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是南拳中特有的一种手法。桥,就是臂的运使,称为 “桥手”。比如,臂下垂做内旋的动作,称作“滚桥”;肘下沉,称 作“沉桥”。对桥手,则要求肘臂刚硬,内蓄劲力。“硬桥”即是对 桥法的质量要求。在练习南拳中只有把手臂练得像铜锤一样坚硬, 才能在攻防的对抗中得心应手,与他人交手接触时,自己不至于受 伤。“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南拳十分重视桩步的稳扎和 肘臂桥手的坚硬。

五合三催

五合三催是南拳练习的基本要领。五合是手与眼合,眼与心合, 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南拳 功法主张“手法快时马步生,马不凌乱自有章”,手法须灵活,步法 须生根,手法与步法也须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 到”,目随手动,传神于目,示意于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配合协调,这样,打起南拳才能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刚劲有力

南拳最大的特点是刚劲有力。如何做到刚劲有力呢? 一是要发 力依照顺序。“力从腰马生”,通过腿、腰、背、肩以及全身的协调 一致,使力贯穿顺达,这是掌握南拳发劲的关键。南拳的发劲也分 为短劲、长劲、弹抖劲、爆发劲等。发劲时,“其根在脚,发于腿, 宰于腰,形于手”。先由半马步过渡,并且配合闭气蓄劲,然后通过 蹬脚、扣膝、合胯、转腰、冲拳的由下而上的发力顺序,不能只注 意“拉劲”,而没有注意腿和腰的“催劲”。二是要蓄发充分。发劲 前要闭气蓄劲,发劲中要通过呼气发力,达到以气催力,加大始发 的速度和爆发性用劲。三是要力点准确、明显,讲究攻防。否则就 体现不了南拳刚劲有力的风格特点。

脱肩团胛

南拳身法讲究脱肩团胛。脱肩,是指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 团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有助于臂、肘 的合力;团胛前合,使背部收紧,有助于发劲前的蓄劲。

直项圆胸

南拳的身法还讲究直项圆胸。直项就是要求下颌里收,使颈部 伸直;圆胸,就是要求胸微内含,稍呈圆形。劲直有助于胸、背、 肩、肘的劲力合一,圆胸则有助于沉气实腹,闭气蓄劲。

发声呼喝

南拳讲究发声呼喝,一般的喝声有嘻、喝、哗、眸、咿、嗑等 六音。随着拳势变化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喝声。“呼喝则风云变 色,开拳则山岳崩颓”,发声呼喝,一是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 助形象,不可以无原则地乱喊乱叫。正确的发声和吐气,可使气与 力合、意与形合,内外拧成一股整劲,更加突出了南拳的刚烈风格。

气沉丹田

南拳非常讲究气沉丹田,强调沉气实腹,使腹肌也参与收缩。 沉气实腹,促使臂部必须收敛 它与脱肩团胛、直项圆胸以及脚趾 抓地乃是一个整体,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凝结一处,形成 整力。

拳势刚烈

拳势,即气势。其他拳种也称之为“精、气、神”。南拳在运动 时还强调运气鼓劲,肌肉隆起,时张时弛,全身体刚劲粗,使整个 拳势呈现出刚劲十足的形象。南拳在演练时,一般要意识内守、含 蓄,面部表情略带怒意,眉宇微内收,全神贯注于每一招,每一势, 做到意、气、形要整,有一种拳势威猛、气势逼人的演练效果。


  1. -叶开天


——闻名遐迩的咏春拳

咏春拳,相传是由武当道姑五枚大师集少林技击之法,受蛇鹤 搏斗启发而创立的,后经过五枚师太的徒弟严咏春加以发展,使咏 春拳更适合女子所用。为纪念严咏春,后人把此拳称为“咏春拳”。 咏春拳的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攻守 兼备,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法,无论招式结构、 拳理和攻守技术,均博大精深,把人体肌肉特性、骨骼结构、力学 原理、思想和力量的潜能都融会在一起,发挥出人类搏击的最高技 巧。最近上映的武打影片《叶问》,其主人公原型即是咏春拳大师、 李小龙之师叶问先生。图片1

