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郝长春在永年师范学校(校长郑炎)任总务主任兼教学生 武派太极拳,时李槐荫先生之子李光藩在该校读书,得随郝长春老师习拳。跟 郝先生学拳的还有刘荣、王长海、李玉中以及长子郝顺兴1945—),次子郝顺 昌1948—),三子郝顺友(1951—)等,到“文化大革命”时中止。“文化大 革命”后,郝先生到永年二中工作,跟他学拳的有郝平顺(侄)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山西省太原市教授武派太极拳的是河北省任县环水村人 檀凤林先生(1923-)。他自幼随同村王景芳、刘仁海二位老师学习武派太极 拳。其师祖王其和是郝为真的弟子,后又随杨澄甫先生习拳。王其和之拳势以 武派为基础,兼收杨派,形成了自己特点,广传于河北任县、平乡、巨鹿等地。

1951年檀凤林到山西太原当工人,在太原第二热电厂工作,1978年退休。 退休前后,他一直积极地推广武派太极拳。他非常重视太极推手训练,和武派 太极名家刘东汉的弟子李桂昌发起组织了 “太原市太极拳推手协会”,并任太原 市北宫推手辅导站的站长。他一年四季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到辅导站指导学生练 拳推手,为武派太极拳在太原市的普及提高作出了可喜贡献,在太原市有较大 影响。他的学生很多,著名的有汤晋铭、段登云、马宝贺、王兴晓、梁建生、 王成槐、杨维江、王俊才、王作文、李生贵等。

注:我在拙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章中对武派太极拳在三晋的普 及发展着墨不多,常引以为憾。现根据近些年得到的资料,撰写本文,以做补 遗。

李福荫先生在永年十三中任教期间,曾于1929年将家藏李亦畲手写太极拳 谱多次油印、石印,无偿赠送各地之练习太极拳者。在南京、上海教拳的郝月 如、郝少如父子于1929年后,也曾将家藏李亦畲手书太极拳谱多次油印赠送同 道。但《李氏太极拳谱》的正式出版是1935年太原铅印本。

1970年上海探矿机器厂内迁重庆市,该厂工人孙矛令在沪曾随武派太极拳 名师郝少如先生习拳,随厂抵榆后,业余时间在沙坪坝广场教拳,学员有王安 福(曾从形意拳名家朱国福习拳)、刘泽贵、王孝华,龙统成等。因孙矛令打手 功夫不错,跟他学拳的人日益增多。应众所请,他每周两次在市中区滨江公园 教授武派太极拳;学员遍及市中区、南岸区、沙坪坝、江北区、九龙坡区和北措区。全市拥有10个推广点,学员多达500余人。每到星期日学员齐集滨江公 园切磋拳艺,盛况空前。他们还以郝少如先生的《武式太极拳》稿本为基础, 由蒋烈勋(徐震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整理出版了《武式太极拳 简编》一书(《重庆日报》社印刷),学员人手一册,作为教材。

20世纪80年代初,孙矛令退休离榆,现在由马仁济、赵中福(后来又拜李 正藩、贾朴两先生为师)、黄连、阎协商等人继续执教。

永年李福荫老师的哲嗣李正藩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在成都市工作。20世纪90 年代初退休后,应邀先后在乐山老年大学、五道桥区太极拳协会峨眉山太极拳 辅导站等单位举办武式太极拳功法讲座,课徒授艺。学生有石磊、赵中福、马 仁济、黄国龙,以及石磊的学生陈清玉(女)、曾庆育(女)、王美湘(女)、杨 带弟(女)、高家莲(女)等。他们曾多次组团参加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 举办的各种竞赛,成绩良好。1998年大会授予石磊“太极名家“的光荣称号。

贾朴、李正藩两位老师及其弟子们的辛勤努力,为武派太极拳在四川、重 庆等省市的蓬勃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李正藩先生的湘籍学生陶建成等人在湖南省衡阳市积极开展武派太极拳的 教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注:拙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章《武派太极拳的创始和发展二、 在国内各地发展概况》中对武派太极拳在各省市的传播发展多有介绍,唯缺在 西南传播一节。后据拳友马仁济、石磊等同志介绍的情况写了补充材料,原拟 拙作再版时编入。今借《太极》园地发表,让读者对武派太极拳的传播发展情 况获一全面了解,并补拙作之不足。

