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学众长的武术技法
(一)万招归一的技法本原
武术技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必然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引导,无论是它的运动形式、技击原理、 训练手段,还是它的拳理拳法、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乃至对技击方法 的理解和招式技艺的运用中,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光辉,涵 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智慧结晶。“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 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 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这些不仅 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的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 成。” ®因此,对于武术内涵精髓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必须深入地探求 浸润其中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意蕴,用以全面而精确地解读武术 技法。
关于事物本质的辨析,道家学派经典代表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 万物之本源,是世间万物发展所遵循的自然法则。中国武术在发展过 程中,汲取了老子对于“道”的认知与解析,也将其认定为武术的本质 与发展规则。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中国武术的认
①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 71.
知中,有着“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而这种认识正是建 立在对于“道”的领悟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一招变万招、万 招归一”的思想认识即是到武术对于“道”的归一思想的阐释:武术的 技术动作是将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照一定的运动路线,而演变 成千万个技术动作,后经这些动作的千锤百炼,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内外合一、精神传意的“神韵”。这种神韵不仅是武术训练到至高胜境 后的表现与证明,也是习武者将攻防意识、劲力发放,以及动作招式等 融会贯通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意境。不单单说明了拳技之道中的形神结 合与不可相离,而且也说明了招式寓神而化万招,万招归一神的特点与 追求。
郑怀贤教授是中国近现代卓有成效的武术名家之一。纵观郑怀贤教 授的武学生涯,他将“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武学思想贯穿始终, 并且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西南地区,郑怀贤教授以孙氏八卦拳的技 击功夫而享誉盛名,更是被同道称赞为西南五省八卦拳之第一人。他的 八卦拳活步推手、八卦拳散手、快摔、擒拿为西南武林中的技击绝技, 他一生最珍视的三大技击绝艺就是孙氏八卦拳、飞叉、擒拿。在西南 地区四十余年间,以此三大绝艺而享誉“武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八卦拳控人技艺,是孙禄堂先生独创的太极、八卦融合之技,郑怀贤教 授幸得真传并加以完善,运用起来闪转腾挪随心所欲,走沾控人得心应 手。郑怀贤教授又善接骨、打穴、擒拿、摔跤和戳脚翻子,与八卦拳合 用,进一步增强了其技击功底,为其超群的技击实力奠定了扎实的技艺 功底。
由于郑怀贤教授自身武技阅历丰富、勇于实践,加之他在习武过程 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长此以往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技术特点:从 容淡定、劲力深透、身法灵捷、打法精确,一招制敌与游斗走控两种技
