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在武术技击过程中,只有将所用动作的技击阈值降低到最低 点,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技击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要降低阈 值并非易事,必须做到内在的心、神、意等心态和气息的运动与外 在的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高度统一,使内与外、形与神成为 一个整体。
各家各派的练功准则都为“内练精、气、神,外练筋、皮、骨”,如 太极拳的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 合,外三合;少林拳要求精、力、气、骨、神等,都说明只有这样才能 降低技术阈,才能服务于技击特点。在套路中,往往要求练习者精 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 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 化来锻炼心身。这样,技击形式与套路形式才不失其内在的联系,才能相互服务。
三、广泛的适应性
由于武术技击的风格特点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相应的许多 武术流派,这些武术流派中的内容丰富多样,它们的动作结构、技 术要求、运动风格及运动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可分别适应人们不同 年龄、性别、体质的需要,人们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 选择练习,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0,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迄今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在它表 现出其历史延续性的同时,也必然会表现其阶段性,因而在不同时 期,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了解、分析这个异同,无疑对我 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下面把武术自30年代正式成为一项近代 体育运动项目以来,各时期人们对它的概念认识刊于,以使 今天的研究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深化。
概念应该是最简单明确地反映本质属性,武术的概念表现出 武术技击与传统文化的交叉点。内外兼修与技击是从属关系,是 非常重要的延伸。武术的技击特点只有通过内外兼修才能更完美 地表达出来,它是为技击这一特点服务的。本人认为:武术是以技 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与搏斗为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四节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表现
武术是根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运动形 式、技术要领、训练方法以及道德规范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哲 学色彩。离开了中国传统哲学去孤立地看武术,必然会遇到许多 无法解答的疑难。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天人之际(关系)”问题来表达哲学基本问 题的,以人作为它的出发点,以“天”作为人的对象,并把“人”与 “天”相参结成哲学认识的对子。台湾学者钱穆先生也认为“中国 文化本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中国古代哲人追求不分内外,不分物我的和谐统一,追求外在的客体世界(天道)和内在 的主体世界(人道)的和谐、圆满。这正是武学中“内外兼修”的理 论基础。
在处理“天人之际”时,天、道、理、气、太极等的基本范畴决定 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框架,而阴阳、五行、八卦等则是中国古代人们 用以解释事物的基本要素。这种有机循环论的整体思维是物我、 主客、内外同极的,因而在根本上不同于古代西方机械决定论的单 向整体思维D中国文化中的对应原则就是从这种思维框架中来 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任何东西都具有某种互相包容或相济、互 补的特性。在认知过程中,不重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但却善于发 现事物的对立,并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以此求得系统整体的物态平 衡,这是中国人潜意识中的观物态度所决定的。“人在自然中”的 “天人合一”原则,使中国人在各种矛盾对立中看到的并不是简单 的对抗和冲突,也不是一般的均势平衡、妥协或转化,而是一种深 刻的相灭相生,相反相成,对待互相彼此为用,这显然区别于西方 人所理解的对立统一。中国文化中的相济互补,就是从这种思维 框架中得来的。例如,武术中用虚、反、柔、弱等从负面去校正、补 充或取代、平衡正面的工作方式。又如在劲路上,刚、柔、轻、重, 长、短、明、暗等力量的互补等,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天人,合内外”的要求。中国 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一种围绕着生命活动进行,并且具有明 显身体化倾向的文化。它提问题的角度是生命体的得失与利害, 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真假对错。