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步之法
其法在于探步与尾调,此二法一可观其虚实,又可进身贴 靠,探步为打探虚实,尾调为用兵杀人。凡与人敌对时,在走盘 中无须左盘、右盘、半盘、外盘、卡盘,均以我足尖对敌足尖不 可过近,须离三五寸为规,因过近则翻身不便,过远则翻身不 满。如走左右盘,除以上法则,足要探入彼足外边,并深探一 步。如走中盘,足要探在彼足里边,亦以三五寸为规,前足前 寸。总之走盘的探步之法均宜快宜活,双足宜轻,前足宜浮。
- 杀手之神
其神在眉尖,比如干活,双眉下弯;比如深思,眉根收缩; 比如疼痛,双眉带蹙。在技击时双眉跟随动作缩展,所以说杀手 之神在于眉。
42 3.刻入十分
一 指我之精神,例如与人技击,即便将人打的射出数丈,不能
说是刻入十分。刻入十分不一定非将他人射出,只要射入他人心 肝肺胆之内脏即可。
这三者合一能得神气,也是本拳总论的精微秘要。
第一节身法
本拳身法是肢体依照拳理需要,通过长期训练所达到的理想 状态。为实现这一状态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叫法,如婴儿桩、子母 桩、整身法、发快劲、蹲猴猴,亦称蹲猴势等,本书取猴势这一 称谓来概括以上桩功。
猴势这一桩功以束展(长)斜正贯穿始终,与道家修炼内丹 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束展的束外练蹲猴势,内炼气上升。束展 的展外练华柱形,内炼气下行。束展合练有凝聚散气,滋养灵 根,自调平衡,清本正源,返本还源的功效,也是本拳练技击的 核心。其法行功可练其外,养道可修其内。猴势束展的基础性决 定了它的重要性,这一姿势既是练小周天的法则,也是练大周天 的姿势。用此法三个月,可将小周天练得圆滑无滞,三年可将大 周天练得承上启下,所以有三年猴势之说。
下面将练习步骤、注意事项做较详细的陈述。猴势由以下六 法组成:(1)蹲丹田;(2)搬丹田;(3)砸丹田;(4)奔丹 田;(5)养丹田;(6)身体各部位练法(附蹲猴势膝盖保护 法)。
以上六法均需按外三合内三合的要求去练。按外三合的要求
练叫演练,练外自整饰的浑圆一体;同时还练肢体身躯的技巧 性、协调性及肢体的紧凑相随,以达到身似押海舟的效果(身似 押海舟,指与人角斗时,自身犹如海中扁舟水起我升,水降我 落)。练时无论束展斜正,双臂双手随身起落,谱称“两肘不离 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按内三合的要求练叫修炼,练内自印合的混元一气;同时还 练内在的衍生性和互连性及脉络的远端活跃,以达丹田养稳固的 效果。丹田养稳固指聚气炼丹时,自身犹如木鸡置于庭中无人无 己,无天无地(呆若木鸡,指与人斛时自身犹如庭中所置木鸡, 彼不动,我不动,彼若动,随彼动)。练时内外天地阴阳翻,翻 时要先内天地翻,带动外天地翻,谱称“要知本拳真妙诀,全凭 内外天地阴阳翻”。丹田一动浑身具动,以上之法既是炼精化气 养灵根的法则,也是启用丹田真气敌将的法则。
