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接受本刊编辑部之约,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头涌起一 股抑制不住的激情。人们不会忘记,当电影《少林寺》在国内放映时, 场场爆满,使人大开眼界,连连赞叹:“我们中国竟有这么好的武术。”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也包括我们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对我们 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武术颇为生疏,或者不甚了解。其实,像李连杰等 一批优秀武术运动员,并不是今天才崭露头角的,而是早在五六年 前,他们已出类拔萃,蜚声武坛。只是他们的功夫像埋藏于地下的金 子,还未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来。

武术,是我国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体育之一,是民族精神的一个 象征,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年代里,开展 武术更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指出的:“一种具有民 族特点、民族风格的文化活动形式,一旦得到普及,被广大人民所掌 握,就会成为这个民族风貌的一部分,对振奋民族精神产生难以估量 的作用o ”可以说,中、小学开展武术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武术教学来 提高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其爱国热情。

武术运动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凝聚着历代人民的智慧,许多拳 种、功法是由数代宗师呕心沥血、反复磨砺而成的,在人民中有深厚 的群众基础。历史上,尽管有些帝王为维护其统治,采用收天下兵 器、禁民间结社、不准习武弄刀等禁条,但都未能使武术断代绝迹。 今天,如果让武术从我们手中淡薄遗忘,让热衷于追求中国武术的外 国人将武术发展成他们的东西,在世界上传播推广,那不是有愧于祖 先,有辱于中华民族么! 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古老文化 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民族。因此我们要把武术作为继 承传统文化、光大民族精神的体育项目摆到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在 今天,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它具有强筋壮骨、陶冶情操、丰富 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都是很适宜的O 中国的武术运动源远流长,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技艺之深广,决 不是三拳两脚的打斗。它不仅具有技击性,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深 刻的哲理性,是一项十分有益于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运 动。有的人认为:“现在的学生已经够调皮了,再让他们学了武术那还 得了。”其实,真正学武术的人是很讲武德的,从不惹是生非。我们所 熟悉的一些全国冠军,如赵长军、李连杰、胡坚强、孙建魁等,大都是作 风正派、忠厚淳朴的青年,既朝气蓬勃,又虚怀若谷。传统的武术教 学,对学生从来都是严格的,除了教技术、练功一丝不苟,强调“严、苦、 勤、恒”之外,还重视武德教育,如少林拳的“十戒",内家拳中的“五不 传”,就是对不遵守武德、恃武逞强的人的制约。在武术教学中,只要 我们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正确引导,定会使青少年获得多种益处。

此外,武术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受场地、季节、器械等的限制较 小,比较简便易行。添置一些竹剑、竹刀、棍、枪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再不行,在普遍开展拳术的基础上,挑选少数优秀者组成业余武术队 或小组学习器械也可。总之,只要我们肯下决心,是不难开展的。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占的比例很小,而真正能教武术 的教师也不多。在相当一部分学校里,连仅有的一点教材也没有完 成。武术在社会上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几乎占领了所有公园和绿化 地带,练剑习武者比比皆是。相比之下,中小学武术的开展是很不够 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要逐步做到受过中等教育的大部分人 都能对武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学会一套拳和一种器械套路。”这 的确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然而要切实做到却非易事。最重要的 一环是需要拥有大量的武术教学师资。李梦华在会上提出:“六五计 划期间,能否有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武术 知识和技能?"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我国武术运动蓬勃兴旺,欣欣向荣。我们热切地期望着中小学 武术工作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深入认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教育
功能,积极开展大众武术

虽然在今天的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会议上大讲武术可能有些不 合题,但我是一个武术工作者,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有很深的忧 虑,因此我还是希望借今天的机会能够向各位领导和委员阐述一下 我个人关于武术的一些想法。能和政府的领导当面交流,我十分高 兴,也很激动。总之,我觉得,武术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中 国人的事情,是属于中国人的武术,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关注武术, 关注武术的命运。

