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第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越南仅派出了一名领队 和一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001年的第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 越南队套路、散打全面开花,一举夺得套路比赛的7块金牌,散 打也取得了 1金、2银、1铜的好成绩,金牌总数仅列中国之后, 跻身世界武术前列。总结越南武术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越南武 术现状及对策,将更好地促进越南武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能 为其他国家的武术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这将为武术在国际领域 的快速发展、为武术早日进入奥运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查阅第6届世锦赛及第14届亚运会武术比赛成绩册,参阅 越南参加亚运会国家体育代表团的宣传材料。

(二) 访谈法

访谈越南武协官员及先后派往越南执教的国内套路、散打教 练员共6人,了解掌握越南武术发展过程及现状。

(三) 经验法

通过国际及越南国内的武术赛事活动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根据越南的国情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讨论与分析

(一)武术在越南体育中的地位


  1. 2002年的第14届亚运会,越南国家体育代表团共派出了 119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阶段的比赛。其中,武术运动员11 A, 占运动员总数的2%;武术项目获得奖牌2枚,占奖牌总数的 H%o武术参赛的运动员数和获得奖牌数均列第三位(见统计表)。


































































































































    跆武 拳健空 手 美道自射举田 行体游跳摔柔藤膏台足

    击重跤道球球球球
    人数61165653522252134636119
    金牌  12           1 4
    银牌21   1     1 2   7
    铜牌211 1      1 1   7
    奖牌数4222110000020301018


    1. 在2002年第14届亚运会上,越南国家体育代表团共获 得了 4金、7银和7铜,金牌数列第15位,但从表中得知,4枚 金牌都不是奥运会竞赛项目。就目前越南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来 看,奥运会项目中除跆拳道(2000年奥运会仅获得的1枚银牌以外,其他项目在国际赛场上还很难有所建树。而在2001年的 第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越南国家武术队获得了8块金牌,这 样的成绩是越南体育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其他运动项目望尘莫 及的。如果武术能够进入奥运会,越南将是最大的受益国之一, 武术极有可能开辟越南奥运史的里程碑。


    (二)越南国家武术现状

    1. 国家重视、社会认可


    由于多年战争,越南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国家自1993年以 来,几乎每年都拨专款让武术套路队和散打队来中国进行学习训 练,有时长达4个月,可见国家对武术项目的重视程度。此外, 武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美国在越南的石油分公司"CAL- TEX”长期为武术队提供赞助,解决了一定的经费问题。电视、 报纸、杂志等媒体也非常关注武术活动,套路运动员阮翠贤、散 打运动员叶保明家喻户晓,武坛姐妹阮俊英、阮美德在14届亚 运会上摘银夺铜被传为佳话。

    1. 成立了武术套路、散打专业队


    国家武术套路队现有队员14人、平均年龄23岁,训练年限 均在5年以上,项目齐全,搭配合理,在男、女南拳类和女子长 拳类项目比较突出;散打队有队员16人,平均年龄21岁,中、 小级别实力较强,但80公斤以上级别没有运动员。国家队采取 半封闭的管理办法,训练场地条件好,国家队队员每月领取固定 的薪水,对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国家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奖励。国 家队教练每年均由越南武协邀请、中国武协推荐的中国武术专家 担任,助理教练为越南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国家青年队队伍整 齐,后备力量雄厚。

    1. 赛事活动频繁


    每年一度的全国武术锦标赛及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已经列入 全国体育竞赛计划,武术也是越南全国运动会的正式竞赛项目, 并设有散打8个级别,套路男、女各9个项目,计26块金牌。 无特殊原因,越南均派队伍参加包括东南亚运动会、亚运会、亚 锦赛、世锦赛的武术套路和散打比赛,以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 赛。此外,散打队每年都与中国广西自治区散打队进行中越散打 对抗赛。频繁的赛事活动为运动员技、战术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 用,使得运动员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同时也促进了越南武术 整体水平的提高。

    1. 与中国保持紧密的联系


    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也是国际武联所在地。由于地理位置 的关系,越南武术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他们可以得到武 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可以在花销不大的情况下与中国武术进行直 接交流。越南武术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归以于中国武术协会的帮 助,从1993年至今,中国武协先后派往越南援外武术教练十几 人次,国内许多著名武术家也曾被邀请来越讲学,越南国家武术 队来中国集训已成惯例,越南武术的发展过程,蕴涵了越中两国 武术同仁共求武术发展的理念。