研习太极拳的朋友问我,山西人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为什么会在河南省 舞阳县盐店出现?要我对此谈谈看法。我不揣浅陋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了一些 历史情况,谈了我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肤浅见解。文章的标题是《王宗岳〈太极 拳谱〉为什么会出现于舞阳盐店》,发表于《武魂》杂志1995年第12期。时 隔不久,我收到了河南省瀑河市王玉松先生的来信。王先生对我那篇短文的论 证深表赞许。为了弄清楚这一史实,王先生还同舞阳县邮电局原副局长许水清 先生做了一番实地调查工作。

据舞阳县志记载,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东临鄙城,西接叶县, 南连遂平,北靠襄城,元、明、清三朝隶属南阳府。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前 归许昌地区管辖,1986年后改属漂河市。王玉松先生和许水清先生根据我在文 章中介绍的情况认为“盐店”的所在地应是舞阳县的北舞渡乡。19951226日,王、许二位不辞辛劳乘汽车去了一趟北舞渡。

北舞渡在漂河市正西约40公里处,紧靠一条名叫“沙河”的大河。这条大 河沿漂河、经周口和安徽省的阜阳市流入淮河,远达上海。北舞渡过去是一水 旱码头,商贾云集,分外热闹。王、许二位到达北舞渡乡,通过乡邮电支局的 联系,访问了几位世居此地的老年人。老人们说:北舞渡过去比舞阳县城还红 火,是山西、陕西两省商人来河南做生意的集中地。大盐店有二三家,是南北 盐业的中转站,此外,还有布店、粮店……可惜这些老字号店铺已在“文化大 革命”中被毁。老街道也因近些年乡镇规划重建变了样,只有一座山陕会馆的 牌楼还比较完整地被保存下来。王玉松、许水清两位在老乡们的陪同下走到山 陕会馆遗址处,观赏了山陕会馆牌楼,精致的石雕、木雕、飞檐斗拱等高超的 清代建筑艺术,令人赞叹不已!据县志记载,北舞渡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道光五 年1825年),迄今已经有170余年了。这一历史遗迹雄辩地说明了昔日北舞渡 商业兴隆的风貌,客观上证明了山西王宗岳客居此地留下《太极拳谱》之可能。

王、许二位先生返回凛河市后,又经过多次访问,结论是清咸奉二年 (1852年)舞阳县令武澄清从北舞渡某盐店获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是符合历 史真实情况的。

读罢王玉松先生的来信,我为他和许水清先生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辞 辛劳实地考察的作风而深深感动。通过他信中的详细陈述,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好像也伴随他们去了一趟北舞渡,看到了长年不息滚滚流过北舞渡的大沙河, 看到了在一抹斜阳中巍然卓立的山陕会馆古牌楼;凭吊古迹之余依稀看到了太 极拳理论奠基人王宗岳在伏案撰写他的力作《太极拳论》;看到了舞阳县令武澄 清将王宗岳的拳谱郑重地授予乃弟武禹襄携回原籍河北永年县,经过武禹襄及 其传人之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文才得以风行于世,成为千古绝唱,经 典之作,膏馥着众多太极拳家。

注:关于王宗岳的身世,尚无定论。我根据有关资料,初步断定他是清初 人,约生于康熙四五十年之间,卒于乾隆三十年之后(详见拙作《王宗岳其人》, 《武魂》,1995年第9期)。近读台湾版《太极学报》199920期宋志坚《太 极拳源流》,说王宗岳生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卒于乾隆十六年(1751 年),不知有何依据,附记于此,供读者参考。

我国的武科考试始于武则天,以后随着时代的进展,武科考试也日趋完善。 清室立国后,各省、府、州、县都设有武学,教导士子学习有体有用之学,在 考试选拔方式上,仍袭明制,分童试、乡试、会试和廷试。

童试亦称小考,考生均称“武童”。童试又分县考(本县知县主考)、府考 (本府知府主考)、院考(由学政主考,考试的地方称试院,故名院考)。这三次 考试都分四场进行,一是步箭,二是马箭,三是弓刀石,四是文字。前三场俗 称“外场”。第四场俗称“内场”;以前三场为主。

