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术套路、搏斗、功法宏观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从武术技术的元创和雏形期分析可知,武术技术动作元素和动作主要来源于 人类的生产斗争,后来由于战争的搏杀需要逐渐使传统武术技术有了军事技术和 民间技术的分流,武术技术体系中最早出现了搏斗运动。在传承武术技术和训练 士兵搏杀技术的过程中,武术的教育功能随之出现,正是由于教育措施和方法的需 要使得武术的功法技术出现并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武术动作元素、技术动作以及 动作组合的出现,出现了图腾武舞和军事武舞,到汉代,尤其东汉时期,武舞已经有 了很大的发展,如剑舞、斧舞、钺舞等等,虽然动作多具有随意性,但已经出现了追 扑、进击、打斗等有强烈攻防含意的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已出现了简易的 套路。®至宋代,随着瓦社勾栏等表演性武术的发展,出现“女颭”的“套子”武艺, 它与今天的武术套路已经十分相近。®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技术体系不是独自割裂 开来的,它是一个互相联系且互相制约的整体。另外这种技术体系要求每一个传 统武术的习练者都必须三者兼顾,均衡发展。
(2)武术形成了不同微观技术体系
按人体部位分为上盘动作、中盘动作、下盘动作技术体系(上盘为心脏以上部 位,包括胸、背、头、上肢,中盘为腰、腹、跨,下盘为裆部和下肢)。按人体击打部位 又可分为头、手、足、肘、膝、肩、背、胯等八部分动作技术体系。
(3)武术文化属性的初步形成
武术一经萌芽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 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武术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影响为以后传统武术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影响随着人类社会 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
1)哲学文化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哲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 的最高水平,它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和 制约作用®。它主要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儒家哲学中“仁”(指人 和人的一种亲善关系,g卩‘仁者爱人’),“尚中”(也说4中庸’指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 持事物的平衡,g卩‘允执其中’)而求和的基本观念,以及“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这在后期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论题)。 在传统武术技术中则要求“守攻兼备”,“内外兼修”,“以守为主,后发先至”,“刚柔 相济”,“天人合一的拳法整体论’’等等。道家哲学以及后期出现的魏晋玄学中“道 本体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阴阳论’),“自然观”(即要求人类 顺应自然和清静无为),“个性观”(即肯定生命价值和个性自由)。在传统武术技术 中则要求欲进先退、欲伸先曲、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等阴阳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崇尚 个人修为、“拳法自然”以及“反者道之动”的拳理思想。其他哲学文化包括先秦子 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它们对传统武术技术都有着一定的 影响。在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中国先秦时期,“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 四篇®。”其中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兵家文化思想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凡兵书 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如“兵贵胜不贵久”、“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胜 而求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等军事思想在武术搏击 中则是双方实战前的准备条件或者是搏击过程中对技术的原则要求。
2)政治文化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政治文化可分为理制政事、刑名法律、职官衙署、科举教育等,科举教育对传统 武术技术的影响尤为重要。夏商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已初步建立,《孟子•滕文公 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西周时期教育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小学教育内 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御”中均有着丰富的武术教育 内容®。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开始出现私学,秦汉魏晋南北 朝时期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宋代官学也直接增设武学课程(宋代武学始于仁宗 庆历三年,神宗熙宁五年复建武学于武成王庙并形成定制)。在这种日益完备的教育制度中,武士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这对武术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影响是十分深 远的,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宋代武学的开设,曾经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习武人员的理论 修养,促进了武艺与兵谋家及阴阳家思想的结合,推动了武术训练理论、战术思想 的发展。从隋炀帝时期非正式武举制的开始,到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举制定 制,它不仅打破了门阀荫袭世官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开创以武取士的先河。同时也 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武举考试内容较多的倾向于军事搏击技术和战 术,这也就势必掀起民间习武偏向军事搏击技术的高潮,使得军事技术和民间技术 得到不断的融合、发展。
3)其他传统文化因素
诸如宗法家庭、礼仪风俗、传统医学、衣冠服饰等都对传统武术技术有着深远 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传统武术的技术哲学文化、传统武术道德伦理文化、传统武术 市井文化等等。
4)武术功能的逐渐完善
在这一时期,技术的健身、娱乐、教育、表演、竞赛、经济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并逐步完善起来。
