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居北海道的日本少年,踌躇满志地涉洋而来,欲学武术。 他对醉拳颇感兴趣,一开始就要求学醉拳。

的确,醉拳很招人喜爱。动作洒脱,形象生动,起伏跌跃,技巧性 高,从观赏的角度看确是很有兴味的。然而,从学拳的途径来说,它 却不是入门之术。抛却难度动作不说,仅就其步法、拳法、腿法、身 法、眼法而言,看上去自由无拘,不要怎样的规矩。其实,却是一种更 深的功夫和造诣。要在洒脱奔放中守规矩,决不是技巧加上步乱身 摇的恣意发挥。 •_

我想,这犹如学中国书画一样,入门之学先求工,从拙而工,笔法 成熟,然后舍工而“拙”或寓“拙”于工,从而在求“拙”中见新奇和雅 正。若没有“永”字八法的楷书基础,便恣意求拙,模仿林散之、邓石 如大书家的拙笔,只能令人哭笑不得。

清人郑板桥说得好:“画到生时是熟时。"它反映了由拙而工,再 舍工求“拙”的客观实践过程。“大巧若拙”正说明这个“拙”里面包孕 着深厚的功力和技巧。古人说:“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 不凡。”的确,醉拳中那踉踉跄跄的步法、游刃自如的身法,正需要很 准确的控制力,才能既不做作,又不呆板;那看似紊乱无序的脚拳,声 东击西,却需要把握虚实进退、随击而化的技击能力;就是那些看上 去僵滞、拙笨的摔跃,也分为佯跌、硬跌、化险跌的不同技巧,要跌得 灵整,拙中藏巧,非下一番功夫不可。表面的东西和实际练功毕竟不 同,只有经过了实践,才会领悟它的“无功之功”和“至道不凡”。

从演练来说,醉拳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拳术要似醉而非醉,醉 中有法,源于形而又高于形。真的醉汉打拳,恐怕不会耐人观赏寻 味,只能是出洋相。醉拳重要的不是模拟形态,而是探求功力,恰恰 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由此,不禁又联想到蔡龙云先生对套路技术按体势分类的卓见, 分其为工、行、醉、绵、别等体势。我想学拳还须由工起始,进而学行, 然后学醉也不迟,也可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吧。

要学好工体拳势,当由基本的桩步、腰腿、拳法入手,犹如写书法 须先打下点画的“永”字八法基础一样,方是正确的途径。

(六)学拳、练功、划套

初春赴北京参加太极拳竞赛套路训练班,一下子由教师变成了 学生。尽管一时汗流洗背,腿疼腰酸,认真地再做学生之后,确有不 少收获和感慨。学习时间虽然不长,然而教员细心精到,学员虚心认 真,技术上都有不少长进和体会,谓之学拳,心里踏实得多。图片7

当然,一种拳术要真正学到手,绝非数日之功。学得之后,重要 的是下功夫练,用心体会,磨砺技术。在长功力中深入技术,在练技 术中渐进功力,才能“学而令其似本”。显然,学拳与练功既不可分 割,又有所区别。由此,学得了拳术尚须不断求进、求精,且不可浅尝 辄止、学而不练,随着岁月的流逝,功力未长,技术也消遁匿迹,到头 来面目全非,半途而废,好不可惜。

同时,又想起另一种学拳的方式——划套。每年赛会前后常常 见到,有些聪颖过人、技艺精熟的运动员,往往满足于一看就“懂”,一 学就“会”的划套,用不上个把钟头便唾手而得,满意而归。我想,以 此交流套路未尝不可,倘是在原来掌握这一拳种的基础上,虚心求教

同行,限于时间短暂,匆匆划套来扩大视野和思路,丰富技巧,增进友 谊,以及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再创造,断然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某一拳种从未接触过的情况下,走马观花般 地草草划套,不仅动作的技击意义未弄清,特有的劲法、身法也无从 体味,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更不必说去把握某拳种的风格特点和内在 神韵。