步箭共射三箭,箭靶旁设鼓手,武童每射中一箭,即擂鼓一通。马箭是在 马道旁设立三个箭靶,考生鞭马飞驰,张弓射靶,此即戏文中常唱的“一马三 箭”。考生如能飞马左右开弓、连中六的,则被视为“特技”,其他场次考得虽 差,也可望中。第三场是弓、刀、石,就是拉硬弓、舞样刀和端制石。弓视拉 力,刀、石依据重量,分头、二、三号,都是用来测验考生力气的。

第四场考试文字,最初是考策论,嘉庆十二年(1807后改为默写一段 《武经七书》,一般有三行即可。由于考生重武轻文,不少人目不识丁,闹出不 少笑话。齐如山在《回忆录》中说他县考生王一龙,马步箭,弓刀石都不错, 考官很想提拔他,问他识字否,他说不识字,又问他能写自己名字否,他说可 以写。结果前两个字倒是都写上来了,第三个字写了半天,也没有写成。他回 到寓所对同乡们说,我当初就叫王一多好呢!类似的笑话还很多,所以《清稗 类钞•考试类》解嘲地说:“武闱但以弓马技艺为主,内场文策不论工拙也。”

为了防止考生冒名顶替,考生除报籍贯三代外,还要注明“面貌特征”。考 生入场前,主考官要点名验证。武童的名簿上还印有“用、月、日、气”四字。 点名时,对身高体宽的考生,主考官在“用”字上点一点;考生细高身材的, 在“月”字上点一点;考生粗壮的点“日”字;考生身形不端正的,点“气” 字。这一规定充分体现出当时对考生相貌气质的重视,也成为民间武师培育学 生的选材依据。

县考、府考、院考都中试的便是武秀才了,官称“武生”。武秀才虽是最低 的功名,但在科举时代也很荣耀,可免本身摇役,着生员冠带,见父母官不跪, 不许锁拿等等,因此,有钱人家都愿子弟考上,来支撑门户,免得受人欺侮。

有了武生功名后,就可以参加乡试。在所在省会举行,也是四场,取中者 为武举,第一名为武解元。中举后就可以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顺治元 年规定子、午、卯、酉年为各省乡试年,辰、戌、丑、未为会试年。会试取中 者即可参加廷试,也称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仪式很隆重。据《国朝宫史•紫 光阁武试仪》载:会试中试者先于太和殿考文场。次日,“皇帝亲临紫光阁阅 马步射。又次日,阅弓刀石技勇……”考试结束后,“砾笔圈定18人……皇帝 亲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1(人……兵部尚书、侍郎等以御定名签注 甲第名次于上,封授读卷大臣,至内阁填写金榜,俟次日升殿传胪”。一甲三人 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 身。随后皇帝赐“鹰扬宴”。赐状元盔甲、腰刀等物。赐诸进士银两。兵部设 “会武宴”。状元、榜眼、探花为三鼎甲,是科举时代的最高殊荣。清朝自顺治 三年1646丙午科始,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科止,计109科,得状元 109 人。

对三鼎甲的官职,顺治三年(1646)规定:一甲一名(状元)授参将,一 甲二名(榜眼)授游击,一甲三名(探花)授都司。后来则有所更改,要看有 无帅满、汉、蒙八旗的权力。这不大可能。杨班侯在神虎营当过教习,其品阶 有多高呢?我1991年去永年县采访,当地拳师郭庆亭先生提供了他从杨班侯 “神主”牌上录下的资料,得知这位太极拳名家在旗营的品阶是“武德骑尉” (五品),“戴蓝翎”。在清代“职与位为实,而阶与品为虚”。(《清史•爵禄与 品阶之制》)。空有其衔,而无实职,这就是一代太极名家的爵禄。

1996年《武魂》第8期刊有一篇《太极拳十大要论》,本期又披露一篇 《九要论》,细心的读者如对比阅读,不难发现二者的内容十分相似。原因为何, 我谈谈二文出处,供读者参考。