    (三)存在的问题

    1. 普及程度不够,地方队伍水平较低


    在2002年越南全运会武术比赛中,共有20个单位派队伍参 加了套路和散打比赛,而越南国家有近60个省,也就是说全国 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省市派队伍参加了武术比赛,这说明武术在 越南的开展还不够普及。另外,参赛队伍的技术水平相差悬殊, 套路比赛金牌争夺没有悬念,地方队运动员的规定套路,无论是 在动作规格还是演练技巧方面,与国家队队员无法相比。散打比 赛国家队队员同样包揽了比赛的全部金牌,在包括决赛的每场比 赛中,至少有2名以上的地方运动员被国家队队员击倒或击伤而 终止比赛,甚至有些地方队运动员碰上国家队选手则干脆弃权。

    1. 存在地方保护思想


    从武协的官员到国家队教练都是河内市人,受地方保护思想 的影响,在运动员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总是由河内籍的 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种比赛,这就造成了河内运动员的技术 水平越来越高,而其他省市运动员则停滞不前或进步缓慢的状 况。另外,由于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设在河内市,河内市的运动员 有条件和国家队队员一起训练,在中国教练的指导下,他们的技 术提高很快,这是其他省市队伍所望尘莫及的。

    1. 国家队管理有待加强,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由于居住条件有限,一部分运动员住在家里、一部分住在训 练馆里,其他外省运动员住在训练馆附近的宾馆,分散的居住给 队伍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运动员训练迟到的现象时常发生,晚 间运动员自由活动,在运动员年龄偏低且职业意识不是很强的情 况下,运动员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食 堂,长期以来一直采取把伙食费发放给运动员,运动员自己安排 就餐的办法,有些运动员经常在地摊随便吃东西喝饮料,腹泻现 象时常发生,也根本谈不上营养。另外,由于天气炎热,而运动 员房间又没有空调,运动员晚间难以入睡,长期缺少睡眠造成运 动员体能的储备不足。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正常训练难以进 行,反映在一些大赛中运动员由于体力不足而输掉了应该获胜的 比赛。

    1. 应加强理论学习及汉语学习,加深对武术的理解


    从教练到运动员缺乏对武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当外教回国 后,越南本土教练只是效仿外教的训练方法,不知道训练安排的 具体意义及目的,理论知识的贫乏导致训练的盲目性与机械性; 同样,运动员只知道按教练的安排去练习,有的散打运动员甚至 对规则中最基本的得分条款还不清楚,一些套路运动员的演练只 局限于形式,缺乏对套路本身攻防含义的理解,表现在套路演练 时的精、气、神方面的不足。现在仅有少数运动员能够用汉语讲 话,大多数运动员还不懂汉语,无法领会中国教练的训练意图, 特别是在临场指导时,运动员无法完全领会教练员的技、战术部 署。另外,在武术比赛中的裁判用语是汉语,所以提高运动员汉 语水平是完全必要的。

    越南武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重视、商家支持、有着 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和较为系统的竞赛制度,这些都是很多国家 目前所做不到的。武术在越南体育界举足轻重的位置也为武术在 越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越南武术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 中国武协多年的帮助密不可分。

    (二)建议与发展对策

    1. 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普及武术运动。

    2. 打破传统观念及地方保护思想,实现全国一盘棋。

    3. 经常举办省市教练员学习班,迅速提高地方教练员的业 务水平与执教能力。

    4. 改善运动员的生活条件,实现统一吃、住、练的封闭管 理。

    5. 加强全队汉语学习及武术理论学习,更好地理解武术基 础知识和竞赛规则。鉴于空手道、跆拳道、武术三者都属于东方武道,内容和形 式相近。于是我们选择了三者作为日本、韩国、中国武技的代 表。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三者的推广方式,找出武道项目的推广 规律,以期为武术被世界更多的国家所接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措施,供武术管理和推广部门决策时参考。

      (一)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刊、网络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二) 访谈法

      走访有关专家,倾听专家意见。

      (三) 比较法

      对中、日、韩武技及其推广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跆拳道、空手道、武术推广历程比较

      1. 发展历史和规模比较


      中、日、韩三个国家的武技,属于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将广,可以达到四个目的:第一,提高国家声誉;第 二,造福人类健康;第三,传播民族文化;第四,获得利益。因 此,三个国家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武技都采取积极的措施向世界推 广,并以跻身奥运会作为奋斗目标之一。

      中国武来在中、日、韩三国武技中起源最早,发展历史最 长。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与中国武术都有传承关系,并 且在不断发展中相互影响着。

