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东海进入李氏查拳门,就在沙先生和李先生的严格教 导下,开始了艰难的习武生涯。沙先生为了教好刘东海,根据聋哑人的特点,专门制定了一套教授方案。他因人施教,推导刘东 海将每招每式学得扎扎实实。李氏查拳以腿功见长,练功十分辛 苦。刘东海苦中作乐,练习腿功、腿法、大叉腿、横叉腿,一练 就是几个时辰,臂、腿练得红肿甚至出现淤血,但他从不叫苦叫 痛,沙先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这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沙荣民先生的精心指导和教诲下,刘东海以 惊人的毅力和刻苦努力,掌握了精纯和娴熟的动作,继承了李氏 十路查拳、回民十趟拳、捣捶、五狼拳、截手拳、鹅掌式等套 路,并且掌握了关公大刀、张飞枪、剑侠刀、绛袍剑、护手钩、 双刀等武术器械。刘东海先生的父母为了他以后的生活,利用下 雨不练功的空隙,用实物教他练习写字。在全国的武术挖掘工作 中,刘东海先生写得一手好字,让全国武术专家和学者都瞠目结 舌,惊叹不已。

在此期间,刘东海还跟着沙先生习练摔跤技之。摔跤不同于练 习武术套路,它是对抗性极强的一种运动,武术界有“十年拳不如 三年跤”的说法。有一次,他和师兄弟在练摔跤时,恰巧他母亲也 来到练功场观看儿子练功,不料对方失手,将刘东海重重摔倒在 地,胸部受到重创,当场口吐鲜血。在场的沙先生和刘母当时都 吓了一跳,急忙来到刘东海面前看个究竟,但刘东海若无其事,继 续苦练。母亲看到此景再三劝阻,他倒给母亲和师傅打起气来。第 二天,母亲从沙先生那里拿来配药让儿子服下,把他锁在屋里,让 他休息两天再练,他却趁家人吃饭的空,又偷偷跑到练功场。就这 样,刘东海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好功夫,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 而稳固的基础。

沙先生看到自己的徒弟武艺逐渐精湛,将要超越自己了,打心 眼里高兴。十几年的艰辛,换来的是一位铁打的硬汉。有一天,沙 先生在地上写了一行字,写道:“东海呀!你也跟了我十多年了, 为师把功夫都教授给你了。我年纪大了,教不了你了,你再另拜个

师父吧!”刘东海看完师父所写的字,久跪在师父面前,在地上写 出了他的心声:“师父!十几年如一日,我陪伴师父左右,我虽然 不能说话,但你不嫌弃我,并且把武艺传授于我,我怎么能离开师 父呢? ”刘东海写完字便泪如泉涌,在场的师兄弟都为之动容,有 的是泣不成声。师兄弟见到刘东海如此痴情,都过来帮他给师父说 情。师父话如铁令无法更改,刘东海只好洒泪而别,离开了他多年 的恩师。

当年,济宁是大运河在江北的重要码头,也是走镖者走水路的 必经之路,是镖师常居住的地方。1946年的一天,刘东海先生又从 师周继红先生习武。周先生曾是上海“大世界”的镖师,他武艺高 强,因不满上海的黑社会组织及帮派势力而愤然还乡。此后,刘东 海在周先生的指导下,又学会了猴拳、罗汉拳、炮捶拳、双铜、三 节棍' 九节鞭、双刃刀、周仓大刀等套路、器械。刘东海先生虽然 武功日趋精湛,但他还是翻阅武术书籍和资料,取长补短,丰厚自 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武术理论和武功日益增进。

二、彰显才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东海先生的武术才华终于得以显露。 1953年9月,他参加在天津举行的第一届华东体育大会,以炮捶 拳、周仓大刀、串心拳、硬气功分别荣获大会的金牌;此后又在山 东济南、青岛等地的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奖;I960年,他作为山东省 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聋哑人协会成立大会,同年他被推 荐选任济宁市聋哑人协会副主席;1984年,他赴京参加全国盲聋哑 人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关注。

1979年起,刘东海先生担任济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练员。 在体校任教期间,他呕心沥血地培养武术新人,为济宁市先后培养 出刘建华、孙继奎、宗锡元等一大批武术专业人才和武术爱好者。
他们在全国、省市武术比赛中获得较好名次。刘东海先生还身先士 卒,多次在上海、天津、河南、河北、兰州等地武术比赛中均荣获 前三名的好成绩,为济宁市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 也为济宁市争得了荣誉。