春秋以降,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剑的制作工艺的改进,剑逐渐成为人们广泛 喜爱的武器,斗剑之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颇具代表性的对抗项目,斗剑之风 盛行。《庄子•说剑》中记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 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者不厌”;《史记•刺客列传》〇中记“荆卿好读书击剑, 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尝游过榆次,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中“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这 说明这一时期练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战场上技术的运用,发挥它的技击功能, 也是为了赛场上的竞争。较武的刺杀搏击,已经不是战场上的拼杀,而且还有赛场 上的表演与争雄。
两宋时期民间产生大量的武术结社组织:有以乡社为基础的组织,如“弓箭 社”、“忠义社”,这些结社社员忙时为农,闲时则自发组织起来习练武术以御贼备 战;有城市居民自发形成的武术结社组织,如“角抵社”、“相扑社”、“锦标社”、“川弩 社”、“英略社”,这些社员入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习武练技,强身健体, 娱乐休闲。除了武术结社组织,还有专门从事武术表演而谋生的武术艺人,他们在 瓦社勾栏中表演,靠表演费用谋求生活。
以上种种形式对武术技术的交流与传承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武 术的健身、娱乐、教育、表演、竞赛、经济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完善起来。在发展期中武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体系;武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属性, 这种文化属性是武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技击术的标志性特质。
4.顶峰期——明、清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合流发展
随着武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元素的不断整合,使得武术形式逐渐出现多样 化,形式之间又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技术风格特点相近的流派体系。
(1)不同拳种流派的形成
武术在宋之前,已经出现比较清晰的以徒手和器械划分的武术门类,长兵器械 类如棍、枪、矛、戟、大刀等;短兵器械类如剑、刀、鞭、锏、拐等;双器械类如双刀、双 钩、双枪、铁椎等;软器械类如流行锤、九节鞭等;盾牌类如盾、干、长牌、无敌神牌 等。每一种器械又有多种,如枪类有长枪、古矛枪、钩镰枪、狼铣枪、火焰枪等®。 《水浒传》®中也有多次描写十八般武艺和徒手拳术的内容,如第二回“王教头私走 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写道:“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 头指教。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连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除 了器械外它还有许多描写徒手武艺的动作,在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 寿张乔坐衙”中写道:“……。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 右肋下钻过去。……。燕青却抢将人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人任原交裆, 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在明代,套路、搏斗、功法宏观技术 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出现比较成熟的套路形式和搏斗、功法体系。如程冲斗创编的 刀术套路,不但有图解说明还配有详细的动作路线图,上面记录了动作的起收式、 动作的方向、动作的行进路线、动作的名称等等。在论述拳术套路和实战搏斗之间 的关系时戚继光道:“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灌勤四肢,此为初学人 艺之门也®。”在论述拳术与其他器械之间关系时道:“大底拳、棍、刀、枪、叉、剑、 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学拳法活动手足。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从明代 开始,中国武术开始形成流派或门派,在拳法和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与内容 的若干派别,或者说每一流派武术中,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戚 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在叙述拳种时写道:“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 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华拳,……。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 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在描写拳种技术风格特点时写道:“而 其妙也,颠番倒插;而其猛也,劈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挡斜闪。 ……。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
(2)武术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由于传统武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习练人员经验、体悟等主观意识不断积累总 结,加之受到传统文化母体的影响,传统武术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是必然的。在形 成过程中它必然具备历史的渐进性和理论构成上的多源性两大特点®。早期的如 《庄子•说剑》中的“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越女的 “手战之道”,以及《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剑道》三十八篇,《手搏》二十五篇气至 明清时期,传统武术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随着传 统武术流派的形成,相应出现了拳种的训练理论,相关著作也不断问世。其次,这 种理论不仅包括对习武者的道德要求、门派择徒拜师原则等外延理论,还包括拳种 技术动作、技法特点、训练方法等内核理论,如黄百家的《内家拳法》、苌乃周的《苌 氏武技书》等。最后,由于受传统哲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出现了众多以中国传统哲 学立论的拳派,如以太极学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以五行学 说立论的形意拳等等。

浏览1,1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