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新旧思想交锋最激烈的一个时期,维新 变法、洋务运动直接反映出当时国人的革新改良思想,西学东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 潮。当时,大量西式火器和德国、瑞典兵式体操开始进人我国,洋务运动兴起和新 式学堂建立也大量采用西式教学内容。据史料记载: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 军械所开始,在30多年间共创办19个军事工业企业,有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 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等,另外还有兰州制造局、湖北枪炮局和四川机 器局等。1904年11月9日,清朝末年湖北新军的营兵运动会,大量项目为西方 体操和田径等,仅有马术和摔跤与武术有一定关系®。1907年,江南第一次学校联 合运动会,86校参加8类69项竞赛,其中武术竞赛仅有击剑、刺枪及柔术三项,只 占极少的一部分®。“西学东渐”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提升毋 庸置疑,但它对武术的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影响,使得武术技术开 始走下坡路,部分拳种流派开始没落,传统武术技术也逐渐消亡。其间,军阀马良 发起“中华新武术”运动,但由于“五四”新、旧思想的冲击和自身原因,运动不了了 之。精武体育会及中央国术馆等组织虽然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为当时的武术运动注人了新鲜血液,但也无法改变当时现状。
1.武术社团组织纷纷建立
辛亥革命后,各界人士在“强国强种”忧国忧民思想倡导下,武术逐渐引起人们 的重视,武术社团组织纷纷建立。上海主要有1909年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学 校,1910年易名精武体操会,1915年重建最终定名为“精武体育会”;此外上海还有 1919年由吴志清、王一亭、谢强功等创办的中华武术会等30多家武术会社。北京 主要有1911年太极拳家许禹生等成立的北平体育研究社,此外还有国强武术社、 四民武术社等20多家武术社团。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馆址设 在南京西华门头条巷,馆长张之江,副馆长先后有李景林、张宪、钮永键、张树声、陈 泮岭。1929年颁布《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规定:“中央国术馆以倡导中国武术,增 强全民健康为宗旨。”术科课程主要包括腿法、拳术、器械科、竞技科、选修科、特别 科、军事科七科。具体内容包含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查拳、新武术、 连步拳、戳脚、劈挂拳等拳术;刀、枪、剑、棍、大杆等多种器械;长兵、短兵、散打、拳 击、摔跤等多种搏斗对抗项目。南京中央国术馆曾于1928年和1933年进行了两 届“全国国术国考”。在南京中央国术馆影响下,各省也建立国术馆,这对武术人才 的培养以及武术的竞赛化奠定了基础。
2.武术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1911年,马良邀集一批武术名家,发起编辑武术教材《中华新武术》,内容主要 包括摔跤、拳脚、棍术、剑术。《中华新武术》打破旧武坛的门户之见,取传统武术动 作为素材,借鉴兵式体操的操练方法,分段分节地配以口令,制定出团体教练法。 1917年,当局定为军警必学之术,1918年秋通过“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高等以 上各中学校之正式体操”的建议,使之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内容。同一时期,1915年 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 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 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中国传统武术正式 进人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这些举措虽然后来在“五四” 运动的新文化冲撞下夭折,但它为近代武术进人学校教育进行了尝试,为武术的学 校转型提供了参考案例。
3.近代武术竞赛活动
1923年,马良、唐豪、许禹生等联合发起在上海举办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 这是中国体育史和武术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单项运动会。1924年举行的旧中国第
三届全运会,首次列武术套路为表演赛项目,并制定了按手、眼、身、法、步五项技法 进行评分的简单规则。在1933年和1935年旧中国第5、第6届全运会中,武术都 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些竞赛活动加快了武术竞赛化的进程。
4.武术论著和学术成果显著
拳械技击理论,拳谱整理,拳术源流考究和拳术普及理论等成果显著。论著包 括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禄堂《八卦拳学》,其中以姜容樵尤为突出,共编著二 十余种拳械专著。在武术源流研究方面唐豪《少林武当考》、《少林拳秘诀考证》、 《内家拳研究》等学术价值较高,他被誉为现代中国武术史学科的奠基人。
(三)现代武术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武术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其性质、地位、目的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开始了新的篇章。随后随着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到来和“文化大革命”影响,武术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武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总的来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在大众普 及化、竞赛标准化、推广市场化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武术的健身、竞技、经 济、文化等诸多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武术运动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健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武术运动的发展,国家体委成立后就设置了民 族形式体育研究会,负责对武术等民族形式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1955年国家体 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后升格为武术处,这是在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 院、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之前唯一负责武术管理工作的部门。1958年9 月在北京成立第一届中国武术协会,它的建立从组织上保证了武术运动的开展。 1986年在北京成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对外称中国武术研究院),1987年将运动四 司武术处合并到研究院,负责全国武术管理和对外推广工作。1990年中国武术协会 实体化,既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团体会员,又是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1994年国 家体委武术协会更名为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保留武术协会的名义下,增 设了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成为中国武术协会的常设机构,全面履行武术运 动项目的管理职能。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 武术研究院,是作为一套班子在武术运动的管理中运作着。®与之同时,地方性武 术协会和省级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也相继建立,负责地方武术运动的管理工作。
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是我国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能够集一些有 利因素,形成合力,推动武术运动朝着科学化、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武术在学校中的推广和普及
武术作为学校教育内容,自古有之,周代的六艺教育,宋代武学,清骑射为本, 右武左文的官学教育,近代的中华新武术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继承 和发扬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让学生养成健身、修身、养性之目的,武术被列为大、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体育学院(系)的普修、专项和专选课程。
1961年编订的《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武术在小学体育课中 每学期6学时,中学8学时。同时,随着武术运动的开展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 策引导,很多学校武术协会、武术兴趣小组纷纷建立,形成了一批传统项目。1993 年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进行了武术在中、小学的试点工作。2000年 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 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形神拳和武术器械作为学生必修内容。在后 期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试点中,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武术资源,增设了地方特 色武术课程教学。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也面临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场地、器 材、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综合性大学武术教学在八十年代后期掀起高潮。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和北 京大学率先成立武术协会,发展到今天高校武术协会基本覆盖全国所有高校,其在 组织学生进行武术练习、进行文艺汇演和高校武术比赛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作用,成 为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院、校(系)的武术教学发展也十分迅速。1958年北京体育学院和上海体 育学院设立武术系,其他体育院校(系)设武术专项选修课,从教学上加强了武术的 比重和地位,促进了武术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1961年编 写了第一部全国体育学院本科《武术》教材,1978年、1983年两次进行修订,1988 年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武术》,在1988年教材 基础上,1991年编写的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2003年编写了体育院校通 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1963年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研究生;1978年起,各体育院 系除了恢复招收本科生外,还恢复了武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这对武术科研人 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外,体育院校为了 促进教学训练工作,提高教学训练水平,从1987年起,组织了体育院校间的武术比 赛;部分体育院校可以单独参加全国武术锦标赛。

浏览2,2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