南拳中比较有名的咏春拳,可谓名家辈出当代武打影星、截拳 道创始人李小龙就是从小练习咏春拳的,其后他所创立的截拳道就 吸取了咏春拳的许多招式。咏春拳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 拳初传于福建咏春县,为该县严二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 “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此拳主要手 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 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 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短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 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等主要特点

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视记牢、曲手留中的手 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 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 劲力量的内家拳法。

未来的一个历史时期将是中国武术的繁荣发展时期,同时也将 是各拳派之间的大竞争、大淘汰、大融合时期。竞争与淘汰是历史 的必然,融合与交汇也是大势所趋。可以预料,21世纪将在中国武 术史上写下非比寻常的一页。

一、武德至上的行武之道

武林历来崇尚武德,失去武德,功夫再高也为江湖所不耻。从 武术真正形成的那一天起,崇武尚德、尊师重道、仁义为先就成了 习武者千年不变的戒律和规矩。人们至今之所以喜爱武术,崇拜侠 义英雄,与习武大德的传承与弘扬有直接的关系。假若缺失这一优 良传统,武术将不再是武术,而演变成暴力。

武术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未曾习武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中国传统武术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 件,诸如尊师爱友、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 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激烈的攻 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 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虽不尽相同,但是尚武崇德之风 却是千古不变的恒定之理。

  1. 尚武崇德


——武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未曾习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尚武崇德”是中华武术文化最具鲜明的特色,中华武术繁衍传承数 千年而不衰,其传统生命力就是“武以德立”。

习武之人要继承和发扬武林前辈们刻苦钻研武功、舍身保家卫国、行侠仗义、惩恶扬善、弘扬武林道义的高贵品质;继承和发扬 强身自卫的中华民族武术精神,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入侵之敌时勇往 直前、不屈不挠、彰显出中华儿女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节。 没有武德道义修养的习武之人只会成为破坏国家安定、祸害百姓安 宁、为害一方的山贼草寇、地痞恶霸,必灭亡之。

武术以“德”为基、以术为本,注重“武德”和加强“武德” 的修养是习武之人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华武术历来 主张“练武强身、习武自卫”,自卫、强身即是练武的宗旨,亦是练 武的“德操”,这是中华武术赖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根本保证,是中 华民族武术精神的道德品质。千百年来,中国武术界把“崇尚武德” 作为一种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我国著名武术家孙禄堂曾提出:“所谓武德,应包括两个内容, 一为手德,一为口德。现代人则将武德概括为口德、手德、心德和 公德四方面。其中口德,即不以语言伤他人,不议论别人的武功好 坏。”提倡“排斥别派言行,团结同道,互助互帮,共同提高技术、 水平”等要求。

另外,武林多主张“不可轻显其技”,要求谨守儒家“有若无, 实若虚”的训言,强调谦逊。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昔张全 一先生与一贯禅师,相与往来二十余年,各怀神技而皆深藏不露。 后因他友言及,始各道平生。”这样的事情虽然未必值得提倡,但从 其中却仍能见到一种使人敬佩的精神。

崇尚武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武德的产生与武术的发生发展 是相伴随的。武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萌芽时期:以原始人的劳动和斗争为前提,产生了武术的萌芽, 也孕育了武德。

形成时期:以武德教育和武德标准的出现为特征。左丘明在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对武德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武德有七,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是我国最早的具 有条款性的武德标准。

发展时期:武德长期发展于封建社会,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仁义、扶危济贫、除暴安民等为信条。但也 必须承认,旧时武术界的门户之见、骄矜保守、江湖义气等落后思 想便产生于此。应该说带有典型的封建性、离散性和狭隘性。

提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武德也开 始注入时代的新内容。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门各派均订有自己 的“门规”和“戒约”,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有 “五戒约”、“八戒约”、“十戒律”以及“要诀”、“禁忌”等,虽然 这些清规戒律有多寡之分,但其内涵却集中表现了绝大多数武术练 习者精神与信念的社会基础伦理,突出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

