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为规,足为矩,两肘夹肋手不舞。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两腿剪,不开门,遇敌争斗束全身,束钻
踩扑手占中,手不占中肘占中,肘不占中肩占中,占中直起贴彼 上 身,丹田催射内劲崩。前足带后足,后足踩前弯,后足赶前足,
前后紧相连,飘若似仙不见忙,胯打中节环连环,起手好似虎扑 羊,或是括横一边走,后手就在助下藏。锤打起落头手挡,翻若 似蝶内藏奸。恶手为阴出手柔,善手为阳出手刚,阴阳刚柔一齐 上,蛰龙未起霹雷响,一枝动,百枝摇,犹如水中按浮瓢。束身 手起柔中沾,身展手落刚中放,一绝皆绝忙中闲。
出肘吸,起肘托,肘拐平心当胸击,鸡手反下阴中袭,肘起 平,拳下藏,肩打一阴反一阳,后手就在洞中藏。去意好似卷地 风,消息全凭后足蹬。见如妇,如持婴,夺似虎,一口吞,拳似 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急若吞吐鱼抖鳞。要打人,节节 明,上节不明招人擒,中节不明自身空,下节不明被人盘。上节 不明擒拿忙,下节不明足走繁。三起不见形,三落不见影,势占 中央臂不伸,与人交勇无虚备,阴阳相合必自然。
近成功,远枉劳,打的远,脸对脸,打的美,嘴对嘴,打的 脆,起随追,眼与目合内劲催,六合印整声如雷。束身进,头打 等,外胯打人鱼打挺,里胯强步变势难,臀尾打人不见形,猛虎 坐窝藏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进退自分明。
身未动,先知情,灵蛇拨草用嘴叮,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 恕牛闯木笼。攻与顾,束而钻,钻提足,不提膝,束身提肛不提 腹,进身提气不提肋,提足束钻随势击,提肛打人不用力,提气 进身胜虎扑。内要提,外要沓,气要沉,尾要正,万气归田足钉 钉,气不归田足无根,踩扑搓刹如浮萍,和身辗转势不定,左右 横顺任意进,进步顾击龙蛇行。
你也知,我也知,总归心乖打心痴;你也有,我也有,神仙 难逃滑狸手;你也进,我也进,斜避翻,偏拐隐,足落踩蹬步犁 行。步步犁行剪子固,束钻踩扑逆水行,把把鹰捉发雷声,身子 未动擒捉意,六合贯注一气行,未曾开拳先打顾,后打上法动五 行,起落二字与心平,悟透起落进退精,一事精湛万事通,眼观 耳听语中精,闭住动容永不凶。盖世一字是团身,只要团字占了 中,一身免祸又离凶。身似弩弓手药箭,能要不是莫要停,上法 首要先上身,手足齐到绕为真。
要取人,先动根,墙倒容易推,夭塌最难擎,风顺暴云归, 雨洒灰尘净,熊出洞,虎离窝,好似穿涧过大河,犁牛直项有所 去,老虎闭势有所取,内提外随起要横,落顺靠打肩井崩,截心 截手截四梢,截意截面截五心,截手硬崩摘豆角,截足寸踩胯贴 靠。
下用押,上用挑,里裹外挎中献桃。彼不动,咱不动;彼若 动,咱先动。能用一思进,莫要一思存,说话三思必无错,武艺 犯思必有凶。能在一气前,莫在一气后,式式出拳均似炮,把把 回手如火烧。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不起,何用起’落不 落,何用落。低之中望却为高,高之中望却为低,高低起落与心 齐。只怕人间多一齐,一齐多了为一精,1精精湛万事通’万事 只要团了中,以静制动柔也雄。