武术在今天,主要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存在,但人们往往忽 略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忽视对它的文化内涵 和教育功能的认识。我们过去经常讲: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 育。事实上,在具体操作上,武术常常是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 目,如同篮球、田径一样,没有把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 淡化、隔膜了武术的文化内涵。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种或多或 少的武术情结,有一种“尚武”的精神冲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武术 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武术人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影 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成为我们今天教育广大青少年的重要素 材。但是多年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竞技武术的兴起,它是按照西方体育中体操模式形成的规范化 技术。近10年来,在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侵袭下,不少领导把重心 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成为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标记。中小 学的武术比赛也是以高考加分为杠杆,推进竞技武术的发展。我的 博士生对上海的一些中小学开展的武术活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 察,发现中小学武术“竞技化”的成分很浓,一些学校领导明确表示学 校开展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等于和我们 的少体校走了一个模式。那么,在学校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一句空话。国内外武术界的专家、学者认为竞技武术的文化底 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并不否认竞技武术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然而竞技武术并不 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多元 竞争的时代,传统武术如同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老拳师们相继 谢世,传承无人;竞技武术追求“高、难、美、新”,也不适用于中小学武 术的开展,使武术课在大多数学校落空,无法完成武术通过身体运动 实施培育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反观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印度的瑜珈等外来体育却占 领了城市的体育市场。我们从不拒绝外来文化,却不能忽视自己民 族的文化,丢弃自己的传统。据说跆拳道正在积极酝酿进入中国的 中小学体育课,并且要成为必修课。空手道也极有可能成为2012年 奥运会的项目,目前在中国也纷纷建立道馆。对这一现象,首先问责

的应该是我们武术界,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整合出一套适应奥运、适应 学校、适应大众的模式和体系,单纯地沿用了竞技武术的模式,造成 了今天武术在学校的尴尬局面。假如我们的青少年接受的都是外来 体育文化,长此下去,作为体育人和武术人,恐怕我们是要负历史责 任的。

为此,作为一个武术工作者,我们希望政府能重视武术的文化内 涵和教育功能,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偏重竞技武术的倾向。在组织上, 希望能由政府建立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小组,协调文化局、科教 委、体育局三个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文化局偏重把武术作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解决传统武术传承中后继乏人的问题;教委着 重解决学校武术的改革、试验,吸引青少年学练中国武术;体育局应 在社区大力推广大众武术,为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发挥作用。

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去年9月,在宋仪桥副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了 “关于在青少年中传承中华武术”的提案会,后来宋副主席又专程到 精武体育会和上海体育学院进行了调研。我安排博士生写了专稿在 国内权威武术杂志《中华武术》刊发了,在社会上和武术界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外来的文化占据了城市的主 流空间,然而作为政府领导,能高瞻远瞩,心系传统文化,关注青少年 的教育问题和武术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是十分可贵的。但是,我 们应该看到,要真正把武术教育落到实处,改变人们对武术的认识,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武术

“文明"二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较早见于《易•乾文言》中“见龙 在田,天下文明”和《尚书•舜典》中“壑哲文明",它们都是文采光明 和文德辉耀的意思。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文明”这个词 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的含义做出过科学 的概括,他们认为,文明是反映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变化的,是 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

武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必然与人类文明化的进程休戚相关。 武术的未来发展也一定受到人类未来文明社会的态势所影响。

人类的文明化进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大体上经历了采猎 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样几个阶段。每一次文明的 进步和飞跃,既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极大提高基础上实 现的,也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前 提下产生的。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完全依赖 自然界生存,因而对自然的认识非常低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建立在盲 目与自发的基础上,它们形成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在农耕文明阶 段,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依靠农耕牧渔而生产,对自然 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人同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而在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所反映的是较高水平的生产力,社会依靠科 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生产而发展,人类沉缅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 的狂热中,这个时期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不平等关系。在 信息文明时代,人类获得的信息量空前庞大,地球因为网络而变为村 落,先进的科学技术正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类个体的道德领 域、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并试图对人类进行简化操作o人类面临历 史上最为严重的内部的、精神空虚的危机。图片11

