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年功。要求运动员从简单的拳、 腿、摔中练出不简单的功夫。在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将训练的内容 或技术动作加大到实战所需的难度,严格管理,为实战服务。
1.从难
散打运动是激烈对抗的重竞技项目,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加大 难度。例如,散打技术要求脚踢到头的高度就行。但平时训练不 能满足这点,还要练劈前后叉、横叉、前、侧、后搬腿、前、后、侧踢 腿,并都要有相应的高度。又如实战中打三局,局间休息一分钟, 在平时训练时,则可打五局,局间休息半分钟,通过这样加大强度、 密度训练,才能更适应比赛。
2.从严
在教学与训练中,表现为严格的要求与科学的管理 >对具体的 动作训练表现在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上。只有通过一定量的完成, 才能更好地巩固动作的正确定型,提高动作的质量。另外,通过严 格的训练和科学的管理,对学员纪律、作风、品德也起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和训练的任务以及心理素质 的培训。
3.从实战出发
散打运动是一项实战性极强的对抗项目。它要求学员的每一 个动作都为实战服务,一切无助于实战要求的动作都是不可取的, 应予剔除。任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对学员自己真正有用,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达到应具备的要求,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总之,实践中所需要的就应该训练,使学生掌握对抗中应具备 的各种能力。
第二节教学步骤
在散打教学过程中,为了降低动作的技击阈值,无论是单个的 基本动作,还是完整的技术动作以及几个技术组成的组合动作,一 般都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学会”、“喂引”、“实践”。“学会”是 指学员对基本动作与技术应用的形式模仿阶段。“喂引”是指学员 对所学的技术、战术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到应用的一种训练阶段。 “实践”是指学员将所学到的技术、战术应用到各种比赛与对抗中 去的阶段。“学会”和“喂引”是将动作运用过渡到“实践”的前提和 途径实践”是“学会”和“喂引”的训练的最终结果和目的。
一、“学会”动作的规格并清晰动作的技击含意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和运动员了解和掌握动作的 规格要求(包括手型、步型、身体姿式等),运行路线(手法、腿法、身 法等)和攻防用法。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使学员 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动作达到规范化。
二、“喂引”动作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
“喂”是给学生和运动员作假设性对手,根据他们所学动作的 需要给予喂递动作,如学防后手冲拳的拍击防守动作。在学员基 本学会这一动作进一步练习把握时机时,教师或助手要将慢速逐 步过渡到快速去喂递后手冲拳,使其反复不断地做各种情况下后 手冲拳的防守,直到在正常实战速度情况下能准确有效地完成防 守为止。“引”是在攻防组合动作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对手出击时 机时的方位、距离而应急引发的反应动作。如为使学员抓住对手
击腿后将腿着地的一刹那起腿还击的时机时,就要用各种腿法佯 攻,引发其掌握时机作出反应动作。“喂引”是教学训练中的重要 步骤,学员能否把学会的招式在实战中应用,主要在于教师的“喂 功”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而有实效。
三、实战运用
这是学习训练技术动作的最终目的。通过条件实战,逐步培 养技术战术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检验其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只 有这样,才能在情况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中灵活自如地应用所 掌握的技术动作。
在实战练习中,教师应尽量让学员模拟正式比赛的情景,散打 技术、战术时空感觉等的发展都应包括在内。这并不是说教师应 把实战练习看作是比赛,而应从教学出发,把其当作技术学习的一 部分。但不管怎样,一个学员模拟比赛的水平怎样与真正的比赛 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正式比赛的心理压力在平时训练时是很难模 拟的。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兴奋,而另一些则不然。在比赛中表现 出实战练习中曾出现过的较好的竞技状态,这是实战练习的目标。