胸中空,腹中实,丹田一动蛇吸食。丹田久练灵根本,五行 合一见奇能,好似绵里藏了针。蹲猴势,真气升,一气占先定乾 坤,身束展,有经章,束提谷道落回丹,绵里藏针柔中刚,触似 棉,如护婴,阴阳翻转错骨筋,架梁闪折不在重,称小打起千百 钧。气与力合起炸雷,空胸实腹气贴背。学者要知拳中义,风骤 火烈思水意。
行善事,不为弱,虎狼威,不为凶,多行善事不图报,虎狼 淫威要祛掉。遇事三思无自悔,保住身体现今福。不孝之人何学 艺,不知起落枉伶俐,不知进退枉学艺。未学武艺先学德,无德 学艺实无益,都遇贤人却也少,若遇贤人似禾稻。墙比山高万不 能,可惜奇才不多生。自所功浅欲不达,不可张口强人难。父母 恩情不用恨,名利无边祸有根,眼前父母能孝敬,不必涉远敬佛 神。
行三孝,须留后,要树德,需务慈,除恶务本行善事,只要 万事归了善,何用精细去哄人。君子要习心意拳,思吾道,依吾 言,未学拳脚先学言,三和明,要记牢,不孝之人不可交。顶帖 入门勤而恭,不可有始而无终,日磨时练勤又诚,尊敬师父寸步 行。钉顶毒狠弓催放,束身直进虎扑羊。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 传人细选人。武艺只怕见识浅,言不明,艺不精,最怕误导世上 人。自心明来万法灭,照破世间无罪孽。世事人心都一般,明起 求通也不难,只看人心专不专,只要钻心恒磨炼,练明心意九将 通,练明心意万法终。九将通,万法终,自有贤人归吾宗。
注释
三孝:第一孝,生而事之;第二孝,死而葬之;第三孝, 葬而祭祀。此意谓你长大成人了,父母在世时,父母的事就是自 己的事。父母谢世后,尽心尽力办好后事。办好后事后,要办好 各祭祀节,谓之三孝。三孝做到了,没留下后,也不抱养,被视 为最大不孝。如运用到武术界,没有留下徒弟,亦称无后为大。
滑狸:野猫、山猫。
九将:九将者,仁心、义肝、礼肺、肾智、脾信,另有步
将、骑将、猛将、大将。
- 入阴而负阳,头手抱斗弯
入为抱,负为背。阴包含着阳,但反其不能说阳也包含着 阴,因以阴含阳是客观规律。阳是主导性,发动性。阴是包容 性,制动性。在本拳中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蹲猴势,头的
额颅与枕骨、下额的动作是阴出阳收,而整个身躯是阴收阳出,
从内讲是真气从足上升至头。
- 非手长不可达气,非手短不可贴身
前一句,主指如要达气远击,须用把把鹰捉发雷声。后一 句,主指如要贴身靠打,须用行行出洞老熊形。
- 桓桓老熊形:指熊黑威武猛悍。行行老熊形:指进步贴身 如同熊黑行走,腿随腰动。谓非手短不可贴身的主要步法。
第三节释眼耳手足法
眼有监察之神,如水逝也;手有拨转之能,如电击云卷舒 也。足有行程之法,虎之践,箭之射也。耳有闻声之灵,如风驰 也。四者练到神化,临敌无失机也。其中裹括动静、轻重、软 硬、快慢、攻守、中庸,放胆即成功和有欲生巧,无欲生妙,及
短打身法等法的诠释。
- 动静
静在含机,动在变机。静如冰清无情,动如惊龙有意。静若 坐佛落台,动若惊鸿起飞。动静一意,在本拳中静者养内、养 心、养意、养脑;动者养外、养骨、养筋、养皮。无论束静的外 相猴势、内站丹田,或展动的外相虎扑、内射丹田,均静非静, 犹如大冰河外静而内汹涌。谱曰:“周天循环貌似冰,桩功不动 内汹涌。”
- 轻重
举重若轻,举轻若重。重若山崩石滚,轻若和风拂柳。重若 惊天动地,轻若踏鼓无声。重动势法清、实力生而生颠劲。轻动 一叶不负而随其劲。灵动触毫毛惊全身,而一决皆绝,总要硬崩 摘豆角。
- 软硬
- 软若棉絮,硬似铁。软为随,硬为动。
’ 4.快慢
