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清、嘉庆十七年 (1812生于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东街。据《广平府志》、 《武氏族谱》等史料记载:始祖武文举,明、洪武朝曾任刑部主事。“靖难之 变”后,遁迹滇南。逝世后,其子扶柩北归,定居永年,到禹襄已十余世。曾 祖父讳镇,字静远,卫千总。祖父讳大勇,字德刚,武生。轻财好义,能急人 之难。父讳烈,字丕承,邑庠生,英年早逝。母亲赵氏,宣化镇君子堡把总赵 宏勋之女,幼熟经书,夫亡后,自课诸子读四书五经,皆成名。禹襄大哥澄清 咸丰壬子科(1852)进士,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有政声。仲兄汝清道光庚子 科(1840)进士,以主事分刑部,后升任四川司员外郎。因母老乞养归里,先 后主讲清晖书院、磁州书院四十余年,成才甚众,学者望如山斗。禹襄之姊嫁 同郡举人李世馨,生四子,长名经纶,字亦畲;次名承纶,字启轩,光绪乙亥 (1875)恩科举人。二人都随母舅禹襄研习太极拳。

禹襄自幼跟母亲及大哥澄清读书,虽以孝行、才干、博学与二兄齐名,有 “广郡三武”之誉,因秉性耿直,得罪地方官吏致使功名蹭蹬,仅是一名縻贡 生。后来长侄用章(武澄清之子)得中进士,任兵部主事。依据清制,禹襄被 封为“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光绪六年1880)三月二十八日因病逝 世,享年69岁。

1852年(咸丰二年),武澄清春闱中式,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舞阳县位于 河南省中部偏南,东临廓城,西接叶县,南连遂平,北倚襄城,元、明、清三 朝隶属南阳府。境内有一条名叫“沙河”的大河,沿凛河,经周口,转安徽阜 阳流入淮河,远达上海。北舞渡镇是沙河在舞阳县境内的一处水陆码头,是南 北盐业的中转站,晋商在该地开设的大盐店有二三家。武澄清在一家盐店得到 一卷山西人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下简称《王谱》),转授来看望他的三 弟禹襄,带回永年原籍。

关于《王谱》内容,早期太极拳史论家唐豪、徐震均有考证。他们认为《王 谱》的主要内容是:1)《太极拳论》,总论太极拳之体用。2)《十三势 释名》,为何太极拳又名长拳和十三势。3)《十三势行功歌诀》,论修炼之 法。4《打手歌》,讲打手应变要旨。这四篇文章文义衔接,一气贯通,为 太极拳规定了完整的法理概念,是一部总结太极拳指导理论、练用法则,以及 为什么命名为“太极拳”的重要经典。

关于作者王宗岳的身世,唐豪、徐震都认为他是清代乾隆时期人。那么,山 西人王宗岳所作拳论,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省舞阳县一家盐店之中?我在《王宗 岳其人》(载《武魂》,1995年第5期)、《王宗岳太极拳谱为什么会出现于舞 阳盐店》(载《武魂》,1995年第12期)以及《北舞渡怀古》(载《少林与 太极》,2000年第5期)等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可供读者参考。

接说武禹襄得到《王谱》之后,对太极拳的研究更为专注。武莱绪在《先 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中说乃祖“唯以上事慈闱(侍养老母),下课子孙(督教子 孙辈读书),究心太极拳术为事。”禹襄遵循清初学者颜习斋(名元,颜李学派 创始人)重视“习行”(实习实行)的教学思想,多与力大精通武艺者相搏, 印证其术,并及时予以总结。他不单继承了王宗岳的学术思想,并光而大之, 予以深化升华。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家经络气血 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遂神乎 其技。他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 《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十要》等拳论和习拳 要旨,把以技击为主的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的高级拳术。其传 人李亦畲、李启轩、萧规曹随。宗禹襄之学,李亦畲著有《太极拳小序》、《五 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论虚实开合图》、《身备五 弓解》、《太极拳谱跋》等拳论。李启轩著有《一字诀》和《太极拳行功歌》 等。禹襄长兄澄清著有《释原论》、《打手论》等。仲兄汝清著有伏极拳结 论》等。他们为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日后众 多文人学者研究太极拳艺开创了先河,从此,对太极拳的研习由单纯的技艺型 步入学术和技艺相结合的新时期O