以上法则可练出精神意气一贯,及丹田养就护命宝,由此达 到三圆:第一,精圆,精圆为满,精满现于牙齿,牙齿健固;第 二,气圆,气圆为足,气足现于声音,声音洪亮;第三,神圆, 神圆为旺,神旺灵光吊眉,二目有光。三圆练成后是精圆不思 欲,气圆不思食,神圆不思寝。除此外,练猴势另有八要,即起 落、进退、反侧、收敛。此意起落者,起为横,落为顺。进退 者,进步提,踩进高,退步拔,先弓腰。反侧者,反身顾后,侧 身顾左右。收纵者,收如猫伏,纵如兔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 发挥出身法的远践、近贴、粘靠、短打之特长。短打是立身立足 立拳的中心法则,无论起伏进退、顾击拔拨、旋转裹挎、斜正接 化皆以猴势为基。猴势显现时,我需内狂而外静,目光聚焦,还 须将拳谱中的心意八步骤,也称心意立法,除其外,还有用气 法、引气法、周天法、得真法等内意外形全部捋清,才可练猴势 外形的束展斜正、内意的吞吐导引,按口传讲叫携带上。总之身 法的束,犹如蛰龙伏地,养精蓄锐,蓄到一聚而无不凝。身法的 展,犹如龙惊升天,将精锐发放到一决而无不绝,拳谱叫做“束 展二字一命亡”(亡在此处指圆),这样才会艺高势隆。谱曰:
“危难之时显猴势,猴势一显身自明。”只要猴势上身,就可进退 裕如。练完猴势之后还须练手中诀窍,亦称十六把气功,此法有 松肌、舒筋、开骨、畅气的功效,辅助猴势出功的重要一环。
—、蹲丹田
由束身法、展身法、不出腿射丹田、束展合练法组成。
(―)束身法
由内站丹田、外站猴势组成。
1.内站丹田
内站丹田由立法、引气法、养气法、用气法、周天法、得真 法、十字法七法组成。
立法
立法与平时一样,头顶天,足抓地,先定心,是入静的法 则,行功的步骤◎练时衣冠必整,容貌必庄,视听必端。还须寡 事、寡言、寡思、寡念。因寡事养神,寡言养气,寡思养精,寡 念养性。下附立法歌诀。
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 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根,混为一气。
释义心定神宁:心,指猿跳。定,为入静功夫,也指守窍入静的 方法。谱有定者,妄念不生,情意不起,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 界,节候纯阳,神归大定。心定可移阳神入上丹田。意敛不乱谓 心定,心定不慌谓神宁。心为大脑,神谓意念。此意是练猴势时 先把心定下来,把神收回来,外形安详,内意安逸。按拳谱含义 讲,为静蹲收心之际,神凝气敛之时,精气澄澈,渐入混沌虚无 之意境,达无人无自,无天无地,极虚极静,至无至寂之时,神 光独湛,一灵独露,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无为自化,清静 自正,心定意不乱,神宁心不慌,六神有定位。谓心定神宁。
神宁心安:心安,此意是锁心猿栓意马,约束克制自身欲念 和提高自控能力,
克自不做它事,将心定于一处,聚精会神,不
受外界困扰,保持心态平稳。一意不散,万虑皆宁谓心安。
心安清静:清,心定守一,守一恬淡,恬淡制念,制念定 一,远离怒气与烦恼,专精养神,无它牵挂不思念,谓之清。 净,不为物杂所累,返神复气,安而不动,制念以定志,眼不视 心不想,谓之净。清净,除以上合而为一外,这清静合起来又有 一层含义,曲径通幽,屋雅院静,静神守一,伏而不动,化为乌 有,犹如龟藏蛇螯,神气相抱,永镇下田,按道家之论谓马阴藏 相。丹光生辉,无它杂物,谓清净。
清净无物:无,指没有。物,指练功时出现的杂念。无物, 指排除了杂念。
无物气行:气行也称行气,道家的行气谓深则蓄,蓄则伸, 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按内家拳的行气法讲,以意领气,吸至丹田,呼之肺经,打 通丹道,自感丹田气机渐渐流动子午循环。此后以神驭气,吸至