快若眨眼,慢若等人。快若箭飞练其用,拳打来回人不见。 慢若抽丝气循环,犹如蜗牛爬土墙。谱曰:“拳至难防因其快, 箭来难躲因其疾,泥流难堵因其猛,狭路相逢胜者因其勇。”
- 攻顾
攻动乎九天,从天而降,则来而不可备。顾藏乎九地,深藏 ' 不露,则幽而不可知。攻者打虎截爪,打人亦然。顾者而其主旨 以一个心眼为要,顾要主动顾,谓顾中有攻,此意谓没有主动的 顾就不会出现强劲的攻。顾的真意旨在后发制入。谱曰:“顾中 有攻势不丢,攻中善顾对手愁。”
- 中庸
韬先以示拙,大勇以示怯。古有“隆隆者易绝,炎炎者易 灭,昭昭者易污,骄骄者易折了又中庸者谓致中和,拳谱中有 “孟子所谓直养无害,皆此气也,其与气力一道,纯任自然,合 乎中庸之极,则内家拳法之上层也。”
- 放胆即成功
古有:羊质虎皮功不就,鸡胆鸿毛事难成,放胆怒从心头 起,放胆恶向胆边生,心与胆合谓胆正。炸雷落耳不慌神,地动 山摇心不惊,拳到眼前视无物。知进则进得其利,知机当断不乱 自,拳动犹如气浪滚,拳落斩截虎也惊。争斗任凭风浪起,擒虎 放胆即成功,心中杂念剔除尽,保持一颗平常心,消除妄为达无 为,无畏无惧方成功。
- 有欲生巧,无欲生妙
有欲生巧,为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两肩钻一 孔,顺势手落袭阴间,鹦入林,虎搜山,谓有欲。
无欲生妙,为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高从九天 下,低出从九泉。狂风吹起蒲公英,踪迹皆茫无定踪,无中生
29 有,视不能为能,谓无欲。
第四节短打身法
百拳之法,以眼为先。反察前后,求察阴阳。浑身着力,脚 跟乃强°起伏进退,得先为王。拳无寸隔,沾衣便亡。腰无少 主,巧终狈狼。如钉若矣,紧倚门墙。自顶至足,节转轮防。接 应变换,无仇为良。八峰不挠,随颠随狂。
连释百拳者:指诸家之拳,指本拳的全部招式。以眼为先:谓 精神巧处全在眼,以眼为尊察四方。眼犹如天上明月无不照耀于 人,对敌均要一眼定乾坤。
反察前后,求察阴阳:谓人立足立身之法,指人束展拧身 转体之间均须有阴有阳。

浑身着力,足跟乃强:谓无论练用,应当察其用力,自顶 至足,均要着力。着力时全身重心前一后九,谓足跟乃强。
起伏进退,得先为王:谓势所动之法,拳无寸隔也好,沾
衣便亡也罢,而我却不可迟了。
拳无寸隔,沾衣便亡:谓贴身触体而发劲,沾敌体后我之 动作绝不缓冲。
腰无少主,巧终狈狼:谓动静皆属于腰,若腰无所主,为 拳中大病。无论练用均以腰为主,否则虽有至巧之法,难撼对 方,
亦无大用。如钉若矣,紧倚门墙:谓无论练用,定要封闭自身门户为 如钉若矣,纵技有掀无揭,外事徒劳,所以足着地如钉钉。紧闭 内门,含胸拔背,犹如靠墙而立,为紧倚门墙。
自顶自足,节转轮防:谓人体一动犹如转轮,指凡人动 身,动以立势,静以潜形。直为进步,闪为退进,二者均要节节 转换,犹如转轮之状。在此主指身如拧绳,而四肢在身躯上犹如 绳系。身如龙身,九节互应,谓自足至顶节转轮防。
接应变换,无仇为良:谓与人技击言必接应,互换相连, 为应用之玄机,为接应变换。彼来人门,顺人之势,接势入怀, 为无仇为良。
八峰不挠,随颠随狂:谓我有手、肘、肩、臂、臀、胯、 膝、足为我之锋,以我坚峰凸出部位击彼软部,虽颠而实不颠, 一颠而收;虽狂而实不狂,内狂而外静。
第五节传意篇
