘手,以 左抄拳反击其躯干以上部位(图5-73、图5-74)0

 

B05-73

 

2对手上步欲抱腿时:沉身,以左抄拳反击其肩部(图

  • 75、图 5 -76) 0


 

 

5-75 5 -76

3对手左搅拳击头时:右手挂挡,沉身,左抄拳反击其 腹部(图5-77、图5-78)

 

 

B5-77 5-78

2.右抄拳

右脚蹬地,扣膝合胯,微向左转腰的同时,右拳由下向前上

—187 —

 

方抄起,大小臂夹角在90° - 110°之间,拳心朝里,力达拳 面。左拳回收至右肩内侧(图5 -79)

要点:

  • 右抄拳要借助右脚蹬 地、扣膝、合胯、转腰的力量, 发力由下至上,协调顺达。

  • 抄拳时,右臂先微内旋 再外旋,螺旋形运行。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右拳后拉。练习者可能 想加大动作力度,以致右拳先后

拉再上勾,出现严重预摆。纠正时,应消除单纯用劲心理,着重体 细作路线和全身的协调配合。

(2)身体向上立起。练习者没有体会合胯转的用力方法,过 分追求蹬地伸散。纠正时,请同伴协助控制重心的起伏,如一手 按头,一手扶胯(保持正确的高度),体会力从腰发的要领。
图片822对手右抄拳向胸、腹进攻时:左手掩肘防守后,右 抄拳反击其中盘(图5-82、图5-83)
1对手右撞拳攻击上盘右侧时:左手挂挡后,右抄拳反 击其躯干以上正面部位(图5-80、图5-81)


图片94


5-82 5-83

3对手进身追击或欲抱腿摔时:在其上步俯身的同时, 右抄拳阻击其头部(图5-84、图5-85)

一、蹬腿
第三节腿法技术


  1. 左蹬腿


实战姿势站立(以下均同),右腿直立或稍屈,左腿提膝抬 起,勾脚,以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亦可送®8,脚掌下 压,力达脚前掌(图5-86至图5-88)

  1. 右蹬腿


身体重心前移,左腿直立或稍屈,身体稍左转,右腿屈膝前 抬,勾脚,以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亦可送髓,脚掌下 压,力达脚前掌(图5-89至图5-91)

要点:屈膝高抬,爆发用力,动作快速连贯。

图片95

5-86 5 -87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提膝不过腰,散、踝关节放松,力不顺达。上体直立,多做 提膝靠胸练习和左右转换的蹬腿。注意挺髓并稍前送;亦可多做 —190 —

 

 

5-90 5-91

蹬墙壁、树干、沙包等练习,体会发力和着力点。

用法:散打中的蹬腿,除与套路中的要求相同外,还吸取了 前点腿的优点,力达脚跟,当击中对方时,脚踝发力,前脚掌下 压,这样,击后容易将对方蹬开或使其倒地。

1主动蹬腿:在双方移动,当与对手正面相对时,蹬腿

击其躯干(图5-92、图5-93)o

图片1062垫步蹬腿:当与对手距离较远时,垫步接近对方,同 时蹬腿击其躯干

3迎面蹬腿:当对方上步,用拳法进攻时,迎面抢先用 蹬腿击其躯干。

4互击蹬腿:双方用拳互相击打时,突然屈膝抬腿将对方 蹬开

5-96 5-97

5防拳蹬腿:对方用拳攻击头部时,在用手格挡防守的 同时,蹬腿击其躯干(图5-99、图5-100)

 

 

5-98 5 -99

6防腿蹬腿:对方以侧弹腿、踹腿进攻,在用手防守后

 

5-100 5-101

7蹬腿和侧弹腿:当对方使用侧弹腿进攻时,用蹬腿迎 击其大腿或腹部(图5-103、图5-104)

8蹬腿和侧踹腿:当对方提膝似用侧踹腿进攻时,抢先 以蹬腿封堵,攻其腿部(图5 -105 )

 
图片98二、后蹬腿1.居瞪腿

9对方用转身后摆腿 进攻,当其背对时,用蹬腿击其 背部或臀部(图5-106)

身体向左后转,两腿弯屈成 跪步,右W头,左手屈肘自然下 垂置于体侧,右腿直立或稍屈支 撑,左腿抬起由屈到伸,勾脚, 尖朝下,脚跟领先向后蹬出,力达 脚跟,上体前俯,眼看蚩腿方向 (图 5-107 至图 5-109)

2.右后蹬腿

身体向右后转,两腿弯屈,左、右手握拳护于胸前,右腿直 立或稍屈支撑,右腿屈膝抬起,脚尖勾起朝下,脚跟领先用力向 后蹬,上体稍抬起,眼看蹬腿方向(图5-110至图5-112)

要点:向后转身时以头领先,蹬腿时挺膝展髓,腰肌收缩,

—195 —

 


图片101
5-109

注意平衡。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低头猫腰,腰背肌肉放松,蹬腿无力并偏离目标。

以沙包为击打目标,练习转头、眼看目标再蹬腿,并体会用 力的顺序和技巧。


图片1028B5-113
5-114例;直接后蹬:当身体处在背向对手的瞬间,突然用后蹬 腿攻击对方躯干(图5-113、图5-114)0
用法:后蹬腿俗称“虎尾腿”,它的优点是转体或背对对手, 容易使对手产生错觉,误入岐途,而且动作隐蔽,出其不意,命 中率高0

2插步后蹬:双方伺机进攻而距离较远时,后腿插步接 近对方,后蹬腿击对方胸部(图5-115、里5-116)

 

 

5-115 S5-116

3鞭拳后蹬腿:转身鞭拳横击对方头部,随转体以后蹬 腿攻击对方胸部(图5-117、图5-118)o

4后蹬腿侧冲拳:对方用冲拳进攻时,身体右转,重心 落在右腿上避开来拳,随后左后蹬腿击对方躯干(图5-119.

