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第二路,即第二趟架子,俗称“二套”,又名 “炮捶”。二套开始,直做到第一个单鞭止,即从预备式、上步 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到单 鞭这五个动作,与第一路的完全 相同。所以要重复做这五个动作, 是为了先做几个柔软的拳式来舒 展筋骨,以适应练二套的要求。因 此,本章中关于第二路的动作说 明,从第一个单鞭以后说起(胸向手 南)。单鞭以前的四个拳式动作说 明,详见第一路,此处不再重述。
为便于叙述,第一路太极拳图解
中的图1—26及其说明在第二路图解中就不再重复,而其中的 图26则列为本图解的图1。关于图解的说明,也详见第一路图 解。
第六式搬拦肘(胸向南)
动作:重心微右移,同时,右勾手在右侧小顺缠变拳,并 使拳心朝上,左掌变拳自左而下逆缠至胸前;紧接着重心左移; 随重心左移时,左拳经胸前向左以拳眼横击发劲,右拳自右向 左也以拳眼横击发劲,两手左拳心朝上,右拳心朝下(图2)。重 心右移;随重心右移时,两手左逆右顺缠自左向右以拳眼横击 发劲,左拳心朝下,右拳心朝上(图3)。
要点:
此式有左右两次发劲,须紧接着做。自单鞭过渡到向左发
图2图2图3图3
图2
图2
图3
图3
劲,须先将重心微右移,然后发劲,以达到蓄而后发的要求。发 劲时,重心的移动与两拳发劲须一致,以求得劲整。
第七式护心捶(胸向东北)
动作: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脚提起,身体左转,右脚蹬 地跃起,随即左脚落地,右脚也跟着向左前(东南)斜方落步。 随着转体的同时,左拳逆缠向右里微上提,即随转体向左后下 方弧形顺缠至左腰侧,拳心斜朝右上;右拳先逆后顺缠随转体 自右而上经右额前侧向左,随右脚落步的同时下击(图4)。左
拳顺缠向左举至高与肩平,右拳顺缠里收(图5)。左拳自左而 前经右拳外侧向下向里,右拳自里向外,两拳在胸前交叉而过; 随即两手顺缠,左拳里收,右拳以近腕部的拳背向前拥出;同 时重心下沉(图6)。
要点:
太极拳动作,凡要放大其圈,必先缩小其圈,这是为了加 强撅劲,使在“气贴脊背”条件下,将内劲贯串而达于掌根。当 双手在胸前做里外左右双逆缠丝的放开时,即形成右前左后的 合劲作用;最后,如8字形使两圈会合于胸前以护住心口;同 时渐次缩小其圈,形成蓄劲如开弓,以加强搠劲。
浏览320次