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运用之妙在乎心,一决皆绝意中定。 你也知,我也知,总归心乖打心痴。以上诸说即心意。谱曰:心 意者,心眼也,灵活之心眼也。与人技击制胜之诀固在于艺,而 尤在于意。盖因有艺无意谓之死艺,有意之艺乃是真艺。昔孙宾 减灶以诱庞涓,孔明增灶以怯仲达。及声东击西,指南北攻,炸 声哧敌败声示怯,非用意莫致也。昔少林寺某僧学艺于其师,艺 成后辞师外出,途中遇以猴赛武者,与之角弗胜,惭而归,见寺 壁人与猴角图,其先败于猴,继绘人以帽掷空中,猴惊奇,仰 视,人乘机击之,将猴擒捉◎僧以此法,复于猴角,卒胜猴。观 此事例,传意一着,实为重要。
心意诀窍:天君居室座,意念运周身,后升与前降,循环莫 时停,华池生玉液,过关如雷鸣,修持莫间断,玄妙难以容。
第六节动静
心意拳外站猴势而立,动静之机,内站丹田为母。动似雪 飘,静如雪人。动为开、为发、为迎。静为合、为敛、为等。动 极生静,静极生动,随落就起,随起就落。起为动,落为静。身
31 落蓄气意引,身起气催形动。静为练气,动为练形。以上之法还 须五行为用,六合为规。拳经曰:静中寓意,意中蓄气,气中蓄 动。动中气冲,曰开气路,曰开气窍。
第七节周身秘诀十二项
头一诀:头者身之魁,直竖顶千斤,随身法而相应,高仰有 仆后之病,低视有仆前之虞,宜凛之。
眼二诀: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故认腿认势,无论上下 左右前后,均赖乎眼。
颈三诀:颈为头目之枢,以灵活为主,随身法相转。
肩四诀:肩为一身之前锋,与膝相对,不可过膝,亦不可不 及膝。
臂五诀:臂乃人身之门,宜夹不宜开,用时不可独用。
手六诀:护门围堵,长短伸缩之玄。
胸七诀:胸乃我之墙壁,宜成其一片。
腰八诀:腰为身体枢纽,宜拧旋,不可歪斜。
臀九诀:下身负重在于臀,百法收来无空间,宜与肩相应而 成一齐,两肩随臀摆,腰陡然相衡而带下,之劲节紧贴彼身,谓 百法收来无空间。
腿十诀:管足之挽力,宜活而硬,并要循腰藏阴,而带曲尺 样。
膝十一诀:下盘门户,宜平分内裹,自压跪势内扣,不可外 敞。
足十二诀:足系一身之根,足趾扣钉行抓搓刹。
以上之诀虽不必拘泥,亦不可偏离。
第八节 心意问答歌诀十三款
据传,心意问答歌诀,除心意一问为本门之法,其余均为借 鉴他门之问答
问曰:取名心意何也?
答曰:心想事成。心为猛虎,意为吃人。心意一词出于《庄 子让王》一书。庄曰:“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出 泰然后可心意自得。”古人曰:心者,谓心如眼,洞察领悟,遥 见仓桑,不闻其言,乃神聚也。意者,谓意如耳,意融神洽,迹 象缥缈,不尽其意,乃形阻也。神聚谓心宜于锁,形阻谓意善于 拴。以心为本坐灵台,以意为法下遥池。此为意由心生,心之动 曰意,意之所向为拳,盖闭眼、塞耳、入魂、进魄、藏神,犹如 古人甘绳学射,庖丁解牛,如土委地之合,实乃以心为本,以意 为法,以拳为术矣。
问曰:势雄足不移何也?
答曰:在势去意。势若去时要硬进,意旋回身步法稳。步稳 硬进无差漏,一熟机关用不尽。百骸筋骨一齐收,气沉后腿腿弯 中。手便翻送何须愁,束展斜正尾闾求。
问曰:弱胜强敌何也?
答曰:偏闪腾挪。偏闪化解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让中 不让乃为佳,看退是进何地立。
问曰:下盘胜上盘何也?
答曰:伸缩虚实。由缩而带身靠人,以实击虚贯下盘,足管 下盘手中入,足踩中门真难敌!
问曰:斜行并闪步何也?
答曰:避直逃街。避正飞斜势难挡,逃直非闪焉能防,用横 用直急起上,步到身旁踩后方。
问曰:里裹与外裹何也?