  1. 尊师重道


日为师,终生为父

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成礼仪,从学校和 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中国自古 就是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尊师观念已经家 喻户晓,深入到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直 至近现代一些尊师的礼俗仍然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广为流传,并 构成那个行业的行规礼俗的一部分。

武术界讲究师徒间、朋友间的礼仪。最早的《少林十禁约》其 开篇即为“一禁叛师”,说明“师徒如父子”的亲缘关系的重要性。 从不同门派的要求看,武术界的师承关系是以“家长制”和“互尊 制”两种形式并存的。

武术界尊师重道的传统习俗,在许多拳种流派中一直沿袭至今。 他们十分看重拜师仪式,认为只有通过拜师仪式,才能成为老师真 正的弟子,才能学到真正的功夫。老师把举行过拜师仪式的学生称

为“入师弟子或入室弟子”,没有拜师的学生只是“记名弟子”。因 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拜师仪式看做是非常隆重和严肃 的事情。

举行拜师仪式非常中规中矩。老师接过学生呈上来的拜师帖, 宣布愿意收此学生为徒,并向学生介绍本门的门规戒律,要求学生 严格遵照执行。有的老师把这些门规戒律事先写好,拜师时交与学 生。同时,老师向学生还礼,赠予学生礼物。这些礼物一般为武术 器械和服装鞋袜等。

举行完上述仪式程序后要以老师的名义请参加这次拜师仪式的 所有人员吃饭,意思是请武林界的各位同人认识自己新收的徒弟, 并且请诸位以后对自己的徒弟要多加关照。

举行过拜师仪式就等于入师,就要遵循“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的规矩。老师对待爱徒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精心传授技 艺:学生要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来尊重和侍奉,把老师的妻 子称为“师娘”。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老师和师娘的生 日都要以时令果品敬献老师,老师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要主动去 帮忙。

学生取得了什么成绩都要及时向老师汇报、送礼。如果老师故 去,就要为老师送终,参加为老师举行的一系列丧葬礼仪,每年还 要去祭拜老师亡灵,以表达对老师的哀思。

  1. 仁义为先


——道勿外传,不争为高

中国武术的格斗技术,体现出深奥的东方文明,它除了深藏着 东方哲理外,同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伦理,也是举世武林所没 有的。武技研究的是制敌取胜之技法理论,要格斗搏击,自然就意味 着暴力、流血和伤人,甚至杀人。但是中国武术却有着鲜明的伦理特 色,处处表现出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它重 传统、重经验、尊师爱徒的人伦观念。最鲜明的体现就是“武德”。

武德体现在许多拳派的门规戒律中,少林《拳经拳法备要》中 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少林短打十戒》中更强调: “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者则负恩。”《峨眉枪法》中 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甚至 点穴法的创造也是仁者精神的体现。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中 说,点穴法的创造是“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 迷,手脚不能动,一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方不 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在儒家仁义精神的基础上 融汇了禅宗佛学的“持戒”、“化解”的慈悲胸怀,又以道家的“不 争”、“静”等修身养性来调处,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善良、诚 信、热爱和平的美德。

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一贯为武林界所尊崇,并且身体力行。 如现代太极拳名师王培生所著的《乾坤戍己功功谱》中“行功准则 纲要”第一条所访“练武者应遵守武德……若能做到心胸坦白,光 明正大,方可德艺兼修,以说身正则艺正。艺无德不立”。总之,武 术也要讲德才兼备,否则必入歧途。

  1. 择徒有方


——宁可失传,也不轻传

择徒是严格武德的第一关口。

武林技术倘若落入不轨之徒手中,自然极有可能会做出各种损 人害人之事,所以中国武术各门各派授徒时无例外地均严于择人。

《少林十戒约》(宗法第一时期)第九条云:“凡俗家弟子,不 可轻以技术相授,以免贻害于世,违佛氏之本旨。如深知其人,性 情纯良,而又无强悍暴狠之行者,始可一传衣钵……此吾宗之第一 要义。”《少林十戒约》(宗法第二时期)第七条云:“传授门徒,宜 慎重选择,如确是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唯自己平生之 得力专门手法,非相习久而最深者,不可轻与相授。吾宗之主旨, 更宜择人而语,切勿忽视。”