46 足踵,呼至丹田,真气流布畅通,全身无阻。丹田部位自感空洞 一 无际,上无覆,下无基,中含一物。此时自感如在母腹,恍恍惚 惚,不知不觉入于混沌,上则呼吸复起,下则冲动阳关,谓气 行。
气行绝象:绝,指没有或清除。象,指幻觉。此意是排除了 杂念又出现了幻觉。绝象,在此处指练功时将出现的幻觉排除 掉。
排除的方法:出现幻觉时意守丹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心静似止水,不大惊小怪,其怪自败,就能排除幻觉,没有了幻 觉称之为绝象。按拳谱讲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入静成之。按 八步骤顺序讲为清净则无物,无物乃入静,入静气穿行,气行便 绝象,绝象入太空。
绝象觉明:觉明,觉为心听,听到了;明为心视,看清楚 了。此意为内视时能看清五脏六腑之气,循十二时钟,过窍位, 走丹道的概况。此为玄关自显,不见而知,不知而觉,已不拘泥 于著象。习到此处犹如春眠醒来忽然开朗。这是已经达到天人合
一高层次的境界。这觉明的含义除以上所叙外,按道家养丹功讲 是运用内视观想法,自查气走丹道之法。此法用三种练法组成:
五行相生法;(2)骨骸吊拉法;(3)太极图转动法。下将 三法略解。
五行相生法
用内五行一心肝脾肺肾来叙述。内五行以色而相生,肾属 水,黑色;肝属木,青色;心属火,红色;脾属土,黄色;肺属 金,白色。
骨骼吊拉法
亦称骨骼观想法,在本拳法中称虚领。此法是用意念想象本 人全身的肌肉筋血皮从脚到头慢慢隐去,只剩骨骼,并且想整架 骨骼被吊起来,全身的关节,特别是脊椎被一节节拉开,拉到似 连若开,让整架骨骼从意念和动作上失去压力。
太极图旋转观想法
练功时把小腹看成一个太极球,此球可向各个方向转动。如 向后转,气沿督脉上升;如向前转,气沿任脉降下;向左右转, 气沿带脉穿行等。
练法蹲猴势时把小腹看成一个太极球,可向各个方向转动,转动 时想象本人只剩骨骼,悬挂五脏六腑,此时闭目内视,目光下照 两肾,用意念将黑水汇合于后腰命门处,在猴势的作用下,黑水 从命门而出,然后进入肝脏,将黑水变为青色,犹如山溪清清之 水,涓涓曲流入心脏,此水在心脏中逐渐变成红色蒸气,进入脾 脏,进入脾脏变成金黄色液体,金黄色液体流入肺部变成白色气 体,集于中丹田凝固,犹如花瓣上的露珠。此珠从中丹田流出, 沿主心骨进入关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见缝必 A,流淌自如,潺潺有音,待流走到命门时,将此水分为两股, 进入左右肾脏,还原化作黑水。此为练小周天法。如练养丹田, 可将流到命门之水直接引归下丹田,峪停片刻,用意念导引法降 到足底,用太极图观想法实现大周天循环,就会将自身的气路和 内五行变化的走向了如指掌,内视清晰。此为觉明,也指神气相 通,更是万气归根的总概念。此法按拳谱顺序讲为静中沉,心 定;心定守,神宁;神宁心不慌,心安而清净;清净却无物,无 物气穿行;气行便绝象,绝象显长明;长明入神宁,神宁散气 聚;气聚复固神,固神却长明;长明神气通,气通皆朝元;朝元 合一气,一气归下根。
此步骤是,肾水入肝脏,肾敌升与降;肝水入心脏,肝吹摆 拧奔;心气进脾中,心沉常入静;脾光入肺中,脾入定敛备;肺 气集心窝,肺凛随时动。此意是心要常沉入静,肝要吹摆拧奔, 脾要入定敛备,肺要随时动凛,肾要聚精降升。
