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武术对抗性项目之一,是双方在特定规则的约束下进 行的徒手实战搏斗的一种运动形式,与假设性对练在动作上虽有 联系,在心理特点上却存在本质的区别。

散手运动反应的特点和表现。散手属复杂动作反应,对 抗双方事先在不清楚实际发生什么刺激,应答用何种动作,加上 对垒本身技术、战术的巧妙多变的运用均出现在一瞬间,所以, 从其特点看,是复杂反应,类似于拳击、摔跤、击剑等项目。这 种反应较之简单反应潜伏期要长、反应速度要慢。

教学过程的心理结构有预备期、中心期、结束期,鉴于预备 期中的运动中枢兴奋状态不一,造成运动双方预备期的时间长 短、快慢有所区别,利用这一特点,先发制人往往会取得战局的 某些主动权。

双方在等待进攻信号或准备应答的间歇或者相持时,主要通 过视觉来观察、分析、判断对方的意图,对可能出现的进攻作必要的应答准备。一旦交手,感触和听觉也将投入反应活动,因 此,散手刺激的信号是复合的,刺激的强度也因对方力度、幅频 的变化而有强有弱,极易造成知觉反应上的错觉。

复杂反应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应答动作的迟缓性,然而经过长 时间系统的训练可缩短其潜伏期。根据选择反应的不同阶段可以 相互联系的特点,了解对手的技、战术意图和擅长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通过训练强化某种攻防刺激的应答动 作,使之形成动力定型,或者找出规律性(即共性)的攻防精 髓,使这些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从而使复杂反应的潜伏期几乎 接近于简单反应的时间,争取对垒的胜利。

影响反应时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注意力集中时的方向性的正 确选择、视野辨别范围和视觉反应的速度、运动M所处的良好状 态、情绪的自控能力及其体能、技能、智能等。有利战机的捕 捉,是多种能力综合反映的结果,反应的时间和速度在其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散手运动员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攻防格斗中心理活 动的外观表现,它通过眼神,外形动作反映出来。精神状态,首 先是心理上的优势感,即凡与对手交锋,均要充满战胜对手的信 心和勇气,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打敢拼,这样大无畏的精 神是每一位散手习练者首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六合八法拳法中从哲理上分析,谓之:“有象求无象”,视敌 为懦夫,视已之不能为能,方能在整个格斗过程中有信心。我是 强者,对手是弱者,攻防格斗中便能敢字当头,勇于取胜;俗语 说:“两军相遇勇者胜”,勇就是精神状态的充实,也就是胆略胆 识,有的叫士气,也是这个意思,精神状态的振作,必然会带来 行动上的主动,反应上的敏捷,方法上的多变,战略上的正确, 战术上的合理,最终战胜对手。

攻防格斗中的控制能力也是必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控制能力 首先表现在情绪稳定:遇强手要镇静,气息要平稳,以腹式呼吸 • 376 •

来稳定胸廓的起伏,面部表情要严肃、自然,这就是武术中提出 的“内示稳沉、外视安逸”的精神要求;是遇对手切忌盲动,要 能“烈”能“平”,此种应变的精神状态大致分:敌狂我颠,敌 狡我奸,敌假畏,我假寒,处处观察局势,用精神上的无形力量 为技术上的交锋作充分的准备。

激烈攻防中的“处若虚无”也很重要。要正确对待优势和劣 势,镇定暂时性的胜利和失利,能“虚无自在”,悠然自得,达 到“体处虚无得自然”的思想境界,从容对敌,以不变应万变, 不计一招一式之得失,把实看成虚,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人体各部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精神状态、心理作用是主宰 气力发挥的先导,是与战术原则密切吻合的,“体不合心,手忙 脚乱,心不言意,招架忙乱。”六合中的“精神”、“八法”中的 “眼”,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切战术和技术发挥的基础,其训练内 容有脸部的喜、怒、悲、愁……等七情和眼睛的注、睨、瞟、斜 等的专门训练;有稳定内部情绪状态(包括紧张、恐惧)的自我 控制练习,有激发情感的诱导练习……。攻防格斗中的精神状态 是一种既取决于技艺的高低而存在,又超出技艺范畴的、所特有 的一种心理素质,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3)散手运动思维活动的特点和积极的增力情感。实战对抗 战术思维非常重要,它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需要紧 张性和注意力的分配能迅速转移。在瞬息万变的搏击中,要掌握 对抗的主动权,就得运筹自己的战术意图,并根据临战中的变 化,迅速实施正确的对策,付之以行动;这种思维的全过程,时 间极短,具有敏捷、灵活与速动的特点。