《永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教,无礼者不教。”而传 统内家拳的代表武当派则有五不传:即骨柔质钝者不传;心险者不 传;好斗者不传;狂酒者不传;轻露者不传。《昆吾剑箴言》中规定 得更具体,规定了十种人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孝者不传; 人无恒者不传;不知珍贵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 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胡行不传。何也?恐有玷昆 吾之高尚也。”没有合适的传人,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 《昆吾剑箴言》指出:“可传之人不传,失人;不可传人而传, 失剑。”

为徒者常挟资远游,以访心仪已久的名师;为师者则择徒甚严, 非得其人而不传。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所记的:“有五不传: 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其中前四条都涉 及了人的品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诚已著此书,藏 之名山,传之其人。” “传之其人”既有对所传之人应有必要的才学 能力的要求,更有对所传之人的人品道德的要求,这是中国人非常 重视的一种美德。

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授艺之前,武林传统是先教以 武德,树立根本。芸家拳《初学条目》便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 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发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 迎人。”《永春白鹤拳•拳谱》则讲习拳要持四善:“善修其身;善 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在这种思想的长期熏陶下,武林人 多效仿古代仁者作风与为人。历史上很多的著名武术家终生道德情

操亦值得称道,堪为师表。至于武林败类,轻者逐出师门,重者废 去其艺或受到惩处。

  1. 舍己从人


——见利思义的高尚品格

“舍己从人” 一语来自《尚书•大禹谟》,这是舜帝向大禹宣扬 尧帝的大德时说的话,“见利思义”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原 话是“居利思义,在约思纯”,见到利益钱财,要想是否合乎正义; 在生活贫困、经济匮乏之时也要保持纯洁真诚人格。这里不是空洞 的道德说教,而是在实践中的要义。这一点可以从武林中的尚德崇 德中得以体现。武术的伦理道德不只体现在门规总论中,而且许多 原则都在具体的技法中有机地融汇着,如太极推手有两条原则:“见 利思义”和“舍己从人”。从技击上讲是太极拳理的核心要义,而 将这八个字作为人生修为,岂不也是包含至深至大的道理吗!太极 拳在推手中体味“见利思义”,不只会证实人际关系中这一至理。推 手实战中的失着者,往往是“见利”而“忘义”,忘记了太极推手 不丢不顶的拳理要义,而被引进打空,导致失败。人生中许多“多 行不义必自毙者”,不都是从见利忘义开始的吗?两千多年前中华文 化的典籍中就有告诫,而太极拳的技击中做了形象的表现,可谓 深刻。

“舍己从人”也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重要论点。真正 做到舍己从人,才能发挥太极拳技击术的精髓,是“牵动四两拨千 斤”、以柔克刚的不二法门。武术搏击是对抗性技术,“舍己从人” 看来是与对抗不相容的,然而世界上一切事物正反相成的道理、阴 阳相互转化的规律,却是真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正是 在舍己从人的原理指导下借劲使劲的技击妙招。如果把“四两”和 “千斤”做对抗理解,自然“四两”是绝对胜不了 “千斤”的,这 里重要的是“牵动”二字。其实这里的“四两”与“千斤”都是比 喻,根本要义是“舍己从人”。

“见利思义”和“舍己从人”在现代社会不也是成功者的高尚 品格吗?不少有权有财者的倾覆,差不多都是见利忘义的结果。

  1. 然诺必诚


——诚实守信的习武大德

人们常把重“然诺”作为一种武德,“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乎 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其中所阐述的正是武侠 们的然诺精神。《史记•游侠列传》中说:“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 诺,千里诵义。”从中可以看出,重然诺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美德。 “言必信,行必果”,语出《论语-子路》,孔子在评价“士”的品 质时说:“言必信,行必果,轻轻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是 说说话有信用,办事果断,这种人只不过是小人,但也可以算是三 等的士了。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又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可见所谓“信”,所谓“诺必诚”,在中国古代同样是人们共同的道 德准则,而不是“武德”特有的内容。所以说,然诺必诚虽然是一 种“武德”,但却并不是习武者所专有的。十二、除强扶弱的侠义文化

侠,是武德精神的浓缩,也是练习武术的终极目的。侠义文化 始终贯穿在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中,是始终被代代武林中人奉为圭 臬的武术规则。习武人都深知并遵循这一规则:无论何时,尚武崇 德的侠义精神都不能丢。

  1. 豪爽过人


侠义精神的由来 .

