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亦称功夫。我国拳种繁多,门派林立,有的拳种广为流 传,有的拳种鲜为人知。但无论哪个拳种都有自身独到的见解, 并能将人体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此书,将为读者介绍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拳种——祁县戴 氏六合心意拳(以下简称心意拳)。

心意拳属内家拳,其拳理与太极,八卦两拳种对阴阳五行的 引用大体相同,具体到手、眼、身、法、步却差异很大。六合为 规寸步、寸拳、寸劲及束展斜正是该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显著特 点。心意拳动作简约短捷,架势低沉,肢随体动,体随丹动,肢 体伸缩开合幅度小,关节旋转开合角度大,对体力要求不高,以 贴身靠打见长,角度刁,取位毒,力道集中,自我配合精巧,常 胜彼于意料之外,不过初练时无论桩功走架均锚铢必较。

心意拳寓养生与搏击为一体,是一个十分值得推荐的拳种。 本拳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关键处师徒口口相传,不落文字。直 接影响和阻碍了心意拳的发展,作者对此十分忧心,这也是我斗 胆编著此书的重要缘由。如果把祁县戴氏心意拳放在整个武术或 整个内家拳中加以论述,势必涉及面太广,难以把握,即便牵扯 到祁县以外的心意拳门派本人也实难下笔。

笔者编著此书遵循的原则是;

注释从祥,探讨从简。

击技从祥,养身从简。

文字从祥,图片从简。

引经典故从祥,自我发挥从简。

笔者人微言轻,悟经不深,窍道不精,但认为,余学之于名 师,得之于正途,再者其拳养身与搏击可取之处甚多,独到之处 甚精,故鼓其气,将收集到的拳谱、拳经、手抄本和师父口口相 授作抛砖之作,强编为篇,对谱、经、手、口中的要语警句不惮 烦琐,反复详言,奉献给广大读者。由于水平的局限,只能就此 拳论此拳,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贬或褒,笔者都将洗耳 恭听,读者能从中得到裨益是本人最大的欣慰。

我与陈振家是在2003年北京举行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上认识 的。这几年,我们没有再见过面,只是电话上互相有问候,今 日,我到太原出差,约他相见时,陈振家提出让我为他的新书《原 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作序,实属突然。

说实话,他的书还未脱稿,此时作序有悖常理。阅稿时间这 么短,况且书稿也不全,此种作序有失谨慎。即便如此,我还是 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原因有三:

其一,弘扬中华民族武术,人人有责,地方拳种习练者人数 少,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相对滞后与脱节,发掘整理尤为必要。陈 振家对武术执著程度和这种热情及责任感值得钦佩。地方拳种是 中华武术的个性体现,百花齐放才能欣欣向荣。鼓励和成全别 人,也是你我为弘扬中华武术的应尽之力。图片4

其二,人们习惯上把文与武对立来看。一说练武之人,便想 到赳赳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中华武术的形成,各门 各派的创立,不仅是体力上的超越,更是智力上的升华。在那次 邀请赛上,陈振家的一套棍术十分抢眼,与他交谈时,他的一些 尺寸劲节,劲道理法之论颇有独到的见解。这次,他又和我谈到 出书,更加深了我对戴氏六合心意拳的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 印象。陈振家是个肯动脑的人。他说要掌握武术精髓,实练是基 础,动脑是关键

其三,要发掘进取,不能故步自封。武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 传承,这种传承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然而,一些故 步自封,不吸收别人长处的陋习,影响着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比 如,盲目自信、过度自傲。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说 凤凰受百鸟恭维,又自视清高,它们非五色谷不食,非丰泉不 饮,非梧桐树不歇…… 最终凤凰为清高累死了。陈振家的新 书《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不论成功与否,总归是一次积极、 有益的尝试。

以上是即兴的感悟,也算为陈振家新书作的短序。

祝祁县戴氏六合心意拳兴旺发达,祝新书出版成功,祝读者 从中得益。为陈振家新书写序实感荣幸。

见到师兄振家《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一书的初稿,很为师 兄高兴,为他给戴氏心意拳的传承所作的贡献而感到欣喜。

