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道运动学习与信息。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的任何动作都可以看做刺激与 反应过程。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要经过迓样几个阶段:剌激的输入、引起冲动——识别 信息、编码,信息被转化成概念一息加工,即运用联想和思维从信息中推导出以符 号陈述的行动命令一译码,即符号的指令转化为神经冲动——输出,即神经冲动引起 肌肉作用于外部世界。柔道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是运动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包括 运动员接受运动信息、形成运动表象、建立动作——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反馈、调 整动作等环节。学习柔道运动技术时,运动员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多种信息源获 得有关学习动作技术的种种信息,并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动作表 象,在此基础上形成动作结构,在大脑中留下知觉痕迹。运动员在柔道运动技术的学习 训练中能否抓住动作的主要信息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 平、掌握技能的数量、认知能力及学习训练动机、情绪等方面的特征。运动员的大脑皮 层按照形成动作结构的方案,向有关运动器官发出指令,运动器官按指令进行活动完成 动作。由于开始完成的动作不可能与预定方案完全相符,这就需要通过反馈调节过程来 进行修正。在柔道运动技能的形成中,信息的反馈有着重要作用,其内容包括有关动作 的各种参数,如动作的方向、速度、节奏,以及动作学习的进展情况等。反馈信息主要 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各种感觉、知觉;二是外部他人,如教练员给予的信 息。反馈信息传到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原来的动作方案对照,进而调整动作,再发 出指令,实施动作。经过多次反馈调整才能形成正确的技能。

(2)柔道运动竞赛与信息。柔道运动竞赛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信息过程,这个过程 主要包括由赛前舆论信息、赛前预测和决策的确定等构成的赛前信息控制,由比赛中的 信息联系和信息处理等构成的比赛中信息控制。任何一次重大的柔道比赛前,都会有围 绕比赛的参加者产生的许多舆论和信息情报战,这些舆论信息有真有假,有些教练员和 运动员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舆论信息,因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或过分放松,甚至造 成教练员战术决策上的失误。由此可见,对赛前舆论信息的正确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赛前信息控制任务。各种赛前舆论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 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学会运用信息方法,提高对各种舆论信 息的鉴别能力。


  • 柔道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


控制是控制者作用于被控制者,使其改变或保持某种运动状态,以达到控制者的目 的的过程。控制对于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的有意识的活动总是 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其目的因一定的需要而产生。可是事物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 约,其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为保证人的活动目的的实现,人就不得不对事物进行一定 的控制,使其按符合人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因而控制为实现人的活动目的所必需。一个 系统总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就柔道运动训练而言,柔道运动 员的成才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过程、竞技能力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过程、竞赛的临场指 挥过程等,都是不稳定的,为了使训练系统保持稳定,必须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多次 反馈,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控制。控制实质上是在一个事物发展的可 能性中进行有方向的可能选择。一切控制过程都必须了解事物发展面临的可能性空间、 必须达到的目的和控制的条件,使事物向一定目标转化。在柔道运动训练中,要想从总 体上对整个柔道训练过程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的训练活动方向和目标发展,就必须 明确确定和划分训练时间阶段与周期,控制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与训练指标等方面。

柔道运动训练控制的表现是非常广泛的,如科学地制定各训练过程的计划,有效地 组织各个训练实践活动,对训练过程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调节,运动员的科学选 材,以及对参加竞赛的有计划的准备、组织与调控等,都可以理解为是对柔道训练过程 的控制。

运动员从开始接受某项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到达到个人竞技水平的高峰,都必须 经历一个多年长期的、系统连续的过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按 一定的次序进行的训练活动。时间跨度的大小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的长短,但无论运动 训练时间的跨度大与小,都是按其特有的次序组织安排训练活动的。随着现代柔道运动 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竞争的程度日益激烈,运动员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和多年培 养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把多年训练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的 控制,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多年训练可分为全过程的和区间性的。全过程的多年训练一般是从选材直到运动员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最终停止训练比赛,这个过程长达十几年;区间性的多年训练通常 指围绕全国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单项锦标赛等重 大比赛的间隔年限,确定其时间跨度和训练阶段。这里所阐述的是全过程的多年训练。

由于全过程的多年训练其时间跨度很大,从运动员选材开始起,他们的机体经历着 生长发育到成熟,直到衰退期,机能水平和能力也经历着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过程。其 间,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所要解决的训练任务也不相同。因此,全过程 的多年训练必须划分训练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活动。目前国内对多年训练 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认识,划分的训练阶段也不一致,综合国内外各种关于多年训练阶 段划分的方法和模式,考虑柔道运动项目的特征和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规律及现 代柔道运动训练的特点,我们将柔道运动训练全过程的多年训练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训练阶段、高水平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任务及控制

  1. 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及基本内容


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限一般3~5年。基础训练阶段的总的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 动能力。在这一阶段里,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协调能 力,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 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为专项训练阶段打好基 础。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日益重视协调能力的作用,把协调能力看做是发展 运动员运动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而儿童少年正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在注 意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同时,要适当安排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应 逐渐增加运动素质训练的比重。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随着年龄由小 到大,应按照柔韧素质——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力量——最大力 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进行训练。

  1.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负 荷的逐步增加会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地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耐力。但过度的运动负荷会对儿童少年的内脏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 重的损害,可能会断送他们的运动前途。因此,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 越大越好,而是应采取适宜的量度。

(二)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任务与控制

  1. 专项提高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及训练内容


运动员在成功地接受了 3~5年的基础训练之后,便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致力专项竞 技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通常持续4~6年。系统的4~6年的专项训练已经可以使运动员 的体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即运动员在各个方面都臻于成熟,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 峰,进入了最佳竞技阶段。所以,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致力发展专项竞技 能力,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培养运动员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所需要的心理 品质,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接近或达到高峰,并为最佳竞技状态和进入最高竞技阶段打 好基础。这个阶段的训练内容表现为高度的专项化,应较为明显地提高专项训练内容和 手段的比重。同时由于在这个阶段需要较多地参加各种比赛,因而训练的内容、手段方 法都应尽量符合比赛的要求,接近比赛的条件。

浏览7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