武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它承载了传统 伦理和道德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渗透到中国人的灵魂之 中,已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组成部分。

武侠,顾名思义,有武有侠,以武行侠。武即武力、武术,侠 即行侠仗义。“武”反映出了人们习武并用武力、武术征服社会、获 得认可的一种渴望;“侠”则体现了人们对完美社会道德伦理的期 盼。“武”的最高境界是“神武不杀”,“侠”的最高境界是“欲除 天下不平事”。“侠”是目的,“武”是手段,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 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自司马迁的《史记》单列“游侠列传”开 始,中国就有了崇尚游侠的传统。“游侠”之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 期,推崇的是平等交游、知恩图报以及为义死节的精神价值,司马 迁赞其曰:“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 困。”游侠的“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品质精神也一直为武术家 所传扬,成为武德。游侠皆尚武,即为武侠。

《吕氏春秋》中有一则鲁莽勇士的故事:齐国有两个勇士。一 天,两人不期而遇,于是坐在一起喝酒。喝了一会儿,两人似乎都 有些醉意,于是一人提出,要去买肉下酒,另一人止住他,说你我 身上有的是肉,还买什么肉。于是两人抽出刀来,在自己身上割肉 下酒,至死而止。

这两个勇士给人的感觉,一是悲壮,一是鲁莽,这大概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的武侠形象,尽管有点夸张,却十分生动地反映出这类 人物的风貌:他们性格豪爽,有着过人的勇敢,视死如归。

南朝时的王筠曾写过一首名为《侠客篇》的诗,诗曰:

侠客趋名利,剑气坐相矜。

黄金涂鞘尾,白玉饰钩膺。

晨驰逸广陌,日暮返平陵。

举鞭向赵李,与君方代兴。

诗中的游侠,仗剑南北,来去迅速,装饰豪华,意气风发,无 疑诗人对这个侠客的精神是极为心仪的。

古代武侠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做出惊世之举以前, 多是混迹于市井中的无名小民。如战国时的朱亥是魏国都城大梁 “市并鼓刀屠者”,聂政以屠狗为生,荆轲是一介游民。他们的抱负 不同世俗,平时的言行举止也不同于常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然 而自尊自强,卓然傲立,平交王侯,不为权贵所屈。如信陵君曾多 次邀请朱亥,朱亥却置之不理。

由于武侠可以承担重大使命,而且这些使命常关系到君王的身 家性命、社稷国祚,权贵就是利用他们重气节轻性命的品质,降尊 折节,对这些人礼遇有加,结为心腹。如战国四大公子(齐孟尝君、 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养必死之士,以供他们政治上的 需要;吴公子光善待要离、专诸,以便让他们为自己登上王位行刺

魏国严仲子交结聂政以刺丞相侠累;燕太子丹为行刺秦王,尊荆轲 为上卿,以山珍海味、车骑美女相待,而且每天亲自登门拜访。一 旦武侠感到自己得到尊重和信任,便为知己者去赴汤蹈火,必要时 不惜一死,以报知遇之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武侠以生命为 代价,为报“知己”的事迹在历史上写下了惊心动魄的篇章。

春秋战国时的武侠,给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人格品 质为后世所颂扬,为人们所景仰,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无数后人模 仿的榜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成为千古绝唱。

