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武术教育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 “以学生为本",大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 提炼出武术内涵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在武术中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 重义、自强不息”精神,这是武术在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 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 的民族精神。
第一,“止戈和平”的精神。原先与军事格斗相关联的武术,在其 发展中受到中国和平主义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止戈为武"的文化精 神,使武术的“打”不仅有套路这个由自己“演绎"搏击的文化形态,而 且在比武中也有了“点到即止”的评价指标和行为期待。
第二,“整体为上”精神。在武术中,在对人体运动、人际关系和 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整体之上表现出对矛盾众多方面的和谐向往。 其中,“人体运动”的和谐要求是武术实现“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 系”和谐的基础。在人体运动的整体和谐中,武术的运动成了肢体的 全面锻炼,是身体运动内外的全面发展。
第三,“崇德重义”精神。首先表现为武术将习武与道德涵养联 系在一起,武术也成了个体修身养性的手段;其次,道德也是人们对 武术行为的评价指标,武术行为中有了社会的道德尺度
。第四,“自强不息”精神。就整体而言,表现为武术对技击范式的 不懈追求,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套路。就个体而言,体现在个体“拳 不离手”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武术境界“艺无止境”的探究之中。
- 初步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途径
以武术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以教学 内容的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模式(形成具有示范性的几种武术教学模 式)的探索为抓手,以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为目标。它不仅需要武术 理论工作者自觉地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 高自己研究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且也需要民间武术文化传承者和 武术教育实践者投身其中,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 自己的创造性。
- 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活水之 源”。教学内容改革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为此,在教学理念 上,要牢固地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 确定、教学组织的安排,都要立足于学生,从激发学生对武术教学的 兴趣入手o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形式,都要充分地考虑到 学生对武术教学的期待和需要,也要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 用,使被动的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探索过程,并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 练中“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武术教学的内容上,要突破过去技术传授的单一模式,挖掘武 术技术的文化内涵,使技术教学渗透着武术文化的传播,使学生技术 学习过程变成获得武术知识、增进武术情感、知晓历史人物、丰富身 体体验等多方面教育作用和学习收益的过程。并将技术教学的主线 贯穿于武术教学中师生、同学间的礼仪行为,技术学习中的文化氛 围,武术锻炼的服装、武术教育教学的书面资料和音像材料等,以丰 富武术的教育形式,形成武术教育的多渠道,增强武术教育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力度和效度。
- 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抓手,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创新引擎。 教学模式改革要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首先,在教与学的角色 安排上,武术教育要从重教的教师中心,转变为重学的学生中心,使 教师之教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之学的教学活动。其次,在教与学的 顺序上,武术教育的教与学,也可以由过去先教后学的单一模式变为 先教后学、先学后教等共同发展。在强调教师引导的同时,也培养和 呵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后,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可以改 变过去“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器械”等的教学顺序,先从散招(简 单的攻防动作)教学入手,或以历史传说切入技术教学,等等。
(3)以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为目标,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制度 保障。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想解决当代武术教育的制度性问题。我 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建构当代武术教育“自上而下”和“自 下而上”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性课程要抓大放小,建立武术教育需要实现总体目标和示 范性的教学模式与模块。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要着力于提高武术 课程的适应性,力争体现出武术的地方特色和武术技击范式的众多 流派,并为武术的地方特色和千姿百态提供保护和发展的空间。
(四)弘扬和培育民诡精神应该坚持的原则
以武术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要处 理好以下三类关系。
- 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
“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守。”固守传统而不创新,一个民族就不 能发展;全盘否定传统,一个民族就难以在世界中立足。