技击对抗能使运动员产生鲜明的情绪状态,剧烈紧张的抗衡 本身(包括对抗练习和实战),出于胜负的压力和某种训练目的, 运动员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情绪状态,诸如训练对抗中的优 势和劣势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等。由于正确的估计了对方的

实力,习练者充满必胜的信心,增力情感鲜明,表现出“运动狂 热”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夸大了对手的力量和技艺,就会出 现体力、技术、战术不适应的状况,而引起恐惧、拘束、缺乏信 心等不良心理,产生消极、厌倦的减力情感;有时由于毫无根据 的自信,错误的判断又会使积极情感转化为消极情感,造成对抗 局面的被动。总之,散手对抗中情况是复杂的,影响运动员的情 感状态变化的因素很多,教练要对运动员个性特点作科学的心理 诊断和调节。训练中要从培养意志品质入手,进行专门的引导, 使运动员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对手实力的方法,养成研究对策的 良好习惯,做好对抗前的心理准备,激发起获胜的积极情感。对 于在实践中突发事件引起的不良情绪,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肌肉 紧张度和与此相应的神经的兴奋,来调节情绪。这样在危险的关 头也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太极推手的心理分析图片125

推手是太极拳类的对抗练习,分对打套路和对抗比试两种, 是不同于散打形式的又一独特的对抗项目。推手是两人各自动用 太极拳特有的挪、挤、按、采、冽、肘、靠的击法将对方击出圈 外的练习运动,该运动主要通过M感觉来判断劲道,因此,肌肉 运动感觉的能力起着很大作用,这种感觉能使运动员感受到对手 动作的细小的特点,感觉到肌肉力量消耗的程度和性质,并测出 对手的战术意图,了解对手所采用的技术动作的真、假、虚、 实。因此,系统从事这项运动能大大促进肌肉的活动敏感性,达' 到“彼不动,已不动"的境界。

三、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

心理训练是现代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已被理

论界和训练界所公认。

所谓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 节,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以期达到培养最 佳心理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心理训练的具体任务包括三 个大的方面:

其一,培养本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

其二,克服和排除各种不利于训练和比赛的心理障碍,创造 和形成训练、比赛的适宜的心理状态;

其三,加速疲劳恢复和运动技能的形成、发展。

根据比赛和训练的具体情况,心理训练分先期心理训练(即 赛前心理训练)和直接心理训练(即比赛心理的调节和控制); 内容包括动机和信心;稳定性和增力情感;意志品质;专项认知 能力(注意、记忆、想像、思维、感知觉等);社会适宜能力; 个性品质等诸方面。训练的方法有:集中注意力训练;模拟训 练;意动训练;反馈训练(生物反馈、动作反馈);心理自我调 节训练和专项特有的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训练要取得最佳的效 果,一是教练员对心理训练所持的态度要积极;二是方法针对性 强并且坚持始终。

传统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已自觉的采用了许多心理训 练的手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传统固有观念 的束缚,一直未得到整理、深化和提高,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 运动心理学发展迅猛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吸取运动心理学既 得的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武术专项自身的心理训练体系,鉴于这 种情况,结合武术专项的特点,介绍一些必要的心理训练方法是 十分必要的。

武术专项一般心理训练

1.积极性和实效性训练

积极性和实效性训练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之以行的 一种主动性训练,也可以说是内景的趋向性与外象的能动性统一 的一种训练,这种训练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双方主观能动性充分 发挥,提高训练的质量。

人的心理与运动时学习和掌握各种技术的行动有着紧密的联 系,如果教师不能把运动员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向既定的目标,把 教与练统一起来,激发上进心和责任感,就不可能使武术训练在 质和量上达到最佳效果。

要使运动员成为训练的主动实践者,从心理上接受教练的训 练手段和方法,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使运动员看到自己的效果。青少年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 己活动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如果能及 时使学生知道练习的效果,能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错误的动 作得到纠正,创造良好的情绪状态,这与不知道结果,看不到效 果,教练老在屁股后面催着“干、干、干”相比,其结果是大不 —样的