有些年轻的运动员却并未感觉其中的不足,一味求快学、多学。 在划套之后,进而是盲目练习,使传统的拳术变得空洞无味(恐怕自 己心里也不踏实),甚至以练长拳的功力技巧来改造传统拳术,难免 捉襟见肘,令人哭笑不得。像是匆匆临摹名画的画师,总少不了败 笔,明眼人一看便漏洞百出。

我觉得,运动员们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有优厚的身体素质和相 当的功力,确是一批响当当的人才,若以此法来继承传统武术,则是 令人担忧的。

我们深切希望年轻的运动员们能以踏实的钻研精神和苦干作 风,从老一辈手中继承和发扬武术的传统技艺和功法,诸如李文贞老 师的“大报十三剑”,她那一上势的精、气、神,那一提膝,那一扣腿,有 谁把它练到了手?

拳家们对练拳之技有“会、对、好、妙、绝”之说,如果我们满足了 会和对,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只有踏实地学、有恒地练,锲而不舍, 才可能到好处、入妙处、成绝招。以此精神发展武术,才会使其具有 更强大的生命力,经久而不衰。

(七)从私营企业主的困惑想到的

曾经带队去武汉比赛,听一位朋友说起这样一件事:一位发家致 富的农民,想让两个儿子学点真本事。思来量去,他选中了武术,一 则可以防身少受欺侮,二则也算一门技术,若学得成器还可以扬名o 经人推荐,请了一位自诩擅长梅花八卦的武师到家中教拳。每月薪 俸二百元不说,每顿四菜一汤,烟茶俱备,还要外加每月添换四、五身 新装。这位“武师”酒足饭饱后,在烟雾缭绕中进行三小时的教学。 内容基本是弓、马步站桩,劈砖头之类。转眼三个月过去,两个孩子 还未得到多少要领,“武师”竟不知去向,使这位万元户十分纳闷:“难 道是我待武师太薄了?”

思忖良久,我倒有另一些感想。且不说这位“武师"功夫真假,或 者两个孩子是否天资笨拙。由于党在农村政策的改变,农民的面貌 与前些年大不相同富裕起来之后,不仅需要物质享受,也需要精神 食粮。武术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农民是很喜爱的。俗话 说“拳打卧牛之地”,武术的广泛适应性也颇适合在农村中开展。然 而,许多酷爱武术的庄稼人想学武却求师无门。由此而想,我们的基 层体委能否给会武术的教师、教练、辅导员创造一点条件,在课后余 暇、寒暑假期为农民教些卷术,办点训练班,甚至应邀开个把武场也 无妨。这样既可普及武术,满足农民的需要,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恐怕是两全其美的事。再说,武术教学从来不是单纯教技术、练功 夫,“武以德立”、“武以德先”,还能培养意志,陶冶情操,农民们会更 加欢迎。

另外,我们的武术报刊是否也应多一点想到农民,适当增加些 乡村栏目。发行工作也尽力面向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这样做, 那些浪迹江湖的骗子自然难以骗人,想学武的农民也会少一些烦 恼、困惑吧。

高素质武术人才培养点滴

(一)

我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地位低下,被人认 为是保镖护院、江湖卖艺的末技而被瞧不起。只有在新中国被正式