一方面,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来源于历史和传统。我们要继承 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的 积淀,离不开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或者说,民族精 神是已经形成了的内在于我们文化之中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武
术教育中加以弘扬。另一方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无法割断现代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弘扬和培育的 民族精神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我 们在武术教育改革中加以实施。在武术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更 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采 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 坚持技术性与文化性相统一
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共十六大把教育定位在精神文 化上,并提出“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民族之根之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 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加强对武术技术的文化 性研究,提高民族精神的内涵,并努力使武术的技术教学成为文化熏 陶的教育过程。因为,把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来弘扬民族精神,首 先要求我们把武术作为文化来对待,来发展。武术的魅力也不仅在 于武术技艺的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渗透在武术之中的具有几千年深 厚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代的武 术教育如果离开了武术文化或文化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如我们要丰富武术教学的内涵,挖掘武术与哲学、武术与艺术、 武术与心理、武术与礼仪、武术与文学等的联系,使武术的技术学习 变成学生民族精神“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我们要开发武术“礼”的 教育资源,发挥武术“以武冶情、以武修身、以武养心、以武立志"的育 人功能,将武术技术教学提升为人格的培养,使武术行为成为反映学 生人格、人品的窗口。
-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也就是说,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问题的提出是全球化 语境中的产物;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项事业也离不开全球化这个 背景,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参 照和补充。一方面,当代武术教育不可能 在没有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外来文化影响的环境中发展;民族文 化的武术,也是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地借鉴外来文化 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也是丰富扩大武术民族精神的外延,实现武 术在与外来文化融合中超越的需要。因此,必须正确地对待外来文 化,将压力转化为武术发展的动力,并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实现武术的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面临的挑战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发 生了根本性变革。20世纪的中国武术,不仅经历了“西学东渐"的冲击 和异化,也进行了“东学西渐”的渗透和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 术,已经历了由市井文化向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变革路程;作为体育 的武术,已基本挖掘出自身的体育功效;作为科学的武术,正在经历由 经验武术向科学武术的进化与发展。今天,武术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 “以现代体育科学为理论指导的武术学科形态”。武术学科是体育学 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一部分,相对其他传 统体育,武术在学科建设中略微成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主干的武术 学科正在积极地步入科学的殿堂,但与其他非体育领域中的成熟学科 比较,其成熟程度应当归为形成期,还有颇长的一段路要走,即“出于 此期的学科基本是不成熟的,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模糊性,基本概念、规 范体系缺乏系统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方法移植的简单性与机械性。”
武术学科在其科学化历程中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才 能成为成熟的系统学科理论。就目前武术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武 术学科的科学化研究大致分为两个目标任务:其一,在纵向方面,武 术学科须探询其本质和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二,在横向方面,武
术学科须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探索武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 动关系与相互结合的意义及一般规律。在此目标任务的框架体系 下,根据武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功能价值,武术只有与教育、体育紧密 结合起来,进行立体交叉式的科学研究,形成科学化、系统性的理论 体系,才能屹立于科学之林。
(一)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
