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分为优势、均势、弱势三种情况,但不管处在哪一种情况,要 取胜的原则自然是都要“进攻”。


  1. 我强彼弱——戒骄戒躁,穷追猛打。

  2. 我弱彼强——放手拼搏,攻击不备。

  3. 我强彼强——气势逼人,勇猛果断。

  4. 我弱彼弱——扬长避短,灵活多变。


(四) 战术上的一般基本规律

  1. 大打大一用小。

  2. 大打小 用大。

  3. 小打大 用散。

  4. 小打小——用活。


1~4中前部分的“大” “小” 一般指身高、体重,后部分的“小” “大” “散” “活”指动作和战术打法。

二、技木成林祷弟过程中的柯侏或林

(一)技术风格的培养在训练的各阶段中应系统安排

柔道运动在中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女子柔道已 进入世界高水平的阵容之中,因此,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选手,就需要进行一个较长阶 段的系统训练和一个长周期的系统安排才能达到。从我国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7 名女队员的资料统计来看,她们大部分都有10年左右的专项训练史,可见培养一名顶 尖级的柔道运动选手需要进行较长的训练过程。她们的这10年可分为业余体校训练阶 段、省级专业队训练阶段、国家队训练阶段。在不同等级的队伍中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也 是不一样的,但作为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在早期就具有雏形,而且一经定型就很难改变。 因此,在早期专业化的训练过程中就应特别注意运动员技术风格的培养和导向,这样才 能使之成为较好的技术类型,为将来成为顶尖级的选手打好基础。由于技术风格是由技 术特点、战术打法、比赛作风和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所组成,这些因素本身又带有运动 员许多个性特点,因此,教练员要善于观察运动员的个性,在早期就指导和引导运动员 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随着训练水平的逐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战术特 点就会更加明显。比赛作风是技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风格中可以塑造的部 分,所以,在柔道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作风培养,要求运 动员敢于进攻,敢于胜利,不畏强手,也敢于向冠军挑战,这样,结合自身的技术和战 术特点,形成优良的比赛作风,经过多次比赛后就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

(二) 技术风格的培养应以散手摔法为主要典型,突出以我为主、以攻 为主、以快为主

自从柔道运动在我国开展以来,我们先后请了日本教练员来华讲柔道的技、战术, 请英国的教练员来华讲欧洲式的技、战术,请了法国教练员和台湾地区的教练员等来训 练我们的运动员。这些教练员都具有丰富的柔道教学与训练经验和精湛的柔道技术,为 我国早期柔道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每位教练员的技术风格都有各自的特 点,无论在训练方法还是技术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他们都呈现出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柔道 运动模式,即使是同一类的技术特点也有所区别,但某一集团成员的整体运动模式却有 十分相近的特点,这就是我们时常所讲的“日本打法” “欧洲打法” “古巴打法”,实 际上也可以叫做“日本的技术风格” “欧洲的技术风格” “古巴的技术风格”。

我国的柔道运动开展相对较晚,因此,在柔道训练中无论按“日本打法”训练,还 是按“欧式打法”训练,都是在人家后头学习,并且只能始终落在他们的后面。要想赶 上他们或在比赛中战胜他们,就必须有我们自己的技术特点,必须形成我们的技术风 格。经过多次国际大赛和近20年的柔道运动普及发展,特别是女子柔道走向世界以后,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际柔坛上有了我们自己的技术风格特点。这就是把中国式摔跤 技术打法运用到柔道运动中和柔道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的“散手风格打法”。这种打法在 比赛中充分体现了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技术风格。因此,在培养运 动员技术风格的训练中,一定要突出散手技术特点,并把这一点贯穿于我们训练的全 部过程。

(三) 培养技术风格要加强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

柔道比赛是两名选手几乎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能力进行搏斗,因此,除技术、战术 以外,就是比体能,比谁的力量大、谁的体力耐力好、谁的身体灵活、谁的速度快。摔 跤术语中说“一力降十会”就可以说明力量的重要性。谁能拼到最后谁就能获胜,这是

 

比耐力、意志等等。这些都说明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所以,日常训练中必须把身体 素质训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想在柔道比赛中拿冠军是不可能 的。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要与技术训练在早期专业化时同时进行。千万 注意:在儿童少年训练中避免只练技术而不注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做法,因为单纯的 技术训练是不能培养出最高水平柔道运动员的。

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是培养良好的比赛作风的重要一环。一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 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一环,同一等级、同等实力、同等技术水平的比赛,比的就是 心理素质。因此,要特别注意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要让运动员在早期就形成比 赛不慌、不过度紧张,敢于进攻、敢于胜利、敢于面对强手,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这样才能培养出亚运会冠军、奥运会冠军等高水平运动员。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运动员平 时训练很好,一打比赛就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就是运动员心理素质较差 或忽视心理训练造成的。