列为国家体育项目,社会地位才日渐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教授培养 也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坦途。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学院开始把武 术列为专项选修课,供一些对武术有兴趣的学生选学。在1958年, 国家体委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体育学院院长座谈会,其中谈到武术进 入体育院校的重要性。会后,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体院相继设立 了武术系,开设武术专业,标志着新中国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 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由于武术流派众多,拳种庞杂,统一教 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是当时的主要目标。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 武术名家,编写了第一部全国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使体育学院 的武术教学逐步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1963年,北京体育 学院首先开始招收武术研究生。受十年动乱的影响,全国体育院校 的武术教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1967年至1971年间被迫停止招生 工作。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武术的招生、教学工作也随之 进入正轨。1979年,上海体院开始招收武术理论与方法研究生, 1982年,国务院学科办首先批准在上海体院设武术理论与方法硕士 学位授权点。90年代,又有成都、北京两所体院 相继建立了武术硕 士授权点。随着武术推向世界,国际国内地位的提高,经过多方努 力,四处奔波游说,甚至由上海体院院长陈安槐为此向江泽民总书记 写了亲笔信,宣传提高武术学术地位的重要意义,取得了领导及社会 各方面的支持,于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论证投票,正式在上 海体育学院设立了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授权点,并于1997年正式 对外招收武术博士,使武术的学术地位上了一个新高度。从研究 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情况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体育学院已成 为我国武术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基地,在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 体育事业——武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回顾历史,百感交集,武术这个长期在我国扎根的民族传统体育 经过了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才登上高等学府这个大雅之堂。经过 多少武术工作者的前仆后继,才逐渐建立起武术的教学科研体系,走 上了培养高素质武术人才的坦途。这一切决不是几个高等体育院校 的成绩和荣耀,它是整个武术事业的成就和辉煌。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知识经济的时代,哪个事业拥有高水 平人才,哪个事业就能蓬勃发展,谁能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人才,谁就 能兴旺发达。武术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武术人才。 从培养高素质武术研究生的角度,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 培养政治合格,道德高尚,能文能武的高素质武术人才。 “习武先习德”这句话同样适合武术人才的培养,在思想上我们要求 武术研究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在武术专业方 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能练会教,能写会讲,精通外语,擅长科研,在 武术学科领域内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开拓 创新意识强,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作出创造性成果。武术要走向 世界,必须突破语言这个障碍,在外语方面我们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六 级,其他语种达到相同级别,有较强的听、说、写、读能力。

  • 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 在培养方式上实行导师负责制,贯彻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组 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仅靠校内导 师的力量还不足以拓展武术研究生的视野,必须扩大我们的师资力 量,如现在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副导师制在武术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 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多方面争取上级领导和校外师范院 校师资力量,联合兄弟院校,共同培养武术高素质人才。国家武术管 理中心对此十分重视,给予了我们许多指导。到外校选修课程,是优 势互补途径之一。如武术博士生有几门课程安排在复旦大学学习, 诸如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

  • 既学习掌握竞技武术,又加强对健身武术的学习与普及推 广。同时,还应打破高等学府围墙的束缚,努力到民间学习,挖掘整 理传统套路和功法,聘请社会有名望、有造诣的老师到校内传授。

  • 为武术研究生创造实践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 会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培养目标。做到既为社会服务,又在实践中提 高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为了达到该培养要求,我们衷心地希望武术 管理中心能为我们的武术研究生提供更多机会,如可以邀请研究生 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调研工作,重大学术会议的组织实施等,实现 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武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共同提高武术高素质 人才的综合能力。总而言之,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来关心武 术研究生的培养,他们是武术事业的共同财富,他们的成长将为武术 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希望。


(二)

从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到1982年 7月在上海体院进行的首次武术硕士论文答辩会,这的确是一件振 奋人心的大事。武术,作为一门学科,有了学位评定,意味着开始步 入科学文化的殿堂。