答曰:圈里圈外。圈里自里裹打开,圈外自外裹入来,拳掌 响处无间歇,骨节摧残山也秃。
问曰:拳短胜拳长何也?
答曰:短易闪入。长来短接易入身,入身跌拨好惊人,里裹 打开左右角,外挎打入窝里寻。
问曰:步法能打人何也?
答曰:用步随跪。前足前寸后足箭,前足如失后足线,用肩 推靠不能摇,堕跪勾搭随人变。
问曰:身法能压人何也?
答曰:排山倒海。一身劲节在眉头,带靠紧贴山也愁,翻身 用个狮回头,纵然狂浪也平休。
问曰:拳法克敌何也?
答曰:披窍道窍。一身劲节有多般,百法收来无空间,谁能 熟透其中妙,
恢恢游刃有何难。问曰:掌起百响何也?
答曰:阴阳变化。阴变阳,阳变阴,反托顺拖不容情,手外 拨缠怀中变,两手搬开身靠前。
问曰:勾能进前何也?
答曰:柔能胜刚。掌出腿来势勇汹,勾分并挽柔胜刚,若人 犯着勾挽法,进身横托不用忙。
问曰:用膝可敌人何也?
答曰:顶上摆下。两手相加乱扰攘,无心无思到下盘,横直 撇膝六合间,纵然英雄也着忙。
问曰:轻勾可以倒人何也?
答曰:在手配足。承手牵来将次颠,用足轻勾也自然,足勾 妙在定上盘,微微一缩望天掀。
问曰:跌能颠翻人何也?
答曰:乘虚用势。乘虚而入好时机,见势颠跌效更奇,一跌 不知何处去,体重千斤似蝶飞。
问曰:拿法能夺人何也?
答曰:反筋错骨。臂力千斤真可奇,筋节乘外任意施,紧拿 不可松又慢,神迷牵来关节返。
问曰:抓法能破体何也?
答曰:便捷快利。进退轻跳梢更捷,伸缩圆滑快利间,体破 血流闭日光,十指到处尽痕斑。 |
问曰:正当身法如何操持?
答曰:卷束收放。常收常放时操持,束少卷多用更奇,一发 |
第九节形形论(原文)
形形之意运取诸物之心,察猫捕狗逐兔脱鹰搏之奇巧而运用 于拳术之中。师曰:凡有形可指者皆谓之物,而形形则独指动物 动作言耳。动物之动作于拳术似无涉,而言拳术者动言形形何
也?诚以天演久例,适者生存,苟无自卫之能力,岂能生存斯 世!各动物得于生存于斯世者,以其有自卫之能力故耳。今取各 动物自卫之特长,像其形而专其情,传其神于拳术之中,以此化 出种种之绝妙拳法,而为攻守之资,方达无坚不摧,无懈可击之 境也。此形形之所以为学拳术者不可忽也,此种形形之理不仅拳 术有之,六韬之命名内中竟有龙虎豹犬之名,先辈之传形形之技 运用于拳术之中创自岳忠武王(王岳其姓也,讳飞字鹏举,河南 汤阴县人)。谓王为将被困山中(湖广牛头山),日盘桓山间江 旁,见有龙虎猴马饕鸡鹦鹰燕蛇擎熊等动物,或其进退之连续, 闪躲之灵活,分闭之工顺,打法之毒狠,步法之稳捷,上法之准 灵,头法之敏锐,身法之和顺,随其特长之势而粹于拳术之中, 以教帐下健儿,卒成劲旅得以大破金人。今心意拳所练各种形形 即武穆侯爷所传也。
拳术之取形形或会其意或寓其形,将意与形润于拳术之中, 非有一形即练一套,即便一势之内亦包含多形形之术意。如桩功 扎势,取鸡腿、龙身、熊腰、鹰膀、猴背、虎抱头。
如身法抖擞:取鱼龙之形,即鱼之抖鳞、龙之擞骨。
身法之进退,取熊虎之猛,即熊出洞、虎离窝。
身法轻巧:取水结燕猴之形,即结之滑步,燕之抄水,猴之 纵跳。
身法疾速:取鹰鹦马鸡之形,即鹰之捉,鸥之翻,马之奔, 鸡之斗。
头法攻闪:仰头上观似乎熊,低头下瞅形同鹰,左右转头像 个猴,头向内缩猫头形,左摆右磕形同牛,前则尉迟恭碰禁门, 后则老和尚撞金钟。谱曰:英雄头。
总而言之,取形形能耐,取法不一。