戴氏心意拳是从南宋名将岳飞的岳家拳脱胎而自成一家的, 数百年来,升降沉浮,荣辱兴衰,坎坷传承,一言难尽。南宋岳 飞创心意拳,操兵练将,在抵抗金兵中提高搏杀技能,后传入民 间,经发展完善成为融技击、养生于一体的上乘功夫。因创拳者 是抗金英雄,所以在金人所建的元朝一直被禁练,只在少数人中 间秘传,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家传武艺。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清 时期习练其拳者不断增多,并成就了一批名师高人。清代山西祁 县戴隆邦家族秘练其拳,并在其拳的基础上,引用了道家的丹田 功,更加注重内外一贯,以内催外,更加讲求简约疾捷凶狠的技 击方法,成就了一个新拳种 戴氏六合心意拳。

戴家使用此拳开设过当年全国六大镖局之一的广胜镖局和山 陕会馆,名声远播武林内外,由家传变为外传,经历了漫长的年 代。传承中习练者多数文化偏低和目不识丁,就是有文化者,口 口相授也是练此拳的主要途径,导致传播速度相当缓慢,习练者 寥若晨星,面临失传危境。好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武术传承 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戴氏心意拳又焕发了青 春,此拳的魅力引得了习众者不断增长,并已远传国外。

现师兄著《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一书,它对戴氏心意拳的 传承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我对本拳的真谛蚤然理解不深,习练 不精,但我愿与师兄和为戴氏心意拳传承积极努力的同仁一道,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为序。

景信杰

2001年中秋写于武宿本宅

祁县是晋商的发祥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商业、金融 业与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冷兵器时代,好的拳脚对保护 商人的生命财产至关重要。祁县戴氏心意拳刁钻狠毒,为商家青 睐,更因其不张扬,多为后发制人,而被习武者与商人所推崇, 从某种意义上讲,祁县戴氏心意拳也是晋商文化的组成部分。

祁县除乔家大院外,还有何家、许家、李家等巨商大贾,居 住在县城的渠家更是显赫一方的名门,人们称渠半城。现在利用 渠家大院开办的晋商博物馆,其中有一个展院布展镖局,为了让 参观者领略昔日押镖情景和戴氏心意拳的风貌,我们聘请了本地 习武者扮演保镖拳师,本书的作者陈振家师兄就是这四大保镖拳 师之一。

师兄振家性格开朗,为人豪爽,他对心意拳情有独钟,刻苦 钻研武艺并善于弘扬,让国内外诸多参观者对心意拳留下了深刻 印象。我作为祁县晋商博物馆馆长,最初只是把镖局展院当做一 项工作来抓,但在与师兄振家的交往中,特别是看到了他的书稿 后,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戴氏心意拳,托人引荐正式投师学艺。 一个后学者的我,为他的书稿《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作序实 属勉强,但作为同门,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毋庸置疑。

其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可作初学者的教材,又为进一 步研究此拳提供了古谱、原诀。他几易其稿,矢志不渝,让人敬 佩。

以上感言充当作序,愿师兄振家再有好作品问世,愿祁县戴 氏心意拳发扬光大。

港革

亦文亦武亦精神彪炳千秋万代
非势非形非物质 遗传四面八方

谱曰:梯航万国颂承平,奋武拨文事事精。缮性葆真询可 乐,行将雀鼠世无争。

心意拳之鼻祖为岳夫子,雏形拳法以为数不多的象形拳为 基,故人有名心意拳为岳家拳。至于夫子之师,即周侗是也。 据传周侗之艺学于希夷先生。希夷先生姓陈名传字图南,他学 艺于隐士牛道士。余之心意拳学于王映海师父,而师之艺学于 戴魁公,魁公学于其父良栋,良栋从学于其族侄文熊,文熊学 于其父隆邦。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戴氏心意拳创于岳飞,弘扬 于姬龙凤,南支定形于马学礼,北支定形于戴隆邦,充实于牛 希贤、李贞、金师魁,创新于戴文熊,传承于戴良栋,发扬于 戴魁公、戴宏勋及直隶人李洛能,山西太谷车毅斋,河北郭云 深等人。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从祁县来讲是第五代及第六 代传人,在文字方面留给后人有据可查的有戴隆邦、戴二闾、 戴良栋、戴魁、郭映田、高降衡、王毅、乔俊海、陈晋福、郭 瑾通、岳春民、李秀宁、段树雄、段树棋、袁培超、李景福、 岳建祖、曹继植、郭瑾刚、董立义等人。

