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武术

传统是有时间概念的。历史的事物到今天被认为是传统的,而 今天的一切事物到了若干年后又被认为是传统的。当代的竞技武 术,百年之后也将被称之为传统的竞技武术,但仍与原本意义上的传 统武术不同。

如果作为一种特指的名词概念,传统武术应是指明清以来,以家 传(近似血缘传承)的形式表现的流派武术。

竞技武术的比赛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拳种同台较技,但它追求的 是统一尺度下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武术,它只允许一种尺度、一种标 准来评判o如果各家流派都按照自己的标准而展示,可以说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竞技。

传统武术是历代宗师巨匠代代传承而留给我们的巨大文化财 富,它奇妙的劲力和招法,丰富的哲学、美学意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重要财富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历史具有荡涤性,并非一切传统武术都应当作为精华来继 承。有些价值不高、技术不够精良的传统武术,与时代不相符合,因 此,自然淘汰一部分也很正常。

但是,对于那些优秀的拳种、绝妙的技术,没有传承和保护,将会 流失或正在流失之中。其流失之后的痛,将是扼腕之痛,是永不轮回 的遗憾。

作为保护和传承,最为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不仅具有历史“沧 桑”的价值感,更在于后人可以去探索它、研究它、发展它。

然而,寻根的意识与当代的意识不应该对立和冲突。我们需要 寻根,尽量按原貌保存、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在寻根溯源中进行再创 造。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传统不是已逝的梦影,不是风干的遗 产。''它“是一种有能力向前流淌,而且正在流淌,将要继续流淌的跨 时间的文化流程"(余秋雨《艺术创造论》)O

对传统武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保护只是一方面。另 一方面,也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传统武术如何在历史流淌之中完成 创造,适应当今时代和未来的发展。

对传统武术的创造,不同层次、不同阅历、不同文化资质的人会 创造出不同的新武术。我们不必去过多责备竞技武术运动员练的传 统武术“四不像",只要他们肯沉下心来,虚心向民间的拳师们学习, 按照他们的身体能力、智力及素养,应该在创造、继承传统中取得卓 然的成就。如果只是以浮光掠影的态度,应付比赛、混个资格、不肯 下功夫、不肯虚心向民间学习,那么,创造出来的新武术大都不会成 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关于大众武术

“大众”一词不同于“群众”一词,它是指西方民主制度下的最大 多数人群。和大众相对应的是精英。大众没有官民之分,即使是总 统,在政治上是社会精英,但当他参与到大众体育中,便是大众中的 一员。

大众武术既不是竞技武术,也不是民间流传的传统武术,它应该 取自最大的人群,是一种生活中的武术。

有人以为把竞技武术降低难度就可以推向大众,大众未必会喜 欢和接受。因为它的模式不对,不是一种大众亲自创造的技术模式。

大众武术也不是传统武术。事实说明,传统武术的拳师门下的 徒弟越来越少,甚至门可罗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有陈旧、凝固的 一面,不是时代的,一般人都会远离它,只有极少数人会痴迷于它,或 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继承。

大众武术是时代的武术,应当成为人们当今生活的一部分。人 们喜欢它,会召之即来;人们需要它,根本不必去动员。

大众武术需要从模式、方法到内容进行全新的思考,反复试验, 不断更新。究竟应该有多少养生价值、多少审美趣味、多少时尚象 征,是需要武术工作者下功夫研究和实践的。

大众武术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木兰拳 可以说是一种大众武术,是适应中年妇女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尽管 也有些不合传统武术的基本特征,但它是应运而生的,受到了大众的 欢迎,不妨说也是一种可喜的创造。

(三)关于竞技武术

人们对竞技武术颇有微词:练起来要成材很难,成为优秀运动员 更难,周期长,淘汰率高,而比赛起来观众甚少。一则是枯燥、雷同, 吸引不住眼球,二则是看不懂,裁判按A、B、C分组扣分,按数字显 示,观众一时搞不清,连媒体也不很感兴趣O

其实,我们不应该忘记它的成长之初-诚然,竞技武术是西方体 育影响下的产物,一方面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改变了武术的师徒传承 方式,是在学校开展集体教学;另一方面,在规则制约下进行比赛,运 动实行标准化,追求动作规格、难度动作和演练水平