古人歌诀曰:
咽津引气是人行,津精为药造化生
甘露降池二六通, 咽津引气归下根。
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根:则,指只有这样。神,指元
48 神。气,指元气。相通,指神气相合相润,丹道皆通。万气,指 丁 人体中所有之气。归,指回到。根,在此处一字二意,第一指元 气;第二指下丹田。此意为后天之气,归附先天之气,在下丹田 凝聚结丹。古有先天之气为患,后天之气为气,二气相润沉归下 丹田,谓万气归根。
合为一气:后天食物精微之精气,充实于先天之元气,谓合 为一气。
引气法
眼观鼻鼻对脐,处处行气不可移,撤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 光吊(布)在眉。
释义眼观鼻:是本拳借鉴道家的“鼻端有白光,我自长观之。神 不外驰气归之,心驻灵台气自定。练的红丸化玉酥,观鼻温养三 百日”引用于猴势之中。练猴势束蹲,将两眼余光集中于鼻尖或 鼻根,称眼观鼻。
鼻对脐:两眼余光集中于鼻根或鼻尖之后,此时鼻尖对准肚
脐眼。此法是练身躯中正的要法,练意守丹田的外形姿势。道家 称守一。
处处行气不可移:人体内各主要窍位,器官在一昼夜十二时 辰内,也就是24小时,都有它固定的活动规律,无论老幼、健 康病弱,从不改变。处处:指十二经络窍位。行气:指元气流布 十二窍位,也称气行。不可移:指真气流布十二窍位是先天的, 不可改变的。真气流布各窍位的时辰是子时元气从会阴穴开始流 布,气至尾闾穴丑时,命门穴寅时,灵台穴卯时,天柱穴辰时, 玉枕穴巳时,百会穴午时,印堂穴未时,水沟穴(人中穴)申 时,天突穴酉时,膻中穴戌时,气海穴亥时。以上为先天流布及 小周夭十二时辰真气过窍位流布法(也称“十二时钟降下池
大周天十二时辰真气过窍位流布法:子时一人中穴,丑时一 天庭穴,寅时一乔空穴,卯时一大杼穴,辰时一太阳穴,巳时 —日仓穴,午时一脉腕穴,未时一七坎穴,申时一丹田穴,酉 时一白海穴,戌时一下阴穴,亥时一涌泉穴。以上亦为点穴的 时辰与窍位,也是神藏气内通丹道的路线。
以上二法均是气归气海周而复始,先天真气按先天循环法循 环,用十二个时辰,将真气在人体十二窍位旋转一周,所以称为 处处行气不可移。这十二窍位也是点穴的主要窍穴。“不可移” 这三字在此处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先天的,恒行不移的; 第二层意思是怀疑的意思。此意是指这种先天布气法,也就是元 气行布法,能不能变快或变慢?如能改变这种处处行气不可移的 状况,用什么方法?那就须遵循上一句,运用“眼观鼻,鼻对 脐”的法则和遵循下一句“撤开二六连环锁”的法则来改变。运 用这二法便可一吸气,元气转完向上的六个窍位,一呼气,元气 又可转完向下的六个窍位;也可以十二个时辰也转不完这十二个 窍位,所以讲处处行气是先天的,可移是后天的。
撤开二六连环锁:撤开的“撤”,前辈做拳时引用道家和医 家对撤开二六的本意比喻打通了的意思。"撤开二六连环锁”这 句真言在心意拳界和形意拳界说法甚多,按本门口传,撤开指打
通丹道受阻之处。二六连环锁,在本拳有三种讲法(其实为一种 内容):
第一种:二六连环锁的“二”指阴阳,“六”指十二时辰 (时钟)的六阴时、六阳时。连环锁:十二时钟真气循环的小周 天,小周天循环有上下两处断层,道家将子时窍位稍后的尾闾穴 下鹊桥的断层称玉锁或下锁,午时窍位泥丸宫的上鹊桥的断层称 金关或上锁。
