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散打概述
武术是以套路与对抗两种形式表现的传统民族体育,散打是 对抗形式的一种,又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下弁、白打、拍张、手 战等。散打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
体现武术攻防格斗特点的形式有散打,推手、长兵、短兵等。 目前,主要是通过散打的运动形式直观地表现,因此,散打是武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动形式。从技术角度分析散打运动与实用技 击基本是一致的,但从体育的观念出发,散打运动受到竞赛规则的 制约,以不伤害对手为前提,再充分发挥各流派技法。例如:散打 中对有些传统实用的武术技法(二龙戏珠、擒拿方法等)作了严格 的限制,并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方法。而武术实用搏击术是以 杀伤对手、减弱对手战斗力为主要目的,技术与战术不受任何规则的限制,这种形式目前只能在一些特殊的部门才得以开展。所以, 散手与实用格斗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属于体育范畴,是人们 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后者则是以击败对手为目的的实用技术。
散打——武术的一种对抗形式,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要 求运用各流派的踢、打、摔等技术来进行对抗的一种徒手格斗运动。
第一节散打简史
原始社会期间,人们为了生存与获取生活资料,在实践中悟出 了拳打、脚踢、泮摔、擒拿、跌扑等动作。私有制产生后,在氏族社 会、部落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使用武力成了掠夺财富的最主要的 手段。如人与兽斗、人与人斗的本能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积 累,一旦从本能的自卫活动过渡到有意识的技击交流时,便会产生 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散手的萌芽。部落战争中远则运用弓 箭、投掷器,近则用玉、石、木、骨作为武器。手中的武器被打掉,自 然是赤手空拳的搏斗。因而,求生的本能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 的要求,提出了对部落的成员先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任务。这种 有意识的组织传授活动对“相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 响,从封建社会西汉时期的储具园雕《格斗》上看,就生动地展现了 徒手搏斗的场景,但此时的散打是出于人的自卫本能,还未进人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范畴。
《礼记•王制》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贏股肱、决射御”,表明当 时已经有了用“执技论力”、“贏股胲”来决定胜负的相搏之术。
到了商周时期,散打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在商代,武舞与练武 逐渐分化,攻防格斗技术已被单独拿出来训练士兵。在周代,练武 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有了专门的训练时间和内容。奴隶社会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斗争,使奴隶主越来越重视对本阶段子 弟和奴隶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和体质锻练,统治者还规定了专门的训练时间——“三时务农,一时练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 《礼记》练武内容有射箭与对抗攻防技术,此时习武已成为人们有 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社会变革带来了政 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手搏技击和 技艺已初步形成。
这个时期,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 霸,攻伐激烈,为争雄称霸,各国都很重视“拳勇”、“技击”对军队战 斗力的影响,重视技击术在战场上的应用,齐恒公曾于春秋两季举 行全国性比较武功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豪杰、枭雄以为己用。管仲亦曾在齐国招募全国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众者”来训练军队,齐国正是靠重视拳勇、技击而首先争霸诸侯的,军队的训练有了新的发展,无论形式、内容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越了商周,当 时练习的主要内容是徒手与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已失去攻防意 义的武舞受到韩非子等人的抨击而逐渐趋于表演形式。
