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死亡就在那里等着你。所以我为什么要害怕? 死亡很快就会到来,它的爪子既锋利又充满了宽恕……我的生命 交给你了,你还能拿走什么呢?恐惧不是办法。人生只有一条道 路,而且这条道路必将通向死亡——在我眼前只有一个真正的事 实——那就是死亡。我一直在追求的真理就是死亡。但是死亡也

是一个追求者,因为它一直在寻找我。所以,我们终于见面了,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很平静。因为我用死亡战胜了死亡。

换句话说,当我们不再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对生命恋恋不舍时,就会 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你要接受一个事实:没有什么能把 你拴在这个地球上或者这个生活中,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因为如果你对 这个世界没有留恋,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生活在失去的恐惧之中。一旦接 受了这个态度,你就可以自由地继续生活。

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在《西东诗集》发表的 诗歌“SeligeSehnsucht”(《幸福的渴望》)中是这样评述死亡这一现象的。

Und solang du das nicht hast,

Dieses: Stirb und werde!

Bist du nur ein triiber Gast Auf der dunklen Erde.

(如果你不知道这条戒律:死而后生!

你就永远只是浊世中的懵懂之人。)

正如Bunad几个世纪以前在中国写下的禅诗所言:

生时,让思想死去 完全死去 然后再去生活

那时候你随意而为,都是对的。

1此处的Bunan不详,疑为日本临济宗的禅师至道无难(Shield Bunan, 1603 _ 1676 ),但作者文中之意, 似乎认为Brnian是中国人。一一编者注

图片1

这种理解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公然放弃对自己的意识或者说自我,放 开所有能阻断事物自由流动的事物。一旦我们放弃了这些东西,在面对生 活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方式,还能带着新的喜悦去享受和应对人 生的每个时刻。在李小龙跟西利芬特一同完成的另外一个剧本中,李小龙 让他的角色表达出了这样的思想:

跟所有人一样,你想要学习赢的方式,而永远不会接受输的 方式。接受失败——学习死亡一就是从失败和死亡中解脱出来。 一旦你接受了,你就会变得自由,跟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自由是 倒空思想的方式。所以当明天来到时,你必须解放你有野心的思 想,学习死亡的艺术。

李小龙又提出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话: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

其根。归根曰静。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终将停止存在'——终将被死神夺去生命——但这不是一件值得抱 怨的事情;相反,它是人类必将面临的命运,连最伟大的人都不能幸免。 苏格拉底、老子、佛陀和莎士比亚这样的巨人——就连杜兰特他自己—— 最终都会“入土为安”。没有人——不管他有多重要——能逃脱死神的魔 爪。李小龙在1927年做的采访中是这样评价死亡这种自然现象的“自 古以来,英雄的结局和普通人一样,他们最终都会死亡,渐渐在人们的记 忆中淡去。但是我们在生活的时候,就必须理解自己、发现自己、表达自 己。这样才能进步。”

换句话说,在我们追求对自我的理解的途中,在某个时刻,我们必须 接受我们现在存在的状态最终会停止的事实。事实上,我们在前面的章节 中也看到了,我们的肉身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身体不是由一成不变的固体 物质组成的,而是由能量组成的。我们的能量只是横跨宇宙的无限能量场 的一部分。有了这个思想,我们再来看看李小龙所说的:“为了实现自由, 我们的思想必须学会正视生命,生命是没有时间束缚的自由流动,因为自 由在意识之外。”

这跟艾伦•沃茨的想法不谋而合,艾伦•沃茨曾说:人类不仅仅是“两 个永恒黑暗之间的昙花一现的存在”。现代物理告诉我们,我们不是由物 质组成的,而是由无限的能量场组成的,这就表示,在我们的肉身死去之 时,作为我们生命来源的能量至少有可能会恢复自由。这无疑也是李小龙 的信念:“人的灵魂只是肉体中的一个胚胎。死亡之日就是觉醒之日。灵

但是当我们深爱的人死去的时候,我们还是很难赞美生命。但是这只 是因为,我们对生命过程的看法是错误的。正如威尔•杜兰特所指出的:

我们不是个体;正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成个体,才无法原谅 死亡。在现实中,我们只是种族的暂时肉身,是在有生命的身体 中的细胞;我们会死去,因为这样生命才能够保持年轻和强壮。

