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一段掌握性生活的话是这样说的: “人生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 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力 有壮者,一月一泄气这是不高的要求,否则,耗精太过,不 利于健康,不利于行拳,不利于练功。古代习武练拳行功之 人.是非常强调“节聚精”这个问题的。

古人又说:“精顺行生子,逆行成仙。常人精顺行,与妇 人交,而生子。精尽归土,以了天演生殖之职C而善修之七, 不与妇人交,而循生子途.而过此精逆行归入己身,龙虎会 合,而结圣胎.其理固亦相同,特手段有异耳。其顺行生子 者乃死后有于孙代我而生,其逆行成仙者,乃不需他人代 我而生,此之所谓“生生者不生,杀生若不死''之义也。 只于绝妻室,而断淫身,乃己不思淫而起厌心,其仍不时遗 漏,则习功夫以固之。功夫到后,淫根自缩,即所谓“马阴 藏相,金龟缩首,须欲纵欲而不能,则大道可望矣”!

荤物多生淫精,易生刺激,故以忌之为佳。所以,医书 有云严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神之不足者,补之以气气又 曰:“鹿游山,麋游泽,鹿茸补元气,麋茸补元气,唯有斑龙 顶上珠,能补玉堂门下穴气此乃生精生气补养之法也。

断绝“淫心、淫身、淫根"之法,不与妻同室,不过断 淫身耳。其淫心、淫根犹未断也,自来修道、成佛,“色” 字难断,丹经所谓“断却淫根即是仙气故而拳谱亦曰:“心不 定,欲不平,不断淫根,难练功气

二、 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在先天方面.与生俱来.即 男女两精结合形成生命时,神亦开始形成。故《灵枢•本神 篇》说:“两精相搏为之神气至出生之后,还要依赖后天水谷 之精气的不断滋养,才能使神生化不息,保持身体健康。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包括神魂、意、志、 思、虑、智等。《灵枢,本神篇》中说殴心藏脉,脉舍身”, “肝藏血,血舍魂七“肺藏气,气舍魄七“脾藏营,营舍意七 “肾藏精,精舍志''狭义的神,是指藏于心的神。《灵枢・ 太惑论》中说:“心者.神之舍也“C

总之,神是统帅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最高的 生命活动,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神存则生,神去则死d唯 有神的存在,才有生命的活动。所以《灵枢•天年篇》中说: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七又说:“失 神者死,得神者生气

三、 气

气是极为广义之言语。凡具有动能力量作用而为目所不 能见之物.皆称之谓“气”。气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 力。所以.古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一切都是由气的运动变 化而产生的。气是构成世界、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理机 能活动的动力,也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以 祖国医学领域里.拿这种观点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正如 里〈景岳全书》所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医门法津》中 京说:“气聚则形成.形散则形亡七

人体之气,繁而难言.概括论之,有“真气"、"元气”、 “五脏之气气“经络之气"等等。可是,这些“气",按其来 源又可分为“先天气”和“后天气”两种。养生家很重视先 天气和后天气的锻炼。何以谓先天气和后天气呢? “先天气" 是指婴儿出生之前的“气气这种气又分两种:一种是指有生 之初的一点“精气",这是胎儿形成、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初动力;另一种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孕 育期间所获得的条件,亦即“元气气这两者由于都是得自先 天.故谓“先天气气

“后天气"是指婴儿出生之后的“气“这种“气"按其 来源,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空之气,即空气,也就是肺 所呼吸的气,中医称为“天气”;另一种来自饮食的营养, 中医称为“水谷精微之气”或“地气",这两者由于都是来自 后天,故谓“后天气"。天气与地气,互相作用而起着营养身 体的作用。故有“吸天阳以养气,饮地阴以养血〃之说。