  1. 文武双全


——尚武任侠的理想人生

文武双全是中国古人的人格理想,文人以武学为好,武人以儒 侠为尊。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武术家往往也是出色的诗人和文学家, 而以文学著名的士人往往也是武术“练家子”,或者对武术有着浓厚 的兴趣。这种文武交融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李白早年爱好的是学剑求道, 他曾经在成都青城山和道士学剑,又在山东齐州领过道教的道录, 也就是正式成为道教的弟子。魏颍的《李翰林集•序》中就说李白 “少任侠,曾手刃数人”。李白的诗也有许多是以剑为题材的,如: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少年行》),“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怀 拔剑舞龙泉”(《送羽林陶将军》),“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冬 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南宋的岳飞是历史上的抗金名将。岳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可他的文学功底也相当不错,我们可以从他写的《满江红》中看出, 无论是他的辞章还是语境都达到很高的境界,绝不是一般水平能够 写出来的。同时岳飞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从他所留下的作品《前后 出师表》中可以看出,他的草书铁画银钩,酣畅沉雄,便转流行, 任笔挥就,浑然天成,艺术成就是相当高的。

南宋还有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与苏东坡 齐名,历史上称为“苏辛词”,其词风格豪放,词境瑰奇。辛弃疾武 艺十分高强,所以他创作的词许多都是描写战争和武功的,如《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中用许多具体的形象写出了战场的壮阔,并透露了词人对战 场情思的留恋和回味。这种壮阔的战场背景以及豪迈而悲壮的情思, 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历是不可能写得出来的。

  1. 仗剑行侠


——剑与侠的不解之缘

中国的侠客自古以来就与剑结下了不解之缘。仗剑行侠,伸张 正义,正是中国侠义精神的体现。这从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

赵客绶胡缨,吴钩霜雪明。银安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

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 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千 秋二壮士,炬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这“侠骨香”三个字,给了后世多少侠者以精神鼓舞。尤其值 得称道的,在他的诗作中,把侠者救弱扶倾、反抗强暴、为知己者 死的精神,升华到反对强权、维护正义的思想高度上。一句“脱剑 膝前横”则是把侠客那种高大威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李白在《东海有勇妇》中,描写了一位满怀忠义肝胆、持剑为

夫雪恨的女侠:“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 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跳跃,三呼二交兵

杜甫诗中亦有许多吟剑之 作,如:“舞剑过人绝,鸣弓 射兽能,镭锋行惬顺,猛噬失 矫腾……”

杜甫写剑吟侠之作虽不及 李白多,但他的一首《观公孙 大娘舞剑器行》却彪炳千古, 在中国武术史和艺术史上留下 了珍贵的一页。

他还专为这首诗写了一个 颇为详细的序: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 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 元三载(公元715年),余尚童稚,记于邸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教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 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 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 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从上述这些诗词中的侠与剑的叙述,可以看出,侠与剑似乎已 经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仗剑行侠,已经成了古代侠客的形象 的代表。

  1. 侠隐精神


——事了拂衣去的侠客行

侠者中最受欢迎、传颂最为广泛的还是那些有奇技异能而不以 技恃强者。如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曾记述了一位兰陵老人的 故事:

唐时黎干做京兆尹,在曲江池画龙求雨。当他带着衙役赶到时, 围观的群众纷纷让路,唯独一老人站在街头不避。黎干大怒,一怒 之下杖责了老人二十棒,奇怪的是杖落在老人身上却似打在皮鼓上, 老人也不求饶,也不喊痛,杖后扬长而去。黎干明白遇到了异人, 便派手下跟踪。当晚,黎干便前往老人的住所兰陵巷拜访,见面即 拜伏于地,先自责有眼不识泰山,后为自己的杖责辩解:“在下做京 兆尹,若不得百姓尊敬,就要坏了规矩。老丈义士,千万不要因白 天之事怪罪,否则就非义士之心了。”

他这番话倒说服了老人,老人拿出酒菜款待黎干。夜深,谈到 养生之术,老人言辞精奥,黎干又敬又惧。老人说:“老夫有一小 技,在大人面前献丑。”于是入内更衣,发结红带,身披紫衣,手持 长剑短剑七柄,“舞于中庭,迭跃挥霍,拽光电激,或横若裂帛,旋 若规天”。有一口二尺余的短剑,剑锋时时欲刺黎干衣襟,吓得黎干 “叩头股栗”,拜伏曰:“今后性命,皆丈人所赐,请准随侍左右

浏览8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