应当承认,武术的理论,相对于博大精深的技术内容,实在显得 苍白薄弱。世世代代,从武者翘首盼望着武术理论的繁荣。

长期以来,武术给迸人的印象多是行侠仗义的传奇、沦落江湖的 卖艺,而且蒙上了不少封建色彩的灰尘。在历史上,虽然也曾有人从 阴阳哲学、经络导引的角度来论述武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但是,在现代科学领域中还很难有确凿的门路立足点。要把武 术从自在之物变成自为之物,无疑这是一个壮举。的确,武术要为所 有不同文化源流的民族共同接受,造福于全人类,就必须向科学化进 军,站在科学的峰巅来观赏它、分析它、论证它。50年代,国家体委 曾组织了一些生理、医学工作者对武术的健身价值作了初步的生理 测定和医学观察;也曾就武术的技术发展方向展开学术争鸣,出版了 我国第一本《武术运动论文选》。70年代末,体育院系的有些中老 年武术工作者,开始了跨学科的研究,陆续发表了从生物力学、生 理、生化、哲学、美学的角度论述武术的论文,1982年全国武术工 作会议上又明确地提出了武术必须进一步理论化、科学化的任务。 80年代开始,各院校招收了相当数量的武术研究生,他们在全面 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研究;一些理工科、文 科大学生也试图用所学的现代科学理论来认识武术,出现了极为 可喜的局面。

如果把50年代比作叩响武术科学的大门,不妨说80年代吹响 了武术向科学化进军的号角。

答辩的论文,内容是丰富的,选题是多方面的,各呈特色,大都具 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 类为历史的考证和拳种探源,如林伯原的《明代武术发展状况之初 探》,康戈武的《八卦掌源流之研究》,郝心莲的《形意拳源流之初探》, 张选惠的《武术套路的形成和发展》。一类为从生物力学、生理生化 的角度,通过测试,提示武术中某个规律性问题,如高雪峰的《竞技长 拳套路中速度耐力的研究》,温力的《长拳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及其 训练》,高文山的《武术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的某些影响》,郭志禹的 《武术中的“动迅静定”——对弓步冲拳的研究》等。还有一类,主要 是通过定向观察、定量分析与综合进行研究,如陈峥的《散手方法体 系的初步探讨》,冯刚的《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某些规律的研究》,以 及杨宝生的《红拳探讨》。

这些课题的研究,有的是前人未涉及过的,在理论上填补了空 白;有的是系统性分析,对今后的教材建设大有参考价值;有的对指 导教学训练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有的进一步活跃了学术上的争鸣。 成果是喜人的。从研究方法上看,大都比较正确和严谨,注意运用所 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尤其是统计学较普遍的应用,是武术科研 的一个进步。如高雪峰的论文中,有均值、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 析、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偏相关计算和t检验等多种统计计算;温力 的论文通过对乳酸、心率的综合测试统计,进一步探索了武术套路的 能量代谢和间歇训练;高文山的论文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超声心动仪, 测试了武术少年的心脏形态变化;郭志禹在论文中制作了较多的力 学测试图表,来反映对冲拳的“寸劲”研究等等。

在考证调查中,不少人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索工作。如林伯原 对明代武术研究,翻阅了大量纵横于明史的各种资料和图片;郝心莲 调查走访了形意拳源流地区的11个省市、20多个县、150余人,获文 字资料10万余字、300余幅图片,等等。

这些科学的测算和浩繁的考证调查,无疑增强了论文的说服力。

从临场报告和答辩能力来看,绝大多数表现出基础知识比较扎 实,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有逻辑性。答辩中,有的额头不时冒出层层 细汗,却也能镇定自如地回答问题。他们态度谦恭庄重,文明礼貌, 给答辩委员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当然,也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有的选题还不够贴切,或者局限 性较大,以致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不太高;有的论文考证资料不足, 调查测试面偏狭,论据显得说服力不够充分;在措辞用语上个别论文 或答辩欠严谨准确;在研究测试方法上,由于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大 都不是很先进。叙述上如何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的三论,也是一个 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然,瑕不掩瑜,无论怎么说,他们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良好 开端。

答辩后,由学位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批准授予其中的优良者以 硕士学位。

我国首批诞生的武术硕士,如何来估价它的历史性意义,这兴许 是政论家们的事,更有待于后代人来评说=

总之,武术科学的大门已经叩开,号角已经吹响。愿更多的武术 硕士接踵而来,组成一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向武术的科学化奋进。

愿武术理论、科学更怏地繁荣昌盛起来。

(三)

