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在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解释如下的大 意,并不象原注所说明那样,含糊其辞。

擎:有将重物用力徐徐举起的意思,谓之擎。双手 上举如合太极,这时候,两眼向上望着,两手指尖 斜着相对,两肘向外开,往上托住,同时两手拇、 食、中三指向上翻三翻。

弓丨:有引迸的意思==如用鱼味来吸引住猫,是使对 方的來去、高低、左右、上下,处处被动,完全失 去主动。

松:松是全身放松,而且要松净。将自己身上九 节,节节放松,从有形有象,松成无形无象。

放:放是发劲。“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以收为 放,以放为收;放不离收,收不离放;两相结合,

不是单行。所谓“撒去满身都是手”是全身完整的 放,不是一手一式的放。

敷:是用两手微贴在敌身,即所谓‘‘轻如鸿毛”,才 能听得对方动静。这是在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 动,己先动”的功夫D就是一般练其它拳术的人们所 说的那样“拳打人不知”的意思。太极拳在用法上也是如此的,如用重手,已失去敷字的意义了,切 记丨切记!因为重手反而使敌知我,我不知人,定 遭失败而无疑。

盖:有“盖世无双”的精神,使敌受极大的威胁,是 以神为主,显非力服,更非力胜。但是能够使敌在 我身旁如鼠见猫一样,丝毫不得动弹,即拳经上所 说“神如捕鼠之猫”,是鼠被猫的神盖住而待捕。

对:对是指彼此互相对待的意思。如在敌我对待的 时候,我能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得彼劲,彼自跌 出,取得不放而放的妙用。

吞:吞是吸气,不是吐气u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大 有气吞山河之概,使敌时时刻刻在我控制掌握之 中,不能逃脱,如鼠见猫似的。

以上所述八个字,如擎、弓丨、松、放、敷、 盖、对、吞等初步释意,是根据我过去练杨家太极 拳五十二年之经验,认识和体会而写成的^但是并 不是说就是这样的肯定下来,一点也不变动了。假 使今后能够再活上数十年,当重新写一篇比较深刻 的又进了一步的文章,作为自己勉励自己的意思, 所以并不釆取人云亦云的态度,而是很恳切的不问 是与非,把它写下来。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点

编者按:本文是巳敌原上海武当太极拳社社长、上海 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叶大密先生于1965年78岁时编写的 《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中的第二章.原稿曾由太极拳 研究家,原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林镜平院长和已故原上海 瑞金(现广慈)医院中医顾问陈道隆医师校订过。文章内容为 时氏多年研究体会,新旧结合,多具卓见,文字流畅浅 显,做到了深人浅出,简明扼要,适合广大太极拳爱好者 阅读和练拳参考。

叶先生这篇遗作,由其弟子金仁霖先生提供,标题为金 先生代拟

练习大极拳的要点,各流派都有它一套传统的 经验总结,例如武禹襄的《身法八要》,杨澄甫的 《太极拳十要》……等。这些经验总结,都是各家 根据实践经历,再三揣摩而给以归纳起来的^因此 各流派大极拳的要点实质,尽管一脉相承,基本相 同,但说明的内容,往往因各家所表现的风格和特 征不同,所站的角度和所得的体会也不尽相同,而 有精粗深浅之别。加上前人说明的文字,大多是用 文言文书写,和现代汉语不论在所用词汇和文法修 辞方面,都有相当距离,无形中给学习的人,又增 加了困难,这里著者想参考各家理论,阐述,以及 过去师友间的所传所闻,结合自身近五十年的研究 心得,尽量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以期通过这样的 解说,使学者能够得到提高,少走一•些像我己经走过的弯路,那才是我真正的愿望。

—、用意放松

练习大极拳时要精神贯注思想集中,使中枢神 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引导动作屈伸开合,使 处处能符合要点要求,恰到好处,没有过分或不够 的地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用意。放松是指全身肌 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除了维持运动速度 和保持肢体位置所应有的紧张度外,尽量放松,减 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节省体力。古人所谓“用意不 用力”的不用“拙力'就是指这多余不必要的力而

