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六合门
六合门在少林拳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北少林拳派的重要体系之一。为 了更好地说明六合门的源流,现将少林拳派的分支情况列述如下:
在千年的少林拳法发展史记载中,少林拳分五家:〈1〉河南少林;〈2〉武当少 林;〈3〉峨嵋少林;〔4〉福建少林;〔5〕广东少林;河南少林又分三家:俞家少林(以 刚柔兼之〉;红家少林(以刚为主孔家少林(以柔为主〉。俞家少林又分为四个 门户:①韦陀门;②二郎门;③罗汉门;④大圣门(俗称猴拳门〉。韦陀门又生六 合门,这就是六合门的由来。
六合门集内外二家、南北二派之长,自成体系。刚柔兼之,手脚互用, 意存小腹,动作自然。
六合释义即:内外三合联为一体。
六合门内容:六合门属韦陀门之中,故其内容有韦陀拳和韦陀杵的功夫。 六合门拳脚24趟,而通用者只有七八趟。六合一路〈六合拳〉、六合二路 〔青龙拳〉、六合三路〔黑虎拳〕、六合四路(子母连环拳
器械:六合刀、枪、剑、棍、双剑、双刀、双钩、马牙刺、画戟。尤其 是金枪24式,属杨家枪法。武术家万鑛声先生自创七朗捶。
对练拳术有:套六捶、小破拦、赤尻连拳、八步钩。
对练器械有:对刺剑、对扎枪、六棍头等。
动手要求:三尖对,六绝腿。即“上对鼻尖,中对手尖,下对脚尖”和 “捆腿、转环腿、连环腿、连腿、截腿、踔腿、撩阴腿”等六绝腿。
打法为:“八打、八封、八闭、八进、八退、八顾、八式、八变八八 六十四,并有六把总法。而“吞胸凹肚,紧裆抿胯;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如 山动;进打中退打肢,腰似轴,手似轮”,即是此门之精华。
风格特点:
(工)结构特征:一招一式式式连,招招互应敌难防。
紧凑玲瑰人莫测,短小精焊结构严。
下盘稳固参天树,虚实分明法自然。
精心玩索功精谙,攻守兼修美名扬。
(力劲力特点:六合拳术练习要求,内外合一,五行四梢合一处,意守 丹田,气贯全身。意气相合,气力相合,力意相合。五行四梢合一处,内外 一气丹田中。
何为五行:五行内对人五脏,外应五官。心属火,心急则生力;脾属土, 脾动则力壮;肝属木,肝急火焰威;肺属金,肺功阵雷惊;肾属水,肾动快 如飞。此五行之存于内者。目通肝,鼻通肺,舌通心,耳通肾,人中通脾。 此五行之存于外者也。
何为四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浑身毛孔为血梢,手指足趾为筋梢。
练拳时:内五行要先发,外五行则随之。内外方能如一。四梢必须合一, 四梢合方能内劲出。所以只要五行四梢合为一体,便可精神焕发,劲力充沛, 下盘稳固,动作自然。
何为意气相合,气力相合,力意相合:
意者,心意也,是心之所发。心意皆属内,心意合一处,方能产一气, 内外一气总是顺而为一的。六合拳术练习要求,心意气力合为一体。练功时 必须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用意气引力,这样方能体现出力量充沛,遇虚则 柔,临实则刚,柔刚应用自如,身灵步活,虚实分明。六合门老前辈万籁声 先生说:“武术用动,并非暴劲,乃以意使劲。五灵沉着,气归丹田。刚柔 相济,是为武术之上劲。”
概括六合拳术之劲力要求:气归丹田,勿忘勿助,似有似无。一择 外家精华,二集内家精髓,而成为刚柔相济之劲力特点。
风格特点:五行四梢合一处,六合一气丹田中。
以气摧力力充沛,以关发气气势汹。
虚实变化人莫测,闪展腾挪逞英雄。
要知六合精微处,身法自然巧离踪。
六合技击要求:
六合拳术练习要求技击明显,攻守兼修。“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 腿似钻”。要求手法来无踪去无影,灵活多变,细巧无端。根据技击全面要求。
六合拳练习15字说明:“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 样样均须练好。要求上来则下应,下来则上随。例如六合拳术第一路动作中 “进步连环三锤”,不仅要迅速,而且要狠、稳、准。身法要求自然多变,以 腰为轴带动四肢,一气呵成。反面锤动,做则要求变化迅速,灵活机智,门 1 户封闭,伺机待发,动如电,发如箭,防不胜防。虽然六合拳在技击理论上 与其他拳种有相似之处;但在应用上有自己独特要求,实为少林园林中一枝 奇葩。
(五十七)喻家六合拳