如果我们能永生,成长就会被抑制,青春在地球上就无迹可寻。

但是通过爱,我们可以在老化的身体逝去之前,把活力传递到新 的身体上;通过生儿育女,我们可以逾越几代人的鸿沟,逃避死 亡的敌意。

我们的祖先会通过后代——通过他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继续生 存。后代会传递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人的血液、外貌特征和激情。所以对 有些读者来说,死亡可能夺去了一个你深爱的人的生命,但是事实上,死 亡永远无法赢得与生命的战争。在阴/阳的循环完整之时,生命会通过后 代贏得这场战争。

种族主义

有人相信,在某种文化中诞生的、拥有某种肤色的人会享有道德上的 优越感或者特权,这种想法应该跟国王的神圣权力一起消失。

但是,洛杉矶和其他主要的美国城市中最近发生的问题证明,种族主 义问题在20世纪依然普遍存在。但是,认为人必须有权力才会有种族主义 思想的想法是错误的。种族主义是仇恨和无知的结合;它是一种想法——而 不是一种特权——所以,它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种族主义是对现 实不正确的观念。不管他的皮肤是什么颜色,人类就是人类。就跟树木和 花朵一样,不管它们属于什么品种,都还是树木和花朵,这就是李小龙的 观点。

今天的种族关系依然非常糟糕,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关系更 加恶劣。李小龙和妻子琳达在一起的时候注定要面对很多障碍。除了社会 上大多数夫妇要面临的普遍问题(比如说经济问题)之外,他们还必须克 服60年代两种文化中的禁忌:跨种族婚姻。但是,李小龙和琳达都有着 相同的人生观,他们没有让其他人的观点和偏见——他们知道自己无力改 变——影响到他们的爱和共有的美妙而独特的关系。根据李小龙的哲学, 种族主义思想,偏见和沙文主义思想都是因为没有看到大局,没有理解所 有种族共有的普遍基础而造成的:“基本上来说,人类的特征在哪里都是 一样的。我不想听起来像是‘孔夫子曰’,但是普天之下都是一家人。不过人跟人之间有些不同罢了。”

在1972年香港的一次采访中,有人让李小龙具体谈谈他对种族问题 的感受,李小龙是这么说的:

虽然很多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对我来说,种族之间的 障碍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如果我说“天底下的每个人都是大家 庭的一员”,你可能会觉得我在虚张声势,太过于理想化。但是如 果有人相信种族间有不同,我就会觉得他太落后了,思想太狭溢 了。可能他还不理解人类的平等和爱的观念。

威尔•杜兰特也有相同的观念,他把自己精美的语言画卷放人了《历 史的教训》这个平实又尖锐的小册子里:

“种族”之间的敌意植根于种族的起源,但是他们也是由于,

而且可能主要是由于文化——语言、服装、习惯,道德或者宗教 的差异——而形成的。这种敌意没有解药,只能通过扩大教育面 来消除。历史教会我们,文化是所有人合作而形成的产物,几乎 所有人都为它做了贡献;它是我们共同的遗产和债务;有文明的 思想就会把每个人——不管他的身份有多低微——当作有创意、 能贡献的群体中的一分子来对待。

李小龙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跟杜兰特不谋而合,他相信,太多人都被 家庭、社区和同龄人的偏见和习惯束缚。比如说,如果父母告诉孩子,某 个人的特定种族或者群体是不好的、邪恶的,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相 信这是事实。又比如,如果长辈拒绝某个事物,他们的孩子就会强烈地抵 触它。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看到的一样,生命就是生命——没有好或坏的形式。事实上,正是生命的多样性让生活变得如此有趣,让人有丰富 的体验。大自然不会偏爱某个种族,就像是红玫瑰不比黄玫瑰高贵,玫瑰 也不比康乃馨高贵一样。它们只是玫瑰和康乃馨,以前一直都是,以后也 永远会是。

这种观点超越了好与坏、支持与反对、可爱与讨厌的范畴。正如沃茨 所写的一样:

这就是伟大宇宙的范畴。我们在晚上仰望星空时,不会比较 明亮的和暗淡的星星,也不会比较排列得好或是排列得坏的星群。

行星自然有大有小,有明有暗。但是整个星空就是会让人心生敬 畏的美好景色。

人类也是如此。你们到现在一定已经很好地意识到,人类跟沃茨描述 的星星一样,是宇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知道这个事实就会带来不受控 制的错误想法——比如说相信种族优势一-这种想法会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递,直到它们变成传统。要不顾这种传统的影响,将它连根拔起,是一条 艰难的上坡路。

我们在后面的章节将会看到,传统会阻碍寻求真理的过程中独立思想 的使用,它还会阻止人真实表达最内在(最诚实)的感受。照李小龙的 说法:

种族主义之类的想法是一种传统,是老一辈人的经历形成的 “公式”,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进步, 我们有必要改革这种“公式”。比如说,有些人会跟信仰不同宗教 的人打起来。但是,如果他们稍微想一下这个问题,就不会因为 这么一个愚蠢的原因而互相斗争。我,李小龙,从来不会遵循制

图片2

李小龙相信“天底下的所有人都是一家人”。在这张照片中,李小 龙变身骄傲的父亲,抱着他的女儿李香凝(1969年出生)。李小 龙的两个孩子都很漂亮,都出生在一个国际化的家庭里。

造恐慌的人的公式。所以,无论你的肤色是白的还是黑的,是红 的还是蓝的,我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跟你交朋友。

伹是孩子们怎么办?

李小龙出生于旧金山,是一名美国人,他的父亲是中国的名人,母亲 是一位欧亚混血的美女。琳达•埃默里出生于华盛顿的埃弗里特,父母有 瑞典、英国和爱尔兰的血统。李小龙夫妇多样的血统又遗传到他们的儿子 李国豪和女儿李香凝身上。见过这两个孩子的人都会觉得他们非常优秀。

但是在1965年2月1号,李国豪出生之后(李香凝出生于1969年 4月19号),就有人问:“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满了偏见的地方,你如何养 育国豪长大呢?”李小龙讲述了一个中国的民间故事,很适合回答这个 问题:

有一个很好的屠夫,他年复一年地用同一把刀切肉,但是刀 锋依然非常锋利。这把刀用了几十年都还跟新的一样好用。有人 问屠夫是如何保持这把屠刀的锋利刀锋的,屠夫说:“我是沿着骨 架的线条走,我不会去砍骨头,也不会把它砸碎,更不会用任何 方法去处理它。那样只会毁坏我的屠刀。”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 我们必须跟随障碍物的路线。试图攻击它只会让我们自己受伤。 不管别人怎么说,障碍都不是任何个人或者群体的体验。它们是 人类的普遍体验。我将教会国豪,每个人——不管他是谁,不管 他在哪里——从童年的时候就必须知道,只要不让发生的事情进 入脑海,它就相当于没有发生过。

就跟你们店铺里的小丑不倒翁一样,中国的杂货铺里也有一 只小狗形状的不倒翁,这个不倒翁指明了一个寓意:"跌倒九次, 爬起来十次。”如果不想被打倒,就应该遵循这个真理。我除了教 会国豪这些戒律之外,还会告诉他坚定地往下走。往前走就可以 看到新的风景,往前走就能够看到鸟语花香。往前走,把所有阻 塞经验出入口的事物都留在身后。

我们告诉国豪,他不能完全投入到某个事情中,而应该有所 保留。东方人的建议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 建议说的是物质的东西。我说的是情绪、智力和精神上的东西。 作为一个演员,我有很多需要学习,我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没 有完全投身其中,这样我就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功‘夫是我人 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在对国豪的教育中,我会贯彻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认

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就是:想要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如何 对待别人,还要再加上忠诚、智慧以及在人生最主要的五种关系 中个人的完全发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 弟、丈夫和妻子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些思想做基础,我 相信国豪会得到很好的成长。

好莱坞的种族主义

除了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应对种族主义之外,在被邀请出演《青蜂侠》 中加藤一角的时候,李小龙自己也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他说得很清楚,他 对扮演一个只会让人们记住《大淘金》中阿辛这一角色代表的固定形象的 配角不感兴趣。他表示要出演加藤一角,就必须制定几个基本准则:

加藤这个角色听上去就是典型的男仆角色。我告诉威廉•多• 齐尔(电视剧的制作人):“如果你要我梳着辫子,听着爵士乐跳 来跳去,就不用找我了。”在过去,中国人的典型形象就是这个固 定形象。跟印度裔美国人一样。你在电视上完全看不到印度人。