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如何在强大的奥林匹克话语权 中找到自己?如何在奥林匹克全球化中谋求自己的发展?这是当代

武术实践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代武术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戴 国斌博士的论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入手,并提供了一份有理论深度和 现实意义的回答。下面对戴国斌的博士论文做一简要述评。

博士论文的创新问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我认为对于一 名博士研究生而言,学位论文的根本是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创新品 格,至于调查、问卷、访谈等基本研究方法应该在硕士阶段掌握,而不 应作为博士论文价值的重点。所谓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也就 是敢于去做风险性课题,要有“舍得一身刖,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牺牲 精神,而不是得过且过,应图片5对评委专家,求个“四平八稳”,只要评委能 通过则万事大吉。有人也曾劝说过戴国斌:有争议的问题等博士论 文通过、毕业之后再写,保个平安。借此,我也衷心地希望评委专家 们,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博士论文中的标新立异,不要凡是与自己的 观点不同便一棍打死。随着历史的推移,又有谁能保证评委的观点 一定是对的,博士生的观点一定是错的呢?

值得学习的优点

戴国斌的博士论文有许多值得推荐和学习的优点,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

第一,中国武术只有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用宽阔的视野、 独特的视角去探索它,才会将武术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戴 国斌没有循规蹈矩,他打破了以武术研究武术的方法,跨越了社会 学、文化学、哲学、历史,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综合了几种方法,开拓 了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第一篇近代武术话语的问题,选取了武术 研究较少涉猎的社会精英问题作为切入点,运用了汉学家对中国社 会精英的研究、当代人文社会学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和中国学者对中 间阶层的思考,以及翔实的史料,使论文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当然, 在理论的综合运用中也贯穿了他对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性”的理解与 近代武术发展总体趋势“政治化”的学术定位。第二篇武术现代化遭 遇的问题,他从武术界“老问题”入手,运用了中国社会学家李汉林关 于中国社会"单位"现象的研究、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以及社会学分 析视角,对武术门户问题、打/演与套路/散打问题、比试问题进行了 有学术深度的分析,也使“老问题”呈现新意。第三篇作为文化实践 的武术,聚焦于武术文化个性,在全球化现实中试图恢复武术的历史 记忆,连接武术发展的传统,重新唤起武术的民族信心,在立意上居 高思远,在学理上有新突破,在结论上呈新见解,也是该论文的精彩 章节;如在理论运用上不仅有福柯的身体规训、鲍曼对暴力的分析、 视觉文化以及人们对乌托邦的新解,而且对武术文明化、伦理化、理 想化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贯穿其中的是他对传统社会武术 发展的“社会化”认知。

第二,在问题意识中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在近代社会精英将 庭院村落武术发展成为国家大事的溯源性研究中,有着研究者对当 代民间武术发展的思考;当我国社会学家提出中国社会急需培养中 间阶层之际,研究者思考的是民间武术发展的组织者问题;也就是 说,该研究对近代社会精英于武术天地掀起的历史风云的描述中潜 伏着这样的研究脉络——民间武术组织者(即谁来发展民间武术? 怎样发展民间武术?)的理论探讨。在武术现代化遭遇的问题研究 中,其实也是对武术界关于套路和散打两种文化形态的一次学术梳 理,并对人们在评价套路时的散打尺度以及评价散打时的套路尺度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回答。同时,也以武术比试的文化回应了散 打的胜负标准和民间武术的技击中心。在第三篇武术文化个性的探 寻中,其文明化、伦理化和理想化的总结回答了当下武术发展面临的 问题:竞技武术的民族性问题、民间武术的文化性问题,不仅有他对 当代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而且该研究也为武术教育改革(即以武术 教育学生要以什么民族精神、文化精神影响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深 度的理论依据。