能用意放松,就能更好地使经络宽畅气血流通, 有利亍内劲的增长和增进身体健康„

二、连绵不断

练习大极拳时一势一式,要像“长江大海 样浪接—浪地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成式时动 作虽略有停顿而意识仍然不停,下一势紧接着上一 式,在两者之间可用小圈圈来贯串衔接。所谓小圈 圈,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往复须有折叠”的折 叠》有折叠来来去去就没有断续的痕迹。这样才能 达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要求,给锻炼者以十分舒 适的感觉,提高了锻炼兴趣;在技击上也就能达到

“运劲如抽丝”、“断而复连”、“断而能接”、“不丢不 顶”、“有缝即渗”的要求。

三、 周身完整

练习大极拳无论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或摆任何 —个架式,都要做到周葑能相随相合地完整。所谓 相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动无有不动,…静无有不 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动脚动手 动,眼光也隨着而动”的上下相随;所谓相合,不仅 要机体在形式上做到不同侧的肩和胯,肘和膝,手 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应着落的所谓“外三合”,更 重要的是要艰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配合,作到 所谓意与气合,气与劲合的“内三合”。这样才能真 正做到“周身一家”、“无有缺陷”的完整。在技击 上,也就是使对方没有空隙可乘《=

四、 分清虚实

练习大极拳以分清虚实为入门第一步工夫。分 虚实先要从大处着手D以下肢部为例:如全身重量 寄于左脚则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寄于右脚则右脚 为实,左脚为虚;进步时必先转腰合胯,一脚坐 实,~脚变虚而进。否则出步重滞,就不可能做到 古人所说的“步随身换”、“迈步如猫行”的要求。以 躯千部为例:敛腹吸息时,拿上下來说是腹虚而胸实,拿前后來说是胸虚而背实;拔背呼息时,拿上 下来说是胸虛而腹实,拿前后来说是背虚而腹实。 以上肢部为例;如以一手前伸为虚,则另一手辅助 或平衡为实,所以在技击上发劲放人,必须先在实 手加意和用刀劈物必须在刀背加力-样。这是大的 方面.至于小的方面,则正像《十三势说略》所说 的“一处自有一处虛实”,躯干、四肢、一手一脚以 至一个指趾,无不有它的虚实存在,要在锻炼者自 己悉心体会,由大而小,由面而点,逐步缩小D在 技击上则可结合推手,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 办法来对付对方,达到古人所说“因敌变化示神奇” 的境界。

分清虚实.无论在练大极拳或推手,对于机体 感受器灵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是 极其有效的训练,

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增进机体健康的重要一 面。

五、敛腹含胸

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 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 降配合起来;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 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 稍微有内吸的意思。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 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 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 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 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对初学的 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 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六、拔背顸劲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 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棘肌、半棘肌、骶 株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 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惟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 上拔起的感觉;顶劫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 用,松松竖起颈顷,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 有凌空顶起的意思。

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 柱六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 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 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 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 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 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 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拔背顶劲,一 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u在技击上是一 个防劲的动作。

七、松腰收臀

大极拳以躯千带动四肢,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 于腰脊部的旋转灵活。所以古人说“腰如车轴”,又 说“腰为纛”,“腰为主宰”,同样说明了腰脊部的重 要作用。

松腰就是要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题下, 使两胁肋部往下松塌,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所 以武禹襄把它称为“护肫”。能松腰腰脊才能转动灵 活、上下不相牵掣,重心降低,两脚有根而下盘稳 固。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 里收缩,使臀部和腰背部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 而不向后凸出-