1982—1984年,全国武术挖掘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刘东 海先生身体力行,积极加入抢救中华国粹一一武术的行列之中。 1985年,参加山东省体委组织的《查拳》书稿编写工作,经刘东 海先生示范,李龙彪先生参与整理的《任城李氏查拳》一书,由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并列入《中华武术文库》。1984年8月, 时年57岁的刘东海先生,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 会,他以出手迅捷有力,套路娴熟彪悍,招招精彩绝伦,引得观 众赞不绝口,裁判也为这位年逾花甲的“李氏查拳”表演者而折 服,最终,刘东海先生以最高分数荣获金牌« 1985年舂节,济宁 李氏查拳门由李龙彪先生召集召开本门徒弟会,经其提议,全体 李氏查拳弟子-致通过,立刘东海先生为李氏查拳门掌门,李氏 查拳第六代传承人。

三、为国争光

1984年9月,济宁市与日本足利市结为友好城市,就在当 月,日本友好访问团来济宁市进行友好访问。在济宁期间,该团 团长向济宁市负责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在他的团员中选出四名年 轻力壮,善于摔跤、柔道的高手与我方进行切磋和表演。虽然日 方代表是善意的提议,可是还是有点挑战性。负责该工作的同志 把日方所提的问题逐级向上反映,最终确定答应日方要求。济宁 市选派刘东海先生为队员之一,应战日本选手。刘东海先生心里 明白,济宁市摔跤、柔道项目才刚刚起步,没有能抵挡住这四名 彪形大汉。于是,刘东海先生通过翻译给日本朋友说:“你们能摔

过我这老头子就行了!只不过你们怕是摔不过我的,何况我这三 位年轻的徒弟更厉害。”说完,刘东海先生做了一些准备活动和 基本功演示。57岁的刘东海先生在场上滚翻自如,缠靠挂摔,使 日本朋友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轮一开始,日方选出一位最强壮的选手与刘东海先生对 决,想来震慑我方,刘东海先生也不示弱,站在场地中间,裁判手 势一落,只见刘东海先生伸手敏捷地将对方缠住,转身一个“过背” 将对方摔在台面上。一连三局.刘东海先生以精湛的摔跤技法和不 服老的精神,将日方摔倒七次,日方不得不认输而结束这场友好的 较量。这段历史,一时在济宁市传为佳话。曾有一家媒体这样报道 刘东海先生:“身体残疾,这确实是一生的痛苦,但他有一颗沸腾着 的心,向痛苦挑战,向健康的正常人挑战,向社会偏见挑战,尽管 他经历坎坷不平,但他顽强拼搏,为自己的躯体’焊接’着比钢铁 还要坚硬的精神骨架。他就是李氏查拳一代宗师、著名武术家刘东 海先生。”

2001年秋,谁也没有想到先生突发脑血管病。先生在病魔缠身 的情况还和师弟闫成民(李龙彪先生关门弟子)一起研究李氏 查拳:20()3年,刘东海先生因病情再次恶化,治疗无效而谢世济宁, 享年76岁。

星灭光离,悲痛欲绝。先生虽已仙去,但先生一辈子对武术事 业的钟爱不渝,和他拳不离手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是武术 界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后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对他老人家 的怀念之情并感谢他的培育之恩:

恩师乘鹤升青天,
尊嘱教诲记心间。
遗风犹存举可见,
承先博众后人现-

单元三记李氏查拳宗师李龙彪先生

李龙彪先生,号凤池,1903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古称任城) 一个回族武术世家。清宣统元年(1909年),李龙彪先生受家 风习武熏陶,随李氏查拳代表人、清末蓍名武术家、父亲李恩 聚习练李氏查拳及刀、枪、棍、棒,成为李氏查拳第五代正宗 传人。

幼年的李龙彪天资聪明伶俐,在父亲李恩聚的严厉教诲下,起 早摸黑在教场上摔打滚爬,斗转星移,积功渐成,将祖传的武艺都 收入囊中0 W13年,10岁的李龙彪随父亲来到上海,进入上海精武 体育会学习深造,师从于吴式太极拳名家吴鉴泉先生,习练吴式太 极拳.并兼习精武会所授武术内容o 1919年,由于勤奋好学,不畏 吃苦,16岁的李龙彪最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精武体育会高级毕 业证书。

浏览1,18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