几年之后,种族主义让李小龙失去了他参与创作的电视剧《功夫》的 主角角色。他是在录下著名的《丢失的采访》的前一天得知这个消息的。 他为什么会失去这个角色呢?不是因为他不是合适的人选,而是因为对于 美国观众来说,他的长相太“中国化”。跟往常一样,李小龙并没有气急 败坏。他知道这样的行为不能改变什么,这个事件反映的是一个比美国电 视产业更大的社会问题。他的观点,跟往常一样,非常富有哲学性:

我已经决定了,在美国,我需要展示东方——我指的是真正

图片3

在李小龙与加拿大记者皮埃尔•伯顿一起录下《丟失的采访》的前一天,他得知自己失去了电视剧《功 夫》的主角扮演机会。李小龙认为,如果人能对自己最内在的自我保持真实,就不会因为种族主义之类 的思想而退缩。

的东方——的东西。在外国荧幕上,东方人永远是眼角下垂、梳 着辫子跳来跳去,嘴里说着“快点快点”的形象。这种形象非常 过时。但是问题是,我们并不清楚美国观众对电视剧中东方人做 主角这个问题会有何反应,所以我才失去了这次出演机会。不幸 的是,这种事情(正如种族主义一样)确实存在。美国有些地区 就是会出现这些问题,不是吗?他们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 用东方人是一种风险——我也不会责怪他们。我的意思是,在香 港情况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外国人来香港,要在香港做明星,而 我恰好是投资人,我也会担心观众是否能接受他。

但是李小龙对自己的哲学保持着真实,他为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种族主义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丝希望。他相信,个人代表着整个人类,我们渴 望从诸多不同的外在渠道追求的快乐、知识和意义其实都可以在我们自己 身上找到。他相信,要克服不公,唯一的方法就是对最内在的自己一你 的灵魂一保持真诚:“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如果你能诚 实地表达自己,别人如何看待你就不重要了,知道吗?因为你会成功,你 一定可以做到!”

有一位采访者问李小龙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李小龙的回 答非常简洁、切中要害,并且在哲学上十分正确:“都不是。我把自己看 成人类的一分子。”

 

挑衅

“你在真正的格斗中能照顾好自己吗? ”驻扎在香港的英国记者泰 德•托马斯问道。这个问题的对象就是李小龙——20世纪杰出的武术家。 李小龙得意地笑了笑,把左手的食指放到嘴唇上想了想,然后回答说: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先用个笑话来回答你的问题。总有人跑来问 我:‘李小龙,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 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房害,你肯定知道我在 撒谎。’”

跟托马斯笑完之后,李小龙又一改欢快的语气:“我来认真地回答你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不害怕面前的对手。我很有信心,他们也不会 让我不安。我开始格斗、开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会下定决心,所以你 最好在我制住你之前杀了我。”

我想说的就是,虽然李小龙可以用拳脚来解决冲突,但是他对自我照 顾——应对世界上的所有人——的能力很有信心,这就意味着他从来没有 觉得需要向别人(除了他自己)证明自己。

我想起李小龙的律师阿德里安•马歇尔给我讲的一段趣事。他们两人 跟电影制作人雷蒙德•周一起出去吃午饭。马歇尔回忆道:“在那吃午饭 的时候,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个混蛋服务员,他对李小龙十分粗鲁,用一种 居高临下的方式跟李小龙说话。让我吃惊的是,李小龙反而对他微笑,完 全忽视他的粗鲁行为。我最后问李小龙为什么要容忍这个白痴。李小龙回 答道:“我进这个餐馆的时候心情很好,为什么要让别人来破坏我的好心 情呢?”