能腰收臀,才能使脊柱直竖,尾间中正.起 到像大意旗和方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

八、沉肩垂肘

沉肩是在放松肩关节的前题下,有意识地使上 臂往下松沉,所以又称松肩。垂肘是紧接着沉肩, 使肘关节保持适当的弯曲度,肘尖尺骨鹰嘴突处向下沉垂,所以又称沉肘。

沉肩垂肘可以帮助拔背顶劲和坐腕伸指的形 成。在技击上肘关节保持微曲,能合乎古人所提出 的“劲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对出劲的能否干脆*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坐腕伸指

坐腕是当手臂前伸时,腕关节放松而大陵穴处 有向下塌垂的意思,这样就能使手掌上翘好像坐在 手腕上一样,因此称它为蜥腕,或称塌腕。伸指是 紧接着坐腕,趁手掌上翘之势,五个手指舒松地伸 展一下,使丹田中充盈的内气,能毫无阻碍地循着 三阴经脉,平均地贯注到五个手指,古人所说的“形 于手指”,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技击上,坐腕伸指 虽然已是放劲的最后一个动作,但是它和“沉肩垂 肘'“拔背顶劲”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而不能孤 立地分割开来的。

十、缓慢均匀

练习太极拳要用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呼吸。所 以练习时特别要注意缓慢均匀。缓慢则一式一势没 有一处不可着意揣摩,没有…处能被轻易滑过,古 人所谓“处处存心揆用意”的知己功夫,就是这样练 的^均勻则呼吸自然,渐能逐步协调细致,达到细,长、深,足的要求而没有喘息、憋气的弊病。

能缓慢均匀,才能逐步做到上述种种要点的要 求,符合古人对大极拳能在“动中求静”的评价,也 符合古人对练大极拳者提出要“视动犹静”的高标准 要求。

慰苍按:此文原载《武魂》1995年第六期(总第八期)。 编者按系《武魂》编者之按语。

语录

练太极必须分清轻、重、浮、沉四字,须知轻与沉 相承,浮与重相对。

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

膝上有圈,然后能使足掌平伏贴地。

两手不知呼应,是谓半无着落„

练架子须先求其方,后求其圆;推手须先求其圆,

后求其方。从此去做,始能事半功倍

练架子须逢转必沉,推手须流而能留。

练架子须三尖归一。

心动、气随、腰转,纔能精、气、神合一、尾闾如行舟之舵=»

身有虚实,虚胸实腹,虚腹实胸,此身之虚实也; 胸亦有虚实,左进右退右进左退,胸之虚实也。故 含胸亦有双重之病。

练劲须按部就班,层次而入:先练腰、次练脊,再 练背,由腰而脊而背。平时走架专意一处,功久自 能劲由脊发矣。

发劲如撒去沾手污泥,非松净松极,不能脆也。

(示郑曼青语)

不荖而丢,不顶而顶,意在人先,变化倏忽,则丢 而不丢,顶而不顶矣7是谓即丢即顶。然即丢^ 顶,全是从不丢不顶中得来。

推手之圈,以外大内小为佳,外大可以眩人耳目, 乱人意志,内小才能转变灵活集中迅速。

太极推手,能忽隐忽现犹是初步,其后为不隐不 现,最后则顺势借力而己。

发劲之专注一方,犹有范围,要不出对方中心与两 肩三竖线之外,发时自身之三竖线,必须保持齐头 并进,方能完整一气。

举步如涉水,运剑若游云。(李景林语)。

医疗行功式

巨石沉海底 太阳升天空

练习法:

一、巨石沉海底

步法与肩相等大小的二之一阔,使足、膝、 胯、腰、肩、头逐渐的徐徐下沉,如巨石慢慢的往 下沉到海底下去一样,是在“沉”字上下功夫,蹲到 大腿平为止,少停再起==

二、太阳升天空

头部如早晨的太阳,从海面上逐渐的向上升 起,这是很象“顶头悬”之意,在极自然而然的情况 下上升的,功用:

对髙血压、失眠、神经衰弱、贫血、身体虚弱 等练之哲效,这是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浏览1,0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