例如1分钟的前踢腿,一组不计数,不计好坏,每天踢,而 另一组计数、记时、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 在的主要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 后测验结果就是后组好。

(1) 合理组织教材。对于武术项目来说,一般是突出重点, 围绕重点,挖掘为此内容服务的辅助教材,使其内容适当交替。 例如学习旋风脚技术或者提高质量的复习课,就可组织里合腿、 仆步压腿、翻身抢臂、翻身跳、跳起里合,肋木上的旋风脚的摸 仿练习等内容。也可把各类基础练习与旋风脚结合起来,把间接 提高旋风脚技术的素质练习也可揉在循环练习中进行,到一定阶 段,还可以把旋风脚与各种武术基本动作的连接规律加以总结, 分成不同的类型,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在教学中新旧内容的比 重也要恰如其分,实践中总结的“三•三制”是行之有效的搭配 方法(即基本功、新内容、旧内容各占1/3)。这样,武术教材的 组织就变活了,每学习一个内容或一套动作,学生都会在单一技 术多样练习手段的变化中,保持着各种不同新颖刺激的兴奋性, 既提高了识记的速度,又使学习武术的内容更连贯更完善了。

(2) 科学地安排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也能加快识记速度。 学习武术教材或者重点复习提高的教材,都应安排在学生精力最 旺盛的时间内进行,一般是准备活动后,身体微出汗,情绪高 涨,精力充沛,这时抓紧时机进行新内容的教授,学生易于识 记。学习的时间安排与组织形式有关,集中学习,分散消化,要 始终交叉进行,学习的新内容,每一次复习的时间不能间隔太 长,而且启发青少年在课中解决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加强课外复 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 化,为以后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3) 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在学习动作进程中,对于精力 集中时出现的第一个动作的印象会最深,也最易掌握,而且记忆 消退也较慢。因此,教师的第一次示范要力求正确完善、优美轻 松,使学生有想学相练的愿望。讲解时要语言通俗易懂,抓住关 键,简明扼要,尽量形象生动。

(4) 准确的口令和提示。人有意识地练习武术套路或动作时, 总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第二信号系统 是我们行为的最高调节着。武术运动技能形成的意识性,又是思 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准确的口令提示, 不仅能丰富心理体验,而且也直接加快了识记的速度。

口令和提示方法多种,内容多变,总的要紧密配合,要有不 同的声响和变化,对于初学的新动作,因为动作生疏,口令要慢 些,并适当拖长加以提示,如搂手弓步冲拳,叫“搂一把、打一 拳1—!”弹腿冲拳叫“弹右腿,打左拳2一!”或者“拧腰顺肩3 —!”等等。动作学会后进行巩固时,要根据快慢节奏进行,口 令要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长有短,一般动作低一些,发力动 作高昂些,定势要稍长加以肯定音,过渡动作要连贯紧凑给以快 速感。如飞脚一侧空反一翻身坐盘贯拳,可喊跳一拍一顶肩一走 一插一翻一坐J使学生在口令和提示下,把外部视听觉刺激与自 身的语言调节联系起来,合理地支配运动器官,学生比较容易从 心理上首先进入该动作的演练状态,提高识记速度。

造竞争的局面。要在教学中把已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 要充分调动起来,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竞争局面。一般来 说,教学中提出各阶段指标,课中进行某些单动和单项竞赛,组 织活动性的对抗游戏,每次练习相同内容时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 求,并且规定完成的时间,都容易激发练习的积极性,使记忆具 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血红蛋白量的检测。根据研究成果表明,套路演练前 后,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血红蛋白量升高越明显,平均提高 1.15克%,有的高达3.7克这可能是肝、脾内贮 存的较浓缩的血液进入体循环,增加了血红蛋白量的缘故,而训 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升高不多,大多下降,因此把血红蛋白量的 变化大小作为选才的生化指标之一是有现实意义的。一般升高为 良好,下降则认为心血功能反应和适宜性较差。

血乳酸的检测。长拳类型的全套练习属于极限下强度或 极限强度,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而乳酸堆积多又直接 影响运动员完成全套的体力耐力,故可以血乳酸检测的指标作为 生化重要指标之一,即选择那些套路演练前后血乳酸差值较大, 而且完成动作质量较高的对象。