法的融合与运用可谓巧夺天工,把沾、闪、走、透、跌、拿的技艺发挥 得淋漓尽致。同时,郑怀贤教授结合自身习武经历与亲身体悟,总结出 一套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他以形意、八卦、太极三种拳术的技法特点 为基础,融戳脚、翻子、八极、劈剑、大枪等技法为特色,创新形成了 集多种拳术于一体的训练体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万招归一”的融会 贯通,将诸多拳种技法融熔铸为一个训练体系,总结为无中生有、刚柔 相济、长短兼备、动静如一的劲力结构。郑怀贤教授以高尚的武德修 养、对武医结合的开拓发展以及对武术训练体系的熔铸与探索,奠定了 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武术家的至高地位。
(二)师承百家的技艺功底
1897年9月15日(农历十月十五),郑怀贤教授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 白洋淀新安镇北辛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幼年按照父母意愿,到私塾 读过两年书,郑怀贤天资聪颖,塾师所教的书,他过目不忘,颇得塾师 喜爱,后因家庭变故而辍学在家。当时因为白洋淀上芦苇很多,收割下 来垛成垛的芦苇最怕失火,因各家苇垛相连,若一旦失火必将“火烧连 营”。为此当地有着正月十五去火神庙祭火神的习俗,到这天下午,新 安城里的少林、五虎、龙灯、跑旱船、高跷等各路花会都要出动,而打 头阵的却是叉会。舞叉的动作花样极多,包括“十字披红”,即叉从前 胸滚过,转到后背;穿裆,即耍叉人左腿抬起,叉从裆下穿过去,又从 右腿下穿过来;撩叉,即把叉腾空拋起,耍叉人翻个筋斗,正好叉落下 来,接住再耍……1907年的正月十五,新安城里“出会”,这给童年的 郑怀贤教授以很大的震撼,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改变。
十一岁的郑怀贤追随着叉会看得出神,不由得跟着叉会转了一下 午,第二天就去叉会报了名学习耍响叉。十三岁时又跟安新号称“飞叉
大王”的李而清学飞叉,兼学接骨治伤本领。十八岁那年,郑怀贤跟李 而清一边靠卖鱼、跌打药膏维持生计,一边忙里偷闲学习耍叉的技艺。 这时,他耍叉的本领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涞水、易县一带人们为 看他耍飞叉,涌上前去买他的鱼。由于郑怀贤教授天资聪颖且身手活 便,后被途经此地的武术名家魏昌义看中,经过师傅李而清的同意,被 魏昌义收为弟子。魏昌义擅长戳脚翻子,在北方很有名气,经常游走各 地切磋武艺。尊师重道的郑怀贤教授不仅聪慧好学,而且刻苦钻研、勤 学苦练,跟着魏昌义师父兢兢业业的学艺,仅仅经过三年夙夜匪懈的学 习,就把魏昌义师父倏忽纵横的戳脚翻子功夫学有所成,与此同时还掌 握了魏昌义接骨的真传,为日后成为武医结合的一代宗师奠定了扎实的 技术基础。后来魏昌义年迈,见郑怀贤戳脚翻子的功夫已经出类拔萃, 便将郑怀贤教授介绍给他在北京的好友魏金山,让郑怀贤向魏金山学习 鹰爪翻子,进一步精进翻子拳的技艺。
翻子拳是我国现今流传较为悠久的传统拳种之一,也称“八闪 翻”、“翻拳”。明代杰出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曾经在《纪效新书》 中做出这样的论述,“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就其发展 而言,翻子拳兴起于明代,因为其动作特色,而自成体系与风格而流行 于全国各地。现在主要以河北、东北、甘肃、陕西等为主要代表。传统 翻子拳的套路内容丰富,动作短小而精悍。随着时代的流传最基本的拳 套为站桩翻、萃八翻、轻手翻、掳手翻、健中翻、六手翻、燕青翻、鹰 爪翻、龙形翻、一字翻、八盘翻等等。其风格特点:东北打法注重于脆 快一气,而西北所传经过通备劲的演化却若重于雄厚道劲,更加显示出 翻子拳的技术风格与特点。
戚继光曾说:“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长短打。”因此演练中要求 拳密如雨,捷短脆紧,可概括为:闪、翻、冲、靠、脆快、硬和势长
捷短,手固步坚、翻生不息。其意所在如下:八:指翻子攀有主要招势 有八下或八势。闪:指其快之意,犹如风驰电掣,迅雷不及掩耳。翻: 指上而翻下,下而翻上,首尾相顾前后兼施翻迭不止。身法上则采用: 前、后、左、右、上、下、中、双的八种闪翻法,因此名称的由来其奥 妙在于八种“翻转”、“闪翻”的特点广泛流传至今活跃于民间。翻子 拳每一动作还可以单势单操,有时如胶似漆以倏忽纵横的势态,时而左 右打招,时而前后吃招,诈出诈进引斗击战以利再战。充分发挥了“以 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招势”。在翻子拳的演练过程中,不仅可 以培养演练者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还可以培养其灵活、快 速、敏捷的实战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