《太极拳十大要论》(下简称《十大论》),最早见于陈绩甫之《陈氏太极 拳汇宗》1935年南京版)。陈绩甫名照丕(1893—1972),河南温县陈家沟人、 陈长兴之玄孙。原经商,1928年应北平同仁堂店主乐佑申之约北上教拳,后来 又去南京、开封等地教拳,遂以教拳为业。

《九要论》原在河南温县赵堡镇等地传抄,正式印入书中公开发行首先见于 刘会峙的《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19913月陕西版),相继出版的 王海洲《秘传赵堡太极拳》,宋蕴华的《赵堡太极拳图谱》也都有这篇拳论 (文字略有不同,是传抄之误)。刘本、王本在《九要论》前都有“太极拳”三 字,宋本则无此三字。在作者署名上,刘本题“古传”,王本题“王宗岳著”, 宋本注“参考资料”。以上三位,刘会峙是赵堡拳师侯春秀的传人,王海洲是郑 伯英的再传弟子,宋蕴华是郑悟清的弟子。郑伯英、郑悟清均出于赵堡老武师 和庆喜门下,时人誉为“和氏二郑”,在西安等地颇有声誉。刘、王、宋三位属 同一拳系,他们书中的《九要论》歧异之处较少。

近两年出版的有关太极拳的书刊,有的也载有《十大论》或《九要论》, 因内容大体相同,就不一—列举了。

以上是《十大论》、《九要论》公开面世的情况,下面再谈一点读者罕知 的“秘闻”。

199110月在河北邯郸举办的首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期间, 我结识了好几位赵堡太极拳传人,后来为了组稿又和原籍赵堡后移居西安的郑 瑞先生有了书信往来。他是郑悟清之长子,时年(1991) 75岁。他的太极拳是 自幼跟和庆喜学的(关于和庆喜、郑悟清等人的情况,数年前我曾著文介绍过, 不再多赘)。由于他年高德劭,又亲自受教于和庆喜前辈,拳艺知识较为渊博, 在信中给我聊过不少鲜为人知的情况。他应香港某同门之约写了一本介绍和氏 太极拳的书,请我为他的书稿做些修润工作。在他的书稿中也有《九要论》。为 了弄清这一拳论的来龙去脉,我写信请他谈谈《九要论》的最早出处,和太极 拳有无关系。1993214日郑先生来信说:

关于九要论的来历,和老师(按:指和庆喜)处没有,别处亦未 见过,我父亲(按:指郑悟清)小时同学陈桂林较我父长几岁,小时 学一套太极拳,中年习医,在和老师恢复教拳,他也经常去研究……

民国十九年农忙时间,郝玉朝师兄一天中午拿来一册抄本《九要 论》让我父亲抄写,时间只有一天,第二天下午就得送去。当时我读 四年级,就用我的作业本,父子轮换抄写,第二天中午完成。

完成后,他(按:指郝玉朝)说是由陈桂林家骗出来的。因知他 (指陈桂林)有,就(是)不让人看,乘他外出三天的时候,向他女人 (指陈妻)要来的。当时陈不知……当时我记得书(封)面只写九要 论,连抄的人名都没有,内中也没记作者及抄写人名。我父亲认为好 资料应广传,拿出来首先让师兄弟之间各抄一份,以后他又整齐地抄 了一份。近年我在抄写时意识到前后没提出太极拳之名。

杜元化的书(按:指《太极拳正宗》)我在郝玉朝师兄处见过,上边没有九要论)。

郑先生还在信上补注:“此书(指《九要论》)据他(指陈桂林)孩子陈国 先(和我同龄同学)说,医书等在乱世损失。”

稍后,为了印证郑先生所介绍的情况,我又通过赵堡济生诊所和少平大夫 (和庆喜的后裔,也常和我通信)同陈桂林先生的后人取得联系。陈氏后人在回 信中除告诉我陈桂林一生行医情况与和庆喜的关系外,对《九要论》的介绍与 郑瑞先生所述一样。只补充一项:“此论是和兆元(和庆喜之祖父)留下的。”