了解了武禹襄的家世及《王谱》的有关情况之后,再来探讨武禹襄继承和 发展了王宗岳的学说这一课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分析如下:

一、规恕了法的具体领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 和谐的运作,达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的境地。因此,对手、眼、身、腰、步 都需要有具体的要求和准则。王宗岳在《太极拳论》等文中提到的身法有“虚 领顶劲,气沉丹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腹内松静、尾闾正中”,等 等。这都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尚欠完备系统。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书香 门第,他幼读诗书,兼习弓马格斗武技,深知射箭能否中的与身法是否正确至 关重要,士子执笔写字也讲求身法。太极拳能否练好,身法是根本。因此,在 王宗岳拳论基础上,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规定了《身法十要》:提顶、吊裆、涵 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腌、腾挪、闪战。后来郝月如又增加了尾闾 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将身法规定为十三条,“要求各条身法必须一一 求对……一处不合,全身皆乖……虽千变万化,总难越出此身法也。”(郝月如 《武式太极拳要点》)后世研习太极拳艺者,虽然有所损益,但基本要求仍然一 致,并无太大出入。这些身法要领不仅习太极拳者奉为圭臬,其他武术也多采 用。

此外,在《十三势行功要解》等文中武禹襄提出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 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迈步 如临渊,运劲如抽丝”等等讲的也是身法,或与身法有关,应相辅相成,而非 各自为政。

我国武术专著,自明代中叶之后,佳作竟相面世,对身法虽有要求,但都 缺乏完整系统。武禹襄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规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 身法要求,不光是对太极拳的一大贡献,对中国武术也是一项重要贡献。

二、深化了动着开合的内涵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 分,静之则合。”这段话是从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 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生阴,静极复动”中衍变而来的。“动之则分”是 “开”;“静之则合”是“合”。太极拳法处处不离开合,然而这种“动静开合” 在太极拳术实践中又如何予以体现呢?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提出要“静如 山岳,动若江河。”拳势运作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静而不滞,动而不 乱,动静相宜,内外合一。拳势运作紧凑绵密时,应气势凝聚,形体和谐,招 式合拍,防守封闭、无懈可击,大气磅礴、稳重如山。打手技巧着重于走化。 拳势运作开展时,应富于变化,流畅飘逸,动如波涌,顺达空灵。打手技法着 重于发放。在《十三势说略》中,武禹襄还提出“每一动……不外起、承、转、 合……转接要一线串成。”起承转合是过去对士子习作律诗绝句的要求,对此古 人多有解释。元朝范德机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眷 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是对起承转合的具体规定。清•刘熙载《艺概》的 解释是:“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其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 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强调起(句)合(收尾)要相互照应,中间的承 (承上启下)、转(变化),也要与起、合相适应。武禹襄把这些要义衍化引入太 极拳的演练和打手中。每一拳势的开始(起)、运作(承)、中间变化(转)和 结束(合),都有了具体要求。即起势要聚,“身虽动,心贵静(精神贯注)”; “承”要衔接自然,“以气运身,务顺遂”;“转”要富有变化,“往复须有折 叠,进退须有转换”;合要合拍到位,并为下势“搭桥”。拳势做好起、承、转、 合,才能首尾有序,饱满无缺,富于变化,而不至于浮滑潦草。

《王谱》中的“动静开合”之说比较抽象,练习者不易掌握,武禹襄予以具
体化,形象化,深化了《王谱》“动静开合”的内涵,先求有形之身势,再求 开合之劲用,便于练习太极拳的人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招展了应用技术的习用之法

太极拳作为拳技,当然离不开技击,然而,他不同于上阵杀敌的军旅武艺, 更不同于江湖豪客争强斗狠的手段,他是民间人士的健身自卫术。生当康乾盛 世的王宗岳在《太极拳论》等文中充分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因而,其技法原则 是“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走以化敌,粘以制敌,应用之术是搠才曜 挤按、采拗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武禹襄所处时代虽与王宗岳不同,但二 人的社会地位基本相似,因而武禹襄所著拳论,在应用技艺方面秉承王氏宗旨, 拓展了应用技艺的用法。