回顾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 学科前时期(民国以前)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雏形开始出现。但武 术以体育的身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迈向科学的殿堂,仅仅是近百年 来的事情。武术作为一种以搏击格杀为主要效能的技艺,总是与军事 武艺相互联系。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时空中,以文化形态进入宫廷和民 间,武术又逐渐演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社会职业技能的主要载 体。武术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技能,其功能与 价值主要用于军事训练和防身制敌。而后,武术又以一种职业技能的 形式进入民间,主要用以保镖、看家护院、打场子卖艺。因此,武术的 主要承载者是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他们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很少 能够将武术技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同时,武术本身又作为习武之人的 谋生手段,但武林中人囿于门户之见,封闭思想盛行,武术的理论发展 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虽有少数达官贵人练习武术,但主要是用以修身 养性,偶尔涉猎武术理论也只是用以玩味而已
。也有少数颇有学识兼 通拳法的军事将领编撰了一些书籍,但由于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也 仅限于“军事”、“术法”的论述,即停留在“技击”的层面研究武术的制 人方法。所以,明清时期虽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武术著作,如《纪效 新书》、《武备志》、《手臂录》等,但在习练武术的整体人群中,这种理论 意识还没有形成主流。总体来说,武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作为一种 军事技能和民间技艺存在着,尤其是在“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下,缺 乏宏观性、系统性的完整文字记载和理论研究,因此,这一时期武术还 不能上升到学科的高度。
- 学科的萌芽时期(民国初期一民国后期)
20世纪初,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以及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加 速了国内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以及体育形式,促进了武术向教育、体 育方向的发展。虽然在此之前武术的部分内容已经表达了一些体育 和教育的内涵,但实质还不能称为体育,武术依然以技艺为主体。清 末“庚子事变”之后,在“强国强种”的背景下,各界人士开始从体育、教 育的角度来研究武术,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随之相继 出现,这为武术学科的萌发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以马良的中华新武术 为代表,以传统武术为内容,借鉴西方操练之思想,使中西文化在武术 中得到融合,为日后武术向教育、体育方向发展做了铺垫。
1915年,武术正式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武术进入学校,促进了 武术教材的编写。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它以弘扬武术、发展体 育、全面健身、开展学术研究为宗旨,为武术发展建立了崭新的里程 碑,武术自此有了专门、稳定的教育和研究机构,掀起武术界同仁从 宏观上论述武术的思潮。虽然这些文章和教材仍然以描述武术技术 的图解为主,但已显示出现代学科的思想,开始向系统化、科学化、研 究型的方向发展。自此,武术以技术传习和理论研究为主的发展趋 势业已形成。但此时期,武术理论研究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武术的本 质和一般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武术理论研究还没 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体系框架,与西方提倡的体育科学相距甚远, 武术学科尚处于萌芽状态。
- 学科起步时期(民国后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
武术作为体育科学的思想萌发促进了武术人对武术的宏观认识 与系统研究。“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冲突,终于迸射出了思想火花,中 国武术史上第一次振聋发腰地喊出了 '国术科学化,的时代口号。” 1937年,以吴图南的《国术概论》为代表,开创了中国武术论著的新 起点。他从宏观上论述了武术的名称、意义、目的、特征以及武术的 本质及一般性原理,从诸多方面提出了武术应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 交叉研究的思想,促进武术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 某种意义上讲,他基于教育、体育的理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武术的 本质与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武术与诸多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意义与 价值。
与此同时,与《国术概论》相继问世的《科学化的国术》、《国术与 体育》、《太极拳学》、《少林武当考》等著作,开创了中国武术论著的新 起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武术高度的重视,刘少奇 在同国家体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 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协会、武术学会相继成立,为武术的科 学研究舞供了稳定的组织机构,出版了第一套武术论文选,同时,运 动医学专家开始对太极拳演练者进行了生理学观察与测定。
1958年,随着中国武术协会的成立,武术竞赛活动日益增多,相 应地带动了一批学术专家开始关注武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同年, 国家体委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体育学院院长座谈会,专门讨论了武术 进入体育院校的重要性。会后,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体育学院相 继设立了武术系,开设武术专业,其他体育院校也开设了武术专项选 修课。武术专业的设置,促进了对武术内部诸因素的深度挖潜,提高 了武术学者对武术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的认识。武术开始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型方向进军,逐步 从“术法”研究转向对武术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武术与其他相关学 科关系的探讨。