我们应该历史地认识它,当武术在民间走向最低层时,以此为生 的人多是保镖、护院、教拳卖艺者,作为一种社会生存技能,其地位是 低下的,只有在国术救国、“尚武精神"之下,曾受到些重视,但总是长 期沉浸在低层的。

从民间底层到国家开展的体育项目是一种飞跃,一种质的飞跃, 它为国计民生服务,成为了民族的精神财富。

人们说它不中不洋、“四不像”,为了进奥这而“削足适履”,从现 象上是如此。然而,我们能否换一种思维,把竞技武术作为武术中的 一支?康戈武先生说得好:“即使是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它仍然是嫁 接在中国武术的大树上,从根部吸收水分和营养。"

但是,将竞技武术作为当代武术的唯一是不妥的,我们曾经有一 段时间,从院校到专业队、从学校到少体校,几乎都是在用竞技武术 一种模式,竞技武术似乎代表了当代武术。

竞技武术在其改革的进程中,的确有不少的弊端,运动员中也确 实有人漫无边际的收集一切形体艺术素材来附会其中,难免会显得 不伦不类。

竞技武术应当存在,那么如何存在呢?根本在于与传统武术的 有机结合。我们应紧紧把握武术的自身规律,不断地从传统武术中

汲取营养:传统武术是根,离开了这个根,竞技武术就会走偏。只有 有机结合了,三年挖掘整理的传统武术成果才不至于入库封尘,才会 焕发生机。我们应当积极倡导优秀运动员向民间学习,把三年整理 的资料拿出来,从中认真地提炼和选取,为今天的套路充实、添彩。

作曲家到民间采风,从民歌中汲取营养,编创出脍炙人口的歌 曲。这个经验,武术教练以及运动员也可以借鉴。这样,我们的自选 套路一定会武术味十足,文化内蕴也就丰富了。同时,传统武术也有 了用武之地,反过来也会促进传统武术的创新和改造。

(四)关于学校武术

学校武术也是大众武术中的一支,而学校武术的开展和普及太 重要了。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在学校有专门的课。普通教 育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抓好了学校武术,也就从根本上抓好了武术 的普及。

美国堪萨斯州的孩子们问温家宝总理会不会练武术。可能在美 国孩子们的想象中,中国武术出自中国,每个人都会那么三拳两脚 吧。应该说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愿望,关键是我们的学校武术没 有落实好。从领导层来说相当重视,列入大纲、编了教材,但是到头 来在大多数学校却名存实亡。

其原因何在?很多。关键是师资培训、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未解 决好。正如王筱麟主任讲的,武术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的问题。

学校的领导层要对武术有一种更高的认识和理念,像我们国家 领导层一样的理念: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联合发出 的通知中,“要加强武术课"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

把武术教育放在这样一种高度,是大思路、高视角、宽视野。

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同志坚持在课间操、课外活动中突出 武术,他的认识是:“我相信,武术技术的背后有真东西——有文化o ” 由此看来,学校武术要抓好,就要将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文 化资源来认识。

(五)关于未来武术

从人类文明化的进程来看格斗术的演变,开始的格斗术主要是 用于战场上的搏斗,是血腥地厮杀,是残酷又野蛮的,根本无文明可 言;后来有了决斗,是在双方的约规下,甚至在有第三方的监督下,使 用刀、剑,乃至手枪进行,相比较而言是文明了一些,但仍是生死之 斗;奥林匹克的开拓,使不少格斗术进入了体育的行列,如拳击、击 剑、摔跤、柔道、跆拳道,乃至中国武术也在奥林匹克竞赛模式下有了 竞技的武术。

从奥林匹克运动以来,将残酷的搏斗之术,演变成一些竞技体育 项目,如拳击、摔跤、击剑等有严格的规则及体重等要求,有裁判的裁 决,双方斗智较力,以求胜负,是一种和平的、文明的格斗,较厮杀、角 斗、决斗来说是一次人类文明的飞跃。