参考郑、陈二位先生介绍的情况,可知《九要论》原与太极拳无关(从 《九要论》文字中也可看出,所有太极拳字样是后人增加的)。此文自1930年才 公开在赵堡等地抄传。郑悟清公开的目的是《九要论》可作练习太极拳的参考 资料,这一点在他的弟子宋蕴华编著的《赵堡太极拳图谱》中可以证实。宋书 中的《九要论》既无太极拳字样,还注明是“参考资料”,说明他也知道此论的 来历。

至于《十大论》并非别有版本,实系据《九要论》增删而成,其改动之痕 迹十分明显:如“一要论”,陈本“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刘、王等本 则是“且武事之论者……”;“五要论”是讲脏腑的,刘、王等本文字较长,陈 本则较简练。陈本的《用武要言》,刘本无标题,与《九要论》本文相连,王 本加题《太极拳释义》。其头一句,刘、王本是“此捶一名心意,盖心意者,意 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陈本做“要诀云:捶自心 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删去了 “此捶一名心意”等 句,使之成为太极拳的理论,用意十分明显。

陈本把《十大论》列为陈长兴之作,亦无多少根据。在《陈氏太极拳汇宗》 中列为陈长兴之作的尚有《太极拳歌诀》、《太极拳总歌》。《太极拳歌诀》在 陈沟旧谱“两仪堂本”、“文修堂本”标题是《拳势总歌》,陈子明《拳械汇编》 题《长拳歌诀》,均无作者姓名。《太极拳总歌》陈沟“两仪堂本”做《拳经 总歌》,也未标明作者,可见与陈长兴无关。《九要论》、《十大论》均不见于 陈沟旧拳谱中《陈氏太极拳汇宗》中之《十大要论》显系陈绩甫据1930年传 抄的《九要论》改写而成,冠以陈长兴之名,抬高其身价耳!民国以来,不少 拳师请人代己著书立说,或把近人之作冠以前贤姓名隆其声誉,流风所及,陈 绩甫先生恐亦未能免俗,致有此失。

至于《九要论》的原始出处和真正作者,尚望高明渊博之士赐文介绍。

咸丰二年1852年)河南省舞阳县知县武澄清⑴于该县北舞渡镇盐店(商 号)获得一本山西人王宗岳的《太极拳谱》⑵。《太极拳论》是拳谱的首篇, 澄清做了笺注⑶。后来注解这篇著名拳论的人很多,但大都侧重技击方面的阐 述。我在19768月也曾尝试性地对王宗岳、武禹襄等前辈的拳论作注释,也 是从技艺方面着眼。这次注评拟从文字渊源上入手,借以探索王宗岳的学术思 想和身世⑷,为研究王宗岳的生平提供一些线索和资料。

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6〕。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 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 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㈤。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 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 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⑵。斯技旁门甚多, 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后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 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㈣?立如平准,活似车抡,偏沉则随, 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 悟耳[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 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 从心所欲皿。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 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仲。是为论。

注释

[1] 武澄清字霁字,晚号秋瀛,清广平府永年县人。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 襄之长兄。咸丰壬子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于该县北舞渡镇盐店(商号) 得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谱》,交季弟禹襄带回永年。后经禹襄及长甥李亦畲、次 甥李启轩陆续抄赠乡友,王宗岳《太极拳论》等文遂公开传世,习太极拳者奉为 经典,太极拳之名也风靡于世。王宗岳《太极拳谱》为何出现于舞阳盐店,请 参阅拙作《王宗岳〈太极拳谱〉为什么会出现舞阳盐店?》和《北舞流怀古》 (《少林与太极》,2000年第5期)。

[2] 武术史论家徐震先生(1898-1967)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广征博求, 考据整理,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确定王宗岳《太极拳谱》之内容为 《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等 文。对此,他在《太极拳考信录•王宗岳旧谱钩沉第八》总结云:“观原谱相次 皆有用意,先总论体用,故首《太极拳论》。次明运用之法,故继之以《十三势 行功歌诀》。再次明应变之机,故继之以《打手要言》。次推应变之机,以明应 变之规,故继之以《打手歌》。文义衔接,一气贯串,于此可见原谱之精简。” 近人沈寿先生点校考释之《太极拳谱》1991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中《王谱》之内容顺序与徐作基本相同,可参阅。