第二种:二六连环锁的“二”在本拳指任督二脉,“六”在 此处指任脉统领的六阴经和督脉统领的六阳经。连环锁:此意指 任督二脉在上下交汇处各有一个断层,下部的断层在督脉的尾闾 穴处和任脉的会阴穴处有九分之隔,为一断层,上部的断层在督 脉的龈交穴和任脉的承浆穴有一分之隔为一断层。这下部断层任 脉之气不能进督脉的尾闾穴,上部断层督脉之气不能降任脉的承 浆穴,这上下二断层犹如两把锁,一上一下锁住任督二脉的交汇 处,导致此二脉的真气不能媾通,所以称为连环锁。
第三种:二六连环锁的“二六”,从本拳原传的拳谱和口传 的含义讲,借鉴了《易经》中乾坤二卦是众卦之母的义理,和乾 卦统六阳爻,坤卦统六阴爻,按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成圈之法,应 天地的六六之节,人身六六经脉,像日月一升一降,循环往复, 长生长消。在道教养生文献中记载了明末道士程羽文的《二六功 课》一法,该书称:“今二六时中,随方作课,使真气流行,身 无奇疾,以一天十二时辰中,各行摄养之法,其法不繁,务实却 用等。
撤开二六连环锁也称气冲三关通丹道。束身下蹲真气上升, 道家称进火,为火烧开玉锁,为纯阳,此为开上锁。展身上起浊 气下降,称退符,为水冲破金关,为纯阴,此为开下锁。
一点灵光吊在眉:一点,指范围不大,凝聚集中。灵光:道 家指阳光、神光,白色、红色、黄色、金色毫光。吊在眉:丹田 结丹后两眉中间出现的白色、红色或金黄色毫光。谱有“灵光不 散,自觉常明。”此谓任督二脉通畅后,会阴穴之气,沿督脉上
升于脑,与目视鼎之目光聚会片刻,会同口液,以意送降下丹 田,存守一会儿,元气一现,真气循环,心肾相交,一呼真气人 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此时任脉统六阴脉之气,督脉统六阳脉 之气,循环成圈,乾坤交媾,元神之光悬于山根之上的天目之 处,即谓“一点灵光吊在眉”,也是神气相通的显现。
四象会射玄体就,
脱胎入化身通圣,
元阳不走炼真气,
丹田养就长命宝,
养气法
精养灵根气养神,行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 黄金不与人
精养灵根气养神:精指元精与津液。灵根指丹田。养灵根指 调整呼吸,凝聚真气,导引真气归下丹田,不射丹田并寡欲。气 养神:将精炼成的气浸血进髓,补泥丸,养髓海,谓气养神。气 指元气,神指元神《黄帝内经》中指出,神故生之谓之精,两 精相搏谓之神。这气养神指精和神及肉体皆要通过气的出入,才 能得到调养;也指下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的三关,进入上丹 田,聚气存消息养泥丸。有关精气神说法,谱有“纯一不杂为之 精,融入血脉为之气,虚灵活动为之神
行功养道见天真:也讲得气真。行功指练。练时,猴势束蹲 六合下势,起展钉顶不歪斜。一蹲即展,一展即蹲。养道指修, 束蹲抱头守一,蹲而略停,展而定心。养道的道指天地育万物, 在本拳指猴势谓道°养道也指加深功力。见天真:见,指来了, 有了,此处指上丹田来了消息天,指九天。九天指中天、羡 天、
纵天、昊天、长天、廓天、咸天、上天、成天,合成九天◎ 真,指九真。九真指上真、高真、太真、神真、玄真、仙真、天 真、灵真、至真,合称九真。九真主要指脑神排列的方位,此方