魏金山觉得郑怀贤天赋过人,在武学方面颇有造诣,于是就把郑怀 贤推荐到当时最负盛名的武术家孙禄堂门下,让郑怀贤在孙禄堂处学习 太极、形意、八卦等内家拳法。遂郑怀贤又拜孙禄堂为师,继续深造武 技兼习医术。在孙禄堂的精心教授下,郑怀贤在太极、形意、八卦方面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提高了之前所学的擒拿、飞叉和戳脚翻子 等方面的技术,不仅如此还掌握了孙禄堂师父治疗骨伤的独门绝技。至 1926年,孙禄堂认为郑怀贤学有所成,为了让他通过社会实践更有效 的锻炼个人能力,建议郑怀贤独自闯荡。郑怀贤觉得自己还没有把老师 孙禄堂的武功学成,犹豫着不肯离去。孙禄堂对郑怀贤说:“你去上海 吧,存周在那里,你想学拳可以跟他学。”于是郑怀贤就前往上海,先 后在交通大学和中华国术研究会教授武术,同时跟随师兄孙存周学习孙 氏八卦拳。数年后郑怀贤教授武功大进,尤其在实战技击方面开始崭露 头角。
从1910年起将近二十年的习武历程,为郑怀贤教授的武学人生奠定 了扎实的武技基础,基于对武学技艺的真切热爱与执着追求,郑怀贤教
授到上海后,虚心求教,不断向孙存周先生请教八卦掌、太极拳、形意 拳等武技,进一步地精进了自身的技艺,完善了他集南北武艺之精于一 身的技法特点。他主动汲取百家之所长于一身,加之个人对武学理念的 体悟与理解,融会贯通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郑怀贤武学思想。1930年,郑 怀贤教授在中华体育会任武术教员。1932年以后,他又先后到上海交 通大学、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担任武术教员。郑怀贤教授在上海 时,还创办了 “新民国术研究所”,普及国术于民众之中。
1936年在赴柏林奥运会的国术表演队的队员选拔赛上,郑怀贤教授 以优秀的成绩成为去奥运会表演的国术队员之一。选拔赛总分第一名的 张文广和第二名温敬铭都对郑怀贤教授的徒手技击功夫钦佩不已,认为 同去的所有队员中论散手郑怀贤教授为第一,论摔跤张文广为第一,论 大枪温敬铭为第一,论力气寇运兴为第一。这次表演是中国武术第一次 集体展现在世界体育大会面前,表演非常成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抗曰战争爆发后,郑怀贤教授被中央军官学校聘为教官教授实战技 击术。期间,郑怀贤教授与朱国福、朱国祯、张英振、张英健、周剑 南、李雅轩等结为金兰,在相互学习切磋中砥砺前行。经常一同参加交 流的还有徐哲东、洪懋中等,其中无论是在散手技击上还是在推手技法 上,郑怀贤教授的表现都略胜一筹,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因此朱国 祯、张英健、周剑南、洪懋中等人都向郑怀贤教授系统学习孙氏太极拳 和孙氏八卦拳。后来台湾的孙氏太极拳主要就是出自郑怀贤教授传下的 —'系。
(三)融会贯通的技法体系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意蕴深厚,精深之处在于武学思想体系中涵盖了 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兵法、艺术学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相互之间有
着千丝万缕而不可分割的联系,融会贯通而又独具特点。古语有云:中 国武术“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彰显着中国武术的深厚 文化内涵和精妙的易学思想。易学哲理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相兼容并蓄 最终形成了以静制动、变化莫测、快而不乱的技击风格;内外合一、形 神兼备的技法特点;动静、刚柔、虚实、进退变化的传统武术文化哲学。
中国古代武术理念与动作形式的形成,都是基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 想,在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易经》中包含有诸多关于天、 地、人的著述,如《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等,在这些著作之中 无不阐述着天、地、人之间的联系和观念,甚至于对于整个人类、世界 的宇宙观。就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儒道思想、道家养生、中医药理、武术 拳理等等,都是源自《易经》中的描述与解释。拳谚,不仅仅是前人对 于武术的浅显认知,更是对于武术本原的一种深层感悟,拳理之中无不 渗透着哲理。如“拳起于易”,就是对于武术发展缘起的一种剖析理 解,说明了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易经》有《连山易》《归藏易》,《易经》等关于天、地、人的 著述,《易经》文化所引出的天地人和观念与整个人类的世界宇宙观、 人生观都有密切的关系,儒家的思想、道家的养生、中医的原理、武术 的宗旨这些都源于《易经》文化。