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意拳的名称,据师传开始起名曰《意拳》,后又称 《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以后才定名为《形意拳》。
形意拳究竟起源于何时,创于何人之手,众说纷纭,没 有定论。言传耳闻,均不足以为凭,须有可靠史料记载方可 相信。
对于形意拳的起源过去说法有三0
(一)传说是达摩老祖所创。达摩系天竺(印度的古称)高 僧,他来到中国传授佛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这 样一个僧人,后人怎么会把他说成是形意拳的创始人呢?其 因据析有二,一是因相传达摩在少林寺中面壁九年而化,而 后寺内曾出过不少技艺高超的武僧,后人因慕其名而将达摩 认做形意拳的始祖;二是因有一诗人为了纪念达摩传经的精 神,作《咏达摩》一诗,诗中写道:“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 意练功夫,要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J问题嬴由定 亍「全?凭?心意练功夫”七个字上,因形意拳原名心意拳,所以 认达摩为形意拳始祖之说是后人望文义断的误解。现存的少 林拳法,与达摩没有丝毫关联,但后人为了纪念达摩,所以 也有用达摩名字命名的“达摩剑工
(二)说形意拳是岳飞所创。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 人,生于北宋徽宗癸未年(公元一一三年3卒于南宋绍兴 辛酉年(公元一一四一年),终年三十八岁?系宋朝的一员名 将。
在一本佚名的古拳谱序中写道:“当武穆童子时,受业于 名师,精通枪法,脱枪为拳,自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艺 (意)拳,神妙莫测,盖古来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 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丰者(黄新民的《姬 际可生平初探》一文考证为“龙峰”),生于明末清初(据黄新民 考证姬际可生于明朝的万历年间,卒于清朝的康熙年间),为 蒲东诸冯人氏(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访名师于终南山,遇异 人,得岳武穆王拳谱,揣练数载,尽悟其奥妙,后授余师曹 继武先生于秋蒲(今安徽省),无人不知其勇9先生学武十有 二年,技勇大成……”。这一段拳谱的序言是写在清朝乾隆十 五年岁次庚午荷月,由戴龙邦先生序于河南洛阳马学礼先生 书屋。从上述序言中及师传口授中都说到形意拳是岳飞所创 的。
另一说形意拳不是岳飞所创。一九八二年黄新民同志为 考证形意拳的起源,专程由安徽来山西永济县尊村做了一番 调查,在他写的《形意拳起源考》一书中析:“①从史籍来看, 没有岳飞编拳的记载。②岳飞生于公元一一O三年,死于一 一四一年,只活了三十八岁,他除了在宣和四年前,过了一 段比较安静的生活外,从军后的十九年是紧张的戎马生涯“ 在夺取胜利的关键时刻,接到了十二道金牌,从此剥夺了他 的一切。从时间上来说,岳飞没有多少精力来完成此项工作, 因为编拳并非易事,编拳要注意由简到繁的顺序,要考虑它 的力学原则和技击手法,要合理安排难度和密度,要讲究艺 术造型的优美,编好后还要经过实践的考验,怎么会在短时 间内解决呢!③从岳飞终年到明朝灭亡的一六四四年,已有 五百年时间,假如岳飞编过《形意拳谱》,目的自然是练兵, 那么官方颁布、下令练习,学者会有成千上万人,怎么会中 断五百年后,只剩下本本留给后来隐居在终南山的“异人力呢? 如果说岳飞确实教他的部下练习,并且风靡一时,只是后来 中断了,这证明岳飞编的拳很不成功,因为任何优秀拳种, 总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越实践越提高,越显示它强 盛的生命力,特别在那个非常需要武术的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形意拳创于岳飞的说法是假托的。…… 形意拳假托岳飞所创……对本拳种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 便是形意拳假托为岳飞所创的缘由「从黄新民分析的以上三 条原因来看,很明显,他对形意拳是岳飞创造的说法持否定 态度。
浏览7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