前庭分析器功能检测。前庭分析器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主 要机能系统,虽然前庭机能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而获得,但预 选前庭分析器机能稳定的儿童、少年,对成才训练也有重要的关 系。最简便的方法有:

动平衡实验:转圈,让受试者站立,以左手抓右耳,以每秒 转一周的速度转5〜10周(原地进行)后停止,然后向后前方走 5〜8米,测量其所偏角度,以角度小者为佳。

静平衡实验:提膝支撑:闭目提起一膝,高与腰平,双手在 胸前交叉抓住并牵拉,肘平抬高与肩平,测量其维持平衡的时间,以支撑腿移动算结束,时间长者算优。其参考标准是优211 秒;良26〜11秒;及格22〜5秒。

旋转试验:令受试者在旋转椅上,闭目,以1周/2秒的速度 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10周,测定旋转前、五周时、十周后的握 力各一次,比较其握力变化情况,以增长为好,减少为次。

(五)身体素质图片130

予选对象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武术技术的发展 水平;因内容繁杂,要全面测量和考核,较为困难,根据传统武 术训练的经验,借鉴同类型专项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几种,供 选用其一,一般身体素质。重点以速度30米、弹跳、纵跳、立 卧撑、立定跳远、400米耐力跑为主。其参考数据如表

心理品质

心理选才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内容和方法也甚为广泛,结 合武术专项的特点,应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 综合检测和评价。其主要测试内容和方法如下。

其一,武术记忆的测定,让对象看一组武术动作照片,然后 令其描述武术的各动作,主要根据其遗漏情况区别好坏。

其二,操作思维的测定:常用三个筹码的游戏或采用计算机 模拟研究。

其三,动作反应速度及准确性的测定:可用马表测定反 应时。

其四,意志力的测定:要求对象2〜3次以最大力量、速度、 频率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根据前后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评价 其意志特点。

其五,心理状态的测定:可通过闪光临界频率和皮肤电阻的 测定,了解对象神经过程的易变性和心理状态的可变性,以及情 绪状态的特点。

其六、社会心理学方法的评定:采用调查、访问、座谈问 卷、个案分析研究等方法对对象的个性特征进行评定。

心理选才要贯彻客观性、综合性、发展和整体研究的原则, 并且严格控制测试环境、条件,提高测试工作的效果和准确性。

注:该文入选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

二、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

武术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通过运动员积极的实践活 动,不断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武术项目的教育过程。这 个教育实践活动是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运动实践的经验证 明,运动员要达到高超的武术技艺,必须充分地发展武术竞技中 所必需的体能、技能和心理品质,而获得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建立 在多年的训练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制订训练计划与训练的基本 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学的制订并实施训练计划与训练的基本方向,能全面考虑 运动员德、智、体、美的兼顾发展,合理地发展各器官的机能和 素质,系统的掌握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武术造诣的深 度和广度,培养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并创造武术多项的优异 成绩。

训练计划一般包括多年计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 和课时计划,各种计划本身就有不同的结构、内容和特点,但在 任务、内容、运动量和手段选择上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制订各种计划要认真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武术运 动的特点,客观借鉴前人经验,明确长远目标和不同阶段的任 务,在广泛征求运动训练学专家和同行意见的基础上,草拟方 案,经过阶段性的实践——修改——再实践一一完善的循环过 程,使各种设想、方案、实质性内容和手段,符合客观训练实践 的规律,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多年计划的阶段划分和基本方向

多年计划也叫远景规划,它是根据本队的总任务和具体对象 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总体预测框架,这种长时间训练活动的构

要付诸现实,除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付出艰辛的代价外,还得根 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进行客观修正或调整,排除一 些非可控因素的干扰,使训练进程不偏离预定的轨道,保证其稳 定性。