在民间,当时习武成风,有些人喜爱与人对抗,就连做梦也是 如此,听说有高手就设法请来进行较量。《国语》记载了赵简子听 说牛谈有力,就把他请来与其亞李室周比赛,结果李室周败给牛谈。相搏取胜,除了技术外,在《荀子•议兵营》和《资治通鉴》中还 记载了战术的应用,“用手臂捍头目而覆脑腹也”,“沂而袭之与先 掠而后击之”,“岂手臂不救也”从中可以看出徒手相搏已有指上打 下、声东击西的佯攻战术的运用。
此时,散打的体育性质逐渐被人们认识,正如孙子曾指出“搏 刺捍强士体”意指击刺、搏斗(散打等)除了较量对抗外,还有增强 体质的功能与作用,散打开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 国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秦汉、三国时期正处于封建国家上升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使人民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为武术逐渐由单纯军事型向竞技方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客观上限制了民间的练武活动, 但此时正是“手搏、角抵”——武术徒手对抗项目发展的最佳时期, 武术徒手对抗在当时却极盛行。“手搏”是一种从相搏发展而来的 攻防性很强的技击术,当时非常流行,并已具有明显的体育性质。 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秦墓中发现一木篦,弧形背面 有彩绘的“手搏”比赛场面,上有三个男子着短裤,腰间束带,足穿 翘头鞋,右边两人在进行“手搏”比赛,左边一人双手前伸,作裁判 状,台上挂有帷幕飘带表示比赛在台上进行。
汉初的统治者为抵御匈奴,鼓励习武,大大促进民间练武活 动,并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武艺”。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 的技击流派,这里武艺是徒手和器械对抗与套路的总称。当时,它既包括有徒手的角抵、手搏以及斗剑等对抗,也包括对练等套路运动。
与汉代相比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衰落时期,但该时期武术 仍有一定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选士的标准对武艺 有很高要求。据《通典•兵典》记载:“选士之科……引强彻扎戈链 剑击,便于利用,挺身捕虏,骞旗斩将,堪陷阵者,矫捷如飞,窃城越 堑,出人无形,堪窥战者,往返三百里不及暮至者,破格舒钩或负六 百斤行五十步,四百斤行百步者”;既要学会拳术的搏斗擒拿技术, 也要善射并会使用长短兵器,既能“若飞”般地疾跑,也能攀登跳 跃,长途负重行军。这不但对技术的要求高,还对身体素质如速 度、耐力、力量诸方面皆有严格的要求。两晋南北朝后期,儒、道、 佛日趋合流,玄学盛行,官僚贵族迷恋奢侈生活,信奉宗教,追求长 生不老之术,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武术对 抗的形式虽然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统治阶级则把对抗当作追求 刺激和消遣玩赏的内容,违背其内在规律,致使其面目全非,破坏了其正常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手搏、角抵倍受重视,尤其 是唐代武举制的实行,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练武之风盛行,武 艺出众者如“猛殿之士”、“矫捷之士”、“疾足之士”大量出现,并出 现了职业教授武艺的人。民间武术蓬勃兴起,武术体育性质更加 明显,相扑、角抵、手搏有了进一步的规格。据《通鉴纪事本末•刘 氏据广明》卷二十六载:“汉主好搏,弘熙令指挥使陈道痒引之力士 刘思潮等五人习手搏于晋府,汉王闻而悦之与诸王宴于长春宫,观 手搏,至夕罢宴”,有的君王不仅喜好角抵戏成癖,还亲自参加角抵 比赛活动,说明在上流社会已有广泛的市场。唐代书肇在《驾幸明 楼武艺绝伦赋序》中记叙了在散打比赛开始时双方“拜首稽首,足 足蹈蹈”,在比赛中“左旋右抽,擢两肩于敏手,奋髯增气,示众目以 余威”的生动形象。
从隋唐五代的手搏、角抵比赛可看出大体规则如下:
1.不按体重分级;
2.主要用踢、打、摔的技法;
3.活动场地多在方形台上进行;
4.没有护具,比赛时多赤身短裤;
5.犯规处罚不明显;
6.获胜者给予重奖。
两宋时期,由于内受封建军阀统治,外受强敌侵扰,民间练武 成风,开始出现练武组织“锦标社,”、“英田备社”、“角抵社”等,《宋 史•兵志》说:“手搏虽不切于用(指用于战场),而亦习其身臂。”散 打的健身性和娱乐性的功能,这点从宋朝到明朝的著作中都有反 映。宋人调露子认为:“上古之人淳素,以食饱饮足,或以前肱为格 击,手赤来取胜负”。《梦梁录》说:“每年春秋两季,禁中教场,量试 武艺。”飞枪砍柳,走马舞刀,百艺俱全。”据《宋义》载:宋太祖赵匡 胤就有一身好武艺,“手搏”已在群众中喜闻乐见,成为文化生活的 组成部分之一。
浏览4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