由于太极拳的技击特点,打手练习的需要,在跌打踢拿等传统技法之外, 又派生出一项“掷法”,就是发放的技术。这一技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伤人,符合 制人而不伤人的精神,因而后人在太 极拳打手中强化了这项技艺的训练, 要放得远,发得脆。对此,武禹襄在 《太极拳解》中提出“蓄劲如张弓,发 劲如放箭”的要领。其传人李亦畲依 据这一论述,发展为“五弓合一”之 说,著有《身备五弓解》:“五弓者, 上有两膊,下有两腿,中有腰脊,总 称五弓。五弓者,总归一弓,一弓张, 四弓张,一弓合,四弓合;五弓为一 弓,才能实用。大弓张,四弓张,大 弓合,四弓合,总须节节贯穿,一气 呵成,方能人为箭,我为弓。”他还亲 手绘制了《太极五弓图》(图1)传 世。把人的身体分别看成五张弓,身 为主弓,四肢为辅弓,以腰为轴,上 下相随,于是五弓合一成为练习内外 整劲的不二法门,成为武派传人拳法 经典。谈到这里须请读者注意,要知 人体与弓箭并不相同,“五弓合一”是古人借张弓射箭的机理来做比喻。我辈 练习时,应在意的指导下求劲,而不是仿其形。

在用劲节节贯穿方面,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要解》中说:“发劲须沉着,图片1专注一方。”又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 腰,总须完整一气。前进后退,乃能得机得势。”后人称此为“九节劲”,成为 整体发劲的要领。郝月如在《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中把五弓合一与上下相随作 了归纳:“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于脚跟,注于腰间,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 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如弓把,脚手如弓梢,内力要弹性,方有放箭之力也。” 这些练法和要求,后世太极拳家视为准绳,其他武术家也多借用。

在拳势运作和打手动静刚柔相互转换以及如何舍己从人等整体活动方面, 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提出了 “虚实说”,强调“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 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李亦畲在《五字诀》中做了补充:“一身之劲练成 一家,分清虚实”,还绘制了《论虚实开合图》(图2,说明了虚实的重要。 平时走架应练习轻灵闪倏之劲,体验内劲“忽隐忽现”的虚实变化;与人打手 应练习突变猝发之劲,是对敌的“忽隐忽现”的虚实变化。为了练好虚实清楚 和相互转换的功夫,武禹襄还将“腾挪、闪战”列入身法要领之中。太极拳史 论家徐震在《太极拳五咏》中写到:“闪战基腰运,腾挪赖步轻”,二者是练 习小力胜大力,避实击虚的心法。以虚实变换作为太极拳的技术核心,深化了 《王谱》阴阳刚柔变化之理。图片2图片3

对十三势的具体运用,武禹襄著有“敷、盖、对、吞”《四字秘诀》,李亦 畲著有“擎、弓|、松、放”《撒放秘诀》,郝月如著有“引、化、合、发”《四 字诀》及《操手十五法》,从而拓展了太极拳应用技艺的习用方法。

四、提倡*心双修和兵有好之品德风范

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详解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 春。”明确地提出了修炼太极拳是为了 “益寿延年”。益寿延年是人类长期追求 的目标,更是太平盛世人们向往的幸福之舟。据此,武禹襄提倡修炼太极拳要 心静、用意、蓄神、养气和形顺。行功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神舒体 静”,“以气运身,务顺遂”,把内在的意、气、神和外在的形体运动高度地结 合在一起,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足合,足与腰合, “六合归一”。走架打手要心静,意专,气畅,神舒,形顺;以形传神,通过手、 眼、身、腰、步拳势动作以表达内在精神的丰富内涵。于是太极拳形成了内外 双修,平衡发育,身心一致,缓急如意的锻炼功法,成为最佳的健身运动,男 女老幼,个人集体都可操练,强身健体,乃至益寿延年。

太极拳虽为强身健体及因敌应变而设,但王宗岳、武禹襄所作拳论却是传 统优秀文化的结晶,因而研习这些理论有助于良好品德之修养。

我国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古人非常重视个人品德的修治。武禹 襄在《王谱》基础上依据儒家经典,提出了修炼太极拳有助于品德修养的三大 要素:心静、身正、养气。