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 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类和自然的冲突便以最强烈的形式爆发出 来。生态危机的出现,给陶醉于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人们敲响了警 钟,使人们不得不对以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发展模式进行 反思。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 报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当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 “惩罚”之后,人类才突然明白了后果的严重性。

因此,一种新的文明取代信息文明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 这种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确立人类生存的 终极价值,这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80年代末,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在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 的国家产生。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增长,而是探求可持续发展。90年 代世界环发大会和《里约宣言》的发表,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 序幕。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全球化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生态 文明内容的探讨表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共识已经确立 和形成。

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以人类和自然相 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既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武术的文明化进程。中国武术,作为源于战争搏杀残酷嗜血的 搏斗技术,在中国大地上演绎为一种充满哲理、伦理、艺术等光辉的 套路运动形式。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民族都有其本地化的搏斗技 术,中国武术无论是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价值追求上都有别于它们 “致伤致残"的血腥和“你死我活”的残忍。这种独特的差异与它的文 明化进程不无关系。在中国文化积淀中发展起来的武术,不可避免 地与生俱来地携带着众多我们民族文化的特性。

嗜血的格斗。中国武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祖先的生 产活动中去。当时生存环境极为险恶,生产资料异常贫乏,先人们为 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狩猎等生产活动,并从中学会了使用木棒、石头击 打野兽的方法。这些击打的方法孕育着武术兵械格斗技术的产生。 除了人与兽斗,部落战争是进一步促进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 嗜血的格斗术与其他民族的格斗术没有区别,罗马大竞技场的角斗, 就是把俘虏来的奴隶放逐到竞技场上相互残杀,以观赏取乐。

约规下的决斗。武术除了用于军阵格斗,还用于奴隶主贵族消 遣活动,并在民间传播。他们重视提倡“拳勇”、“技击”,特别是“相 搏,,与“斗剑,,发展迅速。这一形式与西方中世纪的决斗相雷(类)同, 约规下的决斗相对于野蛮厮杀文明一些,但仍然是你死我活的对决。 在西方一直延续到19世纪,从剑击发展到枪击。

体育竞技的胜负。武术无论从技术渊源、文化心态和伦理思想 上反映了它具有强烈竞争性的一面。从汉魏曹丕以蔗为杖与邓展将 军论剑,直至近代的“打擂台”,人们从比武中显示自身强大和战胜对 手的能力。即使是脱离搏斗“敌我”双方的套路演练,也是在寻求一 种英雄主义的豪壮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武术文明化进程开始逐 步走向体育竞技的胜负。把格斗术放置于竞技场上,在严格的规则 下力求避免伤害进行旨在胜负的比赛,是人类格斗术文明化的重大 进展。如拳击、击剑、摔跤、柔道等,旨在以速度、力量、技巧战胜 对方。

心理的较量。由于武术本身的内倾性所表现的中华民族重内、 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使得武术的文明化进程有了新的发 展。武术技术、技法中的内涵,常常需要“反求诸事”的体悟,从反复 实践中方能得其要领。武术与其他具体的外在竞技不同,难以划定。 武术劲力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来实现。手、眼、身、步形体动势是 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内劲、内气、 内在意境,妙到令人玩味不尽、体味不尽,常常成为练习者体悟不止 的“终身武艺气即使在较武中,也由原来纯粹的嗜血格斗进化为心 理的较量,“较艺”超越“较技”。通过演练或“拆招”、“试手”以显示的 功力、道德、精神使对方心悦诚服,乃至结为同好