取腿法:步法。取鸡腿轻灵,虎践,马奔,猴跃,蛇窜,* 翻身,结浮水,滑行,站停。
取身法:臀法。龙升腾及龙跌脊擞骨。
取头法:虎抱头,伏身离窝,备势寻机。猴缩束、顾盼。
取手法:膀法。鹦束翅、束钻。燕劈翅、斜正。哗竖尾、犁 翅。鹰下瞅,鹰捉。熊竖项、出洞、下坐、转腰。
取用法:狸猫上树,遮日闭月。鲸吞鱼抖,吸食三摇。背角 走林,肩胯同用。结形竖尾,头手同攻。毫形取食,六势一用。 兔儿踢天,败中取胜。蜘蛛出入,手缠足绊。
取连法:一式三拳,三拳同用,一步三拳,三步一势。乌牛 摆头双贯耳,白鹤亮翅击侧方,喜鹊登枝掏心腿,蜂鸟摘蕊中扎 针,猎豹抢食不留情,鸡扑狗闪寒鸡步,鹰眼猴爪狐狸心,等形 形之法。如将各种形形之法研究精熟,按其性质借化运用于我拳 术之中,则拳法达精中精,拳术达上中上。昔戴隆邦先师曰: “吾人察一切形形之物均须留意,果能如岳武穆静观领悟,则物 物之形均可取也!”
第十节九歌
九歌者乃三体之九事。分条研究以资熟练。
其九事即身、肩、肱、手、指、股、足、舌、谷道是也。
一身:身欲中正,前俯后仰者其势不劲,左靠右倚皆身之 病。应正而似斜,视斜而似正。
二肩:头欲上顶,肩须下沉,左肩成拗,右肩自随,劲力到 手,肩之所为。
三肱:左肱前伸,右肱在肋,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则不 远,直则力弱。
四手:右手在脐,左手齐心,后者劲沓,前者力伸,两手皆 覆,用力宜均。
五指:五指各分,其形似钩,虎口圆开,似刚似柔,力须到 指,不可强求。
六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腿虽为 支,每每鸡形。
七足:左足直出,倚侧皆病,右足势斜,前踵对胫,二尺距 离,足趾扣定。
八舌:舌为肉梢,卷则气降,目张发坚,丹田愈壮,肌肉如 铁,内坚腑脏。
九谷道:谷道内提,
气贯四梢,两臂缠绕,两气缭绕,臀部 交低,低则气散,故宜稍高,内中股足,稍有不合,全身皆折。
第一节内功外用
内外。内:心不妄动动必应。夕卜:手不乱出出必准。
丹田:练内,丹田养稳固;练外,身似押海舟。
呼吸:呼从心头起,吸至丹田来。呼则形松似落雁,吸则劲 顺似兔腾。呼:伸劲拔力,柔软换刚,回穿之连。吸:松劲换 力,涣散换合,如绳系物。
行气: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汹汹。吸气纳丹 田,呼气出肺经。气转还须圆,行气周而复,真气升于顶,复至 降俞口,沉至海底基,复从裆下出,沓于足心底,复上两胯外, 又进海底基,一升复一降,一沉复一起,一出复一入,融洽不悖 息。气行分两肋,升于脊椎脑后入,进泥丸,降印堂,转山根, 穿颊车,过鹊桥,下重楼,到海底,沉涌泉,周而复。
三炼:四更练拳谁人知,精养灵根此时宜。炼精体实,炼气 体壮,炼神体轻。
头足:头要进足为随,足要进头为领。头正练起落,膝屈练 伸缩,裆深练裹藏,肘开练顶涨。足动步,足下扣,膝中扣,头 上扣,前阴缩撩,虎抱头。
配合:配合基础在丹田,手眼身法步为先。沉肩垂肘配动 步,逼肾沉心配起膝,圆裆裹胯配束钻,含胸拔背配气循,松肩 配发劲,提骸配引领。气自六腑转,劲从脐下出。
规矩:没规矩寻规矩,寻见规矩守规矩,规矩上身破规矩,