有关戴氏心意拳传承一事,祁县人高降衡编著的《形意拳 基本行功秘法》一书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高降衡,祁县东高 堡人,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任并州学院会计长,山西国术促 进会秘书长等职)。

戴氏心意拳除以上所阐述外,隆邦的前辈戴廷杭为明朝护危 定倾,于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在祁县城内南街建一座 “海内闻名”的楼阁,取名丹枫阁。由傅山(山西阳曲县人)题 写匾额,在后面加了一段跋,戴廷杭本人又写了一篇《丹枫阁记》 (此匾现存于祁县民俗博物馆,跋与记现存于祁县图书馆)。此阁 建成后,傅山、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广泛结交反清复明文武仁 人志士,此阁一时成为南北反清的联络点,北方的活动中心。戴 家与顾炎武在祁县与邻县建立了多家镖局,与有武艺的人切磋武 艺(此段文献均出之光绪八年版《祁县志》),这样又促使戴家 拳向前发展了一步。图片5

戴隆•邦

—戴宗师凤起隆邦五行六合承心意
三厢弟子苗生雨后万壑千峰继葱茏

戴隆邦字兴国,约生于雍正十年(也有推测为康熙五十九 年,卒于嘉庆年间),享年89岁。这位传奇之人,对他的阐述, 由于年代较长,又无较详细的记载,证据乏如,轶事多样,很难 确定准确的生卒年代及平生事事,别说一语破得,,就是探佚起 来也比较困难,但也不是毫无线索,因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 经历,所以大体还可探佚出来。我们可以断言,无论蹲猴势的心 意拳,还是三体式的形意拳,均是他和儿子所传。隆邦到十七八 岁时,文可中举,武可夺魁。

戴隆邦祖籍代县,老祖成忠移居祁县戴家堡,生三子:长 子,友怜;次子,友颜;三子,三老。祁县城内、任乡寿庄、 晓义乡戴家堡和古县镇小韩村均有家业。戴隆邦是戴家大门中友 怜的后裔,生有长子文良,乳名大闾,女金凤,次子文熊,乳名 二闾。到他这一代是19世。在明清两代,戴家是祁县人在京做 官、在全国经商的官商巨贾一体的富豪。清代中期,著名武术家 戴隆邦就出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目前,有关戴隆邦的唯一文 献就是乾隆十五年荷月在河南洛阳马学礼书屋写的《六合拳序》 及少量手抄本,如“缓则工农,急则士商”等片断。从《六合拳 序》中推断戴隆邦是马学礼的师弟,均受业于姬龙凤的徒孙安徽 池州人曹.继武名下。曹继武受业于郑氏,郑氏受业于姬龙凤。姬 龙凤功成于岳飞拳谱。此拳在戴隆邦一系,前承姬龙凤,后启李 洛能、戴魁。

戴隆邦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年间,自幼秉承家传武学,他的 先辈光启、运昌、廷杭直到父亲都是文武全才的人。戴家不仅 有他们所练的家拳,当时官居二品的戴光启(戴巡边)经常和 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酉、唐荆川、童教师、乔教师等人切磋 探讨拳械之术,万人敌之法。廷杭又学了傅山先生返本还源的 养身功。