实战练习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技术实战、条件实战和自由 实战。
1.技术实战
技术实战一般安排在早期技巧学习阶段。在技术实战练习中 为避免受伤,应减小动作速度。教师以半守势依次和每个学员练 习一项技术。实践证明,只有练习一项特殊技术,才能紧紧地控制 住对手气势。随着运动员练习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动作速度也就 越快,变得更切合实际了。
2.条件实战
条件实战是指教师所规定的主题限制的实战训练。速度逼 真,但所用技巧是由条件所决定的,必须严格遵守条件。例如:防 守后边腿击头,限定队员只能用后边腿击打对手的头部,不能用别的攻击形式。他的对手可分别用如下内容防御后边腿:
(1)全部的防守技能;
(2)个人的风格技术;
(3)在擂台上的位置;
(4)破坏对手的后边腿动作。
教师不仅要确保这些条件的全部贯彻执行,而且还要指导进 攻队员如何运用好后边腿,防守与进攻可互换进行练习。
制定的条件应以队员的年龄、能力、技术、素质和经验而定。 由于条件实战、技术实战和自由实战三者互相联系,所以一旦从练 习到比赛情况的转变为现实时,必须限制运动范围。如¥地面上 划线,或用竹杆围一个擂台也是必要的。这样可随时提醒队员对 空间位置的信息反馈。
也可通过公布实战的得分刺激队员,从而提高其竞技状态。 条件规定应从简,并基于技术练习为主。例如:
1)击打部位局限于躯干。击打时限制采用侧踹腿。5次击中 得分的第一个队员获胜。
2)允许用拳连击。击打范围为头或上肢。在10次交手中获 得成功次数多的队员为获胜者。
条件实战的方法在于鼓励队员积极思考、深思熟虑,机智地挫 败对手。就自身而言,每一个队员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打 法。从训练的时间上看条件实战的时间居多,它与自由实战的时 间比例至少是4:1,就是说,在每5次实战课中,有4次是技术实战 或条件实战。当然,这个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随着比赛的临 近,可作适当的改变。
3.自由实战
自由实战是一种模拟实战的训练方法,这种形式比较接近比 赛。自由实战不强加条件,队员对所出现的情况可以随机应变,但 习惯作法必须由技术实战和条件实战中的技术练习组成。尽管队 员在技术实战中和条件实战中能相当漂亮地示范并说明其作用, —36 —
但在变化的情况下就不一定能运用自如,随时抓住战机。自由实 战可以提高运动员何时和怎样运用所学技术的感知能力,至于失 去的战机和在试用新学技术时的暗示错误,则要靠提高运动员的 分析能力和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来解决。同时,教师还要进行有 意识的持久监督管理,教师应尽可能少地打断正常进行着的训练, 但发现错误,应及时把握时机给予纠正。有必要强调的是,要发挥 队员的才能,不能把自己风格的技、战术强加给队员,而应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鼓励队员创新。
在训练中,教师要鼓励队员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技、战术。而 不是采用“企图伤人”的“死拼法”。自由实战可以称之为艰苦的训 练,但无论是多么艰苦,即使是处于“死拼”当中,也决不能和真正 比赛的残酷性相比。
第三节训练计划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目标。“凡事预 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取得良好的表演或比赛成绩,就要制订一 个完整而又系统的训练计划。以使散打、技巧及队员的各种素质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系统的计划就是有目的、有步骤、有任务、有措施地以科学的 安排,使训练量逐渐增加,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在预定 的时间里达到预定的水平。每个散打队有其自己的特点,对每个 队员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教练员的训练方式也不一样。因此, 在技术上、形式上、着重点上及个人安排上都应有所不同。
制订训练计划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要求教练能够反映出自 己知识,充分发挥队员的潜力,合理使用器材设备。在具体操作 上,训练计划必须以队员在训练中的进步和比赛的日期为阶段,以 队员的具体情况(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为依据,以训练成绩为目 标。做到简单明了、机动灵活,这样既容易实施同时又容易因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得以相应的改变。
训练计划一般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 划、周训练计划及课训练计划等。

浏览1,3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