可以说,《易经》文化影响着上述各 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也有的具体实践应用,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文化、 技理文化、技法文化都与《易经》的哲理思想契合。中国传统拳术的形 成与《易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种拳术都渗透着相应的文化衍 理,都有其原理可言。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是中国传统流传甚 广的拳术,其理论、名称、拳法、拳理皆源于《易经》学说。
太极最早出现在《系辞上》,其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拳名“太极”,天地为大太极,人身为小太极,武
术就应该效仿天地,遵循自然的法则,实现天、地、人三者发展客观规 律。太极大家王宗岳著有《太极拳论》一书,首段便以“太极”著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另有陈氏太极拳 十六世传人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以易理说拳理,将其拳法的刚 柔相济,快慢相间,缠丝之劲进行阐述,让人赞叹太极之妙哉,以上可 见太极拳受易经学说的影响深刻。
形意拳以传统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道家功法技理思想结合 而成,“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以此为基础创立的3八卦与易 学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易”,易系辞传曰“生生之为谓易”。生生就是 变化,“易”是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八卦掌以走转为主,在简易基础上 “嬗”变,每一掌含八势,共计八八六十四势,把千万拳法精炼到一个 圈,两个点,八个方向,大圈小圈两个点八个方向不停地转动,体现八 卦实属“变易”之拳。
郑怀贤教授的八卦、快摔、擒拿便是源于易学的阴阳、虚实、刚柔 之变幻,在攻守之间,此招换彼招,此法换彼法,此势换彼势,引进落 空,后发制人。郑怀贤教授得到孙禄堂的真传,在全面继承孙禄堂武学 体系的基础上,以易学为基础,精八卦拳活步推手、八卦拳散手、八卦 龙形剑、快摔、擒拿、对八打、三人队棍、双刀进枪等技术,尤其八卦 拳控人技艺,运用起来闪赚腾挪随心所欲,走转控人得心应手,这都源 于对拳起于“易”的传承。
二、特色鲜明的飞叉绝技
(一)闪转腾挪百变叉
叉是中国古代作战使用的长兵之一,位于十八般兵器谱中,如: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此外,叉还是古代百戏中极为重要的表 演道具,渔民猎人日常劳作所用的生产道具。而飞叉则是由叉而演变过 来的,通常作为一种杂技的表演形式,当然它也是武术器械中一种常见 的器械。实际上,在民间飞叉还有一种俗称,“开路”、“三股子”。 通常来说,叉头为金属制成的“山”字形,而下面装有活动的圆铁镲, 耍起来时而哗哗作响,时而又寂静无声。
在明代时期,飞叉就作为民间杂技表演。“民间迎神赛会,常用此 开道。叉头雪亮,并装有铁片圆环,舞弄时不用手,而使之在臂、腿、 肩、背各部位滚动,或拋掷空中,然后接住,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花 样甚多。如果在叉两头缠上布条,浸油点火,熄灯表演,则叫火叉。” @ 在现代之前,北京、天津等地的杂耍表演中,就有飞叉表演的存在。虽 然当时的用叉技法较为简单,“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 掷、打击、接抢诸法而已” @,但是,在演变成飞叉杂技的表演方式之 后,为了能够吸引注意,逐渐培养训练出了众多的花样技法,其内容愈 加丰富起来。由于器械本身的特点与风格,使得飞叉演练的风格也是更 加独特,而有别于其他。使用过程中较其他不同,头柄皆可用。就其使 用方法而言,相传就有32种之多。常见的主要技法有转、滚、踢、捣、 搓、刺、截、掏、拦、横、扦、捂、挑、贯、拍等。®
在传统常见的飞叉表演中,分为武术动作演练和杂技表演两种。但 是目前为止,用于武术动作的套路流传甚少。常见的传统套路有太保 叉、飞虎叉,龙须叉、南派秘传飞叉等。而相对于飞叉杂技表演来说,
①裴锡荣.中华卉今兵械图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87. @史仲文.中国全史[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332.
浏览1,4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