生态文明下未来的武术。竞技体育中的格斗运动比较血腥厮 杀,约规下的决斗使人类走向了文明化的新里程,这里既不是流血的 戮杀,也不是以生死为代价的决斗,而是以力量、速度、智慧来决定胜 负。.然而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竞争心态,最终导致了它追求金牌 带来的丑恶,甚至不惜以兴奋剂摧残身体。曾在屏幕上出现的一种 美国职业摔跤(Puleleis)是一场模拟厮杀角斗的对抗性表演,虽没有 危及生命,仍体现了工业文明下人们竞争心态演绎出的追求感官刺 激,一种极端利己、享乐主义的裸露。

当我们的丰富商品充斥了人类的物欲生活,当信息科技带来诸 多方便的时刻,人们是否意识到了人类在此环境中精神领域、道德领 域、情感领域中的缺失和空虚?人类的文明化进程该如何走?诚然 生态文明时代的提出,给人类带来了一缕新的希望之光,在这个憧憬 的生态文明时代,未来的武术是怎样?既不是杀戮的,也不是决斗 的,甚至也不是竞争的,应当是一种高度和谐、自然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三大“转变"上:一是生产技术的大 转变,即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二是经济观念与行为 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 三是自然观的大转变,即由天人相分到人天谐和的转变。由这三大 转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生态文 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必 须协同发展。

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人类高尚的生活态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科 学的健康理念,必将影响武术的存在形态。未来武术的变化,我们认 为主要朝三个方向发展。

自然的武术。人类追求生态文明是在寻找人的自然本性,它是 一种回归自然的最为“纯朴”的感悟,而并非是那种野蛮象征的搏打 厮杀。习练者不再过多考虑武术的格斗功用,因为格斗武术在生态 文明的社会已失去舞台。不去追求动作标准如何,不去图人前美观 和争夺金牌。他们仅用自己的肢体在书写内心的武意,随曲就伸,自 然而然。当你置身于旷野、园林、绿地等空气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之 中,恬淡虚无,心旷神怡,用一种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心情去练拳, 以顺乎自然;用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让动作自然地流动,毫无牵扯 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的状态,体悟到圆、通的无碍妙境。

智慧的武术。武术长期积淀产生的武术格斗技艺,将演变为一 种智慧,成了“两两相当",却没有一点伤害。人们在玩“劲"和用“法” 中回味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人们在兴致的演练与对抗的玩味 中体验武术的延年益寿之功效。

它通过假想、假设各种攻防的形态、变化出无穷尽的招数和凸显 神通的劲力,贵在出“巧”出奇,充满人类在攻防能力上的智慧。

对招法劲力的钻研磨砺,会带给人们一种无穷尽追求的乐趣,一 种精神上的满足可以作为一种修炼身心的终身体育。

艺术的武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艺术的精神,以超越功利的、发 自内心的、充满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艺术的武术使得习练 者自得其乐、自我完善,它培养人们一种生存境界,一种留恋往返、沉 迷陶醉的高峰体验。艺术的武术通过其表现技击性这一载体体现出 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将身体的无穷变化演绎为一种艺术,在攻防进退中充分展示个 人的想象,创造一种攻防的艺术形态,不仅千变万化,而且享尽形态、 节奏、神韵之美。

“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通过艺术武术可以美 化、净化人们的心灵。

太极拳与推手很可能是未来武术的重要形式。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尤赛琴"(EUPSYCHIAN)的“工 程",他提出了在当今科技社会、商业社会、物质社会中寻求人类失落 的心灵美德,“表现出对西方人生价值的挑战,对东方生存智慧的借 鉴”。这种借鉴人们不妨可以在太极拳的自然运动中捕捉到人们追 寻的踪影。

太极拳以易学的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整体 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普遍 和谐价值理念。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强调练拳要 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三合,外 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到外总需完整一气等。讲究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极其和谐。这些要求使人 在练习太极拳时,体悟到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必须 做到内外、形神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它与生态文明观有许多共 同的地方。