“这个简单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李小龙为这个 混蛋服务生一尤其是他瞬间就能打败的混蛋一的愚蠢行为而 感到困扰,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李小龙的安全感是如此稳固,以 至于这些粗鲁的行为都不会让他有一丁点的愤怒反应。”

不幸的是,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并没有李小龙超然和冷静的态

图片4

李小龙心情好的时候,会拒绝让任何人来破坏它。

度。很多人受到一丁点的侮辱,都要返还给对方,好让别人知道他们不 是好惹的。李小龙会认为这种行为纯属浪费精力。这样的反应还会被认为 是思想软弱的标志,因为你让别人的冲动和欲望控制了你自己的意志。毕 竟,选择应战还是克制、争论或是担心的是你自己。这个地球上没有任何 人生来就能让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构成这些行为基础的问题就是:你的内心真的有安全感吗?如果你真 的有安全感,就可以像李小龙一样用平心静气的自信去面对类似的粗鲁 行为。

李小龙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自我,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 须先认识自我。我们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就是:今天我能做什么来提升我对 自己的理解,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李小龙1971年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他对这些不断想要通过挑 衅他来“证明自己”的人是什么态度。他的回答,我相信,值得所有轻易 就被别人的行为影响的人深思:

这些向我挑衅的人心理肯定有些问题。因为如果他们心理健 康,就不会挑衅别人,想要跟别人打起来。另外,你提到的这些 向我挑衅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想跟我格斗,达 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今天的世界,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法律 解决。就算是你要为父亲报仇,也不需要跟别人格斗。我刚开始 学武术的时候,也向很多资深的师父发起过挑衅。但是后来我认 识到,挑衅是一回事,选择如何去应对它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对挑衅的反应是什么?它是怎样给你带来困扰的?如果你 有安全感,就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你会问自己:“我真的 害怕那个人吗?我可以确定他不会让我不安吗?”如果你没有这 种疑虑和恐惧,就一定会用云淡风轻的态度去面对它。

李小龙接着又用了一个暗喻,这个暗喻是他对待人生低谷的哲学基 础。在人生道路显得太陡峭,无法攀登时,我们可以用这个暗喻来鼓励自 己:“我们要把困难看成是暴风雨。今天可能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但是 明天,太阳又会出来,又将是晴朗的一天。”

换句话说,让我们苦恼的事情本质上都是暂时的,跟暴风雨一样,它 们的存在只会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们的环境显得灰暗。但是跟暴风雨一样, 人生的低谷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低谷一过,又是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人生 的自然平衡又会恢复。正如生物的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灵魂的成长 也需要和谐和逆境。正如太阳和雨水互为补充,完善成长的循环一样,问 题和解决方案也是互为补充的。它们像阴/阳一样相互依赖,构成了所有 事物之道。

减压

与严格遵循阴/阳法则相一致的是,李小龙认为灵魂和身体是构成一 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换句话说,灵魂的健康需要由互为补充的身体健康来 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小龙的个人哲学也在朝着整体的这两个部分 的最大化而发展。培养这两个部分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减少身 体和思想上的压力,李小龙认为这些压力阻碍了生命自然而普遍的流动。 他认为,通过锻炼消除这种障碍,就能获得更加喜悦和无压力的生活。

已故的压力研究先驱汉斯•塞利博士认为,精神上的压力会带来各种 身体疾病,包括心脏病、酗酒和肥胖等。相反,塞利博士认为,减少压 力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人们通常把压力跟工作和噪音联系在 一起,但是剧烈的锻炼、身体不健康的威胁、切断手指之类的身体伤害或 者老朋友的意见等都会带来压力。赛利发现,身体对快乐和成功、失败和 悲伤的反应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好的和坏的反应都可以带来压 力,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是如此。 那么,压力的确切定义应该是经历各种生命体验的身体的劳累程度,它的 影响取决于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成功地释放这些经历让我们身体积累的紧 张感。

当然,定期释放积累的情绪是一件好事,很明显,运动是释放情绪的 绝佳渠道。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机械的时代,每件事情都提前做好

图片5

李小龙相信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一包括瑜伽。在这张照片里,李小龙在一个安静的 下午,在西稚图的华盛顿湖码头盘腿打坐。

 

了,我们只需要按动按钮即可。我们乘坐电梯、汽车、公交车和出租车, 手拿遥控器坐在电视前面,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著名的欧洲健美创始人 和作家尤金•山道曾经指出“生命在于运动”,如果我们不活动肌肉,身体 就会越来越差,在没变老之前就一脸老态。缺乏锻炼,我们的血液循环就 会减慢,细胞也会缺乏运行到最理想状态所需要的氧气。很多人都在忍受 长期的疲劳,他们觉得太累了,根本不想做运动,但是通过运动释放紧张 后,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力量和耐力都提高了,运动之后精力也会更加 旺盛〇