戴隆邦继承家传拳械之术及养身功后,又拜解甲归田的曹 继武学习岳家拳,艺成后广交武术名家,潜心各家原拳法的精 辟之处,及导引吐纳炼丹法和阴阳五行六合及黄帝内经中的医理 等法,又结合硬气功门的用气法,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戴氏心 意六合拳。此拳从戴隆邦到戴文良(大闾)、戴文熊(二闾)传 至本县人,妻侄郭威汉(祁县温曲人)、贾大俊(祁县王村人)、 王德熊(艺名拳老五,祁县洛阳村人)、温老六(浑名黄毛田园 则,祁县城内人)、孙术论(祁县孙家河人)、李洛能(祁人称老 衣民,河北深县羊窝乡窦王庄人)、陈大、陈二(祁县祁城村 人)。以上人员除孙术论一人没有介入镖局,连同李洛能均为广 盛镖局成员,个个武艺高强,例如,祁县文史资料有一段记载 说,陈大陈二回祁后入了天主教,在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灭洋人 杀教民烧教堂,在同年7月2。日慈禧和光绪从北京逃出,8月 15日逃到祁县贾令,住在了祁县贾令镇东阳羽村张家。等慈禧和 光绪走后,祁县义和团集中南下齐集祁城村,并攻打祁城村教 堂,此教堂中有陈大、陈二两个教徒,因武艺高强,攻打多日, 义和团未能攻进教堂。此后年事已高的陈大、陈二授徒多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钱资货的来往增多,因此兴起了专 门以武装保卫行旅和财物的镖业,商家需要镖局的保护,镖局需 要商家的养护。当时河南的余旗镇是南北贸易的集散地,因此戴 隆邦到余旗镇十家店开设了前饭庄后车马店,取名广盛饭店。后 经师兄马学礼的倡议又增加了镖局行业,使广盛饭店成了集饭 庄、车马店、镖局为一体的大饭庄,成大饭庄后易名为广盛镖局 (现称山西祁县老镖局)。戴隆邦为人友善,重义轻利,有诺必 践,并以德立局,以儒治局,以儒治生,以儒处世,诚信立身, 使广盛镖局人才遒健,成为全国六大镖局之首。京城的官商、聪 明的杭浙二商、文化深厚的徽商、财大气粗天津卫的洋商、诚信 的晋商,均与广盛镖局有了相与。通过十几年的镖局生涯,在武 术方面,他大力提倡一处拜师百处学艺,反对定于一尊,例如与 陕西牛希贤学轻功,河南李政学步法,山东金世魁学螳螂拳,以

一 达到知己知彼为宗旨。在拳谱中他写下了 “不是飞仙体自轻,具

然电影令人惊。看他挑起特横势,尽是旁通一片灵。”的经验之 作(旁通在此指掌握他门之拳)。按他的说法,吾人学技,对门 宗、派别不可歧视,凡与吾拳有关系之学说,皆宜荟萃研究,精 益求精,以达成功之目的而后已。是书采取他书之论述十之二 三,经吾师口授十之四五,由己发挥十之二三,为内中最切要之 讲究。对外门之拳术,切不可持蠡测海,以管窥天;要触类旁 通,用抽钉拔楔之法,洞察领悟其中之坚,方合旁通之意。

他不但扩大了武术的知识领域和镖局的承接能力,而且使本 拳在武林中和武术史上有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他练武先学德, 万事德为先的倡导,被世人所接纳,这样的武学思想构成了他的 人格力量,奠定了他的武术底蕴,使他成了一代武术名家,世人 称他为戴氏心意拳鼻祖在情理之中。

戴隆邦是一个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贤人,在文武二坛上均 有深远的影响,武术界和商界称他为大雅君子。武术方面,他在 他父亲的传承下练成了 “美人挂画前步功”,即平步上墙功和璧 虎游墙功。在文坛上,他所著的《六合拳序》字字如珠巩,他留 下的心意拳要语,更是一字一句,一篇一书,字字理明,句句成 章。他所编著的拳谱不但诠释了万法归一在武术中的运用,而且 还谈到了若干做人的准则。对初学其拳者他倡导立得定志,操得 定心,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又引用了古人提 倡的,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及自控三思, 克自不作不齿之事等大含细入的名言。在武坛上,开拓创新,自 称一派,特别是他所创五行拳,重规严矩,锚铢细究,立意深 邃,大有趁势落篷之势,一拳生万殊,万殊出一法之纲,真正地 体现出拳者皆无强无弱。六合拳序中曰:演武者同乎、不同乎。

其拳没有靓庄刻饰,身形也算不上优美,可它是一种外在实 用,内在自我调节的拳法,凡学此术者都会有裨益。昔戴隆邦祖 师曰:“只有运用其拳者,才知其奥妙;只有知其奥妙者,才知 其修炼本拳法之必要;只有知其拳法修炼之必要者,方可知其拳 的生命力;只有知其拳的生命力者,定知吾的一番苦心。”并在 拳谱中留有格言、忠言、精言和俗言。下录部分四言。

格言:家资千万,不及薄艺在身。学术何须博,运用不在 多。守道不封自,择交如求师。勤能补拙,人一己百。

忠言:务博而荒,求繁而乱,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未学武 艺先学德。一艺求精百倍功。

精言:以心制人,以意废人。以神聚气,以形阻人。以假诱 真,以虚控实。胜一人用此式,胜人人亦用此式。用心意一本者 也,启形意万殊者也。用我一心一意,借它万形万法矣。善作者 善成,善创者善继。