强调修身齐家之道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地谈到:“知之而后有定,定 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阐明心静在学习 和处理日常事物中的重要。武禹襄在所著拳论中教导练习者要“身虽动,心贵 静。”其传人李亦畲更把“心静”列为《五字诀》之首,认为“心不静则不专, 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静而后能定(精神专注,目的明确),定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潜心研求),虑而后能得,有所收获。

“心常清静则神安”(明《养生四要》),始能务实好学,虚心求益;才不会 滋生弄虚作假,自吹自擂,江湖拳师肤浅暴戾之病。心静始可心正,胸襟坦荡, 见识高超,宽怀大度,能容人之所难容之事,常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与人为 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语,下同),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经世致用,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做出有益于社会发展 的事业。

“心正”才能“身正”,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提出“立身须中正不偏, 方能八面支撑。”不偏不倚谓之“中”,故拳势运作要适中,无过不及,不温不 火,妙在恰到好处。“正”是端正,无凹凸、缺陷、断续等病。练太极拳走架 打手应当如此,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不是也应当如此吗?孔子曾说过:“不能正 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孔子讲的是“正人先正己”,为人正派(身 正)是根本,小则修身齐家,大则报国惠民,凡所作所为辄能令人敬佩者,无 不有赖于己身之正。

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气 以直养而无害” 一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这里说的“气”是指人的气质和 意志。孟子要人们培养“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伟大的正气)。这种“至大至 刚” “塞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在古人看来是壮志凌云,忠勇爱国之士必 须具备的品质和精神,应存养勿失。从“心静”寡欲做起,进而“持躬以正, 待人以诚”(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所作自勉联),培养浩然正气,才能“任事唯 忠,决机唯勇”(同上),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壮丽事业。

“心静”、“身正”、“养气”三位一体,研习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个人良好 道德风范之培养,有益于和谐社会之构建。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普及和发展,其效能主要体现在健身、应用和修养三方 面。这些效能的形成,是历代太极拳家辛勤耕耘所致,其中武禹襄起着承前启 后的主导作用,所著拳论不仅是太极拳的经典,也是中华武术的经典,因而对 武禹襄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日益受到武术界的重视。

本文所谈十分肤浅,权做引玉之砖,希望研究者有更多更好的文章问世, 以利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造福于社会。

清季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的学术思想源于宋儒周敦颐之《太极图说》, 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尚未脱离周氏《太极图说》之用语,伴随着时代的 发展、实践体会之不同,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说略》中率 先提出“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的虚实说。其传人 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进而强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要“开合 有致,虚实清楚”。于是虚实开合的相应变换就成为武派太极拳的技术核心, 深化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阴阳刚柔变化之理,为众多太极拳家所采用,进 一步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

为了形象地说明“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和“开合有致,虚实清 楚”,李亦畲先生晚年还亲手绘制两幅《虚实开合图》,并写了说明,在武派太 极传人中广为流传,深为人们珍视。我也将它编入拙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 之中。因两图画的内容比较含蓄,一般读者不易理解,常有拳友问我图中含意。

为此不揣浅陋,仅据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所载《左虚右实之图》 和《右虚左实之图》及说明文字,谈谈个人学习的肤浅体会,供研究者参考。图片4

虚左实之图》及说明文字,谈谈个人学习的肤浅体会,供研究者参考。

一、顶(头部)注明“虚领”,即虚领顶劲,也就是《身法八要》中的“提 顶”。头可提携全身,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为“立如平 准,活似车轮”和“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之根本,故《虚实开合图》除 标明顶要虚领外,在脊部又标明“直竖”。走架打手下颌微收,头颈骨自然竖 起,头顶百会穴处似有一线上提,头部自然端正。头正脊竖,神态自然、脊骨
现以《左虚右实之图》为例,谈点个人体会。图中虚线之处表示“虚”,实 线之处表示“实”。武派太极拳最重视身法,本图的重点虽然是讲虚实开合,但 也不能脱离创始人武禹襄先生手订的《身法八要》,所以研究时应当注意图中标 示的身法要点。”
李亦畲先生图中所绘拳势,因为不是肖像画,也不似后来的摄影拳照,乍 看近似单鞭,但从具体细节分析实为懒扎衣,一为左懒扎衣(左手左足在前), 一为右懒扎衣(右手右足在前),因懒扎衣是母势,道理弄通后,可举一反三, 有助于对其他拳势虚实开合的理解。
“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下面两幅图举一身 而言,虽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一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总要联络不 断,以意使气,以气运动,非身子乳挪,手足乱换也。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 手着着留心,愈练愈精,工弥久技弥尚矣。”