进一步说,这种文明是工业文明的时代产物,它的基本理念是 “更高、更快、更强”,是通过竞争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这种竞争形 式走向极端则会出现“金牌至上”:金牌的成功,代替了一切;金牌的 夺取,掩盖了人格、业绩的优劣。人们为了金牌而不择手段,出现了 服用兴奋剂、贿赂裁判、假球黑哨等一个又一个的毒瘤。但这也正是 事物的辩证法。 ,

有人看到由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失衡、资源枯竭,提出了人类下 一个文明时代应是生态文明。

不少学者看到了在物质丰富之后出现的极端:不择手段的赚钱、 恣意的享乐消费。物欲主义使很多人丧失了精神家园、道德家园。 “暖风吹得游人醉”,人们在物质脱贫的同时,也急剧地沦入精神、伦 理、情操上的贫困。

思考未来走向的生态文明,竞技体育应该怎么搞,武术应该如何 适应生态文明的社会?图片11

其实,武术中原本就有许多生态文明的因素。比如,美国著名心 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正类似于太极拳中追求的“恬淡虚 无",近于禅定的境界。中国武术强调技艺的多样、多变,格斗中的巧 妙,轻力尚巧。套路运动完全将格斗术进行自我玩味和体悟,与其说 是显示功夫,不如说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追求和历练。由此我们设想 未来的格斗术,已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争强好胜,而是一种空前的和 谐,在和谐中玩味、体悟格斗技艺,它可以作为一种一生追求、玩味不 止的终身体育。此外,还可以有一种充满艺术、情景和意境的艺术化 格斗,表现人类的格斗生活。未来武术在人类生态文明社会中是否 可以有以下三种形态:

(1) 自然的武术。讲求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重在心灵的淡泊、

身体的养生。 、

(2) 智慧的武术。总结无穷尽的技法和变幻奇特的劲力,体验 格斗之奥妙,是一种玩味、一种生活。

(3) 艺术的武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想象,完成对格斗的 审美回想。

(六)关于技击性、艺术性、神秘性

武术源于战场上的攻战搏杀,在中国文化的渲染下,几经演变, 却万变不离其宗,是武文化。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类型是和平 型的文化,中国人的河流文化促使它安居乐业,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 明,和平气息和民族性格都使武术的残酷日渐削减(钱穆《中国文化 史导论》)。

但无论怎样变异,武术的动作都应该是攻防的架构。历史上有 人创编了象形的鸭形拳、手帕拳等等,也是武术套路形态的延伸,毕 竟由于它的攻防技击特征太弱而不能成为主流,或者自然淘汰。

现代竞技武术的运动员在编创套路中,尝试从舞蹈、花样滑冰、 体操中汲取动作,如果融合的好,也无可指责。有的几乎是拿来主义 的搬用,就值得讨论了。

有学者提出“中国画”的发展变异应当有一个底线,冲破了这个 底线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画,武术套路的底线是什么?是技击性,还是 技击含意?我不太赞成后者,容易使人牵强附会,因为人的肢体任何 动作要说攻防都可以强词夺理。

技击性应当是套路编创中坚守的底线,尽管在有些连接动作、过 渡动作中可以不必强求。中国武术的套路是由多个招法组成的,每 一招都不应冲破这个底线。

中国人的居室、卧具、器皿都喜欢装饰山水、花鸟,一幅山水画可 以使人悠远、高雅,引起遐思,充满对美的追求。最典型的是中国书 法,原本用来表达交流情感思想的文字,在中国人的笔下成了一种独 具的高雅艺术。自然,中国武术也不例外,中国人追求的神采、气韵, 贯穿于武术套路的整体之中。

西方的技击格斗不讲求审美,是一种力的美,甚至是暴力刺激, 如果它也在美学范畴审视,和中国武术的美学追求迥然不同。

我们在希望技击性有一个底线的时候,不应该否定武术套路的艺术 性,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不同的拳种的审美追求多少浓淡不同。

中国武术既不是唯美主义的,也不是单纯追求实用的格斗术。 明代王阳明有一句话叫做“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既是 实用的,又是理想的。