俗言:小忍小让不为已甚,多思慎言不为已悔,万言万旦不 及一默,交友学人长,处事克自短。知为知,不知为不知,知。 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身。学必有师,师必授德。心事宜 明,才华须旎。

注:“心事宜明”是戴隆邦引用了古人洪应明在授受弟子的 做法。心事宜明指师父教徒的心,犹如青天白日不可使徒不知。 “才华须幡”,意谓师父的才华不可使徒易知。

戴隆邦祖师晚年还着重强调了 “心意自古无双传,切要奥妙 在其中。设若传授无意人,招灾惹祸损寿元。今朝留下真妙诀, 知者不可轻传人。”戴隆邦祖师临终前又留下了 “拳是惹祸根苗, 宁可失传,不可滥传”,及三教三不教等内容。

簌又良

镖护明清天下商通蒙藏民间

戴文良乳名大闾,生卒年不详。生一子仲荣。大闾为人忠厚 老实,专长轻功,除继承了家传拳之外,主要学拳于陕西的牛希 贤,后又同二闾在广胜镖局与马学礼的徒孙李政学河南心意拳腿 法,于山东金世魁学螳螂门的闸势等法。戴文良在有生中协助他 父传授过戴文熊、郭威汉、贾大俊、王德熊、温老六、李洛能等 人。残匪围困戴家大院,他上房突围时被漫天网擒住,用马驮到 潞安匪首墓前。因戴家练的是岳家拳,残匪用杀害岳飞的披麻铐 之法并又增点天灯一刑,将大闾害死在匪首墓前。

戴家传外姓有八大弟子:郭威汉、李洛能、王德熊、温老 六、贾大俊、孙淑论、陈大、陈二。以上人物都受过大闾的代 传。李洛能受过郭威汉三年之传。

旗开山陕会馆沦州美人挂画

义聚蒙俄商途 祁县戴氏扬名

戴文熊字叶梦,排行老二,乳名二闾,享年96岁。生二子 一女,长子仲明,次子仲举,女儿花奴,在清咸丰间因剿匪有 功,被荣为靖国御难之士。外界有人认为戴隆邦与二闾是一人, 有人认为二闾文熊是隆邦的侄儿,其实戴二闾是隆邦的W儿子。

二闾从小勤奋好学,善解人意,孝顺非常,长大后文武双 全,文武二术均在父辈之上。

学武者遍访名师有之,可三个师父同授一个徒弟却实少见, 由于戴二闾天资聪明,陕西牛希贤传于他轻功,山东金世奎传他 螳螂门拳中的盘井剑(亦称蛾眉刺)、铁筷子和螳螂闸势,河南郑 县南门外人(有一种说法为鲁山县南门外人)李政传于他河南心意 拳腿步法之精华。他遂将戴氏心意拳二十几种步法变为三十多种, 由此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大家。据传二闾年轻时就练成了美人挂 画的轻功绝技,这有牛希贤很大的功劳。这个绝技他很少显露,除 喊镖过沧州外,在本县人众的情况下也只用过一次。

在原祁县县长曹煜主编的《祁县票号》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故事情节。祁县孙家河元丰玖票号的财东孙郅将大批硬货运回

孙家河,要启用一家镖局给他看护这批硬货,慕名请来戴家镖

局的二闾,要二闾和孙家从西藏重金买回的两条狗比试。孙质 说,假如你不被狗所伤,咱们的事就成了。孙引众人上明楼观 看,独留二闾在大院等候。家人打开铁链,两条狗齐向二闾扑 去,人们正为二闾担心时,只见他轻轻一跃,贴挂在丈余高的 墙壁之上。孙见此,方知二闾确实身怀绝技,当即以上宾款待, 并请来乔家大院的乔财东做引荐人,让其子孙述论叩拜二闾为 师。除以上所述之外,二闾巧遇在孙家当账房先生,比他年龄 还小许多的族叔戴良栋。后良栋辞去账房先生一职,跟随二闾 下河南执镖局旅店业。