拉长,伸缩自如,周身关节节节贯串,圆活灵通。且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 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提顶竖脊有助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始有 “满身轻利“之感。

二、 肩(膀)部标明“松活”,就是《身法八要》中的“松肩”。肩关节要 舒展放松,不可用力控制。走架打手既不可耸肩,肩头上端,也不可扣肩向里 过于紧收,二者都会使肩关节僵滞。肩松则臂活,劲才易达梢节,故《虚实开 合图》,在肩部标明“松活”。“松”是要求,“活”是效果,能松才能活。

“松肩”的同时要“沉肘”,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内含绵韧之旋弹劲; 切忌高抬上扬。肘不松沉,肩峰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上抬,肩关节 僵滞,走架打手则难灵活。松肩沉肘也有益于含胸拔背。

松肩之同时还要做到肩与胯合,尤其是二者的内劲必须相合。

三、 胸部注明“运动”,武派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是“含胸”,《虚实开合 图》为何标明“运动”?盖因与人打手走粘多赖胸部的柔化和腰际的抽换,故 《虚实开合图》在胸部标明“运动”之同时,又在脊部注明“直竖”,腰部注明 “变换”。腰脊松沉直竖,才能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意贯两膊,虚灵轻妙。上 下肢的虚实变化全赖腰脊转折便利合宜,其中自然还包括着裹裆护膊,尾闾正 中,气沉丹田等身法要求的具体体现,否则胸部的运动,腰部的变换也无从做 起。

四、 腿部注明“屈”,是指膝关节而言。左懒扎衣的起势身躯重心在右腿, 支撑全身,是实,然而又不可“全然站煞”,站得过死,过实。要“实中有虚”, 精神贯注,自胯至膝至足关节肌肉都要松沉,体重落于足心涌泉穴。足心要虚, 有吸引地心之意,故《虚实开合图》注明“脚悬”。左腿虽虚,也要“一波三 折”膝部微屈,有上提之意,足尖(脚前掌)点地,是虚,但虚也非“全然无 力”,足尖着地处要有腾挪之势,上与胸部相系相引。故图中注明“提脚”。

《虚卖开合图》脊部绘有四个三角(△),有些拳友问我这是何意?对此我 过去未听师长讲过,也未看到哪位高贤在文章中说明过,只好臆测。我认为这 四个△自上而下指位于脊部的夹脊穴、命门穴、甑骨和尾闾(含长强穴),因此 四处在走架打手时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三势行功歌诀》云:“尾闾正 中神贯顶”,尾闾处松沉直竖,真气凝聚,下可达两足,上可贯两膊。又尾闾如 同船舵,此处转动,两肩两胯即灵活有力。命门穴前对神阙,上对夹脊,下对 尾闾,为真气所居之地。因为这四处都很重要,故李亦畲先生在图中特予标出, 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

《虚实开合图》虽然说明不少问题,但是作者仍然指出这仅是“虚实之大 概。究之周身无一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也就是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 说略》中谈到的“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 的修炼着重神意的锻炼,不尚拙力。应用时敌实我虚,敌虚我实,故平时走架 就须注意自身的虚实变化,内劲的潜换,处处讲求虚实。每一动作前后左右上 下均有虚实重点之可循,务要分析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打手时才能“左重则左 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随着 内劲的潜换,形体的开合,虚实也在不断地变化,或先虚而后实,或先实而后 虚,意之所致,彼响斯应。

李亦畲先生在图中不仅说明了虚实,也强调了开合,说“虚实即是开合”。 因走架打手时的虚实多指内劲,只能觉察而不易看到,开合则指外形、动作明 显可见。然而形体与内劲要内外合一、互为作用,才符合李亦畲先生绘制此图 的本意。曾得到李亦畲先生教诲的郝月如先生对虚实开合曾有精辟的阐述: “习太极拳者须悟阴阳相济之义,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者,开大也;合者, 缩小也。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互相呼应始终不离也。开是大,非顶撞 也;缩是小,非躲闪也。”(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指出开要舒展,走 架时筋骨关节放松,以便气血通畅,手眼身腰步协调合一,一动皆动,势如张 弓,内气周旋,外应百变。合要紧凑,双手各管半个身躯,护中用中,步武稳 健灵敏,腿法严密快速,有的放矢,一发即收。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舒展不 忘紧凑,紧凑胤续舒展。

