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道运动学习与信息。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的任何动作都可以看做刺激与 反应过程。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要经过迓样几个阶段:剌激的输入、引起冲动——识别 信息、编码,信息被转化成概念一息加工,即运用联想和思维从信息中推导出以符 号陈述的行动命令一译码,即符号的指令转化为神经冲动——输出,即神经冲动引起 肌肉作用于外部世界。柔道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是运动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包括 运动员接受运动信息、形成运动表象、建立动作——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反馈、调 整动作等环节。学习柔道运动技术时,运动员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多种信息源获 得有关学习动作技术的种种信息,并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动作表 象,在此基础上形成动作结构,在大脑中留下知觉痕迹。运动员在柔道运动技术的学习 训练中能否抓住动作的主要信息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 平、掌握技能的数量、认知能力及学习训练动机、情绪等方面的特征。运动员的大脑皮 层按照形成动作结构的方案,向有关运动器官发出指令,运动器官按指令进行活动完成 动作。由于开始完成的动作不可能与预定方案完全相符,这就需要通过反馈调节过程来 进行修正。在柔道运动技能的形成中,信息的反馈有着重要作用,其内容包括有关动作 的各种参数,如动作的方向、速度、节奏,以及动作学习的进展情况等。反馈信息主要 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各种感觉、知觉;二是外部他人,如教练员给予的信 息。反馈信息传到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原来的动作方案对照,进而调整动作,再发 出指令,实施动作。经过多次反馈调整才能形成正确的技能。
(2)柔道运动竞赛与信息。柔道运动竞赛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信息过程,这个过程 主要包括由赛前舆论信息、赛前预测和决策的确定等构成的赛前信息控制,由比赛中的 信息联系和信息处理等构成的比赛中信息控制。任何一次重大的柔道比赛前,都会有围 绕比赛的参加者产生的许多舆论和信息情报战,这些舆论信息有真有假,有些教练员和 运动员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舆论信息,因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或过分放松,甚至造 成教练员战术决策上的失误。由此可见,对赛前舆论信息的正确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赛前信息控制任务。各种赛前舆论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 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学会运用信息方法,提高对各种舆论信 息的鉴别能力。
控制是控制者作用于被控制者,使其改变或保持某种运动状态,以达到控制者的目 的的过程。控制对于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的有意识的活动总是 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其目的因一定的需要而产生。可是事物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 约,其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为保证人的活动目的的实现,人就不得不对事物进行一定 的控制,使其按符合人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因而控制为实现人的活动目的所必需。一个 系统总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就柔道运动训练而言,柔道运动 员的成才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过程、竞技能力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过程、竞赛的临场指 挥过程等,都是不稳定的,为了使训练系统保持稳定,必须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多次 反馈,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控制。控制实质上是在一个事物发展的可 能性中进行有方向的可能选择。一切控制过程都必须了解事物发展面临的可能性空间、 必须达到的目的和控制的条件,使事物向一定目标转化。在柔道运动训练中,要想从总 体上对整个柔道训练过程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的训练活动方向和目标发展,就必须 明确确定和划分训练时间阶段与周期,控制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与训练指标等方面。
柔道运动训练控制的表现是非常广泛的,如科学地制定各训练过程的计划,有效地 组织各个训练实践活动,对训练过程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调节,运动员的科学选 材,以及对参加竞赛的有计划的准备、组织与调控等,都可以理解为是对柔道训练过程 的控制。
运动员从开始接受某项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到达到个人竞技水平的高峰,都必须 经历一个多年长期的、系统连续的过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按 一定的次序进行的训练活动。时间跨度的大小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的长短,但无论运动 训练时间的跨度大与小,都是按其特有的次序组织安排训练活动的。随着现代柔道运动 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竞争的程度日益激烈,运动员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和多年培 养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把多年训练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的 控制,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多年训练可分为全过程的和区间性的。全过程的多年训练一般是从选材直到运动员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最终停止训练比赛,这个过程长达十几年;区间性的多年训练通常 指围绕全国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单项锦标赛等重 大比赛的间隔年限,确定其时间跨度和训练阶段。这里所阐述的是全过程的多年训练。
由于全过程的多年训练其时间跨度很大,从运动员选材开始起,他们的机体经历着 生长发育到成熟,直到衰退期,机能水平和能力也经历着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过程。其 间,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所要解决的训练任务也不相同。因此,全过程 的多年训练必须划分训练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活动。目前国内对多年训练 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认识,划分的训练阶段也不一致,综合国内外各种关于多年训练阶 段划分的方法和模式,考虑柔道运动项目的特征和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规律及现 代柔道运动训练的特点,我们将柔道运动训练全过程的多年训练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训练阶段、高水平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任务及控制
- 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及基本内容
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限一般3~5年。基础训练阶段的总的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 动能力。在这一阶段里,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协调能 力,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 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为专项训练阶段打好基 础。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日益重视协调能力的作用,把协调能力看做是发展 运动员运动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而儿童少年正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在注 意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同时,要适当安排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应 逐渐增加运动素质训练的比重。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随着年龄由小 到大,应按照柔韧素质——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力量——最大力 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进行训练。
-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负 荷的逐步增加会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地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耐力。但过度的运动负荷会对儿童少年的内脏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 重的损害,可能会断送他们的运动前途。因此,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 越大越好,而是应采取适宜的量度。
(二)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任务与控制
- 专项提高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及训练内容
运动员在成功地接受了 3~5年的基础训练之后,便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致力专项竞 技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通常持续4~6年。系统的4~6年的专项训练已经可以使运动员 的体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即运动员在各个方面都臻于成熟,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 峰,进入了最佳竞技阶段。所以,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致力发展专项竞技 能力,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培养运动员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所需要的心理 品质,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接近或达到高峰,并为最佳竞技状态和进入最高竞技阶段打 好基础。这个阶段的训练内容表现为高度的专项化,应较为明显地提高专项训练内容和 手段的比重。同时由于在这个阶段需要较多地参加各种比赛,因而训练的内容、手段方 法都应尽量符合比赛的要求,接近比赛的条件。
浏览7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