第三,在研究结果上也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有了观念、方法的 创新,还要敢于提出新的观点,破旧立新,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才是博 士论文的价值之所在。戴国斌在解析武术本质时提出:武术是文明 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格斗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化;武术是伦理化的产 物,由制人到制己,讲究“仁”和礼;武术是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种种假 设创造出奇妙多变的攻防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灵便的智慧。戴国 斌的“三化”令我感到欣喜,这一创新观点,看似平常,却是一语中的, 细究起来,确也入木三分。

值得改进的地方

最最引起我兴奋的是他提出了武术套路的“乌托邦样态”,正如 王阳明曾评价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 前”;戴国斌对套路乌托邦的分析,正在于希望人们去重新认识武术 曾经拥有的理想,当代武术文化生产同样需要有梦:“用技击的理想 感染人,以技击的想象吸引人”。可惜该部分阐述和论证少去了很 多,也可能有一些心有余悸吧。

(四)

该论文从选题上就决定了其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文化的综合性 特征,提出了武术中熟视无睹却发人深思的重要问题。她的研究视 角,在当下就是武术学科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该论文的导论 部分,特别是围绕研究的主题内容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着实是当今武 术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不仅具有历史文献的意义,而且对武 术发展的战略制定也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

罗玲娜对中国武术技术、文化的娴熟掌握和对西方技击文化根 源的深入了解,就构成了她顺利完成该课题的优越条件。综观全文, 可以说她的研究是在一种全新理念、全新视角下的武术与西方武技 比照、武术向世界推广的研究。

其次,作者选择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作者对前两个问题,选 取了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中外武技文献的基 础上进行分析、类比和探索。她不仅拥有对中国文献很大的阅读量, 而且很好地把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更在于她借自己深谙的德文、 英文,在众多的文献中汲取资源,获得了中国学生难以获得的第一手 西方武技研究资料。文中引附了大量的西方武技的图片,使我们一 目了然地看到,在历史场合中的世界范围内的武技方式、方法在原始 的文化形态中,应该说是一致的。中国武术之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 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的原因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全面 地浸润了中国文化的要素。

作者运用人类学的观点,从东西方生存的自我环境、经济方式、 政治形态的考察开始,引申到不同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以及人们 思维方式的差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方法观上的不同。从比较 分析入手,深入浅出地分别论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套路形成的诱 因,中西方武技的差异,提出了 “与中国武术比较,欧洲搏斗术虽然也 有套路的萌芽,但是欧洲的文化历史及社会没有提供肥沃、合适的土 壤支持套路体系或至少套路形式的专门性的发展

正是由于她的视角选取具有辩证唯物史观,人类的文化比较也 就颇为新颖和具有创新性。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也是当今世界流行而 有说服力的理论,使整篇论文的构思和推演都比较符合逻辑,分析得 简明而入理,由外而内,由物质而精神,由性格到思维,由观念到思 想,逐渐深入。所以,作者以上结论的提出,对于帮助我们、帮助西方 人,认识真实的武术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

第二部分的研究中,作者选择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 统计法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详细地论证了不同学历、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角色等人群对中国武术的认知状况、参与动机、价值取向等 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两年中调查了欧洲境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 655人,取得 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诸如在对武术认知、武术价值观以及武术在西 方推广等方面都是极为可贵的调查,对武术推广的决策是十分有意 义的依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亲自访谈了 1。位专家,他们中有戏剧总 设计师、国家财政部顾问、人类文化学博士、哲学家、艺术家、科学顾 问、心理医学博士、前西方的领导人、经济学的博士等等。被置于一 个跨学科、跨文化的广阔视野之中,大量的西方原版的文化论著,是 该论文参考文献的一大特征。作者罗列的近120种西文书籍、西文 杂志,也将成为我们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论文特点在于资料丰富而准确,视角独特有创意,调查翔实而有 观点,是一篇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四、武术健身

走近太极拳

中国武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从古代战场上格斗中总结出 来的技术,但是这种格斗技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域同是如此,比如古 代罗马也同样有格斗技术。然而这种格斗技术一旦和本国的文化风土 相结合,就有了特点。中国文化熏陶之下的格斗技术,形成了中国武术。