-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松静自然、拳禅合一)。太极拳“道法自 然",人身为一“小太极”,自然为“大太极"。当你练完了一套太极拳, 到户外、旷野、树林、草地上,无拘无束地“全身处处毫无牵制”,“动静 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开阔心胸,“随天机动宕”,也无意追求蹬 腿有多高,架势有多低,姿势有多规范,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 来行拳走势,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己溶入大自然之中,天 人合一,生机无限,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之情油然而生。

它进入到一种几近于“禅定”、“涅槃”的理想境界,恰恰是未来人 类所追求的人的天真、质朴与自然。

人与人和谐的伦理观(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在生态文明社会 里,人们聚在一起练太极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随着音乐舒拳 走势,或两两推手“随曲就伸"、“舍己从人",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 不疲的交流情感的活动。正如《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每当一种新 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种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产生一种 高情感”。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作为一种高情 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老年人、妇女平日较为孤独,有一种场合给他 们一起练拳、交流、说笑,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 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观念。有兴趣练太 极拳的人聚集一起,无欲无争,陶然往返,不失为凝聚人情感的“魔 杖",寻回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直与善良。

人自身和谐的养生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太极拳和其他武 术拳种一样,在练拳中追寻和谐,上下,身步,手眼,内外,处处和谐, 可为“终身不尽之艺”,也就是人们说的“终身体育”,对老年人十分有 益。可以摆脱寂寞和孤独,天天练,天天有新感受,使人自得其乐、独 立自主、自我完善。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是更重视内在的养气。“气"被中国 人视为生命之源,养生在于养气,养气必须修心,修心既要修德人 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谋,才能恬淡自如,养好精气。用一种生存境 界抵御金钱、物质的诱惑。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

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太极拳在绵缓不断的运动中,把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 哲学连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态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为一 团,兼而有之。太极拳对人类的特殊功效,才会得以充分的显现。

这种追寻也恰恰是对人一味地物质追求的一种抵抗,寻回人的 创造精神和审美能力,建立一种精神、情趣的信仰和追求。

因此,自然的武术、智慧的武术、艺术的武术方向是未来的武术 发展方向。养生法的追求将以自然武术为主;智慧武术则是一种对 武术技艺的无穷追寻,陶冶身心;艺术武术将是武术家和艺术家合作 的结晶,为人们赏心悦目。而太极拳与推手很可能是未来武术的重 要形式。它所反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和谐的伦理观、 人自身和谐的养生观恰与人类生态文明的向往和追求相一致。

武术教育与学科发展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包括 文化竞争在内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

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言称“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文 化底蕴。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武术究竟应该怎么走,能否跟上世界的 步伐,对民族、人类有所贡献,被人们所喜爱、所追寻?还是需要呼吁 抢救、当作保护的文化遗产封存起来?为此,我们不能不思索武术的 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一)武术价值功能的蟾变

虽然原始的狩猎和劳动促成了武术活动和武术意识的诞生,但 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应是源于战争中人们对战斗搏杀中成功的经验和 动作所作的总结。作为一种格斗技术,首先在军旅训练中传播应用O 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讲到的:“既得艺,必试敌。”但作为武术家 的军事战将,他并不否定拳法在军队训练中的应用,指出“拳法似无 预于大战之技”,然而作为“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有效手段而受 到采纳和重视。

当武术一旦走进社会,步入宫廷,散于民间,在政治、经济背景的 影响下,各种文化形态的渗透中,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武术文化形态, 武术的健身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得以凸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探讨 武术的深层次价值内涵。历史上,武术既有角蔽、相扑、手搏、击剑等 对抗形式,也有干戚舞、钺舞、刀舞、舞剑、打拳、使棒、枪对牌之类的 演练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作为一种技能、技艺存在于社会。

尽管武术早已具备体育功能和健身价值,但真正作为体育形式 是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才开始的,特别是近代关于“土洋体育”的 争论,促成了武术价值功能的根本性转变,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武术 在吸收西方体育的理论和方法后才逐渐进入学校,开展竞赛。新中 国成立后正式把武术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再次碰撞、交融,文化研究成为热 点。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武术体 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正在逐 步为人们所认识。显然,在充满文化竞争的世界格局中,仅仅把武 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来认识,已远远不够。应当把对武术的认识 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 化价值,武术不仅可以健身、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完善人生,对 人类的发展有新的贡献。图片3