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武术专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 学院本科《武术》专业教材(上、中、下)。作为中国第一本集众多专家 之大成的教科书第一次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武术的基本理论和武 术的技术内容。武术学科的科学研究有了雏形框架,这使体育学院 的武术教学、科研逐步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1963年,北京 体育学院首先开始招收武术硕士研究生,专门培养研究武术技术与 理论的高层次人才。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出现的“文化热", 学者们对武术的研究也悄然兴起,有关武术的论文相继问世。这些 论文所涉猎的领域较为广泛,有文化方面的,有生理学方面的,也有 心理学方面的,等等。此后,一批硕士研究生踏上工作岗位,成为武 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培养研究 武术技术与理论的高层次人才。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体育 学院设立武术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对武术学的探索争鸣,但 综合而言,这些学术思想并没有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来认识武术的 内在本质与一般规律,依然停留在分散性研究层面上,没有形成一 个较为系统的学说。尽管如此,这些学术思想在为日后提出武术 学的系统规划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学科理论方面,武术 既从自身纵向方面进行深度挖潜,同时也注重探讨研究武术学科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武术向立体交叉的新兴学科方向开 始起步。
- 学科的科学规划与全面建设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现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武术界学者对武术学思想认识的不 断深化,并依托80年代武术文化研究的底蕴,武术界开始陆续出版 武术专业书籍。一些专家和研究生站在学科的高度,将武术作为一 个系统的科学,从多角度、多学科方向探讨武术自身内部深层次的本 质、学科体系以及武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使武术从单纯以技术 为主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中独立出来,成为与体育学科并行研究的较 为宽泛的新兴学科。其代表作品为徐才担任主编的《武术学概论》一 书,此书应用现代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系统的角度认识和揭 示武术的本质特性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 有关武术基础理论的书籍或学术论文,像雨后春笋般问世,使武术理 论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例如,《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武术史》、 《武术学概论》、《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武术科学研究》、《中国武术实 用大全》、《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武术实用百科》、《中华武术大辞 典》、《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中国武术教程》等著作的出版发行,极 大地提高了武术的学术氛围,调动了一批武术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 积极性。另外,论文也是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各类体育 期刊大多设有民族传统体育栏目。有学者对12种国内公开发行的 体育期刊上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1995至2000年期间共发 表有关武术方面的论文276篇。其中,《对武术运动员负荷强度和耐 力水平的研究》、《论中国武术的文化教育及其价值》、《论开展与奥林 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武术文化教育》和《试论武术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其 走向世界》,入选了第25、26、28届奥运会以及第11届亚运会体育 科学大会。它标志着武术学科逐步成熟,并开始在世界体育舞台,与 体育的主流学科进行对话。武术专业的学术刊物——《武术科学》, 也于2004年创刊。《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竞技武术现代化研 究》等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的软科学课 题。它的获准研究,标志着武术科研课题开始进入国家和省部级社 会科学研究的行列。
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使武术研究 走向专门化。1987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武术学术研 讨会",同时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此次大会收到全国 各地参评论文372篇,论文选题涉及教学与训练等方面。这表示武 术已经向立体交叉的新兴跨学科方向起步。
1987年以后,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 会举办了多次大型学术活动,其中包括全国武术研讨会3次,国际性 武术学术报告会或交流会4次。从这一时期各种武术学术论文来
看,一些武术专家和学者站在整体学科建设的高度,将武术视为一种 文化,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的视角,对武术进行跨学科的 探索,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并呈现多学科横向交叉融会,武术研 究逐步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深层次延伸。
随着武术向世界的推进,国际国内地位的不断提高,经过武术同 仁的艰辛努力,武术学术地位的重要意义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论证投票,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 个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97年正式将学科确定 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使武术的学术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至此, 武术学科与其他一般性学科一样能够全程培养最高学历人才。近 10年中,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 生和数十名博士研究生,投入到武术科研队伍中来,壮大了武术科研 队伍。学科理论的空前发展,诸多武术专业文章发表于中国乃至登 上奥运会、亚运会科学大会的讲坛,使学科体系的建设得到扩展,武 术学科的全面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态势。