由于我国摄影术在晚清尚未普及到民间,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等前辈 均未留有拳照,但从李亦畲所绘《虚实开合图》中,我们隐约可以欣赏到这些 前辈走架之风范:“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重心稳定,结体精严,法度完 备,严谨工整,灵动飘逸,大气磅礴,虚非全虚,实非全实,开中有合,合中 有开,奇正相生,变化无端,周身一家,气势连贯,格调高雅,富有深厚的文 化意境,为我们后人走架打手提供了典范。

由于武派太极拳以阴阳为体,中庸为纲,虚实开合为用,故研习者称之为 “开合太极拳”。

阴阳是我国古代用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一种哲学思想,以阴阳两种对 立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万物的形成与发展,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因而应用 范围十分广泛。如《易经》就用“阳”象征积极、独立的事物;“阴”象征消

极、依附的事物。中医学著名的“辨证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是用阴 阳来统帅。由于阴阳学说有着广泛的指导性,也就成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清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意思是说在一个一体(太极)中,包含着两个互为 其根的对立面(阴阳),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转化,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如两 鱼游于水中,互为粘依,互为走化,不顶不抗,不丢不偏,以此来指导太极拳 的修炼和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太极拳家又以阴阳为纲,将柔、吸、引、化、 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将刚、呼、击、打、放、发、出、 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使之具体化,更富指导作用。

如果说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是以阴阳为纲,而以刚柔作为技法核心的 话(“人刚我柔谓之走……”),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体会之有异,后世太极拳 家则更多的是以虚实变换来作太极拳技法之核心。在拳理上秉乘王宗岳之余绪 的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提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 总有些一虚实”,其仲兄武汝清在《结论》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夫拳名太极 者,阴阳虚实也。”其传人李亦畲在《五字诀》中也强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虚实不仅成为武派太极拳的技法特点,也为众多太极拳家所采用, 成为指导太极拳修炼者的共同理论。

然而在太极拳实际修炼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弊病也往往是虚实不清。虚 实不清就会蹈“双重”之病,单练则不灵活,实用更易为人所制。所以对武禹 襄讲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习练太极拳 时,固不应等闲视之,也不要只是笼统地理解而不详加研究,付诸实践。

怎样分清虚实?太极拳之修炼全在用意,而不尚力,故虚实所在不能以有 力无力作区别,应以意之所在为主。如意在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意 在左手,则左手为实,右手为虚,两足也是如此,不能两足同时用力着地,将 身体重心置于两足之间,造成“双重”之病。此谓一处自有一处之虚实。

其次是处处皆有虚实,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并非某一部分或某一动作才 讲虚实,而是处处皆有虚实。各势在运动时,前后左右上下,均有虚实重点可 循。凡一动作,其虚实变化,务须分析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左重则左虚, 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李亦畲《五字诀》)前者是左虚右实, 后者是右虚左实。“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武禹襄《十 三势说略》)随着内劲的潜换,意识的变化,虚实也在不断地变换,在具体运用 中,或腕实而肘虚,或掌虚而臂实,或先虚后实,或先实后虚,意之所向,彼 响斯应,对此务需研究弄清,时时用意,节节贯串,付诸实践,才能虚实相生, 因势而变;然非多年纯功,不易获得。

“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其意为何?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说:“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据此可知打拳“其根在脚”,走架打手 全身重量必须放在一只脚上,另一足为辅,若两脚同时用力,便是双重,为练 太极拳之大病。不少名家都指出此点,应予重视。但是实者,并非全然站煞, 要精神贯注;虚者也非全然无力,须气势腾挪。无过不及,才能虚实变换灵活。

“夫拳名太极者,阴阳虚实也。”太极拳以阴阳为体,虚实为用,欲攀太极 拳艺之高峰者,岂可忽视焉!故简述数语,以供读者参考。

浏览5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