这种厚生利用、重术轻学的功利主 义“操作型”认知态度和方式显然不具西方学术那种“为知识而知 识”的“形而上学”意义。西方文化通过分析和还原追求本质,并通 过各种“原理论”来使自己普遍化。如西方的一些体育技术就是通 过实验分解来达到纯粹化和普遍化的倾向的,而中国的技术系统 首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操作,它一开始就直接面对系统整体本身。 与此相应的理论系统同样也带上操作的意义,因而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也就有门派繁多而丰富的技击法,但缺乏一个总体的 技术论。在实践过程中,操作自然地引人个体经验。在武术文化 中,就是通过这种个体的经验与外界保持联系,并从外界吸取一些 能为我所用的技术。一般说来,西方学术是具体分科知识与超经 验性个人信仰的组合而发展成的独特理论,在武术的传统训练理 论中,既强调外练,也强调内练。这里所指的“外”或“形”是外在的 具体的动作形态及运动形式;“内”或"意”是指内在的、技击含意 的、心理的、精神的内容。通过内练和外练,使内与外达到髙度的 统一。在这种拳理指导下的武术动作是由人体的四肢躯干以不间 形式的运动完成,这就构成了外在的形,并通过这个“形”来表现动 作的精神、实质的内容,就是内在的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形” 是“神”的动作语言神”是“形”的实质所在,通过形来表达,然而 形却不能离开神(特指技击含意)。否则,这种动作与体操或舞蹈 的动作无异,同时武术也就失去了衡量动作工整、规格和美的标 准。“神”也不能离开“形”,否则技击方法、发力(指能量)等内在的 东西就无法表现出来,这就是要求我们充分抓住一个“合”字来练。 如《拳理》所述:“听劲走化”,“用意不用力”等方法就是通过“内”对 “外”反射来的信息,作适当的内部调整使内与外达到组合。而中 国传统学术却是普论化的思维范畴和具体化的个体经验组合。与 此相应的则是西方人“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理性和中国人“为人 生而知识”的实用理性。在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导致的结果是: 西方(如拳击)很早就独立出来,并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竞赛规则, 而中国的武术则是一直割不断跟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联系。 长期受到所谓礼乐教化和谋生实用的严重束缚,难以形成一套严 格独立的竞赛规则,这与中国的社会没有明晰确定的法则是一致 的,导致出今天的结果。,f零打序举琴乎^1亨,而传统 武术由于训练体制与竞赛^则多面素出'现'了¥能够充分 发挥的局面。在训练上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武术训练 形成了向自己身体内部发掘潜力,以保养生命的性质,并具有身心 内外整体协调的特点。这一点从武术的训练方法与多方面运用中 就可以了解。而西方的拳击却形成了向自己身体外部拼搏进取以 发展生命的性质,并具有身体单项机能充分展示的特点。从拳击 的训练与功用上看,同样能说明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散 手运动还是一项更接近西方技术的运动。从学用的角度来看,武 术表现在“重意不重形”的倾向和“随机应变”的性质,它是模糊系 统而不是精确系统,它里面的那些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等都是 “无方无体”、“阴阳不测”,没有什么固定的界线。在运动中,相互 包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其自身也是相对的。如《拳经》云: “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无法,动即是法,等等。所 描述的确实难以完全形式化、数量化和固定化,与西方的拳击比 较,现代散打的一些动作指令的具体要求不同。传统武术是通过 “金鸡报晓”、“乌龙翻江”、“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一类意象性的 名称来表述。在应用中,武术家讲究“举动全无定向,发劲专主一 方”,使自己做到知法并能用法,脱法却不违法。这种非规范性的 训练给了我们很大的示范和启发,充分发挥了练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上述因素导致的结果虽有很强技击价值的武术运动,却很难 用一个很直接、裸露的方法表达出它的体育竞赛形式,但仅因此而 否认武术的技击价值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观点。如果因为一时不 能表达出体育竞赛的形式而用另一种体育形式来取代武术的技击 表达,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就技击而言,它是人类社会普遍 存在的现象,不可能是中国所独有,然而武术却产生在中国,并渊 远流长,有极大的生命力。如同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戏曲、工艺 绘画一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 富,诸如各种踢、打、摔、法,擒拿法等;然而也存在着技击术之间的 共性,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形式,又有对抗形式;既是结合的, 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与其他技击比较是迥然有别的。在演 练方法注重内外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等,构成了中国传统
武术的风格特点,这些风格与特点又反映出了中国文化互相联系的特征。

浏览5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