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己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加以重视,进 一步懂得健康的身体才是自己的第一财富。因此,人们不断地探 索和研究健身的方法,渴求一种既能健身又能防身的体育运动。 自从1995年10月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人 们创造了多姿多彩、如花似锦的各种运动,在五彩缤纷的种种功 法登场上市的情况下,众多的人还是选择了中国古老的太极拳。 它既是武术又是文化,既是健身术又是护身术。在不同的角落里 都可以看到打太极拳的人群,人们已把太极拳运动作为最好的健 身和防治疾病的运动。

本人既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也是一名业余太极拳教练员, 通过多年来与喜爱太极拳的中老年朋友的密切接触,以及在周围 其他晨练点看到学练太极拳的人群中,尽管他们会练杨、陈、 吴、武、孙各派的套路,但有很多学练太极拳者只因循着一种摹 仿套路的动作方法,不去研究它的拳理何在,在反复习练毫无理 法的空拳过程中,身形手势已铸成很难更改的弊病,起不到良好 的健身作用。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但在学练太 极拳的人群中,没有把“拳理”作为练拳的指路明灯的现象普遍 存在,教练员只注重教套路,学员也只求练熟就够了,我认为这 不应该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老前辈陈鑫名师说过,“学太极拳必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本人想从以下 两点谈一谈对太极拳运动浅薄的认识。

一、 弄清太极拳的哲理依据

太极拳运动所依据的文化内涵和东方哲理是十分丰富及源远 流长的。太极拳的名称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这一 哲理而来的。太极图似两条阴阳鱼,以黑为阴,以白禹阳,黑白 相依,互抱不离,环环相扣的一个圆,它是一张美丽的哲理图 像。而太极拳运动也是处处均有一个圆,太极拳的动作自起势到 收势,势势相承,动动相连,没有断续处,也如同一个完整的 圆,分不出首尾。这个圆或大或小,在拳法的运用上,大圆要求 四肢伸展,以腰胯运动带动两臂拨撑,使之“气贯指节”,饱满 圆撑;小圆则体现在转动灵巧、变化敏捷上。如24式简化太极 拳中的野马分鬃、揽雀尾、玉女穿梭等动作,两手都如抱着一个 球在做螺旋运动。练太极拳的宗旨就是通过掌握虚实互换,重心 灵活转换,使人体形成一个周身如同膨胀的、带有弹性的螺旋球 体。

二、 太极拳的静与松

学练太极拳,除了对身体各部位(头部、躯干部、臀部、腿 部)姿势有一定要求外,还要在运动中注意正确的运动方法。只 有在学练中遵循太极拳的运动方法进行练习,才能真正体现出太 极风格,提高锻炼效果和技术水平。太极拳运动最基本的要求是 “心静”和“体松”,从预备姿势起贯穿整个套路始终。“静”是 指“心静”,首先必须做到思想集中,专心致志地考虑如何遵从 要领和引导动作。对这一条习练太极拳的人容易理解,但理解归 理解,却不容易做到,在练拳时没有把意念集中到每个动作的运 力、运气和提神的过程中。不少练太极拳的人在练拳时首先在心 理上安静不下来,喜欢东张西望,边说笑边打拳,低头弯腰看脚下,不能入静。长期以来,不少动作都做得不规范不连贯,出现 一些弊病。预备姿势和起势是太极拳的基本式子,在这两个式子 中已经包含了不少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但在实际中,有不 少晨练者认为预备姿势没什么动作,起势的动作比较简单而轻视 它,草率地一学而过。就以练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

在做预备姿势时,没有认真做到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 要求,颈部僵直或歪斜,出现低头和下颌前探的毛病。

并步站立时,两脚尖不是平行正对前方,而是做成脚尖外撇 的八字脚;两臂不是自然下垂,而是紧贴两肋或绷紧外撑;两肩 不能松沉,而是紧张上耸,手指故意挺直。

做预备姿势时,我们一般总是假设面向南方,是为了以此为 准便于以后动作变换方向,待熟练地掌握套路后,可随意选择方 向进行练习。但有的晨练者一旦预备方向改变,在动作改变时变 换方向就搞不清。

做起势时,由并步站立的预备姿势转变到开立步时,向左开 步时就左右摇晃,头颈和躯干不端正,左脚落地全脚掌同时重 落,如同“砸夯”那样。虽然这个转换动作简单,但体现了太极 拳运动“轻起轻落” “点起点落”的重要步法规律。