远在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七强图霸,都十分 重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而当时的军事技术没有火药枪炮,而是长枪 戈矛,与武术的格斗技术基本一致。各国招夭下文武豪杰,又使一部 分农民弃田,成为游侠剑客,历史故事中的“荆轲刺秦王"便是生动的 一例,而至此武术流向广大民间。

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朝,武术与文化娱乐更为密切,出现了刀 舞、剑舞、沐猴舞,军事中的舞练技术在酒酣时被引以为乐。而1500 年前的唐朝“佩剑”成为一种时尚,唐诗中也有很多舞剑的描述,至 此,武术已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

宋代城市的出现,商业的发达,开始有了民间武术的结社团体, 街头出现了打拳卖艺的人。进入明代,火器的发展,使武术逐渐退出 军事舞台,民间武术组织得以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拳种流派,有了专 门拳家和武术著作。

明末清初,人们结合中国哲学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和中国医学中 的经络学说,创立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形成了内家拳系。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作为民间传承的武术在西洋体育 的冲击下,一面与西方体育抗衡,同时在抗衡中又受到西方体育的 渗透和影响,向体育方向转化,诸如列入学校体育和开始竞技比 赛等。

1949年后的新中国,将武术正式确立为体育项目之一。

(二)

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南拳北腿之分,三大派系(少林、武当、 峨眉)之别,有上百个拳种,一个拳种又可能会有几种流派,这是由于 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时代,交通不发达,地域文化不交流造成的,更重 要的是受传统的宗法思想和血缘脉系的影响,造成各宗族、各地域, 实行自我封闭,也就形成了纷繁芜杂的武术。

太极拳也不例外,不仅有我们较为熟知的陈、杨、吴、孙,有大架、 小架、赵堡架、老架、新架,还有李氏、乐氏、常氏等不多流传的太极 拳,自成一格。

中国政府现在把武术确立为体育项目,一方面为增进人民的 健康服务,要向广大群众普及推广,就不能选择其中的一家一派的 拳术,在百花齐放,允许各种流派各自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组织专 家吸取其优点制定统一规范的太极拳。解放初以杨式大架为主 体,编制了 24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其间又有66式太极拳(未 推广),后来又适应群众的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编创了一个48 式太极拳,为了适应竞赛的需要又在48式基础上编创了 42式太 极拳。

太极拳的运动与追求“更高、更怏、更强”的奥林匹克项目大相径 庭,内倾特点,使可比性较差,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要保持这一竞技 项目,必须加强可比措施,因此出现了指定(难度)动作,放在比赛套 路之中。

由此可见,政府编制规定的太极拳、剑,完全是处于对晋级、提高 的需要,同时不排斥各种传统的太极拳。

(三)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运动的健身功效,日益被世界人 民所认识,它所主张的“内外兼修”、“心身并练”,是众多奥林匹克项 目所不具备的。尤其是太极拳,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所欢迎的一种 健身手段,它使人们既了解中国文化,又获得了健康方法。

太极拳在创立的过程中,以武术动作为核心,集纳中国传统养生 理论,如“元气论气“脏腑学说”、“精气神论”等,对人体的祛病延年, 强筋壮骨产生了极明显的作用。它主张的“气沉丹田”,“以心行气”, “以气运身"大有益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改善,以培养真气, 有助元气,增强人体抵抗力。有研究通过人体淋巴细胞指标测试,证 明练太极拳有助于增进免疫力。它主张“形神合一”,“一动无有不 动”,培养人的协调,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均衡。腹式呼吸,松静自如, 血流通畅,极有利于血液循环,尤其是对微循环系统有明显作用。太 极拳屈膝、松胯、虚灵转换,轻灵如猫行,下肢肌肉力量锻炼,可预防 老年人骨质疏松,提高平衡能力,防止老年人摔跤。除此之外,它对 人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具有良好作用。现代人的健康标准十分注 重心理健康。在现代人紧张的生活工作中,与大自然相融洽,与拳友 和谐相处,给人带来良好的心境;太极拳还修炼人宽和、宁静、从容、 稳健的品德,这一切都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效果。