戴隆邦谢世二年,正在守孝的戴二闾接见了登门拜访的乔 家大院在中堂后人乔致庸(注:乔家共有六堂:在中堂、德兴 堂、保元堂、宁守堂、三友堂、一力堂)。乔让戴二闾为他家护 银子。起因是乔致庸通过入股借贷重振口外商号,从借集处运 回乔家大院数额巨大的银子,由于露了白,乔家得知专吃走西 口之路的“飞骆驼”要到他家杀人越货(此人是电视剧乔家大 院中的刘黑七)。乔致庸多次拜请戴二闾护银,二闾应请而前 往。入夜“飞骆驼”带人而至,二闾与其明暗交手,并告知本 人就是戴二闾。“飞骆驼”闻知戴二闾插手此事,留下“后会 有期”,即带人而退。戴二闾为乔家保住了银子。当时如没有戴 二闾击退“飞骆驼”,也就很难有现在的乔家大院了。有年,残 匪偷袭戴家大院的混战中,二闾发现在河南传授他人以十二形 为代表的戴氏心意拳在技击方面以被来人破释,二闾便到祁县 境内南山寿庄(本地人称此村为戴坟),在原来拳法基础上自我 淘汰,自我更新,另辟蹊径,结合实战,以多次流血为代价, 创出了现在祁县人所练的十大形心意拳。后将此拳传于戴良栋 一人。数年后,二闾发现陌生人在戴家院周围窥视,为不再给 戴家及村人添麻烦,人夜吞金而终,享年96岁。

李络能图片16

戴二闾喊镖过沧州和武林豪杰尹玉文结为莫逆之交,在武 言 林界传为佳话。李闻知后,告别家人,从河北到河南余旗镇十

家店广胜镖局拜戴二闾学艺,不遇(因戴二闾有三年回祁县老 家一趟的惯例),随后到祁县小韩村登门投师,多次被拒纳。李 便在离小韩村二里之外的温曲村和小韩村之间租地数亩以种菜 事之,并广交当地人为友,特别是练武之人更为热情和尊重。 他打听到私塾先生郭威汉是戴隆邦的妻侄,便主动登门拜访以 武会友,在交往中与郭威汉成为挚友,跟随郭威汉学戴家拳, 并四季为戴家送菜无隙。

初次送菜洛能瞅准戴二闾到河南广盛店之机,找到厨管说: “二闾已给了定钱,您一年四季要什么菜言一声就中,我会天天 将菜送到府上的。”

从此以后,洛能只与厨管接触,送菜基本在戴府没有开门扫 街之前就将所需之菜放在门口,不辞而别,这一送就是三年。三 年后二闾从河南回祁,管家捧出三年账簿,二闾见三年来没有菜 的支出,便叫来厨管询问。

厨管说:“送菜之人说您早以将菜钱预付给了他了

二闾问:“此人是谁?”

厨管说:“此人是郭威汉的致友,您将郭表哥叫来一问便 知。”

二闾请来表哥郭威汉,郭将洛能之事说了一番,二闾方知是 三年前投门学艺之人。鉴于李在祁三年行端情诚,感动了戴家 上下,又有郭威汉的举荐,在母亲的授意下,二闾遂将他带到 河南。到河南后,二闾收洛能为入门磕头弟子。据祁人高降衡 在民国二十四年所著的《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一书中记载: “四人日究其技,行功弗辍疽’(四人指大闾、二闾、郭维汉、 李洛能)在此书中又有一段描述:咸丰间,山西通往河南的必 经之路潞安有捻匪作乱。山西和河南多次配兵联合剿匪,不但 无果,每每损兵折将。后清帝派兵和派多家镖局前往剿匪,广 胜镖局也在其中。广胜镖局所剿沟壑是捻匪总寨,交战中二闾 生擒匪首,论功行赏,四人具有功焉,二闾为最。清帝赐黄马 褂以表其功,被喻为靖国御难之士。这一壮举受到官方的奖赏, 商人和百姓的赞扬,却树立了势不两立的仇家,由此为戴家埋 下了祸根。不年,镖局全体人马返祁,退出江湖。他们四人虽 高情厚谊,可也不得不各行其是。郭威汉被本村•请出,重担私塾 先生。贾大俊回归故里,收徒高降衡。王德熊到太谷看家护院, 又将李洛能也介绍到太谷孟家看家护院,此时洛能已年过50。 在太谷孟家护院期间,李下传太谷人车毅斋,宛平人宋世荣; 回本土后,又传本县人郭云深、李太和,新安人李镜斋,尧阳 人白西园,榆次人李广亨,祁州人张树德,高阳人刘晓兰等人。 在弘扬戴氏形意拳上,他们师徒都有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在捻匪残部夜袭戴家大院事件后,戴家对在潞安参与平匪 人员做了妥善安排。此时洛能早已拜告戴家,辞去护院一职, 从太谷县回了河北老家。二闾专程到河北找到洛能,告知加以
防范,并送洛能戴家帖子一封,劝其暂投友人,以避不测。洛 能为避免家人受牵,不日告别家人出走,不知定处。有年,他 人送洛能亲笔书信一封,内容为见到此信时本人就木西去,等 等。家人到送信人下榻处,送信人已走多时。家人觅送信人多 日未果,择日埋衣冠之豕以至悼念。据祁县人口传,李老农从 老家出来后,拿上戴家的帖子投奔到寿阳傅山先生住过的五峰 山龙池道观安身,直到谢世。以上多为口传。