  • 在训练中要处理好“以战带练,以练促战"的辩证关系,训练实 战前提出要求,训练实战后及时总结、改进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竞技体育的核心部分,而要训 练得好就要针对性强,能够通过训练来解决比赛中的实质性的东西。但是训练同比赛还 不能等同起来,训练的效果要通过比赛来检验,特别在柔道比赛中我们常遇到“在训练 中很好的东西,在比赛中却用不上”和“在训练中没有发现的缺点,在比赛中往往暴露 了出来”的情况,也有一些在训练中没有的东西在比赛中却用了出来。很多问题是通过 比赛才能检验出来的,特别是大赛,越是关键的比赛就越能暴露出不足,就越能发现平 时发现不了的问题。我们通过训练来提高我们的比赛成绩,反过来又通过比赛发现我们 训练中的问题,再反馈到训练中去,针对反馈的问题在训练中加以改进和强化,从而使 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为教练员在每次训练课之前要提出训练的目的和对运动员的要求。在训练的过程 中可能达到了目的,完成了训练任务,也可能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未能按教练员的要 求完成训练计划。所以,每次训练课完成后教练员都应该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详细 的总结,对好的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进行批评,甚至可以要求补课,对训练内容返工, 以保证每节课的训练质量。

三、及祐养柔遣运勒技木风藉*宏注意的冏敏

(-)培养个人技术风格在世界大赛中的重要意义

柔道比赛和训练是两名选手用手和腿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技巧的基础上用全身的力 量把对方摔倒或者制服,并且在这种身体直接对抗的过程中,双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 知对手要用什么技术和采用什么方法来攻击自己。同时每名运动员所习惯使用的进攻技 术都不相同,例如,我国女柔道运动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78公斤级冠军孙福明 习惯使用“背负投”,比利时的奥运会冠军乌拉习惯使用“内股”,古巴57公斤级冠军 冈萨雷兹习惯使用“大内刈”和“抱腿”,这些运动员习惯使用的进攻技术不同,但都 运用自己特有的习惯动作夺取了 1996年奥运会的冠军。我们在术语上把这种运动员所 习惯使用的进攻技术称为“得意技”。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不同的运动员所使用的同一 种技术,仔细看来也是不同的,比方说世界冠军阿武教子所有的“背负投”同孙福明所 用的“背负投”就不一样,田村亮子和阿武都是日本顶尖级高手,但他们俩所使用的 “背负投”也各有特色,各有不同。可以说没有一种技术和打法是完全一样的。

柔道运动员的技术风格是由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战术打法、比赛作风、身体素质和 心理状态等共同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由于每名运动员自身因素的特点不同,所以技术风 格也是不同的。但是在同一支队伍、同一个环境、同一位教练员指导下的运动员会出现 技术风格相似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群体式的技术风格。例如,日本女队的 风格是技术过硬,基本功扎实,手上控制能力强,是较为正宗的传统柔道打法;而欧洲 选手的风格正好相反,是大刀阔斧、勇猛凶狠、抓着哪里是哪里、能用什么就用什么的 风格打法;古巴的打法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因此,在近年来的大赛中他们的成绩一直 比较好。我国柔道运动发展起步相对而言较晚,中国女子柔道在奥运会、亚运会、世锦 赛等国际大赛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男队近年来也有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绩。我国柔道形成了我们自己的风格打法,即“以中国式摔跤的手上技术,将对手调动 起来的散手打法。”这种打法的优势在于破坏了日本的传统打法一一“抓好了才能摔的格 式”,以控制比赛场上的主动权,同时对欧洲运动员的凶狠打法采用散手风格以抑制其 进攻能力。当然,我们的打法也有弱点,也不是无懈可击。

各种不同技术风格的打法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有不同风格的选手取得世界冠军的战 例。成功的关键是看谁能在比赛中限制住对方特有的打法,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技术 打法,有效地攻击对方的薄弱环节,谁就能战胜对方,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在最高 层次的比赛中往往比的是运动员的智力和毅力,比的是教练员的战术头脑,主要是心理 状态的较量,而不是简单地比技术、体能方面的问题。

(二)在训练中要启发和提高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引导运动员理解和领 会教练员的意图

运动训练是教练员按一定的计划和规律对所带运动员进行塑造的过程。因此,有人 把教练员比喻作雕刻匠,而把运动员比喻作被雕刻和塑造的材料。常言说,有什么样的 雕刻家就能雕刻出什么样的艺术品,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它只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忽视了人与物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人有思维,有想像、理解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而运动训练本身不但需要学习某些技术动作,更主要的是这些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效 果,同时需要运动员能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去进行有创造 性的发挥。因此,正确地领会教练员的意图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 练员要正确地引导运动员理解和领会自己的训练计划和每节训练课的内容,同时更应该 从中启发运动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柔道比赛中很多情况是事先无法预料的,很多情况 是无法提前做好准备的,这种临时遇到、现场发挥的能力需要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注 入进去。

运动员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教练员的意图,就可能会出现盲目性,或是应付训练,这 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运动训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的工作,是一个统一 体,只有让运动员真正理解每一个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真正目的,才有可能达到两者之间 的真正统一,否则训练很难取得最佳效果。

小结:

世界柔道运动强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如日本 的“技术型”、古巴和俄罗斯以及欧洲的“力量型”。中国柔道运动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 展,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对柔道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基本规律的深 刻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技术风格,即“以散手摔法为主,以 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突出增强“强、快、变、狠、拼”的技术特点。中国 柔道运动要想提高或保持世界柔道运动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培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 风格。

浏览4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