多年计划一般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阶段,阶段的划分决定 于多种因素,涉及到项目特点、最佳成绩的年龄区间、训练体 制、条件、科学化训练手段等诸问题。我国训练学专家潘炎民、 田麦久等在总结国际国内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将高水平 竞技选手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 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这样四个阶段”(《运动训练 科学化探索》),这些研究成果和结论,无疑是武术专项多年计划 阶段划分的重要参考材料。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在 训练阶段划分问题上确未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但是,众多的武术 家的实践总结已明确的涉及到了这些问题,其基本观点可归纳 为: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两个阶段,有形者表现于外也,即武术 专项的手、眼、身、法、步,无形者运用内也,即识、胆、气、 功、神。笔者参考了这些成果和经验,调查了我国部分省市自治 区优秀武术运动员全过程的经历,从材料中获悉,全国武术训练 网络其主线是:


  1. 启蒙训练阶段


启蒙训练阶段亦称基础训练阶段,男子一般6〜8岁,女子 6〜7岁为宜。

儿童(男8〜9岁,女6〜7岁)时期,前庭分析器生长发育 最快,神经系统灵活性强,模仿能力具有极大的优势,学习和记 忆武术动作迅速并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利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 点,较全面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短套、培 养武术所需的基本专项意识(劲力、节奏、精神风格等)具有重 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也易于培养兴趣使之专一化,若管理引 导得法,能进一步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启蒙阶段的基本方向是:发展全面和专项身体素质,打好武 术基本功基础,掌握初级武术套路和中高级的动作组合,培养武 术专项意识,提高兴趣和求知欲,建立良好的队风和学风,使少 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优先发展速度和弹跳素质;柔 韧性肩、腰、腿功及协调性要列为重点;武术意识从姿态、神 态、身法基本功抓起,逐渐过渡到动作演练情感培养的规范化; 主要器械(包括刀、枪、剑、棍)的基本动作和组合也应打下一 定的基础。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也叫提高技艺训练阶段,年龄男子一般 11〜14岁,女子10〜13岁为宜,该阶段是将启蒙训练阶段所获 得素质和专项技术进一步巩固不断提高的时期。图片124

10〜15岁是向青少年过度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的旺盛, 中枢神经系统极大的可塑性、条件反射敏捷快速、精细分析能 力的提高,均为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准备了基本条件;从心理 品质看,抽象逻辑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立性都大有提高, 加上意志和品质具有自觉的因素,使这一阶段的训练较之上下 二阶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从全国优秀武术运动员取得 全国名次的成长过程分析,男子11-14岁、女子10-13岁年 龄阶段训练成效的优劣,基本决定了第三阶段技术水平可能突 破的高度,所以,有经验的教练员,对提高技艺训练阶段运动 员各方面情况甚为重视,最终下决心淘汰某些运动员也在这个 时期。

本阶段的基本方向是: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进行系统的重 点训练。

素质训练多以专项身体素质为主,专项身体素质又多以围绕 解决某技术动作的问题进行,选择的内容与技术动作要极为接近 或相似;重视力量训练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发展连续跳跃的能 力,对小肌肉群的发展要有计划的安排;巩固和强化武术基本技 术的良好动力定型,把武术风格训练贯彻始终,对手、眼、身、 法、步的特殊要求逐渐过渡到理性上的理解;根据对象的具体情 况(包括素质基础、技术优劣、特长、性格、情趣爱好等身体条 件等)确定不同的特长项目和整体风格。

本阶段可以学习中级和高级的套路,长拳类的各项(包括自 选拳、刀、枪、剑、棍)和某些传统项目(拳术、单双、软器 械)均要全面了解,学习对练基本功。

根据训练需要可参加一些基层比赛和表演,培养临场经验和 处理特殊事故的能力。

  1. 最佳竞技训练阶段


最佳竞技训练阶段是以“升华”专项技术为主线,创造优异 成绩为目的的时期,年龄大致在男15岁,女14岁以上的2〜5年 的范围内。

最佳竞技训练阶段的基本方向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 完成套路的动作质量和演练技巧,弥补影响技术提高的薄弱环 节,掌握排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最高水 平,取得名次。

全面素质以弹跳和速度耐力为主,专项素质以提高快速完成 规格动作的能力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全套训练,促进演练全套的 身体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发展难度、高度、完善演练风格,最有 效的使炉火纯青的专项技术在套路演练全过程中表现出来,进入 全国优秀行列。