做起势时,两臂不是缓慢均匀地向体前平举,而是指尖朝下 的“折腕”状,快速提起。做下按动作时不是随屈膝而下落,而 是停在与胸同高的位置上。两臂前举和下按时,两肘尖外撑上 扬,两肩上耸。按掌到终点时不是展掌舒指,而是手指朝上的坐 腕状。有的不能保持身体正直,出现上体前俯凸臀或上体后仰挺 腹的毛病。

“松”是指体松,要求身体各部位自然舒展,避免不必要的 紧张;用力的部位也应该自然遂顺,不可使用拙力和僵劲。以 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在做预备姿势时,躯干就应端正,胸腹 和腰胯都应自然放松,不要像练长拳套路那样挺胸张肩和塌腰收 腹。不要故意地将两肩前扣使背部驼起。常有人行走坐立的姿态 还是自然的,但一练起拳来就探头缩胸,驼背弯腰。练太极拳腰 部和胯部应力求放松,无论是直立还是屈蹲,都不要使腰部绷 紧,胯关节僵直顶死,如果上体不能正直,那腰胯势必无法放 松。

放松,必须是在虚领顶劲,下盘稳固的基础上,精神、肌 体、筋骨都要恢复到人的自然状态,即可做到松肩、松胯的全身 放松。松肩,才能使胸部的开合、背部的开合和上肢运化自如; 松胯,才可以使腰下塌,丹田转动灵活。弓步步型步法是太极拳 运动的基础,在简化太极拳的二十四个式子中,以弓步定型的式 子就有十几个之多,掌握正确的弓步步型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问 题,从“野马分鬃”式子开始就应加强对弓步要领的理解和掌 握。而不少习练者在做“野马分鬃”的弓步时,前后两脚跟之间 横向宽度不够,前后脚踩在一条直线上,重心控制不稳,脚快手 慢,上下不协调,身子忽高忽低,前俯或后仰。不少人在做弓步 时,没有后蹬脚跟,而使后脚横置,显得挺进绷直,以致腰胯松 不开,膝和髓关节僵挺顶住。在做弓步时,如能保持上体正直, 前腿弓屈适度,后腿自然伸直,腰胯放正,臀部收敛,再有意识 地注意不使腰胯紧张,就能做到松腰送胯的“自然松”。太极拳 的技术要求强调“迈步如猫行”,就是形容迈出去的一条腿的松 柔状,而起支撑作用的那条腿,必须紧紧地抓地,踏实时,迈出 的腿才能灵活。所以对“松”的理解必须从阴阳相济的观点去分 析。松胯,在练拳中极为重要,因为胯是人体上下运动的总枢 纽。下肢虚实,上肢轻重,以及上下对拉拔长,上下相随,都要 通过松胯旋腰来完成。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圆,圆裆的方法是使 两胯松开。太极拳不论大小动作,都要从腰部起动。做云手时, 如果腰不旋转,单纯两臂抡摆,动作就显得不协调。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做得不合要求,非但影响锻炼的 效果,甚至还愈练愈添病。习练者应注意初学时就要养成正确的 姿势定型,才能不断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健身祛病的目 的。否则,错误的姿势成了习惯,改起来就费劲了,俗话说“学 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

“静”与“松”是太极拳的基本功,必须指出的是心静并非 要闭目养神,体松并不是绵软无力。切不可把太极拳这一增进健 康的体育运动练得松懈、疲怠、毫无生气。学练太极拳者要正确 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要点。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 们认识到“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练太极拳是一条非常可靠的 使身心健康之路。但是我觉得对于群众性体育运动,国家体育部 门应有组织、有计划、定题、定向地对各地教练员加强理论培 训,开展有关拳理拳法方面比较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使太极拳运 动尽可能达到规范化,提高运动质量,增强对健身的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中国武术,在当今改 革开发、国门大开、世界交融的大趋势下,已经广为人们群众所 喜爱和接受,并作为一门体育课程走向学校殿堂。如何实现武术 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加大武术课程在学 校体育教学中的比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预测

体育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并服务于社会。民族传统体育之一 的武术同样要以社会为基础,服务于社会,它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发 展现状的制约。社会发"平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规模、速 度、结构,制约着办学的层次与水平,并且对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提 出新的要求,使其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武术也在发 展和变化,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社 会魏服务,顷是社会需要武术,武术才能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随着经济的接轨,世界各国的 交往更加频繁,而体育作为联系的纽带,更需要互相交流。在中 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武术具有健身、养生等功效,非常 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的健康体育的要求,值得挖掘整理和普 及推广。而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又主要是看社会的需求,武术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武术课的首要依据。