(二)武术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 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东西方 文化将再一次碰撞和交融,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文化能否得到更大 的共识和交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渗透的较量,关系到民族未来 的命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 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费孝通等《中 国文化与全球化》)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民族的优秀 传统文化如何生存和应对,持续和发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 的较量,有时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较量。面对强势文化,中国 文化如何发展、中国武术如何现代化和推向国际,应是战略性的文 化研究。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 发生了巨变,那么在这种全球文化高度竞争、冲突的背景下,如何追 赶全球发展的潮流,缩小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差距?传统文化如何适 应现代化转型?联想到武术,也就是说,中国古老的传统武术面对文 化的碰撞和交融不能适应和转型,只能面临“人琴俱亡"的可悲命运。 有人建议向联合国申请把中国武术当作一项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如 果武术真是那样,到了非保护才能生存的地步,不仅是武术的悲哀, 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了。武术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适应现代化 和保持民族风格,需要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深入研究。

回眸20世纪,既是飞速发展的世纪,又是充满矛盾的世纪。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信仰危机、物欲横流、身心失调、人格分裂、战争与 恐怖主义等无不威胁着人类。1992年,1 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 《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相 互抵触的道路。”(邵汉民《中国文化研究20年>))1998年,全世界获 得诺贝尔奖的75位科学家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界前途时说:“21世 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 500年前中国的孔 子那里寻找智慧。”(汤一介《和而不同》)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 题》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 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为全世界 采纳,地球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张立文《和合文化的当 代意义》)。中国文化正在引起世界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的关注,“中国学"正在成为一种显学。的确,“人类需要 转换视角,用一种冲突融合而和合的观念来思考人类问题”(朱威烈 《国际文化战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和谐"观念无疑是对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做 出的特殊贡献。它的含义至少包含: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是 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作为起点,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继而扩 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不破坏“自然的和谐这种由内而 外,由人到自然的和谐方式,恰恰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而且贯 彻始终,诸如上下相和、内外合一,“眼随手动”、“目随势注”,讲究 “六合”(手与足合,腰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 合);而躯干与四肢相合的“身法",表达了周身和谐的高度境界。练 习器械则有身械相合,南拳发力则与发声吐气相合;太极拳则讲求 “随曲就伸”“顺其自然”“一动无有不动”的和谐旨要。长期的操练是 为了达到一种高度完美的技术和谐,体现演练的美感和技击的追求,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意思是说从演练者的手足身法配' 合是否和谐可以断定他的功力和习武的年限。中国的武术尤其是套 路运动一直追求和谐,注重外在的动作与内在的心神意气的高度和 谐,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谐,很多拳家终生体 味不尽。在武术意识里,很多理念都以和合忠恕之道为核心,例如太 极拳的推手中注重的“舍己从人”就体现了为对手考虑,不是一定要 将对方打倒在地,制人而不伤人,强调人际关系的宽容、融洽与和谐。 这种和谐观念有时也未必体现在技术上、练法上,也可能体现在教学 训练的过程中、礼仪中和相处中。在太极拳的锻炼中,也可以体验人 与自然的和谐。比方说,在一个旷野里或者雪地里,翩然而起,行拳 走架,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大 自然无声地交流,甚至“融入”大自然环境之中,达到所谓的“天人合 一”,这样练习的效果要更好。武术文化中诸如此种的观点不胜枚 举,需要我们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去论证。

中国武术是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要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推介全球,其方式、 方法、手段和机制都应当是崭新的,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在传输中除了语言、文字、音像、艺术之 外,不妨推出以身体去感悟“和谐"观念的武术,让人们在武术习练中 直觉体验和培育和谐观念。这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可操作层面的推 介?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如何在武术中具体地体现这种文化的 广博内涵以及给予它更加完善的诠释,这需要武术工作者和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联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国武术是一种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 分。如何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为人类提供有益的伦理品质和人生 理念,武术文化如何体现这一重要价值功能,应是很有意义的研究。