破了规矩寻规矩。一出手,双目视虎口,前颌用力始,谷道正平 提,脊柱用力沓,沓到无缝隙。一动步两手虎眼极力向外,委中 大筋极力绷直,膝盖极力弓屈,沉肩极力抱裹,手伸与眉齐,肋 似鱼鲤动,胸虽出而不挺,手虽闭而不束。用力以意出,头步提 劲在肋,中步踩劲在足,下步搓劲在腹。
方法:非手长不可达气,非手短不可贴身,非手短不可击 人。丹田呼吸,桩功稳根,一吸则敛,一呼则攻;气催动步,动 步动身;动身动气,动气心静,心静神缓,神缓眼疾,眼疾心 缓,心缓手疾,气缓步疾,外缓内疾,以缓击疾,以敌击敌,以 神击神,以气击气,以形击形;神受神攻,气受气攻,形受形 攻;外柔内刚,起柔用刚,弓曲伏虎,展伸腾龙,翻猛虎豹,转 疾隼鹰。手长虎践马奔,手短老熊步行。
攻法:手在怀中变,足从肚里掏。前攻用手,后攻用肘,横 攻用足,同攻用膝。远攻束钻,近攻斜正,臀胯作地,束展局 成。仰则若望,尻尾掌向,身未动形,知动知静,知静为静,知 动为动,静极生动,心先入攻。
练法:慢练细则,快练劲节◎慢则势法清实力生。快则势法 灵颠劲踉。
第十二节游艺引盘根
一盘根:盘根三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要把其身高位 置,先从本实炼精神。
二旋转:丈夫学得擎天手,旋转乾坤名不朽。岂止区区堪小 试,宏功大业何难有。翻身向天仰射手,左右旋转名不朽。刚毅 既称岂小试,唐臣褒鄂功亦有。
三旁通:不是飞仙体自轻,居然电影令人惊。看他挑起精角 (横)势,尽是旁通一片灵。何尔一瓶载若轻,诙谐上殿寺人惊。 任凭施尽弓弩法,仙籍旁通出变灵。武衮勇力冠群生,夺得昆仑 无夜行。直疑将军天外降,冲空霹雳使人,原。
四冲空:一波未定一波生,彷或神龙水面行。忽而冲空高处 跃,声光汹涌令人惊。
五翻浪:从来顺理自成章,逆则难行莫强梁。寄语聪明人学 艺,水中翻浪细思量。落花流水亦文章,韬略无须畏强梁。八阵 翻浪千载仰,须失变化孰能量!
六熊意:行行出洞老熊形,为要提防膀不伸。得失只争斯一 点,真情奇与有情人。桓桓写出老熊形,山麓藏身意欲伸。祁父 爪牙瞬一试,群惊辟易万千人。
七鹰势:英雄处事不骄矜,遇变何妨一学鹰。最是九秋鹰得 意,擒定狡兔便超升。
八虎风:撼山容易撼军难,只为提防我者先。猛虎施威头早 抱,其心合意细心看。
九鹏情:一艺求精百倍功,功成云路自然通。扶摇试看鹏飞 势,终识男儿高世风。
十雷声:夺人千古伏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孰是痴情天不 怕,迅雷一震也应惊。
十一风行:为学封夷刀最神,折花切柳转风轮。饶他七处雄 兵至,一扫空生一路尘。
十二保真:六朝全盛庆升平,武事乃随文事精。安不忘危危 自解,与人何事更相争。梯航万国颂承平,奋武揆文事事精。缮 性葆真洵可乐,行将雀鼠验无争。
十三麟角刀:钢经百炼始成刀,良将争功胆气豪。真玉图形 麟阁上,方知利器得名高。刀添一角妙无穷,隐隐祥麟慧爱衷。 杀异济仁人得普,秋霜原不碍春风。
十四风翅铛:军中凶器忽呈祥,两翅居然赛凤凰。凡鸟似禽 还羽化,古来阵上一翱翔。师真谁见凤来仪,有器先呈祥盛机。 欲媲岐山鸣瑞美,洗兵天苑太平时。
十五盘根:根株相带阵固盘,盘结多端赖有人。猿臂封喉虽 可限,千钧一举见此神。
十六鹰势:风尘同处曷容矜,飞攫苍茫似学鹰。势起空拳同