      空手道是由中国福建传入冲绳岛。1916年冲绳人船越义珍 在东京公开表演之后,在日本迅速发展起来,1935年由“唐手” 改名为“空手道”。跆拳道的前身是手搏、跆根,它起源于1500 年的朝鲜民间武术。朝鲜的武功修炼者,将日本空手道和中国武 术部分技法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技运动,1955 年定名为“跆拳道”。武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 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成为门派众 多、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运动形式。中国历朝历代对武术的称 谓各异,1915年左右开始中国格斗技艺统称为“武术”。

      目前,世界跆拳道联盟有会员国168个,世界空手道联盟有 164个,国际武术联合会有88个。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知,国际武联会员国的数量刚刚超过跆拳 道联盟和空手道联盟会员国的一半,不能不说武术在世界上的发 展还比较落后。

      发展会员国,增加武术人口是今后武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 主要问题。

      1. 竞技发展的比较


      从跆拳道、空手道、武术向奥运会迈入的进程来看,跆拳道 从建立国际组织起,就研究武道项目与体育项目相融合的问题, 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遂使跆拳道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 目。空手道紧随其后,在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之后,正在积极向 奥运会推进。武术要进入奥运会,在奥运会项目拥挤的今天,需 要加倍努力。

      跆拳道在列入1988年汉城奥运会表演项目前会员国有82 个,之后的几年有了惊人的突破,10年间增加了 90多个。可见 竞赛的杠杆作用和奥运会对一个体育项目的宣传作用和吸引力之 大。武术进入奥运会,无疑将促进武术在世界范围更广泛的开 展。

      武术要加快向奥运会进军的步伐。主要措施有:

      (1) 努力宣传,扩大武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加其吸引力。

      (2) 加强科研,认真研究奥运会项目规律和武术特点,确定 形式和内容,完善武术竞赛体系。

      (3) 加强世界范围的武术教学训练服务。

      (4) 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

      (二)推广方式方法比较

      1. 民间自发开展情况


      自发开展是指没有过多组织力量参与,依武技本身吸引力形 成发展动力的现象。

      擅长跆拳道或者空手道的士兵能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许多国 家的军队对跆拳道产生了兴趣,并派人求学或者请专家教授。部 队退役的士兵有的在民间传授,使跆拳道以及空手道的爱好者和 练习者逐渐增多。

      自明朝开始,从中国流向海外的华侨,就在海外宣传武术, 传播武术。有的设馆教学,有的秘密授徒。上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李小龙的武打影片,影响到欧美及全世界,中国功夫(武 术)被世界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80年代,电影《少林寺》 的公演,掀起中国以至世界范围的爱武、讲武、习武热潮。

      三个国家的武技能够自发地在民间和军队开展,其吸引人之 处是武技的格斗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艺术性。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社会处于不稳定阶段,国力不 强,再加上政治的原因,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受到限制,武术没 有被世界更多国家、更多人所认识,错过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 段。

      1. 有组织的推广情况


      有组织的方法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主动推广的方法,属于引 起和培养兴趣一需求一供给一服务型推广方式。三个国家武技发 展到今天的规模,起决定作用的方法是主动推广法。采取的具体 措施是宣传一传授一扶植一比赛的推广策略(见下表)。















      项目跆拳道空手道武术
      推广A.利用表演团 出访表演、出版著 作、杂志刊物、网 络、影像等进行宣传 B,外派教练教 学,必要时免费扶植

      C, 积极加入世 界体育组织,组织不 同层次的比赛

      D. 使用段位制 管理体制
      A. 从70年代开 始,由日本文部省出 资,派出大量高水平的 空手道教练出国教学

      B. 日本各流派协 会,免费为世界各国空 手道组织培训教练人员

      C. 各国空手道组 织可以得到日本各个流 派协会长期的技术支持

      D. 用网络宣传、 书刊资料、影像等进行 宣传

      E. 积极加入世界 体育组织,组织各种比 赛

      F. 使用段位制管 理体制
      A. 通过媒体、 书籍、网络介葫,表 演团出访,与世界著 名武技对抗比赛等进 行宣传

      B. 国内培训外 国求学人员、外派教 练传授等方式进行教 学

      C. 积极加入世 界体育组织,组织各 种比赛

      武术的传播历史较长,民国时期,先后派出武术名手分赴海 外表演、执教和传播武术。1982年,国家体委制定了武术积极

      稳步向国外推广的方针后,武术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985-1989年的短短5年间,相继成立了欧洲、亚洲、南美、非 洲的洲际武术联合会。

