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论“技击"与“呼吸"
之关系
欲言技击,必论呼吸,技击呼吸关系极密:技击尚好, 呼吸不济,与敌相搏,阵必亡矣!
呼吸为技击之先导,壮气彳土力之良方。呼吸指气而言, 技击指打而谈。散打技击,若无呼吸之功,必然少气寡力, 何言临危应变,降服对手,遇敌制胜!谱曰:“肺为气之府, 气乃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乎气,气者不能离乎肺,此乃 古今不移之定理也。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 其力必弱。何则以此言之?习练呼吸之故也。据科学家研究, 深呼吸时,可使横膈膜下降3 — 4厘米,膈肌下降1厘米, 能使胸腔容积增加250 -300毫升。故单靠膈肌收缩,就能 使胸腔容积增至1000 -1,200毫升。根据生理测定,横膈 膜每上下1厘米,可以增加30 0 - 50 0毫升肺活量,如果每 天做两次各15分钟的气沉丹田呼吸运动,等于每天增加新鲜 空气吸入量72 ,000毫升左右。胸腔容积增加,随之而来的, 则是肺活量扩大,而气力增加矣!平常之人,每天吸入和呼出 的空气,仅为500毫升,但尽力吸气时,平均一次可吸入空 气3500毫升,而作气功深长呼吸之人,他们的肺活量,每次 可达5000-7000毫升,气功主要是呼吸运动,可见其功力之 巨大。
呼吸者,道家、释家、医家、儒家修养之术也。可是武 术家也有专练呼吸之功,而增加其气力者,如《秘诀》曰:“有专 练呼吸以增益其气力者,成功之伟,颇可惊异,其初本为寡 力之夫,因十年呼吸习练之功,有增其两手之力能举七百斤 以上者"。洪蕙禅师亦曰:“呼吸之功,可以是气贯周身,故有 鼓气胸肋腹首等处,令人用坚木铁棍猛击,而不觉其痛苦者, 由于气之鼓注包罗故也气
凡不练呼吸之人,稍一动作,气往上浮,肺喘肩息,呼 吸如抽,神昏心乱,头脑昏糠,不惟耳目失其观听之能,而 且手足必然有失其措。追溯受病之由,皆因气息粗率所致。 故技击之人,必使丹田之气,上运于顶,下通海底,充实皮 肤,护其五脏,百体从令,应变化于仓猝之间,或腾跃跳纵, 犹能平其心气,致使拳法之用无穷,而后可降其敌,制其胜。 故呼吸一功,至关重要,不可寻常视之。
技击欲求臻至佳境,超神入化,称为名家巨子,技绝林 首,必须运用呼吸之功,锻炼其肺,以鼻为出入之门,务使 万念消除,气脉沉静。每早以“少林小武功”为先,面东背 西,恭敬行之,耳听鼻息,上下左右,勤于运使;念起克去, 心君泰然。恒久如是,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倘与人搏,手 足到处,伤及肤里,救疗不可,而技击之术,则灵动精奇, 超神入化矣!故劝学者,勿轻视之,遵师所教,静心求之, 而可得也。
第三节论“把”
多数善武之人,知其拳,而不知其把。把者何也?把, 也叫把头。把者,人我之掌腕,相互把住,曰把。把头者, 变擒拿、击打、点穴、卸骨等法之开头也。
少林把头,精奇繁多,不可胜数。皆因封建遗毒' 保守 过甚,受不传之秘之影响,而技击之学,未公开于世者多矣! 加之少林三次火焚,断简残篇,难找难寻。大好国粹,湮没 无闻,真憾事也!真悲叹也!
少林方丈妙兴大师说过:“技击之学,则一知半解之人
多矣!但能伸伸腿,出出拳,摆摆姿势,则已自觉为铁中铮 铮,庸中佼佼气由此可见,充其有术名士者,早就有其人矣。
吾性嗜武,四十来年,少林拳械,一无所成。自觉才疏 学浅,未能造次著论。特别对少林武术之三味真谛,末能清 澈透悟,实不才也!愧无能也!但,对内外兼修,而技乃神 之“心意把"、“虎朴把“闪战移身把"略有见解,不敢保 守,陈述数语,公开于世。望同道者,勿笑我耳,业请海内 外有术名家,贤达之士,刀斧正之。拙作浅识如下。
“心意把'',是少林武库中,强有生命力的一颗闪闪发光 的“宝珠气是少林七十二艺之一。是“心意拳〃之母,虎捶 类之髓,“把头”中之王。是技击术中之惊人绝学,“名贵把头” 中之精奇妙也。
一、 心意把
“心意把气少林历代寺僧,演练秘传,千佛大殿“脚窝” 仍在,为之见证。
“心意把”动作非繁,但作好却难。其精微奥妙,不可 思议,非经身教口授,难以化解。它在我国武林艺海中,享 有崇高声誉。有术名家,曾拿它与八卦、太极比论。故过去
武林界,流传有云:“八卦奸,太极
滑,论毒毒不过“心意把"c"心意把”