[3] 武澄清作《释原论》,为最早注释王宗岳《太极拳论》之作。原文见拙 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399页。

[4] 为了研究王宗岳之身世,我曾写过一篇《王宗岳其人》,发表于《武 魂》杂志1995年第9期,可参阅。

刘勰(约465—约520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对“经”、“论”的定 义作过解释。他说:“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 则圣意不坠。”原文大意是说具有永久性的圣哲训示名“经”,阐明经义,申述 事理之作曰论。论就是“伦次”。申述事理伦次(条理、顺序)不差,圣哲的 原义就不会失落。了解古人对“经”、“论”的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太极拳 论》是一篇述经叙理之作。有人把它改名为《太极拳经》,显然不妥。“论”是述经叙理之作,故王宗岳《太极拳论》首先阐述太极的定义, 用以总摄全篇。太极者,有形有象;无极者,无形无象。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少到多,故太极由无极而生。太极派生两仪。何谓两仪?朱熹《周易 本义》解释说:“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两仪即阴阳,阴阳消长,相 生相克,生生不已,变化无穷,因此,太极是阴阳之母,此二句从理论上总括 了太极拳体用之道。

“太极” 一词源于《易经》。古人用阴阳来解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形成与发 展,揭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规律,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述经用语,并非承袭《易经》,而是承袭 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 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此节是说太极拳的技法运用。

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心为令,气为旗,心动形随,“势势存心揆用意”, 则作止蓄发,无不如意。与人打手不是用力抗拒,而是“粘连粘随不丢顶”,应 合他力,因势乘便,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他力皆为我用。此为太极拳技法的 根本要领。

“无过不及” 一语源于孔子“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清康熙帝在《御 纂朱子全书•序》中,衍化其意,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语来阐述“中庸 名篇之义”。王宗岳引入《拳论》中,强调了中庸之道在太极拳走架打手中的具 体运用。

“人刚我柔谓之走……”两句讲在一定条件下我以弱制强和由弱变强的技击 方略。人强我弱应顺其来势走化,引进落空。走化来劲要柔顺,才能运转灵敏。 若躯体不柔,举止不顺,焉能走化来劲,引进落空?使彼由强变弱,由优势变 为劣势。与人较技我只有以柔顺之法,顺其来劲走化,陷其失去平衡,变优为 劣,由强转弱,我再乘机以顺粘背,迫其败北,方可达到以弱制强之目的。

王氏刚柔之意师周敦颐《太极图说》“立地之道,曰柔曰刚”。

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意为我之缓急应随彼之缓急,不可自为缓急,如此, 必须舍己从人。李亦畲先生《五字诀》云:“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 人"方可缓急应随。

在“人刚我柔”四句后,作者进而指出:“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拳 技千变万化,虽无固定,但拳理则一,用以贯串始终者,不外浮沉吞吐,虚实 开合,阴阳互用,中正无偏。

“一贯” 一词始见于《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和《论语•卫灵公》 “予一以贯之”。此节言习太极拳功夫之顺序:先求着熟,掌握拳势运动,战术形式,技 击方略;逐渐运用自如后,再求懂劲。劲是着的核心,着是劲的载体,着形 诸外,劲蕴于内,二者水乳交融,不可乖离。能熟练地掌握听引化拿发的功 夫——听劲准,化劲巧,拿劲稳,发劲狠,才算懂劲。懂劲的要点在于顺遂 (粘)。懂劲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战术技巧,走以化敌,粘以制敌,粘 走互用,攻防相生,“工弥久而技弥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达“神 明”之高超境界。欲达此境,须持之以恒,精进不懈,更要和良师益友用心研 习,功久自悟,故曰:“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豁然贯通” 一词源于清康熙帝为《御纂朱子全书》写的序文:“而一旦豁 然贯通之为要”。

“神明” 一词见《淮南子•兵略》:“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 神;神明者,先胜者也。”此节讲身法及虚实变化。

头为六阳之首,提携全身,故走架打手首先要头容端正。头正颈竖顶自悬, 如此则神贯于顶,头脑爽朗,领起全身。气沉丹田,呼吸出入,深匀调畅,身 躯自然和顺,重心不移,气实步健,始可迈步如猫行。