位分中央和四正四隅,谱中的行功养道见天真,指天真比其他八 真难练,天真是最后练出来的,此意是只有练中修,修中练,练 到窍开艺精,精满气裕,元神与阳神不走,存住消息,才能修炼 出天真。
冬拳谱中也有“元阳不走得其真”之说,此意指元神蓄力,育 生机,一灵独觉,独立守神,先天真气凝聚于泥丸宫见此真神。 此处的真神指九真,此意单纯地讲,真气进入上丹田不要循环不 停,而是要存住消息,叫做元阳不走,就会九真齐现,此处的 “行功养道见天真”和“元阳不走得其真”中的见天真和见其真 是字异理一。
歌诀
督升任降无始终, 蹲则为阳展为阴, 发神苍华字太元, 同服紫衣飞罗裳,
丹田养就长命宝:丹田指上中下三个丹田。养,指练丹田功 的三部曲。第一步,闭其外三宝——口耳眼,养其内三宝——精 气神,以其法来积累精气,疏通丹道。第二步,练自我排除杂 念,高度入静,调整呼吸,意守下丹田。第三步,引气归根,聚 气结丹,静心敛意,以养为主,就会真气归丹田,丹田结丹。 就,指成就,成了,成熟了。长命宝,是道家对丹的爱称。丹田 结丹后,下丹田如水涵珠,中丹田肾间气动,上丹田月华涌现, 此时外五行自闭,外邪难侵;内五行自调,内疾自除,人体健 壮,并可延年益寿,所以称丹田结的丹为长命宝或护命宝。
万两黄金不与人:指丹田结的丹和生命一样宝贵,不可买 卖。
用气法
眼上翻属阴,阴气落在枕骨。鼻一掐属阳,阳气落在腭角。 脾气紧,心气沉,肝气顶,肺气行,肺气一努落肾经,心气一沉 自然成。
眼上翻属阴:指束身之法目视顶中的阴出阳收。
阴气落在枕骨:阴气指魄气停驻在玉枕穴,等待督脉之阳气 上升,二气汇合,阴中含阳,阳中有阴,如动在起展中运用,如 静在意存消息中体会。
鼻一掐属阳:指束身。
阳气落在腭角:指束身下蹲,头顶,闭嘴,舌顶,腭角肌肉 包满。
周天法
紧撮谷道内中提,尾闾一起皱节骨。尾闾夹脊玉枕关,三关 难逾目视鼎。
来到丹田存消息,意存消息气后旋。旋出天真到桥头,往前 下视鹊桥路。
出督入任降重楼,十二重楼降下池。锁住心猿拴意马,十二 时钟降海底。
一时快乐无穷尽,返本还源心自知。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 皆除如童子.
周天法,是本拳引用了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及诸星宿, 一日一夜循天右行一圈为一周天,同时古人把人体气血沿脉络循 环一圈也视为周天循环,而且还分出大小周天,如真气沿任督二 脉循环一周称小周天,如真气沿全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转一圈 称为大周天。本拳练周天法是按以上之法进行。
紧撮谷道内中提:此法是内提气外提肛。提气不提肋,提肛 不提腹,勾尾不提脊。
尾闾一起皱节骨:练本法提肛收臀的同时,尾闾向前上兜 转,提肝缩肾收小腹,将尾巴骨向内勾回。尾巴骨勾回时,身呈 五弓(丹田为弓,双腿为弓,双臂为弓),同时脊椎骨全部活动, 呈一大弓,叫做尾闾一起皱节骨。后缩尾时前撩阴,此谓气沿督 脉搭下鹊桥,开任督下断层之锁,又指督脉气路行走三大关的第 一关◎
尾闾夹脊玉枕关:三个大穴,亦称三关。这三大关与中医三 穴字通穴异,三穴,指督脉中的三穴。三关,指尾椎直通大脑髓 管中,有一处无明显髓腔,有两处明显窄狭,真气通过时明显受 阻,所以称为三关。
尾闾关:指尾骨的髓管,由于尾骨无明显的髓管,骨腔为蜂 窝状组织,气出好难以进入髓腔,所以称为第一关。