中国文化又是一种内倾性的文化,重在内部的完善,内倾到先天 未画出来的境界,充满了神秘性。中国武术非常具有神秘性,武侠小 说描绘的日常见不到,当今社会在功夫电影里得到再现。当我们以 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它时,似乎觉得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甚至会担心它 走上玄虚迷信之路。

其实,当今文化都应当看到既是现实的、科学的,也要看到还有 一部分人类的真秘,尚无法完全用现代物理学的方法验证。武术的 内功、内劲、内气,以及由此引申的传奇是否在没有充分揭示之前,还 得保留一定的神秘性以待论证,对当今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不 是坏事,但只能适可而止,过分地强调神秘性就是虚假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

1982年12月,全国第一次武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步地 把武术推向世界此后,关于武术向国际传播与推广的研究一直没 有间断过,其中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但是,由于大部分的研 究停留在比较表浅的水平,而不能深入开展。最主要的是所提的对策 往往比较片面,不是系统地、整体地把武术同奥林匹克体育项目进行 比较得出来的,并不完全适合于武术。因为武术不仅仅是体育项目, 还是技击术,更是一种文化,即使按照奥林匹克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并 不一定能够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得出上面这种结论,原因在于武术 内容丰富,难以全面把握洞时也同武术国际传播的环境比较复杂有关。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 所谓系统,“指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构在一起并且具 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就这个定 义而言,武术传播也具有系统性。不仅武术传播系统各组成要素之 间相互联系、作用,而且它还是武术系统中的子系统,并与社会大系 统发生多边关系,受到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影响,这就使武术传播系统 及其结构异常纷繁复杂,给武术传播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需要借助一种科学方法,模式方法就不失为一 种研究的最佳途径。

(_)模式研究及其作用

所谓模式就是通过科学抽象,在理论上把握对象的基本框架的

基础上,对其结构的主要部分和过程的主要环节及这些部分、环节和 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最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用关键词, 可用数学公式,可用图式。

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化,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 在自然科学中常称为模型研究方法,例如物理模型研究、数学模型研 究;在社会研究中常称为模式研究方法,例如经济模式研究、文化模 式研究。在教育领域中还有教育模式研究。

模式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 事物的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 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试验、调查、模拟, 便于进行理论分析。(查有梁《教育模式》)这样,模式使对象各要素 (主要成分、环节、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简单、明白、清晰,易于认识、理 解、把握,避免含混、芜杂而造成的费解或误解;提供了对象的整个骨 架,便于思维把握对象整体,避免片面性;模式还舍弃了对象次要的、 枝节的部分,便于人们在认识、理解、研究对象时,抓住对象的核心、 脉搏或要害问题。这对于研究对象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最后,由于 模式把对象中那些起决定、支配作用的要素从隐蔽的后台请到前台 来亮相,因而这些要素的构成、关系、质量、优劣、好坏等等就易于发 现,因而最便于研究者提出新的构想、新的观点。正由于模式为人们 认识、研究对象创造了极好的便利条件,因此,当今世界的许多学科 的学者越来越喜欢用模式的手法来研究、表达事物。正是基于这种 认识,笔者对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武术国际 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二)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模式构建

武术传播模式研究在武术的研究领域可以说凤毛麟角。实际 上,严格意义上的这类研究尚无人涉足。因此,对其基本模式的研 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出发点不同,会有多种传播模式。 比如教育模式就有上百种,但是所有传播模式都难以脱离基本模 式。因此,首要的是进行基本模式的构建,为将来的深入研究打下 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先要给“传播模式”一个定义,因为,这种 定义是我们进行研究和理论思维的逻辑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研 究和探讨就难以进行下去。“传播模式”可以定义为:通过科学的抽 象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最简要地描述 传播的主要成分,传播的主要环节及这些成分、环节和有关变量之间 主要关系的图式。这样,“武术传播模式”就可以表述为对武术传播 的主要成分、武术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有关变量之间相互关系 的图式。同理,“武术国际传播模式"与“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 概念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这是一个演绎的思维过程。

那么,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即武术国际传播的主要 成分是什么?武术国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什么?这些成分、环 节和有关变量之间的主要关系是什么?我们以下逐个论述。-