思想和身体的连接

李小龙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人之一,这并不是偶然的。李小龙一直都

在锻炼,想要达到自己的身体极限。他对训练的热情是因为,每次训练之 后,他不仅拥有更强健的身体,而且在灵魂上有了更多的对自己的理解 (增加了他对自己的极限和能力的理解);这就带来了更多的对自我的认 识,或者用李小龙的话说:“灵魂的觉醒”。李小龙在1971年对访问人泰 德•托马斯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学习如何使用我的身体的 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加理解自己。”

李小龙是一个热情的健美爱好者,但是这本书无法深入介绍他的训 练、保持健康和健美的方法。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李小龙养生法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方面——静态收缩——以及它对释放压力的作用。

静态收缩

李小龙十分重视静态收缩的价值,不仅专门推荐给学生练习,而且还 把它纳入了自己的训练。对那些想要寻找更方便的健美方式的人来说,它 无疑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从小孩到老人,人人都可以从李小龙的静态收 缩联系中获益。而就方便性而言,它也算得上是无可匹敌的——每天只需 要花三分钟时间就可以了。我们要考虑的另外一个方便因素就是,这些简 单的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你可以在卧室做、酒店房间做,或者在 客厅做——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做。

李小龙的静态收缩训练不需要任何技巧,不需要太多练习就可以掌 握,第一次就可以做好。它还是一项私人运动,跟跑步(李小龙非常喜欢 跑步)一样,你只会跟自己竞争。静态收缩的时间很短,见效却很快。我 们不需要换上昂贵的健身服,也不会像动态运动一样出一身汗,不需要采 购高级的运动器材,也不需要支付当地健康倶乐部的髙级会费。至于时间 的投入,这个简单而高效的运动也非常节省时间。每天早上只需要花3分 钟时间,就可以让你的健康上一个台阶。

图片6

李小龙在每曰训练中加入减压练习有很多好 处一其中之一就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 健康的环境-

静态收缩的益处

把这些简单的动作每天做起来,我们就会收获很多。静态收缩训练可 以有效地锻炼身体,以及灵魂和身体里的气(或者说生命力)。在锻炼身 体方面,它会用柔软、缓慢和持久的收缩放松所有主要的肌肉群,各人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从简到难的运动。规律的静态收缩练习不仅可以强 健韧带和肌腱,还可以强健心脏(心脏本身也是肌肉),会改善从心脏到 四肢的血液循环。

在锻炼思想方面,静态收缩的每个动作都把注意力放到了目标器官 上,隔离了一切让人分心的想法,这样就可以放松思想,提高思想的专注 力。在培养内心的武士、或者说身体里的气方面,做这些动作可以让我们 深呼吸到腹部,而不是传统上的胸腔。腹式呼吸的好处在于,在呼吸空气 时,我们会清空肺里的空气,然后又注人新鲜的空气。腹式呼吸的实际医 学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它对初学者的影响更大。通过鼻子深深吸气,通过 嘴呼出空气(注意要让胸腔保持不动,用腹部进行呼吸),人就可以增加 体内的气,享受气带来的强大内在平静的益处。

这些动作还会对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必须 集中注意力,不能让自己分心,要在放松中寻求平静,收缩肌肉时要用到 意识。这种紧张和放松只有在大脑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然后又影响了中央 神经系统。

这套动作还会给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带来有益的影响,影响体内的生 命力和身体的肌肉、骨骼和皮肤。呼吸应该深、长、自然和放松,我们要 有结合横膈膜和腹部肌肉运动的规律和平稳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下腹 部区域(中国人把这个区域叫做丹田区)。这种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扩 大冠状动脉,加强身体的氧化。

虽然李小龙自己进行的是各种各样的静态收缩运动(从张力计到静力 架练习),但这个章节重点关注的是最方便,减压效果最好的运动。这套 运动由4组静态伸缩练习和2组传统练习组成,一共6组练习。这个运动 除了方便之外,还会给人带来多方面的好处。而且,我们建议您在舒适的 床上完成这些练习。

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大或减少运动的强度。如果你已经很健美了, 就加大强度,直到你能承受的极限。如果你离健美还很远或者正在走向 健美的途中,就可以拉紧肌肉,直到它变硬,然后按照规定时间保持收缩 状态D

运动计划

浏览2,0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