      20世纪30~80年代的40年时间里,由于国力不强,政局不 稳,武术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推广,发展处于低谷,几乎 停滞不前,受到严重影响。而正是在这一时间段,日本的柔道、 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迅速发展,抢先以东方武道名义占 领了国际市场,并逐步完成了相应的项目改造,登上世界体育舞 台,柔道和跆拳道相继成为奥运项目。

      跆拳道和空手道是极力向外推销。相比之下,武术寻找市场 的主动性较差,开拓和占领市场的意识较差。武术保守怕人学, 免费疽出教练以及免费培训几乎没有。跆拳道和空手道的发展, 得益于不断的宣传推销和卓有成效的教学。由于武术教学不能满 足需要,一部分人的习武的兴趣只好移至他处。因此,武术推广 要在注重宣传的同时重视武术教学问题。

      在推广问题上,武术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1)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武术发展有一个过程,首先要 让别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然后才可能喜欢武术。武术观念要 更新,从长远看,教学、宣传、比赛等都应该有先期投入的意识 和行动。不应该急着赚钱。一旦有了广阔的市场和展示的空间, 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 武术管理体制问题。跆拳道和空手道管理主要依靠段位 制,武术要尽快使段位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世界范围统一规范问题。第一是名称问题。现在“武 术” “中国功夫” “功夫”三个名称在世界范围内并存,应该采 取有效措施解决,避免混乱。第二是推广内容问题。应该确定重 点统一推广。第三是武礼问题。将武礼规范统一,并认真执行, 从国内抓起,使习武者的武礼统一规范。

      (4) 重视武术教学问题。认真研究国外习武者的需求,有针 对性地进行武术教学,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习武兴趣;注重教学的 有效性、长期性和规范性。

      (三)推广内容的比较

      武术门派众多,内容丰富,选择合适的内容向外推广是武术 推广的关键之一。明确世界各国对武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选择 推广内容,才可能使“产品”和“销售”对路。

      跆拳道和空手道技术简单,易学易练,动作难度不大,并且 跆拳道比赛规则也容易掌握,习练者经过短时间的练习就能够穿 上护具进行比赛。武术套路内容复杂、难度大,给武术国际化造 成了困难。武术散手技击性强,在普及上也存在困难。因此,研 究武术的推广内容,在今天看来还是十分必要的。

      许多人练习武道项目的目的并非是想参加比赛,是武道项目 的特殊内涵和功能吸引了他们。据估计,全世界太极拳人口已接 近1亿。太极拳只是武术中的一个拳种流派,能有这样的发展规 模,决定因素主要是靠它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健 身修身防身等功能。武道项目包括的内容是丰富的,功能是多元 的,形式是多样的,选择它的一部分内容按体育的要求加以整 合,按体育的规律开展完全符合发展的需要。但仅仅用体育的要 求去发展武道项目,实质是限制了武道的发展。以参加比赛为目 的而练习武技的群体只占习武者的一小部分,更多人的练习是受 武道文化和健身、自卫等功能的吸引。因此武术的发展应该有两 个方向。一个是按照体育的规律和要求选择改造武术中的部分内 容,使其按照体育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是撇开体育特点,按照武 术原有的自身规律去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武术应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按体育要求向奥运项 目发展,另一个按武术自身规律向世界普及推广。两个发展方向 并不矛盾,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跆拳道和空手道用段位制将 两者结合在一起,值得武术借鉴。

      (二) 从一定角度看跆拳道和空手道,类似于中国武术的两 个拳种。武术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不可能将全部内容无选 择地全盘推出,必须根据世界习武者的实际需求和可行性,选择 恰当的推广内容,注重统一和规范,形成突破口,以点带面在世 界开展。

      (三) 跆拳道和空手道是先进行投资(免费培训、物质支持 等),后求收获。武术要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出击。 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抓好对外教学环节。

      (四) 国家政治稳定、国力强盛是武术发展的强大后盾。武 术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 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五) 武术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充分发 挥各级武术组织的作用。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是古老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劳动 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更将 是世界每一个爱好和平和健康的民族,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宝 贵财富。对几内亚武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增进两国人民友谊 和两国政府的友好交往,扩大武术文化的双向交流和武术项目的 国际影响,使武术早日进入奥运会,使几内亚人民早日领略到中 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让中国的武术工作者欣喜的知道在万里之 遥的西非,有一个贫穷的国家,有一群执著的黑人兄弟对武术如 此的痴迷和渴望。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 调查访问法