踊跃,雄心似欲化峰升。
十七虎风:风云成阵又何难,环卫储胥士卒完。蒙马虎皮成 霸绩,陈师牧野可参同。
十八鹏情:武穆天成百战功,不烦传授自然通。翼云忠似金 牌并,鹏亦因情转世风。
十九风行;飒爽英姿信有神,腾骞无碍轶双轮。试看行止真 假真,挡顾风生净麴尘。
二十雷声:谁将旗鼓壮军声,凯唱欢呼退敌兵。岂是空谈三 捷武,闻雷失箸自应惊。
第十三节名命
第十四节拳法总论斩截裹挎挑顶云领
起手横拳似南照,展开四平前后梢,步步行动剪子固,把把 鹰捉要平身,式式射丹起雷声,身子未动眼先到,六合贯注一气 行,未曾开拳先打顾,后打上法动五行,学者要习六合意,尊敬 师父寸步行。
拳法不空回,空回总不奇;不空回,回也打,回时兼带顾并 含分闭捋挎之法,此乃落也打、起也打之意。至于顾法本分左 右,顾外则用捋挎,出手须从上,谓分闭法;顾里则用摆裹,出 手须从下,谓闭法。
'见空不发足,恐有埋伏;发足不打人,欲待时而突动。见空 不上,见空不打。空者,是我与敌交技角斗之时,中间有空隙, 敌击我不着,我亦击敌不着,此时虽击,亦徒劳而无功,犹如画 蛇添足之举,故不上不打,以观此变,以养锐蓄气,静待敌动,
待敌到而未到之时,我却截而出击,其法为不打不上。
先打顾法:顾法即分闭,分是开,闭是合,分是起,闭是 落,顾法以身法顾为上,步法顾为中,手法顾为下。
后打上法:束钻贴靠,依本心随机应变,身催手足,足随头 进快如追风,强追十连紧追,欲闪裹挎相迎,打时丹田为中心, 浑身皆用劲,随高打高,随底打底,只要打皆须身抖手擞方为正 方。又足起手不起不能打人,手到足不到亦不能打人。气馁心不 勇更不能打人。如要打人还须眼到心到手不停,顾进连环如拧 绳,总要为截心、截意、截手。截心谓彼有动意我先到。截意谓 彼以出手我中截。截手谓彼手蚀我我顾攻。
打法定要先上身:此法谓上下进而中节攻之要义。身为五脏 六腑经脉气血劲力诸发的总机关。心不动则脏腑皆平,意无所 生。故心一动丹田动,丹田一动浑身具动。外动借内动之效,内 动助外动之力。只有这样先上身才有的。
手足齐到绕为真:手足皆为三节之梢节,手足齐到重点是一 个合字,因人之劲力发源于根节,变化于中节,释放于梢节。如 若不合手中的封闭开打,刁领擒捉不能随心所欲,拳谱中有:手 去足不去,未得真艺;足进手不进,实乃艺不精。总要手足相 随,阴阳翻转跟身进,才能叫做绕为真。
拳如炮,龙折身:拳如炮,主指其势猛烈迅速,手足突然射 出,犹如弹丸飞行,其劲须丹田吐发出最大的射劲来。龙折身, 指形有起落纵横,气有吞吐出入,吞为缩如胶粘,吐为放似落 石,吞吐合一,以退为进。进退有三曲之意,犹如龙蛰虎伏蛇 盘。
遇敌好似火烧身:在放长击远或发寸劲击人时重点突出一个 疾字。此要义是身一抖手便擞。
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要见形不为能:此意第一对自身讲谓节 节贯穿;第二指与对方交手时,制住一节,三节皆失去攻顾能 力。谱有打人亦同行医,下病上治,上病下治相同。
练本拳须知拳法之精微,这精微须要功夫到十分,然有了十 分功夫而拳法仍不精微何也?答曰:因法有缺。这精微之法中有 三要须细究,这三要谓,探步之法,杀手之神,刻入十分。
浏览1,3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