武术要真正地走向世界,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实 际上武术的推广从华侨开始传授大概已有一百多建的历史。武术的 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推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武术并没有进 入西方的主流社会,当地的华侨和华裔大多是在民间习武授拳,很少 听到有国外的大学开设中国武术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文化 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大批的武术工作者和关心武术的 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著付诸努力,把武术的文化传播落实到操作层面 上来。

如果我们站在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角度来传播武术文化,而不 把它简单地作为一种技术,那将是大手笔、大气势,那才是真正意义 上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弘扬。我们只有从这个高度上去研究武术, 才会引起国家的重视。只有作为一项国策来发展武术,武术也才会 更好地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三)当代武术教育研究的迫切性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强烈的冲击, 这种危机已经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和生活领域,影响着我们的青少 年,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 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至关重要。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 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 十分紧迫的任务。

对于未成年人,在第一时间切入的文化完全可以先入为主,形成 牢固而耐久的文化接受基础,并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艾斐在《文化 的责任》中指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文化为源流和中介而能动地赋予 未成年人以民族精神、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 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在武术传 授中也有不少反映,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勇敢仗义、坚韧笃实、刻 苦求进、虚静自然、舍己从人等。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 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民族传统 特色的武术蕴涵着上述的许多丰富内容,有的体现在运动之中,有的 融入到教学和师生互动之中。武术生动的运动形式可以作为继承和 弘扬这些美德的传媒和中介,使青少年在言传身授中受到教育。因 此,如何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武术教育,武术课如何贯穿这些优良传 统的教育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教育实施纲要》吹响了武术教育改革的号角,其中提到在中小学 开设和加强武术课的问题,在美术课中要讲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在 音乐课中要讲民族音乐,在体育课中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 而且要增加武术课的比重。这是令武术工作者感到欣慰和鼓舞的 一件大事。

尽管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入 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时至今日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实现根本的 普及,甚至在许多学校“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 术课基本上是徒有虚名,甚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 以取消。一旦武术课在中小学丧失应有的地位,武术的普及推广和 发展将会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匮乏;二是教材 陈旧;三是教学模式单调呆板,不符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 也是三个问题,即: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事实上,体育院校的毕 业生在普修课学过一些武术基本知识和技术,然而到了工作单位,很 多都忘记了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的武术普修课在内容设置上存

在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初级拳、初 级剑和简化太极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需要改革。 我们是否可以参考柔道的形式,对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从观念上 打破套路的束缚,从套路中提炼一些动作出来,使之简短灵活,带有 一定的攻防对抗性,这样既方便易学,又带有趣味性,可能会受到广 大学生的欢迎。

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更好地在中小学开展 武术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 武术课中如何体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武术课能 否担当起这一重任?

  • 当今体育院系毕业生大都不能胜任学校武术教学,如何改 变这一状况?

  • 几十年不变的武术教材,规格严谨却缺少生气,学生反映 “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学校的武术课究竟应当教什么?

  • 多年来的教学模式是从基本功到套路,与青少年体校的教 学模式没有多大区别,枯燥、单调又难学。学校的武术课到底该怎 么教?


武术的文化研究、教育研究两者是一致的、通融的,又有不同的 侧重面。希望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问题来研 究。同时热切希望更多的武术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早出成果,出好 成果,对民族有所贡献,对世界有所贡献。

  • 结语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是关系到弘扬民族精神和继承传统文 化的战略问题,我们应备加关注。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只有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衰相联 系,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去研究,才会大气磅礴,生机无限。

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将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武术的文化研究

应涉及更广阔的领域,同时应争取更多的武术以外的学科专家来参 与这一研究。 ’

浏览3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