夹脊穴:中医称华佗夹脊穴,分布于脊椎两侧,每边十七 穴,两侧共三十四穴,为医用之穴位°此穴在拳谱中指尾椎直通 大脑的髓管,这条髓管由二十四节椎骨和一块16骨、一块尾骨组 成,连成一条髓路,这条髓路称为辘铲关。从颈椎数至第十四椎 处的髓管比较窄狭,此窄狭处称夹脊关。
玉枕穴:中医指人后脑勺左右各一凸起的小包当间,为玉枕 穴。而拳谱中的玉枕关,指脊椎和头骨接衔处的髓腔比较窄狭 处,称玉枕关,亦称铁壁关。
54 玉枕难逾目视鼎:目视鼎指心视。谱有眼看为看,心看谓视。对鼎的称呼是道家将头尊为炼丹法器,称头为炉,称泥丸为 鼎真气出尾闾,上夹脊过天柱骨到达玉枕穴时,这玉枕穴由于

窄狭阻力加大,真气难以逾越,用目视鼎一法将来到玉枕穴受阻 的真气用虎抱头姿势,舌顶上腭之法,以鼻呼吸,用束蹲的钉, 起展的顶,真气就会冲通玉枕关,进入泥丸宫。此意是用缩尾撩 阴等法将下锁打开,导引真气沿督脉上升,上升到髓管窄狭处受 阻,要想除阻气升,均用虎抱头,目视鼎来完成。
来到丹田存消息:来到,指真气进入泥丸宫。丹田,指上丹 田。存消息,是依据阴阳一气的媾通变化图,显示出日月交会合 壁的十二消息。运用于本拳,将人体的五脏加入心包经,合为六 脏,此六脏与六腑之气相合,称本拳的十二消息。这十二消息入 督脉上升,进入上丹田停留静养,叫做来到丹田存消息。
意存消息气后旋:指真气进入上丹田养神补脑充髓后,出上 丹田过鹊桥降任脉。降入任脉时,此真气不是直接从头的前额降
下,而是出天真从脑后位置旋出到达龈交穴,所以称气后旋。
往前就是鹊桥路:往前,指真气出泥丸。就是,指很近。鹊 桥,有上鹊桥与下鹊桥之分,上鹊桥指舌顶上腭,下鹊桥指勾回 尾闾,也指提起阴跷穴(会阴)。此处指上鹊桥,指真气进入上
丹田,从天真的位置旋出,从督脉的龈交穴出来过舌,进入任脉 的承浆穴。由于督脉的真气是通过舌而进入任脉,所以讲往前就 是鹊桥路。此处指舌为鹊桥。
砍诀鹊桥有路通玄关, 四象和合凭借土, 子初运入昆仑去, 更待玉壶点化后,
三花聚顶:三化之物入泥丸宫。
十二重楼降下池:十二重楼指气管。十二重楼的重指双的意 思。人的气管,常人为二十四节,所以称气管为十二重楼。重, 也指气管与食管,两管均为细长器管,在气管行气时还须食管降 津液才能引动丹道行气,只有双管配合才能真气降下池。两管相 加为二,所以也称重楼。十二重楼楼顶道家指玄膺穴部位,玄膺 穴位于喉头小舌头的后面,下接气管。降下池:此处的降下池, 是指津液从食道咽入胃中。此意谓真气化甘露,甘露引真气。真 正含义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一脉通带动百脉通 时,没有津液下咽做导引,真气会停而不走,只有用津液下咽降 池法来导引真气循环。此法常练,不但能导引真气循环,而且还 可使真气上通内肾,下通外肾,走上窍存消息,降下窍补肾修 命,使身内浊精化清气,清气生津液,津液引气行,气行精裕 充。
十二时钟降下池:十二时钟也称十二时辰,古人把一天分为 十二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此处的十二时钟是专指小周天循 环,除此外还须应十二窍位。此意是引用时辰转动法应对十二窍 位行气所用的时间,十二窍位是依据天人合一的义理应合十二时 辰。拳经曰,天是大人生,人身一小天,一天有黑白,分十二时 辰;人身有任督,分十二窍位,十二窍位应十二时辰,真气在人 身中的十二窍位行布用十二时辰,所以把行布十二窍位的时辰称 为十二时钟。