“心意把气内静外猛,刚柔相
济,虚实兰举,变化无穷,姿架壮丽,
劲力雄浑,刁狠猛毒,出手无情,
击法绝妙。武术行家,见之无不珍
爱。
“心意把"之特点,则是“心意融贯,内外合一,心动 意随,以气催力,所谓“心意领丹田,虎力自然生气拳经有 云:“论练体,可运动四肢百骸之筋肉关节,流通血液,有天 然之活泼。论应用,可发挥各部之机能,得手眼身步五合三 催之效用,进退转倒」,收临机致胜之功"。此乃练‘心意把” 之好处也。“心意把”乃练体,应用则练心用意,整体兼备, 绝学之秘技也,实为武林界不可多得之珍品。
二、虎扑把
蜂目侧视伏狙跪,锐若膺猿威逼人, 注射之点敌眼光,敌眼光鹄击莫存。 左右克敌纵横制,四梢齐至方为真, 足下存身矮马入,金鸡独立打进门。 紧人一步仙招至,虎爪洗面又掏心, 上打吼声丧敌胆,下打雷激失敌魂。 沾身须合阴阳气,把无气法不足论, 放把吐气须开声,一哼一噫输赢分。 心意神把是真品,千古之秘未传人, 千佛大殿脚窝在,少林功夫传古今。
虎为百兽之尊,其性凶残猛悍。神发二日,威恃爪牙, 怒气勃勃。虎善扑按跳跃,抓爪伸缩有力。动如闪电,行似 风云,啸震山谷,神威逼人。
“虎扑把",乃模仿其“饿虎扑食之动势,直扑直上之凶 猛,无畏无惧之虎胆,扑按跳跃之生性”等等创编而成。
拳谱有云:“心意者,虎捶也。虎,身大力强,动恃爪牙 之威,遇物则直扑直上,而无所畏惧,故势疏而身大气
“虎扑把”是少林技击术中,秘不外传的名把之一。“虎 扑把"走的是“十字闯步",又名“龙行步”,或谓之“追影赶 月气所谓“追影赶月"即练功于浩月当空之夜下(夜间灯下 练功也可),将追赶其被明月照在地上之自身躯影,则谓之 “追影赶月气追其影,赶其月,非神速之动势,不合要求, 故作好“虎扑把",应运用三跳腾身之步,疾若闪电之速,合 浑元内外之一气,放把发劲,吐气开声。此乃谓之对“虎扑 把"作法之要求也。
“虎扑把”之特点,则谓之,“囚其身,如伏猫之扑鼠;
抖其身,如饿虎之扑食,行其步, 如神龙之游空,动其势,如闪电之 神速,发其声,如怒雷之大作气故 我师梁武曰:“囚如猫,抖如虎,形 如龙,动如闪,声如雷”。乃“虎扑 把"之特征也建虎扑把”势见图2。
“虎扑把”之运使,则谓之“身如弩弓,手如箭,眼似 闪电,足似钻。出手如钢钗,回手如钢钩"克人在五、七步 之内,使人欲动未动之际,要求做到“声东击西,指上打下, 虚实并举,以气为君,以力为主,以捷为贵,身高取其下, 身低取其上”。此乃“虎扑把"运使之法也。
其歌曰:
叠住身子, 右腿下蹲.
敛如伏猫, 虚步存身。
上肢两手, 左前右后,
膝胯不离, 双手发抖。
十字闯步, 犹是龙行,
变化莫侧, 击西声东。
云薮日月, 运我五行,
妙术取之, 擒拿拉送c
砸肩提胯, 头颈要领,
阴阳气合, 奇正相生。
虎祝耽耽, 气息沉沉,
目光炯炯, 含有威神。
饿成扑食, 纵身轻进,
气吐丹田, 发放咦音G
闪成移身把
“闪战移身把"是少林通臂门技击术中最为重要的“把 头气这个“把头''是模仿猿之三闪六躲和善于逃藏的特点, 创编而成的
“闪战移身把"是以身小力微,常防吞噬之患的弱者, 战胜身大力壮,直扑直上,而无所畏惧的强者所采取的一种 高级技巧之妙术“心法
“闪战移身",为近移接取之 法。是动度极小,突然转变方向 位置的惊战之法。拳经有云产运 用之妙施于一身,而抖擞之威灵 于一心"。“闪战移身把"势
“闪战移身”之特点,则是“不与猝然之突发性攻击相 顶撞,不从洪门正面抵当对方,而从边门侧面去破对方之气 劲''。即所谓:“以横制纵"之法理也。
“闪战移身''之作法,则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还制 其人之身。人用牵我之力,我用进身送人之法,人用送我之 技,我用倒身引人之术。人站,我拨其跟,人闪,我括其身, 人走,我拦其路,人变,我化其心。敌虽有千斤之力,则不 为己之所有,而为我之所用。此乃“闪战移身"之妙法也。
其歌曰:
闪战移身最出奇,战斗之中数妙技,
六六计谋它为上,贵乎善用消敌力。
敌若猛来直冲象,恍忽难防把身移, 闪其势来,解其力,乘机而入打得疾。 避实就虚动度小,力点角度向转移, 步法走的是边门,左右均可把身栖。 腰腿身段偏半面,二尖相照奇中奇。 疾速机灵阴阳气,上压下提内外一。 眼手身腰腿顺随,一气呵成迅雷急, 不与来势相顶撞,四两可拨千斤力。
浏览1,5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