据传喻家六合拳的传世,是四川蓬溪县磨刀溪人喻祯麟大师,为求武术 真谙,于清朝道光三年,前往河南少林寺,拜在释光大师门下苦学八年,得 少林六合门拳技。返回蓬溪后,将六合拳代代下传,传至喻俊卿、喻华锋已 是第七代。经过几代人的百年辛勤努力,喻家六合拳已形成一个流派,在四 川各地传播,甚至传到川外。
内容及特点
内功:罗汉功。主要方法是以气贯丹田,再由丹田遍及全身。以静为主, 以动为辅,以意化气,以气化神。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吞清吐浊。练时需 要闭目存神,闭唇叩齿,呼吸自然。常练此功,能益气血,强筋骨,通血脉, 活经络,使之精血强,血脉旺,从而百病不生,身体尚能承受敌之重击,是健体强身之至宝。
外功:沙包功为主。沙包分坐包、吊包、甩包三种。
(幻另外有:沙杆、沙盆、草笼桩、麻允桩、坛木桩、天滑子、地滑子 等。作用是:坐包批掌力;吊包增捶力;甩包操爪力;草笼桩批腿力;麻允 桩批肘力;天、地滑子练臂力。
套路:①拳路:子午捶、六合24势、虎豹六合、梅花拳、炮捶、四门 捶、练步拳、攻防拳、进攻法、综合六合拳。
②器械:单刀、双刀、春秋大刀、单剑、双剑、月牙峨嵋双刺、双头棍、六合棍、六合枪、双拐、双锏、盘龙梢子、虎头双钩、三节棍、双鞭、月牙伊等。
③对练:散手对练、单刀对枪、双刀对枪、大刀对枪、棍进枪、棍进棍、 拐子单刀枪、盘龙梢子进枪、单刀对练、大刀对棍。
主要技击内容
手法:巴、拿、蹦、弹、挨、黏、挤、靠、撩、牵、挂、架、劈、钻、 炮。
掌法:切、煽、盖、反臂、撩、推、分等,共14法。
腿法:片、摆、挖、二起、箭、挂、踩、磨直、扫堂、旋风等,共29 种。
捶法:子午、通臂、兜心、反盖、滚、扯转、贯、箭、冲、凤眼、鸡心 等20个。
肘法:滚、盖、鸡心、顶等。
(斗)技击主张和要求
击法:攻防兼修,刚柔相济,虚实分明,机智灵活,变化多端,门户封 闭,伺机待发,上来下应,下来上随。
要求:“一要力、二要急、三要眼、四要逼。”力点要抓得准,发手要急 骤,眼神要快速,若有机会即急逼进身,使敌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特点:六合拳的打法是进边门,不轻易人敌之洪门,边门易进易退,攻 退灵活。进攻时,走人字步形,如风摆荷叶,左晃右摆,多用猛攻,强打, 以威、雄、猛、勇压住对手,使敌见而生畏,在精神上战胜敌方。
(丘)喻家六合拳的三尖六合 与六合拳同,前已述及。
(五十八)六合八法拳
相传为后唐,北宋道家隐士陈博所创。陈博,字图南。宋太宗时赐号
“希夷先生”,后人故称“陈希夷”。陈隐居西岳华山云台观中,博览群书,熟 读经史,始创此拳以强身延年。
陈希夷传一河南鹿邑县隐士李东风、关杰、刘钧声等:宋元通精此拳传 人有园融、刘昆、李梨、张学礼、张继善等。潘孜和也得其技,传人有杨景 群、达远、陈鹤侣、李静然、李蝉、王进序。清道光年间,直隶吕平黄龙镇 人陈光第跟李东风之再传弟子达远和李静然学此技,又从李蝉道人练心意 功,遂集各师之长,尽得此拳精华同时,又有潘孜和之弟子杨景群以拳变化 为导气医病之法,名“先天十二势”。杨传杜发魁、阎国兴等。清光绪年间,
东北辽宁铁岭人吴翼先拜阎为师,精习六合八法。后又拜师陈光第专习心意、 六合八法。两师技同源,然玄妙各异。吴集两老之精华于一炉,此技日趋神 明美妙。吴传梁子鹏、陈亦人等。粵港一带,六合八法拳均由梁陈等所传。 梁弟子在广州传授给曾根、欧荣具、潘炎流等,后继有广西周树生等人。
六合:〔1〕体合于心;心合于意;〈3〉意合于气;〈4〉气合于神;〔5〕神合于 动;“)动合于空。
八法:⑴气:行气集中;⑵骨:骨动内敛;⑶形:化象模仿;⑷随:圆通策 应;〔5〉提:顶悬虚空;“)还:往来返复;〈7〉勒:安静守虚;(^)伏:隐现藏机。 整体要求:挺腰收跨肩肘坠,含胸拔背虚顶悬。
姿势动作取形意,形似神同乐无边。
步法转换如八卦,往来反复灵活变。
演练过程似太极,刚柔相济意为先。
动作风格:⑴腰为轴,意为先。意令腰动,腰带体动,体带手足动(准则 〔2〉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⑶“气回脐”、“意沉气敛无拙力,体处虚无得自然呼吸 技击战术:〈1〉定静守虚,以静制动。“一胆二力三功夫”。行气集神,制胜之本。
(4)圆通柔应,反应迅速。
(5)隐现藏机,声东击西。
往来反复,战术多变。
〔6〉顶悬虚空,先声夺人。
〔7〕化象模仿,志清神敏。
(8)骨劲内敛,刚柔制敌。

浏览9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