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赛前竞技状态诊断的作用


诊断就是分析和判断。赛前竞技状态是指在比赛前的特定时刻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及其训练水平的检查、分析和判断。它是柔道训练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制定训练计 划、组织训练活动和实施反馈调控的依据,对训练过程实现最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意 义。具体而言,对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诊断其作用在于:有利于教练员在赛前准确地 掌握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实际水平,科学准确地预测未来比赛中可能达到的竞技状态水平 和运动成绩;通过诊断可以了解赛前运动员竞技状态诸构成因素中的薄弱环节,更有效 地安排赛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1. 赛前竞技状态诊断的内容


赛前竞技状态诊断的内容包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专项运动成绩、心理状态、技术 与战术的运用水平等主要方面。

(四) 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内容与方法

要使运动员临赛前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必须在系统训练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各种内 容与手段方法来进行调控,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身体状态的调控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有机体逐渐 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做好身体上的准备。赛前准备活动是身体状态调 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赛前准备活动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准备活动。一般准 备活动也称“热身活动”,大多采用慢跑、徒手操等方法,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使身 体发热,促进有机体血液循环,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专门准备活动是使专项所需要 的各器官机能得到提高,一般多采用专项基本技术动作或模仿性练习,以使整个有机体 的机能能力适应即将开始的比赛的需要。

  1. 心理状态的调控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竞技状态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赛前心理状态容易受各

 

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易变性特征。因此,赛前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运动员的 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调控,使运动员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即将开始的比赛,最大限度地 发挥已有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的胜利。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表现,根据对竞技能力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分为正常心理状 态、最佳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最佳心 理状态则有利于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赛前要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使运动员处于最 佳心理状态。

所谓赛前不良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赛前在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的状态处于过度 或不足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盲目自信、乐观或缺乏自信;兴奋水平过高或过低;注 意力分散;感知觉迟钝,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思维不清晰;情绪紧张或放松、急躁、 消极、恐惧、焦虑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要 密切配合,运用心理训练与心理调控手段与方法加以调节控制。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平时加强心理训练,教给运动员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方法。

  • 克服赛前精神过度紧张的方法。一般有冷化控制、转化控制等方法。“冷化控 制”是运用一定的方法使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处于一种消退性抑制状态,是一种冷处理的 方法。“冷化控制”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信息回避法、行为适应调节法等。“转化控 制”是指通过另一种活动或有意识地改变指向的方法来缓解情绪紧张。过度精神紧张是 在引起紧张的刺激物作用下产生的,用刺激替代或意识转移就可以达到转化控制的目 的。

  • 克服比赛压力过大的方法。应采用疏导法、减压法来减轻运动员的压力和包 袱,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


(3 )克服想赢怕输的方法。克服想赢怕输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对比赛结果的期望,增 加比赛胜利的把握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减压法、心理疏导法及正确的动机教育等。

小结:

现代柔道运动训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和实践活动过程。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的 局部子系统,这些局部子系统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训练目标和任务。柔道 运动训练系统是因一定的训练目的,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的 训练功能的整体。它是实现柔道训练目的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总和,也是柔道运动 训练活动存在的形式。柔道运动训练系统具有对象性、社会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复 杂性等特点,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教练员、运动员、运动竞赛和训练条件,其中教练 员和运动员是实现训练系统功能的主体。柔道运动训练系统的结构表现为组织结构、 人员结构和人事结构。同时,柔道运动的教学、训练和竞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 的获得、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以信息为基础的。这个过程科学化水平的高低,是与 能否及时、准确地得到所需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及传递信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运动 员从开始接受某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到达到个人竞技水平的高峰,必须经历一个多 年长期的、系统连续的过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按一定的次 序进行的训练活动。时间跨度的大小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的长短。但无论运动训练时 间的跨度大与小,都是按其特有的次序组织安排训练活动的。随着现代柔道运动竞技 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竞争的程度日益激烈,运动员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和多年培养 业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把多年训练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 的控制,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思考题与作业:

  1. 简述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在柔道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2. 柔道运动训练系统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 高水平柔道运动员赛前调控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李诚志.教练员训练指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 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训 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辩证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刘新民)

-)柔道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柔道运动的发展,各国柔道运动发展的水平日益缩小和接近,柔道比赛的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在那些微小因素上夺得的微小优势,人们为 提高柔道运动成绩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如何使运动员通过平时的科学训练,在比 赛中不失时机地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已成为当前柔道运动训练和柔道运动科学研究 中极为重要和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目前在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呈现出以下一些发展 趋势:

1.在注直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对柔道运动 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研究

在现代柔道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全面提高是在高水平竞赛中取胜的决 定因素,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对构成竞技能力的诸方面进行全面训练。因为柔道运动项目 虽然具有自身的特性,对运动员竞技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但当代世界柔道高水平运动 员在保持和提高本项目专项竞技能力的特殊要求和本身特长的同时,向着竞技能力整体 和全面提高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在训练全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和阶段都平行 地安排,而是要求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柔道项目的特点,在多年训练的不同训练阶 段及其不同时期有重点地发展,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如何在促进运动员竞技 能力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其主导因素和获得优异运动成绩是柔道运动科学研究的一个 重要课题。

  1. 重视对运动员负荷安排的定向化和个体化


因为运动负荷是引起运动员机体生物适应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柔道训练中如 何安排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以获得比赛所需要的训练效果,就成为柔道运动科学研究 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负荷安排的定向化和个体化就是要求在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个体 特点与实际情况及训练的具体任务,来选择和确定运动负荷的内容、性质和数量与强 度。由于柔道运动员每个人的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不一样,训练过程的每个时期和阶段 的具体任务也不一样,所以要取得负荷刺激的最大效果,必须在负荷内容和性质上有针 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

  1. 高度直视对运动员大运动负荷后机体恢复的研究


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但由于运动负荷的不断增大,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加深, 要使运动员承担更大的、新的运动负荷,仅靠运动员机体的自然恢复已远远不能适应比 赛次数多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因而现代柔道运动训练中,有意识主动地采取各种手段 和措施,加快运动员机体生理和心理的恢复过程,已成为柔道运动科学研究急需解决的 一个现实问题。

  1. 注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


近年来的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实践证明,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势均力敌的情 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注重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 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也就成为柔道运动科学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之一。

  1. 注童柔道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早期培养


由于现代高水平柔道运动员的成长周期长,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后和所需要 的训练年限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早期科学选材和早期培养,以及进行多年系统训练 是培养高水平柔道运动员的必由之路。

浏览1,2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