(二) 学校的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主要以学校的性质为依据,不同的学校在专业设置 和教学管理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办学条件包括师资、图书资 料、设备和管理能力等等,这些条件虽然可以创造,但并不是所 有学校都具备可以创办任何专业的办学条件。否则,不仅会造成 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但对于武术 专业来说,它对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都不高,_般学校都具备 武术教学的条件。

(三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发展的多样性更受社会欢迎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民族传统体育大概有160多个体育项 目。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军事体育活动、民族风俗习惯的演变 和娱乐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大致可分为带有竞赛性质的项目、 游戏娱乐性项目和健身性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为民族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而武术是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本身就具备了竞赛、健身和 娱乐观赏性,具有明显的功能多样性,因此备受社会欢迎,这为 它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的改革

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较之原先的《体育教学大纲》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其 中,将旧大纲的民族传统体育改为武术,强调武术是我国民族、 民间体育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并将武术列为必修教学 内容,其他形式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养生健身方法列为选修 教学内容。武术授课时数和过去相比,由过去的6%~8%增加到 10%,体现了强调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武术的教 学时数比重增加了,内容开发了,有利于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 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发扬光大中华武术。

此外,在选用教材中,列入了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这也为 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留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中华武术和民族 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 大学开设武术专业

如今,通过对可能需要武术人才单位的调查看,教育部门、 公安部门、保安部门、疗养院、大酒店,以及大的娱乐场所等或 多或少的有这方面的意向,不少大学院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 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因为用人单位多需要具有较强的实 用技术和一定理论水平的毕业生,而武术专业毕业生也是较为合 适的人选。为适应社会需要,高等学府力求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勤奋实干,具备崭新知 识结构体系,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适应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 育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 武术也要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韩国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了跆拳道课程,并把跆拳道推进了奥 运会的赛场,日本也在学校里开设了围棋、柔道、空手道和剑道 等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项目。中国更应该把具有中华民族特 色的武术带入体育教学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不断加大 武术教学的比重。现在大学里已专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 术),可见,中国已经把武术作为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一个窗口, 让世界来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因此,武术要顺 应社会时代的潮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增加中小学武术课的内容和时数

大纲中将武术列为必修教学内容,其他形式的民族、民间体育 项目和养生健身方法列为选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以往一样仍为6 学时,但内容更精练,由过去每个年级3Y项内容改为每两个年级 学习3项内容,即武术基本功练习、与拳术套路组合有关的基本动 作练习和拳术组合练习。这样实际上相对增加了武术的授课时数, 精减了教学内容,可以保证必修教材能够在一定的授课时数内完成。

(二)本、专科各学制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课的课程设置

由于教材内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体现教材 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根据体院的学制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课题组将 教学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材内容。

武术普修班:主要由体育系和运动系专科武术普修学生组成; 武术专选班:主要X掾是体育系专科进行武术专项选修的学生; 武术专项班:主要对象是武术系本、专科武术套路班学生。

根据以上不同层次的划分,结合培养目标,实施不同的教材 内容进行教学。


  1. 武术普修班教材内容的设置





















































    章名节名内容章名节名内容
    第一章武术概述一、 武术起源与发展

    二、 武术内容与分类

    三、 武术特点与作用
    第六章武术基本 功与基本 动作一、 上肢练习

    二、 下肢练习

    三、 腰部练习

    四、 跳跃练习

    五、 平衡练习

    六、 武术操和组合练习
    第二章武术技法分 析一、 长拳技法分析

    二、 太极拳技法分析
    第三章武术图解知 识方法一、 武术图解知识

    二、 武术画图与自学
    第七章中华武术教 材教法一、 中华武术教材分析

    二、 中华武术指定套路

    三、 健身拳教法作业

    四、 青年拳教法作业
    第四章武术教学一、 武术教学特点

    二、 武术教学方法

    三、 酬教勒网朦学
    第五章武术竞赛的 组织与裁判一、

    二、中学武术竞赛的组织 与裁判
    第八章攻防技法散打基本技法 二、实用防身法
    第九章养生与融一、 ##与®t的理论掘

    二、 传统功一八段锦



由于武术普修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因而,武 术普修班教材的内容应着重于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武 术^习后,能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sa材内容典如下:

  1. 武术专选班武术教材内容设置


武术专选是在普修基础上的专项选修,其培养目标是中小学 体育教师,学生通过武术专选的学习能进行武术基础训练。因而 其教材内容应较普修内容有所增加,鉴于学生专选学习后要达到 一定的运动级别,考虑到专选时数的限制,武术专选教材内容技 术部分应以段位制初级套路为主。教材内容设置如下:




























































章名节名内容章名节名内容
第一章武术概述同普修第八章攻防技法同普修
第二章武术技法分析同普修增加:

三、 散粹法分析

四、 器械技法分析
第九章养生与融同普修
第三章武术图解知识方法同普修第十章段位制套路 (初级套路)一、 初级长拳

二、 简咻极拳

三、 初级棍术

四、 初级刀术

五、 初级剑术

六、 初级枪术
第四章武术教学同普修
第五章武术的竞赛组织与裁判同普修
第六章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同普修
第七章中学武术教材教法同普修
选修/>林拳或陈式太极拳

综上所述,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体 育项目。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其普及、发展、提高和发扬 光大,不仅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造福于全人类。我们必须加强这一块的比重。因为武术要从娃娃 抓起,从青少年练起,一直到成年、老年,是既有益于健康,又 在竞技的体育范畴。为了使之真正地成为国术、国魂,从中小学 以至大学专业队系统训练都很有必要。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已加大了对武术教学的安排比重。北京一些中 学也将武术设为体育课中的必修课,而体育院校对武术更加重 视。这就给武术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21世纪 是个改革的世纪,是科技的世纪。任何学科的设置和比重都要适 合社会的需要,以社会的供需为我们的目的,我想武术将会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更加发扬光大。

武术是我国向世界推广,并申请加入奥运会的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也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惟一的专修课程。武术双语 教学是同时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武术教学的一种教 学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 重要措施和尝试。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顺应世 界潮流,吸引和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武术,使中国教育与国 际接轨,培养国际型的武术人才。因此,武术双语教学的成功与 否不但直接关系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武 术能否顺利向世界推广,进入奥运会。近一年来,我们就武术专 修课能否和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开展武术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一)外语是实现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和进行国际文化、学 术交流的首要条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交 流活动不断增多,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已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一 大趋势,外语是进行这些活动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并且 已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 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世界第一主流语言也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 性。由于消除了语言障碍,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和招收世界各国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攻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位,全面、系统 地学习武术,使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在中国的高校中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外语(英语)经常性的对外讲学和进行 学术交流,宣传和推广武术。

(二)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国际 型武术人才。我国成为WT。的成员国以后,培养国际型人才已 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传统的单语教学已不能担 当此任。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 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有关的文件,因此,率先在我国传统的优势项 目一武术的专修课中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武术 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掌握武术专业英语,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英 语进行武术交流的能力,造就和培养既精通武术,又会外语的国 际型武术人才;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专业英语的会话能力不断加强,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 武术属于世界,世界需要武术;双语教学有利于武术 的对外交流和推广。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虽起源 于中国,但更应属于世界,应由全世界人民共同享用这一宝贵的 文化遗产和传统体育。由于武术以其独特的健身方法、康复保 健、祛病延年、防身自卫、竞技观赏等价值,深受中外人民的喜 爱。近十几年来,要求学练武术的外国人逐年增多,因此,国外 的体育市场需要武术,需要开拓和发展武术市场。而如何将武术 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向世界传播和推 广,使世界人民,特别是西方人民真正了解和喜爱,多年来一直 是摆在武术工作者,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 题。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武术传统的单语教学已不能适 应时代的需求,由于语言障碍,已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武术对外 宣传和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武术双语教学有利于武术的对外 交流和推广,使世界人民,特别是西方人民通过英语真实、快捷 地了解武术,认同、喜爱和学习武术,使国内的武术信息和研究 成果能与世界人民共享,国内的武术活动与国外协调同步。

本文研究对象是武术专修课教学的对象——体育院校民族传 统体育专业和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的学生和武术专修课教学的实施 者——武术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走访,以及武术双语教学 的实践,对武术专修课双语教学进行可行性研究。

结果与分析

2003年4~6月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 学院武术系、体育系武术专修课的学生和武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 查。发出问卷调查表860份,收回672份,其中学生626份,武 术教师46份(表1和表2)。































问卷内容:认为可以开展认为在部分学生 中开展认为部分教学 内容开展认为不能开展
各意见所439人62 A31人94人
占人数
各意见所7010515







































问卷内容:认为可以开展认为在部分学生 中开展认为部分教学 内容开展认为不能开展
各意见所28人9人4人5人
占人数
各意见所6020911
占人数(%)