承文尚武心意相通 一脉九总福荫子孙

祁县温曲人,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44)。据传从小跟随姑 夫戴隆邦学心意拳,他所练的十二形以蛇形最为拿手。年轻时 在本村担当私塾先生,并传授学生武术。当年他结识了从河北 专程到戴家学拳的李洛能,并传授李洛能戴家拳三年,后同李 洛能一起跟随戴二闾到了河南广盛镖局。年老后回到本地,受 他人聘请担当私塾先生。在当私塾先生的同时传授了若干弟子, 又创出了别具一格的温曲武秧歌。在武术传承中,除本族外, 他的弟子出名的有吕海根、范海珍等人,他的后裔郭映长、郭 映盛、郭占华等人,现在也是武艺全面,子弟众多。

合吾一声通四海 春点数语过千山

戴良栋,约生于1834年,卒于1915年,享年81岁,40岁 又得子戴魁。一生传徒有二,传子戴魁,传侄戴宏勋(戴宏勋乳 名明祯儿)。祁县人称明祯师傅住城内东马道戴家祠堂,丹枫阁 东北面。戴宏勋先生传徒城内人范生、陈元龙,西关人段仙等。

戴家大家族共分三支,俗称三门,戴良栋为戴家二门中人, 老祖先成忠从代县移居祁县戴家堡,后大门移居小韩村,二门移 居城内。良栋的先辈光启的儿子为光启立祖建坟后,良栋一支的
祖先没有移居小韩村,而是以旧居住城内新道街。他文胜于武, 武于二闾齐肩。在戴氐心意拳的传承中,他又增加了 “三和明〃 及以和为贵等中庸之道的训诲。他幼年时到小韩村跟随戴隆邦 学拳,成年后当过账房先生,当过捕头,跟随隆邦执过旅店业、 保镖业。

良栋先师担任捕头的起因是,祁县县衙大印丢失,当时任捕 头的祁县白圭村人渠海昌多日破案无果。在旧时有“官凭印,虎 凭山,女人凭的男子汉”之说,因此说官失印何须了的,故出告 示贴于四门。告示曰:“本县丢失镇衙之宝一件,于民于官极为 无益……如有能在十天之内可破此案者,即升为本县捕头。…… 为慎重起见,本县谨择于某年某月某日在东门外设雷台一座,当 场裁定。擂台夺冠后,捕头服饰凭证置于城头箭楼之内,可设关 三道,每关有二人把守,过此三关后,服饰置于城楼中间桌上, 凭证挂于箭楼月梁,自行取之。取后骑马戴花穿城过街,到衙上 任。”

良栋一路过关斩将,夺魁后用壁虎游墙术上了城头,过了三 关取了服饰,用蝎子倒爬城之术上月梁取了凭证,走马上任。

上任后赶一轿车出发,车到了交城的葫芦峪,良栋用精湛 的功法、宽厚的仁德征服和感动了寨主耗子魁,耗子魁寨主随 良栋到祁县县衙结案,后良栋又协助京机大内征服了西关段门 燕子李三式的人物三咳呀。若干年后良栋辞去捕头职务,跟随 戴二闾重操保镖执店业,平匪后归故里城内新道街居住(现长 裕川茶庄旧址右邻)0戴良栋将改编后的拳法只传给儿子戴魁、 侄儿戴宏勋。在此间,他以家传枪、剑、棍谱为蓝本,结合戚 继光的《纪效新书》,编著了枪法、剑经、棍法一书。此书给 后人留下了值的研究的一页。

浏览1,6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