首先,进行武术传播需要传播的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武术国 际传播者。这是武术信息产生的出发点。.没有传播者,则传播无 从谈起。因此,武术国际传播者是基本传播模式的首要因素。当 然,传播者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是否有政 府进行传播,可以分为官方传播者和非官方传播者。如,国家体育 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就可以划分在官方传播者里面。按照是否 属于某个组织,可以划分为组织传播和非组织传播。比如精武体 育会的武术传播就属于组织传播。师徒之间的武术传承就属于非 组织传播。当然,作为武术传播者,在向国际传播武术的过程中, 不但有传播武术技术的责任,还有传播武术文化的责任。武术文 化的内容包括武德及其他对当代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武术内涵和外 延。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在传播过程中注重传播的社会效益和国 家利益。图片28

传播者需要传播的是武术。那么,武术就是传播模式所设计的 第二个要素。因为,武术的内容很多,众多的武术人士都把武术归结 为博大精深。因此在武术向国际的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一定是武 术的部分内容,而不可能是全部内容。比如竞技武术向国际体坛传 播的过程中,就只能筛选其中的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可以说只是 武术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为,不管从技术动作,还是从文化内 涵来看,竞技武术都难以说包含了武术的主要成分。何况向国际体 坛传播的只是竞技武术的一部分。

下面涉及武术国际传播的途径问题。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限 制,如何通过最佳的途径传播中国武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目前竞技武术的技术传播主要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援外、举办国 际教练员培训班等进行技术输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的 传播却主要通过民间交流。这里又涉及武术国际传播的谋略与技 巧。如何通过最佳的传播途径达到向国际传播的目的,需要进行 研究和总结。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通过武术表演传播了武术文 化,精武体育会通过建立国外分会传播了武术技术。这些历史上 的事件都需要分析总结。由于本文主要是建构传播模式,因此在 此不多赘述。

由于是把武术向国际传播,因此,涉及武术传播过程的阐释问 题。因为武术国际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输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 同,国外人士对武术的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一种语言文字翻 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往往很难完美无缺地传达原来的含义和感情, 甚至于可能走样和搞错。"(张桂珍《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因此, 要求准确、精当地向国外学习者传播武术,传播武术所涵盖的中国文 化,都需要对武术阐释进行必要的研究。而这个环节不论深入研究 与否都是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所以,武术国际传播过程的阐释也 是武术传播模式中的必要成分。

武术传播的最终受体是国外武术学习者。因此,武术国际传播 的对象也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传播对象的研究对武术传 播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

择是不同的。季建成对英国武术爱好者的调查研究表明,硕士、博士 学历的人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武术,大学学历的人比较喜欢武术技击 术,大学学历以下的人喜欢技击术和竞赛套路;从练习目的来看,大 部分人学习中国武术是为了获得格斗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化;另外,来 自不同地区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择也不同。(《武术走向世界不同 模式的研究》)不管其调查的结果准确与否,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不 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是一定的。因此对传播对象的研究是非常有必 要且不可少的。最后的传播环节应该是传播效果。因为“传播效果 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试金石,是所有传播者的共同追求”。对于武术向 国际传播的实践来说,传播的效果应该是最受重视的。达到最佳的 传播效果就是我们的传播目的,即把武术推向国际的目标。比如,我 们把武术向奥运会传播,国际武术联合会被接纳为国际体育单项联 合会之后被国际奥委会承认都是武术国际传播的阶段效果,那么,最 终效果则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然,武术传播的效果会反 馈到武术传播者那里,使武术传播者重新调整传播的策略和方式,往 复进行,直到达到目的。

武术传播系统是戒术系统的子系统,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 的一个小系统。因此,武术传播系统又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制约和 影响。众所周知,构成现代社会的要素纷繁多彩,有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科学技术、人口以及社会环境等。武术传播与现代社会诸 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武术传播过程一定要 考虑社会环境这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三)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构建的价值体现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构建对武术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都有 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较为详细、科学地分析传播的过程。武 术国际传播过程应包括七个主要因素:武术国际传播者、传播内容、 传播途径、传播过程的阐释、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环境。它 们虽然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环节),但一直没有 被充分认识和指明。这是我们通过对武术国际传播现象进行系统地 分析和梳理得出来的。而在此之前,大部分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 究具有片面性和随机性,不能对武术国际传播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 识。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建立,使人们对武术国际传播各个要 素及其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人们心目中原本比较模糊的武术国际 传播现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武术国际传播模式还较为明确地界定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领 域,即从七个基本要素入手进行分别或全面的研究,这使以后的研究 目标更加明确。比如,关于奥运会的武术设项问题,就可归于武术国 际传播的内容里面。又如,举办国际武术节、国际武术博览会还有国 际太极拳年会等,可以归入传播的谋略和技巧方面。