      走访调查几内亚国内有关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大使馆工作人 员。

      (三) 综合分析法

      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几内亚概况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的东部,面积24.5万 平方公里,以高原山地为主。全国划分为33个行政区,总人口 约700万,居民为富尔贝族、马林凯等20个部族,85%的居民 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法语。首都科拉克里是全国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西非最大海港之一。

      几内亚1959年与我国建交,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非洲国 家,在联合国公布的174个会员国中,几内亚的经济排名163 位。人均每日个人综合消费远远低于1美圆,且艾滋病、伤寒、 疟疾、黄热病等发病率较高,人均寿命47岁。44年来中国政府 从农业、医疗、军事、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几内亚大力支持和援 助。在世界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中,几内亚政府和人 民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的立场。两国人民友谊由来以久,并 经历了多种考验,特别是近年来非洲有的国家经受不住台湾台独 分子的经济诱惑与中国断交,而几内亚政府和人民面对糖衣炮弹 不为所动,甚至嗤之以鼻。

      (二)几内亚武术的现状

      1. 几内亚体育组织有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唐 拳协会、越武道等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武术运 动的群众基础较深。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体育官员毕业于日本、韩 国、越南等,其母校体育的柔道、跆拳道、越武道等项目在几开 展迅速,而中国武术多年来只是在民间发展,没有得到该国体育 部门的足够重视。

      2. 几内亚中国武术发展第一人——多奎硅先生。1972~1978 年在中国的上海师从民间武术家学完多种拳种后回国,将武术一 步步引进、普及、发展起来,后来又有帮古达、贵亚特等几位年 轻人陆续从周边国家的华人社区接触到中国功夫并回国发展。其 龙拳、虎拳、醉拳、少林拳等有一定的演练水平和特点,但离中 国国内、国际武术交流中的正规赛事、表演的要求,其规格劲 力、布局结构及时间场地等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其武术活动纯属 业余性质,官方的支持极少。

      3. 为了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武术,基层的武术老师们历时 三年时间,在国内多方呼吁、强烈要求、数番努力,并在中国驻 几内亚大使馆的帮助下,委托其体育部长桑加雷先生来华时才联 系上了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可喜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 管理中心义不容辞地于2003年3~4月为其派出了武术专家。在 外援期间,赴几专家在中国驻几大使馆的官员们的热情陪同下, 先后应邀会见了几内亚体育部长秘书长、总统卫队指挥官、体育 部技术部司长、交通运输部长夫人(武术支持者)和青体文化部 秘书长,大家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畅谈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历程, 听取了他们对武术发展的建议和要求,初步了解了中国武术在几 的发展状况,并向几方介绍了当今中华武术的发展状况,赠送了 国际武联的相关资料,重点宣传了加入国际武联对其本国武术发 展的重大意义。技术授课由于时间短、人数多、天气炎热等原 因,仅介绍性地与几方师生交流了几种传统拳术(太极、翻子 等),训练中灌输了一些武术文化常识和武德思想,重点教授了 长拳基本功中的五种步型、五种腿法、五种跳跃、三种手型、五 步拳和一些技术连接组合。七十多人的培训大部分为青少年,并 根据他们的要求给四十多名学员颁发了由中国大使、武术专家、 几方武协三方签字的培训证明。老师们热情礼貌、学生们刻苦认 真,各阶层的体育官员在教学之际,也陆续前来参观慰问,训练 场上生龙活虎的气氛,使他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对武术有了新的认 识,表示了加入国际武联的决心,并迅速起草了相关文件转交国 际武联。


      (三)几内亚武术外援设想

      1.中国医疗队二三十年来,长期义务外援在几内亚,我们 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经济能力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否为几方 代培少量高水平运动员,并可在基层院校中做好宣传工作分担任 务,使国外队员既能有训练的场所,又能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更能促进各大专院校与国际间的友好交流,扩大东方文化的影 响。

      2.在外派西非的外援任务中,鉴于该国特殊的天气和环境, 最好是外派青年教师。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针对 语言沟通困难和基础较差的学员,既能身体力行突出直观教学的 特点,又能凭借强壮的身体对抗外界不利的生活环境。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必须促进国际育交流,扩大国际影 响。让更多的人知道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参与武术。而 几内亚位处西非交通要塞,其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至关重要。促 进几内亚武术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武术在其国内体育中的地位, 而且在武术国际区域化发展进程中,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浏览1,0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