“不偏不倚”谓之“中”,立身中正,动作适中。欲求立身中正之道,须谨 守武禹襄先师所制之身法(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膊,腾挪 闪战,尾闾正中,分清虚实),六合对称,阴阳互托,身法合度,自然不偏不 倚。

“忽隐忽现” 一句是讲走架打手劲力运作之窍要。平日走架演轻灵闪倏之 劲,是练本身的忽隐忽现;与人打手中突变猝发之劲,是应敌之忽隐忽现。均 指虚实无定,变化莫测。

以上四句对习太极拳者提出四项要领:1)对头容的要求;2)对呼吸 和下盘的要求;3)对身躯的要求;4对虚实变化的要求。以上四项务须 密切相连,不可截然分割。

自“左重则左虚”至“退之则愈促”,是讲练习粘走之法。要诀是不与来力 顶抗,要因势利导。其为文结构显然脱胎于《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 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对此,读者不可不予详察。

“一羽不能加”后数语,是讲习太极拳者虚实变化达到高级阶段的情况。

[10 ]此节讲太极拳术之高超优越。

“斯技旁门甚多”四句,是说其他拳术虽然各有特点,总归是以力胜人,是 “先天自然之能”,与“学力”无关。王宗岳在此强调了 “学力”的重要。

“学力”指学术的成就。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擢第西归》:“学力根深方蒂 固,功名水到渠自成。”清乾隆五年(1740)刻印的《钦定四书文》(阐述四书 文义的作品集)、卷首载有乾隆皇帝的谕旨,中有“国家以经义取士……于四子 五经之书,阐明义理,发其精蕴,因以觇学力之浅深与器识之淳薄……”《拳 论》“学力”.一词可能源出于此。

“察四两拨千斤……”四句,是进一步论证太极拳术“以弱制强”的依据。 太极拳技法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与人打手我以柔顺走化,引进落空,转为我 顺人背,再乘势发放,纯以技巧取胜,故曰“显非力胜”。练习太极拳要求“心 静神敛”,动静相兼,身心双修,故久习太极拳者虽到老年,其拳技功夫仍然不 衰。

须要指出的是,太极拳并非不要劲力与速度,只是其劲力与速度是从练习 走架和打手中获得。其劲力在于周身一家,意气一致,开合有法。其速度在于 心神镇定,触觉灵敏,物来顺应,应感而动,得机得势。此节谈习太极拳之得失。

“立如平准”两句讲身法。

“平准”一词源于庄周(约公元前369-286)《南华经•天道》:“水静则 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汉初,政府对物价采取的平抑政策即名“平 准”。王氏《太极拳论》中提出“立如平准”,是讲走架打手要重心得当,掌握 好自身的平衡。能“立如平准”,周旋中规,方可“活似车轮”,与外力相触, 顺势滑过,引进落空。

“偏重则随”两句是进一步阐述得失之因:得在“偏沉”,失在“双重”。

“每见数年纯功”后数句,是强调“双重”的危害,能否克服“双重”,是 胜败的关键。后人对双重的解释意见不一,拙意是通过实践,“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必斤斤计较于文字之叙述。这节讲克服双重之法。双重之病去,则技艺日进矣。

克服双重的要诀是“知阴阳”。阴阳在此的主要含义是虚实。处处虚实明 确,彼实我虚,彼虚我实,因势变化,沾连不脱,处处合拍,明己知人,进入 懂劲之佳境。循此以往,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作者提出了 “默识揣摩” 的用功之法。

“默识”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默默地记在心里)。“揣摩”出 《战国策•秦一》“苏秦乃夜发书……以为揣摩”(用心研究)。

“从心所欲”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武术立存

武术史论家唐豪先生认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四句,是从胡煦的“阴 阳不相离,又有相须相互之妙”引申而出。根据胡氏卒年1736)和《周子全 书》(胡文见《周子全书》)出版时间(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断定王宗 岳《太极拳论》作于1757年之后,可资参考。图片107本节讲“舍己从人”和“舍近求远”之别。

太极拳的技艺要求在沾连粘随中以求我顺人背、人为我制,为此,要“舍 己从人”。李亦畲《五字诀》云:“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

但舍己从人,不是任人摆布,而是因势利导,陷彼于失重之困境,为我所 制。所以“从人”应从近不从远,挨着何处何处击。如舍近从远,则易丧失战 机,为人所制。唯有随曲就伸无过不及,走以化敌,粘以制敌,才可做到舍己 从人,又不犯舍近求远之病。

“差之毫厘”两句,是对本论的总结。欲达太极拳艺精奥之境,必须遵循本 论中指明之窍要,不可稍有差异。不然“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矣!