另外,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建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 提供依据。模式的建立使武术向国际传播的各个环节变得简洁明 了。政府部门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模式的主要要素 安排工作,使武术国际传播能够有系统、有阶段的进行。

(四)结语

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研究只是一个开端,很难说具有完全 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更不能说具有完美性。其建构的最主要的结果 也可能只是抛砖引玉,但其价值和意义是肯定的。随着武术国际传 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开展,一定会建构起更加符合实际的基本模式。 这就像包括武术在内的任何一个学科一样,理论的构建和充实总是 不断变化并在变化中逐渐完善起来的。我们相信,今后武术传播模 式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这对武术理论建设是非常重 要的。具体的传播模式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比如说,太极拳就 会形成独特的国际传播模式。

论武术套路的传统特性与奥林匹克运动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代表团中的武术表演队震撼 欧洲,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声呐喊;46年后的1982年全国武术工 作会议,正式吹响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号角。1990年国际武术联 合会正式成立,为武术推向世界在组织上更加有了保证。此后的10 多年间,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竞技比赛,武术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1999年6月,国际武术联合会 被国际奥委会单项协会组织正式接纳,武术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一时间,武术能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进入奥运会成为人们普遍 关注的问题。时光进入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武术能否 成为奥运大家庭的一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当今规模空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的核心, 并主导着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潮流,是直接体现各国综合实力、提升 国家形象的国际大舞台。因此,起源于古老中国的武术能否抓住机 遇,进入奥运会,不仅是武术自身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我国 实现体育战略目标的需要。由此,本文将从武术自身的文化特性以 及它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比较出发,对武术套路能否进入奥运,如何进 入奥运进行探讨分析,以寻求武术套路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途径。

(-*)武术套路与奥林四克的比较


  1. 武术套路竞艺性与奥林匹克竞技性


“任何历史文化总是在一定类型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 的。”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文化精神的塑造必然相异。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与历史上许多原始民族一样,古希腊人 对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属性早有所认识。古希腊哲 学家赫拉克得特说:“斗争就是正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和消 灭的。"普罗塔戈拉则更为明确地指出:“人们之间在力量上是不平衡 的。只有强者的力量,才可能和应当构成政治权威的基础,进行政治 统治。所谓强者,当然是指在竞争中取得优越地位的人。”由于不同 于东方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古希腊人的竞争精神更加 强烈。希腊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土地贫瘠,多数地方不宜农 耕。但是三面临海,交通便利,特别适合于扬帆航海,因此,海上商 业贸易与对外交流在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航海商业贸易等活动培养了古希腊人勇于竞争冒险的性格,直接 强化了古希腊人“在生活一切领域追求最高成绩”的竞争精神。奥 林匹克是古希腊的文化产物,竞争精神无疑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主 要内容之一。

与此相反,古代中国属于内陆型国家,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 族自古“以农为本”,适宜的气候、富饶的物产使这片土地上的人群满 足于男耕女织、各属一隅,恋眷本土,安于里井。由于这种特殊的地 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一直没被干扰中 断,中国武术便在这块相对封闭、延续不中断的板块上产生、发展起 来,并深受农耕经济孕育的和平大一统文化影响,形成了普遍的民族 心态:求稳怕乱,不提倡竞争、冒险和开拓。“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儒家仁礼观念的极度尊崇,“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逐渐约束和规范 着人们的竞争天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大环境的影响,练武 •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传统哲学的规范、约束,无不使武术固 有的外向竞争精神转为内向,表现出种种竞艺性的特性,与西方奥林 匹克中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有明显的差异。

 

浏览3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