先天气,后天气,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构成人体的“真气”,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先天气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后天气是充养人体机能活动的物 质来源。所以,先天气有赖后天气的充养,后天气有赖先天 气的推动。两者虽有本末之分,但不可缺少。故养生家对先 天气和后天气之锻炼是相提并重的。先天气之锻炼有“胎息” 和“踵息"等。踵息者,跟息也。据说:脚后根是八脉之根, 也是气之根,是气机最深最远的地方。古人说产圣人呼吸在 度",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撤炼,均属“意呼吸”的锻炼方法, 主要是炼“内气”“丹田气"的。另一种是“后天气" 的锻炼方法,例:静呼吸、深旺吸和各种腹式呼吸等。这些 方法主夏是通过彳吸功能的霰炼,以改善全身的机能活动状 况的。

先天和后天,其关系极为密切,故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 “人之生于地,悬命于天,此人之制命于天也。栽者培之, 倾者复之,此天之制命于人也。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 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c后夭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 剥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 恃则并恃其强也;先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所 谓慎者,慎情志可以保心神,慎寒暑可以保肺气,慎酒色可 以保肝肾,慎劳倦饮食可以保脾胃气通过上述斯言,我们可 以了解到,既应注意先天的保养,又当注意后天的栽培,方 可获得健康之身体,旺盛的精力,延年之寿命。

总之,精气神三者,俱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精 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 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因此,古人称为 三宝。三者关系极为密切,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有赖于气。 精能舍气,气能化精,精化为气的同时就表现出了神。所以 精充则气足,精气充足,则神气自然旺盛矣!

四、内练与夕卜练的关系

(一) 内练“精气神” 是通过“小武功”“炼精化气,炼 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锻炼,以达到炼养人体生命存在的基

{物质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二) 外练“手眼身" 身是身躯,包括筋、骨髓等。练身, 就是易筋、易骨、洗髓。

(三) 再练筋骨髓


  1. “筋",联结诸骨,以其收缩力为关节运动,它固 于全身,围绕五脏之壁,易筋就是练筋力。血养筋,液润筋, 肝主筋,气益筋之力,神支配筋力之用。筋乃人身之经络, 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 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所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 之能摄,左手出,右手随,足之能履,蹦纵跳跃,随其所宜, 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之力,刚柔相济者也。故筋之 驰挛摩弱,百病瘦痿懈。可见筋功能与器质两方面的函义。 在器质方面,除肌肉外,还指及与肌肉邻近的筋膜、血管、 神经等组织。在功能上,指肌肉的运动和力量。

  2. “骨七指全身骨骼。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 骨为髓府,髓养骨,故骨为奇恒之府。骨性坚刚,是全身的 体干,内护脏腑,外支身躯,以保体内脏器的正常功能活动 和免受外力的损伤。骨之坚脆,主要在于精的盈亏。精足髓 充,骨骼乃生,而坚固矣。若精髓亏损,骨失所养,则有不 能久立,行则振掉之症。所以练精与易骨,二者是不可分割 之整体也。


 

  1. “髓七奇恒府之一,骨中之髓也。髓由肾的精气 与水谷精微之所化生,有充养骨骼,补益脑髓的作用。脑为 髓之海,骨为髓之府,肾不生,则髓不满。洗髓者,摇筋骨, 动枝节,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练百关之畅。“洗髓" 就是练神还虚,使五脏六腑清虚,四肢百骸圆活、络脉通畅 达利,清除肌肉、关节、骨缝、体表的邪病,使骨髓得以滋 养,关节滑利,肌肤营荣神气无滞,动作自如,实则为健 脑之-端也。


手眼身,都必须有血来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 问-五脏生成篇》中说:“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归于 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 而能摄

手眼身,都是人之形体组成部分。张景岳说:“形者,神 之本,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 故欲养神者,不可不谨养其形气这就告诉我们养神应珍养人 之血气,血气足则形体充而神自健,血气不充则形体虚弱, 神亦衰微。可谓之内练和外练关系之概括矣。

浏览1,1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