从表1可以看出在武术专修课学生中对双语教学表示赞同的― 占85% (其中70%完全同意;15%基本同意)。对双语教学表示 不赞同的只占15%。据调查了解:表示赞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各 科成绩比较优秀,武术技术比较好,对现行的武术专修课教学所 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满足,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满意,他们认为通过 武术双语教学可以结合武术专项理论和技术来提高外语水平和用 外语(英语)表述武术的能力,掌握英语武术术语,以获得较多 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武术的对外传播;表示反对的学生认为武 术专修课程本来就繁重,学习紧张,双语教学增加了教学难度和 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表2可以看出对武术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的武术教师占 89%,表示不赞同的只占ll%o通过走访了解到,对双语教学持 肯定态度的武术教师大部分都是有一定外语基础,在武术学术上 有一定造诣,并立志将武术推广到世界,进入奥运会。他们认为 武术双语教学有利于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扩大学生的知识技能 面,培养国际性武术人才,有利于武术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因 此,当前在武术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必要和及时;表示不赞 同的武术教师认为武术是中国之国粹,没有必要学习外语和使用 外语进行武术教学。

一年来,通过在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2001级1班武术专修 课一组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效果较好,绝大部分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加强,对武术理论的英语表达方式和 武术技术的英语术语、训练术语表现出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他们 不但对英语的武术术语和武术理论的英语表达方式有一定程度的 掌握,提高了英语水平,而且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武术理论知识和 技术动作的理解。

另外,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也发现如下问题:(一)由于武 术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有相应的外文教材或资料作参 考,这给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授课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二)由 于中文和英文基础差等原因,有20%左右的学生在双语教学的英 语阐述中基本上是“坐飞机”——根本听不懂。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走访,以及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武 术双语教学:

(一) 能使学生在掌握武术专项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掌握英 语的动作术语、技术术语和训练用语,加深武术理论知识和技术 动作的理解;学会如何使用英语阐述武术,提高英语水平,扩大 知识面。

(二) 能拓展整个专业,使单一、内向型的专业向多元化、 外向型的方向发展;拓宽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使武术人才培养 多元化、国际化。

(三) 能加快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进程,吸引和招收世界 各国的留学生,造就专业或学校的国际品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 和学术交流,有利于武术的对外传播和推广,使国内的武术信息 和研究成果能与世界人民共享。

(四) 由于武术没有相应的外文教材和资料作参考,以及在 教学中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等原因,武术双语教学的难度较 大,它不但要求教师有较全面的武术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英 语水平和较强的英语会话能力;适合在各科成绩比较优秀和有一 定英语基础的学生中开展。

武术应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一) 历史悠久,现状堪忧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 中,我国劳动人民创立了这样一个集天文、中医、兵法、健体、 心理等诸多精华且特色独具的、完美的人体运动学的科学理论和 实践体系。千年以来为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 贡献。而今,在物质文明已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们 开始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个体的健康水平成为 重中之重。此风渐盛,使中华武术以其启智益悟,陶冶性情与特 有的养生健身功能而备受青睐,世界范围的武术热潮一浪又一浪 地掀起。但相对而言,我国目前虽然设立了不少武术机构,但在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未能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武术教学 体系。甚至由于地方条件、教育实施者个人素质等限制,在体育 教学内容授课时数参考比重中只占全年的6%的课时也很难保证。

(二) 武术是最佳的体育项目

毛景广在《习练武术对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影响》⑴一文中的 调研结论: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之所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就 在于它具备强身和健身的双重功能,尤其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着 极大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在学校进行体育教育,核心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

作者:邓瑞涛,陕西西安市西电公司实验小学,710082 健康,提高人的体能素质。目前作为必修课的体育,其教学大纲 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田径、器械体操、武术、 韵律操、各种球类等。这些科目的教学实施及其效果,受到场 地、器材、气候等的很大影响,如果经费不足,难以开展。而就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虽然国家日益重视,投入不断增长, 但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好经费问题,从根本上突破重重局限。

武术的教授与练习,所需的场地相对较小,不受制约,所谓 “拳打卧牛之地”;器材方面,中华武术种类繁多,可选择习练的 余地相当大,有器械可练,无器械亦可练;自然条件方面,受中 国古代天文学、哲学思想的影响,武术中更注重“天人合一”, 习武者会时刻关注气候、天气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固然是为了强健体魄,更是对意志品格的磨砺。长 矛、刀剑等器械训练有其特有的条件限制,站桩、打坐都只须方 寸便可融天地于胸间。

浏览7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