十二时钟在任督二脉的十二窍位中,天目穴在上称乾宫,会 阴穴在下称坤户,乾宫应午时,为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以下以此 类推。坤户应子时为夜间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以下以此类推。真 气沿督脉上升为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真气沿任脉降 下为末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此为练小周天法,行布路 线称子午线。降下池,不但指导引真气启动,更重要的是导引真
气降池归根海底,循环成圈(海底指阳泡,池指胃)。下附道家咽津纳气法歌诀
咽津纳气是人行, 鼎内若不存消息, 消息上冲斡天罡, 呆若木鸡神不动, 有药方能造化生。 犹将炉火煮空鼎。 何患连环二锁关。 清净无物气归根。
锁住心猿拴意马:古有心猿不定,意马驷驰之说。锁住指定 心,心猿指识神。在此处指将心似猿跳、神不守舍的“心”专心 制机,凝神相融,由气固神,用慧剑斩心猿,制服识神。拴指宁 神,意马指元神。即将意似马奔、杂念丛生的“意”专注,使意 不外泄,由心敛意,用智剑斩意马,制服元神。
要到丹田海底基:指万气归根。海底基,男,督脉通蛋为海 底;女,督脉通会阴为海底。此意指练养丹田功,须将真气引入 阳泡,不可引到丹田就停而不走。
一时快乐无穷尽:指练得终于撤开连环锁,打通任督二脉, 万气归根,下丹田真气步渐充盈,自我高兴。
返本还源心自知:返本指本根,还源指原来。本拳返本指胎 吸,还原指童子功。此意谓虽然不是童子了,可是能练出童子功 的功效G常规思维到了停止状态,自身消失与天地合一,此时气 血鼓荡蒸腾,丹田部位真气跳动、滚动,丹田发热,三心发热, 特别是顶心发凉,体有飘升感和下沉感。这是炼精化气,气返血 的征兆。从内讲气返血后也称返本,从外讲对景无心也称还原。 还原在此处又指胎吸,是指练功者如同没有了呼吸,此时的呼吸 较平时呼吸更深、更缓、更匀、更细,似有似无,感觉到正常的 口鼻呼吸停止,进入了肚脐呼吸和皮肤毛孔呼吸。肚脐和毛孔吸 气时有凉的感觉,呼气时有热的感觉,此为胎吸再现。从内讲胎 吸再现谓还原,从外讲灵光吊眉谓还原。总的讲,返本还源的总 概念是胎吸再启,内气充盈,真气循环畅通,精神饱满,神裕入 虚,灵光吊眉。心自知,自己清楚练到了那个层次。
真心合形有真诀:真心,内站丹田为真心。形,外站猴势谓 形。真诀,练时指阴阳、五行、六合、引气、养气、用气的拳 理。
猴势的道在丹田, 引气养气循周天。
精神意气须一贯, 内外相合心合形
真诀合道得澈灵:此口诀是猴势的指南。练猴势必须遵循拳 理,以理法引拳法循序渐进,才能明白猴势的底蕴。真诀又指本 拳借鉴佛家的禅义、道家的道义、医家的医理、儒家的一贯,本 拳的武事乃随文事精。练外象猴势,内站丹田与练功真诀合而为 一后,谓真诀合道。
得澈灵的,得,谓得到了。澈,在此处指明白。灵,指妙。
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其为养不厌精。练此功,犹如修 道。养,指静;灵根,指下丹田。此意为练功者内视自己每条经 络的精气流归下丹田,待诸气流入下丹田后,凝神内视丹田,细 察流入丹田的精气,无论黑色、黄色、红色或橙色,须继续加重 意守丹田的意念,直到各色炼成一块玉白色的丹。不射丹田,还
浏览8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