太极拳既然以健身为主,为什么又列入亚运会项目比赛呢?太 极拳虽然为各国民众所喜爱,但毕竟是一种民间活动,不可能得到政 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一旦太极拳列入亚运会的竞技项目,显然就 加大了它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同时又会引起政府的 重视,这样太极拳的社会地位就会大大提高,极有益于太极拳的普 及;同时竞技太极拳总是选拔优胜者去比赛,产生了最优者,它促使 太极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又促进了太极拳的普及。这就是太极拳 列入亚运会的战略目的,它还将争取进入奥运会。

(四)

首先,太极拳独到的健身效果和价值,使它成为中国武术一宝, 它造福于人类的效果也是西方任何一种体育项目不能替代的。作为 函馆市民特别应当重视它,你们很荣幸有一个强大而有活力的太极 拳研究会来组织指导大家。因此,大家积极地拥护研究会,团结在它 的周围,积极地参与活动,“人心齐,泰山移”,函馆的太极拳在研究会 的组织指导下才会更加繁荣,人们才会更多的受益。

其次,要把它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天天坚持,必 然有效;绝不能当成一种负担,而应作为一种需求自觉地、心甘情愿 地去从事它,每天不练拳就感到缺少了什么,这样坚持有恒,就为你 积累了健康财富。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第三,要把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全面锻炼的活动。它不同于西 方体育,不仅要求活动肢体,更强调精神、道德、身体的全面锻炼。开 始可以要求“身正体松”为主,继而要求“圆活连贯”,最后要求“虚静 自如,行气用意”。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在实练中去渐渐体会、 悟通,心急不得,硬求不来。

第四,不要苛求技术规格。技术规格毕竟是形式,重要的是按照 太极拳的实质持之有恒,把技术规格上的纠正作为不断提高的一种 技术追求,鼓励自己进取、提高,但从锻炼效果看,它不是最本质的。 要相互帮助,相互纠正提高,若实在一时纠正不了,也不影响参加太 极拳的健身活动。

(五)

函馆太极拳协会成立以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包括成功地进行了一些交流活动。我以为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 平,就要更进一步深入交流,而且应增加各种形式比赛的交流。通过 比赛一是促进了训练,毕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赛场,又有对手的竞 争,它会使你比平时更刻苦地准备,这就会有提高;二是在赛场上可 以看到许多好手的表演练习,感知学习到很多东西,同一个动作人家 是怎么做的,会启发你,换一句话,有很多长处者都可以是你的“老 师”,学其一技之长,某一个优点,就是进步,即使得不到名次,也没有 什么,因为重要的是有所收获,有益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有了这种思想,我们就不会因比赛得不到名次而丧失参赛的兴趣, 而是重在参与、交流,在参与中促进提高o尤其开始几年参赛,要有“名 落孙山”的思想准备,不要只学不赛,赛也是学,连续几年,定有效果。

由此,日本的全国比赛,地区比赛都可以适当参加。甚至由本会 或联合其他会搞一些邀请赛、观摩交流赛等,都很有意思。大家像过 节一样,参加比赛。

此外,还应积极参加国外的,尤其是带队到中国参加比赛,目前 中国比赛较多,尤其是地区性的研究会只要有信息,报名参加一下, 扩大影响,交流了技术,增进了友谊。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海 国际武术博览会,青岛、北京等地也都有国际赛事这种比赛一般都 考虑到既交流,又获奖,不像中国武术锦标赛、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 会一样强手如林。函馆太极拳协会20年,也培养了不少高手,不妨 让他们代表函馆去一试身手,会大大有益于提高的。

浏览5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