多年训练的负荷特点

合理的安排多年训练的运动负荷,是使训练水平有计划提高 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体所能承受的训练负荷的大小限度,是随 训练年限的增长、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固然在各个阶段的 相应时期有一些相对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增加的,而且在 内容、手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启蒙训练阶段一般训练和专项辅助练习占主要地位,几乎占 总训练量的70%〜80%,专项训练不超过总训练量的20%〜 30%;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主要发展武术专项竞技中的各种能力, 解决武术套路所需要的各类关键素质的技术,专项训练成分增 加,一般训练,辅助练习相对减少,前者占总训练量的50%〜 60%,后者占40%〜50%。最佳竞技训练阶段以提高比赛套路的质量、数量和演练技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弥补薄弱环节和提高 心理稳定性,因此武术专项训练与一般、辅助练习的比例为 80: 20左右。当然,这种负荷内容的一般方案,是以从事系统训 练的对象为依据提出来的,由于具体任务、对象的变更,其内 容、手段的组合比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前苏联运动训练学家B・H普拉托诺夫指出:多年训练“负 荷的增加一般按三个方向来实现;增加训练量、增大训练强度、 在总训练量中增加强化训练的比例”。启蒙训练阶段表现为优先 增加训练量;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缓慢增大总训练量的同时,递增 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练量中的比例;最佳竞技训练阶段在 保持第二阶段总训练量的基础上猛增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 练量中的比例。

(三)多年训练计划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个较完整的多年训练计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 形势分析与基本情况


(1) 全国和本地区武术发展概况(包括布点状况、实力比 较、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与未来预测等)。图片40

(2) 本队的基本情况:人数(男、女)、年龄、起始状态诊 断(包括健康状况、素质、技术基础、体能等),学生思想状态、 情趣爱好、学习动机、家长态度、社会舆论与条件建设等。

总目标和任务

(1) 总目标: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武术专项技术和知识达 到的高度和水平,进入先进行列的预测名次或成绩。

(2) 任务:包括武德教育任务、文科学习任务、全队和个人 达到的技术高度指标,实现这一指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群众 辅导与宣传、劳动教育等。

(3) 阶段划分与各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

  1. 各年度训练内容、比重与负荷安排

  2. 各年度周期的划分原则和典型范例

  3. 比赛安排

  4. 完成多年训练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与措施保证

  5. 条件需求建设与经费概算


(四)年度训练计划的制订

年度训练计划是以多年训练计划的总任务为依据而制订的。

  1. 年度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


制订本年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本年度的主要任务和指标。

本队的情况分析。

本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及内容要求。

本年度训练进度。

运动量节奏安排。

实施本年度计划的措施。

  1. 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


所谓年度训练周期就是将年度总任务下的许多具体任务按先 后顺序、突出重点的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分配的计划,即不同的 训练阶段;年度计划划分周期的方法有三:

其一,根据武术比赛的任务来划分周期。

其二,依据季节来划分周期。

其三,按照掌握武术专项技术、形成动力定型的规律来划分 周期。

通常也有将(一)、(二)结合或(一)、(三)结合进行周期 的划分;总的要视具体情况,以落实任务为主要依据。

全年划分为几个周期进行训练,有利用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 主要问题,能较明确的检查运动训练效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纠正年度计划中脱离实际的训练标准和要求。周期划分的范例和时间分配如下:

其一,以一次特定性任务为主的单周期安排。

准备期:4〜5个月。

要求:以提高全面身体素质、改善各器官的机能、发展武术 专项所需的基本功为主,改造和掌握武术专项的基本技术。

基本期:2. 5〜3. 5个月。

要求:以武术套路技术训练为主,提高套路演练技术所需的 专项素质,紧紧围绕着套路质量改进基本技术,专项训练手段应 尽可能接近比赛条件,安排适宜的心理训练。

竞赛期:1.5〜2个月。

要求:精雕细刻武术各套路技术,提高难度的稳定性;深化 套路演练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对抗、树立必胜的信心 和提高应变、自制能力,促进竞技状态向最佳水平发展,参加比 赛,创造优异成绩。

过渡期:1〜5个月。

要求:消除疲劳,积蓄力量,作好下一个周期训练的准备, 具体以积极性活动性休息为主,专项内容减少,一般训练多样 化,多以整改、学习内容为主。还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下阶 段年度计划内容。

其二,以二次特定性任务为目标的双周期安排。

浏览5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