武术学科在科学化历程中出现的“空洞"现象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 码》。该标准对学科进行了专门的诠释:“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 系。”对收录学科的条件规范如下:“具备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 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团体以及学术团体 的建立;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问世等。”面对如此规 范,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主干的武术学科正在积极进入科学的殿堂。 目前,武术学科已经拥有一大批稳定的专家群体,在全国建立了比较 稳定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其相关的学术活动也日益频繁, 有关武术方面的专著和出版物层出不穷。武术学科在其科学化演进 的历程中正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 “空洞”现象。
“空洞”现象的产生根源于传统与现代交融过程中产生的漩. 涡——武术学并没有找到适合于中华武术继承与发展的准确视角, 即建立一个既要体现中华武术独具一格的特性,同时,还要完美结合 现代学科理念与思想,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便于世界人民所接受的武 术学的系统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武术界缺乏具有学识渊博、高瞻远瞩、洞察秋毫,具有较高 影响力的权威专家或学者。武术学科的发展需要精英人才来推进, 然而,更需要领袖式的人才为武术学科的科学腾飞勾画蓝图,他们在 武术的学术研究中将会起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导作用。
第二,武术学科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学科体系,其基础理 论与现代学科的联姻尚处于探索阶段,对武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 般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长期以来,武术和体育一道,受到重文 轻武思想的影响,在世人眼中缺乏科学的思想与理论。更为严重的 是这种思想也大量根植于武术专业人员的理念之中。因此,武术学 科起步较晚,并且经历多次徘徊,其起步延时间相对而言较长,不 成熟亦属当然。目前,武术学科正处于科学规划与全面建设时期,诸 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从宏观上把握学科的发展与体系的建设。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尚缺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站在向世界推广的 高度来认识武术学科的规划与建设。这根源于应用现代学科理论来 认识武术能力的薄弱性和局限性,从而造成对武术本质以及发展的 一般规律的认识粗浅。
第三,武术学科领域过于侧重竞技、术法方面的应用研究,并且 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同时,缺乏以现代学科为基础,对健身、养生方面 的武术进行理论性研究。武术的理论与技术还没有进入西方主流社 会,西方高等学府基本没有开设与武术有关的课程,那么,武术学科 的思想、方法需要得到全球学术界的肯定,甚至被其他学术领域所借 鉴将无从谈起。基于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研究人员更愿意对竞技 武术进行实践性的研究,而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重视不足,从而造 成了武术基础理论严重滞后于技术的现实。尤其使武术基础理论更
为尴尬的是,基于西方现代体育思想的制约,大部分武术学者的注意 力集中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技术、规则、竞赛等技术方面的 实用研究,忽视了对武术内在理论价值的研究,忽视了对武术这个蕴 藏极大的文化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拓展性开发,导致缺乏深层次创新0 如武术概念的再认识,武术包含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传统哲学思想 向现代化学科理论的转化,武术的研究范畴、方法等等。正是基于 此,运用现代学科的理论来研究大众能够参与的,具有健身、养生功 能的武术的学术氛围并不浓厚。同时,基于研究武术的科研人员的 素质良莠不齐,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较为简单,竞技武术的科技攻关研 究步履蹒跚,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并没有体现出竞技武术的科 技先导作用。
(三)武术学科科学化面临的挑战
科学的革命,归根结底是观念与思想的革新或蜕变。武术学科 在其科学化的历程中产生质的飞跃,无疑也需先进观念与思想的助 燃。尤其对于深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熏陶的武术,其学科的突破 性进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首当其冲的应是观念与思想的 升华。
将研究武术的人群领域延伸到其他各个学科的群体之中,而不 仅仅局限于武术专业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将大大提高武术学科的科 技含量,为中华民族武术更广泛的传播,提供更为有利的空间
。在系 统规划与全面建设时剔,武术学科在注重培养具有渊博知识、精通武 术专业又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精英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在 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寻找适合在武术学科领域独领风骚的领袖 人物。
应站在现代科学前沿的高度来开展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将现 代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应用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武术运动之中,并在以 恰当的切入点保留中华武术的民族特征的同时,促进武术在世界的 广泛传播,使武术基础理论能够被世界人民所理解,技术成果被世界 人民所掌握。
武术学科的管理及其体制能否在近十来年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 法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在较远的将来能否带动其他中华民 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使武术及其他中华民族体育在国际间得到 最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取决于武术学科科学化能够成功地迎接挑战 并取得突破。
浏览5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