  • 120)


图片103

 

 





5后蹬腿破冲拳:对方用冲拳进攻时,右后转,上左步 重心落于左腿,眼看对方,随之右后蹬腿击对方躯干(图5-121 至图 5-123)

6勾踢腿接后蹬腿:先以勾踢腿进攻对方小腿,如其拾腿 躲过,随之用后蹬腿击其躯干部位(图5 -124、图5-125)

 

三、上蹬腿
5-123 5 -124

对方以拳法连续进攻或追击推压时,两手带其上臂或肩部, 顺势后倒,同时一腿屈膝抬腿,脚心向上,蹬击对方腹部并借其 惯性将其蹬于身后(图5-126至图5-128)o

要点:借力时机要准,倒地、抬腿、动作要协调、连贯。

图片106


f


BB5-127 5-128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倒地时屈腿不及时,被对方顺势压在身下。在垫子或擂台上 多做团身后液倒地上蹬腿动作。

用法:上蹬腿又称“兔子蹬鹰”,是比赛中制造下台战术的 重要方法。当对方一昧猛烈进攻、接近台边时,可以上蹬腿将对 方蹬下擂台,取得一局胜利。

四、躅腿

  1. 左踹腿 /


右腿直立或稍屈支撑,左腿屈膝抬起,小腿外摆,脚尖勾 起,脚掌正对攻击目标,展甑,挺膝向前踹出,力达脚掌,上体 可侧倾(B95-129至图5-131)

  1. 右躅腿


左腿直立或稍屈支撑,身体向左转180。,同时右腿屈膝前 抬,小腿外摆,脚尖勾起,脚掌正对攻击目标,用力向前踹出, 力达脚掌,上体可侧倾(图5-132至图5-134)

要点:上体、大腿、小腿、脚掌成一条直线,踹出时一定要 以大腿推动小腿直线向前发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5-131 5-132

收腹、屈或、撅霄,上体与腿不能成一条直线,打击距离 短、速度慢、力量小。

手扶肋木或其他支撑物,一腿抬起,脚不落地,严格按动作 要求,由慢到快反复练习踹腿。

 

 

S5-133 5-134

用法:踹腿,是比赛中使用率较高的腿法之一,容易调整步 法。因此,踹腿的使用变化较多,它直线运动,速度快,力量大, 不易防守。而且配合步法运用,变化多,易于在不同距离上使用。

1低踹腿击对方下肢(图5 -135)

2中踹腿击对方躯干(图5-136)

 
4插步踹腿,进攻对方面部(图5-138、图5-139)
3高踹腿击对方头部(图5-137)0

 

 

 

5垫步踹腿击对方躯千(图5-140、图5-141)0

6跟步踹腿击对方躯干(图5-142、图5-143)

 

 

5-139 5-140

7退步踹腿:当对方向前进步时,退步,左踹腿反击对

 

方下肢(图5-144、图5-145)

 

 

5-143 5-144

8闪身踹腿:当对方用拳或腿法进攻时,向侧前方上步, 闪身躲过对方的攻击,随之用踹腿击对方躯干(图5-146、图5 ”47)

9封堵踹腿:当对方抬腿进攻时,抢先以躅腿堵击对方

(图 5-148)o

 

 

B5-147 5-148

10格挡踹腿:当对方用拳法进攻时,先以手臂格挡防 守,随之用同侧腿踹击对方胸部(图5-149、图5-150)

11转换踹腿:先用前腿踹击对方,对方后撤躲闪,前腿 落地,继以后腿踹击对方头部(图5-151、图5-152)0

图片106
12连续踹腿:当对方进步时先用踝腿击其下肢,若对方 提膝躲闪,可当其提膝腿落地时,二次踹腿,击其胸部(图5 - 153、图5-154)o
5-151 5-152

13出拳踹腿:先以左冲拳击对方头部或虚晃,随之右腿 跟步左踹腿攻击其胸部(图5-155、图5 -156)

 

图片108
五、横摆踢腿
BB5-155 5-156

14避腿踹腿:当对方以踹腿进攻时,稍撤身避其来腿, 并趁其回收腿时,垫步左踹腿击其头部(图5-157至图5 - 159) o

L左横摆踢腿

上体稍右转并侧倾,同时带动左腿收散、扣膝,直腿向右上 —208 —

 

 

 

图片109

5-159 5-160

2.右横摆踢腿

左膝外展,上体右转,收腹,带动右腿收散、扣膝、直腿向左上 方横摆打腿,踝关节屈紧,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图5-162164)

要点:以转体带动摆腿,动作连贯、快速。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浏览2,6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