“差之毫厘”两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近人李紫剑先生认为这两句话在 清人著作中先见于袁枚(1716-1797《随园诗话卷二、四一》,继见于乾隆七 年(1742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灵枢经》条目中。《太极拳论》中这两 句话源出于此。

评述

太极一词出于《易经》;用阴阳来析释事物发展变化的,在古人著作中屡屡 出现,但直接承袭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的作品,却自王宗岳《太极拳 论》始。原因是清初康熙帝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消弥夷夏之防,认为“非先王 之法不可用,非先王之道不可为”,遂大力提介儒学,推崇宋儒程(程甄、程 颐)朱(熹),刻印宋儒著作。周敦颐,字茂生,谥号元公,世祢濂溪先生,北 宋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著《太极图说》及《通书》40篇,为宋明理学之 创始人。二程是他的弟子。康熙帝在《御纂朱子全书•序》中盛赞周敦颐“阐无 极而太极,复著《通书》,其所授受又自来矣。”他将周敦颐、二程、朱熹视为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继承者,配祀孔庙。经过清初政府的 大力宣传提倡,宋儒理学达到了全盛顶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 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在学术思想及用语上直接承袭宋 儒周敦颐《太极图说》之原因。

此外,《太极拳论》有些词语和含义还出自康熙、雍正、乾隆所作序文及 谕旨或清初著名著作中,这并非偶然,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当时读书人熟悉之作, 王宗岳把它衍化引入《太极拳论》之中是合乎逻辑的。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 初步断定王宗岳是清初人,其《太极拳论》完成于清乾隆时。

还有一点也应引起我们重视,即儒家的中庸思想贯彻于《太极拳论》之始 终,成为《太极拳论》的核心。拳论词语出自《论语》者有多处(参阅前注), 说明王宗岳是一位熟读经书的儒生。

对此,还可从《太极拳论》文体方面找些依据。我认为《太极拳论》是一 篇深受八股文影响的作品,这里略作介绍。

我国科举时代,士子应试规定文体,旧称制义(艺),俗称八股文,为北宋 王安石(1021-1086)首创,完美于明,继行于清。明、清两代开科取士最重 首场,题目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主,又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重点。

程式化是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由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二比、后 二大比、末二小比、大结组成。所谓“八股文”是指文中后四比要各有排偶两 股。在字数上也有严格规定。

请看《太极拳论》与八股文程式颇多吻合。如:

(1) 八股文“破题”,要求首二句点破题意。《太极拳论》首二句“太极者 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说明太极内涵,点破题意,符合“破题”的要求。

(2) 八股文“承题”要求用三四句话承接破题,对题目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太极拳论》“动之则分”至“而理唯一贯”,承接破题阴阳含窿,予以引申, 符合“承题”的要求。

(3) 八股文“起讲”,要求概述全文,开始议论。《太极拳论》由“着熟” 至“豁然贯通焉”,阐述习拳顺序,总笼全题,层次分明,符合“起讲”的要 求。

通过以上三例,足以说明《太极拳论》的作者是一位熟悉八股文写作的老 手。这为我们肯定王宗岳是一位饱读经书的宿儒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前人武术拳论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一篇说理深透,伦次不差, 散偶兼备,文采斐然,成语典故运用准确的好文章。即使作为文学作品读,也 不逊色于文坛大家之作。我在1976821日因雨辍耕为王宗岳、武禹襄等 先贤拳论作注释毕,曾口占二绝,现抄一首于下,用作本文结束语,并对前特 略申敬慕之忱:

千古才人非一家,班(固)马(司马迁)李(白)杜(甫)竞相夸;

莫把拳论等闲看,百花园中一劲花。

浏览1,3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